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民国一百零八将


李宗仁能够打赢这场空前大捷,着实让中外瞩目,连蒋介石都惊讶地说了句:“你也能指挥杂牌军!”没办法,就是李宗仁指挥的杂牌军将日本最厉害的两个师团(板垣征四郎师团和矶谷廉介师团)打得落花流水。还是那句话,老李这个人很厚道,通情达理,能够用人,会做人也就能成功。

庞炳勋是西北军,虽然是个军团长,但只有五个团,中央还让他们缩编为四个团,这样就可少发些军械装备和粮饷,庞就很不愉快了,说我们军团子弟兵都想上战场打日本鬼子,居然要我遣散一部分,现在抗战军兴,鼓舞参军都来不及哩。李宗仁觉得老庞都是年近花甲的人了,本来老大哥是一腔报国热忱,忠勇可嘉,他知道庞部的困难,便向中央交涉说明,后来第三军团得到补充,全军欢欣鼓舞,也很感动,士气大振,俨然是一支劲旅,打起仗来毫不含糊,没有辜负李宗仁的期望。李知道这支西北军善守,死守临沂的任务就交给他们了。

张自忠是抗战中著名的爱国将领,但早在华北事变时,他充任北平市市长,与日本人周旋,忍辱负重。到“七七事变”之后,张自忠仍然在北平城内与敌人交涉,因此外界不明真相,都对他进行大肆攻击。等到华北战事爆发,张身陷城内,逃脱后便到南京负荆请罪。可那时,南京街上竟有标语骂他是汉奸,在军委会中,有人主张组织军法审查,有人更是想趁机吞并他的军队。李宗仁当时刚好在南京,便在张的同事中对张进行调查,发现他的同事黄建平极力为他辩解,说张为人侠义,治军严明指挥作战也非常英勇,是西北军中的一员忠勇之将,绝不会当汉奸。

还是古道热肠在“作祟”,李宗仁打心眼底为张自忠感到惋惜,便特意让黄建平把张请来一叙。可张这人竟如此回答:待罪之人,有何面目见李长官。如此一来,老李更是觉得张自忠老实,惺惺相惜,再次诚恳邀请,才得以一晤。老李开口就说:“荩忱兄(张自忠字荩忱),我知道你受了委屈,中央是知道的,我们都能谅解你。现在舆论界责备你们,是因为不知道内情,这才冤枉好人,但他们的动机是好的。”

张一直低着头,良久才发言道:个人冒险到南京,戴罪投案,等候中央治罪。
李轻拍着张的肩膀,宽慰道:我希望你不要灰心,清者自清,将来你还是有机会抗战建功的,我准备向中央进言,让你回去继续带你的部队。
张听到你的好言相劝,当下热泪盈眶,激动地说:“如蒙李长官关照,中央能让我带兵立功,我自当以生命报答我的国家。”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2 19:51:13 +0800 CST  

老李说到做到,就去向蒋介石、何应钦(总参谋长)等人去为张说情,说张是燕赵慷慨悲歌之士,让他带兵去为国家尽忠,不然他的部队会成激变,说不定真的要当汉奸去了。老李会讲理,中央只好批准了,让张自忠去带兵,编在第一战区。张就职离南京前,还专程向李告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1938年2月,淮河前线吃紧,东北军将领于学忠兵力不支,张自忠便奉命率第五十九军到第五战区增援。张大喜过望,他也想为大恩人老李坐镇的第五战区多出点力,不过张也有自己的顾虑,因为庞炳勋是他的老仇人。

1930年,中原大战时,庞、张都是冯玉祥西北军,二人私交甚好,兄弟一般的感情,不过庞倒戈反冯,而且还出其不意地袭击张的师部,张差点遭到不测,所以对庞一直怀恨在心。此次到第五战区作战,张还明言,可以在任何战场战死,但绝不会与庞在同一个战场出现。为此,老李便把张部调到淮河战场。可是,淮河北岸军情缓和,而庞部死守的临沂告急,刚好又没有可调之兵,想来想去,还是只有派张部去增援。徐参谋长对此事就很为难了,便向老李陈述详情。老李便将张请过来,又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

“我知道你和老庞有宿怨,本不想强人所难,但以前打的是内战,无论谁是谁非,都是无名誉的私仇私怨。庞炳勋现在在前线浴血奋战,是为雪国耻,报国仇。我希望你以国家民族大事为重,捐弃个人前嫌。我即刻命令你率所部火速增援临沂,服从庞军团长指挥,切勿迟疑,不能丧失战机。”

张自忠听到这里,不假思索,笔挺挺地站起来敬了个军礼,说:“绝对服从命令,请长官放心!”
谈到这里,老李心头一热,便命张集合部队,他又是一番鼓励,随后,张部就增援临沂,很快便打了个胜仗。庞、张二人成了莫逆之交,抗战期间便有了这么一段佳话。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2 20:31:21 +0800 CST  
@虎贲大将军2013 2015-04-23 12:31:12
写得好,继续加油,顶你
-----------------------------
多谢虎哥,多谢你的一直帮顶~·~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3 22:20:21 +0800 CST  
@再造文明 2015-03-17 22:55:22
当时边防军司令部设在玉林,作为营长,李宗仁也常因公事到玉林城去。有一回,他同司令部几位高级军官出去逛街,刚好碰到一家星相馆,馆主是位姓崔的大师,据说算命的很灵验,那几位同去的军官都算命了。李宗仁因为受他爸的影响,就是不相信算命这玩意儿。等那几位军官都看好,那星相师却说注意李宗仁很久了,让他也过去算算,起初被拒绝,但星相师说他的面相比刚才那几位军官都好,不妨看看,反正也不收钱,加上几位军官朋......
-----------------------------
@凤雅南山 2015-04-23 15:24:37
请楼主注意身体!
-----------------------------
多谢,我会的,大家都多注意身体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3 22:20:50 +0800 CST  
临沂之战大胜,在鲁南的滕县又面临大敌压境。川军将领邓锡侯、孙震主动请缨,率川军奔赴国难。川军本来到第二战区作战,但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却说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便电请统帅部,将川军他调。蒋委员长得知此事,便生气地说:“第二战区不要,看第一战区程长官要不要。”谁知,程潜打电话来说得很直接:“阎老西不要,你们送给我?我不要这种烂部队(那时川军被称为‘双枪将’,大烟枪和质量很差的步枪)。”蒋委员长听到了勃然大怒,忿忿不平地说:“干脆把他们调回算了,让他们到四川称王称霸去。”

白崇禧刚好在一旁听着电话,便说:“让我打电话去,看看第五战区李长官要不要。”
当时第五战区韩复渠率部不战而退,就是没有可战之兵,李宗仁高兴的说:“好得很啊,好得很,我现在正需要兵员,请赶快把他们调到徐州来!”
白说:“他们的作战能力要差一些。”
李却说:“诸葛亮扎草人作疑兵,他们总比草人要好些吧,请你快调过来。”
就这样,邓、孙二人来到第五战区,还对李长官说:天下之大,竟没有我们川军的容身之处,李长官肯要我们,真是恩高德厚,长官有什么吩咐,我们绝对服从命令。

李长官改不了战前动员的习惯,又是慷慨陈词一番,说以前打了几十年内战,没意思,现在大家同仇敌忾,杀敌报国,一定要和倭寇奋力一拼。然后,老李又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得到的回复是枪械太坏,子弹太少。老李立刻向军委会打电话,陈述详情,获得中央拨付的新枪500支,老李又从战区军火库拨出大量子弹和迫击炮,让邓、孙所率两军补给。在增援滕县前,老李又讲述诸葛武侯率川军抵抗司马懿的英雄事迹,希望大家效仿先贤,好好干,为国争光,也为自己打出声望来!果不其然,川军以寡敌众,师长王铭章也殉国,他们最终在滕县之战中写下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后来,老蒋和白崇禧到台儿庄视察,白留下来协助李指挥战役,汤恩伯第二十军团也被调来参战。汤是中央军,部下有关麟征、郑洞国、张耀明、张轸等诸多名将,装备精良,还有德制重炮一营,堪称国军王牌。但汤仗着是老蒋的嫡系,有些不怎么听李长官的话。李宗仁却说,你要是敢违抗命令,就按韩复渠那样处决。这话一说,汤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敢不听命于李长官,当然,这也在台儿庄成就了汤的一番威名。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3 22:22:32 +0800 CST  
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在台儿庄激战了一个星期,很快就顶不住了,他便问李长官,是否能暂时后撤到运河南岸,也好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我们一定会感激李长官的大恩大德。李宗仁预测汤恩伯部明天中午就会抵达增援,便说既然已经血战了一周,胜负就决定在最后五分钟了。明天援军一到,我也会去前线督战,你们务必坚守到援军赶到,这是我的命令,如果违抗,当军法从事。孙见李态度坚决,只好说,那好吧,长官,我绝对服从命令,将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

此外,李宗仁还在电话中指示,不必一定死守,在夜里还须向敌军发动夜袭,掌握主动权,以打破敌军明晨拂晓进攻的计划,只要汤军团赶到,还可以对敌人进行内外夹击。孙连仲却苦笑道:预备队都已用完,夜袭肯定不容易。李却告诉他:我现在悬赏十万元,你将后方凡是可拿枪的士兵、担架兵、炊事兵与前线士兵一齐集合起来,组织敢死队,实行夜袭,这十万块钱按人平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好自为之,胜负成败,在此一举。孙答道:服从长官命令,绝对照办。战果如李宗仁所料,台儿庄一战完胜日军,日军死伤近二万人,坦克车被毁三十多辆,虏获大炮、机枪,战利品不计其数。
台儿庄大捷太为国人争光了,也太给国人解气了,但日寇骄横惯了,哪里受得了如此败绩,便从南北调集十三个师团共三十多万人分六路向徐州扑来。老蒋和李白都想扩大台儿庄战果,中央还调二十万人增援徐州,但后来考虑到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便决定弃守徐州。


台儿庄大捷后武汉民众胜利游行


台儿庄勋章



台儿庄中的日军
◆湖北战场与汉中行营◆
老李离了徐州,率部去参加武汉保卫战,只是在酷暑之际到武汉东湖去避暑养病(枪伤复发),认为这湖塘荷花鲜艳,又是美丽的风景区,在这里,他还碰到了周恩来和郭沫若,当然也只是握手寒暄,但同李济深、黄绍竑、方振武却很谈得来,大论国事战事,有时荡舟、下围棋,还算惬意。不过,日军又是来势汹汹,从鄂、豫等地扑杀过来。李宗仁病都不能养了,只好率部马不停蹄地向鄂西撤退,他本来命令胡宗南殿后守卫鄂东北,可那小子就是侍宠傲物,不听李长官的话,后来还是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在大别山打游击。

后来,随枣、豫南、鄂北战争爆发,欧战也随即引爆。李宗仁在会见驻华武官上校史迪威以及苏联大使、朱可夫将军等人时,他便说希特勒迟早会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东侵苏联,再说了美国也会卷入战争,现如今还是得对中国多多援助。讲起国际形势来,李宗仁也是滔滔不绝,很是健谈。

到1943年,美国早就参战,苏联也与德国激战不已,李宗仁对国际形势的预测基本都一一实现,不过那个时候,老李就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他被中央从第五战区长官调升到军事委员会驻汉中行营主任,表面上负责第一、第五两个战区,后来将大别山游击根据地化成第十战区,也隶属于汉中行营。第五战区由刘峙接管,连老李都看不起这个所谓的福将,说他身为大将却胆小如鼠,生得肥肥胖胖,为人老老实实,真是“庸人多厚福”的典型代表。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4 00:24:15 +0800 CST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鼎沸,民众的欢欣喜悦史无前例,汉中城乡也是欢呼声震天。反观李宗仁,他自认为身负国家重任,前后统兵百万,在胜利的爆竹声中却百感交集,甚至落落寡欢,一将功成万骨枯,全国死难军民何止数千万,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在抗战中慷慨捐躯的袍泽又有多少遗孤嗷嗷待哺……前途多荆棘!

为此,老李还做了检讨和反省,认为很多省份政绩糟糕,如湖北就贪污成风,省主席都换了好多次,鄂东、鄂北通往武汉的公路都没一条;中央军装备齐全,却大多将领都仗着天子门生,相互倾轧,谎报战绩,不服从指挥,而很多地方“杂牌”基本的军械粮饷往往都得不到补充且门户之见很多;对于战场上表现最坏的刘峙,老李看不过去了,便向老蒋建言:外边闲话很多,刘峙恐怕不能再指挥大部队作战。老蒋却回复说:刘峙指挥不行,但哪有他那样绝对服从的?老李还指责老蒋喜欢越级指挥的毛病又犯了,说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硬是用一个电话把薛岳的一个军队调乱,被打得踉跄大败。

【收拾不了的烂摊子】
李宗仁认为,抗战胜利后,中国各地向沦陷区进行接收,但又被人喻为“劫收”,贪腐成性更是在这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收复区很多百姓突然赤贫,通货膨胀由此被引发,这为后来国民党内战的失败埋下伏笔。老李本来建议采取后浪推前浪的方式,将西南、缅北的四五十个美式装备师迁到华中,而将华中一带的部队调到华北……以此类推,但华中部队非嫡系,老蒋并没有答应。

对于收复区的一些伪满军队或旁系军队,老蒋看到收编的番号就说:“打了八年仗,还有这许多番号?”老李认为老蒋就是想要打造清一色的黄埔系,而有“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很会揣摩圣意,就地解散不少准备接受收编的军队,没有半点给养和安置措施,以至于有些好几百失业军官到南京中山陵去哭陵,都闹成国际新闻了。老李又看不惯了,便劝诫道:辞修兄,你这种干法是替GCD凑本钱啊!(这也难怪后来林彪在陈诚先任行营主任的东北带进去的是十万人,带出来时却近百万雄师)
陈诚却自负地回答说:“他们要到GCD那边去,我求之不得,正可一锅煮掉!”
老李劝过几次,都是得到这么傲慢的回答,他便说剿了这么多年的都没剿完,现在怎么可能一锅端掉呢?

陈诚却说:“那是我们空军无力量!”之后,又去排斥异己,培植私人势力去了。
1946年9月1日,李宗仁升为北平行辕主任(管辖河北、山东、察哈尔、绥远、热河五省以及北平、天津、青岛三市),办公地址设在中南海居仁堂,老李还是觉得责任重大,可当地几个部门在接收中因分赃不均,竟至拔刀相向,老李这位最高长官——行营主任便成了排纷解难的和事老。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6 19:32:33 +0800 CST  
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中央仍是不改排斥异己的本性,以至于不少将领倒戈,这在军事上、政治上都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以至于在华北的李宗仁都感觉军政处理愈变愈复杂,积重难返,终至无法解决。军事上的节节失利使得国府逐渐反省并改良政治。

1946年11月15日,国民大会开幕并制定宪法;1947年元旦颁布施行;1948年3月,行宪国大开幕,李宗仁开始竞选副总统。老蒋知道老李要竞选副总统,便单独召见,让他为了避免党内团结,不要参选;白崇禧、黄绍竑等人也劝老李在这节骨眼上参加竞选,的确不利于党内团结;但老李认为自己为了所谓的民主选举,为了担负更多责任,还是决定竞选,蒋、李二人便就此事展开了一段饶有趣味(像两个小孩那样吵架赌气)的对话:

蒋:你还是自动放弃的好,你必须放弃。
李沉默片刻,说:这事很难办啊。
蒋:我是不支持你的,我不支持你,你还选得到?
李有些恼火:这倒很难说。
蒋也动气了:你一定选不到。
李:你就看吧,我可能选得到。
……
蒋嗓门提高,道:你一定选不到,一定选不到。
李站起来,说:我一定选得到。

后来,李宗仁在与孙科、程潜、于右任等人的角逐中胜出,成为副总统。前几次竞选都没有达到法定额数,孙科的幕僚又出馊主意用非法手段威逼、利诱国大代表,使得老李以选举不民主、幕后压力大而声明推选。消息一出,举国哗然,支持老李的国大代表更是义愤填膺,搞得孙科都很没面子,不得不退出竞选为自己澄清。

4月29日,老李正式当选为副总统。因为5月20日是总统、副总统就职日期,老蒋提前打电话说就职典礼穿西服。老李诧异了,觉得蒋先生喜欢提倡民族精神,怎么会在国府庆典中用西服呢。既然这么说,老李只好这么去做,当夜托人到上海西服店赶制一套高冠硬领的燕尾服,可是隔天老蒋又说穿军服,李宗仁只好照办,可谁知第二天,发现老蒋和很多政要都穿的是中式长袍,李宗仁在他身边反倒像个副官,可见又被摆了一道。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6 23:37:27 +0800 CST  
@凤雅南山 2015-04-26 15:58:52
楼主逐步走向客观讲述,少了许多主观的评论,很好!
-----------------------------
哈哈,不会吧,还有人说我评论的少呢。这本来就是笑谈,尽可能在客观讲述上做些大家都能接受的主观评论,尽量在我的立足点上满足各位看官的需求吧~·~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8 20:03:25 +0800 CST  
@zhaolei72 2015-04-27 23:51:21
看完吴佩孚。为之点赞。为作者点赞。
-----------------------------
多谢,多谢,欢迎常来啊~·~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8 20:04:59 +0800 CST  
@周一沉 2015-04-28 09:05:36
才看到第四页。
-----------------------------
哈哈,你看的有些慢哦,欢迎常来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8 20:11:00 +0800 CST  


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穿着军装坐在蒋介石一旁,俨然像个副官。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8 20:35:11 +0800 CST  

虽然当上了副总统,但还是没有挽回国府颓势,当年年底至1949年年初,东北、华北以及淮海三大战役都大败,大局越发不可收拾,按李宗仁的说法是几度易帅,而且内部不团结,像邱清泉这样的天子门生居然援助友军黄百韬兵团的命令都敢违抗,老蒋又是在战略上犯了重大错误,没及时甩掉东北这个大包袱来保存有生力量。

1949年初,老蒋决定下野,让李宗仁代理总统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意欲划江而治,他自己到溪口去了,即便如此,国家军政大权还是紧握在老蒋手上,不少军政要员都喜欢跑溪口请示老蒋。老李对此很看不惯,还说这样一国三公,政出多门,这怎么行。李代总统为了挽狂澜于既倒,还去与美国交涉,希望他们能援助国府至少先保住半壁江山,但结果让李宗仁深感意外,原来与他们打交道的美国人没有什么处理国际大事的经验,而且目光短浅,眼看着GCD以卷地毯似的征服大陆,他们连声都不吭。

【落叶归根】
江南、西南乃至华南最后都一一失守,李宗仁独木难支,心有余而力不足,忙到胃出血也没能收到半点挽回之功,只好决心到美国去医治好多年来的宿疾。1949年12月8日,老李就从香港飞到纽约,驻美大使顾维钧以及驻联合国首席代表蒋廷黻和一些新闻记者、侨胞前往机场欢迎,美国国务卿都派专人去迎接这位中华民国的落难代总统。美国的医院条件一流,很快就查出老李是十二指肠发炎,便做了手术。

老李本来打算回国,可后来得知白崇禧数十万人都打光了,军政要员大多逃到台湾,他本想劝老白不要跟着蒋介石去台湾,不过劝阻无效。老蒋一直发电美国,要求李代总统回台湾,可老李就是不从。到1958年,非常健谈但又没有其他特别爱好的老李被口述史专家、也就是著名的华人学者唐德刚邀请过去口述自传。唐德刚那时才38岁,而老李都快70岁的人了,可二人他乡遇知己,成为莫逆之交,而且李、唐两家人还成为通家之好,很是温馨惬意。

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帮助下,开始采访这位中华民国的“末代帝王”,他到李府作客,就享受到了很热情周到的待遇,吃了一百六十八顿饭中的第一顿,大夸李夫人郭德洁女士厨艺精湛,做的菜非常合胃口。在李、唐边吃边谈之际,郭女士还帮忙添汤加菜,言谈举止都非常热情自然,毫无半点贵族气或官僚气,全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培养出来的温柔敦厚的气息,让小唐觉得特别温暖。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8 20:45:16 +0800 CST  


老李虽然还是个空头代总统,但远不比以前在国内那样门庭若市,有时夫妻二人对搓麻将,小唐夫妇也有被叫过去凑角。但有人告诉小唐夫妇,说与老李夫妇打麻将——如坐针毡,因为他那“广东麻将”花色少,输赢小,出牌慢的不得了,听他们说带浓厚粤语腔调的话又非常吃力。所以,小唐宁愿常常陪德公外出喝咖啡谈国内外大事。

郭德洁女士原是一位美人,不施粉黛却风姿绰约,仪态翩翩,而且善于理财,颇能积蓄,美国经济因 战争而出现复苏,股票市场甚旺,郭女士买股票就赚了不少;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总是能做得一手好菜,还将厨房整理得井井有条,却在1964年查出患了癌症,但她仍然一如既往,谦和有礼,与亲友有说有笑,风度依然。

谈到与郭德洁的姻缘,老李还在与小唐吃火锅时就兴致勃勃地聊到过。老李说,在他当旅长的时候,一位拍马屁的营长请他到桂平县城墙上好奇地偷看美人路过,刚好看到郭女士了,当时他便再也忍不住了,他心一横,就停妻再娶,郭美人便成了旅长夫人。郭德洁虽是小家碧玉,但天生丽质,心性聪慧,未满二十岁,就穿长靴、骑骏马,跟随桂系第七军一同参加北伐,穿插在枪林弹雨之中,为所向披靡的钢七军平添不少佳话。北伐途中,很多同志都将她比作甘露寺里的孙夫人和黄天荡中的梁红玉,同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型。郭女士非常善于交际,与白崇禧、黄旭初、夏威等桂系将领的夫人关系都很好,桂军中都喊她一声大嫂。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时,郭没有少帮忙。

郭女士病重期间,李宗仁决定去瑞士投靠开餐厅的小舅子,没人做饭吃了啊。后来,老李给唐德刚等人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身体不行,妻子又病重,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便想回大陆去。那段时期,正值美国共和党人搞的麦肯锡主义严重,白色恐怖搅得人心惶惶,为了打击政敌民主党人在执政时期失去中国的责任,就以“通共卖国”的罪名来对付民主党中的官僚或与之相关的外交人员,李宗仁亲近民主党,当然也在其列,这时倒成了典型的政治难民。

丢掉大陆后,蒋、李两派人物分别在美国争取美援,但蒋专交共和党,而李专交民主党。艾森豪威尔(共和党人)政府为了防止台湾落入中G之手,又嫌台湾“独裁”,便有意在台湾搞一次政变,再将李代总统送回台湾从事民主改革,老李不愿意作别人傀儡,更是到老都不追随蒋介石,据白崇禧的儿子后来在书里说,他爸很后悔帮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说这加速了蒋桂分裂,而且李这个人在美国经常发表一些不利于“民国”的言论;在美国当“难民”又思乡情切的老李自然会想着法子,酝酿了好多年,才于1965年7月20日回国去了。


唐德刚与李宗仁。小唐当时也是年轻有为,他是胡适的关门弟子,著名史学家,口述史代表学者,著有《晚清七十年》、《新中国三十年》、《袁氏当国》、《胡适口述史》、《李宗仁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顾维钧回忆录》等著作。唐德刚著史非常注重事实依据,很有幸同那些民国时期的大人物交谈,当发现他们讲得可疑或是回忆有误,都会去查阅相关资料印证,当然,他的著作血肉丰满,严谨又有很多风趣的地方,很有人情味,读起来看绝不会枯燥。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4-28 21:28:48 +0800 CST  
@凤雅南山 2015-04-26 15:58:52
楼主逐步走向客观讲述,少了许多主观的评论,很好!
-----------------------------
@再造文明 2015-04-28 20:03:25
哈哈,不会吧,还有人说我评论的少呢。这本来就是笑谈,尽可能在客观讲述上做些大家都能接受的主观评论,尽量在我的立足点上满足各位看官的需求吧~·~
-----------------------------
@凤雅南山 2015-05-01 17:06:53
呵呵,我对民国 历史 不熟,想从贵文中了解这段时期的 历史 ,尽管是笑谈,若能在尊重 历史 上而发挥笑谈我以为是比较适宜的,因为你毕竟不是在书写演义。
-----------------------------
对,你说的不错,这也是我的初衷,欢迎常来啊,我会努力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5-01 23:18:10 +0800 CST  
对于艾森豪威尔政府策划在台湾搞政变一事,是李宗仁之后向人说的,但艾森豪威尔始终不承认这一点,为此还与老李大打嘴仗。回到大陆的李宗仁待遇好得很,受到毛、周、刘、朱等人的热烈欢迎,毕竟这意味着阿共仔统战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连前国民政府的代总统都愿意投身我们怀抱了。而且,阿共仔对老李不是一般的好,在后来,还让以前著名影视明星胡蝶27岁的女儿胡友松嫁给了74岁的李宗仁,反正是永远伟光正的组织做出的安排,你幸福不幸福都不重要,所有人都得为了“大家”牺牲小家,不管是你蝴蝶的女儿还是蜻蜓的女儿,就连飞机的女儿也不例外。

【自评与他评】
我本人痴生七十年,为中国革命运动重要一员亦垂三十年。北伐之役,我们以数万之众,不旋踵便自镇南关打到山海关;抗日之役,我们以最落后的装备陷数百万现代化的日军于泥淖之中,终至其无条件投降。此非我辈革命党人生有三头六臂,只因革命浪潮为不可阻遏的历史力量而已。嗣后中共的席卷大陆,其趋势亦复如此。我本人亲历此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凡数十年,深知其势不可遏。任何反动力量,试撄其锋,必遭摧毁,深愿今后国家的秉政者能三复斯言。——李宗仁

我这个人幼无天才,长无特长,有一点可以自慰的,是我能容人。白健生有才干,但很难共事,我们能合作几十年,诗中没闹内部家务问题,就是因为我能容他,发挥他的特长。刘备能使反他的人为其所用,有这样的胸襟,才能用得了诸葛亮。——李宗仁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5-01 23:22:39 +0800 CST  

李宗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英雄人物……他在二十来岁初主“方面”之时,居然能摆脱旧军人的传统,跳出当时腐化的环境而以新姿态出现。这就是一件那时军人不容易做到的事。其后,他加入国民党,厕身国民革命,论战功、论政略,他都是国民党旗帜下一位佼佼不群的领袖。在国民党执政时期诸多决定性的大事件之中——如“统一两广”、“北伐”、“清党”、“宁汉分裂”、“武汉事变”、“中原大战”、“国共第一次内战”、“闽变”、“六一事变”、“抗战”、“国共第二次内战”、“行宪”、“蒋氏第二次下野”、“国民党退守台湾”等,李宗仁都是关键性人物之一;少了他,历史可能就不一样了。——唐德刚

李宗仁一生的最大特色,就是他以杂牌军的军头地位,与黄埔系一路分分合合二十多年,而始终没被“吃”掉。他与蒋介石一路纠缠,但在翻云覆雨之中,蒋介石始终未能完全斗垮他,他们最后在“国破山河在”时劳燕分飞。他在生命晚年,还以两件“武器”发挥了“恨别鸟惊心”的作用:一件是回归大陆,把他的“剩余价值”别有所赠;一件是藏诸名山,把他的《李宗仁回忆录》完成出版。这两件“武器”,是他一生最好的收尾,真令人拍案叫绝。——李敖
李将军一生做了三件大好事:第一是北伐,第二是台儿庄大战,第三是回归祖国。——周恩来

广西这几年跟蒋介石闹独立。名气很大啊!广西是个有名的穷省份,闹起饥荒来,灾民常逃到湖南来。湖南的农民讨不到老婆的,就娶广西的妹子。李先生凭什么闹独立?据说,这几年,没有南京政府的财政支持,不仅撑得住局面,还被人称赞为全国的模范省。我看李宗仁是个有本事的人。——毛泽东

“仁厚、坦白、公正、诚恳,”“气量宽宏,能忍人所不能忍。”——黄绍竑
祖父宽而高的颧骨下腮处深陷,像酒窝似的,实际上这“酒窝”是伤疤。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脸颊传入,从鼻孔钻出来。我和姐姐对祖父的“酒窝”特别感兴趣,常用手去摸,这时祖父就装作被子弹打中的痛苦样子。吓唬、逗乐我们。祖父是个出色的军人。当过代总统,可在我们眼里他只是祖父,是个慈祥的老人。?——李宗仁之孙李雷诗

(李宗仁的写到这里就完结了,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谢谢大家,祝大家节日快乐,愿这部书能给大家带来欢乐或启迪,每天开心一些过,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好好面对,没有过不去的,有时也可想想将军们的艰苦卓绝。)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5-01 23:52:14 +0800 CST  
@静月思怜梦清幽 2015-05-02 19:31:17
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中央仍是不改排斥异己的本性,以至于不少将领倒戈,……
=====================================================
高树勋将军,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第一位率部倒戈的国民党将领。因为他是杂牌,处处受气,干脆一不做二部休投奔共产党。好像还参加的上党战役。
-----------------------------
是的,你说的廖磊军团在安徽、大别山一带打游击是真有的事,好像在抗战时期,安徽很多地方掌控在国军手中。高树勋将军只是一个缩影,当时抗战结束后,委员长老蒋和小委员长陈诚又打坏心思,想要裁编军队,打造清一色的黄埔系或中央军,对其他军队一再掣肘或限制编制、待遇,搞得东北就有二三十万伪军导向TG,其他杂牌军待遇也差,还有几百军官因被裁员,一齐到南京中山陵去哭陵,令世界哗然。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5-05 15:47:22 +0800 CST  

第十七将 三不知将军张宗昌
【怪诞的天才】
一谈到张宗昌这个人,很多屎盆子、尿盆子就会扣在他头上,说他是“混世魔王”、“狗肉将军”、“五毒大将军”、“最下流军阀”,说他是不识字的大老粗,是暴戾军阀,“三不知将军”的名头在那时更是几乎快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但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不难发现,张宗昌这个人固然有很多缺点,甚至是一些令人发指的缺点,但仔细查找史料,还能看得出这人竟有不少优点甚至是可爱之处。看一个人得看一个人的全部啊,怎能盲目地扣一个或几个帽子了事呢,人又不是商品,贴几个标签就能全部概括的了,人性都是丰富多面的,更何况像张宗昌这种在乱世混出大名堂的人呢。

话说在19世纪60、70年代,在山东莱登一带,就有着这么一个非常奇特的姑娘,她身高180公分,脚居然长40码,而且最厉害之处就是能用单臂举起150斤的麻包。就是这么一个勤劳的女汉子,却嫁给了一个较为羸弱的男人张锡福,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样女强男弱的一对生了一个奇怪的孩子。这孩子怎么个奇怪法呢?据说,这小家伙自打婴幼儿时期,听到丝竹管弦之声就兴奋得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等稍微大一些,就表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来,不管是叶子,还是有洞有窟窿的物体,在他口中总能吹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来,要是放现在,简直堪比郎朗、李云迪那样的音乐神童啊,要是能加以深造,估计多半会成为中国的贝多芬或肖邦。可那时的中国,战乱纷飞,除了交付苛捐杂税给地主或让军阀充军饷打仗外,还有对外赔款都得平摊,普通人家普遍穷得响叮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常事,哪里有机会去上音乐学校,即便搁现在,又有几家人读得起呢。
神童不可逆转地被埋没了,小小年纪,就得帮地主家去放牛,这都是命啊。放牛娃常常喜欢吹笛子,有很多诗为证:

牧童吹笛和衣浴;
牧童吹笛唤归牛;
牧童吹笛枫叶里;
牧童寒笛倚牛吹;
牧童吹笛上高丘;
牧童不暇闲吹笛;
牧童吹笛坡头坐;

牧童吹笛,多有诗情画意,更何况是深具音乐天赋的神童来吹笛呢。但这神童运气不好,吹牛,不,吹笛吹得好好的,结果把牛吹走了。牛可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之一啊,地主暴跳如雷,将这穷小子暴打一顿,打得血肉模糊为止。这小子硬是爬着回去了,孩子他妈侯栓妮见状,当时就怒了:你他妈的还有王法吗,不就是一头牛吗,她让家里的男人去替儿子讨回公道,可这男人懦弱没去,一气之下,侯栓妮果断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与丈夫张锡福从此一刀两断。若干年后,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成为一方霸主,旗下30万大军,在衣锦还乡时,专门找那暴打牧童的地主,偿还了丢牛的钱,因为现在的总司令就是那会的牧童,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5-05 16:33:01 +0800 CST  

继续说那张宗昌,他被妈妈带出去时正值漫天大雪,狂风呼啸,侯栓妮在饥寒交迫下竟昏倒在路上,幸好一名贾姓男子将这母子接到家中,喂汤喂饭,才将她救醒。侯栓妮感激不尽,干脆改嫁给贾姓男子得了。碰到好心人啦,但张宗昌依然要干活啊,到十几岁时就被送到一家酒店当学徒,说穿了,是神童的身子跑堂的命。在当跑堂时,张宗昌老实巴交,吃苦耐劳,几乎酒店的杂事全都被他包了,可即便如此,还是被嫌弃。有人说三个伙计不如一个张宗昌。老板娘却回答:的确,三个伙计的饭量还不如一个张宗昌。

没办法啊,遗传了妈妈的大高个,张宗昌想不成吃货都难啊,在酒店那么卖力都吃不饱饭,张宗昌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决定去闯关东,到相对安宁又富饶的东三省去碰碰运气,咱不能老是吃不饱饭吧。那会,他说干就干,想闯就闯,先是到了辽宁营口,在中东铁路当工人。这个时候,张宗昌又表现出了一个惊人的天赋,那就是他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超强,听俄国老板说了不到一个星期的话,他就能与俄国老板流利地交流。讲到这里,估计如陈寅恪、钱钟书、赵元任、季羡林这些很有语言天赋的大家都会狠狠惊诧一下。

当时正值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将黑手深入东三省境内,清廷他弱啊,不能同别人来硬的,只好以夷制夷,想出引虎驱狼之计,让俄国人来这边与日本人对打。那会儿,俄国人缺翻译,刚好张宗昌在这个时候走进俄国老板的视野,所以不出例外地被俄国人重用,让他说服王大土匪。张宗昌非常耿直的一个人,别人让他去,他还真去了,傻帽还是单枪匹马去的。说来也堪称奇迹,王大土匪居然被他说服了,但很快就被另一股势力给灭了。俄国人本来想扶植王大土匪去打日本人扶植的土匪,但土匪头子刚一出师就被干掉,俄国人看了看张宗昌,干脆让他带队去同日本人招募的中国士兵对打。

打过来打过去,俄国佬突然宣布失败,让张宗昌把部队都给解散了,当然,你这个张大个先别急,给你们每个士兵加发3个月地薪水,再发放70卢布作为路费。靠山倒台了,当土匪终归不是长远之计,张宗昌这回又没有饭碗了,他决定去海参崴去闯,他知道那里有个阿列乌斯卡亚大街地华商业总会,由于这张大个一表人才,魁梧大气,又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方便联系中俄各方人士,便出任保安经理一职。从此往后,张大个横行黑白两道,成为当地有名地大佬。
海参崴/海参崴/你是座不夜城/华灯起/声乐响/歌舞升平


张宗昌(1881年——1932年)山东掖县人,字效坤,也曾闯过关东,但人家最后闯成了山东省主席,直鲁联军总司令,他本是一个文盲,但有某方面的天才,他爱好写诗,出过诗集,也是奇葩得一塌糊涂,让人忍俊不禁。他的诗称为“效坤体”,就如“一万匹草泥马在心中狂奔不已”,豪迈中带些痞气,文雅中又有些俏皮,粗犷但不是幽默,文后会有介绍哦。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5-05 18:12:59 +0800 CST  

楼主:再造文明

字数:1422

发表时间:2014-11-27 0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30 21:32:22 +0800 CST

评论数:42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