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太上皇当时实力有多大,我们只要知道一个细节就可以了。太上皇回长安后,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有三百匹马。
以太上皇的身份,所养的马肯定都是良马;关键是这么多马,肯定不是单纯用来游玩,有良马三百匹,相关的武装力量呢?单就这种力量,加上太上皇的威望,一旦突然发动政变,也是非常危险的。[注1]
而且太上皇人气依然很高,一旦出来,马上各种欢呼。[注]更主要的是,太上皇帝还宴请军方将领郭英义等人。[注2]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手下的鹰犬就开始出来效力。
当然了,在这种背景下,皇帝也得恰到好处的,突然变得老年痴呆了。因为只有皇帝突然变得老年痴呆,他手下的鹰犬才能放开手胡作非为。

虽然说,皇帝手下鹰犬的行为,肯定是皇帝暗中授意的,但是皇帝的鹰犬绝不会去请示皇帝,更不会得到皇帝明确的指示才干这种事。因为皇帝不会背这种锅的。
甚至在鹰犬说太上皇有可能会复辟时,皇帝还哭着说,我们父慈子孝,哪会发生这种事呢?我这样提防我爹,我还叫人吗?总而言之,我不许你这样胡说八道,离间我们父子的感情。
但是皇帝的鹰犬说了,皇帝与太上皇固然是父慈子孝,问题是架不有小人在中间挑拨啊。所以,您应该把您老爸身边的武装力量撤走,再把他身边的亲信调离;然后把他养在深宫中,千万要让他与滥五滥六的人接触....。
面对鹰犬这种说词,皇帝依然一副我们父慈子孝,绝不会发生这种事的样子。总而言之,我绝不会猜疑我老爸的。[注3]
但是,鹰犬显然通过细微的内容洞悉了皇帝的真实意图,于是鹰犬很快就率人把皇帝身边的武装解除,并把皇帝的亲信全部调走,胁迫皇帝进入深宫之内。
事后,鹰犬向皇帝请罪,总而言之,是我让您背负了不孝的罪名,请您惩罚我们吧。皇帝说,太上皇帝居在深宫之中一样可以安享晚年,而且离开了嫌疑之地,这样也好。总而言之,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吧。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2 20:40:37 +0800 CST  
处于皇位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地方,唐肃宗并不是简单的和自己父亲暗战,他和自己儿子也是暗战不断。

一代奇人李泌在唐肃宗时代主要价值,就在于他以极尽超然的身份,弥合了太上皇、皇帝、太子、亲王之间的矛盾。

当唐肃宗与自己老爸矛盾可能激化时,李泌总是小心翼翼的让他们之间的矛盾调和。
当唐肃宗和自己儿子的矛盾可能激化时,李泌总是小心翼翼的让他们之间的矛盾缓和。事实上,建宁王要火并唐肃宗亲信时,李必积极劝止他;太子要火并唐肃宗的亲信时,李泌也是积极劝阻。
建宁王、太子要火并唐肃宗的亲信真实目的是什么?大家显然都非常清楚,因为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李泌在进行这种努力时,有意无意的卷入了政治旋涡之中。
因为皇帝与太子有矛盾了,一个人有意无意的站在太子一边,这永远是大忌,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你一心回护太子,到底意欲何为呢?是不是想在未来的皇帝身上投资啊!

所以,李泌在收复长安之后,就开始做好退隐的准备了。
因为既然卷入了皇帝与太子的矛盾之中,继续留在权力中枢,很有可能就无法全身而退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2 20:41:27 +0800 CST  
在决定退隐之前,李泌再一次叮嘱唐肃宗,帝国真正的危机在父子相残之中,所以希望您牢记一首诗。诗词的大意是说,藤上长着四个未成熟的瓜;摘一个瓜,可以让另外三个瓜更好的成长;摘掉两个瓜,瓜就有点少了;摘掉三个瓜,也不算什么;如果把四个瓜都摘了,你说种瓜的人,这是图啥呢?[注4]
您可千万不要认为,我这样劝您,是想攀附未来的皇帝,我现在退隐之意已决,所以我才敢跟您说这种肺腑之言,希望您能忍住猜忌之心,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儿子一个接一个的干掉。
唐肃宗说,我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呢?
李泌说,我也相信您不会干这种事,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我提醒您一下。

大唐帝国的这种危机,其实一直存在。
这种危机之所以有惊无险的渡过,主要是因为唐肃宗死的比较早,所以皇帝与太子的矛盾;太子与亲王的矛盾,还没有完全激化前,就进入了唐代宗时代。
唐肃宗在位仅仅五六年时间,只比唐玄宗晚死几个月罢了。
即使如此,唐肃宗在临死前,支持太子的力量,也把皇后、越王拘捕了;唐肃宗死后不久,皇后、越王都被清理出局了。[注5]

从某种意义上,如果皇帝都这样早死早投胎,皇族的许多内讧,都可以避免的。
如果李渊开国五六年就死了,哪有后来玄武门之变呢?
如果唐太宗上位后五六年就死了,哪有后来太子、魏王斗得你死我活,太子一心想杀唐太宗的事呢?
如果唐玄宗上位五六年后就死了,哪有后来先杀太子李瑛,再被太子李亨抢班夺权的事呢?

[注1]:兴庆宫先有马三百匹,辅国矫敕取之。才留十匹。上皇谓高力士曰:“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注2]:上皇多御长庆楼,父老过者往往瞻拜,呼万岁,上皇常于楼下置酒赐之;又尝召将军郭英义等上楼赐宴。
[注3]:上泣曰:“圣皇慈仁,岂容有此!”对曰:“上皇固无此意,其如群小何!陛为天下主,当为社稷大计,消乱于未萌,岂得徇匹夫之孝!且兴庆宫与阎闾相参,垣墉浅露,非至尊所宜居。大内深严,奉迎居之,与彼何殊,又得杜绝小人荧惑圣听。如此,上皇享万岁之安,陛下有三朝之乐,庸何伤乎!”上不听。
[注4]:‘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
[注5]:宝应元年,帝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等谋立越王系,而李辅国、程元振以兵卫太子,幽后别殿。代宗已立,群臣白帝请废为庶人,杀之。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章 死灰复燃的叛军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2 20:42:39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大有行、交叉口的卡 、ty_秦风446、秦声楚梦、枫叶之国ing、涑滨野老、波粒二像现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六章 死灰复燃的叛军

第一节史思明复叛

收复长安、洛阳后,叛乱军似乎看不到任何前途了。
因为收复长安,意味着叛军在西北、山西两大战场全面崩盘了;而收复洛阳,也意味着叛军在中原战场全面崩盘了;叛军退到河北一隅之地时,简单的看,已是作着垂死挣扎了。

现在,安禄山早死了,安庆绪上位的合法性似乎存在问题,因为普遍的说法的他弑父上位的。
更主要的是,安庆绪就算是合法上位,以他的资历,以安禄山一系的权力格局,安庆绪也难以有效控制那些从前的叔叔大爷们。
所以叛军当时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安庆绪为代表的力量,他们以邺城为中心;另一部分以史思明为代表的力量,他们以范阳为中心。

关键是,在大唐政府军摧枯拉朽的打击下,叛军遍布投降的气气氛。
如果不知道后来的历史,相信谁也会认为,叛军马上就会覆灭了。

此时的安庆绪,已没有回头路了,因为大燕皇帝投降不投降,都不可能得到赦免。大燕皇帝下面的骨干成员,大约也是如此的。再下面的人呢,牵涉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所以也不敢轻易投降的,因为谁敢保证大唐政府不会秋后算账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22:00 +0800 CST  
史思明呢?
当时大约有上中下三策选择。

上策:干掉庆绪,独自率领燕军,完成安禄山未完的事业。
但是这种选择,在当时是不会得到多少人支持的,因为叛军现在四面楚歌,叛军两大首脑火并,这会加速这种危机。而安庆绪又是大燕皇帝,更会让史思明火并安庆绪时增加了难度。

中策,与安庆绪精诚团结。
但是双方猜忌已成,而且自成系统,所以很难实现合作。首先存在一个排座次的问题,从理论上,庆绪应该排在首位,因为庆绪是大燕皇帝。问题是,从资历实力上说,史思明似乎应该排在首位,他以前是安禄山的亲密战友,而且长期坐镇老巢范阳,是帝国实力最大的大佬。
燕国建立太短,而且皇权根本没有来得及巩固,让史思明与安庆绪的关系实在有点尴尬。

下策,投降大唐帝国。
但是投降大唐帝国,牵涉太多问题。如果是有条件的投降,我是说保留事实上的独立性,那史思明与大唐的猜忌之势就无法消除;如果是无条件的投降,任由大唐政府改编叛军,当时就有可能被大唐秋后算账的。

史思明经过一番盘算,选择了下策,那就是投降大唐帝国。
当然了,这种投降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让中央政府变相承认了河北的独立性。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22:59 +0800 CST  
说大唐帝国接受史思明投降时,史书经常会说,当时就有人提醒皇帝不可信任史思明,但是皇帝却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注1]

其实呢,这都是扯淡之极的说法。
因为在皇帝眼中,不要说史思明这种有前科的军方大佬,就是郭子仪、李光弼这种根正苗红的军方大佬,也不可信啊!
作为一个军方大佬,在没有接受文职、内廷制约之前,不管他表现的多忠心,也不论他和皇帝私人关系多亲密,皇帝也会认为他不可信。因为皇帝永远也不相信什么臣子的忠心。

这就好像,皇帝手里握着一些三尸脑神丹,总会有意无意的着问你,想吃一颗吗?
如果你说不想吃,你再一脸的忠心,皇帝也不会相信你。

在现实的历史中,皇帝总会试着向各大军区派政治委员(这些政治委员可能文职官员,也可能是内廷太监);军方大佬如果对此表示拒绝,他再表现的一脸忠心,皇帝也会认为他心怀不轨。
当然了,皇帝也会试着在各大军区行使人事权力,并会让军区内的行政、经济主管拥有和军方大佬对等的地位,甚至还会让行政、经济主管凌驾于军方大佬之上。如果军方大佬对此表示拒绝,他再表现的一脸忠心,皇帝也会认为他心怀不轨的。
所以,作为军方大佬,千万不要和皇帝扯什么忠心不忠心,更不要觉得自己会表演,就能获得皇帝的信任。如果军方大佬拒绝皇帝类似的要求,说什么都叫扯淡;因为军方大佬拒绝皇帝类似的要求,在皇帝眼中,他就是军阀。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25:42 +0800 CST  
总的来说,史思明可信不可信,皇帝用脚后跟思考一下,也会知道的。
第一、皇帝能向史思明的辖区派各级政治委员吗?肯定是不能的。
第二、皇帝能随便调动史思明手下的各级将领吗?
第三、皇帝能让河北的行政、经济主管,拥有和史思明对等的地位,甚至让这些行政、经济主管凌驾于史思明之上吗?肯定是不能的。
既然如此,就算有人告诉皇帝,史思明忠心可表天地,皇帝也只会表面客套几句,因为从内心深处,皇帝肯定会想,如果他真的忠心可表天地,为什么总拒绝吃我的三尸脑神丹呢?
事实上,因为类似的原因,不要说史思明了,就是郭子仪、李光弼,在收复长安、洛阳后,皇帝也时刻想着如何削夺他们的兵权。

一个人说史思明不可信,这个观点并没有任何错误,皇帝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认为他的说法很扯淡。问题是,接下来的内容呢?如果他只是告诉皇帝,我们绝不可以接受史思明的投降,皇帝肯定会认为他不过是扯淡罢了。
因为接受史思明的投降,与史思明可信不可信,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史思明不可信,大唐政府也可以接史思明的投降啊,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政治外交手段削弱史思明。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29:12 +0800 CST  
现在的大唐帝国,如果拥有一鼓作气解决河北叛军的能力,自然不会接受史思明有条件的投降。问题是,大唐政府现在没有这种能力。
这并不是因为大唐政府的综合实力不够,而是现在大唐政府有一个问题困扰自己,那就是让谁领衔率军平定河北叛乱?

从大道理上说,授予郭子仪或李光弼全权,率领各大军区联合围剿河北叛军,肯定能成功的。
问题是,授予郭子仪或李光弼这样大的权力,他们在收复河北后,打出类似清君侧的旗号,突然再杀回来,唐肃宗肯定比安史之乱初的唐玄宗还狼狈。
事实上,在当时,各种清君侧的旗号已有人蠢蠢欲动的提出来了。最经典的就是,建宁王、太子都曾试图清洗干政的皇后和太监李辅国。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原因,继续让太子率军领衔平定河北叛乱,更加不可行了。
收复长安、洛阳时,太子还没有正式取得太子的名份,而且收复长安洛阳,按计划就是摧枯拉朽的战争,而且战争的地区,距大唐权力中心并不是很远,所以皇帝有信心让太子率军。
现在,太子已正式取得太子的名份了,而且进攻河北,很容易打成僵持战,因为河北是叛军的老巢,而且叛军收缩兵力于那里,估计不可能再实现摧枯拉朽的胜利了;关键是,从地缘上,这里距帝国权力中心比较远,太子长久率军攻打河北,再回师的时候突然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唐肃宗马上就有可有变成唐玄宗第二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48:54 +0800 CST  
让另一个亲王领衔平定河北呢?似乎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让一个亲王拥有这样大的军权,恐怕随时会成为李世民第二,到时太子、皇帝都会陷入危机之中的。
总而言之,这个亲王功高盖世,皇帝、太子都狗屁不是,还想方设法排挤这个亲王,这个亲王率人发动政变,谁敢说不是呢?

让太监节制各大将帅呢?
这个想法虽然可行,但是太过天才,而且弊端更大。
所以当时的大唐政府,虽然在综合实力上拥有着压倒的优势,但是在收网解决叛军的最后时刻,却突然停滞不前了。

只要我们能理解大唐皇帝的这种困境,自然就能理解大唐政府为什么要接受史思明有条件的投降了。因为接受这种投降,才有机会用军事压力,配以行政、外交手段解决河北叛军;而用这种方法解决河北叛军,才不会让军方势力越来越膨胀。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51:27 +0800 CST  
接受史思明的投降,从战略上没有任何错误,因为这首先会加剧叛军的分裂。
最简单而言,河北很快分裂为主战的安庆绪、主降的史思明两大集团。

简单的看,大唐帝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安庆绪没有解决之前,就急不可耐的解决史思明了,于是把主降的史思明集团,逼得与安庆绪合流了。
其实呢,如果大唐政府不抓紧时间解决史思明,就没法大举进攻安庆绪。

基于大唐政府的角度,肯定是大唐政府派军解决盘踞邺城的安庆绪,史思明做好配合工作就可以了;因为只有如此,大唐政府才能最大限度的把脚伸进河北地区。
基于史思明的角度,显然会认为,应该由他们派军解决邺城的安庆绪,大唐政府做好配合工作就可以了,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阻止中央军趁势进入河北。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是没法谈拢的。
政府军让史思明领衔平定邺城,那就是变相帮史思明实现了河北统一。
史思明让政府军领衔平定邺城,那就是让大唐把脚彻底伸入了河北,下一步,自然就是解决他了。
不管政府军对史思明许下的承诺有多好听,以后肯定会进行大规模削藩的。
一旦削藩开始,始终站在大唐帝国一边的军方大佬,也有可能无法善终。史思明这种叛军,一旦被削藩,前途还能乐观考虑吗?所以基于史思明的角度,河北的独立是必须保持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52:44 +0800 CST  
因为类似的原因,大唐政府在没有解决邺城的安庆绪前,就开始支持乌承恩取代史思明了。

乌承恩接到中央政府这种任务时,他有三种选择。
上策,积极协助中央政府解决史思明,然后取代史思明,成为河北最高军政长官。
中策,就是接受大唐皇帝的指令,却是啥具体行动也不做,与史思明维持表面的合作。总而言之,既然不坚定站在大唐政府一边,也不坚定站在史思明一边。
下策,就是积极站在史思明一边,总而言之,大唐政府派我来解决你,你可得小心提防啊。

哪种选择好呢,这个很难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乌承恩选择了上策。
乌承恩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取代史思明,他对中央政府的依附性就比较大;而且乌承恩并不是主动跟安禄山造反的,他此前一直是标准的骑墙派,所以他对中央政府的恐惧,并不象史思明那样无可化解。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乌承恩取代了史思明,中央政府再进攻邺城的安庆绪,就容易取得主动权。

但是乌承恩进入河北策反各级军政长官时,被史思明发现,并且抓住了确切的证据。于是协助乌承恩清理史思明的人,都被史思明清理出局了。[注2]
到此为止,大唐中央政府与史思明的矛盾激化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54:06 +0800 CST  
乌承恩死前,说这是李光弼指使自己。
于是史思明上表中央政府,让皇帝把李光弼人头交出来;中央政府不可能接受这种条件。于是,史思明扔掉大唐旗帜,再度正式叛乱了。
史思明叛乱的理由非常简单,我们选择投降,皇帝竟然想趁机对我们斩尽杀绝,我们不继续造反,能行吗?
关键是,所谓的汉奸,只是被胁迫参与了叛乱,但是大唐皇帝依然对他们秋后算账,我们这些主动参与叛乱的人,除了继续造反,还有别的选择吗?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大唐政府终于开始准备进攻邺城的安庆绪了。
此时,距收复长安、洛阳,已过去整整一年时间呀!
公元757年9月收复长安、同年10月收复洛了。大举进攻邺城,则是公元758年9月底的事。
在收复长安洛后的一年时里,大唐政府并没有趁胜追击叛军,大唐政府在作什么呢?
显然是在重建行政、军事、经济系统。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1:55:23 +0800 CST  
但是不管大唐政府怎么重建行政、军事、经济系统,也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那就是如何控制军队?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初期时,帝国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帝国的军事权力,通常都掌握在诸王、外戚、豪门代表手中,所以威胁皇帝的主要力量是诸王、外戚、豪门代表,纯粹的军人力量,只是一个个打工仔罢了,从普遍意义上,他们并不是皇帝的竞争对手。

皇帝与这些力量勾心斗角、折腾了许多年,终于把他们都摆平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诸王、外戚、豪门代表不再威胁皇权了,军人力量如何控制呢?
如果皇帝想开历史倒车,直接再重用诸王、外戚、豪门代表就可以了,问题是,这样解决问题,还不如不解决问题;因为诸王、外戚对皇权的威胁更严重。所以安史之乱到陈桥兵变二百直时间里,军人力量虽然一直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没有一个皇帝试图用重用诸王、外戚的方法解决。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大举反攻河北,大唐中央政府足足准备了一年时间,最后还是用了一个极尽天才的方法,那就是让各路大军的将领拥有对等的地位,然后让大太监居中指挥各路大军。
这种玩法,自然对控制将帅有利,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就实在无法保证了,于是大唐政府军在拥有绝对优势的背景下,突然被叛军打得一败涂地了!

总的来说,唐肃宗此的困境,与唐玄宗时代的困境一样,那就是安史叛军很危险,其它军队就很可靠?如果哪支军队也不可靠,皇帝到底能依靠谁呢?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邺城保卫战

[注1]:张镐性简澹,不事中要,闻史思明请降,上言:“思明凶险,因乱窃位,力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彼虽人面,心如野兽,难以德怀,愿勿假以威权。”又言:“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猾多诈,临难必变,请征入宿卫。”时上以宠纳思明,会中使自范阳及白马来,皆言思明、叔冀忠恳可信,上以镐为不切事机,戊子,罢为荆州防御使;以礼部尚书崔光远为河南节度使。
[注2]:思明乃集将佐吏民,西向大哭曰:“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遂榜杀承恩父子,连坐死者二百余人。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5 15:31:41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大有行 、秦声楚梦 、赖不叽叽、dennislovetao、枫叶之国ing、交叉口的卡 、涑滨野老、qzldtc、gdszslt 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二节 邺城保卫战

安庆绪领导的邺城保卫战,进行了四个多月时间,城内粮草耗尽,大家罗鼠掘雀的维持,一只死老鼠卖到四千钱,大家依然继续坚守。[注1]

邺城保卫战胜利后,叛军肯定会把它拿出来反复宣扬。
因为换算成大道理,如果不是河北军民都忠于大燕帝国,怎么能在这种困境中坚持下来呢?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类似的战役存在,所以大唐帝国最初并不敢肆无忌惮的吹嘘睢阳保卫战。
因为叛军在邺城保卫战中,打到最后,掘鼠罗雀了,也没有选择吃人啊。
政府军在睢阳保卫战中,竟然选择把人当两脚羊吃,这叫什么事呢?

我之所以说大唐帝国,后来肆无忌惮的吹嘘睢阳保卫战,是因为史书在说睢阳保卫战时,通常都说张巡一伙吃了两三万人。至少新旧唐书都采用了这个数字。[注2]
这个数字,就我的理解,应该极尽夸大之能的。

张巡一伙在睢阳城到底吃了多少人,如果史料丰富的话,肯定会有众多不同版本。
就如在现代历史上,说起三年自然灾害的死亡数字,也是有着各种不同版本。从六千万到几十万、甚至是几万人的版本都有。最高的数字与最低的数字,足足差了几百倍。
而人们相信哪组数字,通常都是屁股决定的。爱戴武皇帝的人,自然会把这个数字说得很小;痛恨武皇帝的人,则会把这种数字说得很大。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7 20:40:02 +0800 CST  
说到睢阳城保卫战中,张巡一伙吃了两三万老百姓,从情理上,肯定是当时流传的数字中,最大一的组数字。
基于叛军的角度宣扬它,肯定是为了证明政府军没有人性;而政府方面呢,难免会想尽办法缩小这个数字。
事实上,大唐政府最初采用的数字,其实就是张巡一伙吃了几百个人;总而言之,为了大唐帝国的根本利益,吃几百个人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对此,只要看看张巡的支持者为张巡辩护的文字就可以知道了。[注3]

至于近现代影视作品中的睢阳保卫战,更倾向于张巡没有吃过人。毕竟,这种内容如果通过画面的形式出现,肯定会让读者觉得张巡一伙比坏人更象坏人。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张巡一伙吃两脚羊时,两脚羊一个个大义凛然的、争先恐后的希望张巡一伙吃他们,这实太让人感觉天雷滚滚;如果两脚羊一个人哭天抢地、号叫挣扎,甚至是各种高呼反动口号,那谁也会觉得,张巡一伙比叛军更象坏人。
在这种背景下,说到张巡一伙吃人肉时,有一部睢阳保卫战的影视作品是这样表达的,大意是一个奴仆看到张巡太辛苦、太饥饿,于是割了自己腿上一块肉熬肉汤给张巡吃。总而言之,张巡是吃过人肉,但是这种画面表达出来,能让你感动的要死!

但是等大唐帝国彻底控制话语权后,自然会发现采用最大一组数字时,会产生一种妖异的美丽,于是就采用了最大的一组数字。总而言之,睢阳城的老百姓为了保卫大唐帝国,那都是甘作两脚羊,于是两三万老百姓被吃,人们也是宁死不背叛大唐帝国。[注2]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7 21:13:59 +0800 CST  
邺城保卫战的领衔主角,是安庆绪这种反面人物,所以军队困守孤城的操作流程,史书记载的比较直白。

第一、在进入孤城前,先用各种上形式,让大家知道,我们只是暂时转进、退守到某个地方了。千言万语就一句话,我胡汉三随时都会杀回来的!如果你们认为我们已失败了,所以就跟着敌人一块落井下石,后果自负!

第二、再用各种形式严惩叛徒。总而言之,看我们暂时失利,你们就敢背叛我们,你们知道忠义二字怎么写吗?对于一小撮不忠不义的人,我们一定要用最残酷的刑罚教育他。总而言之,如果你们不怕被活剐、杀全家,就尽管这样做。[注4]

第三、因为安庆绪是反面人物,所以说安庆绪退守邺城时,史书总说叛军人心涣散。[注5]
问题是,政府军大举集结于邺城之下,甚至引漳河水灌邺城,最后城内一只老鼠都值四千钱,政府军也没有攻克邺城。
从这层意义上,退守邺城后,安庆绪一伙,肯定会不断加强核心队伍的思想教育。总而言之,失败是暂时的,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敌人虽然外表强大,但终究只是纸老虎,我们不是溃败,我们只是转进。现在我们同舟共济,以后我们有福同享。

这三板斧子下来,进攻者到达孤城下,就很难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因为附近的军民,都不敢、不会和进攻者真心合作;而城内的守军,打到弹尽粮绝,也会死死支撑。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7 21:14:36 +0800 CST  
邺城保卫战的领衔主角,是安庆绪这种反面人物,所以军队困守孤城的操作流程,史书记载的比较直白。

第一、在进入孤城前,先用各种上形式,让大家知道,我们只是暂时转进、退守到某个地方了。千言万语就一句话,我胡汉三随时都会杀回来的!如果你们认为我们已失败了,所以就跟着敌人一块落井下石,后果自负!

第二、再用各种形式严惩叛徒。总而言之,看我们暂时失利,你们就敢背叛我们,你们知道忠义二字怎么写吗?对于一小撮不忠不义的人,我们一定要用最残酷的刑罚教育他。总而言之,如果你们不怕被活剐、杀全家,就尽管这样做。[注4]

第三、因为安庆绪是反面人物,所以说安庆绪退守邺城时,史书总说叛军人心涣散。[注5]
问题是,政府军大举集结于邺城之下,甚至引漳河水灌邺城,最后城内一只老鼠都值四千钱,政府军也没有攻克邺城。
从这层意义上,退守邺城后,安庆绪一伙,肯定会不断加强核心队伍的思想教育。总而言之,失败是暂时的,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敌人虽然外表强大,但终究只是纸老虎,我们不是溃败,我们只是转进。现在我们同舟共济,以后我们有福同享。

这三板斧子下来,进攻者到达孤城下,就很难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因为附近的军民,都不敢、不会和进攻者真心合作;而城内的守军,打到弹尽粮绝,也会死死支撑。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7 21:14:49 +0800 CST  
在叛军的邺城保卫战开始时,如果乐观一些看,安禄山之乱就到此结束了。
因为从实力上,政府军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叛军现在还分为安庆绪、史思明两大部分勾心斗角。

但是很不幸,这场叛乱随后又足足持续了四五年时间。唐玄宗、唐肃宗到死,也都没有看到这场叛乱真正结束。
这场叛乱,为什么会持续这样久呢?简单的看,就是皇帝不信任军方大佬,让宦官在前线节制军方大佬。从大道理上讲,如果皇帝不这样脑残弱智,这场叛乱,早就结束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进攻邺城时,大唐帝国拥有绝对的优势,所以皇帝对军人的控制,才会越来越露骨,越来越明目张胆。于是三军最高指挥官,竟然是一个大太监!
面对此情此景,各大将帅自然是不敢言而敢怒,他们虽然不敢明着反对,在关键时候,可以选择集体拉稀啊。

唐肃宗刚上位时,还一直为一个问题苦恼,那就是郭子仪、李光弼功劳这样大、地位这样高,等收复两京后,应该如何奖赏呀?
而收复两京,皇权得到巩固后。皇帝似乎不用过多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从当时的情形看,事情进行的顺利,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能拿着优厚的工资光荣退休,也得感谢皇恩浩荡了。
现在叛乱还没有彻底平定,大太监鱼朝恩就已坐在了郭子仪、李光弼前面;要知道,鱼朝恩在太监系统还不是坐头把交椅的人,太监系统坐头把交椅的人是李辅国。

俗话说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现在叛军还这样强大,皇帝就让死太监凌驾于军人之上,如果叛军被围剿之后呢?军人势力还活不活了?
于是军方大佬很快达成某种默契。
第一,绝不能把叛军铲平了。因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为了避免这种结果,我们绝不能把狗、鸟都弄没了。
第二、得让皇帝明白,太监指挥军队,那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军队在关键时候,会发生不可思议的溃败。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7 21:35:29 +0800 CST  
几大军区联合作战,没有强势大哥坐镇,容易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谁也想摘胜利果实,谁也不承担相关牺牲。
这就好像,我前面一再举过的例子。棋手下棋时,为了胜利,总得需要牺牲车马炮卒,到底牺牲哪个?处于棋手的位置,他想牺牲谁,就可以牺牲谁。但是处于统帅的位置,你让谁牺牲,也得有个说法啊。
如果皇帝、统帅非常有权威,在这个问题上,自然也会出现争议,但通常绝不会失控。问题是让一个太监坐镇指挥,类似的争议,就有可能让军队失控。

太监坐镇前线指挥,下面的人不想服从指挥时,自然容易变得理直气壮,反正推来推去,总能推到太监瞎指挥上。
如果只是某些军人这样玩,坐镇前线指挥的太监,自然可以用暴力压制他们。问题是,如果普遍军人都这样玩,坐镇前线的太监也会手足无措的。

围攻邺城的失败,主要是谁的责任?
因为太监是以邪恶的形象存在,所以传统史书自然认为它是太监的责任。问题是基于肃宗的角度,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于是这场大溃败之后,太监啥事也没有,郭子仪却因此被解除了兵权,鲁炅更因为军纪问题被皇帝逼得自杀了。

大唐帝国当时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在皇帝眼中,所有的军人都是不可信的。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一直昏招百出,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唐肃宗平叛时,一再昏招百出,主要原因也在这里。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7 21:35:48 +0800 CST  
面对政府军的大举进攻,安庆绪和史思明很快实现了合作,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但是取得这种胜利后,安庆绪、史思明的矛盾马上激化。安庆绪一度想火并史思明,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所以只能作罢。
事情发展到此时,马上牵涉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史思明来拜见安庆绪呢?还是安庆绪应该拜见史思明呢?
从地位上来说,安庆绪是大燕皇帝,自然是史思明应该来拜见安庆绪;问题是,从实力、资历上说,安庆绪哪敢摆这样大的谱呢?于是安庆绪率人去见史思明。
史思明一见安庆绪,马上把安庆绪火并了;总而言之,你身为人子、人臣,竟然火并你老爸大燕皇帝安禄山,你还叫人吗?
我还是以前提过的问题,安禄山一定是安庆绪杀的吗?这个实际上很难说,如果安庆绪控制话语权,肯定不会承认这种事的。关键是,安禄山当时就是快死呀,说他是正常死亡,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安庆绪就是这样被淘汰出局了。在此过程中,叛军骨干成员高尚、孙孝哲、崔干也被火并了。
到此为止,史思明成为叛军中毫无争议的领衔人物。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27 21:36:03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310376

发表时间:2018-06-01 18:51: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04 05:14:18 +0800 CST

评论数:89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