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性喜温湿的南国骄子——《五色土上五谷生》(连载)

稻:性喜温湿的南国骄子

汪鹤年

吃惯了稻米饭的南方人,一般对北方人以面食为主的生活习惯很难适应。相反,让北方人适应南方人的生活,其难度却要小得多。要说明这种现象并不困难,你只要尝尝那清香爽口,百吃不腻的稻米饭,再多的解释也是多余的了。

历史悠久的南方谷物

中国南方俗称稻为稻谷或谷子,脱壳为大米,多为白色,亦有淡红色(如胭脂米)、淡绿色(如碧粳米)、紫色(如云南香米),甚至黑色(如黑米)的品种。
稻,古称稌,俗称水稻。因性喜温湿,水稻最早选择的安家落户的地方便包括我国的南方地区。
如1995年在我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就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谷。
1999年,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测定,在广东英德牛栏洞第二、三期文化层出土的非籼非粳的水稻硅质体,也将岭南地区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推至距今约1万年前。
1974年,在距今7000年前的长江下游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人们也曾发现了大量的籼稻谷粒以及稻秆、稻叶、稻壳等遗存。
此外,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福建以及河南等地3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相继发现了籼稻、粳稻粒壳。
这些考古成果雄辩地说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发展到普遍种植水稻的阶段,而且,在北方少数地区,也已经有了水稻的种植。
据《史记•夏本纪》载,夏禹虽为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但对水稻“可种卑湿”的生长习性却了解得一清二楚。其在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殷商时期,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更为人们所广泛关注。河南殷墟的甲骨文中,已可见到“稻”字,而且留下了占卜稻谷生产丰歉的记录。
周代,水稻已同黍一起,分别成为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代表品种。《诗经•周颂•丰年》中就有“丰年多黍多稌”的吟咏。而且,当时,作为稻主要品种之一的糯稻,也广为人们所栽培。《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这里的“稻”指的便是能粘在一起的糯米,当时的百姓更多的是拿它来酿酒。其时,水稻的收获季节一般是在秋天的十月,与今天晚稻的收割期差不多,《诗经•豳风•七月》曾唱出过“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收获之歌。
据周代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已经有了稻的栽培。而且西周时关中一带已用水灌溉稻田。
《礼记•曲礼》的记载表明,在古人祭祀宗庙的典仪中,有四种谷物被列为祭品,稻即其一,而且被称为“嘉蔬”。当时,每逢水稻的收获季节,天子还要亲自主持以狗肉、米饭祭祀宗庙的礼仪,然后一尝为快。《礼记•月令》中就有“[季秋之月]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的记载。同书中的《内则》篇还透露,不仅稻米是人们的主食之一,而且用糯稻酿造的薄甜酒“稻醴”,也是人们常用的饮料之一。
《周礼》一书中,对水稻的种植、管理、食用等情况有过系统的记载。从当时水稻的地域分布看,在夏禹所定的九州中,宜种水稻的占三分之一。《周礼•夏官•职方氏》就说:扬州、荆州“其谷宜稻”;青州“其谷宜稻、麦”。很明显,由于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水草丰茂,故宜选种性喜温湿的水稻。
在膳食的搭配上,《周礼•天官•食医》则强调“牛宜稌”。周人认为,食用稻米饭时,以牛肉为菜肴比较合适。
用稻米制作的花色饭食“淳熬”,还被周人列为“八珍”之一。《礼记•内则》记其制法是:“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即将煎熬好的肉酱浇在稻米饭上,并浇上油脂,大约与今盖浇饭近似。
为保障稻米的供应,周代还在“地官”属下设有“稻人”一职,专掌营种稻田等事。

从产量有限到主流谷物的嬗变

总体来看,由于水稻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对气候条件也要求较高,其种植技术也较其他谷物复杂,因而其种植地区受到一定的限制,总产量也很难有大的增长。西汉初,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当时水稻主产区描绘的便是这样一副情景:“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为改变这种状况,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在兴修水利工程,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上动起了脑筋。《汉书•沟洫志》中提到的农田水利家贾让就是这部分人中的突出代表。为治理黄河,化害为利,贾让曾在《治河策》中,系统地提出了改善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的“盐卤下隰”之地,将以往所种粟、麦改植水稻的构想。
在农田整治上,人们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汉代人在坡地上修砌梯田的尝试,晋代人在洼地上围起圩田的努力,都是很好的说明。
同时,人们还在不断地改进水稻的栽培技术,如汉代采用的移栽秧苗的办法,三国时用苕子作稻田绿肥的实践以及南北朝时运用的烤田技术,等等,都曾将水稻栽培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起点。西汉《汜胜之书》对种稻经验的介绍,就表现出简单实用的特征:“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适。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稻地美,用种亩四升。”书中还有“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一说。
经过长期的选育,晋代的水稻品种已有南北之分,早晚之别。《齐民要术》引晋郭义恭《广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稻。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出益州。粳,有乌粳、黑穬、青函、白夏之名。”其中的“盖下白稻”系再生稻品种,可一年两熟。
至迟在晋代,有黏性的糯米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称之为“黍”,晋崔豹《古今注》中就有“稻之黏者为黍”的诠释。因此,人们将端午节时以箬叶裹糯米而成角状的粽子,叫做“角黍”。
南北朝时,稻米饭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已相当显著,其炊制方法亦显现出相当的技巧性。《齐民要术》书中所介绍的用赤米作饭时可使其变白的方法,就显现出时人炊制米饭的技巧:“莫问冬夏,常以热汤浸米,一食久,然后以手挼之。汤冷,泻去,即以冷水淘汰,挼,取白乃止。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可见,用热水浸米,并反复揉搓,是使那种劣质的桃花米变白的基本诀窍。

品类遍天下的主粮地位

隋唐时期,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水稻在北方亦有了较大的发展,今陇西、豫西、皖中、苏北、河北等地都先后开辟了一定规模的稻田。据《隋书•杨尚希传》载,当时,仅蒲州(今山西永济)一地新开的稻田就达到数千顷,以至“民赖其利”。
两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水稻的总产量也开始跃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宋代就已流传的“苏常熟,天下足”和“苏湖熟,天下足”的俗谚,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如早在晋、唐时期就已有名,但却一度绝迹的再熟稻和红莲稻,就在宋人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宋范成大《吴郡志》就留下两则记述:
再熟稻,一岁两熟。《吴都赋》:“乡贡再熟之稻。”蒋堂《登吴江亭》诗云:“向日草青牛引犊,经秋田熟稻生孙。”注云:“是年有再熟之稻。”细考之,当在皇祐间。今田间丰岁已刈,而稻根复蒸苖,极易长,旋复成实。可掠取谓之再撩稻。恐古所谓再熟者即此。
红莲稻,自古有之。陆龟蒙《别墅怀归》诗云:“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则唐人已书此米,中间绝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复种,米粒肥而香。
宋朱长文纂修的《吴郡图经续记》在记“物产”时还提到:“稻有早晚,其名品甚繁。……惟号箭子者为最,岁供京师。”
在优良品种的引进上,宋人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宋文莹《湘山野录》中便留下了这样的记载:“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水稻的品类,在宋代已比较齐全。按生长季节的早晚,有早稻、晚稻之别;按米粒的黏与不黏,可分为糯稻、粳稻和籼稻;按品种亲缘关系的差异,又有籼稻、粳稻的不同;若按其对土壤、水份的适应性,则又有水稻及陆稻的明确划分。
对其品种,时人也留下了众多的记述,仅南宋《淳熙三山志》引自《闽清图经》记录的福州地区的稻谷品种就有早占城、乌羊、赤城等早稻6种;晚占城、白茭、金黍、冷水香等晚稻10种。金城、白秫、黄秫、魁秫胭脂秫等糯稻11种。《淳祐玉峰志》在记述江苏昆山地区所产稻品时,除较详地介绍了红莲稻和再熟稻外,书中提到的早熟稻则有香稻、乌野稻等12种,常种之稻则有乌口稻、舜耕稻等11种,糯稻则有赶陈糯、社交糯等9种。
既比其他谷物好吃,又有足够的数量为支撑,因而,稻米理所当然地成为南方人的主食。从宋吴自牧《梦粱录》中关于南宋京都“米铺”的记述,便可见其一斑:当时数十万户杭州百姓全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供应,每日需米不下一二千余石,故米行的生意分外红火。为方便米船的进出,米行多设在沿河一带。为满足不同阶层的不同需求,当时的米分为早米、晚米、上色白米、中色白米、黄籼米、蒸米、红米、黄米、陈米等17个品种。
到了明代,水稻在所有粮食作物中的比重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在当时全国的粮食总量中,稻已占有十分之七的比重,而大小麦、谷子、黍等加起来也仅占十分之三。至于“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更是老幼皆知,无人不晓。
水稻的品类亦相当丰富,仅《群芳谱》中记载的糯稻佳品就有13种之多:
芦黄糯[一名泥里变,言不待日晒也,粒大色白芒长,熟最早,其色易变,酿酒最佳];
金钗糯[粒长而酿酒多];
乌香糯[色乌气香];
籼糯[一名赶陈糯,一名赶不着,粒最长白,稃有芒,四月种,七月成熟];
小娘糯[不耐风水,四月种,八月熟];
青秆糯[稃黄芒赤,已熟而杆微青,最宜良田,四月种,九月熟];
矮糯[一名矮儿糯,尖大而色白,四月种,九月熟];
朱砂糯[一名胭脂糯,芒长而谷多白斑,五月种,九月熟];
羊脂糯[色白性软,五月种,十月熟];
虎皮糯[白斑,五月种,十月熟];
铁梗糯[秆挺而坚];
马鬃糯[芒如马鬃,色赤];
秋风糯[一名瞒官糯,一名冷粒糯,粒圆白而稃黄,大暑可刈,易种多收,农人喜种之,饭则糯,酿则粳,粜则减价,多以代粳输租]。
清代,水稻的品种已是种种色色。从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记述便可窥其一斑:“岭南之谷多黏,有青黏、黄黏、花黏、银黏、油黏;又有鼠牙、虎骨、冷水、抛犁、麻包、锦黄、鱼串之目。而交趾黏为多。糯则有安南糯、斑鱼糯、白糯、黄糯、蕉糯、油糯、翻生糯、金包银糯十余种。”
乾隆年间黄叔璥写的《台海使槎录》对台湾所产稻谷也有这样的记载:“稻有粳、糯。粳稻种于水田者曰早占、曰晚占,色白;种于园者曰埔占,色赤。糯稻种于水田者曰赤秫,壳色赤;种于园者曰禾秫,粒大,色白。”
如今,我国的水稻栽培已推进到包括黑龙江和新疆等省区在内的东北、西北各地,几乎遍及国内每一个省区。品种也发展到目前的5000余种,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稻米食用途径的不断延伸

在稻米的食用上,亦渐渐摆脱了纯作粥饭的藩蓠,呈现出花样翻新的局面。尤其是糯米的食用途径,得到更好的拓展。
除了前面提到的用糯稻酿酒,周代的先民们还开始用煮熟的糯米饭制作糍粑一类食品。《周礼•天官•笾人》曰:“羞笾之实,糗饵、粉餈。”东汉郑玄注曰:“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餈。糗者,捣粉,熬大豆为饵;餈之,粘着以粉之耳。饵言糗,餈言粉,互相足。”可见,“粉餈”是一种用糯米或黍米蒸制,并“合”而成饼状的食品,即今人习称的糍粑。
战国时,人们还用以蜜调和米粉,再加油煎的方式,制作出“粔籹”这种类似于今天常见的馓子的休闲零食。《楚辞•招魂》:“粔籹蜜饵,有餦餭些。”东汉王逸注曰:“言以蜜和米面,熬煎作粔籹,又有美饧,众味甘美也”。
汉代人还开始了用米面蒸糕的尝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之俗。而文中所说的“蓬饵”,很可能就是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记述的“蓬糕”一类食品:“采白蓬嫩者,熟煮,细捣,和米粉,加以白糖蒸熟,以香为度。”
当时,人们制作麦芽糖时,稻米饭已成为主要用料。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撰写的蒙童识字课本《急就篇》中就有“枣杏瓜棣馓饴饧”一句韵语。注云:“馓之言散也,熬稻米饭使发散也,古谓之张皇,亦目其开张而大也。”张皇,即餦餭,也就是所谓的“馓”,据说就是麦芽糖的一种。《说文解字》在诠释“饧”字时,便有“饧,饴和馓者也”的说法。说得通俗一点,即饧、饴和馓都是麦芽糖。
晋代,有黏性的糯米还被人们用为包粽子的用料。《艺文类聚•岁时中》引周处《风土记》中“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一段文字,便是这种客观事实的真实记述。从晋崔豹《古今注》中“稻之黏者为黍”的诠释看,正因为时人习将糯米称之为“黍”,人们也就将这种以箬叶裹糯米而成角状的端午节食品,叫做“角黍”了。
南北朝时期,用发酵面制作的饼食已很常见,而发酵所用的“酵母”,即以稻米制成。《齐民要术》所引《食经》便记述了时人作饼所用的两种发酵方法。其中的“作饼酵法”,是将酸浆煎浓后,再“用粳米一升著浆”,即将粳米放进浆里慢煮,其成品即“酵”。
当时,人们还开始了米粉的制作。《齐民要术》引《食次》中提到的“水蜜中半,以和米屑”作成的“粲”,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米粉。因其煮熟后,乱如麻线,纠集缠绕在一起,所以时人又送它一个“乱积”的名号。至于用糯米饭舂成糍粑,再擀饼、切条晒干,然后入油锅炸熟,捞出滚糖成丸的“白茧糖”和染成黄色的“黄茧糖”,则开创了油炸糍粑的先例。
唐代的岭南人,还对用生熟米粉制成的米饼情有独钟。唐段公路《北户录》就说:“广州南尚米饼。合生熟粉为之,规白可爱,薄而复韧,亦食品中珍物也。”
用糯米制作的汤圆,在唐代被称作“粉团”,是当时很流行的端午节食品。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就说: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
用米粉制作糕食,更成为宋代一些乡村人家的绝活。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中记载的洞庭饐系“采蓬与橘叶捣之,加蜜和米粉作饐,合以叶蒸之”,因其合以橘叶,清香蔼然,古人因有“不待满林霜后熟,蒸来便作洞庭香”之誉。“广寒糕”则是用桂花合米粉作成的蒸糕:“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和米舂粉炊作糕。”
明人还喜欢以米粉制作馄饨,并蒸着吃。明末张自烈《正字通》即云:“今馄饨即饺饵别名,俗屑米面为末,空中,裹馅,类弹丸形,大小不一,笼蒸啖之。”
明末清初,米粉、特别是糯米粉,已成为时人制作点心的主要用料。据《广东新语》载,当时的广东人仅用糯米便制作出“米花”、“沙壅”、“白饼”、“粉果”等点心类食品:
以糯饭盘结诸花,入油煮之,名曰“米花”。以糯粉杂白糖沙,入猪脂煮之,名“沙壅”。以糯粳相杂炒成粉,置方圆印中敲击之,使坚如铁石,名为“白饼”。……平常则作“粉果”。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脂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荼蘼露、竹胎、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则与茶素相杂而行者也。一名“粉角”。
清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记述的用糯米粉制作的“粉枣”,更堪称稻米制品中的精品:“江米[晒变色上白者佳]磨细粉称过,滚水和成饼,再入滚水煮透,浮起取出,冷。每斤入芋汁七钱,搅匀,和好。切指顶大,晒极干,入温油慢泡,以软为度,渐入热油,后入滚油。候放开,仍入温油。候冷取出,白糖掺粘。”从用料、制作器皿到制作工序,甚至在制作时间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其制作之精美可想而知。可说是将稻米的食用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略)
版权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9
楼主 龙鼎飘香  发布于 2017-12-17 16:50:48 +0800 CST  
我们的衣食父母
楼主 龙鼎飘香  发布于 2017-12-19 09:10:29 +0800 CST  

楼主:龙鼎飘香

字数:6198

发表时间:2017-12-18 00:50: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19 11:42:30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