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与重生----亚历山大身后那些事

第二十五章 伽比奈战役(一)

马其顿本土的斗争白热化的时候,安提柯在帕莱塔西奈仅仅是凭借自己优越的判断力在最后时刻挽救了自己的失败。他的军队损失远大于攸美尼斯,因此不得不放弃了之前试图抢夺的伽比奈,回到米底南部靠近波斯边界的高加米拉地区过冬----15年前亚历山大大帝在这里彻底的摧毁了波斯帝国。虽然他补充了数百名米底的轻骑兵,但是仍然发现自己现在军队的数量已经不如攸美尼斯多了。

攸美尼斯则带着他的军队进入了富庶的伽比奈地区。为了赢得手下士兵的支持,攸美尼斯听任手下的士兵分布在伽比奈的城市和乡间,打算让他们过一个舒服的冬天。因此他的军队分成许多个小股驻扎在整个伽比奈地区。安提柯所在的冬营地,沿着大道离攸美尼斯本人在伽比奈的营地大约有25天路程,攸美尼斯在沿途布置了大量间谍以防止安提柯的偷袭。

虽然如此,手下士兵和威望都在日益减少的安提柯听说攸美尼斯让自己的士兵分成许多股并且分开过冬,还是决定趁冬天结束之前把战斗结束掉。如果能在攸美尼斯手下的军队集结起来之前消灭攸美尼斯本人那一小支部队,就可以不战而胜,这个比冒险让自己手下再去和银盾队正面作战要轻松许多。他让手下的士兵准备了随身携带的够10天吃的口粮和水,对手下的士兵宣称自己要西进袭击亚美尼亚,因为后者已经不服从国王而独立。安提柯之所以这么宣称,是因为他生怕在集结准备期间有叛逃者去把消息通报给攸美尼斯。另一方面,攸美尼斯也根本不会相信安提柯会只带10天的口粮冒着冬天的严寒来奇袭他。

安提柯一向就是以急行军和出其不意著称。虽然沿着大道行进到伽比奈需要至少25天,而且肯定会被攸美尼斯派在路上潜伏的探子回报,但是安提柯这次仍然不准备按照常理出牌。他知道另外一条道路----这简直是近乎疯狂的设想。米底南部到伽比奈有一条近路,不过这条路根本没有大道,而是由没有水源、甚至连树都没有的盐碱地加上沙漠组成的荒无人烟之地。走这条近道的话,只需要9天,安提柯就能赶到攸美尼斯的营地,在他召集起自己的大军之前把他击败。直到来到这片荒原的边界时,安提柯才向手下宣布,要在冬天结束前用奇袭战消灭攸美尼斯。

应该说这的确是一条妙计。恐怕没有人,包括攸美尼斯,能想到安提柯有这样疯狂的举动。伊朗高原这些沙漠和荒原在夏天极度酷热,在冬天则寒冷彻骨。行军的路线是在山地之间的一片平坦的沙漠和荒原,为了防止附近山上的土著居民走漏消息,安提柯还下令自己手下的士兵,只有在白天的时候可以点火取暖,在晚上则严禁任何形式的生火以免被看见。这个命令得到了严格的遵守,但是安提柯手下的士兵在晚上因此全部冻得瑟瑟发抖。其中的一天晚上,一些士兵,或许因为过于黑暗不知道自己就在安提柯帐篷的旁边,大声诅咒着策划这次行军的安提柯。安提柯在帐篷里听到之后,对外面吼道:“你们诅咒我之前不离我远一点的话,肯定会后悔的!”。不过他并没有出去惩罚这些士兵,以免影响自己军队的士气。第五天晚上,安提柯的军队走掉了这块荒地的大半路程之时,天气变得更加寒冷,最终他手下的几个士兵再也无法忍受严寒,违背军令点燃了篝火。见到这种情况,安提柯怕自己再强制执行禁火令会进一步激发手下的不满,不得不默认了他们的行为。于是数以百计的篝火被点燃了。

事实证明安提柯的担心是正确的。在几英里之外的山上,一些土著看到这些篝火,便去通知了离他们最近的在伽比奈靠近这个沙漠边境地区过冬的攸美尼斯和朴塞斯塔斯。他们骑乘的骆驼比起安提柯这支步兵和骑兵混合的大军快了许多。虽然如此,得到这个消息的攸美尼斯和朴塞斯塔斯还是震惊了。他们手头只有很少的兵力,在这两个人会合之后,朴塞斯塔斯认为肯定来不及召集手头的军队安提柯就会到来----安提柯只过4天就能到达他们营地附近,而他们在外面散布过冬的军队,最迟的居然需要整整6天才能到。既然这样,朴塞斯塔斯认为不如趁早带少量轻装部队撤退到伽比奈腹地,等手下的军队集结起来之后再行反击。

但是攸美尼斯不同意他的观点。攸美尼斯指出,如果未战先退,对于他们的威望将是重大打击,说不定手下心怀异志的人就会趁机投向安提柯,他们的大军未必能如愿集结。攸美尼斯保证,自己将拖延安提柯的行军至少3天以上,从而使得己方的军队有充分的时间集结。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以逸待劳的军队可以轻松的击败安提柯这支偷袭不成补给耗尽的疲劳之师。在场的其他中层军官都同意攸美尼斯的意见,决定让他一试。

但是,以攸美尼斯手头弱小的兵力,又如何能让安提柯的全军停下来呢?







安提柯的军队就在这样的盐碱地和沙漠里偷偷的行进了5天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09 15:16:12 +0800 CST  
我记得一年半前在迪拜郊外沙漠里活动的时候,真不是一般的热。。。
不知道冬天的沙漠是怎么个冷法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09 19:24:03 +0800 CST  
@季敏强 2011-12-10 09:24:21
今天真的很高兴,没想到你是语言学家,真的牛逼啊!真的让人膜拜了。我就悲剧了,连英语都没学好,半吊子都算不上,不然熟悉历史地理的我就不会这么郁闷了,想看看外文资料都看不懂。我也在写继业者战争,不过是架空小说,写了十六万字,还没上传呢,个人想写好了再说的,想尽量完美一点。不过很多资料中文的没有,中国有的资料都应该知道的了。昨天查安菲马库斯的时候才注意到你写的,以后会继续关注,有些细节上面的东西是我...........
-----------------------------
兄台编辑的百度百科过于相信面条级的中文维基了,哎,我实在改不过来,就稍微改了几个必须改的。譬如好端端活到伊普苏斯战役之后的朴塞斯塔斯,硬是不知道被谁写死了,真是哭笑不得啊。

安菲马库斯是没有英文资料的,德文还是能找到一些研究资料。

1.伊庇鲁斯的亚历山大是奥林匹亚斯的弟弟,奥林匹亚斯大了他四五岁。

2.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地亚那的总督区是在巴比伦协议中合并的。在亚历山大时代就有两个独立的总督区,其中的索格地亚那第一任总督叫腓力。斯塔萨诺是合并之后的首任总督。这个腓力可能和日后的帕提亚总督(但是被培松杀死的是菲罗塔斯)以及伽比奈战役中攸美尼斯军队右翼的指挥官是同一人。

3.百度百科上的精度实在是不敢恭维,就算是djduty兄和其他几位仁兄编辑的维基百科,其原始的资料来源英文版维基都是错误百出,维基百科上有个词条错的我瞠目结舌,我特意写过更正帖。英文维基的许多人物的词条出自Smith, William的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 1867年的老书,许多低级惨不忍睹。好在现在在我和其他朋友的努力下,这些错误在英文维基上正逐渐被修正,譬如这个阿加托克利斯的英文词条已经被修正过来,中文还是那么多错。

中文维基上的译名许多读音的译法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很中性,我是不敢苟同的(既不是按照现代的英文转译也不是按照拉丁文的读法,应该也不是希腊文直译,虽然我对希腊文不了解)。此外,中文维基的有些词条脑补的故事太多了,使得在Smith William千疮百孔的书上更错一步,很让人无语。

我的翻译人名,要么按照商务版的远征记,有些翻译则和商务版的尽可能区别开,是为了区分(譬如莱昂纳塔斯是为了和一个名字相近,在古典史家那里都一度被混淆的拉米亚战争中的希腊人统帅区分的更严格)

4.本都要到伊普苏斯战役以后,塞琉古王朝初期才有独立的王室和世系。

5.对于中文维基和百度百科的评论,参见3。

6.拉里萨在BC 302年会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德米特里乌斯和卡桑德的战役中登场。色萨利在商务的书上有写帖撒利的,或许是因为最早广东腔十足的圣经译本的影响。

7.同3和5。人名翻译有问题可以去问百度贴吧的djduty,中文维基上许多人的中文名是他起的,我基本不参与中文维基词条的修订。

Arkesilas的Arke是Arce的异化,可以按照Arce来发音和处理,可以翻译成阿尔塞西拉斯。类似的第二卷第二节的Orkynia战役经常也被拼写为Orcynia。

Phrataphernes这类充满米底色彩的单词我是简单的按照英文拼法直拼的,典型的类似名字还有小米底总督,有些吃不消。

Koinos是Coenus的异化,我觉得叫寇纳斯更加符合读法,中文维基的叫法(科纳斯)是和商务版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一致的。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0 10:12:39 +0800 CST  
以下是我对中文维基发的一些牢骚
因为今天有朋友用维基百科的词条质疑我的帖子中对于莱西马库斯之子阿加托克利斯身份的描述,我顺路看了下这个词条。

维基的编写者就是你我这样的人,出错难免,我的继业者战争帖子里年代和人物情况如果和维基有出入的,基本以我的为准吧,我的参考书比维基百科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专业许多。。。

事实上一直以来写作的时候时常会看看维基百科,但是上面关于希腊化时代的历史词条错误很多,无论英文中文都是如此,反正中文是照译的。我是没精力去一一修改,譬如继业者的年代,普遍使用的被学术界弃用很久的“高位”年表而不是现在更广泛的低位年表,许多词条都是参考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是现在被推翻的观点,更严重的是引用错误。

就拿那个网友引用的莱西马库斯之子阿加托克利斯而言,维基百科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版本都有两个明显的谬误:
1、阿加托克利斯的生母
波利安努斯的《战略》一书,脑补和瞎写的有些多,譬如普遍被学术界否认的塞琉古利用黎明奇袭大败安提柯。他提到过,莱西马库斯和一个Odrysian的情妇Macris有一个儿子亚历山大,这个亚历山大在阿加托克利斯死后也投奔了塞琉古,莱西马库斯死后阿加托克利斯的遗孀莱山德拉求塞琉古不许任何人为这个杀害自己丈夫的公公收尸,最后还是亚历山大为他收了尸。

编辑维基的那些低级菜鸟把Macris的非婚生子亚历山大和阿加托克利斯混淆了,阿加托克利斯的母亲是尼西娅,莱西马库斯的原配,安提帕特的女儿,被帕迪卡斯悔婚后改嫁给他的。她有三个子女:长子就是阿加托克利斯,此外两个女儿,后来托勒密二世的第一任妻子阿尔西诺伊一世(被遗弃和流放)和欧律狄克(这个欧律狄克唯一的记载是在Just_16.2 aw)。在莱西马库斯入侵亚洲的时候尼西娅应该已经病亡。

2、托勒密·克劳努斯在莱西马库斯杀子事件中的角色
除了其生母采用了不可信的说法外,更扯谈的是说流亡在莱西马库斯宫廷的克劳努斯极力促成了莱西马库斯杀子的事件,甚至直接杀掉了阿加托克利斯。这个很明显违背逻辑的推理最早似乎是E.R.Bevan在《House of Seleucus》里面提出的,至少我是在那里看到的。维基编写者可能研究的不够细致,所以采用了。

但是很明显,克劳努斯和他的姐姐,阿加托克利斯的妻子莱山德拉关系更好,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而且在阿加托克利斯被杀后,克劳努斯也跟随姐姐和侄子一起流亡到塞琉古宫廷,而不是和同父异母的阿尔西诺伊留在莱西马库斯的宫廷。谋杀阿加托克利斯的主谋和得利者只有一个,阿尔西诺伊二世。

我写作的时候会尽可能参考比较被广泛认可的学术观点和专著,虽然不指望我的继业者战争史和希腊化时代历史能没有错误但是会避免这些低级错误误导读者,也请大家多和我探讨赐教。

中文版的维基相关词条是百度贴吧的一个贴友照译的英文版的 他已经说了自己没核对直接翻译的 英文版的是从威廉·史密斯的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全文摘录

我记得英文维基关于阿加托克利斯的词条四五年前是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后来编辑的人自以为在完善,把不负责任的东西都弄上去了,特别是他下面的SOURCE注解1波利安努斯的vi12原文明明是写另一个儿子亚历山大的,居然扯到阿加托克利斯头上去,可见编写那本词条的人当时的核对工作粗糙到什么程度。。。如果把vi12这个儿子杀了就没人给他收尸了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0 10:17:00 +0800 CST  
@季敏强 2011-12-10 18:04:59
你说得对,虽然维基上的东西让我了解了不少,但确实有错漏百出,和百度上相差的就有很多,只是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资料佐证,唉……
这个腓力可能和日后的帕提亚总督(但是被培松杀死的是菲罗塔斯)以及伽比奈战役中攸美尼斯军队右翼的指挥官是同一人。
你说的被培松杀死的是菲罗塔斯是什么情况?维基上说是欧德摩斯谋杀了印度的腓力。被哪个培松杀死的哪个菲罗塔斯啊?
你说的是不是波利摩克拉提斯之子科那斯,...........
-----------------------------
大米底总督培松吞并帕提亚的时候杀死了当时的帕提亚总督,按照BC 320叙利亚的分封帕提亚总督应该是一个叫腓力的人,但是事实上被培松杀的总督叫菲罗塔斯。

欧德莫斯没有谋杀位于健驮罗地区的印度总督腓力(印度总督培松的前N任),而是谋杀了波鲁斯。印度总督腓力被手下的雇佣军哗变所杀,那时候亚历山大还在世,欧德莫斯和塔克西勒斯奉亚历山大之命接管了这个腓力的地盘。

就是这个寇纳斯,他死后帕迪卡斯接管了他的军队。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0 18:27:15 +0800 CST  
百度百科的词条可信度还不如中文维基的。。。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0 18:28:45 +0800 CST  
@季敏强 2011-12-10 21:34:47
有几个问题无法解决迫切想问一下
1.安提帕特安排给亚历山大四世的近身护卫官奥托利库斯(Autolychus)究竟何许人也?
2.同样也是亚历山大四世的近身护卫官小托勒密究竟是托勒密和谁所生,雅典的交际花还是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原配?她和阿塔卡玛好像是没有孩子的,欧律狄克生的话当时才几岁啊!完全不知道哇
3.亚历山大的近身护卫官有什么事迹吗?就是朴塞斯塔斯的弟弟
4.银盾兵的前身是持...........
-----------------------------
1.这个人是腓力三世的近身护卫,和小亚历山大无任何关系。他是莱西马库斯的弟弟,所以也是色萨利血统。腓力三世死后就一直跟他哥哥在混,色雷斯的宫廷显贵。

2.没有任何记载,不一定是托勒密一世的儿子。克劳努斯是托勒密一世第一个合法的婚生子,此时比小亚历山大还小。

3.这位阿明塔斯没有任何事迹。

4.没玩过全战,对于持盾卫队和银盾队的争论是一些学术沙龙的常见话题,本文的正文采取折中观点。

4(2)阿里戴乌斯在战败之后就没有更多记载了,米南德应该在BC 318之后不久病死了,阿桑德是卡桑德的盟友,第三次继业者战争中被多西姆斯打飞。多西姆斯的戏份还多得很。

5.里海南面,帕提亚龙兴之地啊。

6.这两个都是酱油人物。菲罗塔斯投靠了阿尔科塔,最后可能归降了安提柯。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0 22:53:01 +0800 CST  
@季敏强 2011-12-11 13:17:26
-----------------------------
按照一般地图上显示的话,印度培松所管辖的是沿印度河下游地区左岸,健驮罗地区应该在喀布尔河下游,五河流域之北,是波鲁斯和另外那个国王统治的地域啊
-----------------------------
犍陀罗在波斯时代和波斯的“印度行省”几乎是同等概念,比后来的犍陀罗更加广义。
培松一般被称为“印度总督”,亚历山大当初是把是波斯帝国时代的“印度”行省划归给他的,兴都库什以南的征服地中的西边都是由他统治。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1 14:39:41 +0800 CST  
@季敏强 2011-12-11 11:32:03
谢谢啦,解决了不少问题,呵呵。
波鲁斯是被欧德摩斯谋杀的这点似乎已经被完全证实的了,我看到的资料上说他还派人刺杀了那个印度腓力,算了,就采取你的了。
不过帕提亚总督既然应该是一个叫腓力的人,但是事实上被培松杀的总督叫菲罗塔斯。————这又是咋回事呢。我之前好像看到腓力没死,还求援的呢,可这冒出来的菲罗塔斯又是怎么回事,除非是帕提亚有两个总督,那么可能问题都解决了,至少能解释的通了,或许...........
-----------------------------
1.欧德莫斯暗杀印度总督腓力是脑补了,绝无可能。这个腓力死于BC 326年,是雇佣兵的哗变。当时亚历山大大帝还没死,而且就在这个附近地区,欧德莫斯没这个胆量。相反,是亚历山大派塔克西勒斯和欧德莫斯去收拾残局,把这块行省封给了塔克西勒斯。

2.帕提亚总督的事情,不知道你哪里看到的。帕提亚的总督在BC 320年应该腓力(索格地亚那第一任总督),在BC 320到BC 318年之间的某个时候变成了一个菲罗塔斯,这个菲罗塔斯被培松杀死。这个菲罗塔斯可能就是腓力,具体可见我第二卷“培松的野望”相关的分析。

3.门托不是被俘,在西顿守卫战中当了叛徒,出卖了守城者,从而获得了国王的青睐,随后他更是进一步主持平定了埃及。西顿守卫战的时候门农和巴尔茜妮在培拉待着呢。。。巴尔茜妮出生是在BC 363前后,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门托,门农是他第二任丈夫了。

4.尼阿库斯娶了门托的一个女儿,门托的儿子都无足轻重。在亚历山大迎娶洛克珊妮后巴尔茜妮一直住在帕加玛,后来是安提柯的辖区。安提柯后来让她和亚历山大的私生子作为招牌去帮助波利比孔。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1 15:05:32 +0800 CST  
@季敏强 2011-12-11 14:48:50
罗德岛的投石兵是投石兵中最厉害的,距离绝对比在骑在马上的弓骑兵远,不如克里特弓箭手远,不过罗德岛投石兵似乎具有一定的破甲功能,倒不是说他能穿透铠甲,而是因为石头进行抛射后的威力一点也不比狼牙棒和流星锤的威力差多少,只要不是穿的厚重的板甲,基本上不死也都是重伤,砸到头就惨了,更何况是没有多少盔甲的弓骑兵,不过克里特弓箭手被弓骑兵玩的够呛,罗德岛却能搞定有点不理解,毕竟帕提亚弓骑兵没什么盔甲,为什么区别那么大呢,也许只能具体战役具体分析了。
有一个问题想考证一下,大家知不知道复合弓的射程能达到多少啊?我听说国外最远的能射到1220米,但不知道其他数据;国内他们70磅的力射到了680米,我在想如果70公斤的力量不知道是不是能翻个倍呢?!复合弓能省80%的力,是不是可以这样算,用同样的力气能射5倍的距离呢?古代一般弓箭100多米的话5倍没问题的,克里特如果170米的话5倍也可以接受吧,毕竟现在的人哪用100斤以上的力射箭呢,但他们能射到600米以外,也就50-70磅差不多了。英格兰长弓也能射到400码(约360米)了,所以我小说里面把复合弓的射程提到了600米到800米,这样不会夸大吧,制造技术好的话应该还可以更好的。想让大家给点意见啊!我就是觉得这样的话太牛逼了,打仗没什么悬念了,一点都不精彩了呀
-----------------------------
小说嘛不用考据太严,读者不会这么细心的考证的,以场面和情节精彩为要点才对啊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1 15:09:48 +0800 CST  
@catjudo 2011-12-11 22:08:03
还有一点,斯芬克司君啊,你说到的那个塔兰托骑兵,能不能给个英文原版词看下?因为我在帮翻译EB的时候,发现制作者那群老美是这样说的:

塔兰托式骑兵是一种仿peltastai制式装备的游击骑兵。比起过去典型的希腊式轻骑兵,塔兰托式骑兵有着更好的防具:亚麻甲衬底、腹部戴上鳞甲、头戴青铜盔、脚穿护胫,并且配备有一面更大的盾牌。

区别于以往的轻骑兵更明显的标志是,这些塔兰托式骑兵用标...........
-----------------------------
见http://www.ne.jp/asahi/luke/ueda-sarson/Tarantines.html 对“塔兰托骑兵”的起源,各次战役中的表现等有详细考证。在波利比乌斯时代,“塔兰托骑兵”仅仅是指一种骑兵的编队、装备和作战方式,但是在安提柯时代这类骑兵似乎不大可能普及,“塔兰托骑兵”在正史中第一次出现,就是在帕莱塔西奈。所以我文中写成来自塔兰托的雇佣骑兵

巴里阿里投石兵比起罗德岛投石兵渣许多,汉尼拔之弟马戈没少被这些投石兵坑。。。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1 23:17:32 +0800 CST  
@没落空军残阳如血 2011-12-12 21:37:57
@季敏强 2011-12-12 20:00:46
@放下屠刀不成佛 2011-11-03 22:18:22
我是基于之前波斯在希腊的战绩,骑兵包抄的战术就算用得对头,也打不过方阵。我觉得当时的骑兵基本就是机动性很高的一根稻草,在正面胶着的时候对对方的侧翼行成一股心理冲击,实际对重步兵(尤其是纪律较高的重步兵)的杀伤很有限。后来汉尼拔也是善于用骑兵,但他正面方阵里的迦太基老兵...........

很赞成。即使亚历山大,我反复仔细推演,我看也是他们靠他们方阵、他们的重步兵。不知道为什么记载里他们的伙友骑兵总是取得胜利。不明白中ing
-----------------------------
汉尼拔的骑兵本质上也是“轻型”的 努米底亚人虽然骁勇善战 其实都是些骑马投矛手 和培松那些米底骑兵差不多 亚历山大的伙友骑兵是古典战争中第一支真正成型的冲击骑兵 近战能力比努米底亚人或者波斯骑兵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3 14:08:34 +0800 CST  
@季敏强

那个托勒密 我研究了下(或许叫他托勒麦乌斯更合适) 很可能就是安提柯的侄子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4 22:06:34 +0800 CST  
最近公司的电脑很诡异的上不了天涯(就上不了这一个网站)
过些天换个电脑了。。。很奇怪 所以无法更新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6 22:09:11 +0800 CST  
@cyrusdadi 2011-12-18 19:08:35
“回到米底南部靠近波斯边界的高加米拉地区过冬----15年前亚历山大大帝在这里彻底的摧毁了波斯帝国”
这里跟高加米拉战役不是同一个地方吗?


-----------------------------
未必是战场 可能是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 反正是接近阿贝拉的 今天的库尔德斯坦和摩苏尔交界那边吧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8 19:38:58 +0800 CST  
@cyrusdadi 2011-12-18 19:10:00
另外关于帕莱塔西奈的位置仍有疑问,我认为帕莱塔西奈是指一个较大的地区,在巴克特利亚北部今塔吉克斯坦的西部也有个地区叫帕莱塔西奈的,都是一样山脉和平地相间的地方。
图中安提柯的那条路线可以说是舍近求远,几乎从沙漠的边缘走过,万一U在其进军或撤退时抄近道切断其后路岂不是很难堪。反倒是伽比奈战役的路线的描述“由没有水源、甚至连树都没有的盐碱地加上沙漠组成的荒无人烟之地”比较符合上一条路线的特点。...........
-----------------------------
帕莱塔西奈是一个比较大的地区 安提柯走那条路线很可能是因为他夏天走西边的埃克巴塔那---巴比伦大道再取道苏萨那次行动被恶劣的气候杀死了许多人 又遭到惨败 因此决定换一条道路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8 19:41:54 +0800 CST  
@新十字军 2011-12-19 08:47:01
有几个问题,
1、古典时期的重步兵难道不会摆圆形方阵吗?就是跟个刺猬似的一坨坨敷在战场上,这样骑兵想吃也难下手,或是换成正方形,中空安排投石机或是弓箭兵,这样的步兵方阵总比被爆菊强吧。
2、投石机,陷阱或是壕沟,再或是山地,对于古典时期的重步兵就是噩梦了,为什么很少有这样的记录?山地倒是有狗头山的战例,为什么之前的大流士之流都发现不了这个?
3、刀轮战车的使用,最好应该是加长刀轮,.....
-----------------------------
单说投石机的问题,可见我另一个坑《亚历山大之前的早期马其顿史》,腓力二世的方阵就被投石车和弩炮的混合火力重创过。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19 18:36:16 +0800 CST  
希腊文明或者说希腊主义,和两河、埃及等亚细亚早期文明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后者可以被称为“东方主义”。可以说,从梭伦时代起到丧失独立为止的雅典,是完全不同于之前任何文明的一个新型文明。

不过马其顿兴起和希腊化时代,东方主义已经逐渐渗入希腊世界的骨髓,最关键的是,希腊文明本身已经随同希腊人的人心一起被腐蚀了,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21 21:09:33 +0800 CST  
早在七贤时代,雅典人就表现出和东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质。在马拉松战役或者是稍后的黄金时代,希腊文明表现出的特性,和传统的东方主义可谓迥异。不过讨论这些话题更多的是在讨论生活的本源,和此贴过于遥远了。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21 21:14:40 +0800 CST  
到第11页了啊,在新的一页我先把伽比奈战役和马其顿本土的事情写完。
楼主 黑色_斯芬克司  发布于 2011-12-21 21:15:42 +0800 CST  

楼主:黑色_斯芬克司

字数:170273

发表时间:2011-08-14 07: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29 22:50:52 +0800 CST

评论数:14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