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的故事这样讲才精彩

@新昌仁慧 2015-09-11 17:40:27
蒋介石计划用东、南、西三面合围陕北的办法,将红军赶到外蒙边境去。10月下旬蒋介石对冯玉祥说,关于同中共关系问题,他已考虑很久。问题主要有三点:(1)‘人的问题,这好解决,从前大家在一桌子吃饭,一屋子开会,现在变成对打的冤家’,‘如妥协成功,仍在一起对外,并无不可’。(2)党的问题,‘这好办,待我们实行宪政,各党派都可参政,共党当然不能例外’。(3)军队问题,‘这是最不易解决的问题,谁敢去领导......
-----------------------------
西安事变最初是张杨为谋求西北独立而发动的军事政变。它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中共未能通知张杨莫斯科的最新立场是“联蒋抗日”,致使他们误以为发动后莫斯科会按原计划行事,提供军事援助,并与之订立共同防卫条约。

说得没错,是事实。但毛主席若只是个老实人,如何能成大事?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7 19:12:12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11 17:40:27
蒋介石计划用东、南、西三面合围陕北的办法,将红军赶到外蒙边境去。10月下旬蒋介石对冯玉祥说,关于同中共关系问题,他已考虑很久。问题主要有三点:(1)‘人的问题,这好解决,从前大家在一桌子吃饭,一屋子开会,现在变成对打的冤家’,‘如妥协成功,仍在一起对外,并无不可’。(2)党的问题,‘这好办,待我们实行宪政,各党派都可参政,共党当然不能例外’。(3)军队问题,‘这是最不易解决的问题,谁敢去领导......
-----------------------------
苏联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事变发生乃至最终得以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

强国干涉弱国内政,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对于弱国领导人来说,不应怨天尤人,而应因势利导,设法把国家做强,使他国干涉不了本国内政。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7 20:50:35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12 09:18:24
蒋介石看来,红军已经成为垂死挣扎的一只兔子。在西北这个地方,红军没有天时地利人和,面对数十万国军的围堵,顶多坚持一两年肯定会瓦解。红军以陕北为中心,先后进行了三个方向的突围作战。向东进攻山西,结果被阎锡山的晋绥军阻挡,最终被迫又退回了陕北,还损失了大将刘志丹。向南进攻四川,被二十多万川军和十万中央军阻挡,红军损失四万人,被迫放弃南下北上陕北。最惨的就是向西进入青海的西征红军,四万人试图渡过黄......
-----------------------------
蒋介石看来,红军已经成为垂死挣扎的一只兔子。

毛主席是故意达到这样的效果,以便使蒋介石欲罢不能,乖乖上西安自投罗网。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7 21:28:33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12 09:28:05
苏联对中共一向给与大力的支持,但苦于中共始终没有控制一个港口或者和苏联接壤的城市。苏联只能通过经济援助给与财政上的帮助,仅仅1927年的半年内,就苏联援助中共约100万银元巨款。后据苏联声称,从中共成立以来的10年内,苏联援助中共的资金总数超过1亿中国元(抗战期间苏联援助国民政府约2亿美元)。如果没有苏联的这些援助,中共虽说不是坚持不下去,但生存环境一定更为艰难。
到了博古洛甫王稼祥等苏联培养出......
-----------------------------
一旦红军进入宁夏,必然遭遇民族战争的汪洋大海,极难站住脚的

可惜这是事后才知道的。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7 22:46:58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12 09:34:55
红军目前有9万多部队,宁夏也是一个大省(在民国时期宁夏的版图比现在要大的多)。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苏联援助,红军发展到20万规模根本不成问题。而这20万军队可以装备重炮和飞机的强大武装,没有人敢于小视。
要知道当时红军已经有很强的战斗力,大部分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只是苦于一杆步枪3,4发子弹,一门迫击炮1,2发炮弹而已。现在如果有了大量军事物资的援助,等于如虎添翼。
同时,当时陕甘的实力派......
-----------------------------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如果没有苏联的支持,这些部队即使联合起来,想和中央对抗根本是不可能的,等待他们必然是被消灭和收编的命运。

那是肯定的。而且,即使苏联愿意援助,也很难实现,那里是一片戈壁,大规模汽车队行驶困难。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7 23:38:12 +0800 CST  
第六十八章 傅顽逞凶
聂帅并不清楚主席真实意图,当然不愿跟着主席“发昏”。他接电后,于1946年8月2日赶往大同前线,主持召开阳高会议,讨论是否继续攻打大同。与会者有晋察冀军区副政委罗瑞卿、刘澜涛,3纵司令杨成武、4纵司令陈正湘、张家口卫戍司令部郑维山、晋绥军区副司令张宗逊等。众人商议下来觉得,要是出击平汉线,只扒掉铁路的话,倒比打大同好。问题是,主席还要打下保定、石家庄两座坚固设防的城市,故还不如就打大同更好。
于是会议决定,成立大同前线指挥部,以约六个旅共1.6万兵力攻城。由于比较善打运动战的萧克并未来到前线,便由晋绥的张宗逊(跟随主席参加过秋收起义)任司令员,晋察冀的罗瑞卿为政治委员,从而为日后失败埋下伏笔。在打法上,会议决定尽量将城外各点敌人分割歼灭,不使其退缩城内,减少攻城阻力,力争20天内拿下大同。为防南口方向敌三个师可能西援,命杨得志率1纵,开进到延庆地区阻敌;而防傅作义部约四个师可能东犯,又以五个旅(即晋绥军区的四个旅和晋察冀军区2纵4旅)兵力,开赴凉城地区准备打援。
聂帅于会后赶回张家口,在8月3日致电中央军委:“一致认为攻占大同对今后各方执行任务均为有利。”“对大同拟强攻及坑道进行,我们与晋绥已有一些准备,并继续加强中。”平心而论,由于大同守军分属不同建制,且位于阎、傅这两个实力有限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结合部上,又对平津国民党军重兵集团有险峻山路阻隔,中共军队确有取胜可能。主席纵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在6日复电聂帅:“你们在布置大同战役后,望集中注意于准备平汉战役,一俟大同得手立即开始平汉战役。”认可了先打大同的布置。
8月2日,阳高会议召开那一天,中共军队已经隔断大同与外围怀仁县城的联系。这次,大同守军坐不住了。他们在七辆坦克掩护下,出动了千余人向南接应被孤立的怀仁敌军。中共军队本可将其放到怀仁,再集中优势兵力,待其回窜时通过野战歼灭。但晋察冀8旅33团错误地采取了对攻战法,经一整天激战,虽毙敌400余人,却使残敌与坦克均退回大同,而还未被包围的怀仁守敌,也在当晚逃到大同。之后,中共军队又于4日占领口泉,5日占领海立村,基本清除大同外围据点。
休整九天后,中共军队于8月14日晚,对大同发起总攻。但由于攻城部队仅1.6万人,比守军还少,故战至9月4日,才肃清城外所有据点,并从5日起转入坑道作业爆破城墙阶段。但在此之前,老蒋已经调动了救兵。这支救兵并不驻扎在平津地区,而是绥远傅作义部。无力不起早的傅某之所以肯出兵,是因为老蒋派参谋总长陈诚飞赴绥远,将大同、雁北地区划归他的第12战区管辖。而傅某敢揽瓷器活,则因为手里有金刚钻。
说白了,傅作义的金刚钻其实与中共一样,就是打虚实结合的运动战。答应了老蒋出援大同后,他召集其亲信部将连开七天秘密军事会议,最后决定采取围魏救赵战法。具体部署为集中3万余兵力,分三路袭击集宁,迫使中共军队从大同前线分兵北援,然后挫败援军,自然就能解大同之围。9月3日,傅部头号战将、暂3军军长董其武,率暂3军暂11、17两师,及著名的35军新31师共1.3万人,由中路出动;孙兰峰率骑兵主力3千余由北线出动,猛扑卓资山-集宁方向。而35军101师、新32师和骑4师为二线部队,随后增援。
对于蒋傅之间交易,主席早已通过情报系统掌握。8月28日,他致电前线指挥员张、罗并告聂、贺两帅:“(一)蒋军北线作战计划规定,大同属于十二战区,傅部有相机占领卓资山、凉城之任务;(二)你们必须立即开始部署歼灭傅军向卓资山、凉城进攻之部队,同时不影响我对大同之攻击;(三)你们所得情况如何,歼灭傅部把握如何,及是否可以不影响对大同之攻击,均盼告。”
而当天,大同前线指挥部张、罗即回电中央军委和主席,表示本已考虑了傅部出援因素,决心一面围困大同,一面在野战中消灭傅部一到两个师。据此,张、罗留下三个纵队和一些地方部队,由3纵司令员杨成武和政委李志民指挥,继续围攻大同。张、罗则率358旅和晋察冀军区4纵,北上集宁打援,并将1纵两个旅,由平绥路东段急调丰镇,作为预备队。
9月5日,傅部进攻由晋绥野战军独1旅守卫的卓资山。大同前线指挥部给他们的任务是守三天,却不料敌军突破一点后,即采取运动包围战法,向侧后迂回。独1旅旅长王尚荣不得不东南方向撤退,仅八个小时就失去阵地,且伤亡500余人。初战不利,中共军队很想获得傅部下一步动向的情报。然而,傅作义已令其所有军官呆在军营中,不准回家食宿,且不用国民党军共用密码,故一无所获。而傅部主力却于7日,经平绥铁路以北火石坝秘密东进,8日到达集宁西北地区隐蔽集结。中共军队直到当晚才得知情况,马上将主力转向集宁,打算乘敌攻集宁时,击其侧背,力争歼灭其一两个师。
不过,由于没有料敌在先,已让傅部抢先于9月10日攻下集宁外围多处重要阵地,并于当晚六时发起总攻,一部突入城内。但中共军队还有机会,两个团守城部队在11日击溃敌暂11、17师进攻,而增援而来的六个旅更于11日晚六时,将傅部反包围。战至12日十六时,集宁城下傅部3个师被歼5000多人,阵形已乱。可就在此大好形势下,作为前线主要军事指挥者的张宗逊,没有听从主席10日电报中要求集中优势兵力,一个师一个师歼敌的告诫,再犯致命错误。他见敌郭景云101师凶猛来援,便决定停止对集宁内外傅部围歼,只留一个旅和城内守军与其巷战,抽调大部主力,西出大脑包山,以先歼101师。
结果,两个方向都形不成优势兵力。13日,对援敌101师交战中,敌炮兵在支援其一线部队攻占东土坑山时,因无法控制瞄准仰角,将百多发炮弹超越山顶射出。哪晓得歪打正着,炮弹恰好落在正赶来增援的中共大部队人群中,造成巨大伤亡。前线指挥部以为是敌大部队到达,命令部队撤退。而撤退过程中,敌35军新32师、骑4师真的于中午十二时前来增援,更使局面不可扭转。同日早晨,董其武率集宁城下傅部,重新恢复外围阵地。下午三点左右,董派城外部分援军进城与城内敌军会合,攻击更加猛烈。战至晚十时,中共守军实在无法再守,遂撤出战斗,进入山区。而不知就里的主席,还在当日十三时致电张、罗,继续要求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结果当然毫无用处。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09:20:54 +0800 CST  
集宁既失,中共军队士气受挫,大同无法再攻,遂于9月16日撤围。中共军队在大同集宁战役中,虽歼敌近万,自身只伤亡5000余人。可非但攻占大同战略目标未能实现,而且连上年在绥远战役中从傅作义部手里夺来的卓资山、集宁等要地也都丧失,更使傅部越战越强,将晋察冀和晋绥两大解放区分割开来,并与平津国民党军一起,对张家口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不得不承认,是这匹战争黑马以实力有限的部队,再加上张宗逊这位庸将“帮忙”,才使主席实现了本已无望实现的诈败目标。
傅作义为老蒋立下大功,得意忘形之际,授意其秘书阎又文起草《致毛泽东的公开电》,欲公然与中共叫板。不料,又文其实是中共地下党员,受命后秘密向向中央请示。而主席闻讯后,要总理转告又文,要在这封信里把中共骂得狠一些,让傅部上下兴高采烈,让中共指战员看后,在战场上恨不能把敌人一口吃掉。
于是,又文起草的信于9月20日在傅部机关报《奋斗日报》上发表。称傅部能以少胜多,“不是一个军事上的胜利,而必须称之为人民意志上的胜利”。认为即使国民党政府“存着若干缺点,需要改革”,但人民厌恶中共制造战乱、破坏交通、翻身算账。要求中共“立刻改变政策,放弃武力万能的观念速参加政府,结束内乱。”还称傅作义自己“是一个同情共产党的人”,要求主席放弃战乱政策,促成宪政,实现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气焰相当之嚣张!最令人气愤的是,文章嘲笑了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不堪一击。为此,老总特要求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领导,将此电向连以上干部宣读,通过阅读这份反面教材,真的起到了提高广大指战员斗志的作用。
但不管怎么说,中共在华北军事居于劣势的局面暂难挽回。从8月21日起,老杜指挥东北国民党13、93军及十一战区103军共7个师,对承德、青龙、建昌展开进攻。因晋察冀主力西去大同,敌军很快于28日占领承德。而9月4日到21日,国民党军又占领冀东15座县城,迫使冀东中共武装转入游击状态。中共军队这一仗尽管没什么损失,但由于承德是热河省省会,故以后关内控制在手的省会城市,就只剩下张家口一根独苗了。
对此,主席也许不太在乎,但对于注重要地得失的老蒋,却犹如注入一针兴奋剂。而让他兴奋的,还还不止大同、承德这两处,苏中也基本得手了!8月19日,陈诚在徐州主持高级军官会议,制定进攻淮北的第二期作战计划。21日,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指挥12个旅国民党军,向睢宁、宿迁方向和台儿庄方向推进。由于陈毅等指挥能力有限,山东野战军不像华中野战军善于分割歼敌,而将主力停留在泗阳、众兴一带休整。结果,国民党军未经重大战斗,便于8月底、9月初,占领了淮北及台儿庄地区。
之后,国民党军按老蒋9月底要攻下苏北各重要城镇限令,准备对淮阴发动进攻。对此,粟裕致电中央军委,主张吸引国民党军数个师向苏中增援,继续打出八战八捷、九战九捷这样的胜仗。主席于8月31日致电粟、谭并告南线各战略区领导,同意了此要求。于是,华中野战军一面休整,一面对海安、如皋取包围态势,预备围点打援。但这样一来,看守淮阴大门的山野,就可能被国民军切断回山东的退路。于是,陈毅于9月4日提出三个作战方案,供中央军委和华中分局选定。方案一是只留9纵守泗阳、众兴,主力北移沭阳,迎击敌74、69师。方案二是就地出击洋河(就是洋河蓝色经典的产地),打桂系两个师。方案三是就地待机。而真实意向是要采取方案一。
粟裕看后于9月7、8两日,便与谭震林连电建议山野,先按方案三就地给予敌军打击,然后按方案一行事。意思就是让山野暂时为华中野看家,以便他能打下海安。9日,粟裕又单独致电中央及陈毅,干脆直接提出打下海安再北移的要求。见粟裕不同意山野北上,陈毅也在当天联名宋时轮致电张云逸、粟裕并报中央军委,称“如蒋军由宿迁东进,我军即时出击”,因宿迁敌军出击方向正是沭阳,该电的意思就是山野要马上北上。当然,为了对华中有所交待,电报里也要求粟裕“仍打下海安”。
平心而论,陈、粟两人在作战方针上的不同观点碰撞,以陈毅在战略上更为正确。试想,苏中解放区与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隔江相望,老蒋如让其酣睡,自己又如何睡得着?当李默庵第一绥靖区正面进攻效果不大时,肯定会动从淮北东西向截断苏中解放区的脑筋。中共若不为所动,以山野遂行东西向防御,则更有可能从更北面割裂鲁苏联系,陷山东解放区于无主力部队、华中解放区有主力无退路的极端危险境地。故而,陈毅身在泗阳、心系沭阳,在战略上是正确的。而粟裕取得七战七捷之后,不思留少量部队在南线与敌周旋,将主力调回两淮西侧,还在幻想八战八捷、九战九捷,在战略上属捡芝麻丢西瓜,极端错误!
可问题是,粟裕在战术上又极端老到,连战连捷;而陈毅在战术上相对幼稚,一小胜一小负。所以,陈毅有理也叫不响,不敢明确要求粟裕撤围海安,而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执行方案一。陈毅此电一发,战略观念超强的主席立刻心领神会。他于9月10日回电,在做了点询问“泗阳方面之防御力量如何?”的表面文章之后,同意了陈毅的计划,以确保山野、华中野南线两大战略部队后路不失。陈毅既然得到尚方宝剑,立刻按方案一,率主力北上,而只留9纵防守。
不过,陈毅在战略上虽正确,在战术上又错误了。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本就把主力放在山野对面,在宿迁的所谓主力是由整69师伪装的。看到陈毅中计,他马上令主力发动进攻。主席首先发现上当,便于11日致电陈、粟等,要陈毅率主力返回泗阳前线,再让粟裕停止围攻海安,北上保卫两淮。为防两淮突然失陷,还要求后方兵工厂速向东移。
粟裕接电后,也于当日复电中央并转陈、宋,说华中野因天雨泥泞,先头部队9月18日才能赶到淮安,主力更要到25日,才能在两淮战场展开。故建议山野主力,依托泗阳防守正面,从侧翼对敌反突击。他的如意算盘是,先让山野与敌缠斗,使其疲敝,等华中野到达后,寻找敌破绽,像七战七捷那样,逐个击破。陈毅对中央的话当然不能不听,遂于11日当天回师两淮。而主席又在12日致电陈、宋,要求他们只打一个旅,而不能同时打两个旅。陈毅这时想的根本不是消灭多少敌人,而是确保后路不失。故在后卫部队不断遭遇整69师袭击的情况下,行军速度不快。这样,没等他赶回,泗阳已于12日失陷。薛岳更在13日,令桂系7军向东佯动,摆出沿着来安、鱼沟一线,从北面迂回淮阴的模样。陈毅一看,干脆宁犯战术错误,不犯战略错误,停留在这一线与敌对峙。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0:33:30 +0800 CST  
9月14日,粟裕独自赶回淮阴,他和华中军区其余领导的思路,还停留在七战七捷的战术胜利层面。他们经商讨,认为应请山野回防淮阴正面,确保淮阴这个战役“轴心”,以便华中野到达后打歼灭战。粟裕这个见地战术上可行,但战略上存在被国民党军合围于两淮地区的危险。故陈毅任凭粟裕15、16日电请,17日四次“恳求”,就是按兵不动。到18日,陈毅在粟裕逼迫下,情急之间松口,说派六个团南下淮阴;继而后悔,说只能派一两个团;最后干脆反悔,说只有一个团可在次日赶到。
有人认为,陈毅这么做是不愿牺牲山野部队,为粟裕做嫁衣裳。但笔者却觉得,陈毅后来把山野指挥权交给了粟裕,心眼并没那么小。陈毅主要是担心,即使粟裕将华中野主力调回两淮,吃掉国民党军一两个整编师,山东后路仍可能被国民军切断。如果那样的话,山野、华中野可就成了李先念中原部队第二了,就算突围成功,也要损失大量兵员和重武器。而山东不是东北,没有苏联这个国际政治背景可资利用,光有群众支持,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很可能一败涂地而撤到河北,那可就对革命事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了!
而主席内心里是赞赏陈毅战略眼光的,但因为陈毅已经在战术上当了薛岳的当,故不便出面支持,公然反对战术水平高超的粟裕。而且,既然苏中早晚要放弃,乘着大同集宁战役失利之际,再给老蒋献上一份厚礼,使他因骄傲而走向万丈深渊,也是妙事一桩。于是,他干脆对两淮战场放任不管,集中精力于16日,为中央军委起草了一份题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党内指示(后被收入毛选第四卷),志在长远,让陈、粟二人自由发挥。
陈毅坚持不继续南下,给了薛岳时间。薛岳突然在7军背后,放出最凶悍的敌人——整74师。9月13日,该师突破南新集阵地;15日,又强渡攻下码头、小桥防线。谭震林被迫无奈,下令扒开运河大堤,防水迟滞其进攻。但这仍挡不住该师,他们又于17日占领石工头阵地,进逼到淮阴城下。18日,该师师长张灵甫亲临一线督战,并于午夜派出2个连,从9纵与5旅结合部成功突破,用中共军队俘虏供述的口令,诈开淮阴南门。他们进城后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建立阵地,该师主力随即从正面猛攻。粟裕组织组织皮旅和9纵预备队实施反击,却未奏效,被迫于19日黄昏,撤离混战中的淮阴。而此时,华中野主力先头部队才刚到淮安,粟裕能做的只是赶紧率领他们,北上与山野靠拢。而整74师继续南进,又于22日攻占淮安。
据《第三野战军战史》记载,两淮保卫战歼敌数1.4万人,也有原始资料认为毙伤敌6000多人。但无论歼敌多少,都没能歼灭敌成建制的部队,老蒋只须去抓些壮丁,就能把这次损失弥补掉,而两淮却实实在在落到了他手中。应该说,薛岳这匹国民党军“上等马”,采取声其必救而攻其难守战法,完胜陈毅这匹中共军“下等马”。再加上绥远“傅上等马”险胜“聂贺下等马”,国民党军在9月间,“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如果每条战线皆是如此,那主席诱蒋主动与中共决裂的策略,很可能弄巧成拙,中国革命大事去矣!但好在主席也有王牌,那就是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
刘邓军出击陇海线获胜,让老蒋恼羞成怒,决心报复。他从徐州绥靖公署调第5、18(即整11师)、88军,从郑州绥靖公署调整3、41、47、55、68师及伪军张岚峰部,向山东菏泽地区发动钳形攻势,打算控制鲁西南,进而进击漳河,打通平汉线。刘帅其时手头只有4个纵队、12个旅、5万余人,但他这匹“上等马”会者不忙,决心暂时放松敌徐州薛岳这匹“上等马”一路,重点打击郑州刘峙“下等马”一路,且把歼击对象定为在中央军整3师身上。
9月2日,昏聩的刘峙取消整3、47师合击定陶计划,改为整47师攻定陶,整3师进菏泽,这等于送礼上门。主席获此情报后,于9月3日致电刘邓说“蒋介石迫令刘峙冒险前进正是我歼敌良机,望即部署歼灭其一路。”刘帅决定提前出击,当日晨即放手诱整3师冒进,并将战场由韩集西移大杨湖地区。下午,整3师被诱入预定战场。晚23时30分,刘邓军左右两集团各5个旅,突然对其发起攻击。其中,攻击重点指向较弱的20旅,同时以一部兵力佯攻和牵制其师部和第3旅。但由于右集团的2纵和左集团的7纵,未能在指定时间进攻,战果不大,没能实现当晚歼敌两个团的目标。
9月4日,整3师在飞机、坦克配合下顽强抵抗,仅损失3个营。敌师长赵锡田发觉陷入重围,向刘峙紧急求援。刘峙这才令已拉开12.5公里距离的整47师,向整3师靠拢,但被3纵阻于桃园地区。5日,刘峙更令40公里以外的整41、55、68师都去增援,但均被刘邓军钳制与阻击。仗打到这个份上不能再拖下去了,刘邓军在当晚向整3师发起全线猛攻,刘帅亲临6纵前线指挥,连炊事员、饲养员也投入战斗。靠着这股拼命精神,终于6日晨,在大、小杨湖地区,全歼敌20旅;在大黄集、周集地区,重创敌3旅;并进逼天爷庙敌师部。赵某再也无法支撑,在中午率师部与3旅残部向南突围,企图投奔攻至桃园的整47师,但在秦砦附近地区,被尽数俘虏。
这时,敌其余四个呈向心增援天爷庙态势的整编师处境危险。他们如原地固守,则其中一个整编师又会遭围歼;如迅速撤退,后卫部队也将遭追歼。刘峙在两害相权后取其轻,令他们迅速向考城、兰封(解放后合并为兰考,并因焦裕禄而闻名)方向撤退。刘帅抓住有利战机,于7日以6、7两纵对整47师侧后展开猛烈卷击,该敌溃散后大部被歼。同时,2、3两纵一部向考城迫近,又消灭敌74旅两个营,2纵又在考城以北消灭整41师由东明向南撤退的125旅、104旅各一部共约两个营。
至此,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历时5天的定陶战役中,共歼国民党军1个整编师师部、4个旅共1.7万余人,其中俘1.2万余人,缴获坦克6辆及大批军用物资,彻底挫败敌郑州绥署的进攻,而徐州绥署出犯的敌军仍被阻于城武地区。而刘帅赖以取得如此辉煌胜利的兵力,不过区区5万而已。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9月7日追击战,这一天取得的战果(尽管未再歼灭一个师部,但有战场打扫权,缴获了大量武器)竟与前面全歼整3师的战果相当。不得不承认,全面内战爆发以来,真正具备成建制歼灭国民党军的将领,除了粟裕,就只有刘帅了。
老蒋吃了这次亏,当然还不甘心。他立刻调整部署,以顾祝同替代刘峙出任郑州绥署主任,改由徐州方面第5军、整11师为核心的部队,由城武向定陶、菏泽进攻。刘邓军于9月10日在定陶以西安陵集召开纵队级干部会议,总结了定陶战役经验得失以后,并未急于再战。他们于9月中旬,在巨野西南地区休整,补入了7000多翻身农民和4000多解放战士(经过思想教育的被俘国民党士兵),兵力有所加强。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1:21:18 +0800 CST  
9月19日,面对大同、两淮都已失败局面,主席需要刘邓军再获战果,遂以中央军委名义询问其下一步作战目标。刘帅与小平经过多日商讨,于25日向中央军委报告,决心在一周内夺取金乡、鱼台、单县等城,歼其守敌正规军两个团及地方部队,以调动第5军、整11师来援,在野战中歼其一部。主席接电后,立刻于次日回电同意,并要求早日执行。但就在这时,刘邓获得第5军、整11师已准备向嘉祥、巨野进攻的情报,便决定就地歼灭它们。
9月28日,国民党军发起进攻。29日,刘帅决定以龙固集为歼灭第5军的预设战场,以大义集为歼灭整11师的预设战场。战局演变至10月3日,整11师进入张凤集、大义集的预设战场,且各旅处于分散状态,刘帅遂下令歼击。当晚二十时,刘邓军3、6、7纵队分路向位于张凤集地区的整11师11旅,发起全力进攻。但敌军不愧为五大主力之一,早已收缩集结,仅被歼一个加强连。4日晚,他们跟踪追击再次突击11旅,却又扑空或被击退,只有敌32团被包围在了张凤集。刘帅既然无法抓住整个11旅,遂决定集中全力歼灭它一个团。
9月5日晚,7纵向张凤集发起进攻,但没想到,竟然啃不动32这一个团。鉴于这场经典的村落攻防战长期以来为网络军迷所津津乐道,其激烈程度早有专文描述,这里就不赘述了。结论就是整11师训练有素,善于构筑工事,且官兵战斗意志坚定,即使因战略失误处于被围歼状态,依然顽强抵抗。战至7日十六时,整11师两个团援军攻入张凤集东南角,将包括32团团长张慕贤在内的200余人残部,接应而去。此地最终战果是,刘邓军以伤亡1300余人代价,毙伤敌1000余人,俘敌300余人。
与此同时,敌5军为救张凤集之敌,与2纵在龙固集进行反复拉锯缠斗。直到9月7日,32团被敌救出,整11师和5军才分别向南和西南撤退,并靠拢在一起。至此,巨野战役结束。刘邓军在付出5000余人伤亡后,共毙伤俘敌5300人。但前面已经说过,老蒋只要去抓些壮丁,很快就能弥补这种损失。故总的说来,巨野战役除了给整11师带来一定震慑,使5军觉得对手强硬之外,双方打了个平手。而老蒋综合整个9月战果,自然觉得占了大便宜。
时间接近10月,老蒋还想在新的一个月里继续高奏凯歌,便把矛头对准了中共在关内占有的唯一省会——张家口。在他看来,只要拿下这个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城市,国民党就有资本单方面召开国大了。而大同集宁战役失败后,缺乏战术指挥能力的聂帅,也马上看到了这一点,并立刻召开晋察冀中央局常委会,讨论是否放弃张家口。会上,聂帅和萧克主张弃守,他们一表态,其他将领也只好同意。9月16、17两日,聂、萧据此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不再坚守张家口,将部队分配在冀热辽、平汉路、平绥路三个战场,进行运动战的设想。
聂、萧设想符合主席一贯思想,却不符合主席此时对日后战局的安排。主席的安排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为避免傅作义成为日后老蒋进攻延安的急先锋,必须将他调往华北。当时,国共全面内战虽已打成如火如荼,但双方在政治上却还未彻底决裂。而政治决裂一天没有成为现实,主席就得让中共军队装一天孙子。因为一旦中共军队占了上风,老蒋可立刻换一副伪善面孔,表示愿意和谈,使中共陷于被动。而想要与国民党当局政治决裂,就必须付出让敌军进犯陕北的重大代价。
由于前面已经分析过的原因,主席并不怕胡宗南部进攻延安。但通过观察傅作义部在大同集宁战役中所表现出的高超运动战技法,他不由担心起一旦傅部投入陕北战场,将给中国革命带来致命危害的问题来了。要解除这一危机,就必须把傅部主力从靠近陕北的归绥、包头一带,调往华北的张家口甚至北平。但老蒋不会无缘无故把这些要地授予傅某,为此,就必须在让出张家口问题上做做文章,让老蒋在华北国民党军无法得手情况下,重演大同一幕。
9月18日,主席据此原则给聂、萧回电,在赞同放弃张家口,要求秘密疏散的同时,提出以张家口为诱饵,集中主力于南口到张家口地区,设法歼灭进犯敌军的主张。聂帅当然不敢怠慢,遂于9月20日发布《关于保卫张家口战役部署的命令》,规定以8个旅置于怀来、延庆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灭北平方向之敌一两个团。将一个纵队(欠1个旅)部署于西线柴沟堡地区,配合晋绥部队,防范傅、阎部队。以6个旅在平汉线北段实施进攻,作为钳制方向。此外,冀热辽主力向热西进击,牵制敌13军,一部出击北宁路、平承路,破坏交通。
见中共并未主动放弃张家口,国民党军于9月29日转入进攻。起初,只有东线十一战区16军的22、94、109 师和53军130 师共4个师兵力,沿平绥线向西进攻。他们尽管有飞机、坦克配合,但战至10月2日,才以巨大伤亡占领东、西花园等地。3日晚,萧克指挥部队反击,全歼敌109师325团及327团一个营,暂时遏止了敌攻势。
眼看伤亡5000余人却进展有限,老蒋在派陈诚和北平行辕副主任陈继承到南口调整部署的同时,决定再次调动傅作义“积极性”。与上月下令将大同划归第十二战区负责一样,他又一次将张家口划归第十二战区负责。待价而沽的傅某早已等候多时,他一接到命令,立刻以小股部队在大同做出东进态势,却以主力第35军、暂编第3军和骑4师等部4万人,于10月7 日由集宁出动,秘密经察北尚义,偷袭张北。要知他这次偷袭是否又能得逞,请看第六十九章《调整部署》。
在结束本章内容时,还想谈谈傅作义部为什么能从解放战争初期区区三万之众,逐渐在膨胀成为将近二十万人的重要军事力量。分析原因,首先是傅某善于打运动战,军事思想远比国民党中央军先进。其次是傅某注重军队文化建设,相对比较注意官兵同心的问题。最后是傅某比较注意处理军民关系,军队纪律较好。分析来分析去,这些优点其实就是中共军队的固有作风,难怪乎很多国民党官僚将傅部称为“七路半”。而真正对中共军队构成重大威胁的,不是“六路”或“九路”,恰恰就是“七路半”。
“七路半”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是,中共当时提倡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即使中共的对手借鉴了中共的文化,同样能得到群众有限度的支持,有打胜仗的可能,并反过来成为中共最凶悍的敌人。退一万步讲,即使中共最终被敌人镇压了下去,能成功镇压中共的敌人,也必然从中共那里学到了很多,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当然,“七路半”毕竟是“七路半”,傅作义尽管从中共那里学到了很多,但毕竟不是中共。当主席结束为引诱老蒋主动发动内战的诈败以后,选择最能干的将领,竭尽全力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搏斗时,“七路半”还存在的一切弱点便暴露无遗,最后成为“八路”手下败将。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2:41:58 +0800 CST  
@花间杜牧 2015-10-18 10:50:31
楼主是在写小说,
什么么诈胜诈败,大都是事后歪曲。
-----------------------------
哪里事后歪曲?请举出事例来。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3:15:36 +0800 CST  
事实上,到1月15日,皖南事变已以新四军惨痛失败宣告落幕。在9000余新四军中,约2000人牺牲,4000多人被俘(普通战士补入国民党军,排以上干部650人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后有200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致死,200多人越狱回到革命队伍,200多人在抗战胜利后被党营救回来),1500人突围归队,1600名当地战士乘乱回家。
------------------
@Lancer2 2015-09-29 11:37:22
蒋介石就是心慈手软啊,红二十军副排长以上干部900余人可是全部活埋,一点也不耽误老毛成了大救星!
-----------------------------
@zhaoyu1027 2015-09-29 15:21:30
如果不处理红20军军官团,军事政变的罪恶基因就将附着在中共军队的躯体上,使日后国家不得安宁,经济无法发展。所以,消灭武装叛乱的红20军军官团,那是行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killywen 2015-09-29 17:34:08
现在没看到内部资料。红20军若仅仅脱离毛的掌握,不服从红一管理。也说不上啥。
他们被抓起来,肯定有很多见不得人的问题。
比如朱德在红四军七大前,经常说谎吹牛,也仅仅是批评了事。而李文林那些将领呢?
-----------------------------
@zhaoyu1027 2015-09-29 19:45:48
红20军若仅仅脱离毛的掌握,不服从红一管理。也说不上啥。
就算只有这点事,也不能放过。还是看看我在文中是怎么分析的吧。
消灭红20军军官团,就是要吸取唐朝藩镇为祸教训,把红军中骄兵悍将习气消灭于萌芽之中。那么,唐朝藩镇为祸根源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唐王朝自己也一直不甚了了,但到了唐末人们终于看出,原来是牙兵在兴妖作怪。所谓牙兵,就是节度使的亲军,是一支军队的灵魂,与现代军队里军官团有些类似。......
-----------------------------
@好玩得很abc 2015-10-06 22:31:33
呵呵,其实就是严厉镇压任何反抗----特别是武装反抗。
党指挥枪,如果政党变质了,是不是军队也要一同变质?
-----------------------------
@zhaoyu1027 2015-10-07 14:49:21
什么叫政党变质?军队变质?只要中国社会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政治格局能够保持,就无所谓什么变质。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1 11:50:15
政党变质就是政党变质。好比孙中山的国民党与蒋介石的国民党,是一样的吗?
-----------------------------
@zhaoyu1027 2015-10-11 12:38:53
孙中山的国民党与蒋介石的国民党完全一样,我不认为有什么变质。你认为变质,请讲理由。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3:21:26
呵呵,你认为是一样的,有什么理由呢?
你是认为孙早晚会和共破裂,4.12蒋只不过是继承了孙的遗志?
-----------------------------
没错,就是这么回事。这是政治斗争一般规律。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7:12:02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09 12:24:57
1936年5月21号,东征红军总部班师回朝,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到达瓦窑堡,红军东征算是正式宣告结束,红军东征在军事上的成果并不理想,作为这次军事计划的提出者和主导者,毛泽东后来也明确承认,在山西立足,从目前红军的力量来看,还有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
其实东征的军事计划从一提出,就在中共决策层引发了意见分歧,许多人不同意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军事计划,认为红军刚到陕北,刚站住脚,应该巩固一段时间再图发......
-----------------------------
@zhaoyu1027 2015-09-29 20:56:37
毛主席到陕北后,带领红军东征西讨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打通国际线及筹款,但深层次用意,是引起蒋介石注意,让他前来围剿,从而激化与张杨间的矛盾,为西安事变张本。
-----------------------------
@好玩得很abc 2015-10-06 22:35:37
这是拿结果来倒推原因了。
-----------------------------
@zhaoyu1027 2015-10-07 15:57:02
什么叫拿结果倒推原因?难道在你看来,毛主席带一支小部队在陕北终老,就是他的人生抱负?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1 11:48:48
我说你结果推原因,是说你说的西安事变的起因。毛不可能会通过什么引起蒋注意,从而激化什么矛盾来促成西安事变的发生。
-----------------------------
@zhaoyu1027 2015-10-11 12:36:19
毛主席在宁都会议失去军权后,就一直在思考,弱小的共产党怎么能推翻强大的国民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中国重新乱起来,乱的办法就是搞掉蒋介石。我在正文里分析得很清楚。所以,他一看到张学良也到了西安,战略思想当然就是不断挑事,最后让张杀蒋。难道你以为西安事变是偶发事件吗?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3:33:35
你的论断里一个致命的地方在于,1、蒋如果不用张学良来打毛,把张调开,还会有西安事变吗?2、西安事变的发生当然是偶然。你说的好象西安事变是毛算计的一样。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7:18:06
还不如干脆说日本就是毛引进来的。难怪以前有人说七七是中共挑起的。
-----------------------------
你有什么依据?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7:39:41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09 12:24:57
1936年5月21号,东征红军总部班师回朝,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到达瓦窑堡,红军东征算是正式宣告结束,红军东征在军事上的成果并不理想,作为这次军事计划的提出者和主导者,毛泽东后来也明确承认,在山西立足,从目前红军的力量来看,还有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
其实东征的军事计划从一提出,就在中共决策层引发了意见分歧,许多人不同意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军事计划,认为红军刚到陕北,刚站住脚,应该巩固一段时间再图发......
-----------------------------
@zhaoyu1027 2015-09-29 20:56:37
毛主席到陕北后,带领红军东征西讨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打通国际线及筹款,但深层次用意,是引起蒋介石注意,让他前来围剿,从而激化与张杨间的矛盾,为西安事变张本。
-----------------------------
@好玩得很abc 2015-10-06 22:35:37
这是拿结果来倒推原因了。
-----------------------------
@zhaoyu1027 2015-10-07 15:57:02
什么叫拿结果倒推原因?难道在你看来,毛主席带一支小部队在陕北终老,就是他的人生抱负?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1 11:48:48
我说你结果推原因,是说你说的西安事变的起因。毛不可能会通过什么引起蒋注意,从而激化什么矛盾来促成西安事变的发生。
-----------------------------
@zhaoyu1027 2015-10-11 12:36:19
毛主席在宁都会议失去军权后,就一直在思考,弱小的共产党怎么能推翻强大的国民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中国重新乱起来,乱的办法就是搞掉蒋介石。我在正文里分析得很清楚。所以,他一看到张学良也到了西安,战略思想当然就是不断挑事,最后让张杀蒋。难道你以为西安事变是偶发事件吗?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3:33:35
你的论断里一个致命的地方在于,1、蒋如果不用张学良来打毛,把张调开,还会有西安事变吗?2、西安事变的发生当然是偶然。你说的好象西安事变是毛算计的一样。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7:18:06
还不如干脆说日本就是毛引进来的。难怪以前有人说七七是中共挑起的。
-----------------------------
@zhaoyu1027 2015-10-18 17:39:41
你有什么依据?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8:06:04
请弄清楚:这不是我说的,是网上有人说的。而说的人的论据也是典型的从结果倒推起因----因为中共在抗战中获利。
我之所以在回复里引出这个话,也是因为你文中所述的西安事变的发生,是毛刻意引起的。
-----------------------------
我有详尽论据,你有论据吗?如果不是你说的,不要传谣。如果你再传谣,立刻拉进黑名单,取消传谣资格!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8:19:45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09 12:24:57
1936年5月21号,东征红军总部班师回朝,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到达瓦窑堡,红军东征算是正式宣告结束,红军东征在军事上的成果并不理想,作为这次军事计划的提出者和主导者,毛泽东后来也明确承认,在山西立足,从目前红军的力量来看,还有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
其实东征的军事计划从一提出,就在中共决策层引发了意见分歧,许多人不同意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军事计划,认为红军刚到陕北,刚站住脚,应该巩固一段时间再图发......
-----------------------------
@zhaoyu1027 2015-09-29 20:56:37
毛主席到陕北后,带领红军东征西讨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打通国际线及筹款,但深层次用意,是引起蒋介石注意,让他前来围剿,从而激化与张杨间的矛盾,为西安事变张本。
-----------------------------
@好玩得很abc 2015-10-06 22:35:37
这是拿结果来倒推原因了。
-----------------------------
@zhaoyu1027 2015-10-07 15:57:02
什么叫拿结果倒推原因?难道在你看来,毛主席带一支小部队在陕北终老,就是他的人生抱负?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1 11:48:48
我说你结果推原因,是说你说的西安事变的起因。毛不可能会通过什么引起蒋注意,从而激化什么矛盾来促成西安事变的发生。
-----------------------------
@zhaoyu1027 2015-10-11 12:36:19
毛主席在宁都会议失去军权后,就一直在思考,弱小的共产党怎么能推翻强大的国民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中国重新乱起来,乱的办法就是搞掉蒋介石。我在正文里分析得很清楚。所以,他一看到张学良也到了西安,战略思想当然就是不断挑事,最后让张杀蒋。难道你以为西安事变是偶发事件吗?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3:33:35
你的论断里一个致命的地方在于,1、蒋如果不用张学良来打毛,把张调开,还会有西安事变吗?2、西安事变的发生当然是偶然。你说的好象西安事变是毛算计的一样。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7:18:06
还不如干脆说日本就是毛引进来的。难怪以前有人说七七是中共挑起的。
-----------------------------
@zhaoyu1027 2015-10-18 17:39:41
你有什么依据?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7:54:49
请弄清楚:这不是我说的,是网上有人说的。
-----------------------------
这么说,你是在传谣啰?严正警告你,若再传谣,立刻剥夺发言资格!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8:21:31 +0800 CST  
事实上,到1月15日,皖南事变已以新四军惨痛失败宣告落幕。在9000余新四军中,约2000人牺牲,4000多人被俘(普通战士补入国民党军,排以上干部650人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后有200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致死,200多人越狱回到革命队伍,200多人在抗战胜利后被党营救回来),1500人突围归队,1600名当地战士乘乱回家。
------------------
@Lancer2 2015-09-29 11:37:22
蒋介石就是心慈手软啊,红二十军副排长以上干部900余人可是全部活埋,一点也不耽误老毛成了大救星!
-----------------------------
@zhaoyu1027 2015-09-29 15:21:30
如果不处理红20军军官团,军事政变的罪恶基因就将附着在中共军队的躯体上,使日后国家不得安宁,经济无法发展。所以,消灭武装叛乱的红20军军官团,那是行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killywen 2015-09-29 17:34:08
现在没看到内部资料。红20军若仅仅脱离毛的掌握,不服从红一管理。也说不上啥。
他们被抓起来,肯定有很多见不得人的问题。
比如朱德在红四军七大前,经常说谎吹牛,也仅仅是批评了事。而李文林那些将领呢?
-----------------------------
@zhaoyu1027 2015-09-29 19:45:48
红20军若仅仅脱离毛的掌握,不服从红一管理。也说不上啥。
就算只有这点事,也不能放过。还是看看我在文中是怎么分析的吧。
消灭红20军军官团,就是要吸取唐朝藩镇为祸教训,把红军中骄兵悍将习气消灭于萌芽之中。那么,唐朝藩镇为祸根源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唐王朝自己也一直不甚了了,但到了唐末人们终于看出,原来是牙兵在兴妖作怪。所谓牙兵,就是节度使的亲军,是一支军队的灵魂,与现代军队里军官团有些类似。......
-----------------------------
@好玩得很abc 2015-10-06 22:31:33
呵呵,其实就是严厉镇压任何反抗----特别是武装反抗。
党指挥枪,如果政党变质了,是不是军队也要一同变质?
-----------------------------
@zhaoyu1027 2015-10-07 14:49:21
什么叫政党变质?军队变质?只要中国社会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政治格局能够保持,就无所谓什么变质。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1 11:50:15
政党变质就是政党变质。好比孙中山的国民党与蒋介石的国民党,是一样的吗?
-----------------------------
@zhaoyu1027 2015-10-11 12:38:53
孙中山的国民党与蒋介石的国民党完全一样,我不认为有什么变质。你认为变质,请讲理由。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3:21:26
呵呵,你认为是一样的,有什么理由呢?
你是认为孙早晚会和共破裂,4.12蒋只不过是继承了孙的遗志?
-----------------------------
@zhaoyu1027 2015-10-18 17:12:02
没错,就是这么回事。这是政治斗争一般规律。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8:17:15
呵呵,那是你这么认为。
或许孙也会成为共产主义者呢。
-----------------------------
那是不可能的。
首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还是要保护有产阶级,排斥阶级斗争的。
第二,孙中山革命多年形成的班底都是地主、资产阶级分子,他如果脱离了自己班底,成为共产党领袖,也无法驾驭陈独秀、李大钊一班共产主义者。就算他再信仰共产主义,也很快会被架空而丧失权力。所以,他不会倒向共产党。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9:05:55 +0800 CST  

@好玩得很abc 2015-10-11 11:48:48
我说你结果推原因,是说你说的西安事变的起因。毛不可能会通过什么引起蒋注意,从而激化什么矛盾来促成西安事变的发生。
-----------------------------
@zhaoyu1027 2015-10-11 12:36:19
毛主席在宁都会议失去军权后,就一直在思考,弱小的共产党怎么能推翻强大的国民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中国重新乱起来,乱的办法就是搞掉蒋介石。我在正文里分析得很清楚。所以,他一看到张学良也到了西安,战略思想当然就是不断挑事,最后让张杀蒋。难道你以为西安事变是偶发事件吗?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3:33:35
你的论断里一个致命的地方在于,1、蒋如果不用张学良来打毛,把张调开,还会有西安事变吗?2、西安事变的发生当然是偶然。你说的好象西安事变是毛算计的一样。
-----------------------------
@衣雪人 2015-10-18 15:10:44
你的致命的地方在于1,蒋匪有不让地方军阀消耗的战略么?2,不派张学良还有谁和中共拼消耗?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7:14:31
呵呵,看来老蒋没有其它地方军阀就不要打红军了呗。
-----------------------------
@衣雪人 2015-10-18 17:57:38
还真如此哩,蒋匪打红军不用军阀几乎就不行动,唯有一次是派上了中央军薛岳,那也是真急了.在陕北,张学良是必然之选,蒋匪心不旁骛
-----------------------------
在蒋介石看来,让张学良打日本打不过,放在江浙又不放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废物利用”,与红军互相残杀。前面把东北军放在鄂豫皖,也是这个目的。当陕北苏区兴起后,蒋介石哪有不派东北军去陕北剿共之理?毛主席本来就要去陕北,这样一来,更要去了。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19:49:04 +0800 CST  
@嘉陵江上的鱼夫 2015-10-18 17:24:42
帖子还是应该参照国共双方的资料,比如大同战役,尽可能客观些。
-----------------------------
大同战役分析很客观啊。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21:34:40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09 12:24:57
1936年5月21号,东征红军总部班师回朝,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到达瓦窑堡,红军东征算是正式宣告结束,红军东征在军事上的成果并不理想,作为这次军事计划的提出者和主导者,毛泽东后来也明确承认,在山西立足,从目前红军的力量来看,还有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
其实东征的军事计划从一提出,就在中共决策层引发了意见分歧,许多人不同意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军事计划,认为红军刚到陕北,刚站住脚,应该巩固一段时间再图发......
-----------------------------
@zhaoyu1027 2015-09-29 20:56:37
毛主席到陕北后,带领红军东征西讨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打通国际线及筹款,但深层次用意,是引起蒋介石注意,让他前来围剿,从而激化与张杨间的矛盾,为西安事变张本。
-----------------------------
@好玩得很abc 2015-10-06 22:35:37
这是拿结果来倒推原因了。
-----------------------------
@zhaoyu1027 2015-10-07 15:57:02
什么叫拿结果倒推原因?难道在你看来,毛主席带一支小部队在陕北终老,就是他的人生抱负?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1 11:54:14
为什么你觉得我会认为毛的人生抱负是在陕北终老?我只是不同意你所说的所谓毛的什么深层次用意是“引起蒋介石注意,让他前来围剿,从而激化与张杨间的矛盾,为西安事变张本。”
-----------------------------
@zhaoyu1027 2015-10-11 12:42:51
毛主席既然不终老陕北,要取天下,除了日本侵华以外(当然未必确认日本会很快侵华),让蒋介石被杀就是最好的办法了。你肉眼凡胎看不出,就以为毛主席也看不出,这是什么逻辑?
-----------------------------
@好玩得很abc 2015-10-18 13:24:17
你这是在搞笑吗?
什么叫除了日本侵华?
为什么毛肯定会发生西安事变?
为什么毛会肯定西安事变蒋会被杀?
毛是神仙?
乖乖,敢情你不是肉眼凡胎?你能看出毛当时的想法?
-----------------------------
毛主席没有肯定西安事变蒋会被杀,但努力争取蒋被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22:24:54 +0800 CST  
@新昌仁慧 2015-09-12 09:43:43
现在苏区大大缩小以后,经济根本等于是完全崩溃。早在中央红军只有3万人独自在陕北的时候,经济上已经极为艰难,当时整个苏区的老主人--红十五军团居然只有7000银元的存款。红军由于实在无法维持政府和军队的正常运转,前后向张学良借款部下60元银元的巨款。而目前红军数量增加了一倍,苏区却至少缩小了一半,经济问题更为尖锐。
11月的陕北甘东已经极为寒冷,气温到了零下,但红军仍然有四万多士兵没有棉衣,也没有棉......
-----------------------------
整个苏区的老主人--红十五军团居然只有7000银元的存款。

红十五军团是比中央红军早到一会儿的客军,不是苏区的老主人。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8 22:52:43 +0800 CST  
第六十九章 调整部署
傅作义部行动很快,1946年10月8日,就进至张北县境内的南堑壕、大清沟一带。晋察冀部队在张北县城布置两个团兵力,但负责指挥的七分区司令员陈宗坤,误以为只是小股敌人窜扰,竟立功心切,只留一个连守城,率大队人马去围歼。结果当然是张北城轻易失陷。张家口卫戍司令郑维山急忙派警卫团前去堵截,聂帅又令刚从集宁归建的教导旅到狼窝沟阻击,并赶紧组织由张宗逊、陈正湘为正副司令的西线野战指挥部,想在北线组织起一个阻击兵团。但已经来不及了,教导旅只坚持到10日,狼窝沟阵地又被突破。
好在聂帅早已布置好了张家口所有机关的撤退工作。11日一早,他顾不得还不了解情况的主席,在上一日发来要求加固城防的电报,便下令总撤退。而机关刚撤完,傅部骑兵就在中午涌入张家口城区。南线部队一看保卫对象都没有了,赶紧在12、13日两日,放弃一切阵地,转入察南山区,平绥线瞬间便被国民党军打通。而于9月29日出击平汉线的3纵,也在攻占四座县城、十余处火车站,歼敌2500余人后,在南线国民党军预备队万余人赶来增援之前,于10月5日撤出战斗。
老蒋听到拿下张家口的“特大喜讯”,立刻于当日宣布,国民大会定于11月12日召开。国民党宣传机构更是大吹大擂,说中共军队已经总崩溃,国民党可以在三到五个月内靠军事解决问题。当然,他们也没亏待“立下大功”的傅作义,称他是“天之骄子”、国民党的“中兴大臣”。傅某自己一得意,也召开了中外记者招待会,讥讽地说道:“如共产党能胜利,甘愿为毛泽东执鞭。”不想,后来还真的成了事实。
不过,老蒋对全面战局毕竟要比傅某清楚,内心里并没有那么骄狂。事实上,就在前面那些大战役进行的同时,国民党军在其他次要战场上也有损失。比如,7月11日,冀鲁豫军区独立旅一举攻克国民党军据守的柘城,歼敌500余人,巩固了水东区。21日,太行军区部队攻下伪军据守的沁县。8月3日,3纵8旅等部发动济孟战役,激战五昼夜,在济源、孟县地区歼灭敌正规军1000余人。3日到9日,太行部队发起正太战役,毙伤俘阎、日、伪军共1300人。22日,太行部队解放辉县,歼灭敌整38师177旅一部。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4纵和太岳军区部队,于9月22日到24日凌晨,在临汾和浮山之间,将号称“天下第一旅”的胡宗南集团整1师1旅4500人全部歼灭,俘敌中将旅长黄正诚以下2500余人,给了国民党军极大的精神打击!当然,在取得这些战果同时,晋冀鲁豫军区也主动放弃了25个县的地区(但仍有游击队和地下组织存在)。
而同一时期,山东解放区胶东、渤海、鲁中三军区,与国民党军在胶济铁路沿线进行了激烈战斗。他们先后在8月22至24日,进行第一次邹平反击战,歼敌3000余人;在10月2日,进行第二次邹平反击战,歼敌1500余人。可由于各部队未能建立统一指挥,到10月上旬,国民党军以损失1.2万人的代价,打通了胶济线。
在各次大战役中被重创的、以及上面这些被零星消灭的国民党军,尽管可以通过抓壮丁弥补的损失,但也需要时间。于是,老蒋决定在关内暂缓进攻,以图将中共和民主党派骗来参加国大。其如意算盘大致有这么几个:一是即使中共不来参加国大,也可以通过“和平攻势”,扭转前阶段政治战、舆论战中的不利局面。二是如果中共真的肯来参加国大,那就等于承认了国民党在这段时间里取得的政治、军事利益。三是需要有一定时间,用来整补那些未被歼灭但受了重创的军队,巩固已占领地区。
“和平攻势”第一幕发生在10月15日,国民党参政会副秘书长雷震受命来到上海,通过民盟留沪代表张君劢,再联络黄炎培、罗隆基、沈钧儒、章伯钧等人,由这些民盟代表出面,劝说作为中共代表的总理同意参加国民大会。总理在9月间,多次向马歇尔提交备忘录,要求召开三人会议,商讨停战问题,但均遭马歇尔和老蒋的拒绝。从10月起,总理强烈抗议国民党军进攻张家口,而换来的却是老蒋第三次重申6月间提出的最后通牒。现在,国民党军占领了张家口,拿下了两淮,打通了胶济线,倒要通过民盟让中共参加国大,总理当然不能答应。但因为不知道主席真实意图,他也没把话说死。
雷震从民盟处了解到总理态度后,即回南京复命。老蒋一看有门,便让邵力子在10月16日的京沪报纸上刊发两点谈话:一是国民党打算停战;二是他本人准备立刻去上海,把中共和第三方代表迎回南京。邵某说到做到,次日一大早,就吴铁城一起,作为国民党代表,在雷震陪同下来到上海。他们三人先在张君劢住宅与民盟代表商谈,并请民盟去请中共去南京。从商谈效果看,民盟对国民党开出的条件比较满意,故决定在21日乘飞机去南京。
但主席付出很大代价,才好不容易才把老蒋骗到彻底决裂悬崖的边缘,又如何肯再与国民党和解?10月18日,中共按主席意图发出关于恢复和谈的声明,明确指出,中共谈判条件只有两项:一是军事要恢复到1月13日停战协定生效时双方驻守的位置;二是承认政协决议为一切政治商谈的准则。这两项条件等于关上了和谈大门。试想,军事恢复1月13日态势,不仅国民党军要让出四平、承德、张家口、两淮、胶济线这些战略要地,就连已经突围的中原部队,也要请回原地。而国民党军为夺取这些地方而成建制损失的部队却补不回来了,如果下次再战,就必须再付出等量损失。几次三番下来,国民党军就要打光了,那时还有什么资本维持政权?至于政协协议,当初国民党强硬派为此事几乎造老蒋的反,要能答应早就答应了,如何还会拖到此时再答应?
可民主党派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双方既然漫天要价,总还能落地还价,遂打算从中斡旋。在他们劝说下,总理也跟着在10月21日坐飞机去了南京。哪晓得,老蒋一看中共并无屈服意思,为了避免表态,赶紧抢在当天下午,以视察为名,与夫人宋美龄双飞台湾。而他本无和平诚意还表现在,于10月15日又命令八个整编师,第三次向刘邓军在鲁西南驻地发动进攻,想在国大召开前,重创这支全面内战爆发以来未打过败仗的中共战略部队。
国民党军这次吸取教训,下放了指挥权:东线由整编27军军长王敬久统一指挥第5军、整11、75、88师,进攻巨野、嘉祥;西线由四绥区刘汝明指挥整55、68师,进攻濮阳。吸取经验教训的敌军,采取了将六七个旅挤靠在一起、交替前进的战法,使刘邓军找不到打歼灭战机会。刘帅最终决定,将7纵留在郓城地区牵制王敬久部,自己率主力2、3、6纵队,于27日撤至濮阳地区休整。
楼主 zhaoyu1027  发布于 2015-10-19 09:39:01 +0800 CST  

楼主:zhaoyu1027

字数:1292760

发表时间:2015-08-26 16: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12 01:57:48 +0800 CST

评论数:130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