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附章:东汉十三州小谈。(上)

中国古有九州,传至三国时期,有十三州。

1,冀州。(今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及山东省和河南省的部分地区。)

冀州是九州之首:‘冀’这个字,是由‘北’‘田’‘共’三部分组成的,大家可以理解成‘北方人共同生活的田地。’(不管是北方的中原人,还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因此,冀州这块地,既适合农耕,也适合放牧,是综合水平最高的一个地盘——你顺着冀州往外走,就是幽州,当时还较为荒凉,靠近异族,比较适合游牧生活,不太适合农耕——而你顺着冀州往里走,则是兖州,中原腹地,又只适合农耕,不太适合游牧了。

冀州位于两者之间,同时拥有两者的优点。故,冀州又叫中土,最容易成就天子基业。

2,幽州。(今河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及朝鲜的部分地区。)

幽这个字,是深邃的意思。幽州,就是中国位置最深,最远,最靠近异族的州。

由于地处边境,所以从春秋时期的燕国起(或许还要更早),幽州就已经要频频抵抗异族的入侵了——为何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因为中原人和中原人之间的战争,毕竟还文明点。而中原人对抗异族的战争,则肯定是血腥的,暴力的,残忍的!

和文明程度较低的异族对抗,你就只能讲狠!他杀你一个,你杀他十个!你不灭他的族,他就会灭你的族!因此,幽州人的悲壮和血性,早就已经刻在了骨子里,随着血脉遗传了下来。苏东坡就说道: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隋书》也记载道: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

(幽,也有幽静,隐蔽的意思。商周时期,国土开发面积较小,还没开发到幽州那边去。当时的幽州很荒凉,很少和中原人来往。对中原人来说,当时的幽州就像是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一样,很神秘,很隐蔽。)

3,兖州。(今山东省和河南省部分地区。)

兖州,古称‘沇州’,因为其依靠着沇水。

既然依靠着沇水(还靠着济水和黄河),那么兖州的农耕水平当然就极其强大了——因此,兖州是标准的中原人农耕社会。

在中国古代,农耕政权大多比较文明,游牧政权大多比较野蛮,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种族的文明程度,其实和他们吃什么东西,以及获取这种东西的难易度有着很大的关联。

打个比方:假设A种族主要吃的是一种一年四季都能种植,都能收获的植物。那么,A种族的文明程度就一定会很高!因为:一,A种族一年四季的食物都可以很轻松的自给自足,那他们自然就不必去抢别人的食物吃,也不必做出杀烧抢掠之事,自然就比以抢为主的种族要文明。二,A种族很轻松的就能吃饱饭,那么吃饱饭之余,他们就会有更高级的追求和想法,就会去研究更高级,更发达的东西。(如文学,艺术,科技,礼仪等等。)

相反的,假设B种族吃的食物只有春天才有,那他们剩下的三个季节里,除了去抢别人的食物吃,还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活活饿死吧?自然就比较野蛮了。(同时,饭都吃不上了,哪还有闲功夫去研究文学,艺术,礼仪呢?)

农耕政权获得食物比较稳定,一年四季中也就只有冬天很难获得食物——不过,农作物比较容易保存,所以冬天还是可以吃存粮的,不必为食物担心。

而游牧政权获得食物却比较不稳定,有时好,有时坏。(毕竟不管是动物的繁殖,还是对动物进行狩猎,都比春种秋收要难以预测。)好的时候,游牧政权就呆在那里多发展几年。坏的时候,游牧政权就离开那里,逐水草而居,继续去寻找好的地方——如果情况坏到连水草都逐不到了,那就只好去抢别人的食物了。(注意:游牧,并不是畜牧,这两者有很大的分别!畜牧,已经接近于农耕,也是很文明的生存方式。而游牧,则差些。)

所以,农业大州兖州以礼仪著称。《隋书》记载:(兖州)其人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

4,青州。(今山东省部分地区。)

青州和兖州一样,同样位于土壤肥沃的地区,同样是礼仪之邦——不过,青州沿海,它的资源其实比兖州还要丰富!故,春秋时期,位于青州地区的齐国第一个崛起,第一个称霸。

青色属木,位于东方。青州,就是中国最东方的州。《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

青这个字,还有春天,植物,生长,茂盛等意思,都代表着青州是一个农耕发达的州。所以,按照我上面的理论,作为产粮大地,山东也一直被称作礼仪之邦。

在这里,我想顺便讲一下‘餐桌礼仪’。

自古以来,只有在能吃饱饭的地方,才会有餐桌礼仪的存在——饭端上来了,我慢慢的系上餐巾,摆好餐具,绅士的礼让老人和女人先吃,这一系列动作的根源是什么呢?是不缺食物。

我把饭让给你先吃,我并不会因此饿死,而是最多再多等几分钟,我就能吃到另一份饭——同样的,我优雅缓慢的讲究用餐礼仪,不粗鲁着急的用手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饭吃,也是因为我眼前的饭跑不了!吃快吃慢它都是我的!所以,我才有闲工夫去慢慢的表示礼仪和修养。

如果放在闹饥荒,或食物严重短缺的地区,你拿到食物后,吃的稍微一慢,就被别人给抢走了,然后你就只能活活饿死,那你看看还有没有人会和你讲什么餐桌礼仪!绝对都是往死里去争抢食物!要多野蛮就多野蛮!

所以,礼仪的根本是食物(经济)。只有经济水平达到了,礼仪和素质才会自然而然的提升。

5,并州。(今山西省和内蒙古和河北省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并字的古代写法,是两个人站在一起。并,就是并排,并列的意思。

并州之所以叫并州,是因为它位处于两座大山之间:这两座大山实在是太庞大了,就像是两个巨人并排着站在并州的两旁一样!故,应劭曰:地在两谷之间,曰并州。

不过,这两座大山是哪两座呢?应该是贺兰山和吕梁山。

(为什么说应该是?因为夏商周时期的九州,和三国时期的九州并不同。所以,并州最初得名于哪两座大山,我们并不敢肯定——如果在上古时期,并州的范围和面积要比三国时期大的话,那么这两座山指的是阴山山脉,甚至祁连山脉都是有可能的——不过,上古时期的史书遗失的比较多,记载也不太真实,不肯定的事儿我们也不好瞎猜,所以就只好按照三国时期的地图来看了。)

在地图上,贺兰山和吕梁山并排而立,共同围绕在并州的两旁。

6,司隶。(今河北省和河南省和山西省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司隶,即司州。司的字形,看上去是一个人在手口并用的做指挥。司,就是指挥者,管理者的意思。

司,主也。古代比较高层的管理者,职位一般都带着一个司字——像司徒,司马,司空。(掌管报晓的鸡,又叫司晨。领导又叫上司:位于我上面的管理者。)

隶,则是隶属的意思。司隶,就是直接隶属于管理者(中央)的州,类似于现在的直辖市。(北京上海等直辖市,按照古代的叫法,我们叫它们司隶省也是可以的。)

被国家当作直辖市的地方,一般不是政智经济要地,就是军事要地。所以,最高管理者不放心一层一层的下放给别人管,必须要让国家中心亲手掌握才行。

我们可以来看看司隶有多么的重要。

司隶包括:弘农和谷城(函谷关所在地)。成皋(虎牢关所在地)。朝歌,陈仓,长安。荧阳(当年的楚汉分界,汉军的重要粮仓),等等。

你看,司隶掌管的地盘,都是政智和军事的重地!怎么能放心交给别人管理呢?其余州郡的管理者有了反心,最多就是当个割据政权,当个土皇帝而已。可是,一但司隶的管理者有了反心,那说不定就要改朝换代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07-18 22:26:05 +0800 CST  
附章:东汉十三州小谈。(下)

7,豫州。(今河南省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

豫字,由‘予’和‘象’组成。因此,就有人说‘豫’是指一个人手持长矛,猎杀大象的意思。

这个解释明显不对,因为:

一,豫州在如今的河南与安徽一带,这两个省都不产大象——既然都不产大象,那么上古时期,最初的管理者又怎么会用猎杀大象来当豫州的州名儿呢?完全说不通。

(《说文》记载:象,南越大兽也——如果硬要用猎杀大象来当某个地方的州名儿,那也应该是古时候大象比较多的南越一带,或云贵一带被叫做豫州才对,而非河南和安徽一带。)

二,河南省的简称就是豫。但是,河南省的风土特色,却和长矛及大象完全无关。

所以,豫,并不是手持长矛,猎杀大象的意思——那么,豫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予,应该理解成‘给予’,‘送予’的意思。而大象,在古代是祥瑞之兽,代表着吉兆,好事儿。所以,豫这个字的意思,应该是:上天将这块美好的土地,送给了人间的百姓。

豫州这块土地,一直是农业,文化,经济都相当发达的地区。因此,豫州又叫中州(位于天下之中),甚至别号中原(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

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百姓们安居乐业,物质充沛,心怀感恩。这个,就叫作‘豫’。

8,徐州。(今江苏省和山东省部分地区。)

徐,安行也。是慢慢走,从容不迫的走的意思。(不徐不疾,徐徐图之。)

徐州,就是最安全的州,最舒适的州,最适合居住的州,最温柔的州。(因此又被称作‘安徐之州’。)

和豫州一样,徐州也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乐土——在尔雅注中,是这么记载徐豫两州的:豫州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徐州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

你看,两者都是在这里生活会很舒服,很舒适的意思——再看其余的州,在上古时期,生活环境就远没有徐豫两州这么好了。

比如雍州:雍,壅也,性急凶——所谓壅,就是堵塞,遮盖,堆积的意思。上古时期的雍州,还没被开发到后来那么繁荣。相对于中原来讲,雍州的环境还很封闭,很昏暗。

再比如荆州:荆,警也。当时荆州常有南蛮作乱,所以荆州人就常常要加强警备,不能放松警惕,生活的相当紧张,远没有徐州人生活的那么安逸,那么放松。

9,凉州。(今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凉州,就是地处西方,寒凉寒冷的意思。汉朝前,这里是犬戎,羌族,月氏,匈奴等异族的地盘。故,凉州自古民风彪悍,还盛产堪比游牧民族的良马。

很多人看到‘西凉’两个字,就下意识的以为凉州是一片很荒凉,很野蛮的地方——但实际上,那是远古时期的事儿了。后来汉唐时期的凉州,是中国对外贸易最繁荣的地区,没有之一。

凉州是连接关中和西域的通道,是控制丝绸之路的关键点——中国人和西域诸国(如波斯国等)的商人进行商贸,99%都要通过凉州。

在凉州,有中原人,也有游牧民族。有来自中亚的外国人,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凉州天天车水马龙,商旅络绎不绝,非但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一片荒凉,反而是当时非常罕见的国际大都市。

10,荆州。(今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及河南省和贵州省和广东省和广西省的部分地区。)

荆州,就是春秋时期的楚国。

荆,是一种生长在湖北一带的植物。这种植物,也叫‘楚’。

《说文》:楚,丛木也,一曰荆。荆,楚木也。因此,荆就是楚。(楚国又叫荆国。)

荆州四通八达,若在和平时期,就会是经济,商业,文化都极其发达的地区。(因为其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若在战争时期,则会是四面临敌的兵家必争之地。

荆,又通警,是警惕,警觉的意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说幽州人传下来的性格是血性和勇敢,那么荆州人传下来的性格就是聪明和警觉。

11,益州。(今四川省和重庆和云南省和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及陕西省和甘肃省和湖北省的部分地区。)

益的写法,是上面一堆水,底下有个碗(皿),即:水满了出来,溢了出来。是富饶,很好的意思。(如益处,收益,益虫,良师益友。)

不过,作为州名,我认为‘益’还有一个意思:益通‘隘’,也有隘口(关口)和阻碍的意思——所谓益州,就是天底下最难攻打的州。

益州封闭,仅有的几个出入口又都十分凶险,易守难攻。因此,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益州与其说是中国的一个州,倒不如说是一个‘国中之国’,独立性很强——外面的人别想打进益州来,里面的人却也轻易打不出去。

有句话叫少不入川(蜀),说年轻人最好别来益州,因为来益州长住后,人的性格容易变的很懒散。

为什么会有这种老话呢?因为:一,益州很富饶,生活环境十分舒适宜人。二,益州很封闭,和外界几乎是隔绝的——也就是说,不管外界闹的多么天翻地覆,兵荒马乱,益州都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依然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

所以,居住在这样的天府之国里,百姓自然就忧虑的少,享受的多,没有别的州郡的人那么大的生存压力。久而久之,人变的慵懒些,也是很正常的。

12,扬州。(今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及安徽省和江苏省和湖北省和河南省的部分地区。)

春秋时期,扬州是吴国与越国的地盘。

农耕社会大多都有个规律:除了本身就位于中原的沿海地区之外(如青州,冀州),位于边界的沿海地区,在历史早期,往往都比较贫困,比较落后。(因为相对于中原来讲,沿海地区的土地并没有那么的适合耕种。)

(比如在《禹贡》中,排名最差的土地就是沿海的荆州与扬州。)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沿海地区将会越来越富饶!到最后,轻松超过中原地区,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沿海地区水路交通方便,虽然农耕不如中原地区,但却比中原地区更适合发展国内外的商业贸易——历史越进步,商业的重要性就越高,沿海地区当然也就越发达。)

春秋初期,吴国和越国还落后的像原始部落一样——可是到了汉朝,吴越之地的经济程度就已经不输给中原了。

而等到了唐宋元明清几朝,就更是了不得——大家随便翻翻古代诗词,都是在夸江南好,扬州好。扬州一带,几乎成了富饶和奢华的代名词,比中原还要繁荣!

在《三国演义》里,一直在北方混的刘备,就看着南方秀丽繁华的吴国领土感叹道:真乃天下第一江山!

13,交州。(今越南的部分地区。)

交州,古称‘交趾’,特指越南。(吴国将交州一分为二,靠近中原的文明地区叫广州,即今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而越南一带则叫交州——下面文章里提到的交趾,都是指越南。)

趾,就是腿。

汉朝人讲礼节,坐姿都很正式,很严格。而越南人礼节方面差点,都是交叉着腿随便坐——两条腿交叉着,这个动作就叫‘交趾’。(‘交’这个字,本身就像一个人在叉着腿,别着腿。)

同时,交也有交配,交合的意思。

《后汉书》记载: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趾——大家都不分男女的一起洗澡,腿都缠在一起,所以叫交趾。(现在形容两人有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也会说那两人‘有一腿’——腿都缠在了一起。)

交趾,是当时中国人鄙视越南人,觉得他们没有礼教,然后给他们起的蔑称——后来,越南仗着天高皇帝远,屡次反叛,从中国独立了出去。(在古代,交州的土地可利用的价值不高,所以,中国的皇帝往往对交州的半独立状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费劲和他们争抢。)

————————————

《禹贡》里,把九州的土地适合耕种的程度划分了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

雍州,上上级。

徐州,上中级。

青州,上下级。

豫州,中上级。

冀州,中中级。

兖州,中下级。

梁州,下上级。

荆州,下中级。

扬州,下下级。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07-18 22:42:44 +0800 CST  
附章:汉末‘道士’小谈。(一)

道家不是道教。

道家是以老庄思想为主的学说,和儒墨法相同,都是讲述治国(或做人)的道理,方法的,并不是宗教信仰。

而汉时兴起的‘道教’,则只是借助道家的名义而已。当时的‘道教’中人,其本质已经不是道家学子,不是研究道家学问的读书人了,而是开始走‘方士’的路子(修行,炼药,符箓,法术),甚至开始向宗教集团发展(主张信仰,培养信众)。这和老子的初衷是很不一样的。

三国里比较著名的几个仙人,于吉和左慈属于‘方士’,张鲁一脉和张角则属于‘早期道教的雏形’。他们都和正统的道家没关系。

抛开演义与神化,历史上的左慈是以‘房中术’出名的,只是个普通方士而已,并不是什么法力无边的高人,更没戏弄过曹操。曹植的《辩道论》记载:当时有很多方士都被曹操给招揽进了朝廷。其中,叫左慈的会房中术,叫甘始的会‘行气导引’,叫郗俭的会辟谷。

曹操曹丕等人都把这些自称仙人的神棍们当笑话看,完全不信他们。【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这个,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一方面,曹操等人本身就是社会上最有知识,最见过世面,最不容易被迷信的人。另一方面,他们这群当权者,本质上就对宗教没什么好感,甚至有反感,也是很正常的。

政权要求百姓对官府忠心,宗教也要求百姓对宗教信仰忠心。那么,政权和宗教的市场需求一样,都是想占有百姓的忠诚度,两者就避免不了竞争,摩擦,矛盾,甚至对抗。

两者的需求有碰撞,不能共存。一个有宗教信仰的百姓,遇上了必须抉择的时候,他是听官府的,还是听宗教的?这是官府最反感宗教的原因。

历史上,排斥,打压,针对道士与和尚的政权有很多。曹操明明不信佛道,却大肆招揽方士,把‘有法术’的仙人都招揽到自己手下,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方便监视和管理他们!

这群神棍在曹操眼皮子底下装神弄鬼,曹操最多当个笑话看,出不了大事。可是他们若在偏远地区装神弄鬼,说不定就能聚集起一批信徒,和张角似的,趁机造反了!所以,还不如花点钱让朝廷养着他们,买他们个老实呢。

当然,有排斥宗教的,也有更聪明一筹,利用宗教的。李世民就诈称老子李耳是他的祖先,来增强唐朝李家的正统性。宋朝也将赵家的祖先赵玄朗封为道教‘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上帝’,几乎等同于玉皇大帝,使赵家政权永远凌驾在道教之上。宋徽宗也自封‘教主’——不是我信你们的教,而是我是你们的主。

三国中的张鲁,也是利用五斗米教来管理百姓居多,而不是真的信教。而曹植,确实是个聪明人——他早些年不信教,但曹丕称帝后,曹植却一反前态,开始信任并学习方士们的修行方法。甚至还有想远离俗世,【专心学长生之道】的传言流传。

曹植的作品《释愁文》中,也写他遇见了一个高人,说的他【愿纳至言,仰崇玄度。】玄度就是道家的代称。曹植愿意听方士高人的话,并崇拜信仰他们的教。

为什么曹植前后的变化这么大?很多人都没有看穿其中奥妙——其实,曹植压根就不信方士!不过,曹丕称帝后,一直将曹植视作隐患,故,曹植就必须要表现出自己压根不想抢夺皇位,绝对不会威胁到曹丕的样子才行。否则,恐有性命之忧。

可是,谁又会不想当皇帝呢?曹植再怎么说,曹丕也不信。因此,曹植就假装自己迷上了宗教,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我就是不爱当皇上,就是有人请我当,我也不愿意’的求道之人。

被宗教迷惑了,看开了,只爱逍遥自在,不爱功名利禄,这还是比较能取信于人的。所以,曹植特意在《释愁文》中写到:不要【眩惑名位】,然后坚持‘淡泊’,‘淳朴’,‘寂寞’,就能达到无忧无愁的境界了。

表现出不要名位(皇位)的样子,避免被曹丕猜忌甚至迫害,这才是曹植忽然信了方士的原因。而不是他真信。

曹植这也算小小的利用了宗教一把。

至于有的皇帝真心信仰宗教(比如信佛的梁武帝),那就只能说他们比较愚蠢了——我不是说信仰宗教愚蠢,而是身为皇帝,必须要保证政权的‘唯一性’,保证百姓都只听从官府的号令才行——梁武帝让全国都信佛,万一发生什么事儿,百姓是听皇帝的,还是听佛祖菩萨和教主的?信仰一但坚固了,可没那么容易被政权给改变。百姓这么一犹豫,人心就散了,就会让造反者有机可乘。

李世民等利用宗教的皇帝,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才是老大,宗教只不过是他们的棋子而已。故,在这些皇帝手下,宗教再怎么昌盛,也要小心翼翼的依附在政权上才行,不敢越雷池半步。

毕竟这些聪明的皇帝想让宗教不昌盛了,也就是一个政策的事儿——能捧起他来,就能压下他去。

而梁武帝却是愚蠢,反被佛教‘绑架’了。他深信佛教,广建佛寺,宠信高僧。有好几次,他弃了皇位出家,都逼的文武百官向佛教祷告,并凑钱给佛教捐献了几个亿(这笔钱本是朝廷的税收),才把梁武帝又请回了朝廷,保证国家不乱。

全国都信佛,当和尚的人多了,从事生产的人自然就少了。社会结构严重错误,国家的资金自然就周转不开了。再加上佛寺既不是农业建筑,也不是商业建筑,他投入巨大的成本去广建佛寺,却根本产生不了任何的利润。长此以往下去,就算没有外国来打他,他这个朝廷也要自动宣告破产了。国家经济一崩溃,百姓焉能不反?

梁武帝期间,共建了【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官府和百姓都吃了大亏,只是肥了宗教。

杜牧有一首诗,就描写过广建佛寺后的情景。诗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下面这段可不看)

据记载,曹操招募来的仙人有:王真,封君达,甘始,鲁女生,华佗,东郭延年,唐霅,冷寿光,卜式,张貂,蓟子训,费长房,鲜奴辜,赵圣卿,郗俭,左慈。

这群人,《周礼》叫他们‘怪民’,也就是举止奇怪,异于常人的人。《王制》叫他们‘挟左道者’,也就是邪门外道——他们虽然有知识,但却不属于儒道法墨等诸子正统。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14 19:16:42 +0800 CST  
附章:汉末‘道士’小谈。(二)

有的宗教专走上流社会,专和富豪,甚至官员纠缠在一起(如于吉)。有的宗教则主走贫苦大众路线,专收老百姓(如张角)。

古代百姓文化水平低,骗他们还比较简单。可像于吉这种,专骗上流社会的,就一点也不简单了。

汉末魏晋,上流社会的学风甚浓,都喜欢做学问。汉末喜欢注解‘经学’,晋初则喜欢清谈‘玄学’。当时的上流社会,可不仅仅是当官或者有钱,而是对儒学,道学,甚至神秘学,都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不是说随便一个神棍就能骗得了他们的。

神棍想骗他们?说不定他们这群‘读书人’说起修行理论和宇宙奥妙来,比神棍们懂的还多呢!

(现代社会,道士讲道学,公务员是肯定听不懂的。因为公务员考试并不考道学,所以也就没公务员去学,去懂道学了。故,有当官的被某大师骗了,也很正常。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被以长攻短,有心算无心了。)

(但在汉末,方士们懂的学问,官员们未必不懂——甚至比方士们还懂,也是有可能的。)

如郑玄,身为朝廷官员,论玄学,他注解过《周易》。论天文,他研究过《三统历》。论数学,他苦读过《九章算术》。他甚至还会占卜术,可以简单的预测吉凶——你说,哪个‘仙人’能骗的了他?

还有荀彧,孔融,张昭,庞统,虞翻等——即使抛开这些才子不说,当时大部分官员肚子里也都是有东西的。

故,于吉能让一大批朝廷官员信他,这就证明于吉本身是很有学问的——至少在诸子百家这些正统学问上,于吉的水平是不输给在朝为官的读书人的。不是纯靠封建迷信的胡扯神棍。

所以,孙策怒斩于吉是正确的,并不是不尊重高人。于吉能让朝廷官员们丢下孙策不理,先去拜见于吉,这就已经是宗教凌驾于政权之上了,比左慈之流的危害可大多了。如果让于吉继续发展下去,其害不小。孙家江山的存亡,早晚要被太平道握在手里。

信众都是百姓,和信众都是朝廷官员,哪个更可怕,不必多说。

于吉是真正有学问的,而左慈则只是靠着房中术出名,被曹操父子当笑话看。而且,就算同是笑话,比较让曹操重视的方士也不是左慈,而是郗俭。

曹操招揽仙人16位(名单在上一章结尾),命郗俭当头领,率领众方士。而左慈,则只是被率领的一个普通方士而已。

为什么曹操比较重视郗俭呢?曹植提到过:他曾经试探过郗俭,让郗俭一百天不吃东西(辟谷)。在曹植的监视下,郗俭一百天没吃饭,照样活蹦乱跳。

而另一个方士甘始则【老有少容】:年龄已经是个老头子了,可看起来却像年轻人一样。

如果曹植的记载无误的话,那么,郗俭可能会些‘障眼法’,一些变魔术的手段,偷偷吃了东西而没让曹植发现。而甘始的‘行气导引’则可能是真正的养生功夫,虽不能长生不老,却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他比同龄人看起来要年轻。

不过,于吉左慈也好,郗俭甘始也罢,在《三国志》中,他们都没有被立传,没有被专门记载。可见,他们虽然各有各的水平,但却还是没被朝廷认可。官方始终把他们当江湖术士看待。

真正让朝廷认可的神人,是会相术的朱建平,会相梦的周宣,和会术筮的管辂。他们三个被陈寿正式记录进了《三国志》方技传,等于官方承认了他们真的有‘仙术’。陈寿称他们有【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15 17:43:56 +0800 CST  
附章:汉末‘道士’小谈。(三)

于吉,左慈,郗俭等方士,都是专为有钱人服务的。他们没形成组织,只是单个的方士,故成不了气候。

真正让朝廷忌惮的,还是以百姓为基础的张角和张鲁(下简称二张)。

拜电视剧与神话小说所赐,大家印象中的道士,都是不问俗事,逍遥自在,只关心自己修炼的与世无争模样。但实际上,最早的‘道士’是什么样子呢?

张角的太平道,将数十万教徒划分成36方,每方约万人,命一个‘渠帅’当头领。张鲁的天师道,底层教众叫‘鬼卒’。信了天师道很久的则提拔成‘祭酒’,负责管理鬼卒。

张角——渠帅——底层教众。

张鲁——祭酒——鬼吏——鬼卒。

你看,二张的‘道教’,实行的其实是国家体制,类似于‘皇帝——县令——百姓’。和伊朗等国家有些像,是神,军,政,三者合一的神国(政治领袖由宗教领袖来担任)。并不是大家印象中只想修炼长生的逍遥散仙模样。

张鲁自称‘师君’,暗示他既是汉中人的老师,传授他们天道,同时也是汉中人的君王。张角则直接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准备推翻朝廷。

(汉中【不置长吏】,即:汉中不设置基层朝廷官员,一切管理百姓的事,都归天师道祭酒管。)

故,汉朝廷对道士很猜忌。诸侯间的战争,往往打完就算。而朝廷和张角的战争,打完后还会开棺戮尸和造‘京观’(将敌方战死士兵的尸体专门堆成一座山,威慑敌方),来打击百姓,让他们害怕的不敢信教。

张角是被朝廷击败的。张鲁则是自知不是曹操对手,想【稽颡而降】——稽颡,就是跪下磕头的意思。张鲁的‘宗教国’和二袁刘表等诸侯性质不同,牵扯到信仰问题。所以张鲁格外惊慌,怕曹操不准他投降。

逃跑时,手下劝张鲁把仓库积蓄全烧了,让曹操占不着便宜,张鲁也连忙说道:‘这些财物本来就是国家的东西,我本来就想归顺国家,怎么能烧呢?’反而保护的好好的,全都献给了曹操。

张鲁投降后,曹操将张鲁和汉中的部分百姓迁走。这一举动,既方便监管张鲁,又打乱了天师道的根基,让汉中的天师道无人统领,无法继续传道。时间一长,天师道自然衰落。

自此,后世的道教再也无法重现独霸一方的辉煌。

张鲁被曹操封为镇南将军,阆户侯。他的儿子张富,则继承张鲁的爵位。

张富继承的是张鲁的爵位和财富,而不是天师道教主的位子。按照曹操的意思,天师道到这里就该断了。从此之后,世上只有朝廷侯爷张家,没有天师教主张家了。不过,曹操封张盛做官,张盛不做,并准备重新经营天师道,是为第四代天师。

(天师道历代天师是:一代,张道陵。二代,张衡。三代,张鲁。四代,张盛。)

由于汉中已经不便传道了,张盛就离开了南郑(陕西省),来到了龙虎山(江西省)。

张盛虽是正统的天师道传人,但很明显,从他这一代开始,天师道已经成为了‘宗教’,而不是之前的‘宗教国’。天师道完全丧失了张鲁时期的政治自治权,更没了军事力量。后来的天师道,新任教主居然还要受朝廷的敕封——教主已经成了皇帝的臣子,朝廷彻底征服了宗教。

不过,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手下无兵无民,对朝廷没了威胁,自然就不会受到朝廷的针对——说不定,还可以受到朝廷的帮助和扶植。故,现在说起张天师,大家都只知道龙虎山张天师,反而没人知道独霸一方,称雄诸侯的汉中张天师了。

二张后的道教,多主张‘不问世俗’,‘闭关修行’,‘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收徒弟也收的少了很多,大量减少教众的数量,强调不爱权位和名利,境界高深,不会去和谁(朝廷)争这些东西——这些,其实都是出于自保,好避免朝廷的猜忌和迫害。

这和魏晋时期玄学的兴盛,有异曲同工之妙。

魏晋时期的读书人,有很多是‘参政派’——满怀理想的他们,不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当官还是白身,都会积极的去谈论政事,甚至参与政事。

这在朝廷看来,就有些越俎代庖了,是朝廷不能忍受的——毕竟,政治应该牢牢的握在当权者手里,而不是读书人手里。当权者可以是读书人,但读书人未必是当权者。故,自从以孔融为首的参政派屡遭杀害之后,读书人就不敢乱说话了,都尽量避免搀和政治上的事儿。

【孔融死而士气灰】,说的就是这个。

不过,不敢谈论政治了,也就不敢谈论儒家,法家,墨家这些和政治沾边的学问了。那么,读书人要干什么呢?读了一辈子书,总不能天天闭着嘴巴,饿了吃,困了睡,什么也不干吧?

做学问的欲望无处发泄,就只好转而研究道学,玄学,宇宙,山水这些和政治无关的学问。研究这些学问既不用担心犯了忌讳,又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故,魏晋玄学兴盛。

其实,我想世界上大多数人,最初都是‘我想做什么。’然后,经过一些无法抵抗的限制后,往往会变成‘我能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敢再挑三捡四了。

最后,也只好‘我不得不做什么’——走到这一步,已经是身不由己,根本没得选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16 17:27:41 +0800 CST  
附章:汉末‘道士’小谈。(四)

汉末时的道教,是宗教组织,更是武装政权。太平道和天师道分别设‘方’和‘治’,代替国家原本的行政区划‘州郡县’,来管理手下的百姓。

在‘治’内,百姓服从的不是皇帝,而是教主。遵守的不是国家法律,而是张家的私律(犯错后,只要诚心向上天以及教主认错,就可以获得三次原谅。)听命的不是国家执法人员,而是祭酒。交的也不是国家税收,而是‘道税’,‘道米’。(故,朝廷叫张天师一家为‘米贼’,污蔑他们骗百姓的粮食。)

显然,没有任何一个政权会容忍这样的‘宗教国’在自己的国家里搞独立。汉末,朝廷【力不能征】,只好对张鲁睁只眼闭只眼。而曹操掌权的时候,一拿下汉中,就立刻把天师道的根基打乱,企图废了这种‘宗教国’。(日后,虽然还有李特父子这样割据一方的‘道教人士’,但总体而言,道教已经越来越像普通宗教,而非武装政权了。)

而彻底把道教从武装政权变成普通宗教的,还是北魏的道士寇谦之。

寇谦之的作品是《老君音颂诫经》。关于道教,他有以下几个主张和改革:

1,废除‘三张伪法’(张道陵,张衡,张鲁),不认可张天师。而他寇谦之,则是太上老君亲定的新天师。

2,在道教中加入儒家思想,提倡道士也要忠君爱国,坚决不能像张鲁李特那样犯上作乱。

3,亲近朝廷,假借太上老君之名,宣布当时的皇帝是真命天子,‘太平真君’。道教必须要顺应天意,好好辅佐皇帝。

4,废除天师道原来的收税,收米,收钱等制度——大家请注意,寇谦之这一举动,等于直接废了道教最庞大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彻底废了道教的政治自治权和军事力量!

从此之后,道教手下再无百姓,税收,兵马这些东西了。就算道教想造反,也压根没钱,没人,没粮造反了。

5,废除‘治’这一行政区划,不再管理百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道教也要遵守朝廷的行政区划和法律。百姓不管信不信教,都是归朝廷管。

6,不遵守我这些改革的,死后会下地狱。

就这样,寇谦之带着他的‘新天师道’亲赴首都,向皇帝表示臣服。皇帝则封寇谦之为国师。

寇谦之等于是废了最初的道教。但同时,他又是让道教兴盛的大功臣——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专为朝廷服务,对朝廷百利而无一害。故,朝廷大力支持新天师道的发展,让道教几成国教,力压佛教等宗教。

和朝廷做对,当然不如帮朝廷做事前途大,来钱快,路子稳。这是不论古今中外,哪行哪业,都永恒不变的‘真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17 22:13:55 +0800 CST  
附章:汉末‘道士’小谈。(五)

《典略》说太平道收人,主要靠‘叩头思过’和‘符水治病’两点。

叩头思过很好理解,目的就是加强教主的个人崇拜——你犯了错,本应受到法律的惩罚或道德的谴责,但是,只要你信了太平道,诚心的向教主和上天叩头思过,你就可以获得原谅。

这里面的深意是:犯错后,能不能无罪,是教主说了算的,而非国家。换言之,教主就是掌握你生杀大权的神!

只有他才能免你的罪,决定你的生死。久而久之,教众从心理上自然就会彻底臣服教主(或其宗教神灵)。和百姓臣服朝廷实际上是相同的道理。

道教,佛教,基督教,大部分宗教都有类似的忏悔制度。

符水治病则更好理解:符水真的能治病吗?《典略》记载张角给人治病,治好了的,张角就说此人诚心信道,因此好了。治不好的,则说此人心不诚,因此治不好。

这里面的关键点是什么?是汉末瘟疫横行,百姓没钱看病,朝廷也不管。因此,就算百姓本身对张角半信半疑,他也必须要去找太平道试试才行了——总不能躺在家里等死吧?

故,治不好的自认倒霉,也不怪他。治好了的就如获再生,发自真心的信他,拿他当重生父母看——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人人相传,太平道自然兴盛。

归根到底,还是朝廷不作为的缘故。

在百姓日子过的很艰苦的时候,就难免会希望有一些‘免费’的外力来帮助他们,让他们没那么艰苦。此时,如果朝廷不帮他们的话,就很容易被宗教钻了空子。百姓就难免会寄希望于上帝,佛祖,菩萨,老天爷,神仙,救世主这些不用付出太多努力的外力。

抛开正规宗教不谈,单说邪教——邪教拉人,无非是利用了人的三个心理:

1,日子过的苦,看不到希望,朝廷又不帮他。

2,懒惰心理——你不用付出努力去工作,你只要信我,就可以获得金钱,长寿,福气等等。

3,封建迷信,想要获得超过普通人的神通,法术,寿命等等。

很多人都认为邪教徒信邪教,是因为他们封建迷信——但实际上,愚昧迷信反而是最次要的一个原因!主因还是因为某教给了他一个希望,或利用了他的懒惰。

拿高考举例:你让家长用心陪孩子读书,天天熬通宵,大部分家长是做不到的,太费时费力。

但你让家长去孔子庙里拜拜孔圣人,或拜拜菩萨,求保佑孩子考上个好大学,家长就去了。为何?主要不是因为迷信,而是因为‘不用付出努力和成本’——只是去拜一下而已。

天天累死累活的工作,当然不如‘我信你,所以我早晚会比普通人有钱,长寿,成功’这么轻松自在。这个,是利用了人的懒惰心理。

而太平道能崛起,主要还是利用了百姓过的苦——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句话并不是说国家快完了,就会有妖怪出现。而是说国家快完了,一些邪门外道才好出来广收信徒——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妖孽,指的是张角,洪秀全这些人。而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狐狸精什么的。

只有百姓过的很艰苦的时候,邪门外道才好趁机收人。不然国家昌盛,百姓都不愁吃喝,富的流油,小日子过的很好,谁又用的着你来指点迷津呢?

从这一方面也能看出,百姓们的要求真的不高——为何连太平道都能满足百姓的需求,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归附,朝廷反而满足不了,要逼的他们去造反呢?一味埋怨百姓愚昧的同时,朝廷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才行。

——————

注:张角用符水治病,也说不定是张角真的医术高明——上古时期,巫医不分家,巫术就是最原始的医术。(最早的医字,就写成毉,上医下巫。)故,张角这个专心研究神秘学的人,会一些巫术和医术,也很正常。

(《广雅》:医,巫也。巫与医皆可除疾。)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张宝和张梁则自称‘大医’——可见张角很明白自己宗教的定位,就是以免费治病行医为主。

注2:本人对正规正统的宗教都十分尊敬(如佛教,道教,基督教等)。本文所批评的宗教,都是特指某些邪教。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18 16:45:32 +0800 CST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三部:惊天业火,正式展开。

第一百九十三章:赤壁之战(一)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最著名的战争。故,我们需要仔细的研究一下此战的起因,经过,结果。

赤壁之战的起因,是建安十三年九月,刘琮投降了曹操。

刘琮投降后,刘璋也吓的【始受征役,遣兵给军】,愿意听曹操的调遣,并给曹操上贡,纳税,提供兵马——也等于是投降了。

没费什么力气,也没损耗兵马钱粮(没发生大规模战争),曹操就轻松的获得了荆益两个大州的利润!故,曹操就一定会下江东,伐孙权。

因为:

1,孙权说不定会像刘琮那样,直接投降曹操,让曹操再白得整个江东。

2,就算孙权不投降,曹操也不怕。一是曹操完全打的过孙权。二是曹操几乎没付出任何成本就获得了荆益二州,就算和孙权开战会产生很多消耗,这些消耗也完全在原本讨伐荆益二州的预算内,不心疼,很合理,可以接受。

这可以说是连锁反应了:如果刘琮,刘琦,刘备三人联手和曹操拼了,那么即使曹操拿下了荆州,也会有很多事需要善后,一时半会还下不了江东。所以,赤壁之战的起因,还是起于刘琮的不抵抗。

孙权的处境和刘琮很像,都是幼主压不住本地家族的局面。现在,刘琮被各大家族逼的投降了,那么孙权这边又是什么情况呢?

历史记载:【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孙权迎之】。和刘琮那边一样,大部分人都在劝孙权投降。

江东的投降派有两种:一是本地家族(和荆州的蔡蒯相似)。二是真心觉得打不过曹操,与其战败,倒不如直接投降(如张昭等)。

主战派则只有一种,是:投降后,地位和利益远不如投降前的人!

周瑜鲁肃这些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出名。曹操拿下江东后,可能用他们,也可能不用他们。但是,江东各大家族曹操是肯定会重用的(和重用蔡蒯一个道理)。故,周瑜鲁肃等人绝不能投降!一投降,可能这辈子就要被本地家族踩在脚下了!

鲁肃是主战派中的狂热分子。他怕孙权投降,甚至还故意骗孙权!

曹操明明有几十万大军,鲁肃却对诸葛亮说道:【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这是鲁肃怕照实说会吓的孙权投降,所以就想把曹操说的很好对付,尽量骗孙权和曹操开战。

鲁肃这一行为,也就是后来真打赢了——如果打输了的话,那判鲁肃个谎报军情罪,把鲁肃直接砍了都不过分!

周瑜也是如此:《三国演义》为了神化诸葛亮,就写周瑜原来不想打仗,是孔明用智激周瑜,骗他说曹操想得到二乔,曹植还写了首《铜雀台赋》侮辱二乔。周瑜听了大怒,才被激的和曹操开战。

可实际上,赤壁之战开始于建安十三年,结束于建安十四年。铜雀台却是建安十五年冬天曹操才开始建的。铜雀台,《铜雀台赋》,这两者和赤壁,二乔,周瑜根本就一点关系也没有,八竿子也打不着的。

演义是虚构的。历史上,纯粹是周瑜自己想开战而已,根本就没人激他。

《周瑜传》记载,江东文武都要投降,并说出了三个投降的理由:

1,曹操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孙权名义上不方便和他对抗。

2,曹操兵马众多,孙权根本打不过。

3,江东的优势是水军和大江天险。如今曹操得到了荆州和刘表的精锐水军,又控制了一部分大江天险的流域。所以,江东所谓的优势,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江东有的,曹操也有。

故,江东必败。

周瑜则一一反驳道:

1,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和他开战,正是为汉家去除污秽,名义上怎么会不方便呢?

2,北方还没完全平定,马超韩遂都是曹操的隐患,可以牵制曹操的战斗力。

3,中原擅长陆地战,江东擅长水战。曹操跟我们打水战,是在以短攻长。

4,如今天气严寒,兵马缺少草料。北方的士兵被曹操驱使到我们南方的湖面上,水土不服,一定会生病,从而影响战斗力。

故,江东必胜。

相对于本地家族来说,周瑜鲁肃等人算是‘无背景人士’——无背景人士对进入新的体制(如公司合并,换了新老板等),都会比较担心。为何?因为他们没有背景。他们有的,只是在旧体制中辛苦打拼出来的功劳而已。

这些功劳新体制认不认呢?很悬。如果新体制不认的话,那你就要一切归零,从头再来了!严重点,被直接炒了都有可能!

(至于有背景的人,新老板自然不会动他。)

孙权需要周瑜鲁肃等人来对付本地家族,周鲁等人自然可以趁势崛起。而曹操刚得荆州,又得江东,根基还没坐稳,又怎么会傻的去打压本地家族,故意找地头蛇们的茬呢?曹操只会更加重用本地家族,好尽快获得他们的支持,方便更好的管理本地。

到时候,周鲁等人失势,本地家族得势,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鲁肃劝孙权开战时,是这么说的:【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

这段话简单翻译一下,是:我投降曹操的话,至少还能混个‘下曹从事’(小官)。慢慢来,总能再混成大官。可老板你就变成曹操的手下了!哪有自己当土皇帝这么爽?

表面上看,鲁肃主战是为了孙权好。但实质上,鲁肃又何尝不是为了他自己?

现在的鲁肃周瑜,是孙权手下的第一红人。你让他再从‘下曹从事’开始混,他会愿意吗?本地家族把他再次踩在脚下之后,他这辈子还有翻身的希望吗?故,周鲁等人坚决主战。

其实,主战派和主降派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决定主战(或主降)。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主降派都是为了自己,主战派都是为了孙权,为了正义,为了国家等等。

当然,他们嘴上不会说是为了自己。他们只会说曹操是汉贼,他们不能向汉贼屈服。

可实际上,谁才是真正的汉贼呢?

《三国志》记载:鲁肃最初想去投靠郑宝,周瑜对鲁肃说道:【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鲁肃听了,【从其言】,才加入了孙权。

可见,周瑜鲁肃二人,他们最初的目的就是要【代刘氏】!要造反!要改朝换代!(周瑜和鲁肃都是野心极大的枭雄人物,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温润公子或憨厚的老实人。)

真正的汉贼其实是他们,而不是曹操。曹操再怎么弄权,也没敢光明正大的说要【代刘氏】吧?

————
注:

《铜雀台赋》原文是:【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三国演义》则篡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

原文中的二桥,真的就是指两座桥,是用来连接分布于东西左右的那些高台的,而不是大小乔。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23 23:11:10 +0800 CST  
第一百九十四章:从‘舌战群儒’看辩论技巧。(上)

诸葛亮来到江东,为何江东七大谋士都辩论不过他呢?他们的辩论技巧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来仔细研究一下。

一,张昭。

张昭料定诸葛亮必是来游说,故先以言挑之。诸葛亮则暗思道:‘张昭是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故,二人的交锋最是激烈。

张昭先道:【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重,自比管仲,乐毅,此语果有之乎?】

张昭这句话,其实是一句高明至极的反讽。张昭是真正闻名天下的人物,比诸葛亮出名。江东兴盛,北方士大夫都认为是张昭的功劳,都佩服张昭的能力。张昭怕这样会功高震主,孙策却笑道:管仲当齐国宰相的时候,大家都只知道管仲厉害。可重用管仲的齐桓公,还不是成了诸侯霸主?我重用你,你的成功不就是我的成功吗?

即:真正被人比作管仲的人,其实是张昭这个‘微末之士’。而不是高卧隆中,只知道睡觉的诸葛亮。微末之士,高卧隆中,都是张昭在说反话,讽刺诸葛亮。

果然,张昭紧接着说道:你自比管乐,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你却辅佐的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刘备没得到你之前,还能割据城池。怎么得到你之后,反而越混越惨了呢?难道管仲乐毅就是你这副样子?我说话很直接,请你不要见怪。

张昭的辩论方法很简单也很实际,就是‘摆客观事实’:我把孙家辅佐的很兴盛,孙策把我比作管仲。而你自称管仲,却辅佐的刘备落荒而逃。那你说,咱俩应该谁听谁的?

就好比世界首富和刚起步的创业者进行辩论:你那么能说,你怎么没我有钱呢?

客观事实基本无法反驳。

诸葛亮听了,却使用了三个比较无赖的说法和张昭进行辩论:

1,不是我输了,而是我压根就不想赢!【吾观取荆州之地,易如反掌。吾主仁慈,不忍夺同宗基业,故力辞之。】如果我想赢的话,我早就赢了!

2,我本来能赢,但队友拖累了我。【刘琮孺子,暗自投降,致使曹操猖獗。】

3,我现在输了,并不是真输了,而是另有别的计划。你智商不高,看不透我的计划和深意,以为我真输了,也很正常。【今吾主屯兵江夏,别有所图,非等闲可知也。】【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

总结一下,就是‘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不过,究竟是不能还是不为呢?你坚持说他赢不了,他坚持说他不想赢,谁也拿谁没辙。

当然,只有成功者才有说不想成功的资格。失败了,就说不想赢,别人当然不信。虞翻也讽刺诸葛亮道:兵败当阳,求救于人,还说不害怕?真是自欺欺人。

故,诸葛亮又使用了以下几个辩论手法,来与张昭进行辩论:

1,将失败推脱到条件的困难上:【刘豫州寄迹刘表,兵不满千。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意思是:这么苛刻的条件,谁能赢?输是很正常的。【寡不敌众,胜败乃常事。】

2,展示实力:【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等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诸葛亮确实有本事!这么点兵,这么困难的条件,还能杀的夏侯惇和曹仁大败。如果他条件好点,兵马钱粮多点,是不是就能打败曹操了呢?这是诸葛亮想要暗示的。

3,证明:【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百姓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百姓同败。】举例证明了刘备的仁义,增强了‘我本来能赢,但因为我仁义,不忍夺刘琮的基业,所以我故意输了’的可信度。

4,举例子:【刘邦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潜意思是:如今刘备数败于曹操,谁又能说他将来不能成功呢?

最后,诸葛亮说道:【国家大计,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诸葛亮承认自己辩论不过张昭了!不过,我辩论不过你,不是因为你厉害,而是因为我是干大事的人,而你则是专耍嘴皮子的夸辩之徒!

(纵观整段舌战群儒,其实诸葛亮比江东众谋士更像是他口中的夸辩之徒:坐议立谈,无人可及。)

诸葛亮和张昭的辩论,实际上算是平手,诸葛亮并没赢:诸葛亮提出的论点论据,张昭无法反驳。张昭提出的论点论据,诸葛亮表面上反驳了,但却反驳的很心虚——大家都不信,都觉得诸葛亮是在嘴硬。

不过,张昭因为别的原因,不和诸葛亮继续辩论了,选择了主动退场。所以张昭这一关,诸葛亮算是勉强通过了。

(什么原因?后文自然会说到。)

二,虞翻。

虞翻忽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

虞翻的辩论技巧和张昭相仿,都是列数据,摆硬条件:曹操的兵马就是比咱们多,咱们怎么跟他打?

孔明曰:曹操的百万大军有很多都是袁绍和刘表的兵,都不是真心跟曹操的。一盘散沙,就算有几百万,又有什么好怕的?

诸葛亮的反驳,类似于袁曹大战时的郭嘉和荀彧:‘对方兵多,但我们兵精!’这种反驳,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虽然比较无赖,但却让虞翻很难继续辩论——因为在双方都很强的前提下,谁的兵更强更精一点,其实是个很主观的问题,扯不明白的。

虞翻无法证明曹操新收的袁绍兵刘表兵究竟是不是真心归顺曹操,是不是精兵。同时,虞翻更不能也不敢证明老板孙权的兵不是精兵!

虞翻用客观条件难为诸葛亮,诸葛亮就搬出主观想法。虞翻不好反驳,就只好转移话题,又找了一个新问题,问道:你都被打成这样了,你还说不怕曹操?

虞翻问出这种问题,实在是他的失策!辩论赛,最怕辩论主观想法。因为:

1,主观想法无法用客观条件去衡量:我就是发自内心的认为我比吴彦祖帅,你能说的服我?什么?你说他眼睛比我好看?(客观条件)。可我就是觉的我眼睛比他好看!(主观想法)。

2,对方嘴上说的主观想法,未必是他心里想的——他可能只是在嘴硬而已。

刘备诸葛亮就算真被曹操打怕了,他嘴上硬说不怕,你又能怎么着他?很容易发展成‘我硬说你怕,你硬说你不怕’这种比谁声大,完全无解的情况。

这一问,虞翻不但奈何不了诸葛亮,反而给了诸葛亮可乘之机:诸葛亮说我们就是不怕曹操!倒是你江东兵精粮足,你怕什么曹操?【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

这一反问,让虞翻非常难受!虞翻如果承认自己怕了曹操,那辩论上就会立刻处于下风(因为诸葛亮不怕曹操)。同时,也等于是承认了他劝孙权投降并不是为了孙权好,而是因为他怕了曹操。

但虞翻又不能说自己不怕曹操!他不怕曹操他主什么降呢?应该主战才对嘛!虞翻说自己不怕曹操的话,就会和自己的辩论立场相矛盾,导致直接失败。

故,虞翻说什么也不行,也被说败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24 22:09:00 +0800 CST  
第一百九十五章:从‘舌战群儒’看辩论技巧。(中)

三,步骘。

步骘问道:【孔明欲效张仪,苏秦之舌,游说东吴耶?】

步骘很有头脑,他没和诸葛亮辩论,而是给诸葛亮挖了一个语言陷阱——只要诸葛亮接了他这句话,和他辩论,就等于诸葛亮承认了自己是个‘辩士’,是仗着口才好,来游说,劝服,忽悠他们的。

既然诸葛亮是来忽悠他们的,那他们就有资格不听忽悠,终止这场辩论赛。到时,自然不战而胜。

不过,诸葛亮看穿了步骘的‘陷阱’,没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没说自己是不是想学苏张前来游说),而是抓住了步骘话中一个不严谨的地方,开始歪曲步骘的话,并转移话题。

苏张是辩士,但同时也是很厉害的政治人物。步骘只说苏张口才好,似乎只把他们当成社会地位较低的辩士看待。诸葛亮见了,就趁机指责步骘不尊敬苏张,并转移话题道:你以为苏张只是辩士而已吗?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他们明明就是纵横天下的英雄豪杰!你有什么资格嘲笑他们?

(实际上步骘并没有嘲笑苏张。不过经诸葛亮这么一歪曲,步骘的话,好像又确实有点看不起苏张的意思。)

转移话题后,诸葛亮抛出的新问题,是和张昭一样,在‘摆客观事实’:苏张的成就你能做到吗?做不到你就别说话!

步骘当然做不到。他见诸葛亮没中计,反而抓了自己一个漏洞,顿时默然无语。

在这里,理论上,步骘也可以像诸葛亮那样玩无赖,说自己远超苏秦张仪,只是不屑于做他们那样的人而已。不过,这样就又会变成两人互相嘴硬,导致永无结果。这个,是对诸葛亮有利,对江东谋士无利的。

为何?因为诸葛亮是自己来的,他单挑整个江东的谋士,预算上本来就输多赢少。如果大家谁也说不过谁,死耗时间,保持平手的话,那诸葛亮反而占了大便宜!(毕竟一人单挑一国,不输就已经是赚到了,平手并不丢脸。)

而江东谋士这边,以一国之力单挑诸葛亮一人,本身就胜算极大。若两人一直互相嘴硬,拖时间活活拖成平手,那可就太吃亏了!

故,舌战群儒中,江东谋士只要稍微出现一点劣势,就立刻不说话了,主动退出辩论赛,再换个新选手上台,看看有什么新论点可以打败诸葛亮——这不是他们一句话就被诸葛亮给打败了,而是这种快速换人的战术,对江东谋士是有利的。拖时间则对他们无利。(这就是张昭主动退场的原因。)

诸葛亮的赢,其实是赢在这一点上的:对方一直在玩车轮战,没人和他死缠烂打的耗时间——若有人和他死死纠缠的话,那理论上诸葛亮最多平局,很难辩赢江东七谋士。

在正式辩论赛中,死缠烂打当然没用。不过,舌战群儒这场辩论赛,其实是有时间限制的——只要诸葛亮拖时间拖到孙权见他,或鲁肃黄盖等主战派来帮他解围,基本就算诸葛亮成功了。(因为诸葛亮来江东的目的,是游说孙权,而不是和江东七谋士较劲。)故,诸葛亮选择了比较拖时间的战术。

这是诸葛亮在利用比赛规则——诸葛亮并不是死缠烂打的人,可是既然能利用规则,增加自己的胜算,那为何不用?

而江东七谋士的目的,则是阻止诸葛亮见孙权,或是在诸葛亮见孙权之前,就把诸葛亮打败,证明诸葛亮说的话一点道理都没有。故,七谋士选择了极快速的车轮战术。

大家目的不同,赢的条件,赢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诸葛亮拖着拖着时间,黄盖就来给他解围了。诸葛亮成功的见到了孙权,而张温骆统等人,则被诸葛亮拖的还没来得及上场呢,这场辩论赛就结束了。

其实,如果无时间限制的话,诸葛亮这个战术就完全没用了——你能拖时间,对面也能。你一个人拖时间,对面则是一堆人轮流和你拖时间。无限制拖下去,光体力你就撑不住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25 10:52:00 +0800 CST  
第一百九十六章:从‘舌战群儒’看辩论技巧。(下)

四,薛综。

薛综道:【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曹操已占有汉朝三分之二的领土,人心也收揽的很好,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诸葛亮根本无法反驳。故,诸葛亮直接选择不和他辩论,故意厉声道:‘薛综,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公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

你道德品质太低,我不屑和你辩论,换下一个人!(实际上则是根本无法辩赢。)

五,陆绩。

陆绩应声问曰:【曹操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虽自称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履之夫,何足与曹操抗衡哉?】

很明显,陆绩的辩论水平相当差!首先,他的出发点就错了:能否和曹操抗衡,和出身又有什么关系呢?出身低微,难道就不能成功吗?

果然,诸葛亮听了,轻松笑道:‘你就是陆郎吧?你坐下,听我一言:曹操是曹参的后人,他就更该忠心汉室才对。吾主刘备是皇帝按照家谱封的皇叔,怎么能叫无可稽考呢?出身低微怎么了?高祖刘邦亭长出身,却仍获得了整个天下。织席贩履出身又有什么好丢人的呢?你这小儿之见,不足和我高士语。’

诸葛亮和陆绩辩论时是最轻松的——他甚至还先和陆绩打了个招呼,聊了句天(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然后,才笑着教训了陆绩一顿。

(陆绩出身江东大族,所以他比较习惯用人的出身来看待问题。)

六,严畯。

严畯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不必再言。且问孔明治何经典?】

前面五人都辩输了,严畯如果按照常规的辩法继续辩下去,那多半也是个输!故,严畯不和诸葛亮辩论了,而是想和诸葛亮做做比较:你的文化水平有多高?写过什么作品?研究过什么经典书籍?(严畯很有学问,著有《孝经传》。还研究过管仲,仲由。)

这已经和辩论无关了,纯粹是严畯想用自己的文凭和学问压倒诸葛亮,然后表示:你没我文化高,你说的话自然没我对。

严畯的想法还是比较容易反驳的——诸葛亮只要找出几个文化水平没有严畯高,却又明显比严畯有成就的人来,证明文化高不等于能力也高,就行了。

就像有研究生鄙视大学生文凭低,大学生也可以拿几个学历不高,但却成了富豪的人来反驳。

诸葛亮道:书呆子有什么用?姜子牙,张良,陈平等人,都有匡扶宇宙之才,也没见他们治何经典!整天舞文弄墨的,能兴邦立国吗?

严畯被戳到痛处,低头丧气而不能对。(严畯比较像刘表,孔融,祢衡等人。论学问,他们都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但是,论治国,论军事能力,他们是远不如曹操,刘备,诸葛亮,荀彧,周瑜这群人的。)

(鲁肃病故后,孙权让严畯接替鲁肃的职务,严畯就推辞道:‘我只是个书生而已,并没有领兵镇守的能力。’)

七,程德枢。

程德枢大声道:【公好为大言,未必有真才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

程德枢大概是知道自己也辩不过诸葛亮,有点气急败坏,竟直接开始了毫无证据的人身攻击!

辩论中,人身攻击是最好解决的——要么不理他,要么回骂他。诸葛亮马上反讽了程德枢一顿,程德枢不能对。

八:剩余的人。

张温,骆统又欲问难。黄盖忽然现身,厉声道:【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徒斗口耶!】

黄盖不是本地家族的人,故,曹操对黄盖并无需求。黄盖在江东是三朝开国老臣,文武百官甚至孙权都要给他面子。投降后,黄盖在曹营中却属于可有可无的人,曹操给他的新职位多半很一般。所以,黄盖当然要支持诸葛亮主战。

这里还有个小细节:在江东谋士为难诸葛亮的时候,主战派鲁肃是一直在旁边站着干看的——他为何不帮诸葛亮说话?或阻止江东谋士为难诸葛亮呢?

因为江东七谋士的背景太硬!

这群投降派中,陆绩张温是本地大族陆家张家的人。张昭则是江东第一重臣,被孙权以师父礼相待(相当于刘禅对诸葛亮)。鲁肃只是受孙权的宠而已,论级别,论背景,论人脉,论势力,鲁肃都比他们差的太远!

鲁肃哪敢帮着诸葛亮和他们做对呢?他们分分钟骂鲁肃一顿!(张昭早就骂过鲁肃一回了。)

故,鲁肃一直沉默不语。只有黄盖这个三朝老臣,才有资格厉声喝退这群各有各靠山的投降派。

至此,舌战群儒结束,诸葛亮终于见到了孙权。

舌战群儒这段剧情是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并无此事。这个,很好理解。

毕竟是战是降,看的还是利益,而非口才。赚钱的事,你不劝也有大把人抢着干。赔钱的事,你怎么劝也没人肯干。江东众人想投降,无非是因为投降有利,开战有害。在此时,除非开战能使他们获利,否则,任你口才再好,也不可能劝的人丢下赚钱的路不走,去走赔钱的。

————
注:

【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陆绩六岁时跟着父亲去参加袁术的宴会,袁术拿出橘子来请大家吃,陆绩藏了几个在怀里。

临走时,陆绩向袁术告辞,橘子从怀里掉了出来。袁术笑道:‘陆郎身为客人,怎么还藏了几个橘子呢?’陆绩跪着回答道:‘我妈妈很爱吃橘子,所以我带几个回去给妈妈吃。’

年仅六岁,就连吃一个橘子都牢牢的挂念着母亲。这种细微的小事,体现的正是真正的孝顺。‘陆郎怀橘’是中国二十四孝之一。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26 17:07:32 +0800 CST  
第一百九十七章:赤壁之战(二)

诸葛亮终于见到了孙权。

演义中,诸葛亮会看相,见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便知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正史上,诸葛亮不会看相。同时,他激孙权,也激的没这么过分。

为何演义里诸葛亮敢如此藐视孙权?他就不怕孙刘联不成盟?

他不怕。因为孙权见诸葛亮时,是【降阶而迎,以礼相待】的。谁都知道诸葛亮是主战派,孙权如此欢迎诸葛亮,就证明孙权本身就是想战的!不然的话,他哪会让鲁肃去联系诸葛亮呢?(刘琮刚投降时,孙权就【聚集众谋士商议御守之策】。想的就是怎么抵抗曹操,而不是投降。)

故,诸葛亮有恃无恐。

最开始的时候,鲁肃提议联合刘备,是因为:

1,自己单独抵抗曹操,当然不如多叫点人一起。

2,刘备是个老军阀了,军事能力很强,是个好帮手。

3,刘备在荆州名声不错,可以驱使一部分刘表的残兵为他作战。(甚至还可以拉拢一部分已经投降了曹操的荆州人。)

所以,刘备虽被曹操打的破产了,但他还有值的孙权利用的地方。靠着这些隐性资产,刘备又获得了一个转机,没必要跑了,可以继续夹在曹操和孙权之间周旋,趁机捞油水。

鲁肃来了,诸葛亮问刘琦:孙策死时,你们派人去吊丧了吗?

刘琦道:江东和荆州有杀父之仇,从不互相来往。

诸葛亮听了,就十分确定孙权是想战了。对鲁肃说道:【曹操奸计,亮已尽知。但恨力未及,姑且避之。】

意思是:我有破曹操的方法,只是我没兵没钱,所以才破不了。即:你们江东有兵有钱,咱们可以合作打曹操。你们投本钱,我技术入股。

鲁肃问刘备【曹军几何?】刘备说不知道。鲁肃又问:‘听说你和曹操打了好几回仗了,怎么会不知道曹操的具体情况呢?’刘备还是说不知道。

诸葛亮不让刘备向鲁肃透露任何信息。因为在演义中,这些信息都是可以卖钱的!

怎么破曹操?曹操部队的具体情况如何?都不说。除非你和我合作。

鲁肃听了,只好力邀诸葛亮去江东,并许诺双方有合作的机会,道:【孙将军极敬贤礼士,今为君计,莫若遣心腹往结东吴,以共图大事。】

演义中,鲁肃叫诸葛亮去江东,其实有两个目的:1,是通过诸葛亮了解一下曹操的具体情况。2,是想借诸葛亮演场戏,用诸葛亮的嘴告诉投降派们:‘曹操其实很容易对付,你们未必要投降。打,也可能是打得过的。’看看能否将一部分投降派拉拢成主战派。

故,鲁肃才连续两次提醒诸葛亮:切不可说曹操兵多,你要往少了说。

可谁知道诸葛亮竟故意往多了说!在大堂上,诸葛亮竟说曹操至少有马步水军共一百万!

孙权不信,诸葛亮就算道:曹操有青州兵20万,袁绍降兵五六十万,新兵三四十万,荆州兵二三十万。这么一算,至少有一百五十万!我说一百万还是怕吓着你们呢!

鲁肃闻言失色,忙给诸葛亮打眼色。诸葛亮权当看不见,还故意讽刺了孙权一顿。孙权勃然大怒,拍桌子走人了。

此时,堂上江东百官的反应是:【众皆哂笑而散】。他们既是在笑诸葛亮,也是在笑孙权,笑鲁肃!

呵呵,你们不是一力主战吗?曹操这么强,足有一百五十万兵,我看你们怎么战!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1-27 15:59:17 +0800 CST  
第一百九十八章:孙权的压力有多大?

外地官员人生地不熟,很难管理本地事物。如果是在后来的几个朝代,中央和地方的联系比较紧密,本地人还不太敢乱来。最多,就是偷偷外地官员的权力,贪点利益,或给他下下绊子而已。

可在汉末时期,江东一带还没怎么被开发,比较封闭,与中原(中央)的联系较浅较少,那可就糟糕了。

天高皇帝远,中央的指令到了这儿,外地官员哪有能力去执行呢?中央给不了外地官员一点帮助,全靠他自己干。而本地的人脉,背景,资源,甚至武装私兵,外地官员都不如本地家族强。那么,本地家族就算架空了外地官员,甚至联合起来把他给推翻了,他又能怎么办呢?

(中央委派的官员,竟奈何不了地方土势力,这是古时候中央和地方联系不方便所造成的独特现象。换成现代,地方土势力再强,中央一纸公文下来,谁敢反抗?)

刘表没自己的部队,只好选择和本地家族合作——既然是他主动求合作,那本地家族自然就要狠狠宰他一刀,分走荆州政府一部分权力。故,蔡蒯二家越来越强,越来越不受控制。刘表死后,刘琮直接被他们逼的投降了。

而孙策有自己的部队,为人又比较勇猛,就选择了用暴力把本地家族给打服——不过,打服后,孙策也准备拉拢一部分本地家族,给他们点甜头尝尝。毕竟,想要管好江东,根本就绕不开这群本地家族。双方的关系不能搞的太紧张。

可孙策的这一政策还没等实行,他就遇刺而亡了。孙权只好匆匆继位。

孙权刚上位时,江东分成拥护派和反对派。

反对派就是被孙策打压过的人(或家族)。孙策活着时,他们不敢怎样。如今孙策死了,孙权才十五岁,大家又怕他干什么呢?当然要趁机推翻孙家在江东的统治了。

这与刘焉在益州下手太狠,他死后就有人造刘璋的反,是一个道理。

但拥护派,拥护的其实也不是孙权,而是孙家。

孙策死后,按理是他儿子孙绍继承大统。然孙绍年幼,压不住本地家族,所以无奈之下,只好从孙策的兄弟里挑一个年龄稍长的,来勉强继位。

挑谁呢?张昭等都以为继位的会是三弟孙翊——孙翊骁悍果烈,性格很像孙策。张昭等人的意思,大概是觉得只有这种彪悍性格的人,才能把孙策打压本地家族的政策继续执行下去。可是,孙策却决定传位给二弟孙权。

孙策的意思很明显:他有能力打压本地家族,孙翊却未必有能力这么做。他死后,孙家的形势本身就危险到了极点,打压本地家族这种促发战争的事儿,不能再继续做了。故,与其让性情骁悍,容易与人开战的孙翊继位,还不如让较温和的孙权继位,与各大家族缓和一下关系,合作一下,先稳住局面再说——哪怕牺牲大量的利益,也好过直接大火拼。

故,孙权继位,其实是一件很意外的事:若孙策没遇刺,王位就仍是孙策的。若孙策多活几年再遇刺,那么孙绍长大了,王位就是太子孙绍的。甚至若江东的环境没这么紧张,王位都有可能是孙翊的!

总之,孙权这个‘王弟’,本身是和王位完全扯不上边的。但一系列意外因素叠加起来,孙权竟继承了王位!这个,就是我为何说‘拥护派拥护的也不是孙权,而是孙家’的原因了。

孙家的嫡系,都是孙策一刀一枪打出来的,都是真心拥护孙策的人。这群人,早就把孙绍当成他们未来的主公了,根本就没人会去考虑辅佐孙权。

孙权继位后,他们不造反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形势严峻,各大家族都想对孙家不利。在此时,孙家哪还敢搞内部斗争,让孙绍派(支持嫡长子继承制的人)和孙权派(支持孙策遗命的人)先打起来呢?只能孙策的遗命怎么说,大家就怎么做,先稳住局面再说了。

孙家嫡系支持孙权为主,其目的是为了保住孙家,而不是真心支持孙权。张昭等人的态度,明显是‘孙家大于孙权’——虽然孙权名义上是老大,但他的想法(是战是降)根本就没人在乎。为了孙家好,张昭等人哪管孙权想什么?只是一力主降。

在这里,请注意:孙绍是孙策的嫡长子。江东的文臣武将,一切资源,原本都是给孙绍这个太子储君准备的。也就是说:孙权刚上位时,根本就没有属于他自己的心腹和党羽,几乎是孤零零一个人,毫无势力。

这原本很正常:孙权本来就是个王爷身份,他培养心腹党羽干什么呢?难道想抢孙策孙绍的皇位?可是,一系列意外巧合发生后,孙权竟真的继了位!这时候,身居大位,却一点心腹党羽都没有,那可就太危险了!

这就导致了两件事:

1,对外:孙权实力不够,只好与本地家族合作,甚至妥协。

孙策时期,江东官员的组成,大多是孙家嫡系(如程普黄盖等)和外地人(如张昭张纮等,都是从外地过来江东避难的)。出身本地家族的官员并不多见——因为孙策不想让权力和职位流入到本地大族的手里,所以几乎不任用大族出身的人。

而孙权时期,作为合作,孙权拿出了很多好官位,任用了大量本地家族的人。

2,对内:主弱臣强。

孙策时期遗留下来的老臣子,论实力与资历,都压孙权一头。他们既是孙权的依靠,也是孙权的威胁。

尤其是那个张昭。

张昭是江东重臣。《吴历》记载:孙策死时,对张昭说道:‘如果孙权能力不行的话,你就取代他的位置。’而正史上,一谈起江东,北方士大夫也是只说张昭厉害,不说孙策厉害。

(《典略》记载张昭是江东的仲父——要知道,在张昭之前被称作仲父的人,是管仲和吕不韦。他们都是力压皇帝一头的权臣。)

孙策死后,孙权更是以师傅礼来对待张昭——张昭和孙权的关系,其实就是诸葛亮和刘禅,甚至董卓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

如果张昭这批老臣不讲良心,真夺权甚至造反的话,孙权是完全没办法的。

故,赤壁前夕,孙权的压力是极大的:本地家族要投降,孙家的嫡系里,张昭等重量级老臣也要投降!那你说,孙权哪有实力不让他们投降!

支持孙权的人里,只有周瑜(及以他为代表的一部分武将)有些分量。剩余的鲁肃诸葛亮等人,人微言轻,都是插不上嘴的。

故,赤壁之战能打起来,并不是靠诸葛亮的口才和游说,而是靠周瑜肯站出来支持孙权。

————
注:

孙权完全掌权时,曾对张昭说过这么一番话:‘文武百官进了宫,拜见我。出了宫,则拜见你。我对你的尊敬,也已经到达顶峰了。你接二连三的当众反驳我,再这样下去,我怕我会做出不好的事情。’

这番话里,孙权对张昭的恨意,甚至威胁之意(再这样下去,我怕我会忍不住杀了你),已经十分明显了。再后来,孙权当众羞辱张昭,众人推举张昭当丞相,孙权连续两次不肯,其实都是在出年轻时被张昭等老臣压着的那些恶气。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7-12-02 17:23:55 +0800 CST  
祝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合家欢乐,财源广进,身体健康,狗年大吉!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8-02-16 00:27:26 +0800 CST  
第一百九十九章:为孙权翻案。(上)

演义中,孙权和周瑜都想降曹,多亏诸葛亮一激孙权,二激周瑜,才激的他们和曹操开战——关于《三国演义》,读者们都知道它是神化诸葛亮的,也都知道周瑜其实是个有雅量,性恢廓的人,不是演义中的小气鬼。这些,都不必多说。

可是,读者们对孙权的印象,却还都觉得孙权是个软弱的人,在开战和降曹之间总是犹犹豫豫的,拿不定主意。大家都认为赤壁之战主要是诸葛亮和周瑜的功劳,其次则是刘备——至于那个孙权,则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没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有必要为孙权辩解一二。

首先,正史上,孙权自始至终就是要战的,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犹豫不决。孙权那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其实是在烦恼没法说服那些主降派跟着他一起战!而不是烦恼该投降还是该开战。

诸多史料中:

《鲁肃传》记载:会议上,大家都想投降,唯独鲁肃没说话。散会后,鲁肃追上孙权,还没等鲁肃说话,【孙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很明显,孙权本身就是想战的,只不过碍于主降派势大,不方便明说而已。故,孙权的表情,神态,行为动作,都透露出他很期待有人(鲁肃)可以替他说出主战的言论。

果然,鲁肃一说坚决不能投降,孙权就叹道:你的看法和我一样。

不过,鲁肃地位不够,他说话也是没人听的。当时,地位较重,手里有兵的周瑜正在外地出差,鲁肃就劝孙权【追召】周瑜回来,让周瑜来说。

因此,才有了《周瑜传》中的记载:众人说降,周瑜说战,孙权就立刻赞同道:周瑜的看法和我相同,我与曹贼势不两立!

《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也差不多:【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仪,意与权同】——大家都想投降,只有周瑜和鲁肃想开战,而他们想开战这一想法,是和孙权完全相同的。

《江表传》中,更是【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和刘备联合抗曹,开战,这些本来就是孙权自己的主意,和别人无关。

实际上,在与赤壁相关的诸多史料中,只有《诸葛亮传》说孙权是被诸葛亮游说劝服后,才决定开战的。其余的所有历史记载,明面暗面的意思,都是孙权自己本身就想开战,根本就不关诸葛亮事。

本来,吴国的史书美化吴人,说不关诸葛亮事,全靠孙权英明。蜀国的史书美化蜀人,说孙权差点投降,多亏诸葛亮劝他。两国的史书都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史书中很常见的事情。

不过,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这一次,恐怕是吴国的记载比较可信。

因为:

1,虽然《三国志》有美化传主的习惯,但在《周瑜传》,《鲁肃传》等传记中,陈寿还是承认了孙权本身就想开战这一事实,并没有各自美化成‘孙权本来想投降,多亏周瑜与鲁肃劝他开战。’也没有过分强调周瑜和鲁肃的作用。

可见,开战确实是孙权的本意,和旁人无关。

2,《江表传》记载:孙策死后两年,曹操命孙权将儿子送入朝廷当人质,孙权和周瑜都一口拒绝,怕日后和曹操开战时容易受到牵制——当时,孙权刚刚继位,在江东还没站稳脚跟,随时有被推翻的风险,都不肯向曹操妥协,更何况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呢?

(相反的,倒是被认为很英雄的马超,和曹操开战时却主动提出送自己的儿子当人质,希望双方可以停战。)

可见,到底是投降曹操,还是与曹操开战,孙权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经深思熟虑过,并做好相应的决定了。并不是赤壁时才仓促决定的,更不是被人劝服的。

3,如果赤壁之战能打成,是全靠诸葛亮劝说孙权的话,那么,对蜀汉来说如此有光彩,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在《刘备传》中丝毫不见记载呢?

《刘备传》只说刘备派诸葛亮当使者,出使孙权,并没有‘孙权本来不想出兵’,‘诸葛亮游说孙权’之类的描述——以《三国志》比较推崇诸葛亮刘备二人的习惯来看,不提此事,多半就是默认了并无此事,或是就算真有此事,此事也并不重要,不值得提。

为何此事并不重要呢?因为:诸葛亮当时的身份地位较低,只是落败军阀刘备的使者而已(地位还不如之前的祢衡)。就算诸葛亮真的劝说过孙权,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江东集团的政局,连孙权鲁肃等人都快说了不算了,又怎么会被一个外人的使者轻易的改变呢?

就算孙权信了诸葛亮,主降派们也不答应啊!没用的。

因此,就算诸葛亮真的游说过孙权,也是因为孙权本身就想战,所以他才会接受(甚至支持)诸葛亮的劝说,继而用诸葛亮主战的言论,向主降派们施压。不然的话,诸葛亮在江东根本连说话的份都没有。他说的话,更没人会听。

(刘备和诸葛亮是主战派,孙权和鲁肃都很清楚。)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诸葛亮游说孙权的具体记载。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8-04-13 17:07:42 +0800 CST  
第二百章:诸葛亮如何游说孙权?

《诸葛亮传》记载:

【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诸葛亮这段话的游说水平很高吗?其实并不高。

前半段,诸葛亮说曹操破荆州,威震四海,打的刘备遁逃至此,理论上讲,只会让孙权和江东百官更怕曹操,更不敢和曹操打。

而后半段,诸葛亮劝孙权快点下决定,量力而处之,则更是没什么作用的废话:能打过当然要打,打不过当然要降,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诸葛亮来劝吗?

不过,诸葛亮这段游说没什么水平,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诸葛亮不会游说,而是诸葛亮认为‘没必要游说。’

为什么?因为诸葛亮也知道孙权本身就是想战的,根本就不用他来劝!

《诸葛亮传》记载:刘备战败时,【孙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

孙权在观望谁的成败?肯定不是曹操:刘琮举国而降,以曹操的兵力,得到荆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压根就不用观望什么。故,孙权其实是在观望刘备。

刘备需要孙权保他,孙权其实也需要刘备‘帮忙’。

孙权虽说自己有【全吴之地,十万之众】,但他的兵力安排其实非常的吃紧:他的十万兵里,有一部分要压制山越族,不能调动。有一部分要分守各郡县,防止各地豪强造反,不能调动。还有一部分要防着曹操从别处打过来,也不能调动——这三部分兵一调动,曹操还没打过来,孙权自己就先完蛋了。

到最后,十万兵里,孙权只能拿出三万兵来打仗。

刘备再怎么落魄,手里多少也能有点兵。孙权和刘备联合,看上的并不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是希望刘备可以实实在在的给自己添点兵。

因此,当诸葛亮说关羽还有一部分水军(约万人),刘琦还有【不下万人】的江夏战士(估计有七八千人)时,孙权立刻【大悦】。

常年和荆州江夏交手的孙权,很清楚江夏水军的实力——关羽刘琦这两万江夏水军,在水上,抵挡曹操四五万北方士兵,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再加上孙权总共才能拿出30000兵,刘备则能凑出17000——21000左右的兵,作用至少顶孙权一大半了!这个,是孙权需要刘备的地方。

(赤壁之战,刘琦也是有很大功劳的。他的一万水军,是促成孙刘联盟的重要筹码。孙权此时对刘琦关羽的看重,是要远远超过诸葛亮的——少了诸葛亮,孙权还可以让周瑜鲁肃提供破曹的战术,并不是非诸葛亮不可。但少了刘琦这一万兵,你上哪再找一万兵去?凭空变出来吗?)

从没见过孙权的诸葛亮,大概是情报工作做的不错,早就知道这一点了。(孙权亲自带兵在柴桑观望刘备的成败,看样子,如果刘备半路被谁给截住了,不方便往江东跑,孙权甚至还会出兵去接刘备,救刘备,把刘备给抢到江东来。)

故,刘备一战败,诸葛亮就立刻提议去找孙权:【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一点都不担心孙权会投降曹操,杀了刘备。

而诸葛亮‘游说’孙权时,也早就看出孙权是【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说白了,孙权只是表面上服了,心里还是不想投降的。

(注:孙权,周瑜,鲁肃,刘备,诸葛亮,这几人都是想战的!故,虽然《吴书》说是孙权鲁肃先联络的刘备,《蜀书》说是刘备诸葛亮先联络的孙权,两国史书对过程的记载存在矛盾——但是,两国史书对于结果的记载,却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不管谁先联络的谁,双方对于共同抵抗曹操这件事,完全是一拍即合,毫无异议的!并不是《演义》上写的那么别扭,双方居然还要互相劝说,互相激将,甚至互相针对。)

(因为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诸葛亮根本不是在游说孙权,而是在逼孙权表态:我们已经决定和你联合抗曹了,你到底是战是降,自己决定吧!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8-04-14 16:56:04 +0800 CST  
第二百零一章:为孙权翻案。(下)

诸葛亮说完后,孙权问道:‘如你所言,刘豫州为何不投降呢?’

孙权这么问,就还是想战!他想借诸葛亮的嘴,告诉大家一个不投降的理由。

诸葛亮一脸正气的回答道:‘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位壮士而已,都知道守义不辱,何况刘豫州乃大汉皇族呢?怎么能向汉贼曹操屈服!’

孙权听了,故意发火,勃然大怒曰:‘难道我就是受制于人的命吗?我计已决,要与曹操抗争到底!’和诸葛亮成功的演了一出双簧。

孙权说‘非刘豫州莫可以挡曹操者’,明显是在抬高刘备——若不抬高刘备,谁又肯信,肯听一个落败军阀的使者说的话?谁又愿意跟他们这群失败者绑在一块儿,去结盟对付强大的曹操?

(后来,孙权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的时候,就明显没把刘备当个人物看,更不会觉得只有刘备才能挡住曹操。不管是【数雄已灭】,还是【唯孤尚存】,都没把刘备算在‘群雄’和‘诸侯’里面。)

(但在当时,孙权却必须要往高里捧刘备才行。)

因此,即使是按照《诸葛亮传》的记载来看,孙权本身也是想战的——孙权故意让诸葛亮游说他,只是想借诸葛亮的嘴,来告诉主降派们:

1,刘备都宁死不降,你们有脸叫我投降吗?

2,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我们还是有希望打赢曹操的,不一定非要投降。

诸葛亮见孙权同意结盟,便说了一些对付曹操的战术(和周瑜的战术其实差不多)。孙权听了,就拔出刀来,一刀砍断桌案,说道:‘此事已定,谁敢再说投降,就如同此桌案!’

孙权这一举动,相当于先斩后奏:此时,投降派还是一力主降的,并没有被诸葛亮说服(和演义不同,历史上,诸葛亮和江东主降派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孙权如果只是平静的宣布要开战,那么,投降派们肯定还是要据理力争,反对开战的——孙权只有彻底撕破脸,直接说谁敢反对我就杀谁,才能把事情给快速定下来,逼投降派们跟着一起开战。

不过,如果真的有人冒死反对呢?那么,江东内部恐怕就要先开始内战了!故,孙权这一举动是很冒险,很有胆量的。他主战的决心可见一斑。

孙家人的彪悍胆气,大概是印在骨子里的:孙坚勇挚刚毅,孙策猛锐冠世,孙翊骁悍果烈。就连那个出了名的昏君孙皓,也是彪悍的不行——吴国都被晋朝吞并了,他还敢对司马炎说狠话道:‘我在吴国,也给陛下你准备了一把投降后坐的椅子。’比魏主曹奂和蜀主刘禅的表现要大胆太多。

从孙权喜欢和老虎搏杀,喜欢亲自带兵来看,孙权应该也是很彪悍的一个人。只不过,孙权所处的环境容不得他彪悍,所以他才一直表现的很柔和,很隐忍,让人误以为他很软弱。

陈寿评价孙权【屈身忍辱】,像勾践。历史上,勾践战败被捉,给敌人夫差做苦力,尝大便,确实称得上屈身忍辱。可是,孙权乃江东之主,既没被敌人活捉过,也没被敌人(曹操刘备)欺辱过,他有什么【屈身忍辱】的地方呢?难道孙权受过的屈辱,能和勾践相提并论?

是的!不过孙权受的屈辱并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吴国本土!

孙权年幼即位,身为一国之主,既要听张昭这批老臣的命令,被他们压着,又要看江东本地大族的脸色,割让很多利益给他们——他们不把孙权这个大王放在眼里也就算了,居然还想逼着孙权投降,把孙家的三代基业送给曹操!

领导还要看员工脸色,听手下的命令。身为统治者,这些事情还不够屈辱吗?哪个老板能忍?

相同的处境,荆州刘琮和益州刘璋都被本地大族给逼着投降了,没守住基业。唯有孙权,隐忍数年,提拔私党,渐渐手握大权,赤壁宁死不降,最终三分天下,建国称帝。称帝后,也和勾践一样,大杀臣子,一方面夺回更多的权力,一方面也是出胸中一口恶气。

所以,陈寿说孙权像勾践。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8-04-15 22:16:35 +0800 CST  
第二百零二章:武将为何不投降?

演义中,吴国文官都要降,武将都要战,这是不是说明武将比文官要有骨气呢?未必。武将不愿意投降,主要还是因为吴国军事制度的原因。

吴国的军事制度,混合着一部分私兵制。简单讲,在现代社会,士兵是属于国家,属于政府的。将军,只是一个职位而已,只有管理士兵的权力,没有私自调动和私自使用士兵的权力。将军死后,他的儿子也和这些士兵毫无关系。

而在吴国,一万士兵里,可能只有六千兵是属于吴国政府(或孙权)的。剩余的四千兵,则属于将军本人,是将军家的私人财产,和国家无关。将军死后,他的儿子可以继承他家这四千兵,理论上,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因为本来就是他家的东西)。

我们可以来看以下几则史料。

韩当死后,他的儿子韩综【领兵袭爵】,继承了韩当的爵位和私兵。这些私兵至少有几千人,是韩家的私人财产,对韩综的忠心,是要大于孙权的。

韩综在武昌当官的时候,【淫乱不轨】,昏庸害民,孙权却从来不管他——为什么?史书上说,是孙权念着和韩当的感情,所以不想惩罚韩当的儿子。可实际上,孙权哪是这么重感情的人呢?大家忘了他后来大杀臣子的事了么?

孙权不是重感情,而是怕惩罚太重,万一逼的韩综造反怎么办?韩综手底下有几千部曲,真闹起事来,吴国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倒不如睁只眼闭只眼了。

(后来,韩综竟真带着他家的几千部曲造反了,经常侵犯吴国的边境,杀害吴国的百姓。孙权一提起韩综,就恨的咬牙切齿。)

徐盛死后,其子徐楷也【袭爵领兵】。同时,徐盛还有属于他自己的奉邑(可以理解成封地),临城县。不出意外的话,死后也会传给他儿子。

程普也【食四县】。

周泰的儿子周邵,好像并没有儿子。那么,周邵死后,周家的部队是不是就无人继承,归了国家呢?

也不是。周邵死后,【其弟周承领兵袭侯】。哥哥死了,就算没儿子,兵也要给自己家里人,给自己弟弟,不能便宜了国家。

凌统的父亲凌操,《三国演义》上称其为【土人】——其实就是本地人,土著的意思。估计凌操投靠孙策时,本身就带着一些亲戚,村民,手下吧。

凌操中箭死后,凌统才15岁,孙权就让他【摄父兵】:凌统才15岁,就被委以重任,负责带兵了,级别至少相当于连长甚至团长——这里面,凌统有能力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凌统得到的这些兵,本来就是他父亲凌操的兵,而不是国家(或孙权)的兵,他来管很正常。

凌统死后,长子凌烈才8岁,肯定没法带兵打仗,凌家的兵就暂时归了国家管理。

可是,等凌烈长大了,孙权居然【还其故兵】,把凌家的私兵又还给了凌烈!(注意:史书上不是写孙权给了凌烈多少兵,而是写孙权【还给了】凌烈多少兵。)

后来凌烈犯了罪,被废了爵位和兵权,也和周邵一样,并没有把凌家的部队交给国家,而是给了他弟弟凌封。【凌封复袭爵领兵。】

(吴国手握重兵的将领,有很多都很年轻。这一点,并不是吴国多么信任年轻人的能力,而是因为这些兵,本来就是这些年轻人自己家里的私人财产,国家是没有资格收回来,或是安排给别人用的。)

这下子,武将们为何不愿意投降,我们也就很清楚了。

在吴国的制度下,他们这些有兵,有钱,有地的将军,其实就约等于是一路小诸侯!不出意外的话,兵权一代一代传下去,他们的家族只会越来越强!就算是吴国皇帝,也要对他们这群手握兵权的人客客气气的才行。

可很明显的,曹操的制度绝对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存在!曹操得到江东后,一定会找机会剥夺他们的兵权!到时候,他们的儿子,孙子,本事好的,说不定还能继续当官。本事差的,手里又没兵,谁还会把你放在眼里呢?说开除你就开除你。官宦之家,一眨眼就没了。

(曹操的制度中,虽然也有私兵的存在,但占的数量并不多,成不了气候,不像吴国这么夸张。)

故,武将还是主战的多。

国家允许富豪存在,但国家不会允许私人武装存在。本地大族主降,是因为曹操不会动他们的财富。武将主战,是因为曹操一定会动他们的兵权。说来说去,还是利益,和骨气,忠心,正义是没有太多关系的。

吴国的这一制度:

1,优点是:孙家在尚未崛起时,更容易利用这一制度,让优秀的武将加入孙家,为孙家卖命。

有自己的私兵,爵位,奉邑,还能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当然比单纯的给朝廷上班要吸引人。所以,吴国的将军打仗时,都很喜欢‘掳人’:对外,打刘表黄祖时,地盘可以不要,但必须要掳走他们的人口。对内,程普黄盖等人压制山越族时,也是尽量把山越族的人俘虏回自己的奉邑。

为什么?因为这些被掳来的人口,老弱妇孺可以丢进自己的奉邑当奴隶,青壮年则可以训练一下,加入自己的部队,成为自己的私兵。掳人,可以最快的增加自己的利益。

而在别的国家,没有上面的命令,你有什么资格私自扩大部队?你意欲何为?故,别国的将领喜欢掳人的比较少,偶尔掳人,一般也是为了填充国家的人口,是奉命行事。

2,缺点则是:这些有私兵的人,对国家始终是一股潜在的威胁。分封,毕竟不如集权。

《甘宁传》记载:因为一件小事,吕蒙和甘宁闹了矛盾,吕蒙竟然直接带着他自己的部队,准备好船,擂着鼓,想要去【攻杀甘宁】!

这种事,在兵权全归政府的国家里,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将军哪有资格私下调动国家的部队,去进攻另一个将军?)但在吴国,这些兵本来就是吕蒙的,吕蒙叫他们打谁,他们就敢打谁!(韩综甚至直接叫自己手下的兵造反,去打孙权。)

吴国史书有一个规律,是:到了吴国后期,三国间的战争没那么频繁激烈的时候,吴国有很多将领(或他们的后代)的结局都是【因罪被免】,【因罪失业】。为什么?因为孙权在外部压力减少后,就必然会想要整顿内部,会忌惮这些拥有私兵,爵位,奉邑的‘小诸侯’。

所以,孙权时不时的就找借口治他们的罪,趁机剥夺他们的私人武装。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8-04-16 21:56:34 +0800 CST  
第二百零三章:反间计的真相。

汉末,诸蔡最盛,蔡家的势力到达了顶峰。

蔡瑁的姐夫是刘表,姑父是太尉张温(国家总司令)。两个堂兄弟,一个叫蔡瓒,为郿相。一个叫蔡琰(和蔡文姬重名),为巴郡太守。蔡瑁本人,光婢妾就有几百个。房子,产业,更是有四五十处之多。

刘琮投降后,曹操为了更好的管理荆州,对荆州的本地家族蔡家,蒯家都很拉拢——曹操先对蒯越说道:【吾不喜得荆州,喜得蒯越耳】,给足了蒯家面子。又亲自去蔡瑁家,见了蔡瑁的妻儿,说了一些两人年轻时的趣事,一副很亲切的样子。

(史书记载:【蔡瑁少为魏武所亲】。曹操和蔡瑁年轻时就认识,而且感情还很不错。)

演义上写曹操中了反间计,杀了蔡瑁张允,这当然是胡扯的,虚构的——历史上,蔡瑁投降后,在曹魏担任的官职是‘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并没有担任过水军都督,并不存在‘蔡瑁是曹操最重要的水军都督,周瑜费尽心机想杀他’这种事。

历史上的蔡瑁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可能是病死的,也可能是自然老死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蔡瑁绝对不是演义上写的那种因罪而死,而是一直顺风顺水,富贵善终。

《襄阳耆旧记》记载:【永嘉末,其子犹富,宗族甚强。】一直到永嘉末年,司马炎的儿子司马炽当皇帝的时候,蔡瑁的子孙家族还是很富裕,很强大的——如果蔡瑁真的是犯罪被杀,得罪了曹家的话,那别说曹操了,单是曹丕,就绝对不可能放过蔡氏一族!蔡家怎么还会一直富裕强盛到晋朝呢?

曹丕是很讨厌蔡瑁的,他曾把‘吴匡,张璋,审配,郭图,蔡瑁,张允’六人给定义成标准的奸佞小人,评价道:【此六人固未足多怪,以后监前,无不烹菹夷灭,为百世戮试。】

按理来说,曹丕没理由这么烦蔡瑁。因为:

1,曹操得到荆州,蔡瑁有一定的功劳。

2,蔡瑁是曹操的故交。

3,蔡瑁没得罪过曹丕。

4,审配和郭图是曹家的敌人,曹丕骂他们是奸臣,很正常。可是,蔡瑁张允投降后,身份已经变成了曹家的大臣,算是自己人。曹丕骂蔡张是奸臣,那接受了蔡张投降,甚至主动向蔡瑁示好的曹操,又是什么呢?

横看竖看,曹丕讨厌蔡瑁,也是非常无缘无故的——关于为什么讨厌蔡瑁,曹丕自己是这么解释的:

‘蔡瑁张允二人,总在刘表面前玩一些花招:刘琮做了好事,哪怕此事再小,蔡瑁也会让刘表知道。刘琮做了错事,哪怕此事再大,蔡瑁也会帮他掩盖住,不让刘表知道。再加上蔡瑁经常说刘琦的坏话,久而久之,刘表就越来越讨厌刘琦,越来越爱刘琮了。’

所以,曹丕认为【刘表亡于蔡瑁。】

那个。。。大家看啊:曹丕说的这些事,大家有没有感觉很眼熟呢?

十分眼熟!曹植和杨修。。。。。。不就是这么对曹丕的嘛!

曹丕是很情绪化的一个人,从他逼迫曹植,赐死甄宓,羞辱于禁就可以看的出来。在我看来,他这么反感蔡瑁,不是因为蔡瑁和他有仇,而是因为他在蔡瑁刘琮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

刘表喜欢小儿子刘琮,曹操也喜欢小儿子曹植。刘琮的帮手蔡瑁,很有影响力,是荆州本地大族蔡家的人。曹植的帮手杨修,也很有影响力,是东汉名门大族杨家的人。蔡瑁经常掩盖刘琮的坏处,赞美刘琮的好处,并暗暗诋毁刘琦。杨修也经常掩盖曹植的坏处,赞美曹植的好处,并暗暗诋毁曹丕。

曹丕恨透了这些不是长子,却还不断攻击长子,妄图和长子争权夺位的人!他一看到蔡瑁,就会想起那个可恶的杨修!

不过,烦归烦,蔡瑁是功臣,又是曹操的故交,又没犯什么错,曹丕总不能莫名其妙的处罚他吧?所以,蔡瑁的家族一直到晋朝永嘉年间,都还是富贵名门。

————————
注:

三国演义中,反间计的起因,是‘蒋干盗书’——这件事,自然也是罗贯中虚构的。

历史上的蒋幹,《江表传》记载:【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并不是跳梁小丑,反而比较像演义中的诸葛亮:蒋幹长的漂亮,擅长辩论,江淮一带没人能辩论赢他。

蒋幹【布衣葛巾】去见周瑜,周瑜道:‘子翼良苦,远涉江湖而来,莫非是为曹操当说客的?’

蒋幹道:‘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

周瑜道:‘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相共,岂足下所能移乎?’

蒋幹听了,笑了笑,没说话。回去后,蒋幹对曹操说道:‘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可说。’

蒋幹游说周瑜,自始至终,两人都是很尊敬对方的。闻弦歌,知雅意。蒋幹本身也是著名的才子,他见周瑜有自己的立场,也就笑了笑,表示理解,并没有死缠烂打的勉强周瑜什么,更没有偷周瑜的书信。

蒋幹确实做到了【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我久闻周瑜你的大名,所以这次来只是跟你单纯的聊聊天而已)。关于投降和游说之类的事,蒋幹一个字也没提。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8-04-19 18:18:38 +0800 CST  
才发现有的章节被删掉了,不好意思。补上之前被删掉的几章。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8-04-22 16:04:54 +0800 CST  

楼主:曹铜爵

字数:566373

发表时间:2015-07-06 00: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5 19:06:30 +0800 CST

评论数:29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