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都是回忆是冻 3475楼 2018-03-15 15:11:00

写的不错,顶起
—————————————————
多谢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15 15:37:13 +0800 CST  
@回忆里有你有d 3508楼 2018-03-16 12:25:00

楼楼,很喜欢你讲的故事,一直在跟,顶,可怜的流量又告竭了……
—————————————————
楼楼叫的挺亲的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16 13:18:12 +0800 CST  
@西瓜小太狼西写 3522楼 2018-03-16 17:08:00

不更了?
—————————————————
更,晚上更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16 17:53:46 +0800 CST  
第三章、荣耀
历史对待失败者没有太多留恋,最多只是翻个白眼,宋襄公去世后,他的称霸闹剧成了笑谈,但他的仁义也不是一无是处,前638年,宋国都城来了一个狼狈不堪的流浪汉求见宋襄公,一打听,原来是晋国流亡的公子,宋国当时在与楚国争霸已经是百业凋敝,门楣倒塌,但宋襄公还是秉承着齐桓公葵丘之盟的盟约,以上宾之礼待他,并在他走时赠送车二十乘。十年后,楚国攻宋,宋国有亡国之危,他带兵伐楚,一仗打得楚国数年不敢北望中原!这个人就是后来晋文公重耳,所以说,因果报应,蝴蝶效应,福祸相依,谁又能算的清呢?!
送走了了假的霸主宋襄公,迎来了真的霸主,他是一个盖世英雄,将身披进价战衣,脚踩红蓝buff,带着100%的暴击,一路闪现,越塔过来反手给我们一个,么么哒!

1、温柔乡英雄冢
所有动物的肉体都是受基因操控的玩偶。简而言之,诸如关怀,爱,之类的东西其实不存在,体现了爱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让基因更好的被延续下来而采取的行为罢了。
------《寄生兽》
我不是“女人亡国论”的支持者,更不鼓吹什么红颜祸水,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男人最大的软肋就是女人,要不怎么会有夏娃是亚当的肋骨这种说法呢,无论是妹喜,还是妲己,无论是褒姒还是杨玉环,又或者是这一篇的女主,她们都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君王同样为她们慌了朝政,误了军机,丢了城池,失了民心,世上安得两全法,宁负天下不负卿!
这般荡气回肠原本应是和梁祝白蛇齐名的爱情故事,但当爱情碰上了责任,尤其是事关一国甚至天下命运的责任,宠爱,也就变成了荒淫,美人也都变成了荡妇,不知是史官的刀笔太犀利,还是历史对女人太苛刻,但无论后世如何评价,故事里的男女主,或许还是会这样:“人们啊,终究会离散于时间的尽头。但是啊,我不会忘记。在这段路上,你曾温暖过,我的岁月。”
说了这么长的引子,终于要进入今天的故事,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作为春秋史上数一数二的霸主——晋文公,他的传奇人生足够单独著书立传,所以,要从何讲起呢?!还是从他的父亲和那个红颜祸水的小妈讲起吧,因为春秋第一流浪汉的称号,都是拜他们所赐。
晋文公的父亲是晋献公,说到晋的发家史,还有一段小故事,当初周武王归天后,周成王即位,他还个孩纸的时候,和他的弟弟叔虞(问这个字念啥?自己查字典!)在花园里玩过家家,周成王估计是以前见自己老爹分封臣下,于是就有样学样,用梧桐叶撕成玉珪的形状,这玉珪正是天子分封诸侯的信物,周成王把梧桐叶递给叔虞,学着他老爸的语气:“以后你就是诸侯啦,宣誓效忠与我吧!”
童言无忌嘛,更何况过家家,他俩自然没当回事,童言虽无忌但君无戏言啊,旁边的史官记下了这一切,就谏言让成王履行承诺,成王也很无奈:“别闹,我还是个孩纸!”但大臣们都希望不要亵渎天子的权威,周成王只好将错就错封叔虞于唐,后改为晋(今山西),叔虞也就成了晋国的始封之君,这就是“桐叶封晋”的故事。
这故事听起来很传奇,但可信度不高,因为周礼规定,即使是天子的儿子,也要从士做起,一级一级往上封,就像现在要提拔干部,甭管你后台多硬,也得先下放基层锻炼两年,所以说这么个孩纸就被封了一国之君,估计是不可能了。可信度比较高的版本应该是小时候的确封了,先做个预备干部,然后再从士一级一级提拔。
无论哪种版本,可以肯定的是叔虞的确是晋国的老祖宗,晋地邻接戎狄,尚武之风深植朝野,所以军队战力极强,从立国后就逐渐蚕食周围的小国,传到春秋,晋国的国土几乎占到周朝的半壁江山,晋武公在位时统一了曲沃和翼都,老子英雄儿好汉,晋献公也是一位有为的君主,史称他“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拓土开疆为晋国霸业奠定根基。
晋献公一生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中,最得意之作就数写入《三十六计》的经典之战——假道伐虢(拼音谁来查?编辑姐姐查吧)。假道,就是借道,借的谁的道呢?虞的道,话说这个虞,还有一段题外话,当初周王朝还没建立,周的祖辈还在野区打野,当时周部落的首领被称为古公亶(dan)父,他有三个儿子,按理说应该老大即位,但他比较喜欢三子季历,因为他的才能更出众,大儿子吴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后,并没有像以往电视剧里的情节那样展开夺嫡大战,而是为了不让父亲为难,而主动选择偷偷离开。两位哥哥大义让贤后,季历即位,但重点不在他而在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就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他的儿子更牛,姬发,后来的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建国后,周武王恩赏天下,分封诸侯,这时候突然想起来当初大义让贤的两位从祖父,蝴蝶效应嘛,没有他们就没有大周的今天,于是派人四处寻找,最后,终于在一片蛮荒之地找到了吴太伯和仲雍的后人,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德,周武王将他们封在虞国赐公爵,紧邻晋国。
至于虢国嘛,他与晋国之间刚好隔着虞国,但是他跟晋国的仇可比虞国甚多了,曾经两次派兵攻打晋国,晋献公早就想收拾他了,无奈中间隔着虞国没法下手,时间久了虢国和虞国就像两根钉子钉在晋国的脚趾上,虽说不会致命,但十指连心啊,严重的阻碍了晋国的扩张之路。
大司空荀息给晋献公出主意:“虢国跟晋国有大仇,应先打虢国,以曲地的好马和垂棘的宝玉贿赂虞国,借道伐虢!”
晋献公觉得这个方法有点不靠谱“虞国跟晋国也有矛盾,虞虢两国无冤无仇,虞国为何肯借道于我,就靠好马和美玉?”
荀息微微一笑:“君上,可能没听说过,虞国人一向就贪图宝物,这是他们的骨子里的传统,当年,虞叔有一块宝玉,虞公听说后,就向虞叔索要,虞叔本不想给,但有人劝他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你拥有了比你权势大的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灾祸之源!虞叔听后立刻把宝玉送给虞公。但虞国人果然对待宝物贪得无厌,虞公又相中了虞叔的大宝剑(这里的大宝剑真的是宝剑),虞叔忍不了了,今天要宝玉,明天要宝剑,后天不还得要俺家宝宝嘞!就一怒之下攻打国君,赶走了虞公。虞国人能为了宝贝大逆不道的攻打国君,可见他们对这些是有多执着!”
晋献公委屈的说:“道理我都懂,可那是宝宝的宝贝啊!”
荀息笑着说:“乖,摸摸头,灭了虢国后,我们可以搂草打兔子灭了虞国,再把宝马宝玉收回来!”(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
晋献公依然不放心:“虞国有贤人宫之奇,必定能看穿咱们的计策!”
“不必担心,他们的品性早已打探清楚,虞国国君与宫之奇一起长大,因为太熟反而国君不屑于听取其意见,而宫之奇性格懦弱,一次谏言不被采,便不会再多言!”
晋献公听后不由得感慨荀息的情报工作做的真到位,从心理性格上都能做到知己知彼,晋献公这才下定了决心假道于虞。
荀息是个绝顶的外交家,他搞定虞国国君的套路只有三步,第一:拉关系,套近乎!冀国曾经侵略虞国,是晋伸出援手,重创了冀国;第二步:送礼物!素问虞国嗜好宝物,送上千里良驹和无价美玉。第三步:统战线!痛斥虢国对邻国的非分企图,晋国和虞国应联合起来打破虢国的的封锁,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这三步招招打在虞国国君的心坎上,但还是要问问底下臣子的意见:“诸位对联合晋国打虞国有什么意见?”
“臣宫之奇有意见!”
“你滚!”
“好哒!”
“要是都没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哈!”
果然如荀息所料,宫之奇性格懦弱,一次受挫后就没再多说什么。于是两国合力讨伐虢国,攻下了虢国的下阳。这次晋献公故意让出大部分战利品让虞国尝到借道于晋的甜头,为下一次阳谋的实施做铺垫。
三年后,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这次宫之奇实在忍不住了,一定要谏言:“君上,上次借道就差点成千古恨,幸亏晋国只是投石问路,这次他们做了万全的准备,难保不会回头灭了咱们!我们跟虢国就像嘴唇跟牙齿的关系,嘴唇没了,牙齿就该受凉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就没命啊!”(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你的症状呢,多半是牙齿敏感,用佳洁士营养维C牙膏啊。”
“。。。”
“晋国与我国,同根同姓,又怎么会害我?!”
“糊涂!晋公上台后,为了集权,把晋国恒叔和庄伯的家族势力全给清洗了,同姓之亲还能亲的过人家血脉相连?!”
“哎呀!我不听,我不听,不听不听,王八念经!”虞公看自己吵不赢宫之奇,干脆不去理他,直接下令借道于晋。
宫之奇绝望了,虞公安慰他说:“放心,再借这最后一次”
宫之奇呵呵一笑:“的确是最后一次,今年腊月,虞国就变成晋国土地了,自然再无需借道!”
虞公依旧毫不在乎,他作为国君,智商那是没的说,没错,就是字面意思,的确没的说,但宫之奇是聪明人啊,连夜带着家眷跑路了,这样的国君完全没有效忠的必要,于是宫之奇逃到了晋国,反正用不了几个月,自己连同虞国都要归晋国,还不如自己主动送上门,总比被俘获押解入晋的强。
八月,晋献公派出部队从虞国借道攻打虢国,虽然不像想象的顺利,但还是在腊月前灭掉了虢国,班师回朝的时候,大军驻扎在虞国休整,但是虞国朝野对即将来的灭顶之灾没有一点警惕性,还和晋国军队一起欢庆胜利,防范极其松懈,到了晚上,晋国军突然发起偷袭,没有准备的虞国自然不堪一击,虞国公听见外面喊杀声一片,急忙召唤手下:“外面什么情况!?”
手下急忙禀报:“晋军偷袭,现在的情况,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完犊子了。”
经过一夜激战,虞公被俘,虞国被晋国吞灭,当初贿赂虞国那块宝玉和骏马,再次回到晋献公手里,晋襄公一手捧着宝玉,一手抚摸着宝马,笑着说:“玉还是当初的模样,但马,的确是老了。”
从这场战役来看,晋献公也算是明君了,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春秋五霸可能就排不到他儿子头上了,可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壮士阴沟要翻船,正是后来的“骊姬之乱”,让晋国的霸业推迟了将近二十年。
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要从那场战争讲起。当初,晋献公为了扩充领土打算攻打附近的骊戎,在那个马克思主义还未唤醒大众的蒙昧时代(马老师连出生都没有),婚丧嫁娶,祭祀打仗,桩桩件件都要占卜一下,于是晋献公找到了八卦周刊的史苏,史苏在房间里边溜达变念叨:“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绯闻。。。”
“看卦象,此战如何?”
“情况不容乐观,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完犊子了。”
“几个意思啊?”
“卦象显示:胜而不吉,战争可能胜利,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危险的,看这卦象的纹路,就像一个嘴含着块骨头,这就是‘齿牙为猾(祸)’,也就是说此战之后,晋国会有口舌是非引起的内乱!”
“你可别扯牛宝宝了,谄媚蛊惑之言,寡人还能分不清吗?”
“枪林弹雨易躲,糖衣炮弹难防,最怕的还是枕边风!”
“你说我会获胜,又说胜后会有灾,谁会相信,wash wash and sleep吧”
“哎,you happy uncle good(你开心就(舅)好)”
于是晋献公带兵攻打骊戎,自然是很轻易就搞定了,这和占卜推测的差不多,但意外的收获是骊国国君的送来的美女,骊国国君为了保住小命,不得不把自己的女人献给自己的敌人,哎,还是那句话,爱情是道光,绿得你发慌。晋献公对待美女自然是照单全收,先行了周公之礼再说。
于是当天晚上,晋献公就举行庆祝仪式,当然,他自然不会忘了出征前给他卜卦的史苏,为了奚落他,只给他酒,不给他上菜,还派人跟史苏说:“你不是说寡人胜而不吉吗?现在寡人不仅得了江山,还得了美人,这次罚你酒而无肴,是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下次再敢胡说八道,你就卷铺盖圆润的离开!”
史苏对待这样小心眼的国君也很无奈,只能回复说:“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卦象如此,我也只是实事求是!”
宴会结束后,其他人不知道是有意嘲讽呢还是假装关心,就问史苏咋回事,史苏无奈苦笑:“福祸相依,我的卦象并未错,国运之兴衰不在一役,夏桀,讨伐施国,掳掠回一个美女叫妹喜,妹喜带着夏桀一块浪,夏朝团灭了。商纣,讨伐有苏,有苏送来了妲己,妲己带着纣王一起浪,商朝团灭了;周幽王,讨伐褒国,褒国送来美女褒姒,褒姒带着周幽王一起浪,西周也团灭了。”其实有苏这么一总结,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男人就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在荷尔蒙的驱使下,谁还没为心中的她做过傻事呢?(我的女神是乒乓球校队,我为了用球技征服她,花五百多请她们女队队长每天特训两小时,后来,我和她队长在一起了。。。)
虽然史苏说的很有道理,但晋献公根本没当回事,人无近忧谁管远虑,自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来愁明日愁,史苏为国担忧的时候,晋献公已经溺死在温柔乡里了。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岳云鹏(手动偷笑)说过:“女人,你的名字叫贪婪。”这话说的有几分道理,但之所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父系社会的深远影响,古代君主除极个别像武姑娘那样彪悍的存在外,绝大多数都是男性,于是宫斗戏就出现了,所以才会让我们见到那么多善妒,阴险,狠辣的,贪婪的女人,这既是人的本性,也是时代的产物。晋献公的新妾骊姬,既然是女人自然也逃脱不了这个怪圈,她的阴险,恶毒决不在妹喜和妲己之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17 15:39:27 +0800 CST  
当然啦,所有宫斗的起点都来源与争宠和夺嫡,话说这晋献公,老婆还真不少,老婆多麻烦就多,这部《宫锁心肌梗塞》的主演阵容主要包括以下人员,来自齐国的姜小姐,原本是匹配给晋武公的,可是这武公身体不好,没用上就归天了,晋献公捡现成的接着用,生了个孩子太子申生;另外一个老婆是北方戎送来的胡姬,生下的孩子叫重耳,胡姬妹妹小胡姬也生了个儿子叫夷吾;那个骊姬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奚齐(是不是晋献公的就不一定了)。这样一来,这场宫斗戏的主演就群到齐了,开撕!
前面说骊姬像妹喜和妲己,现在要收回这句话,妹喜他们无非是借着君王的宠爱,胡作非为,因为毕竟夏桀和商纣也是暴君昏君,妹喜和妲己也就是起了辅助作用而已,至于骊姬,她的心机要高出另外两个好几个段位,因为晋献公是明君,想要让明君阴沟里翻船,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她开始了第一步,就是拉拢帮手。她首先看中了宫里的一个优伶,就是古代的表演艺术家,主要负责给君主表演相声小品魔术杂技,但当时这种职业地位很低,一般被当做不入流,但骊姬也没办法,她深居后宫,见不到其他的大臣,只能从献公身边的人入手,而且骊姬挑中的这个人溜须拍马,左右逢迎很有一套,最主要他经常给晋献公和各位公子表演,对他们的喜好也都十分了解。
这个人叫优施,所以说这骊姬工于心计,她想要收买优施,并没有用金银珠宝,而是,下血本,用了自己的身子,因为她知道优人地位很低,出不了宫,即使有钱也花不出去,所以他们最渴望的不是珠宝而是男欢女爱,平时连宫女都不敢直视,现在国君的老婆投怀送抱,哪里抵挡得住,所以,一夜过后,这优施就彻底服服帖帖了。还是骊姬有办法,对付男人,如果不能说服他,那就睡服他!
这优施没让他失望,为骊姬出了第一条主意,先搞垮太子申生,此人宅心仁厚,说白了,就是傻,容易轻信别人,最容易搞定,现在只需要一个动刀的理由。
晋献公特别疼爱骊姬,想给她转正,升为正夫人。这个论题一提出,底下就炸了锅了,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因为之前史苏的预言,所以反对的声音高一点,晋献公爱上了这匹野马,总想给她一片草原,于是他打算看一看天意,就请来了卓伟的祖师爷,春秋八卦界的几位大佬,为骊姬卜上一卦。当时占卜界最大的门派是龟仙流,他们测吉凶的办法是在龟甲写上文字然后烧,裤衩一声龟壳炸裂,之后看裂纹,由裂纹看吉凶。龟仙人拿着龟壳看了半天,不由感叹:“好凶啊!好凶!君上若立骊姬为夫人,此乃极大的凶兆啊!”
晋献公:“多大?36D?”
“拜托您正经一点!”
“你这个不准,再用其他方法算一下,一定要算出吉兆为止!”
于是,又请出了第二大门派——算死草,就是拿50根蓍草,抽出大王,剩下红桃方片黑桃麻花和小王等49根蓍草,具体咋算的也没记载,估计也就是,抽一根(凶兆),再抽一根(吉兆)抽到最后一根看看是啥兆杯,就跟揪花瓣测女神喜不喜欢你是一个道理的,最后测的结果是吉兆。晋献公这才放心了,但龟仙人说:“‘筮短龟长,不如从长’,用龟壳测的准确性更高。”
“算了算了,看在我面子果实的份上,你就按吉兆宣布吧。”
龟仙人锲而不舍:“卦象上还说,专宠一定会造成动乱,将会夺走公羊(太子)性命,这件事的结果就像香草和臭草装到一起,十年也无法去除它的气味!贻害无穷啊!”
“别Give you face,you don*t want!(给脸不要脸)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骊姬升为夫人,谁劝都不好使!”
于是晋献公力排众议还是让骊姬做了正夫人,但之后朝堂上就都是传言,都说史苏的预言可能是对的,这女人就是晋国的霍乱之源,骊姬和她的小情人优施听说后,先是生气,后来突然想到,这不失为一个挑拨太子和晋献公关系的好机会。
这天晚上,骊姬跟晋献公翻云覆雨后,晋献公累的够呛准备睡觉,突然骊姬哭了起来,晋献公一脸蒙圈,问骊姬:“怎么了,美人儿,你不幸福?咋哭了?有啥要求尽管提”
骊姬一脸委屈的说:“君上,你杀了我们母子吧!”
“这个要求...挺别致啊...”
“就算您不杀,将来也少不了一死!现在晋国上下都说妾身是祸国殃民的祸水,你现在还在君位,若百年之后您不在了...他人也饶不了我们”
这意思很明确了,就是在暗指太子申生,晋献公急忙辩解:“申生宅心仁厚,待人有礼,孝敬长辈,将来一定是个贤明的君主,所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骊姬哭的更厉害了:“都说仁厚贤明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将来为了稳定国家的局势树立君主的微信,他不得第一个拿我这个红颜祸水开刀!而且您还在位,他都开始煽动大臣了污蔑我们母子了,这是不把您放在胆结石里啊!”
晋献公越想越气,心理上已经对太子有所疏远了,但单靠骊姬的枕边风还不够,为了有更多的帮手,骊姬又先后睡服了梁五和东关五二人,这两人是谁呢?说出来怕惊掉你得肱二头肌,这两人是晋献公的男宠,也就是男妾,这其实在那个时代没什么大不了的,叫龙阳之好,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guy,晋献公是个双性恋,妻妾成群不过瘾还养了两个男宠,晋国人都称其为二五偶。骊姬自己的枕边风不够,再加上这俩男宠的枕边风,怎么也都有个十几级吧,吹的晋献公有一种大海的感觉。这次集体吹风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公子们的力量,各个击破,太子申生是最大阻力,然后就是重耳和夷吾,不能让他们抱成团,
把太子申生派出去,派到曲沃。把重耳派到蒲,把夷吾派到屈。然后拉拢大臣,不断在晋献公这里煽风点火,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也抵不住愚公移山啊!终于,晋献公的心理防线还是被攻破了,准备换掉申生,准备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但,这还不算完,女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还有最后一步,一击必杀,彻底铲除太子党。
这一天,骊姬听信了优施的计策,对太子申生说:“君上梦见你的母亲齐姜了,心中很是思念,你就代替君上去祭奠一下你的母亲吧。”
申生果然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带着人马就前去祭拜自己母亲。按照当时的规矩,祭祀用的酒肉要拿回来,给与天人有关的活人分吃,这叫分福。于是,申生祭祀完带着酒肉回来,准备交给自己的父亲,但刚好晋献公出去打猎了,于是申生把肉给了骊姬,当时也没多想,谁能猜到骊姬会在给国君的肉里做手脚呢。晋献公打猎回来了,又累又饿,骊姬派人把做好的肉端上来,晋献公很高兴,正准备吃。骊姬突然惊呼:“LOOK OUT!”
“怎么了!?”晋献公吓了一跳
“你听,肉哭泣的声音,这肉一定有问题!快找只二哈来试试!”
手下的人牵来一条狗,狗舔了一口,哇哇的吐啊,十二指肠都快吐出来了。骊姬看到这种情况,接下来就是演员的诞生,一个踉跄扑倒在地:“旺财!旺财!你不要死啊!我跟你相依为命,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一直视若己出,想不到今天,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晋献公大怒:“肉里有毒!是谁送的肉?!”
“是太子申生,看来他不仅想害死我,连君上你他也想害死啊!”
晋献公估计气糊涂了,想都没想就要捉拿太子,太子听说后急忙逃跑,逃到了曲沃,于是晋献公杀死了太子的老师杜原款。
太子在曲沃思虑今后的打算,大臣劝他:“国君不是昏君,你应该去找他申辩,相信他一定会还您清白!”
太子沉默了一会儿,无奈的说:“如果我去申辩,骊姬一定会获罪,现在父亲老了,离开了骊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如果因此处死了骊姬,父亲一定会痛苦万分,父亲痛苦我也会痛苦的。”
从这可以看出,这太子真是个孝顺又仁厚之人,可惜啊,都是被那祸水所害,不然也是一代贤君啊,当然他绝不会是一个有为之君,因为心太软,而且又愚忠愚孝,不能像重耳(后来晋文公)那样能忍辱负重。
手下的人又劝太子:“那您快逃跑吧,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等风头过去,君上归天,咱再回来?”
太子掩面痛哭:“如今沉冤未雪,背着弑君杀父的罪名,哪国国君还敢收留我?!”随后,太子申生就在曲沃,自缢身亡。哎,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太子死了,骊姬并不罢休,她要铲除所有的竞争者,她的第二波目标就是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手段很简单,就是借着这次太子谋反的事,来一波顺风车,太子谋反不可能一个人啊,肯定得有帮手吧,平时太子跟谁最亲密啊,就重耳和夷吾,晋献公估计是老糊涂了,骊姬说啥他都听,又下令追杀这两位公子。
重耳跟夷吾可不像太子那么傻,夷吾逃到了梁国,暂时蛰伏下来。
重耳也逃出了晋国,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十九年的流浪生涯,走在远去他乡的路上,不管你是朝前看,还是朝身后回顾,都一无所有。当然,生命也不必每时每刻都要冲刺,低沉时就当是放一个悠长假期。接下来的日子,重耳,要学会像酒一样,以水的状态流淌,以火的性格燃烧。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17 15:40:38 +0800 CST  
@南柯月初 2017-10-17 16:03:49

春秋那杯茶

这是一个并不美好的时代,最猛烈的拥抱是为了勒断敌人的肋骨,最恭敬的下跪却从未看起那带冠的侏儒,最热情的举杯心中惦记着人家的方田半亩,最亲近人的头颅也被作成了酒壶,如《大护法》中所说:“这个世界,像是在梦里出现过的,某个腐朽的味道。在那个梦里,我以为见到鸟语花香,到最后才发现,都是假的。到处都是头戴假花的亡灵他们微笑着舞动他们的头颅向我示好,我只是顾自走开,实在无法喜欢他们的味......


—————————————————
@拾壹遗忘 3681楼 2018-03-20 14:39:00

南柯大侠,出的书呢?
—————————————————
马上,马上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0 18:00:48 +0800 CST  
@南柯月初 2017-10-17 16:03:49

春秋那杯茶

这是一个并不美好的时代,最猛烈的拥抱是为了勒断敌人的肋骨,最恭敬的下跪却从未看起那带冠的侏儒,最热情的举杯心中惦记着人家的方田半亩,最亲近人的头颅也被作成了酒壶,如《大护法》中所说:“这个世界,像是在梦里出现过的,某个腐朽的味道。在那个梦里,我以为见到鸟语花香,到最后才发现,都是假的。到处都是头戴假花的亡灵他们微笑着舞动他们的头颅向我示好,我只是顾自走开,实在无法喜欢他们的味......


—————————————————
@拾壹遗忘 3681楼 2018-03-20 14:39:00

南柯大侠,出的书呢?
—————————————————
两本一起出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0 18:01:29 +0800 CST  
2、变形记之漂泊的太阳
永远不要甘心屈居人下,第二名,是排名最高的失败者。
——《蜘蛛侠》
太子死了,公子跑了,晋国乱了,但晋献公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自己的儿子,重耳逃到了蒲邑,晋献公就攻打蒲邑,夷吾逃到屈邑,晋献公又讨伐屈邑,都说虎毒不食子,这是要对亲骨肉赶尽杀绝啊,还好两位公子的根据地不止一个,重耳逃到他舅舅也就是翟国那里,重耳的舅舅对他还不错,翟国攻打戎族,俘虏了两个貌美的少女,一个叫季隗,一个叫叔隗,把这俩美女送给重耳做老婆。重耳心想自己要与兄弟们共甘共苦,于是分了赵衰一个美女。季隗为重耳生了两个儿子——伯鯈、叔刘,这两位没什么大的建树,而叔隗为赵衰也生了个儿子,他就是后来扶持三代君主稳固晋国霸业权倾朝野的——赵宣子。意外,绝对是意外,但历史正是因为这样的意外,才精彩。
夷吾本来也想去翟国,但手下冀芮说:“骊姬本就说你跟重耳和太子合伙密谋弑父,如果你去找重耳,不是正好说明你俩是一伙的嘛?而且听说君上又要派兵追击重耳,我们现在跟过去,岂不是自投罗网。”夷吾觉得有道理,于是逃到了梁国,准备借助附近的秦国的势力。
虽然两个倒霉的娃逃亡的路上吃尽了苦头,但命运的神也不愿太委屈了他们,伸出了手准备帮他们一把,但这一把,把夷吾拉上了天堂,却把重耳推下了深渊。
前651年,就在重耳逃到舅舅家的第四个年头,晋献公终于带着自己的伟大和荒谬匆匆离世。临去世前他也对自己专宠骊姬逼走儿子给晋国将来造成的灾祸有所预料,为了免于因为夺嫡造成的混乱,他把荀息叫到床头:“生活就像一盒窝窝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有多噎人。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希望你,宣誓效忠我和骊姬的儿子奚齐,虽然你也看不惯她们母子,但君位一空缺,晋国必定大乱!” “道理我都懂,可是那么多人想杀她们母子,我怕自己应付不来,扛不住压力啊!撑不住啊!”
“从前有个放羊的孩子,没事就对对村民大喊狼来了,村民来了发现没有狼,第二天,孩子继续对村民大喊狼来了,村民来了没有发现狼,第三天,孩子继续对村民大喊狼来了,但村民没有理他,最后狼真的来了,并把孩子吃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不...不要说谎?”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即使是作死,也要坚持不懈!”
“额...可是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以及他们的势力在朝中,真的很难啊......”
“从前有个放羊的孩子......”
“好的!我明白了!我答应你,汗(⊙﹏⊙)b” “我要你发誓!如有违背不得好死” “纳尼!你这就过分了啊!” “从前有个放养的孩子....”
“汗(⊙﹏⊙)b,好的,我同意了!我发誓即使您死而复生,活着的我也无愧于您!”
于是晋献公将奚齐托付给荀息。荀息担任国相,主持国政。同年九月,晋献公去世。国不克一日无菌,骊姬机关算尽以为自己终于到了收获的日子,带着自己的儿子奚齐准备转正,可惜的是她没有料到,晋献公的去世并不是她机遇的到来而是它灭亡的开始。
朝中当时掌握大权的有三人,荀息,里克和邳郑,荀息因为接受晋献公的托孤,所以不得不力保奚齐母子。但里克不同,他本是太子党的人,因为太子的枉死早就对骊姬恨之入骨,现在献公已死,再无需顾忌,于是他先找相邦荀息商量,他说:“荀大人,骊姬陷害太子公子,造成晋国内乱,朝野上下多有不满,若立奚齐为君,只怕...”
荀息没听完,就一口拒绝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君上临终托孤于我,君上刚刚归西,我就背弃承诺,岂不被天下人唾骂!”
里克百般劝说,荀息都坚持底线不愿忤逆谋反,里克没有办法,只好再找邳郑。邳郑就问里克:“荀息是什么态度?”
里克很无奈的解释了一番,说这荀息如何古板死硬不愿合作。邳郑也担心,这里克到底是为了公义还是私利呢?荀息如此机敏的人不愿帮助里克,会不会这里克有颠覆晋国的野心?于是直接问里克:“你小子要杀奚齐,是不是打算再立傀儡,挟国君以令百官?!”
里克赶紧解释,自己是为了公理,绝对没有专权谋逆之心,骗你是小狗,看在里克这么真诚的态度,邳郑也是在不好拒绝,于是两大权臣就合谋,整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
荀息很无奈,但原则还是要坚持的,你不是杀了骊姬的儿子吗?我再立骊姬的妹妹的儿子卓子为君,我就想看看是你杀的快,还是我立的快,里克也不服了,哎呦我这暴脾气,我倒想看看是你立的快还是我杀的快,于是,又把卓子给杀了。荀息再找找,发现献公的儿子也就剩远逃在外的重耳和夷吾了,先君的遗命看来是无法实现了,于是,荀息就自杀了。《左传》上引用了诗经里的话来评价荀息“《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就是说,白色的石头有了污点,还可以磨去,但人说过的话,却没有什么可以抹去,荀息没有因为特别大的功绩永垂不朽,却因为忠诚信义长留丹青。人类永远无法想象,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所以大多数人在面对利弊得失,都会选择了背叛、欺骗、舍弃良心,“一言九鼎”挂在嘴边的翩翩君子,实际却是阳奉阴违的斯文败类,其实社会对我们要求的并不高,我们无需像荀息那样为了一个承诺舍生忘死,但求自己问心无愧吧。
忠义的荀息死了,弑君的里克活着,很难说谁对谁错,也无需分清孰是孰非,因为都是历史的配角,唯一的作用就是推动剧情发展。骊姬和她儿子被搞定了,但总得有人接下这个烂摊子吧,里克第一个想到的是重耳,于是赶紧出发来到戎狄之处寻找重耳,对重耳说:“公子啊,先君已死,祸乱之源也被臣下收拾了,您现在翻身农奴把歌唱了,快回国即位吧!”
重耳一听父亲死了,顿时热泪盈眶:“终于死了!不是,我的意思是,父亲走的太突然了,我平复一下情绪”
重耳回到里屋跟自己的随从商量:“兄弟姐妹们,我胡汉三要回去啦!”
“不可!万万不可!”重耳的舅舅子犯急忙制止重耳,“公子现在万不可回去,君上在时,你不曾膝前伺候,君上薨时,你又没戴孝送葬,你这左右都违反孝道,以后如何教育臣民,所以你不配为君。”
重耳一听,哎呦我这暴脾气:“你几个意思啊,我为啥不能回去尽孝,你心里没数吗?而且现在国家动乱,正需要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四不四傻,刚才那套忠孝的说辞是让你忽悠里克的,真正的原因是,现在国内形势不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现在回去,难免被权臣架空,做个傀儡,甚至丢掉性命,倒不如让夷吾先回试试水,打扫干净屋子,咱再回去!”
重耳听后,幡然醒悟,“舅舅所言极是啊!干妈还是老的辣呀!”
于是重耳就用子犯的那套说辞搪塞了里克,婉拒了回晋国的请求。
另一边夷吾的状况截然相反,他在朝中的实力主要是吕甥和郤芮(这古人的名字还真是难读,又要劳驾编辑小姐姐帮忙把拼音加上去了)两个人,这俩人一早就派人去接夷吾了,夷吾的手下呢也都很支持他回国,毕竟一起共苦这么多年,全指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但吕甥还是有点道行的,他知道夷吾现在回去一定也没什么微信,必定会被其他权臣威胁,所以,需要一个靠山,这时,他想起了刚再西部称霸的秦穆公。吕甥对晋国诸位大佬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大家关于新君都打不成一致,那不如找一个有权威的!找谁呢?!秦穆公!”
大家听后,都没啥意见,因为穆公的贤明在当时是有口皆碑的。
秦穆公接到晋国的请求后,也十分高兴,毕竟之前秦国一直在西部边陲混,中原地区的诸侯都不承认它,现在今非昔比,中原的大国晋,居然主动请他帮忙扶持新君,这件事如果做得漂亮,既能拉近秦晋两国的关系,也大大的提升了秦国在国际上的威望!
所以,秦穆公立刻派人前去考察两位公子。秦使先到重耳这,子犯又教重耳:“万万不可同意,一定要给秦使留下坏印象,让他不要选你!”
“具体如何做?” “首先就是失礼于秦,拜手而不稽首,就是只作揖不磕头,表现出不那么尊重,再者就是私下里不要有好的招待,让秦使憎恶你。”
重耳听后都照做了。
夷吾这边完全相反了,他们更希望通过这项面试,所以对面试老师拜手稽首,该给的面子要给足,这还不算,私下里吃喝嗨歌,嫖赌按摩一条龙招待周到,临行前还送了40镒黄金,这是下了血本,要拿下这份工作啊。
秦穆公听了两边秦使的汇报后,做出了出乎大家意料的决定——立重耳!秦使也蒙圈了,秦穆公毕竟也是一代霸主,他可不像手下那帮俗人那样肤浅,他觉得晋献公刚刚去世,作为儿子最应该内敛低调,而不是像夷吾那样,下血本为拿个国君之位,这种人格局太小,还是重耳办事更稳妥,更像一国之君。
秦穆公果然是厚道之人但他手下的那帮老狐狸可坐不住了:“君上宅心仁厚我们理解,但邦国大事可不能犯傻啊,如果您希望晋国强大,从此成为秦国棘手的对手,您应立重耳;但如果,您只是想施恩于晋国,然后让秦国得利,那更应立夷吾啊!”
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永远不要给你潜在的对手任何机会,即使他目前只是只蚂蚁,否则,将来被踩死的就是你!
于是夷吾就在秦穆公的扶持下顺理成章的成为国君,即晋惠公。
这晋惠公,怎么评价呢?不能算昏君,更也不能算明君,应该是个庸君吧,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颂的大事,被人诟病的小事倒真不少。当初,他离开秦国前,答应了秦国三件事,最后一件没做到。第一,就是他答应秦穆姬(秦穆公夫人,晋献公女儿)带贾君回晋国,并且好生照顾她,这贾君是太子申生的夫人,也就是夷吾的嫂子,夷吾的确好好照顾了,直接把嫂子给睡了,这件事让秦穆姬十分生气。当然了,这才春秋史上算不了什么,公公儿媳啊,亲兄妹啊,叔叔嫂子啊,见多了也就习惯了。第二件事是,即位后迎回诸位公子,也就是当初被晋献公赶出去的那些公子们,现在你当老大了不能亏待了那些兄弟,夷吾也的确没有亏待,直接派出杀手去刺杀这些兄弟,永诀后患!这些公子里他最不放心的就是重耳,于是他派出当时知名的杀手寺人披,逼得重耳不得不再次踏上流亡之路。还有第三件,就是秦穆公答应立你为君,可不是白立的,这是有报酬的,夷吾答应将黄河以南和以西的五座城割给秦国,这价格也算公道,不算乘人之危,但夷吾回国后就反悔了,这就有点不厚道了,一国之君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义都没有,那就很难在国际上立足了。最可气的是,晋国遇到灾荒之年,秦国以德报怨,运救济粮的船队接连不断,但等到秦国灾荒年的时候,这夷吾却恩将仇报,不愿接济秦国。要么怎么说这晋惠公格局小呢,贪小利记小仇,这样的国君又怎么可能称霸呢?
所以,还是那句话,配角的戏份再多也依然是配角,唯一的作用就是推动剧情的发展。关键还是要看主角,只是这个时候咱们的主角重耳,还有些狼狈。
重耳被夷吾派人追杀后,不得不逃离舅舅家,逃亡齐国,因为齐国是大国,晋国应该不敢随意侵犯。但为难的是,齐国实在太远了,要翻越太行山,再穿过卫国,遗憾的是卫文公根本瞧不上这个流亡政治犯,啥资助都没给他,这可苦了重耳的团队,在经过卫国五鹿的时候,重耳实在撑不住了饿的前胸贴后背了,碰巧路边有一个农民,于是就上前要一点食物,当然此时的重耳身上的贵族脾气还没完全消失,还未完成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向一个胸怀天下的君主的转变,所以他对待地位低下的农民依旧是没好气:“喂,我说,你家的好吃好喝的都给小爷呈上来,等小爷发达了,亏带不了你。”
老农一看这家伙说话这么拽,就不愿搭理他,从地上捡了一块黄土递给他:“卫国特产,观音土,你要麻辣还是孜然?”
当时重耳就火了,卫文公不二我吧,你一个卫国的老农也敢耍我,随手抽出鞭子,就要收拾他一顿。
子犯杆菌上前拦住重耳,并从他是手中夺过鞭子,因为他很清楚,这段苦难的经历是对重耳很好的教育,一个君主即使再怎么狼狈,也决不可失德,要有贵族的气质、气节,要学会隐忍和宽厚,真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之变化,可比世之英雄!
但重耳一肚子的气没出消怎么办,子犯也有办法,接过农夫手中的黄土,对重耳说:“公子,百姓赠土,这是天意啊,老天要让我们重得故土,看来我们复国有望了!’
重耳也是崇明人,知道舅舅是在给自己台阶,所以也只好收住怒气借坡下驴,带着自己的团队,继续前行。
但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都饿得慌,更何况重耳一行都好几天没吃饭了,重耳马上就要饿的吐胆水了,这个时候,表现忠心的时候到了,他的手下介子推(记住这个名字,清明三天假全靠他了,虽然纪念他的是“寒食节”,但后来逐渐与清明合一了),这个介子推真是舍得对自己下手,看重耳快饿死了,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烹熟,让重耳吃,人在饿到极限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去管那是啥肉了,真急眼了连自己都吃。吃完以后,重耳才知道原来是介子推的肉,感动的剔了剔牙,泪流满面:“放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将来为你列土封疆!”介子推沉默不语,熟悉这个故事的都知道,介子推认为忠君爱国本就是最后拒绝受赏,归隐山林,晋文公为了找他,防火烧山,不料大火无情竟意外的烧死了介子推,介子推临死前抱着一棵柳树,柳树洞里藏着介子推的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后人在清明节的前两日(称“寒食节”),通过禁火只吃冷食瓜果来纪念他。(其实这只是传说,真实的故事是,晋文公找不到介子推,就下令把绵上之田封给介子推,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并无烧山之说)
重耳在团队的帮助下来到了1齐国,齐桓公此时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当然,即使如此齐国也是霸主之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齐国的强盛是其他中原各国无法比拟的,桓公以上宾之礼待重耳一行,还把宗室之女嫁给他做老婆,这下重耳可爽翻了,住的是星级宾馆,吃的是总统套餐,还有美人相伴,还真有点“乐不思晋”的意思。
重耳搂着娇妻,端起酒杯,望着夕阳,深吸一口气:“如此美景佳人,夫复何求!还回什么晋国?!还要什么霸业?!”他又望向自己的妻子,“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愿意再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
从此,重耳和齐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剧终......
卡!如果这么拍,是不是会被观众问候祖宗,我郑重要声明一点啊,退票!是不可能滴!但要是结局,您不满意,咱还可以再改嘛。.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0 21:27:45 +0800 CST  

原本,这重耳是打算在齐国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的,但是他手下的团队可不答应啊,当初跟着你是因为你是国君候选人,虽然日子苦点,但多少有个盼头,现在可好,那么大的产业,你说抛弃就抛弃,入赘齐国准备当个上门姑爷,那我们如何处置那无处安放的青春!
于是舅舅子犯找到重耳,对他说:“公子啊,齐国不能留了,桓公去世,齐国新君没什么才干,齐国已经无力助咱们复国啦!”
“走什么走,这里生活这么好,我还去流浪吃苦?我有病啊!?”
“您忘记咱们的,理想!坚持!还有荣耀了吗!?”
“哎,无聊望见了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
“问句天几高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OH…”
“行了!别唱了,再唱老子也不走!”
子犯没办法,就跟几个随从商量,但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话被一个小侍女听见了,她跑到重耳的夫人齐姬哪里打小报告,说姑爷打算逃走。这小宫女以为自己可以得到赏赐,没想到这齐姬可是个做大事的女人,赏了她一丈红把她搞死了。因为她的意中人应该是个盖世英雄,而不应该是个整日饮酒作乐的浪荡公子,当她听到重耳准备逃跑的时候,第一感觉不是生气,而是兴奋。于是,她亲自找到重耳:“你是不是要走?”
重耳一脸蒙圈:“啊?你听谁说的,我可是打算扎根齐国的。”
“你别骗我了,我都知道了,快走吧,晋献公之后晋国风雨飘摇,晋国百姓没有一天安宁!老天保佑才没让晋国灭亡,既然上天和你的国家都选中了你,迟疑不决只会招来祸患!(天未丧晋,无异公子,有晋国者,非子而谁?子其勉之!上帝临子,贰必有咎。)”
“齐国如此安定,我要老死在这里!” “糊涂!《周诗》曰:‘莘莘征夫,每怀靡及。’风尘仆仆的行人时刻惦记自己要做的事,还唯恐做不好,更何况你这样随意放纵嗜欲、贪恋安逸,以后怎么来得及呢?晋国受封的时候,那年岁星正在阏伯的星辰,此星记载着商朝的命运。商代享有天下传了三十一位国君。史官预言说:‘唐叔的后裔享有晋国,将同商代国君的数目一样。’
现在才不到一半,晋国注定要在公子您手中结束混乱,走向辉煌!”
这段对白记载于《左传——齐姜劝重耳勿怀安》,内容十分精彩,但由于篇幅原因,我也只是截取其中的一段。这齐姜真是位才女,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如果我是重耳,肯定已经被他说服了,可很遗憾,我不是...
重耳还是放不下这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齐姬没办法,只好找子犯帮忙。一天晚上,子犯就请重耳喝酒,你劝一波,我劝一波,几壶酒下肚,就把重耳给灌醉了。重耳刚躺下,子犯立马招呼手下人:
“抬走!”
重耳最后被颠簸的马车给晃醒了:“媳妇儿,今儿咱这床,咋这么硬呢?!”
迷迷糊糊睁开眼:“媳妇儿,你今天卸了妆,咋这么像俺舅舅子犯呢?!”
“你仔细瞧瞧,俺就是子犯!”
重耳一听,酒醒了大半,仔细一看,自己在马车上,顿时明白自己被阴了,那起床气大的呀,直接急眼了,抽出刀就要剁了子犯,子犯赶紧跳下马车,俩人就这样,一个在后面拎着刀边骂娘边追,一个在前面边哈哈大笑边跑,两人围着马车转了让十几个回合,重耳实在跑不动了,喘着大气,把刀往地上一人:“整天嚷嚷着要复国,要复国,要是最后复不了国,我就吃了你的肉!”
子犯听了笑的前仰后合:“哈哈哈,若是大事失败了,我的肉指不定丢在哪里喂财狼呢;若是大事成功了,晋国的肉都是你的,你又该嫌弃我的肉难吃了!”
重耳没办法,现在木已成舟,生米已经煮成稀饭,只得继续流浪了。
本来打算去楚国,但一看这宋襄公也在图霸,就就近前往宋国。在去宋国的途中路过曹国,就进去借宿了几天。
让人尴尬的是,这曹国国君有点恶心,本来他不打算接收重耳一行的,但听说这重耳天生异体——骈肋,就是胁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不像正常人那样一根一根,而是一整块板,这属生理畸形,但古人认为这是圣人之像。
曹国国君很好奇,非要看。重耳自然是拒绝的,男人也是有尊严的好不,更何况还是贵族,岂容你这样羞辱。没办法,曹国国君只得暂时作罢。但好奇心就是这样,你越不让看,我越想看,于是这个猥琐的国君,就趁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窥重耳。重耳发现后,心中一万只羊驼在奔腾,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以至于后来争霸第一战,打的就是曹国。
当然啦,曹国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猥琐,还是有识大体的人的,这人就是僖负羁的妻子,她在观察了重耳的团队后,对僖负羁说:“这个团队不得了,手下的人都是贤臣干将,如果现在得罪了,将来会给曹国招来祸患的!”
僖负羁听了觉得有道理,立刻派人做了佳肴给重耳他们送去,在饭菜里还放了玉璧,重耳发现后,猜到这是曹国在向自己道歉赔礼,只吃了饭,把玉璧退还了回去,对于请困潦倒的重耳来说,价值连城的玉璧,无疑可以解燃眉之急,要是搁以前,他肯定收下了,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他成长了,他明白一国之君的气节要比生命还重要,还真应了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现在重耳既读过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最重要的是阅人无数,他真正的脱胎换骨了。
离开了曹国,辗转来到了宋国,但此时,宋襄公与楚国争霸已经失败,宋国也无法支援重耳复国了,但宋襄公以仁义文明天下,即使自己已经泥菩萨过河,但还是慷慨解囊,赠送了重耳二十乘车。
离开了宋国,还是转向最初的目标楚国,楚国是个超级大国,当时在位的是楚成王,也是一代霸主。大国就是大国,有着其他小国家没有的气魄,楚成王用了“九献之礼”来为重耳接风,就是九次宾主相互敬酒,是最繁复的宴饮之礼,这足以看出楚成王的确是霸主的胸怀。
宴席上,楚成王问:“这样的礼节,不知公子是否满意?”
重耳赶紧拜手:“受宠若惊,已经许多年没有受到这般礼遇了!”
楚成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那你打算以后怎么报答我?”
重耳的笑容却逐渐凝固,果然天下没有免费早中晚餐和夜宵,这还没回国呢,已经开始跟要报酬了,重耳于是打算几句话搪塞过去:“楚国地大物博,玉璧、美女、雀毛,山材,象牙、犀牛皮革都产自楚国,楚国是正儿八经的啥都不缺,真想不到该如何报答?”
楚成王还就是认死理:“那你总得报答我吧!”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嘛,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低头的屋檐,重耳无奈的说:“如果将来我们两国不幸在中原战场相逢,我就退避您三舍之地(一舍30里),如果您继续追击,那我就只好,兄弟归兄弟,钢刀归钢刀了!”
楚成王听后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楚成王的手下子玉,不满意了。宴会结束后,专门找到楚成王:“老大,这重耳非池中之物,将来必定是楚国的死敌,与其将来麻烦,不如现在剁了他!”
楚成王笑了:“这重耳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又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现在的晋惠公失道寡助,我听说姬姓中唐叔的后人是最晚衰败的,既然天意要助这重耳,我要违背,岂不逆天?(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大国君主决不可背信弃义,不仅是为了在国际上有影响力,更是为了给本国国民一个值得信仰的光辉形象,如果像晋惠公夷吾那样以怨报德,刻薄寡恩,背信弃义,最后和秦国交战时,连自己的国民都不愿帮他,因为摊上这样的国君,自己都觉得丢人。
楚成王最终没有杀重耳,就在重耳打算先在楚国安顿几年的时候,秦国特使的到来,这让重耳的命运出现了转机。特使带来消息,晋惠公死了,秦国准备拥立重耳作为晋国新的君主。
重耳听到后,没有感恩戴德,也没有热泪盈眶,只是沉默,长久的沉默,十九年,在外流浪整整十九年了,虽然无数次在梦中梦到回归故乡激动的场景,但真等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却又是那么平静。因为,套在身上的不单单是国君的名号,更多的,是责任。但再大的责任和困难也已经无法压垮我,因为这些我已经经历的太多。从未年轻过的人,一定无法体会这个世界的偏见。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你是否有勇气,对自己忠诚到底。

写到这,我停下了急速敲击键盘的手,默默打开播放器,耳机里又响起那首熟悉的歌——无聊望见了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谁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OH…

不再犹豫.......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0 21:28:29 +0800 CST  
@刘阳明刘速 3708楼 2018-03-21 09:07:00

怎么才更这么一点啊
—————————————————
不少啦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1 11:00:22 +0800 CST  
@刘阳明刘速 3708楼 2018-03-21 09:07:00

怎么才更这么一点啊
—————————————————
哈哈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1 11:00:30 +0800 CST  
@唐茶念念d 3745楼 2018-03-21 20:56:00

我只能说,太好看啦!!!
—————————————————
多谢夸奖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2 09:34:11 +0800 CST  
3.恩怨两清
莎士比亚曾说:“在“仁厚”和“残暴”争夺王业的时候,总是那和颜悦色的“仁厚”能把它赢到手。”晋惠公夷吾虽然凭借贿赂秦国提前抢到的君位,但在位的那些年除了给晋国带来麻烦外以及在国际上败坏晋国的声誉外,基本上没啥大的作为。最主要的是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的品性让他也失去了本国朝野以及秦国的支持。前面咱们也提过,首先就是他跟自己嫂子通奸,这让百姓们都很不齿,然后就是本来回国前答应的给秦国的土地以及给随从们的赏赐,回国后都反悔了,这是把国内国外都给得罪了,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晋惠公回国没多久,晋国即发生了饥荒,饿殍遍野,实在没办法了,还得厚着脸皮向秦国求救。
秦穆公在秦国群里转发了晋国的求救朋友圈,群里一下炸了锅,大家对晋惠公一点好印象都没有,这个老赖、白眼狼,国际上都没几个国家愿意帮他,他还欠着咱们土地呢,为啥要帮他。但百里奚劝说:“国君的过错,不能让老百姓承担,国际上的道义还是遵守的,晋国的确背信弃义,我们就算攻打他也不为过,但正所谓,明君杀人,圣君诛心!您是要做霸主的,要有大的格局。”秦穆公一听有道理,就下令调集粮食支援晋国,船在黄河上来回穿梭,史书称之为“泛舟之役”。晋国也因此度过了灾年,但事有凑巧,一年后,秦国也遭遇了灾年,秦国就派人向晋国求救,按理说投桃报李,知恩图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秦国老百姓眼巴巴的眺望着黄河对岸,希望“泛舟之役”再次重现,但左等右等,只等到了晋惠公的一条短信——不借,就不借,你咬我呀!没错,晋惠公偏偏就是这么个小气量的人,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拒绝了秦国的求救,而且他还听取虢射的计谋,不但不给秦国粮食,反而发兵去攻打秦国,也正是这件事让晋惠公遗臭万年。
秦国怒了,再不怒就没法在诸侯里混了,秦穆公也派兵讨伐晋国,于是“韩之战”就爆发了。
“韩之战”最开始并不是在韩地展开,一开始也只是在两国边境,但秦国气势如虹,晋国节节败退,没几天秦军就深入晋国境内。晋惠公很担忧就问手下的大臣作战失利的原因,庆郑抱怨道:“那还不是托了您的福,秦国曾护送扶持您登上君位,您却背信弃义违背割地誓言;我国有难,秦国本是穷国却还倾国之力运粮给我,而秦国有难,君上却忘恩负义不仅不救助反而趁人之危,连我们本国的百姓都觉得您做的太绝,所以斗志才会如此涣散。”
晋惠公不高兴了于是打算亲自去征讨秦军,那么问题来了,谁来给国君驾战车呢?以往都是庆郑,但晋惠公因为刚才庆郑抱怨他的话心有不满于是说:“我们还是来看看占卜吧。”
占卜了几次,结果是,如果是庆郑驾车的话,就是吉卦,如果是其他人驾车的话,就是凶卦。晋惠公更不高兴了:“庆郑不尊重我,不让他给我驾车!”
于是改由步阳驾御战车,进兵抵御秦军。前645年,晋惠公与秦穆公在韩原交战。果然如占卜所说,晋惠公的战马不知是不是听庆郑的口音听惯了,其他人的普通话它都听不明白,到处乱跑,一个不留神陷在泥坑里了,晋惠公很尴尬,本来是来御驾亲征状气势的,现在快气死了,刚好庆郑从旁边经过,晋惠公赶紧喊:“靓仔靓仔救救我嘞!快来救我!”
庆郑看到泥坑里的晋惠公更生气了:“人的话你不听,占卜后,神的话你也不听,既然你诚心诚意的作死,那么我就大发慈悲的成全你!”说完头也不会的走了。(当然,以晋惠公的小心眼,这庆郑也自然没啥活路,没被清蒸就不错了)
晋惠公从泥潭里爬出来又命梁由靡驾车,虢射担任车右护卫,迎击秦穆公。但正如庆郑说的那样,战争也有战争的道义,也讲个名正言顺,这场战争也的确是晋国理亏在先,所以,秦军势如破竹,晋军军心涣散一触即溃。战争的结局是晋军大败,晋惠公被抓。
秦穆公准备杀了晋惠公来祭祀老天,晋惠公的姐姐穆姬是秦穆公的夫人,穆姬身穿丧服找到秦穆公痛哭起来。秦穆公很生气:“我这打了胜仗你哭啥?!”
“当年算卦的说,晋国唐叔之后会兴盛数百年,怎么能这样就亡了呢?!这不是违背天意嘛?”
秦穆公一听,又问了手下的意见,决定放了晋惠公,但这次不能这么便宜了他,首先要签订城下之盟,之前晋国许诺给秦国的五座城池,必须先兑现,然后让晋惠公的太子圉来秦国做人质,这样就不用担心你会反悔啦。
于是,晋惠公被放回了晋国,继续恬不知耻的当国君,这哥们在位十五年,不长也不短,干啥啥没用,吃啥啥不剩,正事没一件,尽焊死一些勾心斗角的小家子事,刚好符合他的小家子气。
晋惠公归天后,秦穆公想扶持一个对秦国不说有利吧至少不像晋惠公那么差劲的君主,本来打算立晋惠公的儿子太子圉为君,但这小子太心急了,根本没给秦穆公机会,自己偷偷溜了,回去自立为君,是为晋怀公。
秦国急了,他爹曾被咱们俘虏羞辱,又割了他五座城,这要让他上位,那对秦国就是颗定时砸蛋啊!这个时候秦穆公想起来,十五年前,在时代遗忘的角落,似乎还有一个继承人在嗷嗷待哺,没错!就是重耳,后台的重耳在剧组已经跑了十九年的龙套,终于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了,主角,无论出场多晚,总是能决定剧情走向的。
秦国使者来到楚国找到重耳,把重耳接到秦国,以上宾之礼待之,秦穆公很喜欢重耳,所以说话也直来直去:“晋国的新君,就是你弟弟襄公的儿子,我看他很不爽,想搞掉他,让你干,但你回国后要把河东五城割给秦国,希望你不要像你弟弟一样言而无信。”
此时的重耳已经十分成熟了,他知道自己需要借助秦国的力量,所以对秦穆公的一切要求都满口答应。看重耳专业这么豪爽,秦穆公更喜欢他了,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辰嬴,嫁给重耳,但其实这辰嬴已是二婚,头婚许配给了现在的晋国国君也就是重耳的侄子晋怀公,所以这辰嬴也称怀嬴。但这晋怀公后来不是偷偷逃跑了嘛,这秦穆公一怒之下索性要废了这个女婿,但不能委屈了女儿啊,所以就系那个让重耳做这个接盘侠。重耳哪里肯吃剩菜啊,而且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侄媳妇,不要乱开伦理的玩笑。
重耳的老师胥臣就劝说他:“这辰嬴的确是你侄子圉的女人,但接下来我们要去占领你侄子的国家,他的国家都是您的,更何况他的女人呢?!如果你连一个女人都容不下,拘泥于小节,如何能成大事呢?!”
重耳听后,这才勉强接受了自己的侄媳妇。秦穆公这才对重耳彻底放心。
前636年,秦穆公委派公孙枝,率领秦军三千,护送重耳渡过黄河。流亡长达19年,重耳再次站在祖国的国土之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有偶尔难过时,不经意眺望远方,曾经的乡音,悄悄滴隐藏……
情感爆发没法持续太久,重耳就冷静下来,因为还没完全站稳脚跟,回国的第一步就是联系国内的支持力量,里应外合,重耳联络早已埋伏于国内的亲信力量前来接应,栾氏、郤氏、狐氏、胥氏、先氏等强族皆积极响应重耳的号召。在众人的簇拥下,重耳大军开到曲沃,朝于武宫,被众人拥立为君,是为晋文公。晋怀公逃亡高粱,不久在四面楚歌中被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眼睛一闭一睁重耳变成了晋文公,那接下来就开始争霸了吗?当然不是,攘外必先安内,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晋文公虽然荣登大宝
但国内的各种势力依旧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政权,军国大政依旧还掌握在权臣手里,晋怀公残党大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所以,重耳的处境依旧十分艰难。
这一天,晋国宫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就是那个前面出镜率很高的刺客——寺人披。话说他跟重耳还真是有缘,晋献公在位时,派他追杀重耳,一个前面跑一个后面追,为什么追我呀?!我要急支糖浆?!重耳扔了急支糖浆翻墙逃跑了。时过境迁,晋惠公上台,又派他追杀重耳,一个前面跑一个后面追,为什么又追我呀?!为什么要说又呀?!不要问我为什么牵挂你,就如同,不要问我为什么呼吸!重耳扔了一袋感冒灵,逃跑了。晋怀公上台,还没来得及派人去追杀重耳,重耳自己带着三千秦甲反杀回来了。这下有人不开森了,没错,就是那个寺人披,这个跟重耳孽缘深重的刺客,追了那么久,那种羁绊已经难以割舍,朝朝暮暮不妨踏遍红尘路,缠缠绵绵你是风儿我是沙………(额,这纯属脑补…)
重耳一听,仇人来了!一打听,居然还是来面试的!简直是不要碧莲!我老爹要杀我的时候,派你来,阎王要我五更死,你偏偏三更要我命,你咋那么积极?!害我狼狈逃跑。我弟弟要杀我,派的还是你?!我在翟国老婆孩子热炕头,本想安度余生呢,你居然快马加鞭又追到翟国来了,你一再苦苦相逼,我没派人去收拾你已经你就感恩戴德的夹着尾巴做人好了,现在居然还追到我家来了!Give you face,you donnot want!(给脸不要脸!)让他滚!!
寺人披听了重耳的话非常生气,破口大骂:“想不到你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是TO young,to simple!齐桓公用了他的仇人管仲才得以称霸诸侯,而你却完全没有做君主的气魄;当初你的父亲是君我是臣,他让我杀你,我纵然肝脑涂地也要完成任务。后来你的弟弟是君我是臣,他让我杀你,我自然也是唯君命是从,食君俸禄,为君差潜,我非效忠于一人,只是效忠于君效忠于国,君即国家。今天你轰走我,明天你轰走其他贤能之士,早晚有一天就大难临头了!”
重耳一听,立马听出,这个杀手,不太冷,话里有话啊,赶紧把他接回宫殿,一脸严肃的说:“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寺人披冷笑了一声:“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 火!火!火!火!火!”
晋文公重耳微微一笑:“莫非是——火?”
“没错!吕甥、郤芮正在筹划准备放火烧晋宫,密谋篡权!”(这俩人扭曲而挺拔的世界观是怎么达成一致的?!)
重耳一听,这不完犊子了,有多年逃亡经历的重耳再也不是那个的望风而逃的少年,岁月的磨砺已经让他逐渐成长为一位,望风而逃中年。反正有经验嘛,重耳又干起了老本行——跑路!但毕竟还是成熟了一点,他提前给秦穆公发了条微信:“老铁,有人要扎心了!”随后就带着寺人披和几个心腹急匆匆的逃离了宫苑。
到了约定的时间,果然,吕甥、郤芮带着自己的手下放火烧宫,烧了一半了,两人带着手下冲进宫里,表面上是救火,实际上是搜寻追杀重耳,但找了半天,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但事已至此,要是就此作罢,将来重耳得势归来,那死的就是自己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甭管三七二十一,追!他们推测重耳一定是逃到秦国去了,毕竟重耳能够回归就是秦穆公的杰作,所以他们带着自己杀手,向秦国境内追去。
重耳逃到秦国一个叫王城的地方,跟秦穆公商量接下来的剧本咋写,秦穆公的意思很明确:龙套太抢戏了,也该让他们领盒饭了。
吕甥和郤芮追到秦国边境,等待他们的不是重耳落荒而逃的背影,而是秦国早已严正以待的战车和甲兵,吕甥和郤芮一看这是编剧要把自己写死啊,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于是调头就跑,谁成想,秦穆公早就在后面也埋伏了部队,断了他们的后路,正所谓,编剧让你三更死,你别想活得到天明,两个晋国最大的权臣折戟沉沙,重耳的称霸之路扫除了两个巨大障碍,他的时代,这才真正到来!
权力和金钱真是好东西,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单是曾经的仇人寺人披来投靠,连曾经完全不熟的哥们,也找上门来领赏。其中一个叫竖头须,这是一个什么人设呢?“竖头须,守藏者也”就是一个仓库管理员,一个彻彻底底的龙套人物,寺人披虽然也是龙套,但还算是救了重耳一命,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但这个竖头须,着实就是个邀功求赏的投机者嘴脸。当初重耳被赶出晋国宫的时候,他从自己看管的仓库里偷了不少东西,准备接济重耳,资助他回国,这也算是政治投资嘛,但迫于海关查的太严,物资没走私出去。你说这都没收到你的钱,你来求啥赏赐啊,就好比你打算买一支股票,但当时钱不够没买,后来涨停了,你跑到交易所要死要活上吊要钱,说自己有投资打算,走的都是内心戏。这不是有点无赖了吗,但这哥们不这么想,他觉得滴水之恩都是恩,我这创造了好几次帮助你的机会呢,精神支持也是支持,于是就厚着脸皮来找晋文公。
当时晋文公正准备去做头发,手下禀报一个叫竖头须的人求见,晋文公楞了一下:“竖什么须?”
“竖头须!”
“什么头须?”
“竖头须”
“竖头什么?”
“额(⊙o⊙)…,老大,您还是接着洗头吧”
于是,就没理这个竖头须,竖头须接到回信后,冷笑了一声:“呵,男人,是啊,君上在洗头,洗头的时候心自然是颠倒的。”
传话的人有点蒙圈了,你这是公然说国君坏话啊,竖头须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接着说:“心颠倒了,考虑问题自然也是颠倒的,他只觉得跟他一起逃亡的是忠心的人,却没考虑到还有人默默的支持他而没有机会表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飞鸟和鱼,我看不到你的心,因为它翱翔天际,你看不到我的泪,因为它溶在水里。”
说完准备离开,手下把竖人须的话传给晋文公,晋文公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把自己潜在的支持者拒之门外,于是又把竖头须请回来,赏赐了一番。
晋文公是个识大体的人,但却不是一个记性好的人,投机者不管有恩没恩都生拉硬扯沾上点关系,但有些对重耳真正有救命之恩的,却由于崇高的品质而不屑于去主动求赏,最后的结果就是,被重耳遗忘了。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熟悉的介子推,前面我们说过,重耳流亡的时候,饿的前心贴后背,马上就要自挂东南枝了,介子推拍了拍重耳的肩膀:“饿货,来根士力架吧!”
“嗯!来劲了!”
“横扫饥饿,做回自己!”
额(⊙o⊙)…,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介子推是在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做成麻辣烫给重耳吃,重耳这才保住了性命。按理说这也是救命之恩啊,比那个精神支持的竖头须实在多了,但不知是重耳想淡化他当年的狼狈形象,还是真的忘了,总之是没有赏赐介子推一点东西。(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母亲问原因,介子推说:“先君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活着的也就重耳一个,老天不让晋国灭亡,所以君上成为国君乃天意,与陪同流亡的人本就没什么关系,他们携功邀赏,这个和盗窃有什么不同呢?臣子贪图老天的功劳把盗窃当做道义,君上赏赐这样奸邪之人,实在没法与他们相处。”
母亲很无奈:“你自己为何不去求赏,那你现在的贫穷不也是自找的吗?”
介子推有点生气:“我斥责这种恶行,却又要去效仿他,这不是酸葡萄心理吗?既然抱怨了国君,就不能再受他的俸禄了,我们去城乡结合部隐居吧。”
母亲也看出孩子心意已决:“那至少让国君知道这件事吧。”
介子推沉默了一会,叹了一口气:“言语是用来装饰身体的,身体都要隐居了,还说那些华丽的辞藻干啥。”
临走前,介子推果然还是意思不住心头的愤懑心情,于是大笔一挥,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介子推虽然不在乎功名,但对晋文公额忘恩负义还是很心寒的,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抱一抱就当作从没有在一起,好不好要解释都已经来不及......因为成长我们逼不得已要习惯
因为成长我们忽而间,说散就散。
介子推走了,但公道自在人心,他的邻居们对晋文公的行为,很不满意,都为介子推鸣不平,专门写了封大字报贴在城楼上,第二天百姓看到后,都在议论这件事,最后传到了晋文公的耳朵里,最后不知晋文公是真的良心发现,还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赶紧下令寻找介子推,最后实在没找到,就把绵上田地作为他的祭奠赏赐。这是正史的说法,至于所谓的放火烧山,都是民间传说的故事。至于介子真正的结局,可能在乡野间,采集垂钓,一箪食一瓢饮悠然平淡的度过一生;也可能,病榻之上贫穷困顿而死,感慨沧桑眼前事,雍门琴罢不胜悲。
当然啦,穷巷陋室,有德之士居之,可以使蓬筚增辉;世禄之家,不务修善,虽有盛名,亦将隳败。介子推“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后世为了纪念介子推,于山西省晋中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为其建庙,称英毅圣王庙。其实,介子推应该还可以瞑目了,从后来晋文公的表现,也算是完成了介子推的遗愿了——“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2 11:23:47 +0800 CST  
3.恩怨两清
莎士比亚曾说:“在“仁厚”和“残暴”争夺王业的时候,总是那和颜悦色的“仁厚”能把它赢到手。”晋惠公夷吾虽然凭借贿赂秦国提前抢到的君位,但在位的那些年除了给晋国带来麻烦外以及在国际上败坏晋国的声誉外,基本上没啥大的作为。最主要的是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的品性让他也失去了本国朝野以及秦国的支持。前面咱们也提过,首先就是他跟自己嫂子通奸,这让百姓们都很不齿,然后就是本来回国前答应的给秦国的土地以及给随从们的赏赐,回国后都反悔了,这是把国内国外都给得罪了,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晋惠公回国没多久,晋国即发生了饥荒,饿殍遍野,实在没办法了,还得厚着脸皮向秦国求救。
秦穆公在秦国群里转发了晋国的求救朋友圈,群里一下炸了锅,大家对晋惠公一点好印象都没有,这个老赖、白眼狼,国际上都没几个国家愿意帮他,他还欠着咱们土地呢,为啥要帮他。但百里奚劝说:“国君的过错,不能让老百姓承担,国际上的道义还是遵守的,晋国的确背信弃义,我们就算攻打他也不为过,但正所谓,明君杀人,圣君诛心!您是要做霸主的,要有大的格局。”秦穆公一听有道理,就下令调集粮食支援晋国,船在黄河上来回穿梭,史书称之为“泛舟之役”。晋国也因此度过了灾年,但事有凑巧,一年后,秦国也遭遇了灾年,秦国就派人向晋国求救,按理说投桃报李,知恩图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秦国老百姓眼巴巴的眺望着黄河对岸,希望“泛舟之役”再次重现,但左等右等,只等到了晋惠公的一条短信——不借,就不借,你咬我呀!没错,晋惠公偏偏就是这么个小气量的人,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拒绝了秦国的求救,而且他还听取虢射的计谋,不但不给秦国粮食,反而发兵去攻打秦国,也正是这件事让晋惠公遗臭万年。
秦国怒了,再不怒就没法在诸侯里混了,秦穆公也派兵讨伐晋国,于是“韩之战”就爆发了。
“韩之战”最开始并不是在韩地展开,一开始也只是在两国边境,但秦国气势如虹,晋国节节败退,没几天秦军就深入晋国境内。晋惠公很担忧就问手下的大臣作战失利的原因,庆郑抱怨道:“那还不是托了您的福,秦国曾护送扶持您登上君位,您却背信弃义违背割地誓言;我国有难,秦国本是穷国却还倾国之力运粮给我,而秦国有难,君上却忘恩负义不仅不救助反而趁人之危,连我们本国的百姓都觉得您做的太绝,所以斗志才会如此涣散。”
晋惠公不高兴了于是打算亲自去征讨秦军,那么问题来了,谁来给国君驾战车呢?以往都是庆郑,但晋惠公因为刚才庆郑抱怨他的话心有不满于是说:“我们还是来看看占卜吧。”
占卜了几次,结果是,如果是庆郑驾车的话,就是吉卦,如果是其他人驾车的话,就是凶卦。晋惠公更不高兴了:“庆郑不尊重我,不让他给我驾车!”
于是改由步阳驾御战车,进兵抵御秦军。前645年,晋惠公与秦穆公在韩原交战。果然如占卜所说,晋惠公的战马不知是不是听庆郑的口音听惯了,其他人的普通话它都听不明白,到处乱跑,一个不留神陷在泥坑里了,晋惠公很尴尬,本来是来御驾亲征状气势的,现在快气死了,刚好庆郑从旁边经过,晋惠公赶紧喊:“靓仔靓仔救救我嘞!快来救我!”
庆郑看到泥坑里的晋惠公更生气了:“人的话你不听,占卜后,神的话你也不听,既然你诚心诚意的作死,那么我就大发慈悲的成全你!”说完头也不会的走了。(当然,以晋惠公的小心眼,这庆郑也自然没啥活路,没被清蒸就不错了)
晋惠公从泥潭里爬出来又命梁由靡驾车,虢射担任车右护卫,迎击秦穆公。但正如庆郑说的那样,战争也有战争的道义,也讲个名正言顺,这场战争也的确是晋国理亏在先,所以,秦军势如破竹,晋军军心涣散一触即溃。战争的结局是晋军大败,晋惠公被抓。
秦穆公准备杀了晋惠公来祭祀老天,晋惠公的姐姐穆姬是秦穆公的夫人,穆姬身穿丧服找到秦穆公痛哭起来。秦穆公很生气:“我这打了胜仗你哭啥?!”
“当年算卦的说,晋国唐叔之后会兴盛数百年,怎么能这样就亡了呢?!这不是违背天意嘛?”
秦穆公一听,又问了手下的意见,决定放了晋惠公,但这次不能这么便宜了他,首先要签订城下之盟,之前晋国许诺给秦国的五座城池,必须先兑现,然后让晋惠公的太子圉来秦国做人质,这样就不用担心你会反悔啦。
于是,晋惠公被放回了晋国,继续恬不知耻的当国君,这哥们在位十五年,不长也不短,干啥啥没用,吃啥啥不剩,正事没一件,尽焊死一些勾心斗角的小家子事,刚好符合他的小家子气。
晋惠公归天后,秦穆公想扶持一个对秦国不说有利吧至少不像晋惠公那么差劲的君主,本来打算立晋惠公的儿子太子圉为君,但这小子太心急了,根本没给秦穆公机会,自己偷偷溜了,回去自立为君,是为晋怀公。
秦国急了,他爹曾被咱们俘虏羞辱,又割了他五座城,这要让他上位,那对秦国就是颗定时砸蛋啊!这个时候秦穆公想起来,十五年前,在时代遗忘的角落,似乎还有一个继承人在嗷嗷待哺,没错!就是重耳,后台的重耳在剧组已经跑了十九年的龙套,终于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了,主角,无论出场多晚,总是能决定剧情走向的。
秦国使者来到楚国找到重耳,把重耳接到秦国,以上宾之礼待之,秦穆公很喜欢重耳,所以说话也直来直去:“晋国的新君,就是你弟弟襄公的儿子,我看他很不爽,想搞掉他,让你干,但你回国后要把河东五城割给秦国,希望你不要像你弟弟一样言而无信。”
此时的重耳已经十分成熟了,他知道自己需要借助秦国的力量,所以对秦穆公的一切要求都满口答应。看重耳专业这么豪爽,秦穆公更喜欢他了,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辰嬴,嫁给重耳,但其实这辰嬴已是二婚,头婚许配给了现在的晋国国君也就是重耳的侄子晋怀公,所以这辰嬴也称怀嬴。但这晋怀公后来不是偷偷逃跑了嘛,这秦穆公一怒之下索性要废了这个女婿,但不能委屈了女儿啊,所以就系那个让重耳做这个接盘侠。重耳哪里肯吃剩菜啊,而且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侄媳妇,不要乱开伦理的玩笑。
重耳的老师胥臣就劝说他:“这辰嬴的确是你侄子圉的女人,但接下来我们要去占领你侄子的国家,他的国家都是您的,更何况他的女人呢?!如果你连一个女人都容不下,拘泥于小节,如何能成大事呢?!”
重耳听后,这才勉强接受了自己的侄媳妇。秦穆公这才对重耳彻底放心。
前636年,秦穆公委派公孙枝,率领秦军三千,护送重耳渡过黄河。流亡长达19年,重耳再次站在祖国的国土之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有偶尔难过时,不经意眺望远方,曾经的乡音,悄悄滴隐藏……
情感爆发没法持续太久,重耳就冷静下来,因为还没完全站稳脚跟,回国的第一步就是联系国内的支持力量,里应外合,重耳联络早已埋伏于国内的亲信力量前来接应,栾氏、郤氏、狐氏、胥氏、先氏等强族皆积极响应重耳的号召。在众人的簇拥下,重耳大军开到曲沃,朝于武宫,被众人拥立为君,是为晋文公。晋怀公逃亡高粱,不久在四面楚歌中被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眼睛一闭一睁重耳变成了晋文公,那接下来就开始争霸了吗?当然不是,攘外必先安内,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晋文公虽然荣登大宝
但国内的各种势力依旧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政权,军国大政依旧还掌握在权臣手里,晋怀公残党大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所以,重耳的处境依旧十分艰难。
这一天,晋国宫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就是那个前面出镜率很高的刺客——寺人披。话说他跟重耳还真是有缘,晋献公在位时,派他追杀重耳,一个前面跑一个后面追,为什么追我呀?!我要急支糖浆?!重耳扔了急支糖浆翻墙逃跑了。时过境迁,晋惠公上台,又派他追杀重耳,一个前面跑一个后面追,为什么又追我呀?!为什么要说又呀?!不要问我为什么牵挂你,就如同,不要问我为什么呼吸!重耳扔了一袋感冒灵,逃跑了。晋怀公上台,还没来得及派人去追杀重耳,重耳自己带着三千秦甲反杀回来了。这下有人不开森了,没错,就是那个寺人披,这个跟重耳孽缘深重的刺客,追了那么久,那种羁绊已经难以割舍,朝朝暮暮不妨踏遍红尘路,缠缠绵绵你是风儿我是沙………(额,这纯属脑补…)
重耳一听,仇人来了!一打听,居然还是来面试的!简直是不要碧莲!我老爹要杀我的时候,派你来,阎王要我五更死,你偏偏三更要我命,你咋那么积极?!害我狼狈逃跑。我弟弟要杀我,派的还是你?!我在翟国老婆孩子热炕头,本想安度余生呢,你居然快马加鞭又追到翟国来了,你一再苦苦相逼,我没派人去收拾你已经你就感恩戴德的夹着尾巴做人好了,现在居然还追到我家来了!Give you face,you donnot want!(给脸不要脸!)让他滚!!
寺人披听了重耳的话非常生气,破口大骂:“想不到你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是TO young,to simple!齐桓公用了他的仇人管仲才得以称霸诸侯,而你却完全没有做君主的气魄;当初你的父亲是君我是臣,他让我杀你,我纵然肝脑涂地也要完成任务。后来你的弟弟是君我是臣,他让我杀你,我自然也是唯君命是从,食君俸禄,为君差潜,我非效忠于一人,只是效忠于君效忠于国,君即国家。今天你轰走我,明天你轰走其他贤能之士,早晚有一天就大难临头了!”
重耳一听,立马听出,这个杀手,不太冷,话里有话啊,赶紧把他接回宫殿,一脸严肃的说:“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寺人披冷笑了一声:“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 火!火!火!火!火!”
晋文公重耳微微一笑:“莫非是——火?”
“没错!吕甥、郤芮正在筹划准备放火烧晋宫,密谋篡权!”(这俩人扭曲而挺拔的世界观是怎么达成一致的?!)
重耳一听,这不完犊子了,有多年逃亡经历的重耳再也不是那个的望风而逃的少年,岁月的磨砺已经让他逐渐成长为一位,望风而逃中年。反正有经验嘛,重耳又干起了老本行——跑路!但毕竟还是成熟了一点,他提前给秦穆公发了条微信:“老铁,有人要扎心了!”随后就带着寺人披和几个心腹急匆匆的逃离了宫苑。
到了约定的时间,果然,吕甥、郤芮带着自己的手下放火烧宫,烧了一半了,两人带着手下冲进宫里,表面上是救火,实际上是搜寻追杀重耳,但找了半天,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但事已至此,要是就此作罢,将来重耳得势归来,那死的就是自己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甭管三七二十一,追!他们推测重耳一定是逃到秦国去了,毕竟重耳能够回归就是秦穆公的杰作,所以他们带着自己杀手,向秦国境内追去。
重耳逃到秦国一个叫王城的地方,跟秦穆公商量接下来的剧本咋写,秦穆公的意思很明确:龙套太抢戏了,也该让他们领盒饭了。
吕甥和郤芮追到秦国边境,等待他们的不是重耳落荒而逃的背影,而是秦国早已严正以待的战车和甲兵,吕甥和郤芮一看这是编剧要把自己写死啊,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于是调头就跑,谁成想,秦穆公早就在后面也埋伏了部队,断了他们的后路,正所谓,编剧让你三更死,你别想活得到天明,两个晋国最大的权臣折戟沉沙,重耳的称霸之路扫除了两个巨大障碍,他的时代,这才真正到来!
权力和金钱真是好东西,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单是曾经的仇人寺人披来投靠,连曾经完全不熟的哥们,也找上门来领赏。其中一个叫竖头须,这是一个什么人设呢?“竖头须,守藏者也”就是一个仓库管理员,一个彻彻底底的龙套人物,寺人披虽然也是龙套,但还算是救了重耳一命,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但这个竖头须,着实就是个邀功求赏的投机者嘴脸。当初重耳被赶出晋国宫的时候,他从自己看管的仓库里偷了不少东西,准备接济重耳,资助他回国,这也算是政治投资嘛,但迫于海关查的太严,物资没走私出去。你说这都没收到你的钱,你来求啥赏赐啊,就好比你打算买一支股票,但当时钱不够没买,后来涨停了,你跑到交易所要死要活上吊要钱,说自己有投资打算,走的都是内心戏。这不是有点无赖了吗,但这哥们不这么想,他觉得滴水之恩都是恩,我这创造了好几次帮助你的机会呢,精神支持也是支持,于是就厚着脸皮来找晋文公。
当时晋文公正准备去做头发,手下禀报一个叫竖头须的人求见,晋文公楞了一下:“竖什么须?”
“竖头须!”
“什么头须?”
“竖头须”
“竖头什么?”
“额(⊙o⊙)…,老大,您还是接着洗头吧”
于是,就没理这个竖头须,竖头须接到回信后,冷笑了一声:“呵,男人,是啊,君上在洗头,洗头的时候心自然是颠倒的。”
传话的人有点蒙圈了,你这是公然说国君坏话啊,竖头须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接着说:“心颠倒了,考虑问题自然也是颠倒的,他只觉得跟他一起逃亡的是忠心的人,却没考虑到还有人默默的支持他而没有机会表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飞鸟和鱼,我看不到你的心,因为它翱翔天际,你看不到我的泪,因为它溶在水里。”
说完准备离开,手下把竖人须的话传给晋文公,晋文公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把自己潜在的支持者拒之门外,于是又把竖头须请回来,赏赐了一番。
晋文公是个识大体的人,但却不是一个记性好的人,投机者不管有恩没恩都生拉硬扯沾上点关系,但有些对重耳真正有救命之恩的,却由于崇高的品质而不屑于去主动求赏,最后的结果就是,被重耳遗忘了。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熟悉的介子推,前面我们说过,重耳流亡的时候,饿的前心贴后背,马上就要自挂东南枝了,介子推拍了拍重耳的肩膀:“饿货,来根士力架吧!”
“嗯!来劲了!”
“横扫饥饿,做回自己!”
额(⊙o⊙)…,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介子推是在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做成麻辣烫给重耳吃,重耳这才保住了性命。按理说这也是救命之恩啊,比那个精神支持的竖头须实在多了,但不知是重耳想淡化他当年的狼狈形象,还是真的忘了,总之是没有赏赐介子推一点东西。(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母亲问原因,介子推说:“先君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活着的也就重耳一个,老天不让晋国灭亡,所以君上成为国君乃天意,与陪同流亡的人本就没什么关系,他们携功邀赏,这个和盗窃有什么不同呢?臣子贪图老天的功劳把盗窃当做道义,君上赏赐这样奸邪之人,实在没法与他们相处。”
母亲很无奈:“你自己为何不去求赏,那你现在的贫穷不也是自找的吗?”
介子推有点生气:“我斥责这种恶行,却又要去效仿他,这不是酸葡萄心理吗?既然抱怨了国君,就不能再受他的俸禄了,我们去城乡结合部隐居吧。”
母亲也看出孩子心意已决:“那至少让国君知道这件事吧。”
介子推沉默了一会,叹了一口气:“言语是用来装饰身体的,身体都要隐居了,还说那些华丽的辞藻干啥。”
临走前,介子推果然还是意思不住心头的愤懑心情,于是大笔一挥,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介子推虽然不在乎功名,但对晋文公额忘恩负义还是很心寒的,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抱一抱就当作从没有在一起,好不好要解释都已经来不及......因为成长我们逼不得已要习惯
因为成长我们忽而间,说散就散。
介子推走了,但公道自在人心,他的邻居们对晋文公的行为,很不满意,都为介子推鸣不平,专门写了封大字报贴在城楼上,第二天百姓看到后,都在议论这件事,最后传到了晋文公的耳朵里,最后不知晋文公是真的良心发现,还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赶紧下令寻找介子推,最后实在没找到,就把绵上田地作为他的祭奠赏赐。这是正史的说法,至于所谓的放火烧山,都是民间传说的故事。至于介子真正的结局,可能在乡野间,采集垂钓,一箪食一瓢饮悠然平淡的度过一生;也可能,病榻之上贫穷困顿而死,感慨沧桑眼前事,雍门琴罢不胜悲。
当然啦,穷巷陋室,有德之士居之,可以使蓬筚增辉;世禄之家,不务修善,虽有盛名,亦将隳败。介子推“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后世为了纪念介子推,于山西省晋中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为其建庙,称英毅圣王庙。其实,介子推应该还可以瞑目了,从后来晋文公的表现,也算是完成了介子推的遗愿了——“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2 11:24:10 +0800 CST  
@资质街 3779楼 2018-03-22 17:55:00

楼主这是要说三国么?

描述了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赤壁之后三国鼎立,最后司马氏篡魏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电视剧开头便以黄巾之乱结束后,最后一次戚宦相争招致董卓进京为开始,历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继五丈原战役、高平陵之变完结,以最后一幕司马懿之死为结束。剧中以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曹丕、孙权、周瑜和司马懿9人为剧情引导核心人物。
—————————————————
非也非也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2 18:10:04 +0800 CST  

4、光辉岁月
一生有一种大海的气魄,岁月一页页无情翻过,把乾坤留在我心中的一刻,就已经注定我不甘寂寞;一心要一份生命的广阔,世界一遍遍风雨飘落,把江山扛在我肩头的一刻,就已经决定我男儿本色。
------《大男人》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晋文公回国后,解决了反动势力,又赏赐完了有功之臣,恩怨两清后,他反倒有些迷茫,接下来的晋国,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就是与齐国管仲齐名的郭偃。《墨子·所染》篇说:“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高亦读为郭,高偃即郭偃。
晋文公问偃:“一开始,我觉得治国简单,现在发现太难。”
郭偃回答:“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这其实是辩证法的道理,你以应付简单的心态处事,那困难的出现会让你措手不及,同样,如果你一开始就以应付困难的心态谨慎对待,那一切都会简单起来。以处难之心处易,万事皆易也。
晋文公说:“道理我都懂,那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对策呢?”
郭偃作为与管仲齐名的人,实力可不是盖的,他在详细分析了晋国的基本过情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改革!开放!当时晋文公还没有考虑到争霸的事,因为经历了多年内乱,晋国早已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国运浮沉雨打萍,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稳定国内局势,再突向外发展。
对内改革,郭偃又把其又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依然是经济改革:“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国语》”简单的说就是,救济百姓,扶危助困,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为什么这样做呢,主要前期几代国君太过荒唐,造成多年的内乱,晋国大批国民外逃,在那个时代,城池是其次,人,才是根本!没有士兵,就无人保家卫国;没有农民,土地就要废弃荒芜;没有手工业者,就君王也得只能兽皮裹身;没有商人,资源就无法调配,经济就要停滞不前;所以必须,留住百姓,留住民心。所以改革的第一项政策,就是爱民!
第二步是——尚贤!这算是一个开创性的政策,因为周朝建立以后,一直严格贯彻着宗法制度和世卿世禄制,也就是任人唯亲,做官大小不是看你的能力,而是看你爹地的爹地的爹地的祖宗的本事,他们当时混到哪一步,你出生就是哪一步。贵族的子弟无论职位高低,至少工作包分配了,但寒族的子弟,除了种地之外,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政治工作。最主要的是,经过百年的发展,晋国的贵族们世代子孙的努力,逐渐渗透到了权力的中心,庞大的家族势力不断架空国君,一有机会就偶可能取而代之,之前的权臣吕甥和郤芮就是例子,所以必须为朝堂引入新鲜血液,制衡旧贵族的势力。这个法令的意义是空前的,为后来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也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当然,郭偃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毕竟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还太薄弱,还不能与旧贵族正面对抗,所以这次改革只能是小修小补,互相妥协的结果。
第三步是土地制度的改革。过去国君掌控大量土地,但这些土地国君没有时间亲自打理,大多变成荒地,又或者变成打猎消遣的娱乐场所,为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国库收入,郭偃提出,不如将国君的土地都分配下去,让真正需要土地的人种植,然后国君只需要他们按期缴纳赋税即可(“君食贡”)这样既让更多的百姓得到土地,又让政府有一大笔创收,既利民又利于君。
《国语》对晋文公的一系列改革做了详细的阐述:“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老,礼宾旅,友故旧。胥、籍、狐、箕、栾、谷阝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财用不匮。”
通过改革,晋国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让经济恢复并超越了内乱前的水平,但内部改革毕竟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晋文公在此时已经有了称霸的想法,正所谓:不想当海贼王的赛亚人,不是好火影!但称霸看中的除了国力以外,还有就是国际影响,因为长时间的内乱,晋国在其他诸侯眼里,早已光芒不再,沦为二流诸侯国。所以,必须有一个一举成名的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渴望机会的人,这个机会还要从周天子的家事说起,
话说周惠王有过两个王后,姜氏为齐国公主,生王子姬郑,惠王立郑为太子。姜氏早卒,惠王立陈妫为王后,生王子带(叔带)。王子带善于奉承,所以很很受周惠王的喜爱,时间一长周惠王就有了换接班人的打算,但是刚好赶上齐桓公称霸的节骨眼,管仲的最关键的主张就是改变这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世界,要让诸侯们都守规矩,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让大家在继承上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所以,齐桓公直接表态,坚决反对换天子继承人。于是,周襄王姬郑就在齐桓公的扶持下正式上台。
周襄王十三年,郑国讨伐滑国。襄王派大夫游孙伯替滑国说情,结果却被郑人扣留。周襄王十分震怒,你这是打我的脸啊!于是准备调兵讨伐郑国,大夫富辰提醒了一句:“现在天子除了自卫队和后宫的娘子军以外,已经没兵了。”
周襄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当年一呼百应的董事长,现在估计还没一个部门经理实权大呢。但君无戏言,不然这老脸往哪搁,于是就病急乱投医,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向戎狄借兵,攻打郑国!”
富辰一听,都气傻了:“万万不可,矛盾再大归根结底是家事,兄弟阋于墙而外御欺辱!郑国与天子是兄弟至亲,郑庄公曾为平王、桓王立过大功,东迁洛邑也是郑国护卫协助,子颓作乱又是郑国平定。如此大恩您不思报答,却因小怨而记恨郑国,还要引狼入室,让华夏死敌戎狄人欺我兄弟,暴露内怨而让外人得利,是不义;疏远亲族而和狄人来往,是不祥;以怨报德,是不仁。还请您三思啊!”
襄王不听:“为了面子!打!”
富辰叹了一口气默默的说了一句:“哎,面子是别人给的,脸却是自己丢的啊!”
戎狄人接到周王室的邀请攻打周的属国,连戎狄人都纳闷了,这周朝天子是吃瓦片把脑袋吃瓦特了?当然他们也没管这么多,送到嘴里的肉,哪有不吃的道理,于是起兵伐郑,烧杀抢掠了一番。周襄王的面子找回来了,用数万百姓的命换来的。为了向戎狄人表示感谢,他决定和亲,就是娶一个狄女做王后。
富辰再次被气疯:“万万不可呀!婚姻是终身大事,更何况您是天子,您的婚姻更不可草率啊!臣听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报答的人已经厌倦了,施恩的人还没有满足。)狄人本来就是贪婪之辈,而您又启发他们。他们派出的公主绝对不是省油的二极管,将来您就等着后宫失火吧!”
“为了幸福!娶!” 富辰又叹了一口气:“幸福是自己求的,绿帽却是别人给的呀!”
襄王娶了狄女之后,不知是不是蛮荒之女太过生猛身体吃不消,还是襄王有意疏远她,又或是这女的本就是狄人派来腐蚀周朝上层引发混乱的间谍,反正没多久,这王后就跟自己的小叔子勾搭在了一起,这小叔子不是别人,就是当年跟周襄王争王位的子带,这家伙在周襄王刚即位的时候就发动过政变,但是被打败了,逃到了齐国,在管仲的调停下,周襄王和子带两兄弟重归于好。但兄弟情再铁也得在红颜祸水里生锈,怪就怪自家的嫂子太美腻了,实在经不住诱惑,一来二去,这两人就勾搭成奸,爱是一道光,绿的你发慌,周襄王作为最后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心中百感交集,哎,女人到哪,那就不太平!于是,打算休了这个老婆,子带这下和嫂子彻底结成了同盟,于是二人里应外合又叫来了狄人,狄人攻陷了周都,周襄王逃跑。富辰叹了一口气:“之前我屡次劝谏您,您都不听,如果我现在不去抵抗狄军,那陛下估计又该觉得我是在怨恨他了,也罢,砍头,痛哉!喝酒,快哉!砍头之前喝酒,痛快!痛快!”随后带着为数不多的卫队抵御狄人,掩护周襄王撤退,最后英勇壮烈!一代贤臣忠臣因为周襄王的愚蠢,不幸殒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神经病一样的领导!
周襄王逃到叫范的地方住下来,想想自己也是够惨的,被老婆和自己亲兄弟绿了,想离婚吧,媳妇娘家还不让,还派兵把老子撵出来了,这还了得,是可忍,孰不可忍,是男人就忍不了。于是他在班级群里发个条消息:“虽然我不是个称职的班主任,但毕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在爸爸被别人净身出户了,你们多少得意思意思吧。”
诸侯收到消息后,大部分都是看戏心理,真正帮忙的没几个,也就秦穆公比较实在,立刻准备出兵勤王,大军开到晋国边境,晋文公知道,机会来了,一举成名的机会来了,于是去见秦穆公,对他说:“您距离王稽几百里,还要穿越晋国,这种小事交给小弟就行了。我离的又近,又刚好需要表现的机会。”
秦穆公一听,觉得晋文公说的有道理,毕竟自己离得太远,勤王嘛,谁去不是去啊,刚好给这个小弟多一点在国际上表现的机会,自然是欣然接受,因为这时候是“秦晋之好”的蜜月期,两国互相帮助支持。
于是晋文公就带着兵马赶往范地,迎接周襄王,又带兵灭了子带,助天子复位,这次也算是立了大功,周襄王邀请晋文公吃饭,这可不是一般的饭,而是飨醴,醴就是高档甜酒,这中礼节下,只饮酒,不吃菜,有些人就不能理解了,没有菜明明是小气,还叫高档?你见过有人在星巴克里吃麻辣烫吗?这在当时算是最尊贵的典礼了。突如其来的巨大荣誉,让在外流亡十九年,受尽屈辱的晋文公彻底被冲昏了头脑,不知是不是有点得意忘形了,喝的正开心的时候,晋文公突然来一句:“老大,我想要六隧,行不?!”
周襄王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然后严肃起来,大家可能不理解六隧是啥意思,古代人去世的时候,修建墓地,会挖隧道,所谓六隧,是天子才能享有的殊荣。
这样难怪周襄王为何会脸色大变了,周襄王假装无奈的说:“当初先王建国时曾划出千里的土地作为祭祀天地以及百姓用度,剩下的按照尊卑分封给公侯伯子男各个爵位,先王把天下都分给大家了,不曾有半点私欲,所以先王去世后除了规矩,什么都没留下,现在寡人无能让周氏造此劫难,麻烦晋候你出手才得以复国,但是如果要用坏祖宗的规矩来酬谢我个人欠的人情,我做不到!”
晋文公听到襄王义正言辞的反驳,一时失语,他也知道自己是刚才太得意了才一时口误,而且自己作为臣子想要天子之礼,在道义上也是站不住脚的。
两边都不说话,气氛一度十分尴尬,周襄王给了晋文公一个台阶下:“要不我把中央直属的阳樊、有温、有原等八个邑给你吧”
晋文公也只好见好就收吧,于是就同意了。
但来接受土地的时候遇到了大麻烦,阳樊可不是块好肉,而是一把硬骨头,阳樊的人大多是旧贵族,要么是周天子的血亲,要么是姻亲,原本是归天子直属的,现在要划归地方,心里十分不痛快,于是男女老少就站在城楼上抵抗,不让接收。晋文公怒了,你还真拿自己当根葱了?说实话我连周天子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你们这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再不投降,老子就要屠城啦!
眼看事态控制不住,城里的贵族们也担心晋文公真的会发飙,但作为贵族的气节还是不能丢的,于是双方就这么僵持着,晋文公下了最后通牒:“二营长!把你tmd的意大利炮给老子拉上来!准备攻城!”
阳樊的人终于绷不住了,一个叫苍葛跳出来:“别开枪,大周人不打大周人,晋候,您不是要称霸嘛?您不是要尊王嘛?我们这里都是天子的远亲近亲,您要把我们变成您的战俘,二话不说还要霸占我们的土地,这就是您要的尊王嘛?!”
晋文公听了,觉得有些道理,毕竟他也是个明理的人,于是他把军队撤下来,然后通令全城:现在打开城门,爱留的留,做新晋人,想走的也可以走,继续回到洛邑,我们发放路费。阳樊的百姓一听,觉得这晋文公还挺讲道义的,索性也就留下了,反正跟着一个没落的周王,还不如跟着正在崛起的霸主!这就是晋文公和齐桓公的区别,齐桓公本身不太爱讲道义,脑子一热就干出糊涂事,所幸的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听话,尤其是管仲的话,所以管仲是齐桓公霸业的扶持者。至于晋文公,经历了十几年的流亡,走万里路阅人无数,对人心了解的很透彻,知道如何可以笼络民心,现在的晋文公已经是一位足够成熟的君主啦。
晋文公的成熟在攻打原国的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晋文公在收原的时候,本来觉得应该很快就搞定了,所以只让士兵带了十天口粮,说:“这就是个小任务,只需要十天,大家就可以回家了!”士兵们自然欣喜若狂,战场这种地方,没有几个人愿意多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大意外的是,有原这帮老贵族,又臭又硬,甚至还组织敢死队反击,眼看三天期限就要到了,晋军连个城墙角都没捞着,这让今晚呢共十分为难,因为毕竟自己向士兵承诺过,君无戏言,但到嘴的肉就要这么飞了吗?打还是撤,这是一个问题,晋文公考虑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撤!说好了十天就是十天,多一天,多一个时辰就不是十天,多一分,多一秒都不是十天。有原只是一个小国,但如果因此失信于士兵,失信于百姓,那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于是晋文公准备撤兵,但是此时城里的密探突然传来消息,有原人已经扛不住了,只要再围攻一两天,他们就投降了,手下的将士也劝说晋文公,现在撤军就功亏一篑了,晋文公严肃起来:一将功成万骨枯,把兄弟们带出来,作为他们的君主,我就有责任把他们带回去,既然答应了他们,十天就十天!告诉弟兄们,回家!
晋文公带领晋军准备撤退,但突然原国城门打开,投降了!原来原国百姓听说晋文公能放下重大利益而信守承诺,像这样的君主,怎么能不顺从他呢,于是就举国投降了。卫国人听说后,也对晋文公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也向晋文公伸出橄榄枝,表示自己愿意臣服于晋国。这就是著名的“晋文公攻原得卫”的故事,孔子也对此做了高度评价:“攻原得卫者,信也!”就是说,这晋文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绩,全靠讲信义。
关于信义,晋文公跟箕郑也有过一段十分经典的对话,晋文公说:“怎样才能有效的扶危救困,实现全面小康?”
箕郑说:“讲信义,守信用!”
“如何守信用?”
“信名位、信政事、信道义。名位上守信用,百官就会尽职尽责;政事上讲信用,不违农时,百姓就不会三心二意;道义上讲信用,亲近的人会为你倾心倾力,疏远的人会变得亲近。”
晋文公恍然大悟,我想这也是后来为何晋文公为何那么重视信义的原因吧。
几年的时间,通过对内改革,对外扩张,晋文公为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上勤王一役后名声大噪,国内国际环境一片大好,但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晋文公在位只有短短的九年,不要忽略时间,一声声滴答不只是冷漠刻板的旁观,更是温暖而认真的催促:华年易逝,华年易逝。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再坚强的战士也经不起时间的剥茧抽丝似得折磨,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我还不能放下,现在还不是安享晚年的时候,永恒的心与幻梦交错,生死抉择,早已由不得我。我挺身,在此刻!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5 16:11:54 +0800 CST  
5、半城烟沙
半城烟沙,兵临池下;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一将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走黑发。
半城烟沙,血泪落下;残骑裂甲,铺红天涯;转世燕还故榻,为你衔来二月的花。
----许嵩《半城烟沙》
从齐桓公到宋襄公,中原地区争霸的诸侯都有一个逃不过的宿命对手——楚国!楚国当时被称作南蛮,他们并不承认周王朝的中央地位,天子是王,他也称王,带着一帮小弟与中原政权分庭抗礼,齐桓公称霸的时候,迫于压力才有所收敛,齐桓公霸业凋零后,无奈接班人宋襄公是个纸老虎,根本糊弄不住楚国,楚国又开始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原各国,不少边境国家都不得以屈服于楚王的淫威之下。所以,晋国要想称霸,与楚国,必有一战!
其实,晋文公并没有想那么早跟楚国激化矛盾,首先楚国的实力在当时是超级大国,晋国的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才刚刚起步,一仗能让你回到解放前,所以晋文公的战略还是尽量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二呢,就是当初晋文公流亡的时候,不受各国君主待见,唯有楚国以接见外国首脑的礼节款待晋文公,当初晋文公也答应战场相遇,退避三舍,现在回国没几年就要跟楚国聘个你死我活,的确有点忘恩负义。但时势的车轮哪管的你那么多犹豫不决,总是驱赶着你往前走,稍微的迟疑,就会被碾压而死。
具体是谁促成了晋楚争霸呢?宋国,这个总能抓住时势发展边角余料的国家,又一次为晋国提供了一个机会。宋襄公称霸失败后,宋国就不得已加入了楚国的堂口,但成王败寇,宋国在楚国身子底下过的也不舒服,现在晋国崛起了,宋国就想改换码头,投到晋国门下。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宋国的小动作被楚国察觉了,于是前633年冬,楚王就派兵围了宋国,统帅就是当初在楚国要杀重耳的子玉,宋国派公孙固前来晋国求救。
晋文公接到消息后就在朝堂上询问这件事,这次意见很统一,都是同意抗楚援宋,先轸先开口:“宋国曾在自己危难之时还对我们大义施恩,赠我们二十乘马车,这一仗,既是报恩,也是图霸。取威定霸,在此一战!”
意思就是说,您不是一直想称霸吗?在中原的小诸侯里耀武扬威有啥意思,扳倒了楚国这一超级大国,才叫真正的霸主!
晋文公觉得又道理,但没有说话,因为要面对的是第一强国,万事谋划妥当,才敢果断出击。子犯看出了晋文公的心思,上前说:“对付楚国不能莽撞,要分个一步两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额...不好意思,第一步首先攻打曹国,曹国是楚国的小弟,打曹国,楚国一定来救!”
晋文公嘴角划过一丝满意的微笑,因为他想打的就是这个曹国,当年他流亡的时候路过曹国,曹国国君不仅怠慢,而且还非要看他的肋骨,不让看吧,还趁他洗澡的时候偷看。这让晋文公非常生气,早就想收拾这个曹国了,这次有动刀的理由了。
晋文公要打曹国,但曹国和晋国之间隔着一个卫国,所以还要先借道于卫,但这卫国似乎觉得楚国太强大了,怕得罪了它,以后会给自己添麻烦,所以不愿借道给晋国。晋文公听说后气愤不已,当初流亡的时候,卫国对寡人也不好,本来打算收拾完曹国以后再收拾卫国,谁晓得你不愿眼前的苟且,非要死和埋你的田野,那就成全你。于是晋军从本国出发渡过黄河,随后兵分三路,一路去曹国,一路打卫国,还有一路去五鹿,打曹卫是因为这两国既是楚国的臂膀,又是晋君的仇人,那为何要打五鹿呢?
那是因为,这一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撑不住了,就跑到自己主子楚国那摇尾乞怜,楚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干涉他国内政丛当世界警察的机会,于是派兵驻扎在齐鲁边境的一个叫“谷”的地方。
至于晋文公要攻打的五鹿,距离谷不足百里,想拿下它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这一步既是对楚军的钳制,也是外交上的一步妙手,因为齐国这时候面对强大的楚国正需要帮手,而晋国也正需要盟友,于是没多久晋文公和齐昭公就在敛盂结盟。
不得不说晋文公这几手的确是绝,先是剪除了楚国的羽翼——曹国和卫国,又给自己增加了盟友——齐国和宋国。这样力量一对比,局势逆转了。
攻打卫国时,基本没费多大事,卫国就投降了,但攻打曹国的时候着实遇到了麻烦,虽说这曹恭公治国上荒唐了一点,但也多亏有僖负羁这样的贤臣鼎力维持,曹国百姓对曹国还抱有那么一丝好感,所以抵抗起来还是非常英勇的。
最主要的是曹国跟晋国打起了心理战,他们把晋国士兵的尸体用钩子勾起来,跟卖肉似的,倒吊在城楼上,随风飘扬。古代的人对自己的尸体是十分重视的,如果死无全尸或者尸体遭受侮辱就可能变成孤魂野鬼,冤魂厉鬼,而难以投胎。所以看到自己同伴的尸体成了腊肉,其他的晋军心里也都发怵,生怕自己也落得个同样下场,于是都不敢在冲锋。
晋文公看到这一幕,心里也着急啊,这曹国原本只是小角色,要是被他牵制太久,必定会影响大局,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但现在自己士兵的尸体都在城墙上当海报呢,也没法硬往上冲啊。这时候有一个士兵不知道是不是看到自己弟兄们的尸体被这样侮辱,心态爆炸,跟晋文公谏言:“他们不仁,我们也不义,他们不是喜欢玩尸体嘛?我们就去曹国人的祖坟上驻扎,把他们老祖宗的尸体搞出来,让他们使劲玩!”
晋文公一听:“这招好毒啊!但是我喜欢!”
于是,传令下去,大军到曹国人的祖坟上驻扎,你曹国人不是喜欢重口味吗?既然驻扎就免不了刨坑生火做饭,万一不小心把谁家的太爷老太爷刨出来,用骨头架子搭锅架也很难说,所以该怎么做,你们看着办吧。曹国人一听,再也绷不住了,仗输赢无所谓,可要是得罪了老祖宗,罪过可就大了!也不敢放风筝了,赶紧把晋国士兵的尸体放下来,用上好的棺材装起来,送还给晋军。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9 22:31:02 +0800 CST  

本来想在心理上压制晋国呢,谁承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反倒自己天天恐惧祖坟被刨,于是都是去了斗志,曹国被轻易攻下。占领曹国后,晋文公还不忘去找当年头看自己洗澡的曹恭公去报个仇,好好的奚落他一番:“你说说你,四不四个昏君,为啥不用僖负羁这样的贤臣(当年重耳流亡鲁国,僖负羁和他妻子热情款待,还欲赠送重耳玉璧,重耳拒绝了),其他贪官污吏你倒是用的得心应手,而且当初居然还偷看寡人洗澡,这是一国之君该干的事吗?!”
晋文公也算是恩怨分明,奚落完了曹恭公,还是要报当年僖负羁的款待之恩德,于是下令晋军不得去骚扰僖负羁的家,还赦免了他的族人,并加以赏赐以答谢恩情。
但这事让手下人听说后十分不满,尤其是魏犨、颠颉,这两个人是当初跟着晋文公一起逃跑流亡的,也算是还乡团的成员,但晋文公呢,偏偏有记性差的毛病,大家都赏了,偏偏把他俩忘了,这俩人心里本来就有怨气,因为连寺人披和竖头须这样没跟着一起吃苦的滑头,都有赏赐,这也就算了,现在连敌人阵营里的曾经给点小恩小惠的人,您都给赏赐,怎么就想不起来我们哥俩儿鞍前马后十九年的功劳苦劳呢?!越想越气,油气就不能憋着,总得找人发泄一下情绪吧,于是就找上了倒霉蛋僖负羁。
这俩人把僖负羁吊起来,把房子给点了,还把门窗堵住了,僖负羁叫破喉咙也没有“破喉咙”来救他,很不幸,就这么死了。晋文公听说以后大发雷霆,这是把老子的令箭当鸡毛啊!于是下令马上把魏犨、颠颉二人,押入大牢,听候发落。但晋文公是个不做赔本买卖的人,他着实不会为了一个曹国人杀了自己人,但军令如山,所以他想看看这两个人是否还有用,有用就留,没用就杀!
晋文公派人去讯问二人,魏犨是个聪明人,毕竟跟了十九年,他知道晋文公不养吃白饭的人,尽管自己身受重伤,但还是要表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讯问的人说:“你的伤情如何?要紧不!”
魏犨突然站起来:“完全没问题,你看,我可以这样跳,也可以这样跳,而且完全都不痛呢!”没错,他横着跳了几百下,纵着跳了几百下,目的就是为了向晋文公证明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晋文公一听,身负重伤还跳了那么多下,猛男啊!我喜欢,于是就饶了他一命。但另一个倒霉蛋颠颉,却因为没有表现的那么出色,而被砍头,所以对君主而言,你犯不犯错倒无所谓,最主要你有没有用!
这只是晋楚争霸的一个小插曲,接下来进入正题,晋国攻下了卫国,收服了曹国,又占领了五鹿,一切顺利进行,但晋文公还是有点犹豫不决,因为毕竟对方是第一强国,现在连五成的胜算都没有,一旦兵败,那可就是输光家底,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啊。于是,晋文公问手下:“宋国又派使者来求救,再往前走就真的要跟楚国钢刀对钢刀了,还有没有增加胜算的更稳妥的方法?”
足智多谋的先轸又开口了:“让宋国先撇开咱们的支援,带上家当去贿赂齐国和秦国,请他们出来调停,曹国和卫国是楚国的小弟,我们现在索性就把曹国和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知道后势必不与咱们善罢甘休,一定也会死捏着宋国不放,不会同意齐国和秦国的调停,齐秦‘喜赂怒顽’,对于楚国的无礼和顽固一定很生气,那一定也会站到我们这一边!”
晋文公一听,的确是妙计,于是就按照先轸的谋划行事,果然齐秦两个大国也都加入到了晋国的阵营,楚国纵然再强悍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楚成王此时也来到了前线,在申城住了下来,他劝说子玉,希望他放弃攻打宋国:“子玉啊,你不要再跟晋公叫板了,他流亡十九年,心智远见谋略早已超越了你,而且现在又要对抗齐秦两国,《军志》说:‘适可而止’;又说:‘知难而退’;还说:‘有德的人不能阻挡’。放弃吧。”
子玉心高气傲非常不服气:“此战不能说能不能赢,但至少堵住朝中奸邪小人的嘴!”估计子玉在楚国也受到不少的排挤,希望此战证明自己。但楚成王可不管这些,你不听我的命令,那你就自己玩吧,于是带走了其他部队,只留下子玉的家族部队继续迎战晋国。楚王也有自己的打算,这子玉仗着自己家族庞大,实力雄厚,已经有点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了,加上子玉“刚而无礼”的性格,不止一次的触了楚庄王的逆鳞。所以,庄王这次也是想借机敲打敲打子玉,如果打胜了,那自然是好的,万一输了,也可以趁机削弱子玉家族的势力,楚王这小算盘打的,横竖都不陪。
但子玉还真是个人才,在面对外有敌军内无支援的严峻形势下,依旧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想出绝妙的对策。他派宛春去给晋文公送信,口气很硬啊:“晋候,只要你恢复卫侯的君位,再把土地交还曹国,我就从宋国撤军。如何?!”
子犯一听:“这子玉好大的口气,太过无礼!他是臣,晋候是君,关系都不对等,居然敢直接向君上发函;再有就是他完成一件事,却以咱们做两件事为条件,还真是个奸商,君上大可不必理会,直接派兵屠了他!”
晋文公斟酌着,目光看向先轸,先轸上前:“君上还是答应他吧,楚国一句话,可以让宋、卫、曹三国安定,但咱们一句话却会让这三国灭亡,楚国多了三项恩惠,我们却多了三个仇怨。这是不符合道义的。”
“那,先生有何高见?”
“不如,我们私下偷偷的答应曹国和卫国,等仗打完就恢复他们的君位和国土,让他们背弃楚国。第二步,扣押楚国的使者宛春,激怒子玉,子玉知道自己兵力后勤补给都不足,才想出这个方法,想息事宁人,我们偏偏要打这一仗!而且要击溃楚军!”
晋文公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于是抓了宛春,然后又怂恿曹国与卫国与楚国断交,子玉彻底怒了,自己忙了大半天救了一大圈,反倒敌人越来越多了,亲自带兵追击晋军。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9 22:32:15 +0800 CST  
晋文公看这楚军士气正盛,加上子玉满腹怒火,如果这时候两兵相接,恐怕不利于晋军,但事情都到这份上了,要是此时撤军,那就真成诸侯间的笑柄了,所以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什么理由呢?!晋文公在营地踱了几圈,突然一拍脑门:“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传令三军,后退九十里!”
手下不解啦:“子玉是臣,您是君,这哪有君遇臣反而后退的道理啊?!”
晋文公解释道:“当初楚王接待我时,我曾许下诺言,以后战场相遇,必定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以报他款待之恩,现在退兵正是为实现当初的承诺。”
士兵还是很生气:“楚军在外作战这么久,早已经疲惫,现在退走岂不是白白错过战机?”
子犯作为思想政治指导员,这时候发挥作用了:“什么是疲惫?打仗讲究的是理,理直就气壮,理曲就气衰,哪里是在外时间长短决定的,没有楚王的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退避三舍只为报恩。如果我们违背誓言,就是理曲他们理直;如果我们退了,子玉还咄咄逼人,那就是臣下犯君,是他们理曲我们理直。”
士兵们这才安定下来,护送晋文公一起撤退到九十里以外。
撤也撤了,恩也报了,楚国的前骑兵希望子玉见好就收,楚王也劝子玉不要太认死理,但子玉不听啊,觉得晋文公退兵就是怕他,所以紧追不舍。
这下士气也足了,理也占了,该打了吧,晋文公还是犹豫,因为他在营地勘察的时候,听见退了三天满腹怨气的士兵唱歌:“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什么意思呢?古代种田都采取保持地力,轮耕的方式,今天种这块,明天种那块,“原田每每”就是指,休耕的田地绿草茂盛;“舍其旧而新是谋”意思是:也该舍弃旧地的换新地了。
晋文公听后有点不舒服了,舍旧换新?难道说的是我这个国君坐到头了?于是疑惑之下去找子犯:“老舅啊,士兵们唱的歌,唱的我心发毛,这仗能打吗?我怕这一仗又给我打流亡了。”
子犯说:“如果打胜,诸侯都依附您,霸业可成;就算打不赢,晋国地跨千里,资源丰富,高山大河都可凭险据守,您有什么可怕的!?”
“那...那楚王给的恩惠呢?还报不报?”
栾枝说:“君上啊!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啤酒烤串花生米!您怎么就迈不过去这道坎了呢?汉阳的姬姓诸侯,都被楚国灭的差不多了,您只考虑这小小的恩惠,却忘记大的耻辱了吗?!打吧!狭路相逢勇者胜!”
晋文公还是斟酌不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晋文公晚上树胶梦见自己跟楚王打架,楚王俨然变成了吸血鬼恶魔之类的设定,把晋文公素面朝天的摁在地上然后吸他的脑髓!天啊!这噩梦听起来就瘆的慌,这更加重了晋文公的疑心病,他又去问子犯:“老舅啊,我梦见楚王压着我吃我的脑子!这是怎么个意思啊?!”
子犯知道晋文公正处于神经敏感期,所以必须给他点正能量,于是急中生智:“这是吉兆啊!首先您素面朝天,而楚王朝地,表示您顺应天意而楚王违背天意,至于楚王吃您的脑子嘛,脑子是软的,意思是您让楚王服软了!”
额。。。虽然这解释的确很牵强,但还是稍稍安抚了一下晋文公的心,其实你大可说一句,梦都是反的不就得了。
晋文公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子玉也追过来了,这时候,不想打也得硬着头皮上了。古代打仗很君子,什么都讲究个礼,打仗前都互下战书,然后约好pk的地址,是女厕所后面的荒地还是小卖铺旁边的胡同,再约好时间,双方摆好阵势,然后就是擂鼓冲锋,互相劈里啪啦一顿揍,鸣金收兵回家吃饭。这子玉还想出了点新花样,在送去的战书里,他希望,晋军派出壮士跟楚国的壮士来一场战前表演,类似于NBA比赛开场前篮球宝贝们的热场。
晋文公派遣栾枝去回复:“少整这些虚的,我们国君为报答楚君恩惠已经退避三舍,但想不到大夫你居然还死咬不放,身为臣子你还打算以下犯上嘛?既然你不肯退兵,那就请你架好战车,带齐军队,明早女澡堂门前,不见不散!”
战争如期而至,战争的开始和结束是讲究规矩和礼法的,但是战争的过程却是,诡道也!当时的军制分为上、中、下三军,也叫左中右三军,晋文公就想,楚国三军实力参差不齐,如果硬碰精锐只会两败俱伤,倒不如先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楚国下路防守的是陈蔡的部队,陈蔡原本也是中原分封的姬姓诸侯,但被楚国吞并了,不得已才为楚国卖命,性质相当于“二鬼子”,实力嘛,皮脆血薄输出少,和小鲁班应该是一个级别的。而且他们本身就是被迫上战场的,对他们来说保命远比胜利更重要。所以,晋文公把攻击的首选对象,就放在了楚国的下路。
“小鲁班”最怕“坦克”,所以,晋文公派了一个“肉性”战士去下路,这个人就是胥臣,这可是个用兵鬼才,他知道马是怕老虎的,于是他给晋军的马上套上虎皮,这马假虎威,对面陈蔡军队的战马一看到对面奔过来一大群老虎,都吓破了胆,也不听人的号令了,开始四散奔逃。士兵一看战马都跑了,那还打个鸡毛啊,保命要紧,于是也丢盔卸甲,开始往回逃跑,兵败如山倒,楚国右军就这么轻易的被击溃了。
右军溃败以后,晋军没有马上跟子玉决一死战,而是集合中路和上路的兵力,重点袭扰楚国的左军。晋军上路的主帅是栾枝,他可不像胥臣那样正面对抗,他知道楚国正规军比陈蔡的伪军实力高出好几个段位呢,所以必须耍点小阴谋,楚军当时在中原地区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十分骄横,完全没有把晋军放在眼里,于是栾枝利用楚军的这个心理,在正面碰撞之后。命令部队调头就跑,还在马后面绑了很多树枝,荡起许多烟尘,让楚军摸不清虚实,营造出一种落荒而逃的假象。楚国军队骄横惯了,这种敌军望风而逃的景象他们也见怪不怪,于是为了扩大战果,追不舍,追到半路,晋军突然不逃了,而是开始有规模的组织反击,正在楚军纳闷的时候,晋军中军主帅先轸率领部队突然从侧翼杀出,突然的袭击冲垮了楚军的阵型,以及心理防线,楚国左军也溃败下来。
上路下路的高地塔都被推光了,现在就剩中单子玉还死守着中路,但两面夹击败局已定,即使子玉再怎么一代名将,再怎么足智多谋,也难以力挽狂澜了,要怪就怪队友太坑了,王者带四坑,搁谁谁也带不动啊,为了保留家族最后一点有生力量,子玉不得已,抛下大量财货物资,轻装逃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
胜了!没想到胜的如此简单,着实有点让人不过瘾。简单?一点都不简单,这场仗真正打的不是军事实力,而是外交手段,在那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其实双方早已打的热火朝天。
楚国围困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国没有直接去支援宋国,因为他知道,力量对比起来还真不一定是楚国的对手,于是选择了先剪除楚国的羽翼——曹国和卫国,吸引楚国来救援;这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国的支持,于是就让宋国去贿赂秦齐两国帮助调停,楚国不买秦齐的账,齐秦震怒,加入了晋国的阵营,天平的砝码开始倾斜,局势开始逆转;最后再私下允诺战后帮曹卫复国,怂恿他们背弃楚国,楚国出兵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救援曹国和卫国,现在忙活了半天不知道干啥了,就好像你费尽心思想要解救被绑架的人质,最后发现人质跟绑匪搞上对象了,你说尴尬不尴尬。总之呢,这场争霸里,晋国主要下了这三步妙手,就已经锁定的胜局:第一,攻其必救;第二,扩大统一战线;第三,瓦解敌人联盟。
绝妙的外交手段,让这场战争一开始就八九不离十了,至于后来战法的优良,应该算是锦上添花吧。战争永远都不只是双方拿着菜刀团战的那么单薄的点。它是一个面,即包括前期的发育,又包括后期的统筹,无论是军事硬实力的支撑,还是外交软实力的辅助,又或是经济实力的后勤保障,都缺一不可。晋国这次的大胜,绝对不是偶然,就是各方面极致统筹的结果。
打赢了第一强国,晋军沸腾了,百八十年都没有这样大的胜利了,为了庆祝,晋军“馆谷三日”,什么意思?子玉逃跑前不是丢下了大量物资吗?晋军就在楚国营地里吃喝了三天!历史就是这样的娼妇,她永远不会对失败者的背影有一丝留恋,而是满面春光的扑向胜利者的怀抱。我擦干了刀上的血,清理完楚军和晋军上万具尸体,回到营地向欢庆的晋军兄弟讨了壶酒喝,几杯下肚,不禁眼花耳热,晕眩不堪,醉卧于沙场,听呐喊的沙哑;笑看人世间,火树银花 。数风云叱咤,不过道道伤疤,成王败寇,一念之差。
我拍了拍旁边一个兄弟的肩膀:“为什么要打仗啊?”
那兄弟明显已经喝的兴奋了,举杯大喊:“为了胜利!”
我笑了,继续躺下:“呵,为了胜利吗?死了好多人啊,胜利的代价,真大啊”
那哥们凑到我面前:“不为胜利,那你为了啥打仗啊?”
我只是笑笑,没有回答,耳边回荡着一个旋律:“半城烟沙,随风而下,手中还有,一缕牵挂;只盼归田卸甲,还能捧回你沏的茶。”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29 22:33:52 +0800 CST  
@叶子丶捷 4041楼 2018-03-30 09:06:00

这首半城烟沙,很好听
—————————————————
觉得许嵩的歌词都很有诗意…
楼主 南柯月初  发布于 2018-03-30 11:34:46 +0800 CST  

楼主:南柯月初

字数:403140

发表时间:2017-03-12 05: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3 13:25:13 +0800 CST

评论数:59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