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秦始皇

@青梅煮酒1970 964楼 2016-02-18 19:30
多天没给九万里师兄问安了。
-----------------------------
谢谢你,还惦记着我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19 16:11:06 +0800 CST  
木牛流马辨伪
样视可叫频道好记录频道,陆续播出了几个木牛流马的设计,我看了以后,只好苦笑了:按这样的设计,走不了二里地,人全累吐血了!
在机械制造还不那么精密的时候,有一条铁律:越复杂就越不实用!
像记录片记录的那么复杂的机械装置,一处动作,其他处所就跟着联动,机械的效率怎么能搞得了?不要忘了,那个时候,机械的运动的动力源,就是人力!
明摆着不靠谱。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死的前二年,才开始用木牛运粮。诸葛亮死的前一年,用“流马木牛”运粮。很明显,流马木牛就是木牛的升级版。
***第三年诸葛亮就死了。如果诸葛亮不死,中国不一定发生什么呢。
这里需说一说词汇的感情色彩。
如果一个词,先说牛后说马,那么这个词就是中性词。或许有一些贬义也不明显。如“当牛做马”。
如果一个词先说马后说牛,那么这个词就是贬义词,如“都是些去马来牛”。
***往往先说牛后说马的词,后面还有没说完的意思,而先说马后说牛,就是一句话的结尾。
诸葛亮是民间的智慧之神,他发明的东西怎么可以使用贬义词来称呼呢?流马木牛失传以后,就叫成了木牛流马了。
那些“发明家”显然没有搞清楚木牛流马和流马木牛的区别。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1 11:41:24 +0800 CST  
因此我认为,所谓的流马木牛,就是独轮车!
不过,这个独轮车尺寸很大,大到了一个正常身高的人,不用弯腰就能操作。
要三个人来操作一辆车就是这个车高大的证据之一。
再有就是它的尺寸要是小了的话,那就该叫木山羊了。它叫木牛而不叫木山羊,也可以认为是它尺寸大的一个证据。
尺寸大,就直接可以认为它的轱辘直径大。
大直径的轱辘有利于越过障碍,这是常识,不用多说。

三石粮食,也就是两麻袋,大型的独轮车挂俩麻袋,很容易理解。
***说“挂”不确切,是放在两侧的横木上的,并且捆扎牢固。

为了防止粮食口袋串动,在木牛车前端适当的位置伸出两根“牛角”。

这个样子,叫做木牛还算合适吧?

至于流马木牛,估计是车的支架是活动的。车前一对,车后一对。走平原时收起,避免磕碰到。走山路时放下,随时刹车用。

脑中过一下,木牛,流马木牛,除了这样叫法,还能怎么叫呢?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1 13:18:11 +0800 CST  
再聊两句。
由于木牛尺寸大,一般人家用不着,所以诸葛亮一死,它很快就失传了。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1 13:42:02 +0800 CST  
同乐同乐!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3 18:04:18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971楼 2016-02-24 22:53
跟师兄学写作,学生活。
-----------------------------
谢谢你,咱们共同学习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5 18:01:57 +0800 CST  
聊聊“子午谷”奇谋
其实,子午谷根本就说不上是什么奇谋。只不过是一群无聊的人,YY出来的。
浅入则前事不信,深入则后援不济,《孙子兵法逸文》(存疑)中的这两句,也道出了出兵子午谷的尴尬境地了。
***明朝的事,闯王高迎祥,被孙承宗困在斜褒道上了,有人提议,走子午谷小道并被高迎祥采纳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闯王成了李自成。高迎祥进了北京城,学蛤蟆叫唤————呱(剐)。
诸葛亮从不弄险,是因为弄险的代价太高了,他诸葛亮承受不起!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5 18:22:56 +0800 CST  
也没人能承受得了。一班人都是事不关己的瞎说,可是诸葛亮却得承受北伐失败的代价的!
诸葛亮的北伐,目的十分明确:先占住陈仓,再收复陇西地区。改变了兵力的对比,再图伐魏。
问题的关键是第一步:占住陈仓。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6 07:06:37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975楼 2016-02-26 18:00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6-02-25 18:22:56
明朝的事,闯王高迎祥,被孙承宗困在斜褒道上了,有人提议,走子午谷小道并被高迎祥采纳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闯王成了李自成。高迎祥进了北京城,学蛤蟆叫唤————呱(剐)。
诸葛亮从不弄险,是......
-----------------------------
九万里师兄,以蜀汉的国力,是经受不了大损失的。
但是不弄险又没出路,实在是纠结呀。
-----------------------------
先谢谢你的回帖。
刘备死了以后,诸葛亮就有了三个主要任务:第一是做好相国的本职,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最不成问题的。第二是刘禅
的教育问题,这个可就有点难度了。第三就是继承刘备的遗志,北伐,这个是最难的。
北伐是最难的。以蜀国90万的人口,对魏国的440万人口,魏国的人口超过蜀国的四倍半,怎么办呢?兵力对比也是同比,况且诸葛亮远道而来北伐,用的是疲惫不堪的士兵。
只有先占住陈仓,收复陇西,再徐图之。
这样说,诸葛亮有点鸡蛋碰石头的味道了,但是事实就摆在那里。所以他“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就说明了他为什么从不弄险的原因了————他没有本钱可以输。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7 08:42:03 +0800 CST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好像没有什么错?
且慢!此诗是李白做的,诗人吗,说话总是夸张的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且说蜀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显的两条道啊。且慢,还没有说完。
傥洛道,斜褒道,木门道,子午谷小道,还有邓艾取成都的阴平险道,这么多条道,还能不能说“难于上青天”?
这是距今约2000年前的三国时代。
云南十八怪:“……大姑娘不系裤腰带,背着孩子去谈恋爱!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火车没有马车快!”
解释一下,如滇缅铁路,就是从国外往国内修的,勉强修到昆明,修不了了:“在这里修铁路,要比徒步登天还难啊。”
铁路的质量也有问题:平均每一公里就有7处弯道,限制速度30公里每小时。就这样,开着开着,还有时掉道呢。无可奈何,车上都得准备千斤顶,掉了道,顶上来,接着开。啥时候到了算什么时候,算下来确实没有马车快。这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70年代,建设的成昆铁路,四次越岭,七处展线,架设991座桥梁,开凿427处隧道,桥梁和隧道的总长度超过线路总长度的45%,2/3的车站建立在桥梁上或隧道里。
成昆铁路的通车才结束了“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的怪现状。
大姑娘背着孩子谈恋爱,也与交通不便有关。试想一下,在对歌互相能听见,心有灵犀的情况下,见个面就得走好几天,他们会怎么做?不用证明了吧。
三国时候,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奠定了北伐的基础。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7 16:32:18 +0800 CST  
诸葛亮南征,用的着数损了点:七擒孟获,火烧就是从头到尾的战术。利用孟获的号召力,把人都召集起来,再一把火烧掉。“火烧藤甲军”就是从头到尾的战术。
孟获造反之前,拥有36洞洞主,造反之后,就剩下“祝融夫人”,两口子做楚囚对泣,不投降怎么办?
***我曾经看过“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五擒诸葛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故事:孟获断头不死,才五擒诸葛亮。
***诸葛亮七擒孟获。吃柳条拉笊篱,肚子里编的。可是就让他们编他们连个完整的故事都编不出来,只好含糊其辞的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五擒诸葛亮。
诸葛亮却留下而工匠没有留下兵————一只手拿大棒,一只手拿着胡萝卜。不可否认,这对于发展当地的经济,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南征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就要北伐了。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8 09:44:08 +0800 CST  
就算是孟获断头你不死,就让他们编,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编不出来,很难想象,这样的一群人,怎么能打得赢诸葛亮。
但是,当地人有一个优点是诸葛亮的士兵所不具备的:他们各个都善于攀登!
***红军长征时,有一个战士,外号叫“云贵川”,(云贵川是以祖籍所在分的一大群人共有的外号。)在天险腊子口,人们都以为任何人都无法上去时,云贵川就上去了!云贵川就是这么善于攀爬。
诸葛亮要是和云南兵比攀爬,那是找死。他把火烧法烧了个从头到尾,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诸葛亮南征,要返回的时候,费祎谏道:“何不留个官员与孟获一同守之?”
诸葛亮答道:“留外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终成后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是不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之相安无事而已。”
***很难想象成昆铁路通车之前,云南那个地方运粮会是什么样?
最早的民族自治,就从诸葛亮开始了。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2-29 09:19:25 +0800 CST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6-02-29 09:19:25
就算是孟获断头你不死,就让他们编,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编不出来,很难想象,这样的一群人,怎么能打得赢诸葛亮。
但是,当地人有一个优点是诸葛亮的士兵所不具备的:他们各个都善于攀登!
***红军长征时,有一个战士,外号叫“云贵川”,(云贵川是以祖籍所在分的一大群人共有的外号。)在天险腊子口,人们都以为任何人都无法上去时,云贵川就上去了!云贵川就是这么善于攀爬。
诸葛亮要是和云南兵比攀爬,那是......
-----------------------------
@青梅煮酒1970 2016-02-29 17:35:24
九万里师兄,感觉诸葛亮的政治才能相对来说更杰出。
-----------------------------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蜀汉政权不能旁落,诸葛亮无奈何,勉为其难,才管理了军事。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3-01 13:38:59 +0800 CST  
说一下藤甲兵。
先问一个问题:有一件活儿你们干不干?
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有兴趣,什么活儿啊?
这件事情,需要你们自带干粮,干两个月的时间,在野外露营,报酬是————二斤棉花!
别忙着拍砖头,我说的是真的。
————你吃饱撑的?干这个事。
————要是有这么个地方呢?
————那这个地方棉花这么贵,倒卖棉花一定赚疯了?
————前一句没有争议,那个地方棉花确实很贵。后一句有点问题:你打算卖多少棉花,用什么运输工具?
————运十吨,用汽车运。
问题来了:当地有多少人?购买力怎么样?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个地方要是能通汽车,棉花有可能会那么贵吗?

我描述的是,云南地区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活动————采摘火草绒的问题。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3-01 17:35:56 +0800 CST  
他鲁族,是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建国初期那个时候,曾断定他们是瑶族,不过他鲁人不认可。
他鲁族的传统文化,采摘火草绒。现在还有没有保留不知道,不过现在已经是象征性的问题了。
曾经的他鲁族人采摘火草绒是十分重要的。换句话说,火草绒在他鲁族人家的影响是,是重要的。
他鲁族人,在采摘火草叶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出去,野外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再把火草叶晒干,运回来。
运回火草叶的主要是人背。后来也有用毛驴驮的。(把人和毛驴并列我并不是骂人的,是真的。)
运回家以后,再泡在水里,小心的,把火草叶背面的一点点火草绒剥下来。
***剥下了火草绒的火草叶大概就是烧火用了,所以它才叫火草。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3-01 18:01:08 +0800 CST  
剥下的火草绒远远不够二斤。
***我前面发的帖子里面说“二斤棉花”,实际上远远不够,并且还是棉花的代用品。
把火草绒里面掺一些羊毛,织一件衣服,穿一辈子。死的时候,用它来做葬衣。
问题来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话说的有点夸张,哪有棉布制品用那么多年的。
可是,他鲁族人的火草绒的衣服,得穿一辈子的!怎么办?
只能解释为:平时不舍得穿,有要紧的事情才穿衣服的。
那么他们平时都穿什么?
合理的解释就是:用山藤编的衣服。
这样的衣服,更像是铠甲。再加上传说以讹传讹,藤甲军就这样出现了。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3-02 09:05:31 +0800 CST  
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以前,全云南都是这个样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这个不用多说。
罗贯中是什么时候的人?明朝人。他不可避免的就将沐英征云南的故事,(带有一点夸张的色彩)写进三国演义。
***沐英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说中,在我的记忆当中,绝没有出现。就算是我见到的资料不全面,他也没有多大的名头。可见当地人都很恨他,连他的名字也不愿意提起。
明朝初年,军队的铠甲是什么材料做的?棉花,和————纸!
***提到了纸质的铠甲,你想到了什么?我的第一个想到的人物就是唐吉阿德。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3-03 09:22:06 +0800 CST  
铠甲应该用什么材料制造?用牛皮。如果没有牛皮呢?

***元曲。牛诉冤:“……感谢中书部,到处行文,遍下乡都,宰耕牛的一捕获神戮。……”元朝宰耕牛是犯法的行为,可见,明朝初年,没有足够的牛皮制造铠甲。
明朝会对付,用棉花和纸,来制造铠甲。
这样的铠甲,防护性能怎么样,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看来,大概明朝的刀枪,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无论怎么说,藤甲的防护性能也要好于纸制造的铠甲。
中原地区的士兵,看到了一群披着山藤“铠甲”的民兵,会感觉怎么样?
恐惧的心里,使他们夸大了藤甲的牢固程度。
***“沐王爷铜角渡江,火箭射象”(鹿鼎记里面韦小宝的话,在没有资料可查的情况下,不妨存此一说)提到了火箭射象,野生动物怕火,这是不争的事实。大象回头跑,会冲乱了己方的军阵,看来是靠谱的说法。不管怎么说,沐英赢了。
可是藤甲兵的传说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3-03 11:00:12 +0800 CST  
三国演义里面说道:“……有女长成,但沐浴于溪中,父母不禁……遇年不熟,杀蛇为羹,煮象为饭。”
砖家们大都认为是罗贯中污蔑少数民族的。一度我也认为就是。
但是,90年代出品的电视片《中国一绝。傣女沐浴》(后来被禁了),傣族的妇女沐浴就是不避讳人的吗。其他的少数民族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至于杀蛇为羹,广州的人就不会怀疑。煮象为饭,那是荒年的问题了。傣族的人豢养大象就是传统,遇见荒年,宰了吃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吧。
由此看来,罗贯中不是在丑化少数民族,而是他认为不合礼仪的地方就寥寥数笔带过了。
三国演义,基本上可以和历史相比的,有这么多的证据支持,我认为藤甲兵就是有的。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3-04 09:41:46 +0800 CST  
关于《三国演义》堪比历史的说法,难免有些人不认同。
冯梦龙的古今谭概有这样的记载:景泰间,修《续通鉴纲目》有两个人因意见不合,打了起来。一边有人写诗劝架:参议丁公性太刚,宋卿凌慢亦难当,乱将毒手抛青史,故发怆言污玉堂。同辈有情难劝解,外郎无礼便传扬。不知班马韩苏辈,曾为修书闹几场?
***班固司马迁,并称为班马。韩,苏,不知道所指何人?查了韩姓和苏姓的名人,未发现有修史书者。若是指的是韩愈,苏东坡,那就更有问题了:他们修的是哪一家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就是不作改动,也不足凭信。
何况,这样的历史,也经过改动呢?
徐光启:曾任大学士。在他任大学士的时候,曾谋恢复辽东。看到自造的火炮质量实在看不过眼去,就委托神甫利玛窦在海外代购。巧也不巧,利玛窦刚进了北京南门,清兵就到了北京北门。
徐光启一看火炮到了,架到北门上。正看见皇太极耀武扬威的指挥呢;“给我瞄准了,开炮!”四炮齐发,威力不小,效果也不错:崩掉了皇太极的————半个门牙。
***据说这半个门牙卡在皇太极的上牙膛上,无法取出,最后皇太极就这么死了。
***皇太极受伤了,群龙无首,清兵就因此解围。
***发一炮而退敌,除了后来的“黄洋界上炮声隆”而外再无第三例。所以说它的效果不错。
***此事不见于正史,在“青少年读物”《徐光启》里面有这么一段。
然而正史《明史》中有这么一句:崇祯元年10月,我大清兵薄德胜门。
兵薄德胜门以后呢?明史没有说。这就间接证明了这个说法。
***我(用的第一人称)大清(?)兵薄德胜门?那也能叫明史?
魏收做的《魏史》,在史学家的眼里是“秽史”,到了清朝,却成了正史。
可见,历史教科书也不一定就比《三国演义》靠谱。
楼主 背负青天九万里  发布于 2016-03-05 10:10:14 +0800 CST  

楼主:背负青天九万里

字数:160823

发表时间:2015-06-11 01: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6 21:31:38 +0800 CST

评论数:25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