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图文连载,每日更新)

@上輩子是西夏人2 2012-04-25 21:22:29
最近
我的『后吐蕃』的更新章节特别提到了一些归义军的事
欢迎楼主有空来坐坐
-----------------------------
西夏兄的这篇文章很精彩的,大伙儿都该看看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4-25 22:53:45 +0800 CST  
5、白登之礁石(二)
在平城呆了些时日,后续主力仍未赶到,刘邦耐不住性子,又率军起程。这次他没能再长驱直入了:在平城以北的白登山,他被四十万匈奴骑兵重重包围!
史书记载,倾巢而出的匈奴军容极其盛大:白登山的西面全是骑白马的骑手,东面全是青色的马,北面皆是黑色之马,而南面又换成了赤黄色的马。兵强马壮的匈奴骑兵汇成了咆哮奔涌的沧浪之海,而白登山成了大海之中的孤独礁石。
沧浪与礁石,在历史的这一刻剧烈地碰撞冲刷,把命运之弦拨出了振颤人心的高亢之音:如果冒顿全胜而刘邦覆灭,初生之西汉必然崩溃,春秋以来数百年的乱局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匈奴人则可能成为第一支入主中原的胡人。如此一来,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文明进程将发生不可想象的逆转。
在白登的重围里,刘邦一定曾想起两年前的垓下之围,他采纳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率数十万诸侯联军困住了英雄一世的楚霸王项羽。人生如梦幻,历史竟重演。只是这次垓下换成了白登,项羽换成了自己。
难道一生功业就要付诸东流?自己也会和项羽一样,变成后世的笑柄?
不!决不!
在历史上留名的我,决不会是一个向命运认输的失败者!

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刘邦可能缺乏很多东西,比如家庭背景、军事天才,甚至道德品质。但他最不缺的就是屡败屡战、死不认输的劲头。
死不认输的人,往往就是死不了的人。
生死一线间,刘邦奋起了。他的麾下老兵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凭借白登高地以寡敌众,血战七日七夜。《汉书》就此感慨道:“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弓弩将尽,以山石击之;刀锋卷刃,则斩木接敌;食粮不继,以雪水充饥。冰天雪地的白登山上,汉军将士以一当十,如礁石屹立,把骑兵之海硬生生地挡住了。
七天七夜之后,匈奴人还是无法攻占白登山,攻击的怒潮也渐渐消退。恰在此时,陈平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密计,令冒顿撤除了包围。这个计策的内容是千古之谜,《史记》记载“其计秘,世莫得闻”。到了东汉,有个叫桓谭的学者猜测说,陈平的秘计无非是利用女人的嫉妒心,忽悠冒顿的老婆说若匈奴获胜,汉地美女就会全归了冒顿,到那时夫人就会失宠云云。冒顿的老婆忧虑之下连哭带劝,就逼得冒顿退兵撤围了。
这一猜测后来竟流传愈广,几乎成了公论,其实是非常可笑的:篡位之前,冒顿为了把部下训练成唯命是从的木头人,亲自下令向老婆射箭;继位之后,为了麻痹东胡,他又把老婆送给了东胡酋长。这样一个极端大男子主义者,怎么可能是听枕头风的气管炎呢?

在下以为历史的真相应该是这样的:
刘邦在白登山坚守七日七夜,让冒顿意识到了汉军的强大战斗力。其实匈奴人虽然长于骑射,但攻坚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以至于后来武帝时候,李陵仅率五千步兵就能扛住匈奴十万骑兵的围攻。要等到发明马镫之后,游牧民发展出了能够冲锋的重装骑兵,才开始对步兵集群占有优势。由于刘邦占据高地优势,弓弩武器的装备又精良,冒顿的强攻始终难以奏效,只有继续包围、困死汉军这条路。
然而,经过这些时日的拖延,汉军的大部队应该已经接近平城了。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冒顿就会面临被汉军主力反包围,从而腹背受敌的困境。虽然胜负未可知,但一场百万人规模的空前血战是免不了的,匈奴即使获胜,也必将国力大损。此时,东胡、楼烦等族刚刚臣服,和月氏的战斗还在继续,统一游牧民的大业远未完成,冒顿可不愿冒这个险。趁冒顿进退维谷之间,陈平之计应该就是晓以利害,以求和解,而冒顿趁机借坡下驴。
当然,才统一中国两年的刘邦也和冒顿同病相怜,而且处境更加危险。冒顿虽然吃不下白登这根硬骨头,但要让他吐出来,还是得换上几块肥肉。所以陈平的计策也必然包含了“和亲、赔款”的妥协内容。后世有一个非常相似的例子,就是辽国萧太后亲自率军大举入侵北宋,一直打到黄河南岸,宋真宗也亲征拒敌。两军对峙激战,谁也无法获胜,最后签署了著名的“潭渊之盟”,北宋虽然每年得向辽国送钱,但买到了百年和平。
七日攻势之后,匈奴军声明接受和议,还把四面包围撤除了一面,供汉军撤退。但谁也不敢确认,这是否是冒顿用“围三缺一”的兵法计谋,要趁汉军撤退半道歼之。所以刘邦继续等待时机。
刘邦的坚持终于得到了上天的回应。史载这天,浓雾突然弥漫了原野,几步之外就不见人影。刘邦抓住时机,指挥全军张弓搭箭、戈矛向外,组成全副戒备的战斗队形,“徐行出围”。匈奴人见汉军阵形整肃,并无溃散之象,也就不敢在大雾天气下出击检漏。
经过步步惊心的撤退之路,刘邦终于退回平城,与主力部队会合。随后他留下樊哙守卫代北边地,并勇敢地承认错误,把当初进谏的刘敬封为关内侯。

无论如何,这场艰险无比的白登之围终于落幕了。
当刘邦踏上回军长安的归程时,他回首遥望白登的方向,耳边似乎还激荡着那七天七夜的血海涛声,眼前似乎还屹立着如礁石般浴血死难的将士身影。此时此刻,他心中没有死里逃生的解脱感,却充溢着沉重的叹息:
虽然安全脱身,但这仗终归是败了。不但收复河套的梦想成空,还要被迫给匈奴献上宗室女子和锦绣财富,背负起沉重的羞辱。甚至到一百年后,他的后人汉武帝还念叨着:“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
在他心中,一统天下的豪情已化作英雄迟暮的伤感。
然而,英雄会迟暮,却永不谢幕。正如海边的礁石,在沧浪之水的冲刷下变得黯淡,但细细体味,却别有一种恒久的光泽,黝黑幽深,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在礁石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曾迎风破浪的豪情,也看到了风暴鞭笞的伤痕,更能看到那些比荣耀或者危机都更长久的东西:历史的教训。
刘邦获得的教训是深刻的。经此一战,汉朝终于意识到,胡人已今非昔比,一盘散沙的游牧民已凝聚成大一统的匈奴帝国。从此,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紧紧压迫着,也激励着刘邦和他的子孙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白登之围后的第四年即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定九江王英布的叛乱后,路经故乡大宴乡亲,在酒宴上自创自唱了著名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史载刘邦慷慨高歌之时,忍不住“泣下数行”。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也寄托了对白登之战的无限感怀吧。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4-26 12:11:51 +0800 CST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今夜刚出差归来,明日更新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4-28 23:58:06 +0800 CST  

白登之围,刘邦与冒顿的对决。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4-29 01:29:32 +0800 CST  
6、九世之仇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刚刚开国就急哄哄地挑战强敌,刘邦是第一个,但不是最后一个。后来北宋开国,宋太宗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也屡次倾国北伐进攻契丹。无独有偶的是,宋太宗也以惨败收场。
汉高祖失败后,西汉以和亲之策忍受了七十年屈辱;宋太宗失败后,北宋以纳币之策承受了百年国耻。但一样的开头,却有完全不一样的结局。宋朝确实成了弱宋,从此再无出头之日;汉朝最后却成为“强汉”,坐稳四百年亚洲霸位。
强弱有别,玄机何在?
个中原因众说纷纭,但汉朝君主体现出来的忍辱负重的情商、深谋远虑的智商应该是重要原因,其中艰辛,真比得上卧薪尝胆的勾践了。

在后来汉武帝讨伐匈奴的诏书中,有这么几句话:“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所谓齐襄公复九世之仇的故事,是说西周时期,因为纪侯进了谗言,导致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哀公的第九代后人就是齐襄公(齐桓公的亲大哥),为复此仇灭了纪国。当时舆论颇有非议,因为传统风俗是家仇只可追究五世。但《春秋公羊传》认为此乃国仇,并非家仇也,所以复仇不受时效限制。为此,《公羊传?庄公四年》提出一个非常震撼的观点:“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如果从李牧和匈奴的第一战算起,到汉武帝下诏截止,华夏和匈奴的国仇差不多也经历了九个世代:李牧、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惠帝、汉少帝(连续有两人,但时间短)、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在这长达百年的漫长岁月里,仇恨非但没有消解,反而越积越深,最终导致了武帝时代的空前血战。先抛开国家利益的竞争不谈,冒顿同志对吕后的侮辱应该是那颗最为怨毒的仇恨种子。

吕后,名吕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事实上的女皇,武则天、慈禧的祖师娘。她与刘邦是贫贱夫妻,新婚三年刘邦就离家走上造反之路。随后吕雉就被秦兵抓进大牢,还当过项羽的人质,历尽人间磨难。经过长达七年的生死离别后,吕雉终于和刘邦重逢,本以为苦尽甘来,却发现刘邦早有了一堆女人。年仅三十的吕雉从此默默忍受着“空房黄脸婆”的悲剧命运,连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都差点没保住。坎坷跌宕的人生把吕雉千锤百炼,铸就了一颗深沉冷漠、刚毅绝情的王霸之心。
白登之败后的第四年,汉高祖刘邦病危。为除后患,吕后主谋诛杀了韩信、彭越等开国元勋,其杀伐决断让刘邦也震撼不已。史载当时宠妃戚夫人深恐日后被吕后报复,就央求刘邦废掉太子(吕后所生),改立自己生的儿子。刘邦无奈地回答道: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吕后这只小野鸡(雉是野鸡之意)啊,已经长成了高飞千里、横绝四海的鸿鹄,连刘邦也无可奈何了。
刘邦死后,吕后独掌朝政十五年,开创中国第一个垂帘听政的时代。执政期间,她废立了三个皇帝,还杀了一个皇帝(汉前少帝刘恭)、三个亲王(其他女人为刘邦生的儿子),并打破“非刘氏不得称王”的规矩,封了十几个娘家人为王侯。当然,除了政治斗争的一面,她在治国上也有很大功绩,《史记》赞誉道:“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但就是这个让韩信束手就戮、让刘邦无可奈何、令天下俯首听命的女人,却被冒顿调戏了!

公元前192年,冒顿送给吕后一封国书。这国书没有外交辞令,也没有大政方略,竟然是赤裸裸的调戏:“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少儿不宜的句子就不翻译了,大概就是说:咱们两个是鳏夫寡妇、干柴烈火,干脆你就来做我的女人吧!
冒顿写下这封千古奇书,应该是出于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然是骄横之气:我连你老公刘邦也欺负过了,还不能欺负你个寡妇?
然后是文化差异:匈奴人在父亲死后可以娶小妈,哥哥死了可以娶嫂子,既然汉匈是兄弟之邦,那我冒顿娶刘邦的老婆有什么不行的?再说了,匈奴单于全称是“撑犁孤涂单于”。“撑犁”者,“天”也;“孤涂”者,“子”也,连在一起就是“天子”的意思。你老公刘邦是天子,俺冒顿也是天子,你要从了我也不亏嘛!
但以冒顿一代天骄的雄才大略,以上两个原因恐怕只是表象,其实是想通过统治者的直接联姻,达到不战而控制汉朝的目的。他知道惠帝柔弱,汉家皇帝其实就是吕后,如果把她娶到手,偌大华夏岂不就成了嫁妆?即使名为两国,但要干涉内政就有大义名分啦。在世界历史上,西班牙帝国的建立、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都是王室联姻的缘故。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4-29 13:21:38 +0800 CST  
但中国人最讲究礼义廉耻、孝子节妇,白登之围还算是男人之间的公平决斗,输了无话可说,但如今好你个冒顿,竟然趁人家老公去世,欺负一对孤儿寡母!
朝野上下出离愤怒了。大将军樊哙慷慨请战:“臣愿领兵十万,横行匈奴中!”
白登之败不但是刘邦的遗憾,也是樊哙等一干猛将的耻辱。何况刘邦曾命他修缮长城,戍边备战,亲口期望其能“复蒙恬故业”。言犹在耳,樊哙当然是主战派。
但季布反对道:“樊哙该杀!当年他随高祖领三十二万大军,都打不过匈奴,如今领十万人岂能成功?这不是吹牛皮么!”季布是天下闻名的实诚人,“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就是赞誉他的。正所谓话糙理不糙,季布说的是实话,吕后也是个明白人,她便按捺下怒火,给冒顿回了一封信: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意思就是说,我吕雉年老色衰,配不上大单于啦,就请您放过我吧!
其情之屈辱,其词之卑微,令人潸然泪下。

在冒顿看来,之所以写信求亲,并不是四十五岁的吕后有多大魅力,而是因为和亲是汉朝向匈奴屈服的象征。为此,当年刘敬甚至建议把吕后唯一的女儿长公主刘乐嫁给冒顿,幸亏吕后来了招一哭二闹三上吊,刘邦才改送了一个宫女去冒充。如今为了满足冒顿的精神胜利法,吕后只好又送了一名宗室女子给他为妃。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在开国老臣的支持下,刘家诸王起兵击败吕氏一族,刘邦之子代王刘恒即位,即为汉文帝。趁着汉朝内乱初平的脆弱时期,公元前177年夏天,也就是陈平病逝的那一年,冒顿派遣匈奴右贤王从河套地区挥军南下,大肆侵掠。
当时的人们前所未有地紧张:以前局势再乱,还有老狐狸刘邦和母老虎吕后撑着,而汉文帝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外来藩王,本来就是因为他“势单力孤”才被功臣集团选中继承皇位,如今连化解白登危机的陈平也不在了,朝中是开国武将专权,而地方上宗室诸侯也多有不服,这么个楞小子能扛得住匈奴人么?
汉文帝笑了:怕啥?我还是个娃娃时,就和匈奴人拧上了!

汉文帝谥号有个“文”字,是赞颂他善于治理内政,开创了“文景之治”,但他还有鲜为人知的“武”的一面:他本就是戍守边塞的诸侯出身。
当年白登之围前所未有地动摇了华夏的自信。战后不久,匈奴又进攻代地,代王刘喜(刘邦的亲哥)弃官出逃;刘邦改派儿子刘如意为代王,刘如意却赖在京城、不敢赴任。更恶劣的是,随后几年里,镇守边境的重臣赵国丞相陈豨、燕王卢绾等先后投降匈奴,举起了叛旗。在这种危急形势下,年仅8岁的汉文帝被刘邦封为代王,出镇与匈奴作战的最前线,从此镇守边地十六年。
童年的我,听惯了匈奴的马蹄声声;
少年的我,看过了边塞的烽火连营;
青年的我,难道还会惧怕从小就如影随形的战争?

汉文帝临危不乱,亲自来到长安北方的甘泉宫坐镇指挥,以参加过白登之战的太尉灌婴为帅,统领大军抵御匈奴。匈奴右贤王见汉军主动出击,知道汉朝并未大乱,于是撤军。
在汉文帝的镇定面前,匈奴人没讨到便宜,但西边的月氏就倒霉了。冒顿又命令右贤王将功赎罪,转向去打宿敌月氏。从冒顿登基以来,月匈两国已经打了三十年,匈奴势力西至贺兰山,月氏势力东到祁连山,两山之间有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个大沙漠,成为双方拉锯对峙的天然屏障。这次听说匈奴主力南下去打汉朝了,月氏人就放松了警惕,哪料到匈奴军这么快就转过头来,飞度大漠,一场长途奔袭下来,月氏人大败亏输,连月氏王的脑袋都让砍下来,做成了冒顿的酒杯。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
月氏人终于彻底服输了,大部分人离开了生息数百年的家园,在匈奴人的追杀下一直向西逃亡,被称为“大月氏”,后来建立了贵霜帝国;留下来的被称作“小月氏”,做了匈奴的臣仆,后来西汉征服河西走廊后,多以“卢水胡”或“湟中义从胡”之名担任汉朝的雇佣军。
一战消灭世仇月氏,终于一统草原,冒顿大喜过望,得意地给汉文帝写信夸耀:
“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
这不摆明了不服气,还要再打么?
看了信的汉文帝怒了:上次交手不分胜负,我可不怕你!
但汉文帝并没有被青年热血冲昏大脑。他与群臣都认为匈奴新破月氏,不可与战,于是继续执行“忍”字国策,在公元前175年向匈奴派出了第三位和亲公主。汉文帝还亲自写下国书,送上丰厚馈礼。在送给匈奴人胡萝卜的同时,他集中精力整顿内部,清除了串谋匈奴、图谋篡位的淮南王刘长。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1 17:41:30 +0800 CST  
7、史上第一个汉奸
因为身份特殊,刘长与匈奴勾结一事,在当时的震动是非常大的。
刘邦有八个儿子,经过吕后的剪除和岁月的侵蚀,到了文帝时期只剩下两个,一个是汉文帝,另一个就是淮南王刘长。因此,刘长曾经是汉文帝皇位最大的竞争对手,当初之所以落选,是由于大臣们公认他过于彪悍、让人怕怕:史载刘长是个猛男,力能举起重鼎,热爱兵器武艺;更恐怖的是他非常记仇,举个例子,他母亲赵姬是赵国献给刘邦的美女,后来赵国丞相贯高刺杀刘邦失败,赵姬也受到牵连,于是向吕后的宠臣审食其求救。审食其向吕后求情,但没能成功,赵姬只好自杀。刘长长大后知道了身世,就把审食其恨之入骨,竟然在文帝三年前往审食其府邸,亲手掏出铁锤打死了他!
身为皇帝之弟,诸侯之首,竟然私自杀死前朝丞相、当朝侯爵(审食其被刘邦封为辟阳侯)!助人为乐是活雷锋,但袖手旁观者也不是死罪啊!
虽然国法昭彰,舆论沸腾,但刘长毕竟是高祖仅余的血脉,汉文帝还是赦免了他。刘长从此更加跋扈骄横,竟然到了自制天子礼器、沟通匈奴谋反的地步(举报者如是说)。事已至此,汉文帝便把他流放到蜀地,刘长在路上悲叹道:“天下都说我是勇猛的人,怎么能忍受如此屈辱呢?”于是绝食自杀。
刘长到底有没有勾结匈奴谋反,汉文帝是不是借机除掉他,已成为一桩历史疑案。甚至到了刘长死后六年,民间还有歌谣感叹:“一尺麻布,尚可缝;一斗谷子,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如果说刘长之死对汉文帝来说是“悲喜交加”,那么冒顿之死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公元前174年,就是刘长自杀的那年,匈奴单于冒顿去世了。这位老兄是统一游牧民、纵横大草原的第一人,至今还被蒙古国、土耳其等国抢着认祖宗呢。如今他死了,汉朝如释重负。汉文帝按捺下心中的狂喜,假装悲痛,不仅派去使团吊丧,还给新任的老上单于送去一位宗室女子为阏氏(匈奴王后),希望延续汉匈友好云云。
谁料乐极生悲,没想到这一次和亲还和出了第一个汉奸(刘长的汉奸身份存疑)。
话说和亲使团里有一个名叫中行说的太监,在皇宫里舒服惯了,不愿去匈奴吃风沙,还发牢骚道:“如果一定要我去,我就要给汉朝找大麻烦!”
要说这种苦活谁也不想干,中行说的埋怨是情有可原。但这家伙竟然说到做到,真的投靠了匈奴,成为老上单于的亲信军师。为破坏汉匈关系,他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招是“防腐拒变”,抵制汉朝的和平演变策略,鼓动老上单于放弃汉朝送来的锦衣玉食、糖衣炮弹。他说:“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大力破坏匈奴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第二招是“体制改革”,他向匈奴人传授官制、文字、数学等先进制度文明,为单于建立印玺和礼仪,帮助匈奴从松散的部落联盟升级向稳固的国家体制,避免了以往游牧民族骤兴骤亡的命运,为数百年的国运奠定了基础。
第三招是“以战代和”,他向老上单于倾囊汇报了汉朝情报,帮助策划了全盘作战方案,把汉匈表面上的和平关系彻底撕破,引向了全面战争。公元前166年冬天,老上单于亲率十四万骑兵攻入北地郡,袭破萧关,烧毁中回宫,前锋直达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北),距京都长安不到200里。汉文帝宣布京师戒严,调十万骑兵入京勤王;又派五位侯爵大将迎击匈奴,苦战经月,也只能看着老上单于饱掠而归。从此匈奴年年入侵,从西线的上郡到东边的辽东战火不断,仅代郡一次就杀了万余军民。
中行说啊,该怎么说你好呢?对工作不满意,跳槽可以;对祖国不满意,移民可以;但总不能这么变着法地祸害故乡(他本是燕人,燕地也是匈奴战祸最惨的地区)、危害故国吧!虽然你是太监,不用担心生了儿子没屁眼,但你好歹也是人哪……
中行说的罪恶行径,激起了汉朝上下的切齿痛恨。当时的大文人贾谊在《治安策》里就痛骂道:“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其实不用动手,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好不容易耗到公元前160年,老上单于死了,其子军臣单于登基。中行说这厮死不悔改,继续撺掇军臣单于攻汉。公元前158年,军臣单于出动六万骑兵,两路侵入上郡和云中郡,气势甚凶。汉文帝调派了六位将军御敌,数月时间才把匈奴人逼退。这一战汉军无甚战绩,唯一的收获就是发掘出周亚夫这位名将。
周亚夫是开国名将周勃之子,这次为防备匈奴突袭,率军戍守长安郊区的细柳营。汉文帝亲自慰问军队,到了其它军营,都是打横幅敲锣鼓、热烈欢迎,唯独到了细柳营,将士们却全副武装、戒备森严,更牛的是,皇帝车队的开路先导说:“快开门,天子要到了”,军营门卫竟回答:“军营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书”;等汉文帝到了,还真的进不去,只得派出使者去找周亚夫说明理由“吾欲入劳军”,这才进了门。军士们又说:“将军规定了,在军营中严禁飚车”,汉文帝的司机只好勒紧马缰、放慢车速。最后到了将军营帐,周亚夫拿着兵器行军礼道:“全副武装的军人不便于下拜,只能给您敬个军礼了!”
群臣都大为吃惊甚至愤怒,只有汉文帝赞叹道:“嗟呼,此真将军矣!”,于是任命周亚夫为中尉(首都警备区司令)。汉文帝的胸怀是博大的,眼光是犀利的。后来汉景帝之时,正是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2 20:28:30 +0800 CST  
在发掘出周亚夫之后不久,汉文帝就驾崩了,年仅47岁。他的长子汉景帝即位。
汉景帝是汉文帝的影子,忠实继承了父亲的政策方针,所以史上合称为“文景之治”。
景帝一朝,来自匈奴的威胁得到缓解,大多局限于边境战争,胡骑长驱直入、深入内地的情况少有重演,甚至还有匈奴贵族开始投降汉朝了。比如公元前147年,就有七个匈奴部落首领率部投降,包括当年投降匈奴的燕王卢绾的孙子。
真是风水轮流转,匈奸到我家。汉高祖时,有几个诸侯王都投降了匈奴;汉文帝时,还有太监中行说当了汉奸;到景帝朝,匈奴人反过来投向汉朝了。这一微妙变化,正反映了汉匈实力的此消彼长。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几代人的忍辱负重、埋头苦干,汉景帝时期的汉匈关系终于开始平衡。
汉景帝时代的相对和平,一方面是因为列祖列宗多年治理的铺垫,另一方面是景帝有了三位名将辅佐。
第一位:威震单于的周亚夫
自从在细柳营被汉文帝赏识后,周亚夫就发达了。汉景帝即位后,因为采用削藩之策,导致吴楚等七个诸侯国联合叛乱。北边的诸侯赵王就写信联络匈奴军臣单于,准备与匈奴大军联合南下长安。内忧外患、千钧一发之际,汉景帝相信老爹的眼光,任命周亚夫平乱。周亚夫不负所望,只用半年就平定诸侯,赵国也被攻破。
军臣单于本以为汉朝即将崩溃,自己能干出比冒顿爷爷更大的成绩,谁料想诸侯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灭亡。不但内应没了,还冒出一个闪电战大师周亚夫,军臣单于估摸着打起来会很棘手,就放弃了入侵计划。从此总掌帝国军权的周亚夫,把细柳营经验推广到全军,打造出一个铁桶般的边塞体系,给汉景帝的天下装进了保险箱。
后来周亚夫因为反对废掉太子刘荣,引起了汉景帝的猜忌。回想当年那句“军营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书”的名言,汉景帝最后决定找个由头关押他,周亚夫不服,遂自杀。

第二位:吓跑匈奴的苍鹰郅都。
前面说的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高居丞相之位,文武两途都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但偏有一人见了他从不下拜!要知道周亚夫能让汉文帝都没脾气,那又是谁能让周亚夫没脾气呢?
就是人称“苍鹰”的郅都。郅都为人刚正不阿,在济南为官时开了西汉镇压地方豪强的先河,在长安当警备区司令时处罚骄横的皇亲国戚,他的名言是:“已经背离父母来当官,就应当在官位上奉公尽职,保持节操而死,不能顾念妻子儿女”。公元前148年,从不低头看路的郅都终于撞到南墙:他受命审查废太子刘荣,但刘荣也是个硬骨头,因为不愿受辱就自杀了。太后得知长孙死讯后大怒,逼迫汉景帝查办。景帝于是改派郅都去边地的雁门郡当太守,暂时避避风头。
硬汉郅都的名头早已远播四海,连匈奴人也敬畏有加。郅都一到雁门郡,入犯的匈奴骑兵便撒丫子跑路,直到郅都死前都不敢靠近。无聊的匈奴人只好玩意淫强国的把戏,把木头刻成郅都的形象,当成箭靶练习,结果匈奴射手们连看到木头人也胆战心惊,无人能够射中。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郅都靠着“遇神杀神、遇魔杀魔”的恐怖名声,成功实现了兵法的最高境界。后世朝臣赞叹道:“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汉拜郅都,匈奴避境;赵命李牧,林胡远窜”,实乃“战克之将,国之爪牙”,把郅都赞誉成廉颇、赵奢、李牧一般的名将。
可惜的是,郅都在雁门郡的威名传到了太后耳朵里,老奶奶想起死去的孙儿刘荣,怒火重燃,逼迫汉景帝处死了郅都。
郅都一死,国内的权贵豪强和边境的匈奴人都额首相庆,雁门郡重新遭受匈奴侵掠。

第三位:飞将军李广
幸运的是,郅都留下的空白很快就由李广填上了。
李广外号“飞将军”,名震古今中外。他成名很早,公元前166年的文帝朝,中行说煽动老上单于率十四万大军入犯,李广就在这次战争中参军,因善于骑射建立战功,成为汉文帝的卫士。汉文帝曾赞誉道:“可惜你生不逢时啊,要是生在高祖时,你至少可以取得万户侯的功名!”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随太尉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亲手夺取了叛军帅旗。后来他先后出镇北部七郡太守。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3 12:37:23 +0800 CST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12-05-03 20:03:13
楼主这篇也很好看
等这篇完了后别忘了晚唐西域那篇
-----------------------------
嗯,写得很辛苦,但我会写下去的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4 00:24:56 +0800 CST  
第三位:飞将军李广

幸运的是,郅都留下的空白很快就由李广填上了。

李广外号“飞将军”,名震古今中外。他成名很早,公元前166年的文帝朝,中行说煽动老上单于率十四万大军入犯,李广就在这次战争中参军,因善于骑射建立战功,成为汉文帝的卫士。汉文帝曾赞誉道:“可惜你生不逢时啊,要是生在高祖时,你至少可以取得万户侯的功名!”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随太尉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亲手夺取了叛军帅旗。后来他先后出镇北部七郡太守,成为景帝的移动长城。

李广担任上谷郡(居庸关所在地)太守时,天天亲自上阵和匈奴干仗,其疯狂劲头不但吓怕了敌人,连自己人也被吓住了。典属国(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公孙浑邪进言汉景帝道:“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但他喜欢亲身参战,如果战死了就可惜啦。”

于是景帝改派李广去镇守上郡(今陕西延安一带),谁知他本性难移,干出了一件更心跳的事。有一次监军宦官带着几十个侍卫出去侦查,遇到三个匈奴人。宦官想着以众欺寡,上去就追,不料侍卫们都被匈奴人射死,只剩下他逃回向李广哭诉。李广一拍大腿:“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所谓射雕手,就是顶尖的箭术大师,能够射杀展翅高飞的大雕,后世更成为各行业杰出人才的代称,比如 王维先生被誉为“诗中射雕手”,郭靖哥哥被誉为“射雕英雄”。

李广一听来了这么三个高手,斗志大发,竟然抛开大军比武去了。他追上匈奴人,双方狂飙箭术。结果李广射杀两人、生擒一人,取得了三比零的辉煌战绩。刚要回营庆功,又碰上了几千人的匈奴大部队。李广只带了百来号人,非但不逃,还大大咧咧地下马休息、卧倒睡觉,甚至故意出击射杀了一名骑白马的匈奴首领。匈奴人的智商显然比不上司马懿,这一招空城计唬得他们掉头就撤。

当然,景帝时期还有公孙浑邪、程不识等诸多良将,他们都以严谨治军、以阵法作战;而被匈奴敬畏地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不按常理出牌、专以侠气纵横。正是这种各有千秋、异彩纷呈的名将群像,让景帝时代如绚烂之初霞,开始展露光彩,预示着接下来的汉武帝时代的红日磅礴。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他和父亲极其相似,连寿命也是48岁,仅比汉文帝多一岁而已。临终之前,汉景帝抱病为太子刘彻主持加冠典礼,告诫道:“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

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就是汉武帝。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5 11:47:13 +0800 CST  
8、奴隶之子
在中国历史的地平线上,秦始皇和汉武帝堪称双子塔,往往以“秦皇汉武”并称。史家曰:“功莫大于秦皇汉武”。这两位帝王不但功业相当,连身世也相似。
战国后期,秦国王子异人在赵国当人质,被大商人吕不韦看中。吕不韦便把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异人,不久生下了秦始皇。据说秦始皇这辈子最烦心的事情,就是搞不清楚,到底自己的亲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无独有偶的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也是二婚。
她是汉初诸侯王臧荼的外孙女。当年臧荼造反,被刘邦诛灭,其子臧衍逃亡于匈奴,帮助冒顿单于策反了许多汉朝诸侯、将领。父亲谋反、兄长叛国,臧荼的女儿臧儿只好隐藏于民间,嫁给平民为妻,并生下二女,长女就是王娡。
逃出生天的臧儿其实并不甘心,她时刻梦想的是恢复家门荣耀。有一天,一个算命先生说她的女儿会嫁给大贵之家,这可把臧儿给撩拨得:长女王娡的老公叫金王孙,别看名字起得富贵逼人,其实只是个市井平民罢了。这样的人哪配得上女儿的好命?
臧儿真是个厉害女人,立马棒打鸳鸯,逼迫小两口离婚,又打通关节把王娡送进太子宫。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果然对王娡宠爱有加,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汉武帝刘彻了。
虽然事业上差不多,并称“秦皇汉武”,但论起人品胸怀,还是汉武帝开阔些。秦始皇为自己的身世烦恼,竟然处死了吕不韦;汉武帝却对母亲的往事很坦然,还昭告天下寻找自己同母异父的姐姐,也就是金王孙和王娡的女儿。当找到这个叫金俗的女子后,汉武帝亲自登门相认,并接入宫中与母亲共享天伦之乐。

也许是因为自己母亲身世的缘故,汉武帝具有一种普世情怀,无论亲情还是爱情,都只谈感情不问出身,他不但找回了平民姐姐,还娶了一个歌女老婆。登基的第二年春天,18岁的汉武帝到平阳公主家吃饭,与公主府中的歌女卫子夫一见钟情,旋即带回宫中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的妃子),两人从此相伴四十八年。在陈皇后被废后,卫子夫还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时间第二长的皇后。
这是真实版、加强版的“王子与灰姑娘”童话故事。卫子夫这个灰姑娘一步登天,羡煞天下父母,极大地冲击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当时民谣就唱道: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但她并非空手而来,也给汉武帝带来一样宝贵的嫁妆:卫青。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卫青用从奴隶到元帅的传奇人生,最为生动地诠释了这段格言。
他是卫子夫母亲与县吏郑季的私生子,小时候养在郑家,放过羊、拾过荒,被兄弟们排斥鄙夷,当做奴隶一样使唤。少年时又被送入平阳公主府中作“骑奴”,就是养马的奴隶。有一次他跟随公主车驾去甘泉宫,一位在工地上劳动改造的囚犯惊呼道:“你的面相贵不可言,能够封侯呢!”卫青自嘲道:“我是奴隶的孩子(卫子夫母亲也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少挨点打骂就谢天谢地了,哪来的立功封侯呢?”
卫青的回答是无比酸楚的。在那个时代,身为奴隶之子,他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个奴隶,也只能和女奴结婚,所生的孩子也得继续承受这种悲剧命运,除非有奇迹发生。
奇迹的确发生了。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竟然嫁给了汉武帝,卫青也成了一名羽林营骑士。羽林营是汉武帝亲手建立的精锐卫队,专招亲信贵族子弟和军中烈士遗孤,其名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后世转音称为“御林军”。这支部队是汉武帝练兵备战的试验田,军中少年郎日后多成为对匈战争的栋梁之才。
进了羽林营,就是进了大汉帝国的高级军校,前途一片光明。但卫青还没高兴几天,又遇到杀身之祸。话说卫子夫得宠,惹恼了陈皇后的母亲,也就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馆陶公主想杀鸡吓猴,就把卫青捉去开刀。幸亏军中好友公孙敖等人持刀相救,才逃过一劫。
根据历史事件推算,此时的卫青应不过十五六岁。小小少年,已历经人间疾苦、生死磨难。与其他皇族少年、勋贵子弟相比,卫青的经历赋予他沉稳早慧、进退从容的不凡气质,令同样青春意气的汉武帝激赏不已,从此卫青连任侍中、太中大夫等职,逐渐成为历史的主角。
卫青,宝剑锋从磨砺出,你的未来在等着你!

但在公元前138年,卫青才刚经历生死之劫,正在侍中的职位上苦学兵法将略。在作为未来的名将出场之前,他还要再等九年时间。所以让我们把目光先转向一边,讲讲另一个的故事。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征召天下志士出使西域。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5 20:39:01 +0800 CST  

汉文帝评价李广道:“可惜你生不逢时啊,要是生在高祖时,你至少可以取得万户侯的功名!”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6 00:50:17 +0800 CST  
9、穿越之旅
公元前126年的一天,长安城忽然沸腾了,大汉朝堂也沸腾了。
因为一个十三年来杳无音信、几乎被遗忘的男人,突然像穿越时空一般,活着回来了!
当这个男人再次望见巍峨的长安城时,他已经从25岁的青年变成年近不惑的中年人。而且他的样子远比年龄要苍老,
城门大开,国人迎来。“啊……”他终于叫出声,一头跪倒在地,声嘶力竭地嚎哭起来。他就是张骞。

十三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38年,刚登基两年的汉武帝忽然颁布诏书,招募有志之士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人。
出使西域?
这个话题就如现代科幻小说里的星际旅行,引得一些人心潮澎湃,但让更多的人茫然摇头。要知道,在汉武帝之前,华夏版图最西边也就过了陇山,就是今天甘肃东部和宁夏银川一带。再往西就是茫然一片的未知世界了。倒是西周的周穆王曾向西远行,策马万里,找到了昆仑山的西王母,但那只是浪漫传说而已,如何当真?
这多半是十八岁的皇帝荷尔蒙过剩,所以异想天开吧?一般人都这么想。“更有思想”的某些人,甚至会认为皇帝年少荒唐、好大喜功、糟蹋民脂民膏,就像后来烧毁郑和航海资料的那些明朝大臣一样。
但汉武帝不为所动,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必能得到回应。
只有睁眼看世界,才能看清未来的道路;
只有起步走天涯,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这不是一场游戏,而是命运的赌局。
这场赌局的对手,就是百年以来称霸东亚、势压汉朝的匈奴帝国。

当汉武帝登上天子宝座时,并没有一览众山小、高处有点寒的快感,而是大山压顶、几乎窒息的感觉。因为汉帝国的版图,被更广袤的匈奴帝国从西、北、东三面紧紧包围,躲在长城里的汉朝,其实是被高墙囚禁的困兽。
但要挣脱匈奴的“熊抱”,赢得自由呼吸、成长的空间,又谈何容易?
汉高祖天纵英明、击秦灭项,却落得白登之败;吕后是何等霸道之人,对冒顿也只能骂不还口;文景二帝都是贤德明君,也只能自守、无力突围。
刘彻,你这个才登基的愣头青,又做得了什么?须知此时的匈奴,比高祖吕后文景之世又强盛了许多,听匈奴降人说,连一直与匈奴缠斗的月氏也被匈奴人彻底击败了,逃到了遥远的西域!
且慢,月氏?西域?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突然产生了逆向思维:月氏国本居河西走廊,被匈奴驱逐追杀,堪称世仇,岂不是夹击匈奴的天然盟友?
击穿匈奴铁壁,希望在此一举!

这就有了汉武帝征募志士探索西域的一幕。他的期望没有白费,一位出生于汉朝龙兴之地汉中郡的皇宫侍卫张骞毅然应征,受命率领百人使团踏上西行之路。
可这一去就是十三年啊,西望天苍苍,生死两茫茫。一百多人的使团,如今活着回来的只有张骞和堂邑父两人。这堂邑父本是匈奴战俘,在堂邑县一家贵族家里做奴隶,后来被张骞召入使团担当向导和翻译。
西行之路,生还几率不到百分之二!这确实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但这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一个普通侍卫甚至奴隶都能人尽其才、建功立业的时代。

公元前138年,张骞使团从长安出发,翻越陇山,进入当时的边地陇西地区。从此往西数百里外,就是月氏人的故地、匈奴人的新家河西走廊了。
河西走廊是西行的必经之路,也是匈奴密布的凶险之路。张骞一行果然被匈奴骑兵捕获,押往一千公里外的匈奴王廷(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连闷罐火车也没有的千里押送路上,汉使们饥渴交加、不断倒毙,幸存者到达匈奴王廷。
匈奴军臣单于颇有地缘政治头脑,他对张骞道:“月氏在我国北边,汉使怎么能去那里?假如我派使者去你们南边的南越国,汉朝会答应么?”
晓之以理后,军臣单于又动之以情,把匈奴美女送给张骞为妻,后来还生了孩子,一直“监视居住”了十年之久。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即使钢铁一般的意志,也足以被十年的岁月消磨吧。
一般世人都是如此,可能也包括你我。匈奴人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们渐渐放松了监视。直到一个夜里,张骞对匈奴妻子说:“我要走了,继续西行,直到回到长安复命。”
十年之后,仍然要抛妻弃子,远赴异域?妻子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
“士不可不弘毅。自己选择的道路,便要自己走下去。即使是绝路,也要坚定地走完,这就是所谓的士吧。”他向妻子致礼告别,便率领余下的汉使们逃入茫茫夜色之中。
这十年里,张骞一直潜心收集匈奴情报、学习各族语言,早已成为“匈奴通”,所以顺利地化装穿越了匈奴统治的内蒙草原,进入新疆。但他们依然不敢放松,因为天山南北的城邦部落,此时也作了匈奴的附庸。
更令他们失望的消息是,原本迁居在天山北脉、伊犁河谷的月氏人,竟然又搬家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6 22:12:55 +0800 CST  
这次撵跑月氏人的,是匈奴的小弟乌孙人。

在先秦汉初,月氏还在河西走廊游牧的时代,有一个邻居部落叫乌孙。关于乌孙人的来历,有匈奴族属、突厥始祖、东伊朗系统等不同说法,近代学界多认为乌孙是东伊朗族的塞人游牧民。唐朝的颜师古也提到“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有明显的印欧系白种人特征。

大概在公元前185年左右,月氏人觉得乌孙是和匈奴一伙的,就发兵进攻,连乌孙王难兜靡也被杀了。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还是个襁褓里的婴儿,兵荒马乱之中被遗弃在荒野上。《史记》记载说发生了奇迹,乌鸦竟然衔着肉给他吃,连母狼也跑来给他喂奶。领军来援的冒顿单于见此情景,惊叹他是神灵现世,便收养为义子。从此,乌孙就成为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崇拜龙,而且鄙视狼)。有趣的是,传说古罗马的开国者也是被母狼喂养的弃婴。

当猎骄靡长大成人,月氏已经被匈奴从河西走廊撵跑了。猎骄靡就主动请缨,率军跟踪追击,一直追杀到月氏人的新家新疆伊犁河谷。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场血战下来,月氏人落荒逃往南边的中亚地区,后来建立了贵霜帝国;乌孙人则成为伊犁河谷的新主人。

这一举动显示出猎骄靡高超的政治技巧:西征月氏不但可以报家国之仇,也可以顺势摆脱匈奴的控制。猎骄靡追求独立的个性已经为未来乌孙和汉朝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当然,鉴于匈奴的恩德与势力,此时的猎骄靡还是继续担任着匈奴统治西域的打手,张骞等人刚出虎穴,差点再入狼窝。幸亏及时了解到月氏和乌孙的变故,赶紧转向西南去追寻月氏人的足迹。

这一路的艰难丝毫不逊于穿越匈奴老家的蒙古草原,因为西南方就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烈日炙烤着大漠,白骨就是这片大漠的唯一路标。这些形态各异的骨骸向着各自的方向,似乎还在倔强地向前爬行。

张骞相信,每一次死亡都埋藏了一个故事,他们是遭遇了沙暴或沙盗的商贾,或是不知丧命于何场战役的士兵,还是流放途中精疲力尽的犯人呢?无论是谁,他们在死前都曾努力前行,为的是远方的财富、炊烟、泉水或是女人?

我也会变成路上的白骨吧?那我又为的是什么呢?

凿空西域,不负国家所托;博取功名,不负人生一世。有此二者,足矣。



在强大的信念支撑下,张骞一行以塔里木河为向导,横穿大漠,经过焉耆、库车、疏勒等地到达葱岭脚下。才出大漠,又上雪山,张骞总算见识到了啥叫冰火两重天。葱岭就是帕米尔高原的古称,一派冰川雪域。张骞饿了就掘草根,渴了就吃冰雪,拿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总算翻越成功。

山下就是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今天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三个斯坦国的交界处,自古就是宜于农牧、商旅云集的风水宝地。当时的地主叫大宛国,一直想和汉朝建立贸易关系,但碍于匈奴阻隔。如今见汉使送上门来,大宛王赶紧热情款待,还派人把张骞送到南边的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康居王击鼓传花,终于把汉使送达了大月氏居住的大夏。

所谓大夏,就是今天的中亚南部和阿富汗北部地区,在亚历山大东征后成为希腊化王国。公元前145年左右,受到月氏西迁压迫的塞种游牧人蜂拥而来,摧毁了希腊人的统治。古希腊史料记载此地最后一个希腊国王赫里奥克斯,正是在公元前141年至128年间亡于游牧人入侵。但塞种人的好日子也没过多久,月氏人再次跟踪而来,上演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从时间上推算,当张骞千辛万苦抵达大夏的时候,月氏人应该才立下脚跟,他们和塞种人、希腊人乃至当地土著居民的战争还没有完全平息。所以,听到张骞关于夹击匈奴的建议时,月氏人傻眼了:哥们,你要忽悠俺们跳回火坑么?

自从被匈奴驱逐,又被乌孙袭破后,月氏人已经颠沛流离了数十年,整整三代人的命运演出了一幕难以忘怀的悲剧,直到来到遥远的大夏之地,才终于摆脱了匈奴铁蹄的梦魇。这残酷的历史让月氏人坚信一个信条:大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对月氏而言,明智的选择是集中精力稳定刚打下来的地盘,而不是回头去找匈奴人送死。

月氏人说不定还劝了张骞几句:打匈奴?你们汉人是不是犯傻啊?不拣软柿子捏,偏往硬石头上撞?



犯傻?呵呵,是的,比如我张骞,不远万里、穿越绝域,就是一个偏执的傻子吧?

但我们汉人相信,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历史之颠的荣耀也是留给这些偏执的“傻子”的。为了与匈奴人的决战,我们已准备了七十年,绝不再苟活于世!

要么坠入地狱,要么天下第一!



张骞用了一年时间,还是未能说服月氏与匈奴开战。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公元前128年,他踏上归国之路。归心似箭的张骞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躲开匈奴人控制的天山北道和河西走廊,而是沿着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脉北麓的南道前进,经过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等地,进入青海的羌人地区。

但正如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在归途上还要被乌龟精暗算一道,张骞没料到的是,匈奴人在驱逐月氏、占领河西走廊后,其势力已经翻过祁连山脉,征服了青海一带的羌人。阴差阳错之间,张骞一行又被羌人捕获,献给了匈奴主子。

这不,张骞又见到了老熟人军臣单于,继续享受监视居住的待遇,而且看管更加严厉。但老天爷也觉得凑够了九九八十一难,该放张骞一马了。公元前126年,监狱长军臣单于死了!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军臣之子于单逃亡汉朝,匈奴一时大乱。趁着内乱,张骞再次越狱成功。但这次随他成功逃出的只有堂邑父一人而已。

在筹备逃亡、生死未卜的日子里,堂邑父曾望着无尽的远方,问道:

“张大人,你为什么一定要回长安?”

张骞沉吟片刻,抬起头,缓缓道:

“看到这大漠流沙了吗?每一粒沙都是从遥远的山上剥离,被风吹落而来。但无论风是什么方向,流沙的心总会朝着那山的方向。”



流沙之心,山有知焉。

终于归国的张骞,被汉武帝封为太中大夫,忠实的堂邑父也被封为奉使君。张骞的探险,是一场伟大的地理大发现,使得中国人的视野拓展到了河西、新疆、中亚甚至南亚,也为后世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记录资料。

当然,对汉武帝而言,张骞最现实的贡献是带回了关于匈奴和西域的情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宝贵的情报使得汉匈决战不再是一场盲目的赌局,而是一盘越来越清晰的大棋局。


在这场大棋局中,张骞未来还有精彩的戏份。但他的故事暂且讲到这里,先把镁光灯还给卫青吧。因为就在张骞出使的这十三年里,少年卫青已经成长起来,并为汉武帝走出了这场棋局的第一步杀招:公元前127年,也就是张骞归国的前一年,卫青领军收复了河套!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7 21:22:35 +0800 CST  
@圣光现悲 2012-05-07 21:40:41
新图没选好,马镫都出来了
-----------------------------
呵呵,确实没注意这个细节。不过在下倒是认为,虽然考古实物中最早的马镫是公元3世纪的,但要维持大规模、长时间的骑兵作战,恐怕西汉时已有马镫的雏形了吧?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8 12:31:46 +0800 CST  


比如这幅西汉壁画里,骑马的女子如果没有类似马镫的东西支撑脚部,是很难保持这种坐姿的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8 12:33:33 +0800 CST  
接下来一节要讲到中国在实现国家统一后的第二件大事:文化统一,也就是汉武帝的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钱穆先生说过:“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故在先秦时,尽有百家争鸣,而秦汉以后,表面上似乎各家都已偃旗息鼓,唯有儒家独行其道。按诸实际,殊不尽然。”

在下比较赞同这一观点,并将其与汉武帝决意讨伐匈奴这一背景联系起来分析。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8 19:23:06 +0800 CST  
10、欲战匈奴,先兴儒家
张骞没能带来月氏的盟军,汉武帝虽觉遗憾,但并无失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这个道理,他懂。
所以,汉武帝登基的头一年,就急不可待地发布招贤令,并亲自主持了有一百多位学者与会的国策咨询大会,史称“建元对策”。这次会议汇集了道、儒、法、纵横、阴阳等各大学派的大佬,堪称思想理论界的武林大会。百家争鸣之中,儒家学派颇受汉武帝青睐。说到做到,汉武帝很快任命儒学名家王臧任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

啥?要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这在当时可谓思想上的原子弹,炸懵了无数人。
话说孔子开立儒学之后,儒家虽然信徒不少,但在政治上并不吃香。春秋时代,孔子自己只在小国鲁国当了几个月的代理总理;战国时代,孟子周游列国,也不过做做诸侯的名誉顾问;秦朝独尊法家,儒家更是遭受焚书坑儒的惨祸;西汉以来推崇黄老之学,儒家还是没有出头之日。四百年来,至少在统治者的圈子里,没人真把儒学当回事。
但汉武帝竟然要破天荒,推崇孔孟之学,太另类了!这就和派张骞去西域探险一样,被时人视为少年皇帝的唐突之举。

当然,一般人的非议对皇帝来说并不重要。但窦太后也认为此举荒唐,就让汉武帝大为伤神了。
窦太后是谁?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是也。
当年秦亡汉兴,作为秦国国策的法家思想被否定。刘邦集团基本上都是楚人,是道家祖师老子的同乡,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休养生息,于是汉朝就把道家(黄老之术)思想,也就是“无为而治、宽政待民”的政治思想作为基本国策,并结出了“文景之治”的丰硕果实。窦太后夫唱妇随,也笃信黄老之学,还要求皇室成员和窦氏宗族都必须修读《老子》,排斥其他学派,特别是儒家信徒,在景帝时期就没有一个升职加官的。有一个儒生甚至因为贬低《老子》,被窦太后罚去当“角斗士”,差点被野猪活活咬死。
那窦太后为何如此讨厌儒家呢?
简单来说,黄老之学和孔孟之道,在学术上一个倡导“清静无为”,一个号召“经世济时”,一静一动,两家打小就不对付,黄老之学的祖师庄子就曾在书里多次攻击儒家祖宗孔子,借“盗跖”之口大骂儒学。
更重要的是,当理论学说成为政治思想后,就会对社会利益格局产生根本影响,黄老之学的本质是“小政府、大社会”,经济上信奉私有化,政治上搞民主化,思想上是自由化(当然是贵人豪族们的私有化、民主化、自由化,和老百姓没有关系);而儒学提倡“大政府、小社会”,在政治上推行皇帝集权,在经济上由国家控制重要资源和产业,而且追求思想上的统一。
所以,无论出于学术分歧还是政治斗争,黄老之学(道家)和孔孟之学(儒家)的信徒们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如今汉武帝要否定黄老,尊崇儒术,摆明了就是要改变基本国策,搞政治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嘛。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贵族豪门、富商大户们是要举双手反对的。
作为他们的总代言人,窦太后对汉武帝发出了“按既定方针办”的最高指示,并逮捕了王臧、赵绾,逼其自杀。
血淋淋的结局是出乎汉武帝意料的。其中王臧还是他当太子时的老师。正是在他的教导之下,年青的太子早已经认定:
欲战匈奴,必须先兴儒家。

太子时代的汉武帝一直在琢磨:这一百多年来,匈奴人称霸亚洲,靠的是啥呢?
武林秘籍曰: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一个“快”字,也道尽了匈奴的绝招,他们的骑兵太厉害了。在白登之战时,匈奴就能动员四十万骑兵,后来经过冒顿、老上、军臣三代单于的经营,势力进一步扩展到河西走廊、青海、新疆和中亚地区,加上附庸,其骑兵动员能力肯定还有增长。
只有拥有骑兵大军团,才能以快制快,与匈奴争雄!(有朋友可能会说:某党靠两条腿,也跑赢了国民党的四轮卡车啊,那汉朝步兵就不能靠两条腿打赢四条腿的马么?抱歉,个人认为这是童话故事,呵呵)
所以,在历代君主中,汉武帝最是痴迷于马,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身边亲信包括大将军卫青和托孤重臣上官桀、金日磾等也都从事过养马工作。君臣都如此重视马政,难道富有四海的大汉帝国还养不出骑兵么?
但问题恰恰就是,如果用马作为价值指标,和匈奴相比,汉朝就是一个标准的穷鬼。
匈奴人啥都缺,就不缺战马,养马本来就是人家的主要产业嘛。就比如二战前的苏联,虽然造不出舒服的小汽车,但一年可以造出两万台坦克车,难怪可以逆推希特勒。而主要靠种田的汉朝就不同了,牧地有限,马匹金贵,一匹战马的价格相当于十几户平民的一年收入,日常的养殖成本也非常昂贵,要养起匈奴这样的骑兵规模,得耗掉600万户民力。要知道汉武帝即位时,中国人口也就大概3600万,以五人一户计算折合700万户,也就是说,全国人民都得为养马作贡献,才有资格和匈奴打骑兵对攻。
再说了,就算费老劲把骑兵建起来了,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打仗的军费更是天文数字。匈奴可是立国百年,西起中亚、东至朝鲜的老大帝国,两强相争,这一开战没个几十年是收不了尾的。没有强健稳定的财政收入,主动开战就是YY。
俗话说: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诚哉斯言。
其实,财政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改革帝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思想。对于雄心勃勃的汉武帝来说,要完成打倒匈奴这样的大事业,就必须加强皇帝集权以确保政策执行,必须控制经济资源以获得军费保障,必须实现文化统一以实现内部团结。很显然,“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决不支持对外的大规模战争,也坚决反对改变国内的利益格局,所以必须淘汰。
那么谁能满足汉武帝的需要呢?法家倒是可以,而且有秦始皇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法家和黄老之学,一个太折腾,一个太清闲。从黄老之学倒向法家,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而且法家的名声已经被“暴秦”给搞臭了,拿来作旗帜几乎等于自杀。
其它各家呢?源自苏秦张仪的纵横家是外交专家,用来搞内政肯定不成;阴阳家研究超自然现象,倒是可以用来宣扬君权神授,但对社会问题派不上大用场……
比来比去,还是只有儒家最合适啊。

在老奶奶的威势下,汉武帝不想提前上演“慈禧与光绪”的剧本,暂时消停了几年。等到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年老去世,汉武帝立即拜支持儒学的舅舅田蚡为丞相,次年又利用董仲舒发表文章,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等理念,为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9 20:12:16 +0800 CST  
@落尘泡泡 2012-05-08 14:27:50
我对卫青的印象比较深刻,好像他是喜欢带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杀敌吧
卫青说完了就该霍去病了吧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谢谢泡泡的关注。喜欢戴面具上阵的是北宋对抗西夏、契丹的大将狄青,以后写到宋史时会有他的篇章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09 20:14:47 +0800 CST  
11、绝代双骄
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再无拘束,儒学也卷土重来。公元前134年,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受到皇帝的明确支持,文化大一统俨然不可阻挡。许多儒家学子都欣喜地赶赴长安,意图一展所长。
就在这一年,一个叫主父偃的中年儒生也来到了长安。其实此人并非正牌儒生,早年学的是纵横家,后来因为皇帝喜好儒术,就和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改学儒学。他先做了卫青的门客,颇获赏识,然后上书汉武帝,提出《推恩令》提案,强制诸侯王实行诸子分封、自行分裂,从而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帝国的诸侯问题。他还提出把天下豪强都迁入关中,以强化中央集权等,都获得武帝采纳,一年之内连升四级。主父偃只是当时受到重用的许多儒生之一。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汉武帝关于内政改革的设想得以实现。
就在主父偃到长安博取功名的同时,要求和亲的匈奴使者也来了。公元前134年,军臣单于遣使向汉武帝索要宗室女子。
这次和亲其实是匈奴对汉朝态度的一次试探:代表传统的窦太后已经死了,听说年轻的皇帝正在大搞改革,还派人去找月氏人,是不是也会改变对匈奴的政策呢?
不错,汉武帝的本心正是要拒绝和亲、拉开战幕。但在朝会上,群臣大多赞成接受和亲,反对开战。只有大行令王恢支持开战。曲高和寡,汉武帝只好按捺下战意,一面接受和亲之议,一面派抗匈名将李广、程不识出镇边郡。
由于在会上主战的表现,王恢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他本来就是燕人(中行说的老乡),生长在边陲,也曾长期担任边郡官长,一直思考着解决匈奴之祸。在汉武帝的支持下,王恢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思路:答应和亲虽然屈辱,但正好可以麻痹匈奴,以为汉朝软弱可欺。只要预先布下一个口袋阵,然后引诱匈奴单于入侵,大事可定矣!
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这不就是“白登之围”的翻版么?当年冒顿伏兵四十万,先示弱于刘邦,诱其深入,然后一举围之,从而奠定近百年霸权。但这招本来就是匈奴发明的,军臣单于会上当么?

会不会上当,关键看诱惑有多大。
公元前133年,雁门郡马邑县的商人聂壹向王恢献上计策:自己假装发动叛乱,邀请匈奴单于来接收城池,将其诱入汉军的包围圈。年轻的汉武帝很欣赏这个充满侠气的方案,于是派聂壹去忽悠军臣单于。
聂壹是当地著名豪商,专门和匈奴做买卖,和军臣单于也有交情。对于他的说辞,军臣单于竟然信以为真。这也难怪:汉初以来,诸侯、将军、太监们投降匈奴的有一大堆,何况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呢?而且马邑是当时汉朝边境重镇,也是汉匈国际贸易中心,军臣单于很清楚马邑的富庶,也知道马邑背后就是无比广袤富饶的中原大地。对他而言,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当年六月,军臣单于收到聂壹“叛乱成功”的信号,率领十万骑兵南下。此时汉朝已秘密调集三十万精兵,在马邑周边布下天罗地网。其中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等率主力设伏,而王恢亲率三万轻骑出塞迂回,计划从侧翼断绝匈奴退路,两路夹击、一举吞灭匈奴主力!
眼瞅着匈奴军已进入汉境,离马邑城只有一百余里了。但汉军的战前准备工作做得太到位,把当地人民全疏散了,漫山遍野的牲畜无人看管,让军臣单于多了个心眼。他派人去抓了个俘虏,一问才知中了埋伏。大惊之下,军臣单于把这俘虏视为天降福音,封其为“天王”,然后全军撤退。汉朝主力伏军无功而返,担任阻截任务的王恢只有三万人,也只有眼睁睁看着十万匈奴大军逃出包围。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马邑之围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作为主战派的王恢遭到了主和派的围攻,对匈开战的国策也遭到质疑,备受压力的汉武帝只好“挥泪斩马谡”,让王恢在狱中自杀了。
王恢可以说是汉武帝战争政策的第一个粉丝,其马邑设伏的计策也堪称大手笔,如果不是出了意外,在历史上留下千古威名的就是他,而不是卫霍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5-11 21:37:00 +0800 CST  

楼主:叶落如刀

字数:650927

发表时间:2012-03-03 21: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4 16:08:49 +0800 CST

评论数:3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