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具体争议事件辨析中看老总

关于苏修是否“逼债”,中共官方,无论对内对外,从来没说过苏修逼过债。

以1964年12月,周相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准,可以看下当时官方公开正式描述的“逼债”存在不。

1961~1964这三年,即我们对1959-1961三年“大跃进”的烂摊子的经济三年调整期。所以,选这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看看怎么说: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7 20:43:22 +0800 CST  
下来继续周相报告,在强调1959-1961年三年困难是自然灾害导致,也没提有苏修乘机“逼债”这回事。



实际上,周相报告说采用的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是不存在的,但明显是刘主席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讲话”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不同,而刘的也是经过政治局讨论的。
后世专家研究了那3年的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就全国来讲自然条件基本上属于风调雨顺,对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当然,中国如此之大,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以至严重自然灾害,年年都会发生,但严重到全国面积则不是事实。
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这段时间明确表述为“三年困难时期”。不再提“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正视历史的态度。

而中苏两个政府间公开的冲突是在1960年6月。两党代表团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出现激烈争执,赫为施压,于同年7月16日以政府名义突然通知中国,撤走在华全部专家,并违反合同停止供应许多建设项目的设备。此时我方大面积灾荒早已出现。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7 21:01:48 +0800 CST  
继续看,在总理的政府报告中,是否说“逼债”了?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根本不存在苏修“逼债”,正常的贸易还在做,我们还有顺差。

总理报告提到的1965年提前还清什么意思?因为这个1965年还债期是我们自己提出的。
1960年底,中国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约见苏联驻华使馆参赞,曾以口头声明表示,中国方面支付出现困难,在贸易方面估计共欠苏方20亿卢布,可能要在5年内还清。12月17日,苏联外贸部部长帕托利切夫约见中国驻苏大使刘晓,指责中国方面未与苏联协商,就片面地把贸易方面欠债偿还期限确定为5年,并以中方违约为由,表示短期内不向中国提供汽油。

苏方不爽,但还是“体谅”中国的难处,大方地表示“在5年内还清”大可不必,而是同意可推迟5年还债。因此,有了总理的提前到1965年。
其实,碰到了困难没人真死较劲,只是对百姓要有个说法,最好能树立个邪恶的“敌人”。

根据当时的中苏联合公报,中国还债也不是用粮食,而是“供应苏联有色金属矿砂、锡、水银、铅、生铁、水泥、桐油、化工品、羊毛、生丝、茶叶、呢绒和绸缎、缝制品和针织品,以及其他工业品和手工艺品”。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7 21:23:23 +0800 CST  
是的,能完成上面的“还债”事情确实了不起,但总理报告中真令人吃惊,透露“大跃进”损失的还是下文:



以1957年为基准,1964年工业产值增长了52%,而1964年的钢产量仅为950万吨。有兴趣的可以算下年均。这才是真实的水平吧。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7 21:32:28 +0800 CST  
真正让后人沉默的是下文,周相是当政府工作业绩汇报的: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当年的革命者。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7 21:36:45 +0800 CST  
以上引自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卷】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7 21:42:34 +0800 CST  
看看红军时期,我党和红军的军事领导体制及组织系统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31:56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33:19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35:03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38:06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40:31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43:19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46:29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48:51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51:02 +0800 CST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53:50 +0800 CST  
上述系列图,还是很能反映出军队创建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朱毛周彭”四人在军队中的崇高地位。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2:55:29 +0800 CST  
【彭德怀是个什么样的人:主持军委工作22】续上文
毛知道57年军队的裁减整编工作矛盾大、不好搞。但难到什么程度,矛盾有多大?毛不管具体事务,只是听汇报,很难有切身体会。但站在领袖的位置考虑问题,在接连发生苏共“二十大”、“匈牙利事件”之后,毛抱怨彭不重视军队的“整风反右”工作,认为军队的工作落后于地方,也无可厚非,或许毛对军队高层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多虑了。

57年工作之难,难在如何落实56年的八大决议精神中涉及军队建设的目标要求。按八大决议和毛对《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批示精神要求:“二五”计划期内,尽可能地缩减国防费用和行政费用的开支,而增加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支出;而用于国防和行政费用的支出,应该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32%左右,下降为20%左右。

在彭主军期间,1953年军费最高,达75亿;1957年降至55亿,1958年则降到了50亿。如果财政收入没有明显改善,一下削减军费超过1/3,困难和矛盾可想而知。

毛可以只管战略,彭却不行。彭主持军队日常工作,不但要保证军队这艘大船方向正确,还要保证其有战斗力,军队的改革就势在必行,而这历来是得罪人的苦差。好在彭主军时,确实也任用了一批如黄克诚、张爱萍、萧克这样不怕得罪人的硬骨头,来推行他的改革。
八大结束后,彭亲自主持、各位元帅参与,通过近3个月的调查研讨提出了一个裁减军队数量和提高军队质量的方案。这个方案以“裁减军队数量和提高军队质量的问题”报告为名,在1957年1月7日至26日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公开讨论修改。

彭黄搞得这个“裁减整编”方案是一个组合拳,内容包括:裁员、整编、培训、降薪,节约等措施。除了现役干部的进修培训外,每一项都是硬骨头,难免得罪人。但其中难度最大的还是大规模的裁员整编工作。
按1953年全军高干会议修订的《军事建设五年纲要》目标,全国常备军员额保持在350万以内,1956年内实现。彭的二五计划裁减员额是先减到280万,如国际局势好转,则择机再减至250万,如此将有70万的裁员压力。同时,与裁军配套,陆军将改为平时编制,撤销公安军,空军与防空军合并。
会后1月30号,彭将报告报中共中央审批。2月3日邓小平批回:彭总:这个发言我看了一遍,没有不同意见。建议送主席和少奇同志一阅,根据他们的意见定稿。”
刘少奇阅后退彭总,只有几处文字改动。
对彭的方案,毛批示:“同意。注意军中思想动态、政治教育。”,“大量裁兵,一定要有出路,不能推出了事。要作至少一个月还乡态度:策略教育,设想各种困难,作好精神准备。”
从批示内容中可以看出,邓二代是个情商很高的人,八大后邓入常,但对自己老领导彭总,还是一如既往地尊重。另外,邓很了解彭的工作作风,并不认为以自己的军事业务水平,就能提出什么建设性地意见,修改标点和措辞的事,根本不是邓愿干的事,还是让刘主席去改,至于把彭的报告改的更文艺,更高大上,那就更是主席的专长了,二代就是一如既往地对老总的工作予以热情地表态支持。
毛担心的与彭一样,也是大规模裁员可能引起的震荡,为此批示中又专门叮嘱下彭,也是军委主席的应尽职责。但实际完成裁员任务的困难,还是超出了毛彭的估计。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09 23:41:57 +0800 CST  
@总机叫汉阳 2017-08-10 10:01:58
ywujun1969: 举报 2017-08-10 09:51:29 评论
宏观经济数据,不是直接干业务的内行,谁也不会轻易地敢于质疑,尤其是所谓政府归口“业务”部门给出的数据。毛也不敢。只能说,至少毛用错了人。对着一帮老革命,和业余专家,毛问:2000万吨,还是3000万吨?我觉的都好,但到底哪个合适?不就是“问道于盲”嘛
=======================
3000万比2000万,增长率是50%
从常识看,做得到吗?
猫过去是......
-----------------------------

诗兴大发,就是这样。老革命们都不提反对意见。
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1958年就定成1070吨,就是简单地乘以一个2,计划就出来了。
59年再简单地乘个2,呵呵。

计划经济就这样搞,管理干部小学生就行了,还办什么大学。
治理国家,比搞革命负责专业的多。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10 10:10:03 +0800 CST  
@lc210000 2017-08-10 17:56:46
在延安,有一天,有人问彭德怀:“你看的这本书是谁写的?”“他写的。”彭德怀从毛泽东《论持久战》的草稿上抬起头来回答说。“他还想出版呢!”那是毛泽东于1938年在9天之内写就的文章,很快就成为经典著作了。“个人写的书只能以个人的名义出版,”彭德怀没好气地对来访者说,“不能以中央的名义出版。
毛泽东能在一句话里既表忏悔又表反抗。“谁要是说这么一个大的社会运动不会发生任何偏差,”他宣布说,“谁就是......
-----------------------------
一个正直的人,对人对事,基本底线是实事求是。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8-10 18:23:11 +0800 CST  

楼主:ywujun1969

字数:1166994

发表时间:2016-04-04 05: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17:16:01 +0800 CST

评论数:5730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