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德宗时代,西北军发动兵变时,主要理由就是皇帝信任大奸臣卢杞。
安史之乱时,西北军虽然没有正式发动兵变,但是早已把皇帝重用奸臣杨国忠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了。

德宗时代,奸臣卢杞弄得西北兵接连兵变,更弄得皇帝在长安城无法立足,而且随后九死一生,差点死于非命;但是皇帝依然发自心底的信任重用卢杞。[注4]
最后,各大军区一副不杀卢杞,就继续闹事的样子。皇帝依然顶着扑天盖地的压力没有杀卢杞。[注5]

从唐德宗与卢杞的关系,我们大约可以窥见唐玄宗与杨国忠的关系。
当然了,我们可以说,唐德宗与唐玄宗一样,都是脑袋让驴踢过的人,所以才会如此冥顽不灵的信任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大奸臣。
问题是就我感觉,如果我们看历史时,总用这种理由解释历史当事人的行为,那看历史,还不如看童话故事。因为用这种理解解释历史,那翻开晚唐历史,除了能看到一个个脑袋被驴踢过的皇帝信任奸臣,还能看到什么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2:33 +0800 CST  
当然了,杨国忠没有后来的卢杞那样幸运,因为在皇帝逃离长安城后不久,就让忧国忧民的军人把头砍了下来。
有一个高级官员高呼,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宰相?也马上被忧国忧民的军人砍翻了。[注6]
有一个高级官员,平常和杨国忠走得很近,所以大家把他打得头破血流,甚至也有杀他的意思,只是他比较实相,没敢替杨国忠喊冤,而且大家也认为不必做的这样绝,所以捡了一条命。[注7]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希望皇帝追认他们的行为合法,皇帝自然只能追认这一切合法;大家又希望皇帝把杨贵妃一块杀了,皇帝自然也只能把杨贵妃杀了。
到了此时此刻,皇帝一个处理不当,突然被忧国忧民的军人砍翻,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唐玄宗很快就退位了,所以相关历史,自然永远没有翻案的可能性。因为类似的行动,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唐肃宗,如果这件事翻了案,唐肃宗上位的合法性难免要打折扣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2:51 +0800 CST  
潼关一线,现在到底有多少叛军?实在难说的很。从情理上分析,叛军的大后方,已让政府军快打成了筛子,它应该会抽调潼关一线的军队回援;问题是,兵无常势,谁敢肯定叛军一定会这样做呢?
虽然有情报说,现在潼关一线的叛军,因为大举回援后方,所以只剩下了4千人,但它会不会是叛军玩的情报战呢?

说到潼关守军大败时,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潼关守军是在野战中发生了大溃败。其实呢,当时的叛军一直驻扎在函谷关一线(也就是封常清、高仙芝不久前弃守的陕郡地区),政府军想攻打叛军,需要越过一段近百里的死亡坑谷。

基于战略上的考虑,既然大唐帝国已胜券在握了,自然不值得冒险越过一条近百里的死坑谷与叛军开战。因为这样再相持一段时间,只要郭子仪、李光弼捣毁了叛军的老巢,潼关一线的叛军就会不自溃的。
问题是,潼关守军的政治可靠性越来越值得怀疑,所以唐玄宗只能不断催潼关守军出战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3:54 +0800 CST  
因为相关历史是以唐肃宗的角度所写,所以唐玄宗此时的表现,就是一个老年痴呆患者的表现。
总而言之,大奸臣杨国祸国殃民,爱国将领哥舒翰一心用武力收拾他;再总而言之,大奸臣杨国忠害怕哥舒翰收拾自己,就逼爱国将领哥舒翰出战。
而唐玄宗呢,就像一个老年痴呆的患者,始终被杨国忠牵着鼻子走,于是他不断派使者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明知道出战凶多吉少,却只能含泪出战了。[注9]

其实呢,这从头到尾就是唐玄宗的意思。
事实上,谁处于唐玄宗的角度,也会这样做的。
因为,潼关守军都已用武力接管中央政府的直属军队了,这样发展下去,突然用武力胁迫唐玄宗改组中央政府,那就是自然而然的。而中央政府一旦被他们用武力改组,大唐中央政府其实就等于被军管了。

我无意说,唐玄宗这种选择非常正确。我只是说,处于类似的利害关系下,不像唐玄宗一样出牌的人,多少就是圣人了。
第一、处于权力顶峰上,没有人会轻易选择提前退休的。
第二、从当时的情形去看,潼关守军出战,就会全军覆灭吗?实在未必!
甚至而言,只要不知道后来的历史,谁能猜出潼关守军会在四五天后就会全线瓦解,他一定是神仙,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4:19 +0800 CST  
哥舒翰坐拥二十万大军在潼关,一直不出战,这个从军事上可以解释,事实上,李光弼、郭子仪也支持哥舒翰这样做。
总而言之,哥舒翰一直以静制动,在潼关把叛军主力牵制在潼关、洛阳一线,李光弼郭子仪就可以从容的在河北战场不断收割叛军了。[注10]

但是郭子仪、李光弼支持这种战略,是不是证明,这是唯一正确的战略呢?显然不是的。
郭子仪、李光弼支持这种战略,那是因为这这种战略,最符合他们的利益。一切是显然的,这种打法,最后平叛的主要战功,肯定就是郭子仪、李光弼的。
因为哥舒翰只是起到了防守的作用,主攻一直是由郭李去进行的。这就好像,足球比赛中,射门的任务交给了郭子仪、李光弼,他们射门在望时,自然不希望别人抢走这个机会。
所以处于唐玄宗的角度上,郭子仪、李光弼认为这种战略正确,并不能证明什么。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4:35 +0800 CST  
哥舒翰支持这种战略,本来也可以解释为他年事已高,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而言之,平叛的主要战功,归郭子仪、李光弼,就归他们好了。我哥舒翰就是全心全意的执行好牵制任务。
关键是,随着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战场上打得越来越风生水起,安禄山的军事主力随时会从潼关、洛阳一线大举回撤的。到时,哥舒翰从后面大举收割他们,那是又心又省心,而且还有机会获取收复中原的战功。
因为从理论上,执行好相关战略,大唐中央政府已是胜利在望了,所以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唐玄宗并没有催哥舒翰出战的意思。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
哥舒翰在长安附近呆得久了,竟然天天想着强迫皇帝换宰相;甚至还用武力击杀皇帝派出的高级军政长官,更用武力擅自接管中央政府的直属军队。
到此为止,处于唐玄宗的角度上看,必须得逼哥舒翰出战了。因为这样一支政治性完全不可靠的军队坐镇在长安附近,他们突然掉转枪口,大唐帝国中国央政府当时有就受到灭顶之灾的可能。
一切是显然的,随着时间推移,安禄山的叛军也许可以剿灭,但是哥舒翰突然对中央政府发难,它比安禄山造反更可怕。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4:58 +0800 CST  
在皇帝逼哥舒翰出战时,也许谁也没有想到,这枝人数接近20万的军队,竟然会败得那样干净利索。
这支军队由四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哥舒翰率领出战的军队,人数八万[注11];;一个支是高仙芝从陕州撤回的军队,人数五万[注12];另一支是封常清从洛阳撤回的军队,这支军队人数不详,我们只是知道开战前是六万[注13];另一支军队是杜乾运率领的军队,被哥舒翰强行接管了,人数一万[注14]。
从这层意义上,这支军队最少也在15万左右;往多了估计,就是20万左右。
叛军的人数有多少呢?显然远远少于这个数字。因为叛军的主力,被大量牵制在河北、河南各地,潼关附近的叛军,绝不是最大的主力;因为安禄山、史思明现在都没有进入这个战场!

在人数上,政府军占绝对优势。
质量上呢?政府军已预备役为主,所以质量上应该差一点。但是开战已六个月了,在这种高强度的战争状态,预备役的部队的整体素质,应该也接近正规军了,关键是,它里面有大量西军的野战部队作为骨干,所以它怎么说也是标准的正规军,而绝非乌合之众。

所谓预备役构成的部队,等于乌合之众的观点,其实并不能成立。
对此只要看一下当时中原南线的军队就可以知道了。最经典的就是张巡的军队,主要也是以预备役为主;鲁炅、来瑱等人的军队,也是以预备役为主啊。但是哪支军队曾面对叛军一触即溃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5:33 +0800 CST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20万潼关守军那样不堪一击呢?
说起潼关守军全军覆灭时,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哥舒翰想依靠潼关天险防守,唐玄宗非要逼哥舒翰率军出战。于是乌合之众的潼关守军,走出潼关与叛军展开野战,遂被打得全军覆灭了。

类似的内容,不知道源自什么地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最基本的、最原始的史实,显然也不支持这种说法。
因为史书记载的非常清楚,当时的叛军,一直驻扎在函谷关附近(也就是高仙芝不久前弃守的陕郡一线),距潼关大约有200里的距离。[注115]

关键是,潼关守军与叛军后来决战的地方,就是在函谷关附近。[注16]
更主要的是,潼关守军之所以全军覆灭,主要是因为潼关守军轻敌冒进,深入函谷关险地,而且中了叛军的埋伏。在这种背景下,就是最精锐的部队,恐怕也难以避免被宰割的命运。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潼关守军全军覆灭之谜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5:52 +0800 CST  
[注1]:上发泾原诸道兵救襄城。冬,十月,丙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将兵五千至京师。军士冒雨,寒甚,多携子弟而来,冀得厚赐遗其家,既至,一无所赐。丁未,发至水,诏京兆尹王翊犒师,惟粝食菜;众怒,蹴而覆之,因扬言曰:“吾辈将死于敌,而食且不饱,安能以微命拒白刃邪!闻琼林、大盈二库,金帛盈溢,不如相与取之。”乃擐甲张旗鼓噪,还趣京城。....至是,上召禁兵以御贼,竟无一人至者。贼已斩关而入,上乃与王贵妃、韦淑妃、太子、诸王、唐安公主自苑北门出,王贵妃以传国宝系衣中以从;后宫诸王、公主不及从者什七八。
[注2]:不旬日,怀光果夺两节度兵,建徽单骑遁而获免,惠元中路被执,害之。报至行在,人情大恐。翌日,移幸山南。
[注3]:且曰:“此去长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令诸侯,惟周智光能之。”元仙股栗。
[注4]:上曰:"众人论杞奸邪,朕何不知?"勉曰:"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德宗默然良久。
[注5]:翌日延英,上谓臣曰:"朕欲授杞一小州刺史,可乎?"李勉对曰:"陛下授杞大郡亦可,其如兆庶失望何?"
[注6]:御史大夫魏方进曰:「汝曹何敢害宰相!」众又杀之。
[注7]:韦见素闻乱而出,为乱兵所檛,脑血流地。众曰:「勿伤韦相公。」救之,得免。.....上以韦见素本附杨国忠,意薄之;
[注8]会有告崔干佑在陜,兵不满四千,皆羸若无备,上遣使趣哥舒翰进兵复陜﹑洛。
[注9]:翰奏曰:“贼既始为顺逆,禄山久习用兵,必不肯无备,是阴计也。且贼兵远来,利在速战。今王师自战其地,利在坚守,不利轻出;若轻出关,是入其算。乞更观事势。”杨国忠恐其谋己,屡奏使出兵。上久处太平,不练军事,既为国忠眩惑,中使相继督责。翰不得已,引师出关。
[注10]:时子仪、光弼遥计曰:“翰病且耄,贼素知之,诸军乌合不足战。今贼悉锐兵南破宛、洛,而以余众守幽州,吾直捣之,覆其巢窟,质叛族以招逆徒,禄山之首可致。若师出潼关,变生京师,天下怠矣。”
[注11]: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病废在家,上藉其威名,且素与禄山不协,召见。拜兵马副元帅,将兵八万以讨禄山。并仙芝旧卒,号二十万,军手潼关
[注12]:十二月,丙戌,高仙芝将飞骑、彍骑及新募兵、边兵在京师者合五万人,发长安。上 遣宧者监门将军边令诚监其军,屯于陕。
[注13]:上悦。壬申,以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常清即日乘驿诣东京募兵,旬日 ,得六万人;乃断河阳桥,为守御之备。
[注14]:国忠大惧,乃奏:「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于苑中训练。」上许之,使剑南军将李福德等领之。又募万人屯灞上,令所亲杜干运将之。
[注15]:禄山使其将崔干佑屯陕。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郡皆降于禄山。
会有告崔干佑在陜,兵不满四千,皆羸若无备,上遣使趣哥舒翰进兵复陜﹑洛。
[注16]:肃宗实录:「乙酉,翰与干佑会战。」旧传:「四日,次灵宝西原。 八日,与贼交战。」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19 19:56:34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大有行、怪盗基德OJ 、、彼是方生之说也、枫叶之国ing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十五节 潼关守军全军覆灭之谜

说起潼关守军全军覆灭时,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哥舒翰想依靠潼关天险防守,唐玄宗非要逼哥舒翰率军出战。于是乌合之众的潼关守军,走出潼关与叛军展开野战,遂被打得全军覆灭了。
这种说法的源头,不知出自何处,但是有一点,最基本的史实也不支持不这种说法。

因为潼关守军是在函谷关一线全军覆灭的,双方决定的地方,距潼关有一二百里。
最主要的是,潼关守军之所以会全军覆灭,主要是因为潼关守军轻敌冒进,深入了函谷关天险之地;并且落入了叛军的埋伏圈,绝不是因为是因为在野战中不堪不一击。

从某种意义上,潼关守军一直不敢反击叛军,绝不是因为在野战中无法打败叛军,而是因为叛军一直依靠函谷关天险防守。
在这种背景下,潼关守军想反击叛军,就需要越过近百里的、令人恐怖窒息的地方去作战。

我们可以想象,当军队需要通过一条近百里长、两边都是天然险隘的狭长地段时,将士们内心会是什么感觉?恐怕都会不由自主的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因为军队受地形制约,被分散成长达几十里的、首尾不能兼顾的队形;突然受到攻击,想组织任何形式的反击,好像也是一种徒劳。[注1]
面对这种地形,没有军队敢随敢深入的。因为这种地方面对敌人埋伏时,它就像一个死亡的坑谷。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18:11 +0800 CST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潼关守军会进入这种地方与叛军作战呢?
我们通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被唐玄宗逼迫的。[注2]
其实呢,这种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因为唐玄宗最多只是逼哥舒翰出战,绝不可能逼哥舒翰盲目深入这种令人恐怖窒息的地方啊!

关键是,史书在记载相关内容时,也是自相矛盾的。
比如,说到唐玄宗催哥舒翰出战时,哥舒翰那就如同上刑场一样。总而言之,哭着离开潼关的;再总而言之,我们这种乌合之众,与叛军那种精锐的职业军队打仗,那是注定没有活路啊![注3]
问题是,在随后的战争中,哥舒翰那是充满了盲目乐观情绪,总而言之,叛军实在不堪一击,我们不必忙着吃早饭,等灭了叛军,再回来吃!
于是竟然率领全军一路追杀叛军,终于杀进了令人恐怖窒息的死亡坑谷里。[注4]

进入一个令人恐怖窒息的死亡坑谷,还突然落入敌人的包围圈,再强大的军队,恐怕也只能任由对方宰割了。
我们可以想象,军队进入一条长达近百里的、左边是大河,右边是高山的狭长地段时。
两头突然被敌人封锁,左边高处的石头、弓箭,如雨一样的落下,向右逃避随时会掉进河里,向前向后看,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自己人。军队再多,又如何施展呢?
如果敌人再故意弄出大量的烟雾,军队一时陷入视觉上的困境,耳边不断响起敌方的战鼓、呐喊声,除了本能的组织一轮接轮的射击之外,几乎不知道如何反击了。而这一切常常都是徒劳的;甚至只会不断误伤友军。
等他们被惊恐、疲劳消磨尽斗志后,各种弓弩消耗殆尽时,再面对敌人从两头组织的进攻时,除了本能的逃跑之外,几乎无法组织起任何有效的反击。因为军队被不利的地形,拉成了首尾不兼顾的长龙。而所有试图逃跑的行为,都会让战争变成单方面的屠杀,甚至是一波接一波的踩踏事件;或是成群结队的落水事件。[注5]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19:09 +0800 CST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说来说去,你依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潼关守军会进入这种地方?
我想答案只能从历史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中去寻找。

就我理解,史书上的记载,只有最基本的事实是可信的,因为这种事实,通常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史书众口一词的。至于各种细节,尤其是带有情感的、价值观叛断的细节,通常都是一个个的罗生门,因为不同的当事人,经常会给我们留下天差地别的记述。
许多时候,许多历史细节,我们都能看到比较统一的讲述,无非只是因为有人能有效控制话语权,而且交通媒介落后,还能把各种异己的内容都淹没了。

最简单而言,我们看到的安史之乱,主要是以唐肃宗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所写。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我们能看到《唐玄宗日记》、《高力士回忆录》、《我的伯父杨国忠》、《安史之乱亲历者口述》、《田承嗣回忆录》、《被人误解的安禄山》、《契丹人眼里的安史之乱》........等形形色色的历史资料,我们肯定会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为这些人叙述的相关历史,肯定与我们看到主流历史记载天差地别。
对此,只要大家有过学习、研究近现代史的经验,自然就会知道。
因为近现代史资料空前丰富,所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谁也不会简单的认为某个历史当事人是脑残弱智、精神有问题,或是老年痴呆了;更不会简单的认为,相关历史就是正义邪恶大战的历史。因为资料丰富到一定程度,各种视角的、各种倾向的史料我们都能找到。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19:41 +0800 CST  
看单方面的历史,我们永远会觉得,历史当事人有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坏人;一种是聪明人,一种是脑残者;一种正常人,一种神经错乱的人;一种为国为民的人,一种是自私自利的人。但是当你看到的历史资料多了,一切的一切都会颠覆的。
最经典的就是老蒋,在有的历史书中,他就是邪魔下凡、脑残弱智一个;而在有的书中,他就是圣人降临人间,而且英明神武绝胜千里。
当然了,绝非老蒋如此,近现代的历史人物,通常都是如此的。
比如,康老生前一直是康老;死后盖棺定论,依然还是康老;但是后来呢?整个就是一个比李林甫、杨国忠还是不东西的老家伙。
再比如,林帅在死亡前几天,一直都是用兵如神、而且深受人民爱戴的林帅;但是后来呢?整个就是比安禄山还不是东西的乱臣贼子。
再比如,武皇帝一直都是英明神武绝胜千里的形象,但是后来呢?突然就成了晚年的唐玄宗,决而言之,卿本佳人,奈何也有老年痴呆的时候。

因为现代史资料非常丰富,所以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只要你愿意,各种天差地别的所谓史料都可以找到。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所谓的史料高度丰富时,自然会发现,历史就没有什么戏剧性可言。总而言之,正义邪恶、贤愚好坏脸谱分明的故事,历史上好像就不存在。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20:20 +0800 CST  
因为有学习、研究近现代史的经验,所以我在学习古代史时,一旦看到历史当事人脑残弱智变态的行为时,我常常会思考一件事,如果他们也会留下历史资料,如果他们也有机会为自己辩解时,会怎么说呢?

就我学习、研究近现代史的经验,任何一个能影响时代的历史当事人,都是非常精明的。
他们的行为,你抛开具体的利害关系去看,尤其是看政敌所写的内容,通常都是脑残弱智、精神有问题的,但是你回到他的利害关系中,通常都是可以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至于你看他们自己写的历史,通常都是高大上到了极点,让你看来看去,难免会忍不住心生敬佩之心。

因为类似的原因,我在分析一段历史时,通常都是先罗列出最基本的历史事实,然后设身处地的想象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并试图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逻辑。
而且就我感觉,只有如此,我们在分析历史时,才能避免居高临下的、廉价的分析历史。否则,我们分析历史,分析来分析去,这个脑残、那个弱智;这个老年痴呆、那个脑子抽疯了。再总而言之,随便放个智商正常的人,表现正常,就不会犯类的错误。
就我理解,我们这样分析历史,分析来分析去,恐怕也就是满足心中廉价的优越感罢了。因为这样分析历史,看历史和看八卦故事有什么分别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20:43 +0800 CST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接着分析哥舒翰为什么会盲目乐观,以至于进入那种死地与叛军作战?

基于哥舒翰的角度,他最希望的事,自然是一直留在潼关不出战。因为处于这种背景下,潼关守军就可以作为最强大的战略部队,留在帝国都城附近,等郭子仪李光弼攻克叛军老巢,他们进可以收割溃逃的叛军;退可以左右强有力的左右帝国中央政府的事务。

而唐玄宗逼潼关守军出战,哥舒翰多少有点进退失据。
第一、这意味着他离帝国中央政府要越来越远了。以后干预中央政府的机会就比较少了。
第二、他离开了潼关天险,与叛军进入了危险的对恃之中,自然没有心思、精力天天想着干预中央政府的事务了。因为眼前的军事任务,就会耗尽他们全部的精力。
一切是显然的,叛军依靠函谷关天险,进可攻退可守;潼关守军必须得保持拉满弓的状态下,才有机会保证自身安全。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哪有心思还想着干预中央政府事务呢?甚至而言,他们想回撤,也会担心叛军趁机反击的。

在这种背景下,哥舒翰想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大约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迅速击溃函谷关的的叛军,越快越好!
如果能迅速击溃函谷的叛军,哥舒翰依然可以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格局中。进一步,他可以大举向东收割已成崩盘之势的叛军;退可以继续以清君侧为借口干涉帝国中央政府的事务。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21:30 +0800 CST  
只要我们理解这种利害关系,自然就会理解,哥舒翰为什么哭着喊着拒绝出战;而出战后,却又会盲目轻敌深入险地了。

总的来说,叛军在潼关一线的军事力量,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对此,谁也不会否认,哥舒翰本人也不会否认,所以在特定的时候,他才敢执行绝对大胆的、冒险的战术。
当时叛军分为四大主力部队,分散在关东的广阔地区。
第一支主力,由史思明率领负责河北地区;
第二支主力由安禄山率领负责洛阳为中心的地区;
第三支主力由尹子厅率领负责汴梁为中心的地区;
第四支主力由崔干佑率领负责潼关一线。
单看这种最基本的史实,我们大约就会知道,潼关一线的叛军,只是叛军四大主力之一,而且绝不可能最强大的主力,因为安禄山、史思明都没有坐镇这个战场。就这种军事配置,就敢堵在潼关门口和政府军作战,那不是作死吗?
要知道,潼关守军就有20万,而且背后帝国西北大后方,随时会有大量的精锐军队过来增援。
在这种背景下,叛军如果真敢堵在潼关门口,突然面对政府军的大反攻,肯定当时就会全军覆灭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叛军一直驻扎在距潼关200里外的函谷关一线。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22:07 +0800 CST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说叛军一直无力进攻潼关,但是潼关守军也不敢轻易进攻函谷关一线的叛军。
在这种背景下,与其说是潼关守军顾忌叛军的强大,还不如说是没有信心攻克函谷关一线。

现在,唐玄宗一心要潼关守军出战。
哥舒翰难免会在上中下三策之中徘徊不已。

上策,自然是拒绝皇帝的命令。总而言之,现在出兵时机不成熟,我坚决不出战。这个兵书也有说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趁势继续制造舆论,总而言之,这是杨国忠的阴谋;为了帝国的根本利益,我们更得用兵谏的方式,让皇帝换了杨国忠。
这种选择,会让自己处于不利之中,因为说一千道一万,你这是想不出兵打仗啊。更主要的是,这样与皇帝直接摊牌,皇帝直接把调西北军和他玩命,叛军跟着打过来。这是标准打翻狗食盆谁也吃不成的玩法。

下策,就是驻扎在函谷一线。稳扎稳打。
这样对恃下去,风险系数虽然高于固守潼关,但也是非常有限的。至少很难发生突然全军覆灭的事。
而而且这样一折腾,叛军为了函谷关一线的安全,自然还会抽调早已捉襟见肘的军事力量来增援。因为函谷关一旦被政府军攻克,安禄山所占据的洛阳,就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了。这样一来,显然会加速叛乱军崩溃的时间表。

事实上,处于唐玄宗的角度,哥舒翰肯定会这样选择。
这样选择的结果,潼关守军的军事压力增大,从而没有心思精力干预中央政府事务了。
只要不知道后来的结果,相信谁也不会认为,这种选择会导致20万政府军四五天后就全军覆灭。从这层意义上,唐玄宗这绝不叫瞎指挥。
问题是,基于哥舒翰的角度,他显然不会轻易选择这种下策。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23:36 +0800 CST  
哥舒翰可以选择的中策,就是大举进攻叛军,一举击溃叛军,再夺回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主动权。
这种选择的结果,如果失败了,有可能就会败得一塌涂地;如果胜利了,就可以驻扎在陕郡,挟胜利之威,进能东出大举收割叛军,退可以可以趁势要求改组中央政府。
最后,哥舒翰选择了中策。而这种选择,让他有意无意的选择了最激进最冒险的方式与叛军打仗。
在这种背景下,哥舒翰自然不再说叛军势力太大了,相反也会说叛军不堪一击了。总而言之,兄弟们加把劲,咱们不要忙着吃早饭,等把叛军灭掉,再回来吃早饭![注6]

而叛军更通过一系列情报战,加重了哥舒翰的这种错误判断。
于是,哥舒翰4日出潼关,7日到达函谷关一线与叛军相遇。
经过一番简单的情报、信息战,哥舒翰终于认定叛军在函谷一线兵力非常有限,而且绝不是什么精锐。
从情理上,这种判断并不离谱。因为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战场上打得叛军一败再败,叛军老巢都有失守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叛军从函谷关一线抽调军队回援,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类似错误的判断,潼关守军到达函谷关一线仅仅一天时间,就深入天险之地,大举追击叛军了。
等进入死亡坑谷后,突然发现叛军早已预设了埋伏圈,当时就惊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24:18 +0800 CST  
其实到此时,也不意味着潼关守军会全军覆灭。因为哥舒翰不是傻子,绝不可能让全军都进入这种死亡坑谷的。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哥舒翰第一时间内,就选择割肉逃走,从理论上应该可以让一半军队,完整的退回潼关。
问题是,这种肉,割得未免太大了。
关键是,如果叛军实力非常有限,哥舒翰就因为叛军虚张声势的进攻,就对陷入死地的十多万军队置之不理,他回去拿什么向中央政府交账呢?因为拉出头猪,最多也就是打出这种仗吧!

既然不愿意割肉逃走,那就继续对赌吧。
但是死亡坑谷内的政府军根本杀不出去,只能进行着近于徒劳的挣扎;死亡坑谷外的政府军又攻不进去。所有的努力,似乎只是在无谓的消耗着政府军的士气、体力。

等赌到山穷水尽之时,死亡坑谷内的政府军就开始遭受着屠杀一样的命运的;等他们的残余部众惊恐的逃窜出死亡坑谷时,坑谷外的政府军也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更会被他们冲击的难以保持阵形。
于是大规模的踩踏事件不断发生,前军在惊恐的向后溃逃,后军不赶紧跟掉头跑路,就会成为踩踏的牺牲品。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也许更容易理解什么叫兵败如山倒;而这种溃败开始后,自然只能等着叛军如同收割庄稼一样砍杀了。[注7]

政府军这种溃败有多惨烈,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了。
潼关外围,政府军曾修建了挖了三道两丈宽、一丈深的壕沟。在叛军的追击下,政府军不断跌落入壕沟中,很快壕沟就填满了,后面的人踩着壕沟内的尸体继续向前跑路。[注8]

当然了,到了此时,如果潼关守军有信心守潼关,还是有机会守住的。因为首先有八千军队退回潼关,还有后续的士兵陆续归队。
问题是,士气已没有了;关键是,仗打成这样,哥舒翰等人会不会是封常清、高仙芝的结局呢?
于是,潼关守军终于选择了投降。
到此为止,潼关终于失守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25:13 +0800 CST  
[注1]:己丑,遇崔干佑之军于灵宝西原。干佑据险以待之, 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干佑所出兵不过万人,什什伍伍,散如列星,或疏或密,或前或却,官军望而笑之。干佑严精兵,陈于其后。兵既交,贼偃旗如欲遁者,官军懈,不为备。须臾,伏兵发,贼乘高下木石,击杀士卒甚众。道隘,士卒如束,枪槊不得用。
[注2]:而帝入国忠之言,使使者趣战,项背相望也。
[注3]:翰窘不知所出。六月,引而东,恸哭出关,次灵宝西原,与干佑战。
[注4]:干佑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王师视其阵无法,指观嗤笑,曰:“禽贼乃会食。” 及战,干佑旗少偃,如欲遁者,王师懈,不为备。.....
[注5]:贼负薪塞路,顺风火其车,熛焱炽突,腾烟如夜,士不复相辨,自相斗杀,尸血狼籍,久乃悟。又弃甲奔山谷及陷河死者十一二。.....始,斗门有三堑,广二丈,深一丈,士马奔钥相压迮,少选堑平,后至者践之以入。
[注6]:干佑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王师视其阵无法,指观嗤笑,曰:“禽贼乃会食。” 及战,干佑旗少偃,如欲遁者,王师懈,不为备。.....干佑伏兵于险,翰与田良丘浮舟中流以观军势,见干佑兵少,趣诸军使进。
[注7]:官军不能开目,妄自相杀,谓贼在烟中,聚弓弩而射之。日暮,矢尽,乃知无贼。干佑遣同罗精骑自南山过,出官军之后击之,官军首尾骇乱,不知所备,于是大败;或弃甲窜匿山谷,或相挤排入河溺死,嚣声振天地,贼乘胜蹙之。后军见前军败,皆自溃,河北军望之亦溃。
[注8]:关外先为三堑,皆广二丈,深丈,人马坠其中,须臾而满;余众践之以度,士卒得入关者纔八千余人。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十字路口的选择 哥舒翰投降叛军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7-22 10:25:26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310376

发表时间:2018-06-01 18:51: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04 05:14:18 +0800 CST

评论数:89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