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scufs83 2017-12-09 14:01:29
再说一下荆州的人选。刘备是不信任张飞的。张飞在徐州让刘备当了次丧家之犬,所以刘备汉中都交给了魏延而不是张飞更别替荆州了。而且在赤壁之战后张飞是跟随孙权部队出阵而关羽是独立领兵出阵,可以看出当时两者地位的差距。刘备也不看好赵云,重来没有给予赵云单独领兵的机会。诸葛亮跟随刘备时间太短又有很深的刘琦背景,刘备不会托付给他。选来选去只有关羽了。
之前听过一个说法,黄承彦就是黄祖,刘琦一派的大佬。......
-----------------------------
@ty_阿铭850 2017-12-11 12:44:18
谢谢捧场。对刘备不信任张飞的意见不敢苟同。
如前所述,刘备手下就这两个能打的武将,关羽强于张飞,可以率偏师别出,镇守一方,张飞跟刘备,刘备自己不能打,必须依靠张飞。刘备拥有荆州后对关、张的任命是很耐人寻味的。张飞为宜都太守,实领,关羽为襄阳太守,遥领。这两者区别很大的。实领是军政大权在手,可以拥有地盘,收取赋税,遥领则啥也没有,只是个名头。刘备要是对关羽没有一点戒心的话,完全可以让关羽实......
-----------------------------
啊,不好意思,有点地方出错了,这个东西发上去又不能改。刘备称帝后,关羽已经死了,张飞升车骑将军这事不能拿来和关羽做对比了。非常抱歉。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1 13:14:50 +0800 CST  
重发一次
谢谢捧场。对刘备不信任张飞的意见不敢苟同。
如前所述,刘备手下就这两个能打的武将,关羽强于张飞,可以率偏师别出,镇守一方,张飞跟刘备,刘备自己不能打,必须依靠张飞。刘备拥有荆州后对关、张的任命是很耐人寻味的。张飞为宜都太守,实领,关羽为襄阳太守,遥领。这两者区别很大的。实领是军政大权在手,可以拥有地盘,收取赋税,遥领则啥也没有,只是个名头。刘备要是对关羽没有一点戒心的话,完全可以让关羽实领重镇南郡的太守,但刘备却没这么做,只给了一个虚名。
最后关羽董督荆州,也是个很奇怪的头衔,督,只是对军队有管辖权,行政管辖权却在荆州从事潘睿的手上,这是否也有限制约束关羽之嫌呢?
不任命张飞为汉中太守,不代表对张飞不信任,是因为刘备了解张飞没有那个能力。蜀汉建国后,主要对外防御重镇有三个地方,荆州、汉中、阆中,张飞镇守阆中七年,怎么能说刘备不信任张飞?
黄承彦和黄祖是同一人的说法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提出这个说法的人是怎么论证的,不敢妄加评论。但如果只是因为其名字的关系这一个论据,恐怕难以立论。黄承彦无名,黄祖无字,还真是可以产生联想的巧合。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1 13:16:16 +0800 CST  
@zuoan770 2017-12-11 10:54:35
@ty_阿铭850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捧场。在下换号发帖后,先生是第一个打赏的,深表感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1 15:58:58 +0800 CST  
曹操广泛征召和使用人才与曹操的用人理念有关,也与现实客观环境有关。前面讲过,曹操刚出道时和袁绍有过一番关于今后发展方向的对话,袁绍是南据黄河,北连戎狄以争天下,而曹操则是任用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往。“任智御道”是曹操可以选择的唯一道路。曹操没有四世三公的家世和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资源,相反还是阉竖之后,没有祖宗余荫的庇护,靠自己一人之力是不足以成大事的,必须依赖更多的人才来为自己服务,来帮助自己成大事。曹操所谓的“以道御之”的“道”,可以理解为大道、正道,也可以理解为曹操立身成事的统治之道,换句话说,曹操就是要任用天下的人才来实现自己的统治之道。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曹操特别注意吸引和任用人才。曹操的人才库大致由三类人组成:
1、由曹氏、夏侯氏等沛谯宗族子弟或亲戚组成的军事人才,这是曹操的核心集团,曹操的主要军事力量由这些人所掌握;
2、由颍川文人组成的谋士集团;
3、降将,有文有武。除了主要军事力量掌握在宗族子弟或亲戚手里不容他人染指以外,曹操对人才的使用做到了“唯才是举”,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靠出色的人格魅力和能力吸引人才。特别是起兵之初,许多人才都汇聚到势力最强实力最大的袁绍那里,一直到官渡之战前,曹操阵营里的许多文武官员都和袁绍保持着联系,随时准备倒向袁绍。以当时的情势来看这也是人求自保的人之常情,曹操对此也表示理解,并未追究这些人。但也有独具慧眼的人才早就看出袁绍不足以成大事而弃袁投曹,其中最为优秀的就有荀彧、郭嘉等,他们完全就是冲着曹操的人格魅力和潜在的争霸天下的能力而来的。不光有文臣,还有武将,如袁绍的大将朱灵。和曹操相比,袁绍的个人魅力和能力相差实在太远,早期集中在袁绍那里的人才多数投奔或投降了曹操,成为曹操倚重的人才。
二、不以个人好恶妄杀人才。三国前期,大小军阀林林总总不可胜数,受利益驱使而分分合合的现象屡见不鲜。今日的朋友成为明日的敌人,明日的朋友曾是昨天的敌人,其间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是是非非恩怨情仇,若率性而为的快意恩仇,势必陷入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难成大事。这是江湖侠客的行为,不是一个优秀政治家的行为。曹操在面对个人好恶、个人恩怨时,总能从大局出发,为未来着想,体现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胸襟和气度。
刘备是曹操眼中唯一能与自己抗衡的英雄,郭嘉、程昱都建议杀掉刘备,但曹操没有采纳,其中的理由是害怕因此而失掉爱贤的美名,让本想来投奔的人才望而生畏。
不听袁绍的指使去杀杨彪、梁绍、孔融,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魏种,是曹操举荐的孝廉,深得曹操的信任,在张邈、陈宫兖州叛乱时,曹操曾信誓旦旦地说只有魏种不会抛弃我,结果魏种抛弃了他向北逃跑了,使曹操颜面尽失,气得发誓就算魏种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抓住他重罚。等到真的抓住魏种后,曹操却亲自“释其缚而用之”,理由只有一个“唯其才也”。
张绣,两降两叛,特别是第一次叛变导致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给曹操带来巨大的心理伤痛,但当张绣第二次投降时,曹操仍然接纳了他,并为自己过继给二弟曹彬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陈琳为袁绍作《为袁绍檄豫州文》,辱及曹操三代,抓获陈琳后,曹操只是口头埋怨了几句,并没打击报复,还任命陈琳为司空军师祭酒,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
……
面对这些或将成为自己的对手、或是抛弃自己的亲信、甚或是害死自己亲人、爱将、辱骂过自己祖先的人,曹操都能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好恶和恩怨,仍然给予重任,确实显示出曹操超越个人意识的用人观。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1 17:28:53 +0800 CST  
杀荀彧。这个前面已经讲过,此不赘述。
杀崔琰。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年少时喜好击剑,二十九岁时到北海郡求学于大儒郑玄,还没学到一年,就遇到黄巾军攻打北海,郑玄带领门人弟子到不其山(今山东省即墨县)避乱。因缺粮,郑玄被迫解散门人弟子。崔琰回家的路上盗匪充斥,难以回家,只好在青、徐、兖、豫四州的郊外流浪。后来又流浪到寿春,四年以后才得以还乡。
大将军袁绍征其为骑都尉。崔琰曾谏劝过袁绍不要发动战争,守境述职,使百姓安宁。袁绍死后,袁谭、袁尚都想得到崔琰,崔琰称病不出,以此得罪袁尚,被关押起来。多亏了阴夔、陈琳的营救才幸免于死。曹操灭袁绍领冀州牧任命崔琰为别驾从事。
前面已经讲过清河崔氏和崔琰的一些事情,此不赘述。
崔琰为曹丕师傅时对曹丕要求很严格。曹丕喜欢打猎,曹操征并州时以曹丕在邺留守,曹丕就经常戎装便服出去打猎,崔琰不假辞色极力劝阻。曹丕也只能接受,并希望崔琰继续监督自己。
曹操为丞相后,先后任用崔琰为东、西曹掾属、征事,专门负责人才的录用、选拔、考核。曹操建立魏王国时为尚书,当时还未立太子,曹操在曹丕与曹植之间犹疑不定,就下密函征求几位重臣的意见。既为密函,自当保密,有意见建议也应秘密呈报,只有崔琰公开回答说:“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上五官将(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曹操对崔琰的公忠亮节非常感慨。之所以感慨,是因为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与崔琰有亲。而曹植之妻因为穿锦绣服饰被曹操看见赐死,崔琰就与曹操有私仇。崔琰不因私废公而为国举贤,确有公忠亮节之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师傅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人头地,特别是王者之师,一旦学生胜出,师傅即成为帝王之师,这是历代文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历代太傅、少傅偏私拥立自己的学生为帝之事,数不胜数。
崔琰正直威严,不光群臣敬畏,就连曹操对他也有些忌惮。前面讲过曹操以崔琰假冒自己接受匈奴使者朝见的故事,匈奴使者凭气度认为曹操才是英雄。真人侧立,假冒者估计也底气不足心怀忐忑。
崔琰曾举荐了一个叫杨训的人给曹操。曹操为魏王后,此人写了一个表称赞曹操,受到一些人的讥讽,认为其轻浮虚伪,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拍马屁。崔琰找杨训拿草稿来看,然后给杨训写信说,“看了这个表,觉得很好啊!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的本意是针对那些讥讽的人,认为那些人喜好指责而不遵循情理。估计崔琰因为正直,担任选拔人才的官员时得罪了不少人,就有人将这件事添油加醋地报告给了曹操,说崔琰“傲世怨谤”曹操竟然相信了,也认为是“意指不逊”,就以此为由罚崔琰为徒隶。
崔琰被罚后仍然交通宾客,门庭若市。崔琰在和宾客交谈时面部表情比较丰富,好像有所瞋恨。其实这也很正常,关键是要看谈话内容是什么。曹操有心要害崔琰,就认为崔琰是在怨恨自己,又以此赐崔琰死。
崔琰的死很有戏剧性。曹操派人去暗示崔琰自杀,以三天为期。不知道是这人语言技巧不足,或者是崔琰领悟能力较差,几天过后,这人向曹操报告说崔琰仍然平安如故,气得曹操大怒,说:“崔琰是想要我亲自拿刀锯去杀他吗!”这位官吏将曹操的话转告给崔琰,崔琰才恍然大悟,向这人道歉说:“我真是太笨,不知道曹公恨我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于是自杀。
曹操残杀忠良之臣,使崔琰蒙受了不白之冤。陈寿在《三国志·崔琰传》里列举了曹操杀孔融、许攸、娄圭之后接着说道:“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曹操杀崔琰的真实原因是崔琰公开回答了曹操征求立太子一事的秘密,引起群臣异动,给曹操建储带来被动和麻烦。太子乃国之根本,崔琰提前暴露了曹操已有设太子之想,并公开表示支持曹丕,就算崔琰是出自公心而非贪图拥立之功,但此时曹操本人并未下决心立曹丕,还在立曹丕还是立曹植之间犹豫。
此事涉及王家秘密和政权的延续稳定,没有人敢于公开讨论这个事情。曹操也一直是以秘密的方式征求大臣意见,比如桓阶、毛玠都是秘密和曹操进行这件事情的讨论。贾诩在曹操秘密征求这件事情时,也不敢直言不讳地说,而是老奸巨猾地说了句:“思袁本初、刘表事”,以此暗示曹操立曹丕。崔琰公开谈论建储机密使曹操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引起朝政波动。事涉国本,为了保证曹氏政权的稳固和延续,曹操只能杀崔琰以禁绝世人公开议论建储之口。而这个理由只能藏之于心,不能宣之于外。
正直耿介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特点,长于谋国而短于谋身,很容易被人利用遭人暗算。崔琰一案,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崔琰实际上是死于曹操儿子的夺嫡之争,被曹植的心腹丁仪暗算了。下面讲到夺嫡之争时再详细述说。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1 17:30:24 +0800 CST  
@scufs83 2017-12-11 18:56:09
不好意思,又直接评论了。。
说一下刘备对荆州态度的看法。诸葛亮的隆中对,算是刘备集团的一个比较合理可行的纲领。荆州在隆中对中份量是非常重的,可以说是一个前提。刘备放弃荆州等于否定之前的计划。
而且荆州的人口和粮食产量是非常之大。刘表时期荆州能够保持7.8万部队,非常富饶。关羽凭借3郡的人力物力也能勉强支撑3万部队。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刘备为何要放弃?
-----------------------------
谢谢捧场,没关系,人都有积习难改的弱点。
先生对崔琰的看法比较中肯,只要有人安心要陷害崔琰,那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乎”怎么也能给人以口实,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可以解读出完全不同的内容,崔琰确实如先生所说,有依仗清河崔氏势力的地方。他是曹丕师傅,在曹操还没决定立谁为储时公开拥立曹丕,既让曹操被动,又容易引起朝臣纷争,曹操必杀之。
崔琰这招很老辣,曹植是他从女婿,他却公开拥立曹丕,显示其公而无私,曹操杀他要冒很大风险,这也是崔琰没想到曹操真要杀他敢杀他的原因。
三国三个君主都是寒门出身,思想都比较接近。曹丕中人之资,还不如曹睿。
三国前期,天下相对安宁的有辽东、交州、荆州、益州,前两个边远贫穷,中原诸侯不大感兴趣,后两个近而富庶,特别是荆州,成为各方诸侯觊觎之地,曹操征荆州最想要的就是荆州的粮食,刘备借到荆州后更是依赖荆州的富庶而迅速发展壮大。在没取得益州的情况下,荆州是刘备赖以生存的根据地。
益州也是沃野千里,带甲十万的富庶之地,刘备全取益州后,荆州受到孙权压迫而只剩下三郡,和益州相比,显然益州重要得多,除了实际面积、富庶程度外,还得到了蜀道天险为屏障,为江山社稷稳固延续计,两相比较,可以放弃荆州。章太炎说不惜以荆州全土,有些夸张,这时的荆州全土也就三个郡而已。
这就涉及到隆中对的问题,刘备基本执行的是隆中对战略,为了长远利益暂时放弃荆州,并不意味着永远放弃荆州,放弃隆中对战略,这就是刘备后来发动夷陵之战的原因。这是一场豪赌,也只有刘备这样具有枭雄本色的人才做得出来的豪赌。
后面讲到夷陵之战时会提到这些问题。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2 12:57:09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7-12-12 11:36:38
继续支持兄台佳作!
-----------------------------
谢兄台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2 13:03:25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7-12-12 13:06:31
楼主辛苦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2 13:08:34 +0800 CST  
杀杨修。另外一个因为事涉夺嫡而被曹操杀掉的人是杨修。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其家族也是以儒学传家的四世三公,和汝南袁氏一样,所不同的是,汝南袁氏是习《孟氏易》,华阴杨氏是习《欧阳尚书》。
曹操与杨氏家族有些过节,主要是因袁术而起。袁术与杨彪联姻,杨彪一直暗中帮助袁术,献帝回洛阳时,杨彪就想让袁术来接。所以献帝刚到洛阳大会公卿时,曹操当时还是兖州刺史,一上殿,杨彪就按捺不住满腔愤怒以至形诸于色,曹操发现后,害怕杨彪当庭对自己不利,赶紧借口拉肚子上厕所,跑回军营。袁绍也讨厌杨彪、孔融等人,叫曹操杀他们,曹操将杨彪下狱,准备以“大逆”之罪杀之,幸得满宠的苦肉计和孔融及时相救才幸免于难。曹操没杀杨彪是因为当时自己实力有限,不敢妄杀杨彪、孔融等名人担上杀贤害能的名声,影响自己的形象,使其他人舍己投人。
杨修博学多才,被曹操征为仓曹属主簿,深得曹操信任,以至于自曹丕以下的大小官员都争着与其结交,其中与曹植的关系最为亲密,最终卷入了曹植与曹丕的夺嫡之争中。
曹操杀杨修,并不是像通常所说的嫉恨杨修的文才。常举的例子有:门中写活为阔、一盒酥为一人一口酥、鸡肋口令意为要撤军、解曹娥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为“绝妙好辤(辞)”等,这些不过是猜字测字的雕虫小技,雄才大略的曹操断不会因此而小肚鸡肠地去杀人。杀他,不是上面那些小聪明,而是他卷入了夺嫡之争。具体过程,还是留到后面再讲。
杀许攸。过程前面已经讲过,此不赘述。曹操杀许攸主要是为了维护个人的领袖形象,树立个人威望。如果老是有一个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呼小叫地呼喊领袖的小名,到处张杨没有自己的计策,这个领袖就当不上做不成,那么,这个领袖怎样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啊?许攸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杀娄圭。娄圭也是死在口无遮拦。娄圭和许攸一样,是曹操青年时期的朋友,因其智谋过人,曹操对他也不错,但还是有戒心,不让娄圭统兵,只做参谋。曹操为安抚娄圭,赏赐给娄圭许多财物。曹操自己就曾经说过:“娄圭比我还富,但权势不如我。”也经常感叹娄圭的谋略胜过自己。
后来,娄圭与南郡人习授(此人资料不详,应是荆州望族大姓习氏家族的人)同乘一车,看到曹操外出,习授感叹曹操父子的权势,有点像刘邦看见秦始皇外出时的感叹。娄圭此时多了句嘴,说:“人生在世,事情要自己做到,怎么能光看别人呢?”没想到习授是个小人,转身就去向曹操告密,曹操认为娄圭心怀不满,意图诽谤,于是将其杀害。(总觉得曹操杀娄圭是出于嫉妒和自卑)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2 16:35:27 +0800 CST  
曹操治国用法、用人尚才,贯穿其中的思想主旨是对儒学世家的反动和抗衡。陈寅恪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曹操三令,大旨以为有德者未必有才,而有才者,或负不仁不孝、贪诈的污名。这是明白宣示儒家豪族自来所尊奉的金科玉律并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据,汉征辟制度的标准儒教已经完全破产,不可依据。三令标明了曹操政策之所在——标准是才,不是道德。三令的颁布,是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的一个大变革,并非仅止是为了求才干于一时。如果深入一步,联系曹操的阶级出身来考虑,就可知曹操出身阉宦家庭,而阉宦之人,在儒家经典教义中不能占有政治上的地位,若不对此不两立的儒家教义摧陷廓清,则本身无以立足、更无以与儒家豪族人物如袁绍之辈相竞争。从摧陷廓清儒家豪族金科玉律来说,此三令可视为曹魏皇室大政方针的宣言。”刘大杰先生也说:曹操的用人政策“正式毁灭了儒家的仁孝学说,而仁孝学说,又是儒家思想的根底”。
东汉末期,宦官专权于朝廷,儒学豪族则把持仕进,进行政治垄断、经济兼并,寒门士人仕进无望,庶民百姓度日维艰,以寒门政治取代豪门政治成为民心所向。曹操正是逆豪门而动顺应这个时势,豪门讲求名教孝顺,曹操就招纳不仁不孝;豪门世传儒学,曹操就力行法治;豪门崇尚奢华,曹操就提倡俭朴,以此“道”击败儒学豪族的代表袁绍,开创了魏国寒门统治时期。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2 16:35:57 +0800 CST  
第二,经济方面。主要是屯田和兴修水利。
由于战乱的影响,田地荒芜,人口流失,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粮食成了决定社会安稳和战争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三国时期的各路军阀交战中,经常会出现因为粮食缺乏或耗尽而战败、罢战、撤兵的事例,也经常出现军队收粮、抢粮事例。民间因为缺粮也经常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官渡之战,曹操因烧毁了袁绍乌巢屯粮才取胜;曹操和吕布大战于濮阳,因为粮尽罢兵;诸葛亮北伐中有几次都是因为粮食不济而撤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受黄巾军“屯壁”方式的影响,接受枣祗、韩浩的建议,利用从黄巾军收缴的生产工具,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在许县进行屯田试点,取得成功后推广到所占据的其他郡县。
曹操对农业生产涉及国家命运的关系认识得非常深刻,他认为:“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国人因为重视农业而兼并天下,汉武帝凭借屯田安定西域,这是前代人留下来的优良的治国方式。”所以大兴屯田。而建安元年在许县的试点取得成功,收获一百万斛谷物。这个成就极大地鼓舞了曹操,于是要求各州郡都要设置专职的屯田官,并在各州郡设置谷仓储存粮食。以后出征就可以就地取粮,免去了运粮之苦。这是曹操最终能平定整个北方的基础和条件。
枣祗应该是第一个专司屯田的官员,被曹操任命为“屯田都尉”,然后是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屯田之功,以此二人为最,屯田起于枣祗而成于任峻。
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管理官员为屯田司马,依次往上有典农都尉(与县令同级)、典农中郎将(与郡守同级)。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由大司农直接管理。与和平时期比较,民屯的税赋远高于以前自耕农时期。除民屯外还有军屯。设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进行管理。生产者主要是士兵及其家属,即“士家”。所谓士家,就是世代当兵的家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代代相传。曹魏时规定,这些家庭的妇女只能嫁给士兵,寡妇也要由官府作主嫁给士兵。士家是世袭制,子弟一般不能做官,也不能脱籍。军屯更是对士兵及家属的额外剥削压榨,但就当时而言,还是利大于弊,既解决了军粮的供应,又让流离失所的农民有了较为安稳的生活状态,比起四处流浪逃荒来讲,还是聊胜于无。
在屯田的同时,曹操坚决打击豪门世族对土地的兼并。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九月,曹操占领冀州后,下令免去当地农户当年租赋,每亩只收田租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并加重对豪强兼并土地的打击。废止了汉代征收的口赋和算赋,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曹操还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来充实编户,加强农业生产,使濒于崩溃的农业生产得以逐渐恢复和发展,为曹操平定北方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
曹操农业生产重点区域在华北,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看上去很适合农业的发展,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华北平原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有两个先天性的不利因素:一是水资源缺乏,降雨量小。只有黄河、海河、淮河三大水系,其中主要是黄河。秦汉时期,黄河水没现在这么多泥沙,还是比较清澈,当时叫大河,后来完全变黄后才叫黄河。华北平原一年的降雨量只有20到25英寸,这个降雨量按照欧美的标准就叫作灾难了。正常情况下,这个降雨量勉强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冬天气候严寒,农作物不能生长,因此华北平原的农作物生长期只有半年。因此,在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空气、土壤和水中,华北平原最缺的是水。也因此,中国历史上凡是北方政权都非常重视水利工程。
曹操大力兴修水利并卓有成效,如在舒城兴建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其余的有芍陂、茹陂、郑陂、鄢汝新陂、小弋阳陂、戾陵堨、车箱渠、雎阳渠、百尺渠及颖水南北诸陂,成国渠,临晋陂等水利设施。(陂即水库;堨即拦水坝)。
曹操兴修水利工程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屯田之需;二是为战争之需。水运粮食和士兵的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所以在兴修水利工程时经常是筑坝拦水,修建得也不是很牢固,特别是为战争而修的,要抢时间,所以虽然也有一时之利,但也有造成长期之害的。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2 16:36:47 +0800 CST  
@scufs83 2017-12-12 23:54:52
曹操的人才选拔做的很失败。唯才是举,但是如何判定是否才?谁来判定是否有才?选拔对象是谁?曹操手下的人才除了军人也没有太多寒门子弟。
-----------------------------
谢谢捧场。这个说法有些武断。选拔所有人才,特别指出包括所谓品行不好的人。至于人才的标准和判定,是由推荐的官员负责,认为这个人有才就推荐,然后由主管官员进行考核任用。向中央政府推荐的,由丞相府东西曹考核,崔琰、毛玠等人就是干这个的,向州郡推荐的,由州郡有关部门负责。曹操占据半壁江山,是三国时拥有人才最多的一方,连诸葛亮都感叹魏殊多人,这和曹操唯才是举的政策有很大关系的。
朝廷大臣是人才,地方官员也是人才,像张既、梁习、杜畿、田豫、贾逵这些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啊。
中国古代真的有统一人才标准的是宋、明、清时代的科举。
有用的就是人才。非要弄个统一标准来认定是很难的事情,今天都不能完全做到。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3 17:25:45 +0800 CST  
在以屯田、兴修水利开发经济的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曹操非常节俭,后宫妃嫔都不穿锦绣衣服,鞋子也是素面,没有任何刺绣,帷帐屏风坏了就缝补上,被褥只要能保暖就行,也没有花哨的刺绣。
曹操以身作则,也严禁自己家人穿锦绣服饰,曹植的妻子就是因为违背此令被曹操所杀。这里有必要提到毛玠,因为他也是个节俭得出奇的人,为曹操厉行节俭之风做了较大的贡献。
毛玠就是第一个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人,后来为曹操东曹掾、魏王国礼部尚书,一直都主要从事人才选拔工作。毛玠非常节俭,布衣素食,得到的赏赐都用来救济贫苦的族人,家无余财。因此,毛玠也特别讨厌那些崇尚华丽的人,对政绩不显著但财产丰厚的官员统统予以罢免,并且长期不用。这就使得在职官员和求职人员都不敢在毛玠面前显富摆阔。官员回京城的还故意把脸弄脏,穿破旧衣服,乘坐柴车。军吏进府,也都穿朝服步行。对奢侈之风确实有所打击,但这也有些矫枉过正,无论官员正直清廉能工与否,都要伪装出节俭的样子,造成一种假象。清朝道光皇帝时期也出现过这一幕。道光简朴,常穿补丁衣服,朝臣全不敢穿新衣,都把衣服撕破打上补丁才穿,以至于打补丁的钱超过买衣服的钱。朝会时满朝文武全穿补丁衣服,成为一个奇葩的景象。退朝回来,该贪的还是照贪,该奢的还是照奢。一个假字害死人啊。
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这种一贯俭朴作风,认为:“天下尚未安定,不要遵循古代守丧和厚葬的习俗。下葬完毕后,就可以脱去孝服。边关和重要地区的带兵将领不准离开驻防之地。其他官员也各尽其职。下葬时只需要穿上当季衣服就可以了,不准用金玉珍宝陪葬。”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3 17:37:29 +0800 CST  
第三,文化教育方面。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八年(公元203年),曹操两下修学令,将请教师教育阵亡将士子女的规定推广扩大到各地,要求满五百户以上的县都要设置专门的负责教育的校官,对优秀青少年进行教育。
河东太守杜畿、南阳太守杨俊、弘农太守令狐邵、平原王烈、扬州刺史刘馥等都积极贯彻了曹操的指令,大力兴办教育。东晋庾亮在《武昌开置学官教》一文中对曹操大兴学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曹操在战争期间还能大兴教育,真是通才。
曹操本来就是个诗人,与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统称为“三曹”,与建安七子一起开创了建安文风。
建安七子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因七子曾同居邺城,故也称“邺中七子”)其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人都在经历了各自不同的战乱之苦后投奔了曹操,过上了安定富贵的生活,所以他们尊崇歌颂曹操,与曹氏父子有许多诗文交往。
建安七子的成就主要是在前期颠沛流离之时取得的,战乱、灾荒、瘟疫造成的人生无常、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最能激发文人的情怀和感慨。后期安定后,经常参加曹氏父子的宴请冶游,衣食无忧了,就没有那么多感伤,多的成了对曹氏父子的感恩戴德,诗文中就出现了低三下四的清客陪臣之态,变得庸俗不堪了。当然这也可以理解,这些人大都吃过战乱之苦,全靠曹操才能够过上安稳富裕的生活,自然会感激曹操。
建安七子各有所长,但风格相似。孔融长于奏议散文;王粲诗、赋、散文俱佳;刘桢擅长诗歌;陈琳、阮瑀长于章表书记,陈琳刚劲有力,阮瑀自然畅达;徐干、应玚诗、赋皆能。建安七子创作风格的共同特点为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总结并得到后世的认可,就是:“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学史上用四个字来总结:建安风骨。
曹氏父子也各有所长。曹操长于诗歌,现存诗歌全是乐府歌辞,体现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歌特征。曹操的诗歌内容大致为两类,一类是悯时悼乱反映现实的如《薤露行》、《蒿里行》等;一类是感悟人生抒发情怀的如《短歌行》、《龟虽寿》等。诗歌形式多为五言、四言,特别是四言诗在《诗经》之后逐渐衰落甚至消失,在曹操手中重生并大放光芒。曹操是自《诗经》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最擅长写四言诗的诗人。诗歌风格为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沉郁雄健。曹操反映现实的诗歌多为亲见亲历,故真实感人,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既开启了建安文学新风,也对后世现实主义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曹丕长于文学评论,其所著《典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其中所提“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具有对以前文学价值评判的颠覆性意义,将文学被视为雕虫小技提升到与儒家经典价值相同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曹植长于辞赋,文采飞扬,最具才情。明代王士祯评论汉魏二千年以来的诗人时,认为堪称“仙才”者,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
在曹操的引领下,建安时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辉煌的珍贵时期。
曹操不光是通常所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个书法家。经常与出名的书法家如钟繇、梁鹄、邯郸淳、韦诞、孙子荆等人切磋书艺,特别还喜爱梁鹄的书法,行军打仗时也要把梁鹄的书法挂在帐中,有空就慢慢欣赏。魏宫的牌匾也都是梁鹄所写。
曹操自身书法成就也非常高,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都称赞其书法作品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论”之大美。可惜现在几乎都遗失了。现存于世的只有两个字,即曹操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现存于汉中博物馆内。
另外曹操对音律、围棋、医药等也颇有研究。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3 17:38:37 +0800 CST  
简单总结一下曹操的性格特征吧。
几乎没有人能透彻地说清楚曹操的个性,舞台上诡异的白色脸谱一厢情愿地夸张着曹操的奸诈,而曹操的个性,又岂能仅有一种颜色?下面择其要而言之。
一、工于心计。曹操小时候是个喜欢游玩调皮捣蛋的少年。其父曹嵩估计比较溺爱曹操,对其管束不是很严。曹操自己也说少年时“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因为曹操喜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就经常在他父亲那里告状。每次告状后,曹操自然会受到父亲的数落甚至责骂,曹操心里很不舒服,就想办法毁坏叔父的可信度。有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就假装嘴巴歪了,叔父觉得奇怪,问他怎么了,曹操说中风了。叔父就去告诉曹嵩。曹嵩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叫曹操回家,一看嘴巴没有歪啊,就说:“叔父说你中风了,已经好了吗?”曹操说:“没有中风啊,只是叔父不喜欢我,看花样了吧。”从此以后叔父告曹操的事情,曹嵩都不再相信。曹操更加肆无忌惮地玩耍。
这个事情看似简单,其实是环环相扣前后联系紧密,设计得滴水不漏。因叔父数次告状,曹操才精心设计了这个圈套,少年时的曹操心思居然如此缜密。
少年曹操虽然贪玩,但在人生大事上却不糊涂,为了显名,不辞辛苦十分耐心地去等候太尉乔玄,果然如愿以偿。又听从乔玄的建议专程去找许劭卑辞厚礼请求许劭对自己作一个评价,并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成年后的曹操更是“诡计多端”,比如前面讲过的西征马超、韩遂时离间马、韩关系,对付关羽时,不为孙权保密,不让诸将追杀关羽,以诸侯礼厚葬关羽等行为。这些大事容易记住,说件小事吧。
曹操有次讨贼,军粮不够了,就私下和管理军粮的官员商量怎么办,官员说:“可以用小斗。”曹操同意了。后来士兵传言曹操欺负大家,群情汹汹,有哗变的危险。曹操就对该官员说:“只好借你的头来安抚大家,不然事情没办法解决。”就杀了该官员,公布其罪名为:“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平息了众怒。虽然曹操成功地化解了危机,显示出其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但这个办法对管理军粮的官员来说是非常残忍的,无辜成为曹操稳定军心的替罪羊。军粮不足,在三国征战时期是普遍现象,作为军队统帅,战前就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根据粮食的多少制定战略计划和应变策略,而不是临时以枉杀人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曹操的个人阴谋,不论是出于无奈还是出于救急,都是草菅人命,是对生命的蔑视和践踏。
曹操的思维非常敏锐,往往能急中生智地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种敏锐甚至救过自己的命。如在濮阳攻打吕布时,中计入城,被吕布骑兵抓住了。这些骑兵不认识曹操,问他曹操在哪里,曹操说前面骑着黄马逃跑的人就是,吕布骑兵放了他去追骑黄马者,曹操趁机逃离。
“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也是曹操急中生智编造出一片虚拟的梅林,解决了士兵缺水口渴的难题。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3 17:39:53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7-12-13 21:34:24
[d:赞]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3 22:00:06 +0800 CST  
二、率性真实。曹操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对情感的表达常常是不加掩饰自然流露,呈现出一个感性的诗人气质的曹操,而不是一个理性的政治家的曹操。
曹操和大家交谈时,说话幽默风趣,毫不隐瞒,说到高兴处时,居然笑得脑袋都浸到酒杯菜盘中,菜汁汤水都沾到头巾衣服上了。无所顾忌不顾形象的情绪表达,在政治家中实属罕见。就算是一般人在休闲时光亲友团聚时开怀大笑,也很少如此。
袁绍曾经得到过一枚玉印,和曹操在一起时,悄悄拿给曹操看,对袁绍这种鬼鬼祟祟居心不良的举动,曹操大笑着说:“我不会相信你的。”对袁绍的蔑视溢于言表。
曹操有时率性得都有些孩子气了。如在汉中征讨刘备时叫曹彰来和刘封交战的事。因为对方派干儿子挑战,就不远万里召唤自己的亲儿子来应战,此种行为,几乎是闻所未闻。
就是在政治上,曹操也是很直率的。比如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下《让县自明本志令》,其中就直截了当地说自己不能交出兵权,不能让位。在要回三个儿子推辞不受的爵位时也直截了当地说要用来作外援。毫不掩饰地直陈自己行为的真实目的,在政治家中也是不多见的。
三、慈爱的父亲。作为父亲,曹操对自己的儿子们爱护有加,也许曹操因为自己儿时是在无拘无束比较自由的环境里长大的,对儿子们的志向追求也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能够理解和尊重儿子们的选择。儿子们长大成人进入仕途,开始承担社会责任时,曹操也注重对他们的教育教诲,嘱咐他们遵纪守法爱惜自身努力建功立业。
曹彰不好读书,曹操曾经批评过他,要求他读诗书,曹彰不听,直接告诉曹操自己“喜好为将。”曹操问他:“为什么喜欢做将军?”曹彰回答说:“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听后大笑,也没再要求曹彰课读诗书了。后来曹彰真的成长为一员猛将,为曹操立下不少的战功。特别突出的是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代郡乌丸反叛,曹彰领军征讨,平息了叛乱,回来后曹操喜形于色,拉着曹彰的黄胡子说:“黄须儿竟大奇也!”拉扯儿子的胡须调侃儿子,也反映出曹操的率性、与儿子的亲密无间和对儿子的慈爱之心。
但曹操并不娇纵儿子,曹彰北以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的名义领兵北征乌丸,临行时曹操就严肃地告诫他:“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公私分明,不容私情。
曹彰以武艺深得曹操喜爱,曹植则以文采受到曹操青睐。对曹植,曹操也是寄予厚望,差点立其为太子。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征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城,临行前告诫曹植说:“”我从前为顿丘令时二十三岁。想想那时是行为,无悔于今。现在你也是二十三岁,要努力啊!”语重心长地嘱咐曹植要以自己为榜样勤于事业,做到无悔于自己的行为。由于曹植自身行为不检,在加上其兄曹丕的暗中算计,最终没能成为太子,
与太子曹丕之间的相处反而见得不多,能够见到的就只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冲死后,曹丕劝慰曹操,曹操对曹丕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这个对话也值得玩味,揭示出曹操对曹冲的喜爱并想传位给曹冲的想法。曹操作为父亲失去儿子深为不幸,曹丕作为继承人之一失去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则是大幸。始终觉得作为父亲的曹操对儿子曹丕这样说话的态度隐含着对曹丕的不满。但从曹丕对曹操的回忆中还是可以看出曹操对曹丕的影响。曹丕在《典论》里记叙了曹操酷爱学习手不释卷的事,深刻地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可见曹丕喜爱学习的习惯来自于曹操的言传身教。
不光爱护亲生儿子,对养子,曹操也视若己出一视同仁。还记得曹操食言自肥夺了关羽数次相求的秦宜禄的前妻杜氏的事吧。秦宜禄与杜氏生有一子,就是后来成为曹操养子的秦朗。曹操非常喜欢他,经常对宾客说:“世上有人喜爱养子和我一样吗?”秦朗长大后成为魏明帝曹叡的宠臣,但人品和能力都不大好,没多少建树,被《魏略》归在“佞幸篇”,看作是一个奸臣。与秦朗一起为曹操养子的还有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晏。曹操对何晏的爱护都引起曹丕的嫉妒和愤恨了。何晏后来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风气,成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何晏是个美男子,成语傅粉何郎就是说的他。其人虽有才华,却好色轻浮,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都不喜欢他,后来党附曹爽,为侍中尚书,典选举,爵列侯,仗势专政,终为司马懿所杀,夷三族。曹操喜爱的两个养子政治上都不成器,人品上都很低劣,难道遗传因素真那么重要?
曹操还喜好评价别人的儿子,就象现在的家长总喜欢比较评价别人的子女一样。如赞扬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望子成龙之心看来是古今皆同啊,雄才大略的曹操也同样如此。这和中国的宗法制度有关系,国家、家族都是通过传给儿子的方式来延续,自然希望儿子优异出众,能将国家、家族发扬光大。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4 17:16:02 +0800 CST  
四、深情的丈夫。作为丈夫,曹操对妻子情深意重,是一个好丈夫。此处重申易中天先生对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定义:一夫一妻多妾制。曹操一生有过两任妻子,一为丁夫人,一为卞夫人,曹操对她们都是有情有义恩爱尊重。
丁夫人的事情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只说卞夫人。卞夫人家庭出身是“倡家”,非良家子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曹操的妻妾中,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几乎没有,这和当时已经呈现出的门阀制有很大的关系,曹操宦官出身,属于寒门,是很难与望族大姓联姻的。不要说曹操,就是位居大将军的何进想与名门联姻也遭到断然拒绝,拒绝者还是何进的下属长史王谦。从丁夫人与曹操分手后,以织布为生还难以维系生活,还要依靠卞夫人经常周济度日的情形看,丁夫人也是出身寒门。
卞夫人勤俭朴素,恭谨谦逊,有母仪之德,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喜爱,曹操曾夸赞卞夫人“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是曹操妻妾中生子最多的一个,可见曹操对其之宠爱。曹操还规定诸子无母者,都由卞夫人抚养,亦可见其对卞夫人之信任。
但曹操对外戚并不骄纵,这和曹操与卞夫人自身道德品行有关,也和汉末外戚专权搅乱朝纲的经验教训有关。卞夫人的弟弟卞秉,建安时担任别部司马,经常在曹操面前抱怨官职太低,想得到更大的官职,曹操的回答颇具幽默,“你只需要做我的小舅子就够了,你还不知足吗?”卞秉求官不成,又找曹操要钱,曹操仍然不给,还讽刺他说“你就象偷盗者一样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一直到曹操去世,卞秉既没能升官,也没能发财。
曹操对妻子是有爱有情的,但对妻子以外的姬妾就很难说了,更多时候是把这些女人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是战利品。曹操有着强烈的雄性占有欲,几个姬妾都是被他见色起意强抢而来的。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不是理性意义上的人类,而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雄性动物,以捕获猎物拥有猎物吞噬猎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4 17:18:09 +0800 CST  
五、自信自恋。曹操弱冠成名,文治武功皆备,对自己的能力一直非常自信,在《三国志》里经常可以看到曹操说“这次我不会败了”、“这次我一定能胜”的话,也经常能够看到曹操打了胜仗后分析得胜的原因的记载,《三国志》中进行战后总结最多的就是曹操。
这类事情很多,不一一列举,最能表现曹操自信的是《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绝不是曹操为抬高自己地位或者为自己大权独揽编造出来的假象,而是当时客观存在的事实。吕布在给琅邪相萧建的信中也提到过这种现象“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曹丕《典论》中也说“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室名义征讨中原大小军阀,一统北方,确实起到了消除军阀混战防止进一步分裂的作用。
曹操也有自信过头变成自负的时候,赤壁之战,曹操从华容道突围,刚出来就沾沾自喜,认为刘备没有早点放火是失策,逃跑途中还不忘贬低刘备抬高自己。曹操年轻时作洛阳北部尉是司马懿的父亲尚书右丞司马防所举。曹操为魏王后,专门召司马防到邺城把酒叙谈,问司马防“我如今能够再作北部尉吗?”司马防回答说“我以前举荐你时,你只适合作北部尉。”曹操是存心戏弄羞辱司马防,非常自负,有那么点小人心态。
曹操也有些自恋,如征马超、韩遂时,得意洋洋地让马超、韩遂部队里秦、胡士兵观看。
曹操唯一不能自信自负的就是自身形象了。前面说过他让崔琰假装自己接待匈奴使者一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4 17:19:03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7-12-15 14:29:29
问候兄台,也曾写过襄樊之战的一些探究,个人认为,关羽擅自出兵的可能很大,而刘备,也许真的是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哈哈,互相探讨!
-----------------------------
谢兄台问候。前期没反应可以理解,半年时间都一点不动就殊不可解了。打个比方,关羽取胜报捷到成都用时1个月足够了吧,报捷是单兵速度快。按常理刘备这时应该派兵去巩固成果,再走4、5个月,如果从宜都、白帝派兵还要不了那么久,也还赶得上收拾残局接应关羽。但刘备是啥也没做,一点反应也没有,这就有问题了。
在没有新的证据出来以前,在下还是认为章太炎先生的观点更为合理。
谢谢兄台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2-15 15:26:03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