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民国一百零八将


11月23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与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召开会议,这可以说是蒋政治生涯最得意的一笔,他以世界四大国之一——中国的最高领袖身份亮相在国际舞台上。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两项重要的内容:第一,争取更多的外援;第二,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另外,还探讨了中英联合反攻缅北的军事计划。在会议上,老牌的日不落帝国英吉利死要面子,首相丘吉尔对蒋介石一行人很不客气,表现得非常傲慢和自私,仍是一副老子世界第一的姿态。蒋还在日记中埋怨英国“开罗会议之经验,英国绝对不肯牺牲丝毫之利益以济他人……英国之自私与贻害,诚不愧为帝国主义楷模也。”

印缅战场打得风生水起,但到1944年的国内豫湘桂战役却接连败退,这一年,盟国形势一片大好,唯独中国战场却显得很不入调。为此,学曾国藩习惯写日记的蒋又发表感慨:“国不自立,人不自强,宇宙之大,其有我民族生存之地耶?能不戒惧乎哉!”另外,他的另一篇日记写道自己为何能顶住巨大压力,冒着巨大危险与苦难,僵持到底,看看都让人不胜唏嘘:

余性行狂直愚拙,故对人对事皆无戒惧,更无疑虑,所谓直道而行者乎?因之此身虽陷入险境,而不知其为犯险;已当万难,而不知其为犯难。及至险难一一暴露,方知此身已陷重围。乃不得不发奋拼命,恶战苦斗以自救。而自救之道,一则攻坚致强,一则蹈暇抵隙,至余之处事决策,多用暝眩療疾之方,孤注一掷之举,以为最后之一着。而此最后一着为绝处逢生,起死回生之机,即兵家之言置之死地,蹈之亡地,而后生后存之道,此余之所以不得不茹苦含辛者在此,而无数次蒙羞忍辱之举亦在此,故世人认为余必智勇兼全之人,而余自知为狂直愚拙,所恃者惟道与义耳,惟能以道与义自恃,乃能蹈暇抵隙,先声夺人;亦惟狂直愚拙乃能无畏无忌攻坚致强乎?1944.2.5

所幸还好,不出一年,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蒋发表“以德报怨”为主题的向中国乃至世界的演说,说“我中国同胞须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并不要企图报复……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19:13:07 +0800 CST  

【国共重开战】
蒋介石曾经这样比喻日寇和共军,他说日寇入侵好比皮肤病(肌肤之患),共军割据可是心脏病(心腹之患)。“以德报怨”对待先前几乎要灭亡中华的日本,却不能以德报怨来对待两度联手而政见不同的共军。不过在开战前夕,蒋想到了鸿门宴,他想与共党进行和谈,一方面表明自己要求和平建国,一方面为把后方的国军调到前线作准备。如果共党无人前来,蒋就把内战罪责归咎于共党,这样可谓一举多得。蒋向毛一连发了三份电报,催促他来重庆谈判。

蒋介石在日记中提醒自己,说在谈判中对毛泽东以及中共要有“容忍与尊重”,但毛等人开价太高,在谈判桌上,两位老对手斗智斗勇;而在山西,上党和长治的国共两军却短兵相接,打得激烈。期间,蒋秘密发布在抗战前就准备好的《剿匪手册》,还积极派兵到前线。经过43天的讨价还价,在10月10日,国府与共产党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称“双十协定”。 内容主要如下:

◆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
◆长期合作,以和平、民主和团结为基础,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
◆中国共产党承认重庆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领导地位。

但国共两党实质性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比如军队问题、以何种方式组建政府、参与政权的主要党派所占比重为多少等等都悬而未决,都不退让妥协,没办法啦,只能重新开战。关于1946年到1950年国共内战的名称也有不少,中共称之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政府称之为“戡乱战争”,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第二次国共内战”。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19:45:27 +0800 CST  
@河西铁匠 2015-02-11 11:24:56
顶起,楼主打得一手好铁,铁匠铸得一口好鼎~
-----------------------------
多谢铁匠兄的好鼎,收下这份大礼啦^_^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20:09:53 +0800 CST  
@rulac 2015-02-11 13:33:12
@再造文明 MARK,以后来看!
-----------------------------
多谢,欢迎常来啊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20:10:57 +0800 CST  
@虎贲大将军2013 2015-02-11 18:18:40
楼主,继续加油啊,顶起
-----------------------------
虎哥,难得知音啊,谢谢常顶~·~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20:11:41 +0800 CST  
@见红就好 2015-02-11 18:24:07
顶起来
-----------------------------
多谢红哥,握个手~·~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20:16:48 +0800 CST  






以上是一部分著名的重大战役,在整个战争初期,国军兵力420万,共军170万,最后国军损失400多万兵力,共军损失170万。乍看就发现国共兵力悬殊,怎么那么多国军,还有什么王牌军、美式装备,但其实不然,国军其实是“虚胖”的庞然大物而已。旅美学者徐中约在归结国军失败的原因时,多有一针见血的观点:

1、虚有其表的军事力量。虽然数量庞大,装备比任何时候都要精良,但在抗日正面战场浴血奋战,早已身心疲惫不堪,普遍厌战,士气低落;而共军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对前途充满信心,毕竟抗战时执行“三分抗战,七分发展”的方针,一支休整发展了八年的军队和一支死扛硬打了八年的军队,谁优谁劣,不言而喻。

2、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抗战要有厚实的经济基础,俗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抗战时国民党中放没有少花钱。而且美、苏两国对华援助也是要中国以农作物和矿物作为偿还,1943年,国统区内就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前方吃紧时,后方又紧吃是国统区的真实写照;另外,还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也难怪广大民众不想再跟国民党混下去了,挑一担的钱还不一定买得到几斤米,日子没法过了啊。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解决,这是非常大的硬伤。

3、美国为国民党帮倒忙。抗战时期,就没有在经济上全力援华,使得抗战后,中国极为虚弱;抗战中,美国准备派兵夺取中国沿海的日战区,但这一计划后被抛弃,直接从太平洋进攻日本本土了。另外,赫尔利在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没能尽力协调好双方的关系,从而内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调解时,恰好给林彪败退到松花江以北的野战军得以喘息的机会。美国总统马歇尔如果“压迫”蒋政权遵守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说不定就不必开战了。1948年春,国民党大溃败时,美国没有进行有效的军事干预。

以上这些原因讲得还算很中肯,但蒋一心想要建立一个只有“一个主义、一个政党”的国家,没有顾及那么多,而且仗着兵力优势,认为剿灭共党指日可待,他手下的大将、有小委员长之称陈诚就曾吹嘘过“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就能解决”,这就引起了共产党和其他势力的不满,殊不知骄兵必败啊。纵观中外军事历史,骄兵必败的不在少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也不在少数。在真枪真炮干起来后,蒋才发现国军根本就不是共军的对手,而且老蒋用人多疑,比如东北战争时,蒋就乘坐飞机到前线去越级“指挥”,其实这就是掣肘,搞得人家本来就执行好的连贯性策略被中断,几次给林彪得以喘息的时机。

就有人对老蒋喜欢越级指挥一事进行了调侃,说他与老毛的区别就在于他能乘飞机到前线去指挥。其实,老蒋的越级指挥有时根本就不必乘坐飞机: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时,老蒋既不经战区司令员冯玉祥,也不经集团军司令张治中,直接拿起电话,就将一个炮兵连给调走了。对此,冯玉祥就非常气愤了,他说:“一个委员长隔着司令长官、总司令、军长、师长,多少级的直辖长官,把一连炮兵就随便调走了,这叫什么统帅法?真是太无知了。”

如果蒋介石的军事才能高超,能常打胜仗也就罢了,可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对于老蒋在各大战役的指挥,在日后诸位将领的战事中会详细提到,且先来看看方家评说他的军事能力:
蒋先生纵横数十年,他所凭借的武器,不外金钱收买和分化离间的伎俩。若从纯军事观点立论,则蒋先生实在是既不能将将,也不能将兵。——李宗仁
蒋先生统兵、治政的本领,均极端低能,但其使权谋、用诈术则天下第一。——李宗仁
蒋先生熟读《孙子兵法》,对《曾文正公家书》也有研究,只是古人的长处,他没有学到罢了。——吴国桢

1949年1月,蒋介石把控不了战争局势,丢了东北、华北的他再度引咎下野。李宗仁代理大总统后,蒋仍然在背后操控,他让李去与中共和谈,但很快就谈不拢,只得继续打下去。4月,共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总统府很快被攻占。蒋在这个仓皇狼狈的时候,还到奉化溪口老家为母亲和其他祖先扫墓,还领着子孙在蒋母墓前磕头跪拜,想到以后可能没机会再来了,不胜哀伤。蒋后来又到重庆、成都、西昌等地去逛悠,幻想国际局势发生有利于国军的形势变化,但天不遂人愿,西南各地很快被共军攻占。12月10日,蒋在成都凤凰山机场登机,挥泪离开大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20:50:14 +0800 CST  
二、台湾岁月
【毋忘在莒,光复大陆】
22年基业就那么毁于一旦,遥想当年,北伐时,纵横民国政坛军界的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都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中原大战,各方诸侯如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一一被挑落下马;连汪精卫、胡汉民、李宗仁这样的劲敌也不是他的对手,即便是那么骄横狂妄日寇也被打回去了,然而却败倒在那些让他视为心腹大患的阿共仔那边。末路英雄多悲怀,蒋亦如此。

1949年10月31日,蒋在台湾渡过一个一生中最难熬的生日,他在日记中写到:“本日为余63岁初度生日,过去之一年,实为平生所未有最黑暗、最悲惨之一年。唯自问一生虔诚,对上帝、对国家、对人民之热情赤诚,始终如一,有加无已,自信必能护卫上帝教令,以完成其所赋予之使命耳。”

此外,老蒋还作诗一首,以示反省,表明志向,并称之为“六三自箴”:
虚度流散,受耻遭败,勿恼勿怒,莫矜莫慢。
不愧不怍,自足自反,小子何幸,独梦神爱。
唯危唯艰,自警自觉,复兴中华,再造民国。

在去台第一个圣诞节那天,他不忘在上帝面前反省自己,在日记中,他写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彻底失败而绝望矣。如余仍能持志养气,贯彻到底,则应彻悟新事业,新历史,皆从今日做起。”为了鼓励去台军民“光复大陆”的决心,他还在金门岛太武山石壁上刻了“毋忘在莒”。这个典故得补充说明一下,战国时期,齐国被燕国乐毅率兵攻下七十多城,只有莒(音“举”)城和一小块地方被齐将田单作为复兴基地,一举恢复齐国。蒋的用意是很明显的,野心仍然勃勃,台湾虽小,但作为复兴基地,对他来说似乎足够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21:58:24 +0800 CST  

反思够了,悲伤够了,知耻而后勇,就要认错改错,付诸实践啊。在蒋看来,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1950年3月1日,蒋介石让代总统李宗仁返台,但李代总统在美国治病就没想理睬蒋,所以,蒋只好不等他卸职,自己就霸王硬上弓,参选总统。为此,蒋还一本正经地提出了复出后的四点施政纲领:(一)、在军事上,巩固台湾基地,进图光复大陆;(二)、在国际上,先求自力更生,再联合民主国家共同反共;(三)、在经济上,提倡节约,奖励生产,推行民生主义;(四)、在政治上,保障民权,厉行法制。

3月13日,蒋在总理纪念周上发表《复职的使命与目的》的讲话,想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来为自己的复职辩解,还将复职神圣化。他声称:“我一生有三次下野,三次复职。第一次复职的使命是完成北伐,统一全中国;第二次复职的使命是抵抗日本侵略,争取最后胜利。这一次复职的使命是恢复中华民国,解救大陆同胞,而最后的目的乃是消灭共C国际,重奠世界和平。”

此后,蒋让“国不可一日无辞修”的陈诚担任行政院院长,负责政府事务;让有美国留学背景的孙立人出任陆军总司令;让黄埔嫡系桂永清担任海军总司令;让保定校友、黄埔同僚周至柔担任空军总司令兼三军参谋总长。当然,军权始终牢牢掌握在两蒋手中,几个总司令只是做做样子,以赢得美国好感与支持。农民问题要解决,这是蒋在反思中的重中之重,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讲究这个,当时他没来得及做,被GCD挖了墙角,所以现在想在台湾好好地干一场,便让陈诚去搞土地改革,实施“三七五减租”(即地租不得超过全年产量的37.5%),稳定农村局势,稳固国民经济基础。

在岛内励精图治,使得台湾生机勃勃,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但蒋一直不忘在民众中搞宣传攻势,先前就叫嚷着“一年整训,二年反攻,扫荡G匪,三年成功。”后来见形势不太乐观,便改为“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在两蒋时代,一直流行一首歌曲,名为《反攻复国歌》:“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大陆是我们的国土,大陆是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国土,我们的乡亲。不能让俄寇欺侮,不能让血肉屈辱。我们要反攻回去,我们要反攻回去,把大陆收复,把大陆收复!”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22:32:16 +0800 CST  

1950年6月, 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于这样爆炸性的消息,使得退守台湾的国民党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他们认为这是反攻大陆的最好时机,蒋介石和一些高层政要表明当立即派兵援助美、韩,趁机进攻大陆,光复国土。美国却认为台湾是一头发热,多次拒绝台湾当局这样的要求,认为国军只会帮倒忙,搞不好还会招致共军出兵 或进攻台湾,而且在他们看来,国军已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军政腐败、战斗力差、士气低落……总而言之,还是好好呆在台湾,守住那最后的立身之地吧。

时间一年又一年,反攻光复之梦越来越遥远,以至于老蒋五年成功之说成为笑谈。1954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令,国民党设立“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由小委员长陈诚为主任,而蒋介石本人也是成员之一。这个委员会的成立本来就带有政治上欺骗性,可以说是自欺欺人,但为了满足不少被迫背井离乡人的渴望,竟也运作得风生水起,他们一共设计出1000多种光复方案,但并没有一种方案得到过实施。

其实诸多方案也是万变不离其宗:首先寄希望于美国的大力支援(美国是可帮个大忙,但也不是万能的);其次寄希望于大陆同胞的起义与发难(这个有些天真,大陆仔真的肯起义和发难,当初就不会有大多数人站在国民党的对立面),然后里应外合夺回大陆政权;再次,竟然渴望苏联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也就是他们期盼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然后再与老美并肩作战,渐次掌控大陆政权。即便这些希望慢慢变成失望再成为绝望,他们仍然抛出一些新方案出台,用某个文人的话来说就是“借美国自慰,对大陆意淫”。

还是1954年,美国政府召开会议,商讨日益紧张的台海问题,他们决议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两岸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由安理会作出一项维持现状的决议。老蒋当然不同意了,当时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义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认为这个提案会导致联合国会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为此,他坚决声明中国领土不容分割,“两个中国”的主张是荒谬绝伦的。老蒋在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上,与大陆表现得惊人一致。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1 23:05:59 +0800 CST  
@再造文明 2015-02-11 22:32:16
反思够了,悲伤够了,知耻而后勇,就要认错改错,付诸实践啊。在蒋看来,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1950年3月1日,蒋介石让代总统李宗仁返台,但李代总统在美国治病就没想理睬蒋,所以,蒋只好不等他卸职,自己就霸王硬上弓,参选总统。为此,蒋还一本正经地提出了复出后的四点施政纲领:(一)、在军事上,巩固台湾基地,进图光复大陆;(二)、在国际上,先求自力更生,再联合民主国家共同反共;(三)、在经......
-----------------------------
@虎贲大将军2013 2015-02-12 12:58:08
“反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安定岛内人心,转移岛内矛盾,像北伐那样靠两省之地取得全国统一是很难的了,毕竟形势大变,再说了,在大陆最后几年国民党太失民心了。
-----------------------------
虎哥,你这说得好,一针见血。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2 20:06:08 +0800 CST  
@静月思怜梦清幽 2015-02-12 19:37:11
关于1946年到1950年国共内战的名称也有不少,中共称之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政府称之为“戡乱战争”,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第二次国共内战”。
================================
我个人认为 1927~1936年 的第一次国共内战 应该 算作 中国军阀混战 ,当时每个地方实力派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当时中国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是1949年,共产党统一中国。
-----------------------------
你把台湾摆哪里?哈哈,不过你后面几点讲得蛮好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2 20:09:56 +0800 CST  

越到后来,越发觉得反攻无望,老蒋也不得不改变战略,在国民党“八大”上,提出“建设台湾,策进反攻”的新战略,开始把发展台湾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直到1959年元旦,也就是大陆沦陷十周年,之际,老蒋发表新年文告,对反攻战略进行新的阐释:“我们反攻复国的战略,始终以政治为主,以军事为从,以主义为前锋,以武力为后盾,以大陆为本战场,以台湾为支战场;而军事武装力的奏效,必须以大陆革命运动与台湾军事行动相互配合,双方策应,为其一贯的指导方针。”

虽然反攻无望,但老蒋就是很不甘心就在那么短的几年时间丢掉大陆,于是不管能不能实现政治夙愿,他就是对大陆“念念不忘”,从1950年到1955年,他就不断派飞机轰炸大陆沿海城市如上广州、福州、上海、青岛等地,动员兵力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偷袭骚扰,还派遣特务进行所谓的“颠覆”。当然,大陆方面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还之以礼,也炮轰大小金门。

1958年,美国调来大批军舰加强在台湾地区第七舰队的力量,台湾方面立即叫嚷着“反攻大陆”。大陆被搞毛了,直接于8月23日对金门、马祖等岛屿进行炮击,搞得举世瞩目。“八二三炮击事件”发生后,台北等城市立即采取紧急防空措施,一些机关还做了疏散工作,老蒋也向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发出紧急求援信息。老美将台湾作为反G战略基地,当然会力挺老蒋,派几艘航空母舰进入台湾海峡,并为国军向金门运送补给的船队提供护航。老蒋为保住金门,也以71岁高龄的身躯亲临金门巡视战壕,还令部下不惜一切代价,与阵地共存亡,不成功便成仁。此外,他还让夫人偕同,派儿子、儿媳去金门、马祖慰劳将士。仅在金门炮战期间,蒋经国就登临金门岛5次,可见老蒋保卫金门的决心之大。

随着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的外交策略也随之改变,并开始改善同大陆的关系。1971年10月25日,台湾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团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进行投票决议时,为了保住面子提前离开会场,并宣布是自己退出的。过了2天,老蒋就发表《为联合国通过非法决议告全国同胞书》,宣称“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绝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我们的命运不操在联合国,而操在我们自己手中……无论国际形势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将不惜任何牺牲,从事不屈不挠的奋斗,绝对不动摇,不妥协。”这是台湾的“外交大地震”,仅在一夜之间,就有20多个国家与台湾当局“断交”,到1973年2月,只有39个国家和地区同台湾当局保持“外交关系”。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2 20:30:12 +0800 CST  

时任“外交部长”的周书楷感叹以无“外”可“交”,“外交部”也被讥讽为“断交部”。对此,就连一直鼓吹“处变不惊”的老蒋也说这是“迁台以来的最大挫折。”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老蒋专门对此事进行会议,表明“戡乱反共国策绝不改变,不承认中美间任何协议。”还感慨“从此以后,我们比以前更依靠自己。”

【儿子的接班路】
20世纪50年代中叶,大陆掀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批判胡适的运动,在对岸的老蒋对此也有耳闻。据传,老蒋对大陆批判胡适一事甚为关心,专门约见了胡适,向他出示了香港《大公报》中胡适之子胡思杜批判胡适本人的文章。另外,老蒋还询问了胡思杜的近况,对此事表示关怀,谁料胡适却并不领情,反认为这是老蒋借此事嘲弄自己儿子不孝,便反唇相讥,巧妙地兜出老蒋儿子蒋经国的老底:“我的小儿子天性愚钝,实不成器,不如总统令郎迷途知返”。其实,胡适这是暗指1927年蒋经国在莫斯科写文章大骂其父蒋介石是“革命的叛徒”、“帝国主义的帮凶”、“是我的敌人”,公开声称与其父断绝关系,这一历史趣事,不是与胡思杜如出一辙吗?蒋介石一下愣住了,完全没料到胡适不领情就算了,还反将一军,只好报以苦笑,不欢而散。

的确,老蒋儿子蒋经国也曾“叛逆”过。1925年,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老蒋为了争取苏联援助建校、东征和北伐,获取他们的信任,便派长子蒋经国到苏联去留学。到1927年4月12日,老蒋在上海发动“政变”,得罪共产党,为共C国际憎恨,远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的蒋经国也受到牵连,被流放到高寒的西伯利亚当列兵。到1937年抗战前夕,蒋经国才被批准回国。

阔别乡国12年,国内外形势发生极大不同,父亲蒋介石成了领导全国抗战的领袖,地位与声望达到巅峰,小蒋自然不会那么叛逆或说无奈地发文章指责其父。小时候,老蒋悉心教导“天资与常人一样但很用功”(这是老蒋老师顾清廉先生的评语)的小蒋读书,现在学成回国,老蒋还是教导他读书。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2 20:59:08 +0800 CST  

蒋介石在胡适面前没什么脾气,作为一名不够开明和具有完备现代常识的领导人,对别人的指责虽然一肚子气愤(日记上有骂人的话),但面子上还是礼遇有加。老蒋不光注重国际观感,对大学者的话还是较能看重,对钱穆诸人也是,至少不“双百双放”“阴谋阳谋”、“引蛇出洞”。大陆“文革”如火如荼之际,蒋介石在台湾还轰轰烈烈地搞了个“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2 21:26:38 +0800 CST  

为什么还是读书呢,要是按照一般太子党的做法,应该是去官场实习历练啊,可是因为老蒋认为小蒋受苏联陶冶太深,毕竟在那里呆了12年,还取过俄罗斯名字,讨了个俄罗斯媳妇,而且小蒋自己也说能写的中国字不到一百个,所以这才让他读先前读过的《曾文正公集》、《王阳明全集》以及孙总理遗教等书,而读书的地点便是软禁张学良的雪窦寺,还让这两人一起学习。

1938年,小蒋正式加入国民党(先前还在苏联加入过共产党),便开始了历练政治才干的生涯。这一年,其实也是老蒋为把小蒋培养成接班人的起点。1月4日,小蒋就受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之邀,担任省府保安处少将副处长。黄埔大师兄胡宗南常以“黄埔太子”自居而荣升飞快,但比起货真价实的“蒋太子”,他的起点远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当然,小蒋也很争气,这个天资与常人相同但肯吃苦的“太子”不久就升任为江西第四行政区(赣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当年12月12日,因依恋乡土而一直不愿到蒋经国处享受天伦之乐的蒋母毛福梅,在日军的一次空袭中身亡。前年父亲被困西安,今年的这个时候母亲又去世,这老天到底要干嘛啊。闻讯后的蒋经国立即带着妻儿回老家看望,见到倒在血泊中的母亲,蒋纬国嚎啕大哭,哭得昏倒过去,之后因为战事吃紧,将母亲安葬后,他又在母亲遇难处立有“以血还血”的石碑后才匆匆离去,发誓必报此仇。

虽贵为“太子”,小蒋非常亲民,非常务实,可能由于在苏联底层当工人吃过不少苦头,也可能天性如此,他经常到基层去调研考察,问百姓对政府有哪些不满,还请提出批评指正(据记载,截止1942年就会见了1023位百姓),然后他在回去针对性地召开会议,制定对策方针。蒋经国对禁赌、禁烟、禁娼之事言出必行,并且开始针对政府管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变化进行研究。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2 22:37:37 +0800 CST  

从1939年到1945年,蒋经国成功促使“赣南新政”进行,由于政绩卓越,竟有“蒋青天”称号。由于对日战争烽火燃烧到赣南周边地区,使得大量赣州难民与孤儿只能露宿街头,1942年6月,蒋经国在赣州市郊区建立中华儿童新村,并且兴建相应的基础设施如托儿所、幼稚园、小学、医院以及体育馆等等,深受好评。就在1942年,老蒋让小蒋带着弟弟蒋纬国到西北去考察,据蒋经国的儿子蒋孝勇称,老蒋给小蒋一颗毒药,万一不幸被日本人俘获,就以此自尽殉国。

1944年1月,老蒋觉得小蒋行政能力训练得很不错,欣慰之余,将他调到重庆中央所在地,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校长蒋介石兼)和三青团组训处处长,准备让他在教育青年骨干方面有所锻炼,这些青年骨干可是党国日后的军政精英,可见老蒋用心良苦。此后,老蒋还陆续让小蒋在军委、外交部、经济委员会等部门任职,可以说对儿子给予了非常殷切的期望,也让他能够国事大舞台上得到全面发展。

在经委会任职期间,小蒋干了一件非常轰动的事,那就是1948年10月被派到上海去打老虎,结果打出了自己的老表孔令侃。这孔老表对蒋经国有些不以为然,常说他是俄罗斯人的儿子,这次打老虎打到他头上,小蒋也是发挥“蒋青天”本色,刚正不阿,大义灭亲,但后来被第一夫人宋美龄女士搞砸了。宋女士直接将外甥带走,非常不给小蒋面子,小蒋愤慨之下辞职以示不满。

兵败如山倒,想要守住南方半壁江山都很难了。1948年12月,蒋介石让陈诚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让蒋经国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了,到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在奉化溪口祭拜完先人后,便离开故乡,登上了去上海的航舰,见到蒋经国后,老蒋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几年来,因为要想国家自由,民族独立之希望过切,所以用心过急,使人民遭遇到很大的痛苦。”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2 23:23:09 +0800 CST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2 23:39:28 +0800 CST  
@虎贲大将军2013 2015-02-13 15:17:01
昨天晚上好像有段时间封贴了,替你捏一把冷汗,楼主多注意敏感词,用拼音或其他符号代替,大家都懂的。
-----------------------------
多谢,多谢你的提醒,是有一些敏感的词,日后得多注意。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3 18:16:59 +0800 CST  

蒋经国因受父亲所托,一直到1949年12月,才从四川西昌乘飞机飞往台湾,从此再未踏入大陆半步。到台湾后,只有偏安一隅的小政权,但老蒋还是不忘将小蒋当作接班人来培养,从蒋经国的履历来看看他的接班之路:

1950年3月,蒋经国任“国防部总部政治部主任”,并兼任“总统府资料室主任”,8月又兼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主任”;
1952年10月当选为七届中央常务委员,兼任“中国青年反G救国团主任”;
1954年改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
1956年4月改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1958年为“内阁政务委员”;
1960年7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
从1964年到1969年,老蒋扶持小蒋成为接班人的意图公开化:
1964年3月,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国防部副部长”;
1965年1月升任为“国防部长”;
1967年2月任新设“国家安全会议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9年,任“行政院副院长”;

1972年,在中国国民党常务委员会中,有408委员票选行政院长,蒋经国以381票当选为“行政院长”,为历届行政院院长得票最高者,至此,蒋经国基本完成接班任务。
按照史传家评论,“蒋经国接班的成功,使国民党政权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开始摆脱传统的政策和路线。他导演了台湾地区的专制和平演变为民主政治的整个过程的起步,整个国民党由保守转趋开放,由专制转趋民主,由封闭转向开化。”“台湾国民党政权在最后阶段在台湾民众的专制形象为蒋经国的开明形象所代替。”蒋介石称自己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但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其理想,蒋经国子承父业,既没有愧对其父,也算不孚众望。

蒋经国主政时期,为台湾的经济腾飞作出巨大贡献,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也让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蒋经国发展经济的“秘诀”常为人称道,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我们的经济社会,是架构在自由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我们尊重人民意愿,保障合法权益,维护自由贸易,在谋致经济繁荣的各项努力中,政府与民间,同为主体,同作贡献。”

另外,蒋经国还明确指出开放D禁、报禁,时任蒋经国秘书的马英九听到这一消息,当即被一股“我们正在创造历史”的电流击中。但国民党要人则纷纷质疑,“国策顾问”沈昌焕说:“这样可能会使我们的D将来失去政权!”蒋经国却很淡定地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执政D。”到目前为止,小蒋仍是民意支持率最高的“总统”,他没有辜负老蒋的期望。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2-13 18:47:23 +0800 CST  

楼主:再造文明

字数:1422

发表时间:2014-11-27 0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30 21:32:22 +0800 CST

评论数:42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