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山河(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大分裂时代)

先说朱温自身。朱温这个人,很能打架,百人敌什么的说不上,一个人干翻三五个大汉应该是没问题,要不然,也不至于凶名四播,周围的群众听见他的名字都会害怕。能打就是战斗力,打虽然不能让别人都服你,但至少会让别人都怕你。别人都怕你虽然不是好事,比起别人都欺负你,还是要好得太多。
除了打架,朱温还能忍。你看刘崇打了朱温多少回?也没听说朱温还手把刘崇给打了吧?他朱温心里至少还知道,自己一家子得靠着刘崇一家子养活,再横也不能砸了自己饭碗。也不能让人觉得自己就欺善怕恶吧。刘崇是打不起了,小太爷偷点懒还不行么?再说了,天天扫地洗碗的,有啥出息?谁说的一屋不扫就不能扫天下了?
刘崇的母亲是不是真的知道朱温日后能有出息,这不好说;不过别把朱温逼急了,这是必须的。可以肯定一点,在富人心里,总是觉得穷人的命比他们的要贱一点的,惹急了朱温,万一哪天动了粗,伤了人命,那可就不美了。就算拿朱温抵命,能比自己儿子刘崇的命值钱?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么?再说了,好好对待朱温,也有好处。假如以后真有出息了,自然会提携一二;退一万步说,朱温就算真的一辈子没出息,就当养条看家恶犬了,刘府也不缺那点粮食。而且,之前说了,县太爷的门不好进,保不准刘母和老朱家就沾亲带故。
能打架,能隐忍,这就该算得上智勇双全了。换个说法,则叫做残暴与狡猾并存。除了具备这两个基本素质,朱温还有第三个异于常人的地方,就是有眼光。
有眼光从什么地方体现呢?这事说起来有点类似耍流氓。话说朱温有个老乡,也是宋洲砀山人,叫做张蕤。张蕤家里很有钱,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自己也当过宋洲的刺史,是一个老干部。张蕤有一个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在周围一代都很有名声,是很多小伙子的梦中情人。可不是?又是美女,又是官二代兼富二代,外在条件简直完美,哪能不引得偷腥的猫儿流口水呢?其实张小姐的内在也很优秀,这个以后再说。朱温听闻张小姐的艳名之后,心里就惦记上了,眼巴巴的想见一面,想看看张小姐是如何的芳华绝代。终于有一天,张小姐路过萧县,朱温远远的看了一眼,口水就不住的流,下巴都掉下来了。从那时候开始,朱老三就宣称:“这个张小姐,迟早有一天,我要让她嫁给我当媳妇!”
可能各位会不理解了,娶媳妇算啥出息,也值得用这事来夸朱温有眼光么?看看刘邦、项羽出道前的台词是啥?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的是:“彼可取而代之也。”多牛,多霸气!再看看朱温,就像一个垂涎白天鹅的癞蛤蟆。但事实上,一个好的妻子,会给自己带来全方面的帮助:温暖、勇气、自信、目标;而一个不称职的老婆,要么嫌弃丈夫这不行那不行,要么要求丈夫做这个做那个,不但不能成为贤内助,反而会毁了一个男人。历史上各种正面反面的例子多得是。刘邦的妻子吕雉,才智不让须眉,朱元璋的妻子马氏,懿德令人敬仰,这两位布衣天子的能登上帝位,在自己另一半那里,实在得益不少。而姜子牙的老婆和朱买臣的老婆,在自己夫君声名不显的时候舍他们而去,未必没有伤了这两位的心。若要说妲己之于商纣、褒姒之于周幽,乃至杨妃之于明皇,称之为红颜祸水,其实本是君王昏庸,归罪妇人。孔老夫子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自己的事,齐家可就和父母妻儿有关了,要是一个家都收拾不好,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再说了,后汉的光武皇帝刘秀,不也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么?
要和张小姐结为夫妇,朱温注定要走一段很长的路。首先抛开家世和门第,也不谈贫富,从律法上,朱温几乎就没有和张小姐结合的可能。唐朝时候,对婚姻的结合有严格的规定,良人和贱人是不能通婚的,要不然就要送官法办。良人是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而贱人则就是奴婢了。(《唐律•户婚》:“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唐律疏议•户令》:“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配合?”)张小姐是良人,这自然不用说;朱老三是佣人,甭管算不算贱人,也差不了多少了。再说了,人家一个大户人家小姐,能看上你一个放猪娃?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梦想;努力实现的梦想,是理想;期冀馅饼从天而降的,是幻想。在时局稳定的时候,朱温和张小姐几乎没有一点希望,朱老三所想的无非是痴人说梦。然而,时移事易,世道发生了动荡,给朱温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让他迎娶张小姐的梦想不再是幻想。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13 20:30:34 +0800 CST  
公元874年(乾符元年)的时候,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害;没多久,王仙芝和黄巢就造了反。之前我们说过,一个人能不能成功,除了和自身内在的能力、潜质有关外,还得看世界外在的机遇、挑战。这下,机会来了。
黄巢的部队到处流窜,秉承着避实击虚的战术方针,一边躲,一边打。朱温听说有人造反,心想机会来了,这时候就该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了。朱温想参加黄巢的军队,也跟着去抢点粮食、抢点钱,捞点好处。抢女人?嗯,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朱温心里,已经住着一个张家小姐了。
朱老三打定主意,决定出去闯一闯,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名堂。毕竟在刘崇家做佣人,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的。朱温和家里人商量了下,就去外出打拼(?)去了。其实也算不上商量,算是告知吧,家里人还管得了他?
朱温没给老母亲说自己去参加草军(毕竟叫做“从贼”,说出去也不好听,也不想让老人家担心),私下给二哥朱存商量了下。朱存对这事颇有兴趣,当下一拍即合,恨不得早日加入草军,多抢点粮食、多抢点钱、多抢点女人。朱全昱本性老实,不敢也不会去干这些个杀人放火的勾当,就留着老家照顾母亲了。
朱温和朱存加入草军,开始和朝廷的剿匪军对着干,一路上就“平均”起来。英雄起于草莽,兴于江湖,总有一天,会发达的(前提是你还活着)。朱存运气不好,跟着黄巢打广州的时候,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也不知道是被朝廷给拿了军功还是闹肚子给害的)。前面说过,朱温是智勇双全(残暴与狡猾并存)的一个人,打仗的时候,既能立了军功,又能保了性命,就一直活了下来(估计身体抵抗力也比较好,没让疟疾给祸害了)。从广州开始北上以后,黄巢的部队一路唱捷,直接就干到了大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当时朱温已经是黄巢队伍里数得上号的头目了,带着部队驻扎在长安附近的渭桥(今陕西高陵)。之后,黄巢建立了大齐政权,改了年号叫做金统,自己当了皇帝,同时大举封赏各大小头目。这时候,朱温做了诸卫大将军、四面游奕使(之一),也好生风光了一回。
黄巢打进了长安,占了李儇的大屋子。李儇同学虽然还是那个挨揍了就只会哭的孩子了,可他身边也有几个死心塌地的臣僚红着眼、磨着刀子,准备杀回来呢。双方都在为了干废对方而努力,黄巢一边准备着和小李同学干仗,一边就拉拢人了。夏绥银节度使诸葛爽带着部队来勤王(打黄巢),没赶上时候,于是就驻扎在了栎阳(今陕西西安东北)。朱温奉了黄巢的命令,去劝降诸葛爽,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好话,许了多少好处,硬是把诸葛爽忽悠到了黄巢的阵营。
大唐王朝已经走到了日暮西山的境地,黄巢占了长安,可谓盛极一时,却也是日中则移,月盈则亏。而朱温的故事,还有以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13 20:33:18 +0800 CST  
倚天照海花无数:一群名利客的选择


李儇李老大逃出长安躲猫猫,黄巢黄老大住进长安坐庄家,现在大家面临站队的问题。是继续忠于自己的老领导呢?还是积极向新领导靠拢呢?大唐王朝的公务员们想的脑袋都大了。


鲁迅在《而已集》里面写道:“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在官场上混,什么才能、业绩的都要靠边站,站队才是第一问题。


站对了队,那是一顺百顺:“这个同志需要多锻炼锻炼,压压担子,不要害怕犯错误,人哪有不犯错误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嘛,我建议提拔重用。”站错了队,那就一无是处了:“这个同志还需要再锻炼锻炼,虽然承担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先立足本职岗位嘛。”对于不站队的,对不起哪边的好事儿都没你的份儿,不要以为谁都不得罪是双方拉拢的对象,你要那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两边都觉得你这人不可靠。站队的话,互有起伏,司马光和王安石就是例子;不站队的话,去看看李商隐,大约会懂。


第一个选择站队的是郑畋。郑畋毅然决然地占到了小李同学这一边。关于郑畋,其实咱们前面提到过很多回,他出身名门,官宦世家,十八岁考中进士,几经宦海沉浮,终于熬到了宰相的位置,一切看似容易,实则举步维艰。公元880年(广明元年),黄巢伺机进攻长安的时候,郑畋出镇凤翔,也算是李儇给自己留下的一条退路。李儇从长安逃了出来,急匆匆赶去兴元,郑畋一路上紧赶慢赶,在骆谷总算了见到李儇。其实郑畋想让李儇在凤翔驻扎,如同当年唐肃宗一样,就近就地组织反扑,以免夜长梦多消磨了意志。可李儇不是唐肃宗,面对气势汹汹的黄巢他真的怕了,一旦把自己的鸡、鸭、鹅、马还有马球等玩具平均了,自己以后可怎么混呢?他不知道,黄巢压根就没有平均的意思,黄老大此时此刻正在销金帐内逍遥快活呢。李儇跑了,可郑畋没跑,他要来了便宜行事的权力,要来了建立扫黄联盟的权力。这样一来郑畋的凤翔就是名正言顺的反攻阵地,可以收敛散兵游勇,打造兵器扩军备战了。


接下来是说服自己的部下。原本部下是可以直接命令的,但现在局面不一样,黄巢的大军就在眼前,要想遏制黄巢军队大家就必须同心协力,而同心协力的前提就是克服畏惧心理。于是郑畋下通知开了个会,参会人员是凤翔的各位将领。会上老郑首先传达了上级领导的指示:“诸位,老大叫我们顶住。”接着老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咱们凤翔是前沿阵地,是中流砥柱,天下都在看着咱凤翔呢。”最后老郑表了决心:“弟兄们,正义必胜!凤翔必胜!大唐必胜!”局面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改变的,信心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提升的,将领们一听郑畋的话,纷纷都劝老郑:“大帅,贼寇(黄军)现在势力那么大,就凭咱们小小的凤翔那几杆破枪,怎么能顶住黄军啊,咱们不能跟他们玩命啊,曲线救国、曲线救国啊老大,等各路人马都来了,咱们再一起研究研究,心急吃不了臭豆腐啊。”郑畋听了大家的话之后,大声喝问说:“怎么爷们,这是叫我当唐奸啊。”那真是气炸连肝肺、锉碎口中牙,急火攻心,居然咣当一声晕厥过去,脑袋撞到地板上,脸也被戗了几道血印子。会议是开不成了,先救郑大帅要紧啊,大家把郑畋扶到床上,到了第二天郑畋还是气得不能说话。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14 10:05:38 +0800 CST  
倚天照海花无数:一群名利客的选择之二


正在郑畋躺在床上生气的时候,黄巢的使者来到了凤翔。这次黄巢的使者是带着赦免书来的,要求投诚从宽,抗拒从严。宦官政委(监军)袁敬柔在行政长官郑畋不在的情况下,带着众位将官就给黄巢的使者跪了,最后还假冒郑畋的名义给黄巢写奏章,叩谢大齐皇帝黄巢的隆恩浩荡。


举行完了招安仪式,袁敬柔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鼓乐齐鸣、歌舞升平,可那些凤翔的将领没有一个高兴的,反而放声痛哭起来。黄巢的使者就纳闷儿了,大喜的日子,大家哭什么啊?郑畋的幕僚孙储就对黄巢的使者说:“哥儿,现在俺们老大郑老元戎还躺在床上抽抽呢,老大可是俺们的主心骨儿,老大这样了,俺们能不悲伤吗?”后来这话传到了市井,老百姓听了也有很多痛哭流涕的。有人把这事儿告诉了郑畋,郑畋仰天长叹:“苍天有眼啊,看来大家还没有放弃唐朝啊,人心齐、泰山移,看来黄巢授首指日可待啊。”

从将领和老百姓的举动来看,李儇的第一根棒棒糖“信心”,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郑畋割破手指,给李儇写了一封血书,把凤翔的事情告诉了李儇,然后击鼓聚将,大家看到郑畋不抽抽了,打心眼里高兴。郑畋对大家说:“弟兄们,咱们都是吃老李家的俸禄的,黄巢那厮给咱们发过一回工资吗?俗话说有奶便是娘,咱们不能一边吃着老李家的奶,一面忘了老李家是咱的娘吧。根据我的判断,黄巢叛党定然气数不长。不信你们看,从古到今,像黄巢这样的捣乱分子哪个又有好下场?远的不说,你们看看安禄山、史思明,势力比黄巢如何?最后落了一个什么结局?跟随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党哪一个得以善终?别执迷不悟了。咱们凤翔是抗战的最前沿,这是上天赐给咱们立功的机会,现在咱们就应该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把黄巢给灭了,那时候咱们可就是居功至伟,千秋之后史书彪炳,不然难道大家要带着一个反贼的骂名死去吗?将来咱们的子孙后代有何面目见人呢?弟兄们要是信我老郑,咱们就跟黄巢那孙子拼了,打赢了咱们吃香的、喝辣的,打不赢咱们也是一个忠臣孝子,流芳千古。兄弟们听我的,跟黄巢丫的拼了!”


“拼了!拼了!拼了!”群情激奋,众将官高举右手紧握拳头,喊出了大唐王朝最后的吼声。大家紧密团结在了郑畋周围,歃血为盟,共赴国难,一派热血沸腾。


口号喊得震天,干不了实事儿的那是王铎,郑畋可不是只会喊口号,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装备升级,整修城墙,多备炮子、石灰、滚木、雷石,打造兵器,训练士卒;第二件是建立帮会,以朝廷名义联合各地节度使,建立扫黄同盟;第三件是招募士兵,收编了当时驻扎在长安周边的其他禁军。这帮人可不同于神策军那些纨绔子弟,待遇要差一些,可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去干,可都是从实战中走出来的实打实的士兵。当时李儇跑到了西川,部队群龙无首,这下好了,郑畋主动接触他们,他们听说老郑招兵买马,马上都来投靠郑畋了,可算找到组织了。老郑办事儿也算大度,马上拿出财产,分了,分了,大家都分了。士兵们一见这么大方的主儿,都心甘情愿跟着郑畋。郑畋造的声势是越来越大,那还不军威大振?于是扫黄的战略策源地就此正式形成了。


第二根棒棒糖“藩镇”,也慢慢沁出甜味。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18 08:34:07 +0800 CST  
@zhoudavid007 2016-07-18 10:05:51
终于等到楼主更新了
-----------------------------
楼主工作稍微有点小忙呢。谢谢关注啦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19 08:58:12 +0800 CST  
倚天照海花无数:一群名利客的选择之二


第二个站队的是王重荣。


王重荣这个人很有心眼儿,史书上说他多权诡,就是特阴的那种人。黄巢进长安之后,派人到河中府(今山西石楼、汾西、霍州以南和安泽、垣曲以西)去闹事儿,河中节度使李都看到黄老大势力挺大,一时半会扛不住,就做了投降派。不过,李都没啥本事,很忌惮王重荣,就给王重荣升了官,当了副职(留后),让王重荣支持下自己的“英明决定”。


本来,李都本来投降黄巢就是想免于灾祸,万一黄巢真发达了自己就能跟着沾点儿光,结果黄老大认准了河中这只肥羊,派了一百多个穆仁智(黑暗地主代表黄世仁的狗腿子)到河中地盘上催租子,河中地盘上官员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还不如以前呢。从前交够国家的,留够老大的,剩下的自己还能捞点油水;黄巢可倒好,逮住咱们这只羊使劲儿薅,这谁受得了?河中的大小官吏就对黄巢恨得牙痒痒的。


王重荣看到这情况,就跟李都说:“老大,咱们当时投靠黄巢,是因为咱们弟兄的实力不够(一句话就把投降的借口找到了),现在黄巢那厮就像个周扒皮、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咱们该他的还是欠他的(理由合情合理)?估计下一步就得夺咱们的兵权了,那时候咱们弟兄还能活?现在,我觉得咱们应该跟黄巢划清界线,守住咱们的一亩三分地,要不然,小弟们一闹事儿,咱们俩可管不了。”李都这个人有点儿懦弱,本身就有点儿怕王重荣,就对老王说:“哥哥我能力不行,要不兄弟你来?”于是王重荣就在李都的“谦让”下当了河中地区的老大,之后把黄巢派来收税的狗腿子全给咔嚓了。人家收税,王重荣收脑袋,做完这事儿后为了收买人心,把从黄巢的人那儿得来的东西全发给了手下。


这时候朝廷派长安市市长(京兆尹)窦潏来河中慰问大家。当时长安没了,对于窦潏又不好安排,就想借慰问之名,让窦潏到河中当节度使。结果大伙儿谁都不服。窦市长拿着任命状牛得很,对着大家说:“咱爷们是替皇帝当差,叫我来领导你们这帮玩意儿,你们还不服?动动我试试?说,谁TMD的是主谋?”窦潏气势上真把河中这帮官员给镇住了,可王重荣不吃这一套,提溜着刀杵在地上,拿杀人的眼神死死盯着窦潏说:“谁放屁呢?这么臭!还主谋?主谋就是你家王大爷,要我的命?你小子也配!”窦市长一看王重荣是个硬茬子,惹不起,别节度使没当上小命再搭上就不值了,于是骑上马,头也不回的就跑了。


从此,王重荣算是名正言顺地当上后补节度使。王重荣重新回到大唐怀抱,马上跟义武节度使王处存联系上了,王处存比王重荣要忠心一点儿,听到黄巢进京,他哭了好几天,不等朝廷下诏书就派兵勤王,跟王重荣结盟后马上进军渭水,与凤翔军遥相呼应,形成夹攻之势。


从王重荣先降黄巢,再归唐朝的过程看,李儇的第三根棒棒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黄巢能按照秩序办事,那么王重荣还会重归唐朝吗?历史不容假设,黄巢没有按套路出牌,王重荣真是的想法也无从可考了。不过结果却是致命的,又一个战区归了唐朝,到后来王重荣收降朱温,请出李克用,可以说是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黄巢灭亡。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19 09:02:22 +0800 CST  
倚天照海花无数:一群名利客的选择之四


第三个站队的是代北监军宦官陈景思。他负责政治宣传的地方是北方,主要宣讲对象是沙陀、党项羌、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兄弟。他也坚定地站到了大唐王朝这一边。


第四个站队的是周岌和杨复光。周岌就是把自己老大做了,自己当节度使的那哥们。黄巢攻陷长安的时候,周岌毅然决然的投靠了黄巢。投降的那天,周岌宴请当时在自己地盘上的太监政委(监军宦官)杨复光。杨复光先生是大家的老朋友了,他算是当时比较有作为的宦官,在这乱世当中也为唐朝立下了不少功劳。周岌的请帖拿到杨复光面前,大家都劝杨复光危险不要去,杨复光说:“现在啥时候了,火烧屁股了,还计较什么个人的安危呢?”于是就去赴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周岌谈到了跑到西川的皇帝,杨复光是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过了很久才平复,他对周岌说:“咱家是个太监,可咱家知道,人不能忘恩负义。你周岌是个穷小子出身,现在做到省部级干部,你说,你凭啥?你对得起高祖、对得起太宗吗?你对得起当今皇上吗?你丫认贼作父,你还有良心吗?”周岌听了杨复光的话,也是泪流满面,对杨复光说:“公公息怒,我也是没法子啊!之所以向贼寇称臣,是因为咱们忠武军力量薄弱,我自己扛不住啊!今天请您老来,就是商量这事儿,咱们整一队人马起兵勤王吧。”


两个人把酒浇到地上,歃血为盟,当天夜里就把黄巢派到许昌的的使者全给咔嚓了。周岌和杨复光组织了八千人的队伍,分为八队,分别由八位牙将指挥,各自为战,各行其是,各计其功,这八位牙将里有一位王建,日后裂土称王、僭越大宝,也是雄霸一方的风云人物。杨复光带着这八千人马西进,把咱们的朱温朱老三打得抱头鼠窜,攻克了邓州(今河南邓州),追到了蓝桥(今陕西蓝田)。


有人站到唐朝这一边,就有人站到黄巢这一边。站到黄巢这一边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叫诸葛爽,一个叫秦宗权。


诸葛爽经历很丰富,当过小吏,因为跟县公安局局长(县尉)有矛盾,被县公安局局长给拿板子拍了,一气之下就辞职下海加入了丐帮。后来在庞勋叛乱的时候,他又拿起武器参加了叛军,混到了小校的军衔。庞勋战败后,诸葛老兄领着百十号人投降了朝廷,被任命为汝州防御使。黄巢打长安的时候,李儇诏诸葛爽入京勤王,走到半路上长安就被圈了,于是诸葛爽的军队停扎在栎阳(今陕西西安东北),后来朱温朱三爷劝诸葛爽归顺黄老大,诸葛爽名字里不愧有一个“爽”字,就爽快的答应了。当然后来他又回到了大唐的怀抱,这是后话。对于诸葛爽来说,其实没啥朝廷、忠义的概念,谁胳膊粗跟谁混,人生不就是投机倒把嘛,跟对了人就赚翻了,跟不对人就立马跳槽再找一家,什么名声好坏,管那个呢,要脸干啥。


秦宗权也是个投机的人,可他投机却不倒把。最早他是那个因为招待自己的老部下而被砍头的薛能的手下,后来周岌把薛能给做了,就派秦宗权去蔡州(今河南汝南)招兵。秦宗权那是干啥的,到了蔡州之后就把蔡州的太守给废了,自己当起了蔡州的老大。黄巢进长安以后,秦宗权并没有立即站到黄巢这一边,而是留在唐朝这一边,虽然是出工不出力,但最起码不是黄巢的人。后来黄巢从长安撤出来,秦宗权就投靠了黄巢,直到黄巢灭亡,他也没有背叛黄巢,而是继承了黄巢的事业,把黄巢的担子挑到了自己肩上,继续跟唐朝作对,人送外号混世魔王。这都是后话。


给大家列举了当时一些人的战队问题,大家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形势,从当时的情况看,黄巢对地方大员的争取工作做得并不到位,没做好争取工作。可能当时黄巢确实有骄傲自满的情绪,错误地估计了当前的形势,这种乐观的情绪,直接导致了他进长安的第一次失败。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0 08:29:35 +0800 CST  
倚天照海花无数:一群名利客的选择之四


第三个站队的是代北监军宦官陈景思。他负责政治宣传的地方是北方,主要宣讲对象是沙陀、党项羌、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兄弟。他也坚定地站到了大唐王朝这一边。


第四个站队的是周岌和杨复光。周岌就是把自己老大做了,自己当节度使的那哥们。黄巢攻陷长安的时候,周岌毅然决然的投靠了黄巢。投降的那天,周岌宴请当时在自己地盘上的太监政委(监军宦官)杨复光。杨复光先生是大家的老朋友了,他算是当时比较有作为的宦官,在这乱世当中也为唐朝立下了不少功劳。周岌的请帖拿到杨复光面前,大家都劝杨复光危险不要去,杨复光说:“现在啥时候了,火烧屁股了,还计较什么个人的安危呢?”于是就去赴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周岌谈到了跑到西川的皇帝,杨复光是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过了很久才平复,他对周岌说:“咱家是个太监,可咱家知道,人不能忘恩负义。你周岌是个穷小子出身,现在做到省部级干部,你说,你凭啥?你对得起高祖、对得起太宗吗?你对得起当今皇上吗?你丫认贼作父,你还有良心吗?”周岌听了杨复光的话,也是泪流满面,对杨复光说:“公公息怒,我也是没法子啊!之所以向贼寇称臣,是因为咱们忠武军力量薄弱,我自己扛不住啊!今天请您老来,就是商量这事儿,咱们整一队人马起兵勤王吧。”


两个人把酒浇到地上,歃血为盟,当天夜里就把黄巢派到许昌的的使者全给咔嚓了。周岌和杨复光组织了八千人的队伍,分为八队,分别由八位牙将指挥,各自为战,各行其是,各计其功,这八位牙将里有一位王建,日后裂土称王、僭越大宝,也是雄霸一方的风云人物。杨复光带着这八千人马西进,把咱们的朱温朱老三打得抱头鼠窜,攻克了邓州(今河南邓州),追到了蓝桥(今陕西蓝田)。


有人站到唐朝这一边,就有人站到黄巢这一边。站到黄巢这一边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叫诸葛爽,一个叫秦宗权。


诸葛爽经历很丰富,当过小吏,因为跟县公安局局长(县尉)有矛盾,被县公安局局长给拿板子拍了,一气之下就辞职下海加入了丐帮。后来在庞勋叛乱的时候,他又拿起武器参加了叛军,混到了小校的军衔。庞勋战败后,诸葛老兄领着百十号人投降了朝廷,被任命为汝州防御使。黄巢打长安的时候,李儇诏诸葛爽入京勤王,走到半路上长安就被圈了,于是诸葛爽的军队停扎在栎阳(今陕西西安东北),后来朱温朱三爷劝诸葛爽归顺黄老大,诸葛爽名字里不愧有一个“爽”字,就爽快的答应了。当然后来他又回到了大唐的怀抱,这是后话。对于诸葛爽来说,其实没啥朝廷、忠义的概念,谁胳膊粗跟谁混,人生不就是投机倒把嘛,跟对了人就赚翻了,跟不对人就立马跳槽再找一家,什么名声好坏,管那个呢,要脸干啥。


秦宗权也是个投机的人,可他投机却不倒把。最早他是那个因为招待自己的老部下而被砍头的薛能的手下,后来周岌把薛能给做了,就派秦宗权去蔡州(今河南汝南)招兵。秦宗权那是干啥的,到了蔡州之后就把蔡州的太守给废了,自己当起了蔡州的老大。黄巢进长安以后,秦宗权并没有立即站到黄巢这一边,而是留在唐朝这一边,虽然是出工不出力,但最起码不是黄巢的人。后来黄巢从长安撤出来,秦宗权就投靠了黄巢,直到黄巢灭亡,他也没有背叛黄巢,而是继承了黄巢的事业,把黄巢的担子挑到了自己肩上,继续跟唐朝作对,人送外号混世魔王。这都是后话。


给大家列举了当时一些人的战队问题,大家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形势,从当时的情况看,黄巢对地方大员的争取工作做得并不到位,没做好争取工作。可能当时黄巢确实有骄傲自满的情绪,错误地估计了当前的形势,这种乐观的情绪,直接导致了他进长安的第一次失败。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0 08:30:52 +0800 CST  
但使龙城飞将在:豺狼来了有猎枪


公元881年,唐广明二年及中和元年,齐金统元年。


黄巢进了长安,当了皇帝,改元“金统”;李儇这边觉得“广明”这个年号不吉利,七月的时候也改了年号,叫做“中和”。但这一年的时局,既没有广阔的明天,也并不中正平和;而黄巢自以为是金德承土德,也筹谋着江山一统。


先是过了年,放鞭炮、帖春联、守岁、拜年、……总之,对于中国人来说,“大过年的”,还是和气生财,少惹是非,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


过完了年,大齐皇帝黄巢想起来,被他撵走的小李同学还活着,依然还是大唐帝国的CEO。


小李同学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正月的时候在兴元(今西安汉中)过的年,车驾现在去了成都(今四川成都)。只要他一天还活着,黄巢就一天睡不好觉:竞争对手没被完全打垮之前,搞不好哪一天自己就被竞争掉了。得把李儇抓起来!还得杀掉!要抓李儇,得一路打进西川。而进西川的第一站,是凤翔(今陕西凤翔)。


凤翔节度使是郑畋。之前黄巢在广州要投降的时候,郑畋是建议李儇批准黄巢的请降书的(“权降恩泽”)。这是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不代表郑畋对黄巢有多大好感。这回,凤翔那里聚集了一大股兵马,叫着嚷着要打回长安、干废黄巢;郑畋也憋着一口气,等着狠狠的揍黄巢一顿呢。


之前李儇从长安跑路的时候,和郑畋见了一面,嘱托他务必扫除贼寇,并授予了便宜行事的权力。身负天子交代的重任,郑畋过年的时候也没闲着,一直忙着在做战备。先把兵器升级换代了,城墙能修的修,能加固的加固,落石滚木啥的能准备多少就准备多少,把防御工事做好了,随时迎接黄巢的进攻;其次,打着李儇的旗号,发函致电各路藩镇,约好了一起干废黄巢;再就是是招募士兵,充实自己的队伍。黄巢攻入长安时,神策军被干废了,其余禁军也给打散了。由于之前神策军一家独大,其余禁军一直被压制着,没有出头之日,都是禁军,却也有嫡子庶子之别。这回好了,你们神策军没守住潼关,出息了,现在得看我们这帮弟兄的了。等杀贼寇杀出点军功来,还怕朝廷不给赏银?


郑畋联合前任朔方节度使唐弘夫、泾原节度使程宗楚,先联合成一个小型的扫黄战线。朔方节度使又称灵武节度使,驻地在灵州(今宁夏吴忠境内),当年,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和李光弼都干过这个职位。第一任泾原节度使是马璘,也是参加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历史,就是如此的类似:当年玄宗皇帝带着爱妃、大舅子进了西川,就是靠凤翔、朔方、泾原三镇为首,击败了安禄山;而今,重任又交付到了郑畋、唐弘夫、程宗楚的肩膀上。


黄巢那边一直在调整自己内部行政机构的问题,没有针对下一步的军事计划作出任何部署。在招降了一批官员,砍头了另一批官员之后,黄巢才把眼光注视到李儇身上,准备派兵灭了小李。这时候,已经是二月了。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1 08:43:32 +0800 CST  
但使龙城飞将在:豺狼来了有猎枪之二


擒贼先擒王,从战略上来说,黄巢的战略目标并没有错。只是,忙着建国、改元、称帝了,黄巢没有第一时间追击李儇,则错失了良机,也失去颠覆大唐王朝的最好机会。


而黄巢的错误,不仅仅是没有及时把李儇送上绞刑架,更是没有采取正确的战略部署。庙算失了先机,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之前说过,黄巢吞下了三枝黄莲。第一枝黄莲叫做“虚名”。黄巢攻入长安之后,不该过早称帝,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自己。他完全可以拥立一个来不及逃走的唐室宗亲作为政治傀儡,自己自封“摄政王”,继续打着“吊民伐罪”的正义大旗,带领部队继续“讨伐”李儇这个“无道昏君”。然后,称帝是一条不归路,要么你就把别人搞死,要么你就让别人把你搞死。这第一枝黄莲,黄巢吞下以后,是再也吐不出来。


第二枝黄莲是“入瓮”。在四周没有盟友、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进了长安,就等于进了埋伏圈。黄巢完全可以从长安撤离出来,留下部队继续与唐王朝的军队对抗,而自己迁都洛阳,两相呼应。洛阳称之为东都,当年还是东汉的国都呢,自己主动迁到这儿,不至于辱没了皇帝的称号;若是被别人撵出长安,那可就……嘿嘿,丢脸丢大发了。进则可取西川,退则可守东都。第二枝黄莲,黄巢本可以吐出来的,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第三枝黄莲“残羹”,其实加工一下,完全可以变成一道美食。针对唐王朝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归结为两点:内有党争,与民夺利,导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外有藩镇,自行其是,中央政令不得畅通。黄巢应该内施仁政,对投诚的唐朝官员当然欢迎,不投降的也施恩饶恕,并且约束兵士,减轻赋税,得到士大夫和百姓的支持;外接强援,对摇摆不定的各藩镇节度使许以重利,或财帛收买(攻陷了洛阳和长安,想必府库里留下不少好东西),或分封诸王(反正也是个虚名,来个空对空),带头的老大也许有不愿意干的,不过手下当兵的听到好处,总有愿意怂恿自己大哥投靠黄巢的。结果,官员被杀怕了、百姓被抢怕了,外面的诸多藩镇也没做好招抚工作(除了进长安时候投降的李都和朱温去招降的诸葛爽),没人肯跟他混。


退一步说,黄巢咽下了黄莲吐不出来,也能往李儇的棒棒糖上泼脏水:第一根棒棒糖是“信心”,这个估计有点儿难,这事黄巢也做了(尚让历谕之曰: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不过起的效果似乎不太大,应该加大点力度;第二根棒棒糖是“藩镇”,黄巢可以分化、离间各路节度使,就算他们打不起来,也必然会因为相互的猜忌牵制住实力。自己能一路打进长安,正因为诸藩镇各自为政;第三根棒棒糖是“秩序”,老黄完全可以抖搂抖搂田令孜田公公胡乱借钱、卢携卢宰相胡乱换防这些丑事,其实这些事老黄以前也做过(或巢驰檄四方,章奏论列,皆指目朝政之弊,盖士不逞者之辞也),可就没有坚持下来。


黄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大约是一路太顺利了,顺利得已经自我膨胀,认为再也没有可以阻止他的东西。从称帝到出征,整整两个月,在战略上,黄巢根本毫无建树。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2 08:48:12 +0800 CST  
老黄一边在长安当着他的安乐皇帝,一遍计算着继续把事业做大。之前派朱温去说服诸葛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诸葛爽果然就投靠大齐政权了。这不正说明大齐国还是很有前途的么?现在,黄巢要一路西进,他把目光投向了郑畋。
当初黄巢广州请降的时候,郑畋为黄巢说了话。当时郑畋的想法是“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事估计传到了黄巢耳朵里。黄巢心想:行啊老郑,挺够意思,当初小太爷混得不咋地的时候,你老郑为我说了好话;现在哥哥我当了皇帝,不怕你不靠过来。诸葛爽都投降了,你郑畋也该会看着点风向,看着树是往哪边倒的。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咱也来个先礼后兵吧。
黄巢也想像招降诸葛爽一样,把郑畋招募过来。要想打李儇,就必须保证凤翔是跟着自己的。凤翔位于长安西北面,不是入蜀的必经之地,如果凤翔按兵不动,大齐国的军队可以一路杀下去,从长安杀到兴元,要是李儇不在兴元那就一路再杀进成都;可现在郑畋是李儇的人,那就不能视而不见了。要是入蜀时候,被人从后面狠狠咬一口,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凤翔古称“陈仓”,是重要的军镇要地,拿下凤翔,追击李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如果放任不管,时时刻刻都得提防被捅刀子。为了确保无后顾之忧,黄巢派了部将王晖作为招安使者,去凤翔劝降郑畋。郑畋出身荥阳郑氏,哪里瞧得上黄巢这个山寨的山大王?要招安都是郑某人招安你老黄(何况郑畋现在根本不想招安黄巢,只想打他),啥时候反过来了?王晖到了郑畋那里,估计招降书都没读完,郑畋二话没说,手一挥,“砍了!”王晖当时傻眼了,说好的“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呢?王晖被拖出去的时候,一个劲的骂郑畋不讲究。郑畋回了一句,“就你们这些草寇泥腿子组成的强盗团伙、伪齐政权,也配叫做国?我们要坚持一个大唐的原则,任何意图分裂和颠覆国家的行为,都要坚决打击。”砍了王晖以后,郑畋又派自己的儿子郑凝绩去李儇那里报道。郑凝绩在汉州(今四川广汉)追上了李儇的车队。郑畋这一手做得漂亮,分别向黄巢表了决心、向李儇表了忠心。
大齐国的使者被杀了,黄巢心里恨得牙痒痒的。之后郑畋又发了檄文,要讨伐黄巢:先是回顾了一下大唐王朝的辉煌历史,然后狠狠的挖苦痛骂了黄巢一通,最后又联合各路诸侯,一起讨伐黄巢。黄巢派去的人被砍了,自己还被一通痛骂,无明火顿时涌上泥丸宫,好你个郑畋,给脸不要脸是吧?那我就乃伊组特!
李儇那边正往成都赶路,就收到了郑凝绩带来的消息。好嘛,台文(郑畋的字)还是很爱国的嘛,不但杀了黄巢的人,还把儿子送到皇上身边(做人质)来了,这样的忠臣,一定可以像郭子仪、李光弼一样,克复神州、光耀大唐。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8 11:37:47 +0800 CST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2016-07-22 08:48:12
但使龙城飞将在:豺狼来了有猎枪之二
擒贼先擒王,从战略上来说,黄巢的战略目标并没有错。只是,忙着建国、改元、称帝了,黄巢没有第一时间追击李儇,则错失了良机,也失去颠覆大唐王朝的最好机会。
而黄巢的错误,不仅仅是没有及时把李儇送上绞刑架,更是没有采取正确的战略部署。庙算失了先机,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之前说过,黄巢吞下了三枝黄莲。第一枝黄莲叫做“虚名”。黄巢攻入长安之后,不该过早......
-----------------------------
革命者,第一夜要保存自己。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8 11:38:24 +0800 CST  
@穹庐夜雨 2016-07-23 11:01:43
他完全可以拥立一个来不及逃走的唐室宗亲作为政治傀儡,自己自封“摄政王”,继续打着“吊民伐罪”的正义大旗
-------------人家黄王是革命的......
黄巢完全可以从长安撤离出来,留下部队继续与唐王朝的军队对抗,而自己迁都洛阳,两相呼应。
-------------洛阳更容易被揍,无险可守.....
其实加工一下,完全可以变成一道美食。
-------------自身不强、势头不好,没人肯受招降的......
李渊也是占......
-----------------------------
确实,洛阳无险可守,还不如长安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8 11:39:08 +0800 CST  
@穹庐夜雨 2016-07-23 11:01:43
他完全可以拥立一个来不及逃走的唐室宗亲作为政治傀儡,自己自封“摄政王”,继续打着“吊民伐罪”的正义大旗
-------------人家黄王是革命的......
黄巢完全可以从长安撤离出来,留下部队继续与唐王朝的军队对抗,而自己迁都洛阳,两相呼应。
-------------洛阳更容易被揍,无险可守.....
其实加工一下,完全可以变成一道美食。
-------------自身不强、势头不好,没人肯受招降的......
李渊也是占......
-----------------------------
李渊是先立的傀儡,而且李渊的大本营不在长安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8 11:39:52 +0800 CST  
黄巢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既然先礼不行,那就后兵吧。区区一个郑畋,大齐皇帝御驾亲征,也太给他脸了,这事,就让宰相尚让代劳了吧。郑畋做过唐朝的宰相,尚让是大齐国的宰相,这也是对等接待。尚让和王璠带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就开往凤翔。五万人够么?在尚让心里,大约要把那个“么”字去掉。自打跟着王仙芝起事,后来又投靠了黄巢,尚让一直都在战斗的最前线。郑畋是谁?不熟悉,不就是一个出身高贵的官N代么?这种世家子弟,读书可能强点,打仗能有啥本事?凤翔算个球?潼关还不是被本大爷攻下来了?咱一路向西,频传捷报,估计没几天就抓住李儇,回长安喝庆功酒了。
大齐军队一路向凤翔前进。大约是长安城的醇酒美人实在太让人留恋了,士兵们都不怎么想打仗,比起当初一鼓作气要打进帝都那股劲头,估计已经被穿肠毒药(醇酒)和刮骨钢刀(美人)消磨了斗志。不过好在凤翔也有美酒和花姑娘,大伙儿的情绪也不至于那么低落。听说郑畋招募的部队,主要都是禁军组成的。禁军那是啥?当年禁军里号称最牛逼的神策军,在潼关的时候,不也被小太爷们揍了过鼻青脸肿?剩下这些杂牌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手下那些士兵,听说黄巢的部队开来了,一下子慌了神。黄巢是谁?那是从淮河一直打到长安的凶神啊!看来凤翔也要遭殃咯。针对士气低落,郑畋做了战前总动员:“同志们,朋友们!贼寇肆虐我们的国家,欺凌我们的同胞,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境地!攻占了长安以后,现在又来侵占凤翔!诸位,我知道你们有些是长安人,而另一些,虽然不是长安人,也有在长安的亲戚。而现在,我们的长安,落到了敌人的手上。难道我们就忍心看自己的亲人,遭受贼军的蹂躏?”郑畋看了看手下的士兵们,除了原本凤翔所辖的直属部队,新增的兵员多是原禁军军士,生在长安,长在长安,对长安多有留恋之情,听到郑畋的话,不禁黯然。
郑畋接着往下说:“我们大唐,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也曾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国家也曾遭受过苦难,但哪一次不是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在全体将士的浴血奋战下,扭转乾坤,永葆大唐江山一统?当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时候,当年朱泚叛乱的时候,闹得比现在的黄巢还凶,结果怎么样?还不是给灭了?”听闻这番话,士兵们渐渐有了些信心。
郑畋继续做思想动员:“再说黄巢。黄巢这个人,凶残狡猾,带领一帮草寇四处烧杀抢掠。是,他黄巢是从淮河开始,一路陷洛阳、破潼关、进长安,可这是因为他牛叉么?这是因为我们大唐的部队没有团结起来,给了黄巢可趁之机。想当初,黄巢四处流窜的时候,不敢和我大唐的军队硬着来,只能搞一些小偷小摸的偷袭,专门钻我大唐军队的空子。真要正面作战,刘巨容、曹全晸、张璘,哪个没揍得他抱头鼠窜?那时候,这个狡猾的贼子打不过了,还向我大唐请求投降呢。这次,我们做好准备,不让贼军有机可乘,一定能打他们个落花流水。我已经有了全盘的部署,保准贼人有来无回。”
看了看士兵们半信半疑的样子,郑畋觉得有必要增加他们的信心:“而且,这一次,我们不是单独作战。朔方、泾原两镇已与我镇联合,共讨贼军!天子也传下口谕,凡讨逆有功者,咸有封赏!”
郑畋做完思想动员后,镇定的进行了战斗部署(其实是早有准备)。草军擅长的是避实击虚、流动作战,攻坚战的话,郑畋不至于会输给他们。可兵法讲究的是出其不意,郑畋偏偏选择了主动出击,就是要打黄巢一个猝不及防。
这一仗太重要。从战略上来说,凤翔失守,就意味着打开了进西川的大门,黄巢的部队会长驱直入,抓到李儇,然后把大唐的CEO给咔嚓掉;从士气上来说,黄巢军连战告捷,已经给大唐军队造成了一种“黄巢不可战胜”的错觉;从联盟上来说,那些持观望态度,首鼠两端的军阀们,等着这一仗的胜败,然后根据战况,选择他们认为值得投资的对象。这一仗许胜不许败,而且不但要胜,还要胜得漂亮。
郑畋采取的是开门揖盗的作战方针,在龙尾陂(今陕西岐山东)附近驻营候敌。既然黄巢军善于避实击虚,那就来个虚虚实实,让贼军主动钻到套子里来。为了打好这一仗,朔方节度使唐弘夫带着部队,来到凤翔支援郑畋。郑畋让部将李昌言配合唐弘夫,率领精兵,埋伏在各险要关口,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准备好了箭矢、落石、滚木,只等着黄巢军一进入埋伏,立马就给这帮贼寇点颜色看看;为了诱敌深入,郑畋在各山岗上树立旗帜,疏密不一,绵延约有数里之长,然后让士兵们各自散开,能多松散就多松散,给黄巢军一种虚张声势的感觉;而自己亲自带领数千士兵作为诱敌的疑兵,引诱贼军入彀。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黄巢军来了。
尚让带着部队来了。大约觉得手到擒来,大齐军队松松散散,不像去打仗,倒像是踏春郊游。在尚让看来,郑畋就是过虚张声势的家伙。别看之前砍了王晖,那是没有见到大齐军队的天威凛冽,等到天兵军临城下,大约吆喝一声,郑畋就害怕了,到时候还得打开门,美酒美食的招待。可看见满山遍野的旗帜,尚让心里还给吓了一大跳:“啥?怎么这么多人?”再定神看了看,尚让的心里笑了。旗帜多,士兵少,分明就是装的嘛。空城计吓唬谁呢?要真有这么多兵,估计早就硬碰硬了,犯得着玩这种疑兵之计么?不过尚让没想到的是,郑畋的兵确实比他的多;他更不会想到,郑畋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还要跟他玩阴的。
尚让和王璠眼瞅着对方没多少人(也只是“眼瞅着”),心想郑畋果然是个没啥用的绣花枕头,抓住他,也砍了脑袋,给咱大齐国的使者王晖报仇!郑畋是谁,尚让没见过,可带头那个官员穿得花团锦簇的,保准是个大官!唐朝官员都贪生怕死,难道这官老爷活腻了不成,敢来捋虎须?肯定也是个纸上谈兵、不通战阵的书呆子。就这傻头傻脑的样子,还能弄出什么幺蛾子?要说有埋伏,尚让和王璠是说啥也不会信的。唐朝军队见得多了,有几个当官的亲自出来当诱饵?尚让手一挥,部队就突突突往前冲。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8 11:41:06 +0800 CST  
郑畋亲自率领部队作为诱敌的疑兵,正是表明了他和军队共存亡的决心。要躲着大后方指挥着还不好办?可官老爷都不带头,谁肯傻乎乎的去送性命?眼见黄巢军冲上来了,也带着部队往里撤。得把敌人引进埋伏圈不是?撤退可不是溃败那样一溜烟只顾逃命的退,那得边走边停,得有节奏。万一敌军追不上,没进埋伏圈,那之前的布置可就白费劲了。黄巢军可会错了意:哈哈哈,果然是纸老虎,咱哥几个还没抡刀子呢,敌军自个儿就跑路了;跑着跑着还停下来休息,看来平时一定缺乏锻炼。兄弟们杀呀!杀进凤翔去,也品尝品尝凤翔的美酒,玩玩凤翔的花姑娘!没意识到是陷阱的黄巢军,一边嘻笑,自以为神功护体、威不可挡,对手不堪一击、望风而逃了。
眼看着敌军一路“逃窜”,一向品尝惯了胜利滋味的草军,以为这次的唐朝军队也和之前遇到的那些菜鸟一样,无非就是土鸡瓦犬、不堪一击,挥手则为齑粉。不信看看,自从西渡淮河一来,黄巢带着部队战必胜、攻必克,哪里还有能阻挡大齐军队的存在?
郑畋带着部队缓缓后退的时候,唐弘夫、李昌言守住在险要之处,脑袋一个劲冒汗。黄巢军会来么?黄巢军会中计么?万一识破了诱敌之计,悄悄从后面绕过了,咱哥几个还有命在么?可别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可就不好玩了。
唐弘夫、李昌言带着部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看郑畋慢慢的退入包围圈,唐弘夫几乎要喊出声来。是被击退了?还是在诱敌深入?看着郑畋带着部队有序撤退,慢慢将黄巢军引进了埋伏圈,唐弘夫知道,这事能成。时机到了!郑畋眼看黄巢军已经全部进入了包围圈,一阵大笑,这可是关门打狗的好时机。郑畋传下军令:“儿郎们!克复神州,在此一举!皇上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军功簿等着我们杀敌的战绩!为了大唐!为了朝廷的封赏!为了抢回我们在长安的醇酒美人!杀啊!”唐弘夫、李昌言一直憋着一口气,几次想要冲杀下去,只等郑畋一声令下,就随时发动攻击。一时间,鼓声大作,箭矢、落石、滚木从山上纷纷往黄巢军身上招呼。本以为胜券在握,战心减退的黄巢军哪能料到这个?一时间进退无序,除了被唐军所伤,在逃跑的时候自相践踏,也误伤了不少同伴。黄巢军中了埋伏,乱成一团。郑畋见反攻时机已到,拔出佩剑,振臂一呼,带着本部兵马只冲杀过去。大齐军队可傻眼了,原本眼中的肥羊,瞬间化为熊罴,恶狠狠的咬了过来。配合郑畋的进攻,唐弘夫、李昌言带着部队也从险要关口一路合围,像绞肉机一样,直杀入黄巢军。部队士气也暴涨到了极点,挥舞着大刀长矛,一路冲杀,似乎每个人都生怕贼人被友军杀得多了,自己抢不到军功,兑不到朝廷白花花的赏银。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黄昏时分。血流了一地,春天刚冒头的绿绒小草也给染得鲜红。尚让和王璠见势不对,及时逃了性命。王璠的儿子就倒霉了,被郑畋给抓住了。郑畋二话不说,砍了!这一回,黄巢军没能如愿以偿的拿下凤翔,还白白折损了两万多人。过年了,也没给皇上准备什么贡品,这场胜利就略表寸心了吧。
黄巢万万没想到,自以为百战百胜的他,会在称帝后的第一场战斗里,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这一耳刮子扇得不轻,黄巢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进了长安,当了皇帝的黄巢,在自我膨胀到极端的这时候,这种从云端跌落凡尘的痛感,不知道会不会让他吸收一点教训。
郑畋这一仗打得漂亮,击溃的不仅仅是黄巢西进的意图,也击溃了黄巢军长久以来积累的必胜信心。这一仗打出的不仅是战绩,更是整个唐王朝的信心:看吧,早就说了,当年安禄山闹腾成那样,都不能把大唐怎么样,现在的黄巢更不是个儿。别看皇上现在暂幸成都,长安,总有一天,我们会要回来的。
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形势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扭转。黄巢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郑畋已经广发檄文,邀约天下诸侯共讨黄巢。反攻的号角,从此吹响。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29 08:23:50 +0800 CST  
得即高歌失即休:反转就是这么简单

公元881年(广明二年)二月,大齐国的首席宰相尚让栽了个大跟头。他奉大齐皇帝黄巢之命,率领五万部队攻略凤翔。本以为小菜一碟,手到擒来,结果被郑畋打了大大一个嘴巴子,门牙掉了,嘴角还渗着血。部队近半数覆灭,副将王璠的儿子被俘,继而没了脑袋。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尚让心里很是窝火。东周列国时,孟明视惨败于崤山,秦穆公没有怪罪孟明视,而是勉励了孟明视一番。可尚让不是孟明视,黄巢也不是秦穆公。回到长安,大齐皇帝黄巢的脸色很不好看,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尚让吃了瘪,黄巢心里不爽,过完年就摊上这事,搁谁也不痛快。不过,也免不了有人没事偷着乐。这可不,有天大清早的,尚让在上班的时候,就看见在尚书省的大门上,就出现了一幅大字报。大字报歌颂了尚让在凤翔的伟大事迹,对他送人头的高风亮节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前连战连捷,尚让对别人说啥也不怎么在意;这回,栽了跟头,他睚眦必报的狭隘心理就涌现出来了。尚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尚书省的官吏可就倒了血霉,不管是坐办公室的还是看大门的,统统抓起来,把眼珠子挖掉!眼珠子挖掉不说,还得吊起来,示众!甭管这大字报是不是这帮人写的,这么大一张大字报,咋出现在尚书省的大门上的?一定是你们这帮家伙不作为、乱作为!得给你们点颜色看看,看看以后还有谁敢写那些狗屁不通的歪诗!看看谁以后还敢对大齐国说三道四?
为了杜绝再有不知好歹的家伙发布反对言论,尚让开始了大齐政权建立后的第一次文字狱。长安城里凡是会写诗的,统统杀掉!认识字的,全都去做挑土掏粪这些低贱的杂役。这下子,那些个读书人,以及假冒的读书人,可就全都傻眼了。
之前说过,黄巢对待读书人还行,出台过一个政策,凡是读书人都不砍头。这个政策一直执行到黄巢进了长安、当了皇帝。长安城里的老百姓听说这个政策,也学了几句“之乎者也”什么的冒充文化人,也就指望着有天能靠这个保住小命。谁曾想,黄巢军就是这么不讲究,说翻脸就翻脸,保命的灵符变成了夺魂的锁链,读书人的地位瞬间“飞流直下三千尺”,能砍的全被砍了。
黄巢心里很生气,尚让也是。打不赢唐朝军队,那就拿这些无辜的读书人来出气吧。敬酒不吃吃罚酒是吧?那小太爷就不客气了,既然收服不了你们,那我就用恐惧来让你们屈服吧。拿读书人出气的事,以前也不是没有先例。昔日始皇帝坑儒,“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这回尚让做得可比嬴政出色,一下子就杀了三千多人(《资治通鉴》:“有书尚书省门为诗以嘲贼者,尚让怒,应在省官级门卒,悉抉目倒悬之;大索城中能为诗者,尽杀之,识字者给贱役,凡杀三千余人。”)。“逢儒则肉,师必覆。”不知道黄巢、尚让举起刀子的时候,有没有回忆起这句话?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7-31 20:03:52 +0800 CST  
黄巢这头生着闷气,只能杀几个读书人来泄气,郑畋那头可就热闹了。一开始发檄文,大伙儿都隐身潜水,实际是在看风往哪边吹呢,这下,带着胜利的光环、凭藉大捷的东风,檄文的点击量和转发速度,瞬间暴涨。
檄文写得很精彩:先是自报家门,介绍了一下郑畋根正苗红的光荣出身,然后引经据典,赞颂了大唐王朝的辉煌历史,并同时提到夏朝的寒浞、西汉的王莽、东汉的董卓等篡逆者终被覆灭的故事;接着话题转向黄巢造反的原因、过程,对黄巢好阵挖苦,又拿蚩尤、项羽等暴虐作乱之徒和黄巢做了对比;最后简要总结了一下当前联盟的情况,并广邀各路诸侯共讨黄巢。(原文名《郑畋传檄天下文》,全文载《旧唐书•郑畋传》,又见《册府元龟》卷四百—十六,有兴趣者可自行查阅,恕不赘述。)
檄文和捷报捆绑销售,取得了极大的反响。自打黄巢进长安以后,局势乱成一团糟。一度找不到组织的大唐粉丝收到了檄文和捷报,精神焕发,连点了三十二个赞,重新燃起了斗志,增强了大唐必胜的信心;原本投靠或意图投靠黄巢的人,听到黄巢被狠狠教育了一顿后,心想还是大唐这个老品牌靠得住,黄巢也就只能风光一时,看来还是不能持久;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人,也坐不住了,这时候再不站队,先不说论功行赏的时候没自己的份,说不定日后会因为路线问题,成为大伙儿批斗的目标。
驻守栎阳(今陕西西安东北)的诸葛爽,原本是带兵勤王的,眼看黄巢不好惹,又被朱老三忽悠了几句,掂量着形势比人强,打不过就投降,二话没说,就去抱黄巢的大腿了。后来见黄巢被郑畋狠狠教训了一下,又重新掂量掂量,觉得还是重回大唐的怀抱有前途。于是诸葛爽写了报告给郑畋,声称自己是忍辱偷生、屈身事贼,实在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光复大唐。郑畋也懒得揭穿这种小人心理,毕竟大局为重。为了进一步拉拢诸葛爽,郑畋直接任命他为河阳节度使(毕竟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也算解决了待遇问题。有奶就是娘,诸葛爽认清了谁才是真正的奶娘后,毅然决然地和黄巢划清了界限。
少数民族兄弟、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刺史拓跋思恭(党项人)召集了一帮少数民族士兵,在鄜州(今陕西富县)联合了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声称要加入扫黄联盟,把黄巢从长安撵滚出去。齐克让的堂兄弟、奉天镇使齐克俭也派遣联络员到郑畋那里,积极主动要求加入抗联,要对黄巢进行一次围剿。随着形势的逆转,郑畋的檄文开始有了作用,越来越多的人站到了唐王朝这边。
檄文对战友来说,是激励斗志、鼓动军心的正能量;而对于要讨伐的人而言,则如同泼妇骂街,极有可能祖宗三代都骂进去了。被骂的人,会有形形色色的各种反应。
昔日陈琳做《为袁绍檄豫州文》,气得曹操头风病都好了,事后袁绍兵败身殒,陈琳被曹操抓住,曹操觉得陈琳是个人才,“爱其才而不咎。”再说唐朝发生的事,骆宾王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武则天看到檄文,没有想活剐了骆宾王,反而认为,“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
黄巢、尚让没有海纳百川的气度、雅量,也没有在失败后检讨自身的过失、错误,反倒迁怒于人。原本打的政治旗帜是“有道伐无道”,这回倒好,一场失败、一纸檄文,整个被打回原形。此时的大唐王朝谈不上多么有道,可毕竟有数百年的辉煌历史作为家底挥霍;而渐渐失去人心的黄巢,开始从巅峰一步一步滑落。
凤翔一战,恢复了大唐的信心,挫败了大齐的气势;郑畋在这边号召天下反攻长安、克复神州,黄巢、尚让不反省自己的过失,政治上既没有采取补救措施,军事上也没有应对部署,却迁怒于读书人,却不去想想,自己的失败不是别人读书读出来的。黄巢当年也曾进长安参加科举,不知道他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读到《过秦论》里的一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8-01 09:16:00 +0800 CST  
独在异乡为异客:成都是个好地方

“黄巢是个坏孩子,他住进了我的大房子,让我颠沛流离过日子,可怜了我的小妹子。”在逃亡的路上,李儇这样想。
逃亡的日子不好过,还有很多人或是好心、或是不安好心地惦记着这位天子,比如郑畋。郑畋本来想让李儇驻扎在凤翔,可李儇才不会上当,凤翔?这可是黄巢的射程范围,挨枪子的事儿还是你郑畋先来吧。
黄巢坐到龙椅上后的第五天,李儇跟着田公公到了兴元(今陕西汉中),兴元暂时成为了他们在暴风雨中落脚的小窝。当年朱泚兵变的时候,德宗皇帝也来这里渡过假。李儇在兴元发出勤王的倡议书之后,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来关照这位落毛的凤凰了。功高莫过救主,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兴元的城门前,进城的人操着各地的口音,络绎不绝。你看,一群骡马驮着东西进城了,那是杨复恭代表队运来的特供食品;你看,一群操着河北口音的进城了,那是王处存派来的两千人救驾小分队;你看,一群说着川话的兵进城了,那是陈敬瑄派来的三千人护卫小分队。
兴元城本来就不大,城市的承载能力有限,又一下子涌入这么多流动人口,马上就开始堵车了,看来兴元也不是久留之地,还要往南,要离黄巢远些,再远些,这样才安全。公元881年(广明二年)的正月,李儇在兴元过完年之后,决定去巴蜀找当年和自己一起驰骋球场的马球三兄弟:陈敬瑄、牛勖和杨师立,这三人不仅是自己的球友,还是自己干爹的好兄弟、好朋友。
马球三兄弟听说皇上要来自己这儿,还是颇为细心地准备了一番,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待这位房子被人强占了的唐朝皇帝。
“回不去了吗?”多少次,无人的深夜,李儇这样问自己:“我当皇帝没有什么过错啊,为什么黄巢要造反呢?为什么我的军队没有人为我去牺牲呢?郑畋,他是实心实意为朝廷做事吗?高骈,我可以给的给他了,他为什么还是迟迟不出兵呢?陈敬瑄、牛勖还有杨师立,这帮玩伴真得能够保障我的安全吗?我想回家,我的鸡、鸭、鹅,还有马球,这些玩具都还好吗?”
原本,李儇在成都过得挺有滋有味的。虽然离开了长安的皇城,可有底下一班宫女太监伺候着,也到还惬意。李儇曾对身边人笑着说:“都说西川蛮子多。今天看来,也蛮不错的!”三国时有后主“乐不思蜀”,而今李儇则是“思蜀颇乐”。这句话传到了陈敬瑄的耳朵里,陈大节度使心头不怎么痛快了。陈敬瑄和田令孜是土生土长的蜀人,当初打马球时候田公公变着法子让陈敬瑄来当西川节度使,也有衣锦还乡的意味。西川蛮子?这不是变着法儿骂我老陈么?小李同学是大唐的皇帝,是龙没错,可这里的地头蛇姓陈,可不姓李。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何况这是个寄人篱下的主。陈敬瑄不敢明着拿皇帝怎样,但也没忍住这口气,找个由头,把李儇身边随驾的一个小黄门给杖杀了,这叫杀鸡给猴看。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8-02 08:28:07 +0800 CST  
本来怀着满腔热情来度假,结果挨了一记杀威棒,李儇觉得日子就不是很适应了。闷热闷热的天气总叫人觉得喘不过气来,还有最难接受的,他们为什么每样菜里面都要放那该死的辣椒呢?
当然,日子过得不如意,皇帝的排场和面子还是要的。到达成都后李儇马上就给西川的官兵发奖金,每人赏钱三串,再不发等黄巢的均富卡一到,天知道这帮嘴里满是龟儿子先人板板的下里巴人会不会觉得我这个皇帝也是多余的。
虽然一开始摆了摆姿态,可发钱还是发出问题来了。田令孜看到自己的禁军赶到了西川,各地又有那么多进贡来的金银财宝,不分给自己人分给谁?田公公虽然是蜀人,可自小入了宫,对这片故土的感情远不及兄长陈敬瑄来得强烈。发给西川人?呸,他们和我有什么关系?还是和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神策军更有感情一些。西川的士兵一看后来发奖金没自己的事儿了,都气炸毛了。龟儿子的,原来一开始发钱是为了邀买人心啊!先人板板的,都TMD是唐朝的兵,这还分出三六九等来了?老田,你个数典忘祖老小子,你给爷们等着。
七月的一天,天气异常闷热,田令孜田公公召集了一个饭局,款待自己的手下还有各地来勤王的将领,当然也包括西川本地的军官们。酒席上,大家其乐融融,田公公笑得大金牙闪闪发光:“赏!”这一个字就代表着一大笔钱又要装进自己的腰包了。
等到今天的奖金拿出来,大家都傻眼了,金灿灿的酒杯,用牙一咬,哇!这可是黄金做的,后面还有琉璃碗、象牙箸,可都是值钱的玩意儿。对于田公公的大方,大家还是很高兴的,纷纷向田公公叩头谢恩,田公公看着这其乐融融的气氛和大家毕恭毕敬的态度,表示很满意:“大家只要以后跟着我,”发现似乎有什么不对,顿了一顿,“只要跟着皇上,保准大家有享不尽的……”话还没说完,田公公就发现角落里有一个人只是在一旁冷笑。
“周琪,你笑什么?”田公公歪着头看着那个人。
“我想起一个故事。”
“哦?”田公公眯细了眼睛。
“公公知道曹刿吗?”
“肉食者鄙的那个曹刿吗?提他干什么?”田令孜有些不高兴了,可还是强压着怒火。
周琪站了起来,对田公公说道:“当年齐国打鲁国,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跟齐国人打,鲁庄公说:‘我很大方,吃不了的、穿不了的都分给大臣们。’曹刿却说:‘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今天,公公做的难道不是鲁庄公所做的事吗?在座的诸位都是达官贵人,每年的俸禄银子足够钟鼎玉食、使奴唤婢了。如果拿着朝廷的钱,却不想为国家出力,那也太贪得无厌了。现在皇上在西川,西川的将士跟禁军一样,都是大唐朝的军人,一样报效朝廷,一样保护皇上,可禁军什么待遇,我们西川将士又是什么待遇?难道田公公就不怕士兵们心生怨恨,拿你的头当马球吗?我希望田公公别再天天给这些将领发奖金了,有那钱,拿出来提高一下西川士兵的待遇不好吗?这样咱们才能团结一致向前看,打回长安去。”
田令孜尽管没有胡子,可他还是摸了摸下巴:“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这话?”
“资格?要论资格,我比这些成天提笼架鸟的禁军将领可有资格的多。咱爷们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打出来的,跟党项作战一十七次,跟契丹作战十余次,爷们身上这满身的伤疤,哪一处不是为大唐朝留下的?那次跟吐谷浑作战,我肋骨重伤,肠穿肚烂,医生用线缝合后,我又重新出战,这难道不是资格?”
听了周琪的话,田令孜眯起了眼,杀人的寒光一闪而过,马上就笑脸相迎(这才是政治家),叫人拿出酒壶,亲自给周琪斟满了一杯酒:“好,英雄,够爷们,喝了它!”
周琪知道这是毒酒,可到这份上不得不喝。回家后,周琪杀了一个婢女,喝了人家的血才好了,估计是用的呕吐疗法,最后才把这毒给吐出来了。
好吧,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于是周琪连夜召集自己的部下,发动了兵变。兵变没能取得预期效果,简而言之,周琪的军队被灭了,只有秘书跟着他逃了出来。不过周琪却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在逃亡的路上,他让秘书拿着自己的佩剑和印信去告诉原上司陈敬瑄(虽然是上司,可也没能代言属下的合法权益),就说是秘书攻击了周琪,最后周琪落水而亡。这样。陈敬瑄就不会迁怒自己的家属,秘书还能得到重赏。秘书依照周琪的计划去做了,果然如同周琪所料。周琪一阵心寒,只身去广陵(今江苏扬州)投奔自己曾经的老大高骈。
田令孜赏罚不明,逼杀周琪,李儇也成天跟宦官们鬼混,对朝廷的大臣却不管不问,真是“此间乐、不思长安”了。看到这爷俩组团作死,就有人看不下去了,有个左拾遗叫孟昭,就给李儇写了一封信,信上大骂宦官无用,说豆卢瑑、崔沆、于琮这样的宰相都以身殉国,太监居然没有一个死的,还有没有王法了?老大,您应该亲贤臣、远小人啊。孟昭的信报上了去,李儇看没看到不好说,田公公倒是先看到了。第二天孟昭就带着干粮去嘉州(今四川乐山)看大佛了。可这样,田公公还是没有放过他:老孟在路过蟆颐津(今四川玻璃江渡口)的时候,田公公安排好的董超、薛霸(《水浒》里押解林冲的衙役),就把他扔进河里喂鱼了。让你丫瞎说啥大实话。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说话了。
黄巢在长安烧杀抢掠、倒行逆施,李儇和田令孜在成都沆瀣一气、倒行逆施,双方这是在拼谁人气败得快,在拼谁最不受大家欢迎,双方拿出十足的勇气和信念,大声向全国宣布:这届金扫把奖是我的,谁也别和我抢。
楼主 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发布于 2016-08-03 14:30:00 +0800 CST  

楼主:失败者联盟把兄弟

字数:157729

发表时间:2016-05-15 17: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6 21:11:22 +0800 CST

评论数:3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