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转载)

世界局势20180518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8 15:04:50 +0800 CST  
NASA隐藏「人类太空舰队」太阳守望者密秘计划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8 15:19:16 +0800 CST  
人类灵魂的来源,目的,进化轨迹


“我们是五位昴宿星长老,专门帮助人类 去理解身体与自我福祉,我们注意到一个情形,现今在地球上所有的教导,尤其是新世纪教导的重心几乎都放在藉由连结更高脉轮(特别是心轮和第三眼),来提升个人的意识,而这样的教导则鲜少提及人体的重要性。正因如此,这反而是人们不平衡的主因。这样的情形阻碍了人们整合并运用更高层次的能量来帮助自己提升,因此我们依然看见许多人深陷在每日的失序的剧情之中。

​现在是大家认清这个事实的时候了,唯有透过你的身体,你才有机会去理解更高层次的能量并与之同工。

​人类的身体正如一个已经精细调音过的乐器,它会与更高层次的声音频率、色彩及神圣几何图形产生共振。

​有一些在我们的身体之中的特定神圣几何图形,会因为压力及我们本身的思考模式而变得失序,幸运的是~现在我们只要藉由DNA的启动,便可以将这一切带回到最原始的意识设定,并且为自己创造出真正的平安与幸福。

​正因为我们的双手与较高频率的天使、星际及其他在地球上护持我们的存有们直接紧密相连,所以我们的双手拥有许多治疗能量,同时我们的手指也携带著不可思议的力量。

​一根指头可以分为三个指节,我们手指的每一个指节,都携带著某个特定大师的能量。例如: 右手中指的第二指节,携带的是大天使拉斐尔的能量。

​因此当你将手指的某个指节指向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时,你可以将治疗能量直接送入该处,进而达到医治的疗效。而当这个部位被疗癒之后,身体自然也同时被疗癒了。

​这个疗癒方法的美好之处是~我们并不真正需要触及身体的某个部位即可达到治疗的效果。通常当我们将手指以特定方式指向需要被疗癒的身体部位10分钟,并且持续做这个动作21天之后,你会在身体创造出一个疗癒空间。再加上你为疗癒所设下的意图,身体自然会在这个疗癒空间中开始进行自我疗癒的动作。这是极为简单与容易操作的练习。

​为了疗癒目的而产生的手势位置共有65个,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使用手指,指著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即可达到疗效。

​因著各种身体问题的差异,有些疗癒可以在瞬间发生,但有些就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够达到疗效。”

​灵魂的目的

​我们的宇宙是神创造的一部分,为了经验更多的自己,神分裂成许多碎片。每一个碎片都是神的拷贝,神称为本来源头。本来源头也就是神(也称上帝、万有太一、无限造物者,指遍存于不断创造的众光之中的爱的本质,一切万有)。

​为了进化,灵魂必须经验一些事情才会成长。于是,神性创造者创造了一个叫极性整合的游戏。它需要灵魂来尝试黑暗与光明的角色,这游戏需要体验黑暗与光明的各个面向,学会极性的整合。一旦灵魂达到这目标,他们将再度与神性创造者合一。

​神也利用一个工具来帮助达到极性的整合,这工具叫13维怜悯法则。因为神本身是爱,因此这游戏也在学习无条件的爱与怜悯,不论存有选择扮演的角色是显化正向或是负向,所有的灵魂均被给予这工具。

​一旦足够多灵魂完成这工作,这个行星将转移到下一个次元,并影响所有星球,使之更接近神。

​每个宇宙、银河、星群、太阳系、行星、灵魂均有它要完全的神性计划,并被对应的天使监看帮助。自然的,天使也有它的神性计划,你也有你个人的神性计划,你也同时参与你的灵魂群、这个行星、这个太阳与这个银河的神性计划。

​灵魂产生

​神创造了宇宙后,为了体验这世界,于是神将自己分裂成无数片段,随着神圣片段的出生,神流泻出强烈的爱,爱成为光,光成为能,能变成物质。它们冲向浩瀚的虚空,身为一团强烈的能量球,每个大的存在体承载着上千个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神圣碎片——灵魂片段体——踏上了探险的征途,它们要体验分离,以便最后带着经验,重新与神结合。那是神圣的回归。

​灵魂是化身的本体,从神崩裂出来那一刻,就走上由低到高的进化回家之路。

​人是灵魂/心智/情绪/肉体的四合一复合体,本体是灵魂体。作为不可分割的神圣片段,灵魂不灭,因而,生命是永恒的。

​当四体平衡时,将会把一个实体带往更高的意识层面,即存在次元的提升。

​灵魂的目的是学习分离,体验宇宙,发现自己是谁,发现爱的源头,发现自己和宇宙的联结,最终带着所有的经验,回归源头。

​具体生命的意义在于心智和头脑的发展,思维的提升,灵魂的进化,慢慢学会超越恐惧、恨、外在形体的不同,以及先入为主的看法,认识到自己来自神圣造物,所有的存在都是一体的,所有的实体都是兄弟姐妹,生命的本源是无限的爱,达到智慧和道德的高超和永恒,最后回归源头。

​灵魂的好朋友

​肉体载具

​非物质性的灵魂“个别化了的精神意识”需要被装载在一种物质性的空间保护、感知、和互动的仪具里,借由这种具有感知和表达的“膜”,灵魂才能夠转化物质性的环境而与他们所负担的物质世界之限制性互动。借着与这些互动演进,转化它自己,成为一致。就在这种在“个别化了的意识”和“族类之灵魂的意识”之间的能量互换,使整体族类能夠从一种物质性的动物转化成一种“交互于次元之间的精神力量”。

​人类载具是物质世界与非物质世界之间的神奇的连结,是令人惊奇的合成物。当你了解了这些连结,它们将会把你带领到对于在你內的灵魂之了解。

​肉体载具有3个功能:

​1. 一个有着复杂的、情感性的冲动与本能之物质性肉身。

​2. 一套喂养你的意识与大脑之神经与资料采集器的系统。

​3. 一个横跨过你们整个族类和时代的知觉之集合体。

​灵魂的进化层次,并不以其载具——肉身——的层级来判断。有时候,高阶层灵魂的载具并不比最低级的灵魂的载具更进。

​灵魂进化轨迹

​进化是持续不断的创造过程,创造、经验与扩展意识,永续扩展对于造物者之爱的觉察之发展过程。

​例如,穿越我们在第三次元——自我觉察的次元——的人类经验,以进入第四次元——理解的次元。

​ 地球人类(以下所称人类特指地表人类。地心世界也有人类,具体请见其它资料《地心人类与地表人类的团聚已经准备就绪》)是以一个要去和这个世界互动并且聚焦到主要实相的身份,而存在于地球上的。为了保持人类和它的世界有稳定的互动,灵魂载具的设计者——中央族类——创造了某些知觉限制——譬如遗忘面纱——给人类。

​人类是宇宙中主要的肉体载具形式之一,像人类一样的载具存在遍及整个大宇宙,灵魂集体开展去探索和殖民不断扩张的宇宙,同时又要在他们完成之后回到最中心的地区。造物者希望灵魂去宇宙里探索和殖民,同时也希望灵魂回来,因此创造物在DNA里灌入了一种渴望回到起源之地的基本天性。

​进化路线的三个主要过程

​1. 族类以整体的身份,学会了如何把〝灵魂的载具〞接合到〝个别化了的意识〞,并且把〝灵魂的载具〞作为〝个别化了的意识〞之一种〝整合了的延伸〞来操作。当这发生时,〝灵魂的载具〞在振动上会被转变成与灵魂起共振,而这种能力--在一个族类的层次上--的出现,是‘发现伟大的入口’的一种结果。

​2. 族类在〝超宇宙网路〞上已经被正式接纳而成为会员的身份,并且已经和那些在它们的空间范围里〝已发现过伟大的入口的族类〞建立起了一些沟通的管道。

​3.族类能借由〝多重次元实相之技术〞在它的职责上负责任地去管理它的行星与照顾那些〝互补的生命形式〞,并且以非暴力的态度来避开那些〝非互补的生命形式〞。

​三次元之心灵载具在这种分离的情況下,神性的回忆被降低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你们把自己视为是与最初源头分离,也因此和它的能力是分离的,因此人类急着回到最初源头。

​但就像大部分的追寻者一样,在了解你的〝人类载具〞之前,你就试图要了解你最內部的灵魂--〝整体导航仪〞--之神秘的本质与它的创造者。

​你凭直觉知道了那最初源头是贮存在你內的,但如果你要伸展你的了解之可及的范围,那就好像是,在了解你站立于其上的行星之前,你就试图要去了解天上的星星。而当你的家乡都不被了解时,星星的知识有何用?

​具体说来,在进化之路上何者对实体有益,何者对实体无益而言,只有自己可以做决定。不过大部分已进化的灵魂同意两个大方针:第一,凡是伤害他人的行为,不会导致快速进化;第二,凡是涉及他人的行为,都必须获得共同意或允许,才可实行。

​地球人类实体的灵魂来源

​第三次元是实体与物质的次元实相,例如现在的地球层面。这个次元是立基在阴与阳的二元性系统,在这其中的每件事物看似都有与之相对的事物。

​第三次元地球人类是肉体/心智/情绪/灵魂四合一的生物,灵魂是本体。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宇宙间所有生物都有灵魂,有些没有灵魂的生物,比如仙女座的大部分实体即没有灵魂,其提升方式与地球人类不同。

​就灵魂而言,地球上有着许多混合的类型。地球文明承载了漫长星际文明史的战争、殖民、混血、收容和基因试验,地球人的灵魂来自不同的星系。例如,地球纪年50万年前,Maldek行星在银河战争中被击碎后(现在的小行星带),大约20亿Maldek行星实体的灵魂被安置到地球,继续它们第三次元的课程。由于历史久远,目前这个数字已减少(一些灵魂完成了第三次元课程,前往更高次元)。

​75000年前,大批火星人死亡后(也是由于战争),其灵魂被安置到地球,由于火星人好战,承载了火星人灵魂的部分地球人继承了这个好战的特性。目前约一半的地球人类具有火星人的灵魂。

​目前大约四分之一地球人的灵魂,来自地球本土第二次元的进化。另有近四分之一的灵魂来自其他星球。最后,还有约7000万流浪者,即来自高次元的实体。

​有的流浪者到地球已经几万年,有的刚刚才来。他们从其它和谐的次元来到地球, 进行某种工作,多半是困难且危险的。流浪者通常是以服务为导向的人群,并且可以预期的,他们通常有种不适应的感觉,觉得与地球环境格格不入,或觉得不属于这里。通常这些人拥有许多才能,在艺术上或者教导上,或只是单纯地分享愉悦与欢乐的气氛。

​大部分流浪者已经醒来。还有一些依旧沉睡着,忘记了自己是谁,他们还没有穿透遗忘面纱(这是来到地球必经的过程,如佛陀这样来自第九次元的化身来地球投生,也必须带上遗忘面纱,不同的是他很快即能穿透),他很可能会被困在第三次元的幻象,或者说身陷业力之中, 延迟他回家乡星球的时间,直到所有在这里产生的不平衡被平衡为止。

​不久的的将来,将有很多地球知名人士会一起站出来,承认自己不是来自地球。他们中有著名科幻片的导演,有身体能在空中转动投篮的著名运动员,也有著名的喜剧演员。他们的表态将成为地球开始连接并回归星际关系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 大量被灵性资料长期吸引的人,通常是流浪者,他们会觉得这些资料是有用的。

​地球是凸透镜银河系的基因图书馆。

​地球即将结束第三次元,将于2012前后扬升入第四次元,此过程中实体将面临巨大机会,因而灵魂投胎的机会早已被选取一空。

​目前降生的每个灵魂都是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新生代孩童的整体灵性也明显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地球振动提升需要,老灵魂具有优先投生权。

​地球宛如一件无价的珍宝,埋藏在层层黝黑的石堆瓦砾之中,将她光耀、绚烂的美散发到时空洞穴之中。地球在其价值尚未被发现、了解之前,正耐心等候她的子民为她举办一场加冕典礼。我们需要谨遵承诺在光明与黑暗间穿梭,以寻求自我转化之旅的誓约,敬重地球为了使我们获得自由所扮演的重大角色。去解开显露我们宇宙传承的线索,而不再被老天的虚名套牢。

​就像人有轮回转世一样,被视为人类全体的文明也有轮回转世。也就是说,地球的文明是循环文明。因此,请牢牢记住这句话,“一个结束正是一个开始。”​​​​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1:40:30 +0800 CST  
《阿米星星的孩子》——爱心的秘密‘’
安立奎·巴里奥斯(Enrique Barrios),出生于委内瑞拉,是一名小说家,著有阿米系列。本书作者回溯自己童年的经历,叙述书中主角和外星人之间的故事,传达给读者有关内在冥想、和平与灵性提升的讯息,以及对宇宙法则的了解。​

​书中的核心讲述爱心在宇宙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爱自己,关心自己,宽恕自己,

​爱别人,关心别人,宽恕别人。

​爱无所不在,爱就是真理

​爱启动万物,爱就是答案

​爱孕育万物,爱心即开悟

​爱就是密码,爱本是一体

​爱埋藏在心,爱就是法力

​爱所向无敌,爱就是力量

​爱产生光明,爱就是感恩

​爱没有恐惧,爱心就是造物主

​love is the key

​爱是共同的语言

​人人启动了心中的爱。

​因为爱心是幸福的源泉。

​爱心是唯一合法的「药物」。

​爱心是宇宙之中最高既逻辑。

​“爱”是一切问题的解决之道。

​要报答造物主,就需要去施爱。

​“爱”是宇宙“中心意识”的能量。

​爱心是生命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

​生命的意义是,拥有爱在你的心中。

​我们来到人世,是为了学习彼此相爱。

​爱可以存在任何地方,你亦可以创造出来。

​谁体验到爱,

​谁就能体验到造物主的存在。所有的人都是造物主以爱心创造和表现的结果。如果你有恐惧,爱是无法散发出来,爱即是答案。

​你不必刻意去爱人,你只要宽恕,爱便自然流露。

​爱心是宇宙的法律,我们的行动决定了星球的命运。一旦你体验过真正的宇宙之爱,你将永久性地改变。享受幸福生活的唯一秘方或者秘诀就是生活在爱心里。

​物质是身外之物,而幸福则与心灵,与爱心有密切关系。当你们消除自己的恐惧,你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着爱。

​爱宇宙,爱地球,爱人类,爱动物,爱生命,爱一切生灵。爱和平,爱帮助,爱公益,爱劳动。

​爱宇宙一切。

​有爱心的人不会瞧不起任何人,

​他会愿意为所有的人效力。爱之所以神秘,是因为虽然看不见但却能够感受到它的力量。爱心是人类意识里最微妙的成份,它可以证明生存的深刻含义。物质是「身外之物」而幸福则与「心灵」,与爱心有密切关系。造物主不是某个人,造物主就是爱心本身,或者说:

​爱心就是造物主。

​每当我感受到爱心时

​就体验到了造物主的存在,

​真理就是这么简单朴实。当爱心在我们心中觉醒的那一天,幸福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跟着来临。我们应该如何「爱」人呢?爱就是「接纳」。完全的接纳就是无条件的爱。当你们成为爱,你们周围的人,都将会改变,这股爱将会流到你们的周遭。

​如果我们只想赚取更多财富,也许办得到,但是却不能同时获得幸福,因为幸福是爱心结下的果实。智者知道这个秘密,所以只专心地寻找爱心。但是其他人并不知道,因此总是绕着外面漫无目标地寻寻觅觅。通往爱的秘诀,最快的途径是把所有的人类视为你的家人,心念即世界,心念即力量。

​愉快、幽默感、乐观、希望、勇敢、心灵纯洁、信心、宽恕、负责、乐于助人与真正的爱心,都是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人格特质:因为这些才是人类需要的文明力量,用不着呼唤爱心,因为它已经在我们心中,用不着请求它的出现,而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现身,自然而然地释放,自然而然地奉献出来。

​追求和平,给世界带来福祉和爱心:他们接近真正的宇宙意义。​​​​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1:43:46 +0800 CST  
大角星信息 疾病




我们想针对疾病的问题谈一谈。疾病仅仅是指出了你们一个或多个身体——肉体、心智体、情绪体甚至灵性体——上堵塞/不协调的能量(不适)(译注:疾病的英文是disease,分开来就是dis-ease,不适)。不适(Dis-ease)精确的反映出二元和分离,并且已经牢固的扎根在世界意识中,因为在多个不觉醒的前世里,每个人都曾经在那样的信念系统中生活。



上帝不会、也无法维持或支持任何不像祂自己的东西,因为祂就是一切之所是。如果疾病是神圣心智中的一个神圣理念,那么它将永远不可治愈,永远被神圣法则所支持。



在这个时期,当大量的细胞清理发生时,你们大部分人正在经历各种身体上的症状。然而,由于跟某种信念系统对齐了,或某些疾病的细胞记忆仍然在活跃,或者,偶尔是由于一个特定的选择过的功课,疾病也仍然在重新形成着。你们是创造者。无论何时,社会以某种方式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某种特定的疾病上,将会自动作为一种力量,让它更彻底的整合进普遍的人类心智中。



因为你们是灵性的存有,你真正的身体是灵性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永久的灵性能量身体,但第三维度的密度需要一个物质性的(更稠密的)身体。出生以前,每个灵魂都在指导之下选择了他们的父母、出生时间、名字(如果父母可以直觉的感知到它)、性别,和一个可以最佳服务于“完成他们在地球上选择学习的功课”之身体载具。



有些灵魂特别选择了具有身体或精神缺陷的身体,因为那将完美的服务于他们的灵魂成长或父母的灵魂成长(这通常是灵魂群体的决定)。灵魂并不会在怀孕时进入——如同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但大部分灵魂都会进进出出,直到怀孕的后期阶段,才永久性的进入它所选择的载具。这留给了灵魂时间去决定:是否这个载具、父母和环境可以最大的满足他们的期望。



永远不要根据任何你或其他人也许正在处理的身体、情绪或精神上的问题来评判自己或他人。完美身体的表象并不总是反映着一个较高的意识状态,因为二元的能量总是显化为对立的一对儿。你看到的生病或有缺陷的身体,或精神上受损的个人,也许是一个进化的灵魂,他出于爱选择了那个特定的载具,以协助其他人的学习过程。



在实相中,正如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一样,肉体仅仅是对完美灵性身体的一个第三维度的解读,但大部分人尚未达到那样的觉知层次。转世进入第三维度的能量中以后,大部分灵魂陷入了遗忘,开始接受植嵌在事故、疾病和每一种不协调中的基于二元和分离的信念和观念。



随着一个灵魂的进化,开始觉知到自己是谁、是什么,这个领悟会自动的反映在身体中。最佳的抗衰老和美容的方法就是冥想(译注:大角星人群体所说的冥想,指的是处于跟源头对齐的状态,不是指某些复杂的冥想),因为这时一个人跟自己的真实本质对齐了。这就是耶稣如何行使所谓的奇迹。因为那些寻求帮助的人跟他的意识状态——这种意识状态没有任何疾病的信念——对齐了,外在的疾病表象仅仅是溶解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喂养和支持它们了。



这不是治疗,也不是奇迹,而是一种揭露——对普遍实相的揭露,它永远不是个人性的,也不会局限给某个特定的人,而是对已经达到的真理意识的自然表达。



当人类开始意识到,不适(dis-ease)是由二元和分离的能量形成的,他们就会开始停止创造它们。衰老和退化,匮乏和局限,生病和健康,是被深深植入的信念,在整个世界中作为事实被推销,然而,在实相中,它们只是一些观念——基于其中的信念——罢了。



在健康这个领域中,大众把自己的力量交付给了“专家”。许多人仍然认为自己受到身体的辖制,因而出于恐惧拥抱每一种新的推销或“专家”的建议:什么食物该吃,什么练习该做,什么东西是“坏”的——只要有一位新的“专家”出现,这些观念多半就过时了。对一个人来说正确的东西,对另一个人也许完全是错误的,因为每个人都是源头的个体化表达。



食物实际上是能量的物质含义。在进化旅程的某一刻,你会开始直接得到你的能量,不再需要从物质食物中获得。这就是为什么,你也许听说过或阅读过,有些人不需要吃东西(果食者,食气者)(译注:果食者,一般指的是食用水果、果实、干果,不包含动物制品、蔬菜和谷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你们许多人的胃口正在变小(你正开始从内在得到能量,不需要太多的物质食物)。



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健康是一个需要重新拿回力量的领域。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少有人完全达到了这个程度。非常重要的是,如果你生病了,或正在经历某种疾病,不要落入“认为自己某种程度上在灵性失败了”的陷阱。



与其跟随被吹捧的任何事物——作为最新的健康趋势,不如信任你的直觉引领你:什么样的食物、练习或活动适合你。你会发现,某些理念将会以一种“你有回应而其他人没有回应”的方式振动,信任这一点吧。当你从这个层面生活,那些对你来说合适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来自于某个人、某篇文章或某个课程等等,但在实相中,都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意识状态,只是经由它们而来。



重要的是,不要忽略物质性的事物,认为自己“超越”了需要人类帮助,或者,认为必须要“灵性”的处理它。非常诚实的对待自己,信任你的直觉,永远不要假装一个你尚未达到的意识状态。最重要的是,当你感觉需要寻求帮助时,不要落入愧疚感中。帮助在所有的觉知层面都可以得到,当你意识到需要寻求帮助时,如果内在持守真理,你并没有在灵性上倒退。



在地球上,有很多原因会让身体的运作欠佳:错误的食物,远离了大自然的疗愈能量,甚至每天呼吸的空气和饮用水的污染,都会影响你的物质身体,直到你达到并且能够活出“它们不再有力量”的意识状态。



你正在学习超越世界信念,不再用恐惧和忧虑回应每一个疼痛和痛苦,也不再把疾病和可怕的事件视觉化(译注:由于想象某些可怕的场景,而使得这一场景变成现实。比如,某些灾难性电影在观众中引发的意识共振,可能会诱发一些灾难。再比如,就像大角星人在本文中所说的,媒体大规模的报道某种疾病,反而使这种疾病在集体意识中生了根)。相反,运用每一个经历作为工具去忆起、并更充分的整合这个真理:你是有着光之身体的神圣存有,他在这一时期偶尔使用一个物质载具,以便学习和体验。



你不是你的身体,你有一个身体,但你不是一个身体。就像你有一辆汽车,你照顾它,清洗它,给它加油,给它定期的维护,但你永远不会成为它。



我们是大角星人群体。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2:34:07 +0800 CST  
宽 恕 就 是 爱

〔美〕 保罗·费里尼 著

玲莹 若水 译

《宽恕十二招 》 《无条件的爱》



宽恕就是爱,爱是无条件的!

当你准备宽恕时… …

当您看完这一页的时候,请闭上双眼,静坐一分钟,观照一下自己的心灵,划着一根火柴,点亮心中的慧灯。然后缓缓睁开双眼,再徐徐阅读,您会渐渐进入一种玄妙的境界……


宽恕的真谛(代序)

若 水

《宽恕十二招》 的基本构思,是根据美国家喻户晓的"戒酒无名会十二步骤"(The Twelve Steps of Alcoholics Anonymous)而写成的。无名会的成功秘诀即在于他们看清了一点:酗酒的人不是不知道酒精的危害,也不是不想戒酒,只因他们心中有很深的创伤,想要逃避;很深的空虚,有待弥补,才会欲振乏力。因此无名会的首要任务便是协助酗酒者面对真相,他们必须先承认自己是个酒鬼,接受自己所犯的错,然后才可能重新做一选择。藉助于某种超越的力量(不限于某一宗教),找回生命的尊严,在同病相怜的会友的扶持下,开始新的生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每个行为或习惯都是千百个意念在时空与经验中逐渐累积成形的,若不扭转那误导我们至今的念头,即使明知自己需要改变,也会提不起劲儿来,我们不都曾感受过这种挫折?

恐惧与愤怒,和酒精一样,也是一种"瘾",它的毒根早已蔓延到我们的血管或筋骨里了,我们想要断根都不易找到一个下手之处。这些年来,我四处介绍《奇迹课程》的"宽恕"理念时,便常听到读者的叹息:

"我又不是圣人,为什么要宽恕对不起我的人?"

"我知道应该宽恕别人,也很想宽恕自己,但就是做不到!"

"我觉得我已经宽恕了,为什么还是这么痛苦?"

宽恕不是一个行动而已,它是一连串的"正念"所累积出来的"心胸",这不是听几次演讲或读几本书就能获得的经验,因它与个人的无知、恐慌、逃避、自责、封闭、抗拒等等隐藏的心态有关,我们必须一个结一个结地化解掉那些内在的障碍,才可能体验出宽恕的真谛。

《宽恕十二招》 便是循序渐进地为我们"解结"的一套指南,它将《奇迹课程》 的365课练习归纳为十二步骤,脉络分明,易于遵循。最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很少说教或告诫的口吻,字里行间充满着宽容、谅解以及尊重,使读者能毫无戒心地聆听,不知不觉地被引领入心灵的密室。

周玲莹女士在总管奇迹信息中心的杂务之余,还能抽空把这本书翻译出来,与她的朋友分享,实在令人欣慰。她这一两年来生活上神奇的转变,不啻是《宽恕十二招》一个活生生的见证,书与人真可谓是相得益彰。

若水识于加州如客陵星尘轩

找回自己内在的爱

周玲莹

这本书虽小,却花了我二年的时间翻译,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事件,把我从里到外剥了两层皮,让我仿佛脱胎换骨般地变成了另一个人。而且,若非这个转变,我是无法将此书蕴含的灵性译出的。

二年前,我参加若水老师主持的八天静观避静活动,《宽怒十二招》的原文书是避静省思的主题。当时的我,在商业界混了将近二十年,脑海中都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必然的生活准则,因此我的内心随时充满着忧惧与愤怒,表现于外的则是喜怒无常。我总觉得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殊不知最亲近的家人朋友才是我的受害者。长久下来,我终于受不了这种生活方式,急于找出脱困之道,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在静观避静活动中,若水老师一再谈到"爱"与"宽恕",我内心的疑团随着活动的接近尾声而日益扩大:何谓"爱"?为什么我找不到自己的爱,它从何处来?我当时最深的感受是:周遭的人都是带给我痛苦的人,我真的看不出他们的爱,也找不到自己的爱,更无法把爱给出来。那么,我如何了解"宽恕"的含意呢?

活动结束时,若水老师听到我的疑惑,干脆把原文书交到我手上,她说:

把它翻译出来吧!我相信你会在翻译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宽恕的意义。

我自认无翻译的本事,但内心对"爱"与"宽恕"的那股好奇心远胜过自己的恐惧,于是我接下了这份挑战。

刚开始翻译,每当看到书上说"宽恕自己",我的内心就会冒出无名怒火,心想:"哼!我的苦都是别人害我的,因为他这样说或那样做而造成的,根本不是我的责任,为何我要宽恕自己?"

到后来,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观念,便愤而把书丢开,不肯再碰它一下,视它如眼中钉。然而"宽恕自己"的这个疑惑却始终盘桓在我心田里不肯离去。就在此时,我与先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我认为冲突是肇始于对方的不讲理,不肯以同理心来看待我,一切都是对方的错。

在口角争吵至最激烈时,我突然分裂成两个人,坐在我身旁分裂出来的那个我,冷眼看着正在大声辩解的我,说:"这个女人,我一点都不喜欢她,无论她说得多么有道理,光是她说话的语气、声调、态度,我就无法接受她。"

这个突发状况与觉察,让我当场吓了一大跳,立即悟出我可能真的需要宽恕自己。然而,我仍不肯相信自己原是这样的人。接下来数天,我一直处在这种分裂状态,冷眼旁观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其中一个我说:"看!这就是你!"

另一个我说:"不!我绝不是这样的人!"

我的内心不断抗拒着,想起《宽恕十二招》书中所说的"接纳自己的现状"。我才不得不对自己说:"好吧!我承认那就是现在的我!"说完,很奇怪地,那两个我立即合而为一,分裂的现象不再出现,我也走出了人格分裂的疑惧。

发生这件事以后,我的注意力及好奇心开始由外在现象转向内心世界的探索,并逐渐看到自己各种不适切的行为以及其背后的恐惧。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都是我的现状,我害怕得吃不下、睡不着,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先生很关心,也很担心地说:"早就告诉过你,这种灵修的书不要看太多,你看!现在尝到苦头了吧!你还是多看些企管的书吧!"

我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痛苦地挣扎着:"放弃吗?"

"不!好不容易走了一半的路,怎可往回走?而且,如果现在放弃了,我以后一定没勇气再走这条路。"

确定自己的走向之后,内心逐渐平抚下来,并决定在日常生活里,按照此书所说的去进一步觉察自己。因此,在第一招"承认恐惧"里,我觉察到自己在生活事件中的各种情绪感受,并勇敢地面对它们,与它们同在一起。在第二招"了解自己渴望的是爱",让我进而看到,我与别人的各种"你错我对"的争吵,都是在要求对方的关怀与尊重。我明白自己要的是爱,却用"非爱"的手段去争取,难怪别人无法真心地爱我,而这个内疚也使我无法真心地爱我自己。

《宽恕十二招》就这样带领我慢慢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它与我细细对话,教我如何穿越自己的恐惧走出黑暗,教我如何追寻自我的肯定,教我从要求别人的爱中找回自己内心本具有的爱。那个爱早已存在我心,不曾失去过,只是我把它遗忘了,而且还一直企图从别人那里要。这个爱,正是我赖以宽恕的力量,是我走出黑暗的光明使者。有了它,我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在翻译的过程中,上天为了加强我学习的信心,特别赐给我一位好友杨惠米在旁鼓动我-陪伴我。我们为了深入了解此书,曾一起将书中的观念,具体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彼此分享,受用无穷。渐渐的,我们把往外指责、怨天尤人的那根手指头收了起来,转而反观自己往外投射的内心世界。幸好有这段学习经验为我们暖身,当《奇迹课程》中文版出书后,我们便能很自然地将《奇迹课程》学员练习手册的观念,继续运用在生活中,诚实地自我观照。

此书付梓的前夕,我内心充满了由衷的感激,感激陪伴我度过半生的家人,感谢曾耐心地聆听与鼓励我的朋友,更感谢若水老师不仅给我翻译此书的机会,还仔细地为我审文润稿,使这本小书能以优美而流畅的文宇呈献给读者。

愿我们从此一起在爱与宽恕中成长。

前 言

本书特别把整套宽恕过程编写成十二个步骤,帮助你把生活里的恐惧心态转变成爱。这套宽恕过程不是为了消除你生活中的恐惧,而是当恐惧出现时,帮你穿越过去。

宽恕十二招涵盖了四大要诀。若有人觉得一时难以消化整套的招数,不妨将十二招浓缩成这四大要诀,反复练习,如此再进入全套的十二招,便觉得轻而易举了,

任何一个要诀或招数,若能说到你的心里或打到你的痛处,你可以随时在该处打住,加以深入。请记住,你练习了多少招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深入练习,因为每一招实际上都包含了其他所有的招数。

这本书是一本实用手册,你必须每天、每小时,甚至分分秒秒地把它运用出来,这些招数才能成为转化你生活的工具。如此,你将发现,你付出多少努力,你便能由此修持中获得多少。

运用宽恕十二招是不必凭借脑力的,因为它所含的分析不多,只要你在失去内心平安之时愿意记住那些招数就可以了。你所需做的就只有这样。这一经历会把你带回那始终存在你心里的真相,那是你早已知道但暂时遗忘的真相。

这十二个招数乃是针对你在内心以及人际关系中所营造出来的分裂幻觉而痛下针砭,化解你对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信念,并除去你的自责和愧疚。它们会把你带回自己心内,带向你的弟兄姊妹和上主那里,最后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爱和恐惧之间作选择,那就是平安之旅的起点。内心若不平安,世界和平杳无希望。平安就像爱一样,也是具有延伸性的,它不是由世界延伸到我们心里,而是由每一颗心带给另一颗心,因而遍传全人类。当我们一起开始这趟宽恕之旅的同时,我便已把我的爱与祝福延伸于你了。

简介:宽恕的四大原则

"宽恕"的观念,真正了解它的人可说是微乎其微,我们以为最大的挑战乃是宽恕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其实那只是蛋糕上那层薄薄的糖衣而已。

若你已经宽恕自己,就很容易宽恕别人。但是,若你尚未宽恕自己,就绝不可能宽恕别人。宽恕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与别人的关系并不大。

若我宽恕了自己,那么宽恕你就不是难事,因为如果我能从心里拔除谴责和愧疚那根刺,就不难献给你宽恕这个礼物。只要我能看到自己的纯洁无罪,便也能看到你的纯洁无罪。

大多数人不断试着宽恕,但总想先宽恕别人,才宽恕自己。这样做反而会滋生真正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被宽恕。不接受宽恕的,大有人在!有些人甚至拒绝相信自己是有罪的!你曾试过宽恕一位自认为无罪的人吗?那是行不通的!无论你如何努力,他就是不肯接受你的宽恕。然而,也有一些人始终心怀愧咎,不断尾随你后,请求你的宽恕,但你就是无法宽恕他们!

甚至当你了解到自己需要被宽恕时,仍然本末倒置地请求别人的宽恕。你能要求某人宽恕你,也许是一位朋友、一位神父或牧师,甚至是上主,但效果不大,因为即使你获得上百人的宽恕,甚至上天的宽恕,若你无法宽恕自己,又有何用?

向外寻求宽恕是没有用的,那只是在逃避问题、打击自己,使自己受挫更深,更难以打开我们的心门。我们惟有了解:感到愤怒的是我们,觉得有罪的是我们,攻击别人并为自己的攻击辩护的也是我们,需要被宽恕的是我们,而这宽恕却不是别人所能给予的,此时,我们的心门才会真正开启。所以,宽恕的第一个原则是:宽恕是由自己的内心生出的。那是你在宽恕别人之前,必须先对自己做的一件事。

下一个原则是:宽恕是无条件的,也不是片面的。宽恕是一心一意、全心全灵的举动,它能消除烦恼与痛苦。讨价还价式的宽恕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却一意孤行:

"我若得到心目中的工作或和某人建立关系,我才能宽恕自己。"

或"你先向我道歉,我才能宽恕你。"或"我愿宽恕你,但不能宽恕他。"

只要我们有一点儿攻击之念,就会试图为攻击辩护,此时宽恕便无法现身。真的,片面的宽恕乃是另一种居心叵测的攻击!宽恕必须是无条件,且全面性的。它引导我走出过去的心态而进入现在,帮助我走出妄自添加给自己的"隔阂"感受,逐渐对自己和别人开放,如此,亲密关系才有发生的可能。

当我宽恕时,我接受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包括过去对自己和别人所作的任何批判,不再把它们带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里。若我仍带着过去的批判,我就必须先接受这一事实,然后予以释放。

我可能"仍有"很多的怨懑,却不再"紧抓着不放",因为我已了解那些怨懑都是来自内心的恐惧。只要我能穿越恐惧并再度学会信任,那些怨懑就自然而然消失了。我不必成为完人才能宽恕,因为在我的生命里,宽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宽恕后,如果又重犯批判的毛病,便再宽恕一次。宽恕自己或别人是没有止境的课程,这是宽恕的第三个原则。

就像贝克特(Samuel Beckett )所说的吮石头之譬喻,某人喜欢吮石头,每吮一颗便放进自己口袋,然后再吮另一颗石头。他甚至发明了一套精密的程序,以确保每颗石头都得到同等的关照,但到最后自己也受不了了,一气之下扔掉了所有的石头。我们自己可能也不自觉地在人生道上,一路挑捡石头,放入口袋,随身携带。它们好比我们的批判,都是不必要的负担,但是我们一直守着它们,直到有一天我们甘心放下为止。同样地,我们也一直把持着自己的批判不放,直到看见自己的愧疚或攻击这一恶性循环是多么地荒谬可笑。

所以,我们需要耐心,毕竟宽恕不是一蹴即成的,有时我们一次只能扔掉一颗石头,有时它们一起落下而砸到我们的脚趾。没有所谓的对或错的方式,无论是哪一种经验,都是情有可原的。

我比较喜欢上述贝克特的比喻,甚于卡缪(Camus)引用的薛西弗斯(Sisyphus)的神话。记得吗?那位可怜的笨人不断地把一块大石头推往山上,每次快到达山顶时,就会滚落下来,他只好从头再来。

当然,我们有时也会觉得白忙一场。我们卯足了全力,却一直与同一课程奋斗好几年。有趣的是,当我们最后决定放下时,那个比喻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了,因为我们已愿意让一直想要推往山顶的大石头安息在山底的壕沟里,或是,我们乐于倒空口袋,让所有的小石头都掉落沙堆里。两者都是同一回事。

负担必须卸下,它们天生就是要人扛的,它们天生也是要人丢掉的,这是它们的存在本质。凡是我们需要的人生课程,就会不断呈现眼前。但那位推大石头的薛西弗斯,或是检石头的老人,是听不进去这话的!我们也一样听不进去。今天有工作的问题,明天则是先生老婆或小孩的问题,问题永无终止,对否?

对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我们无法阻止它们发生。不管我们如何擅于整理家务,也永远无法把外在环境完全清理干净。因为,总会有人把蛋打破在新地毯上,或是倒翻酱油。但是,若没有翻洒满地的酱油,生活将会是什么模样呢?老实说,你是否愿意把这种血肉人生里的冒险跟另一种一成不变的人生交换?若生活既无痛苦也无趣味,既无奋苦挣扎也无学习,你受得了那种刻板无味的生活吗?

坦白说,这一生仍有些东西是值得珍惜的,即使在成堆的粪土中,仍有青草滋生其间,阳光云影徘徊其上,潺潺水流徜徉其旁。所以,在痛苦之下,爱仍在滋长,而爱正是我们所渴望的。

本书谈及如何穿越痛苦而获得爱,如何把生活的黑暗面带向光明。我们无意忽视黑暗,亦非忘掉光明,而是让两者并存,让自己与自身的所有矛盾共处,那才是真正的治愈之道。

为何我们需要宽恕?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谴责自己,每个人都为了化解自我憎恨的问题而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投射到别人身上。但那是徒劳无益的,即使将别人卷进来,自我憎恨依然存在。攻击别人或防卫别人的攻击并不会减少我们根深柢固的自我批判,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有待治愈。

宽恕十二招提供给这小孩一个治愈的机会,只要我们继续批判自己或别人,我们就得终其一生练习宽恕的课程。我们不可能立刻停止批判,但不妨去看看我们是如何受自己的批判所伤,然后借着接纳自我,把爱带到内心受伤之处。任何接纳的表示都能平抚我们所作的批判,任何接纳的表示都能打开我们内心去迎接爱,让爱来治愈所有的创伤。

在一生当中,很多的境遇和人际关系都提供我们一个大好契机去选择恐惧或爱。若选择爱,我们就祝福了自己和别人。若选择恐惧,我们只好继续留在那伤痛中向爱哀号。任何攻击的外表其实都是在呼求爱,生活的每个危机其实都是在祈求治愈。

任何思想或行为,即使居心不良,都不足以将我们打入苦难地狱。因为,就在这一刻,我们能重新选择。如果耶稣能够选择去爱那些把他钉上十字架的人,如果他能够在那些人中看到了基督圣容,我们怎会看不见呢?耶稣的生活本身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教诲,那并不只因为他向我们显示光明,而是因为他显示出我们也可以将黑暗带向光明。

耶稣并不是要我们否认自己的恐惧,只是教我们如何穿越恐惧。不要以为他不受诱惑或不知怀疑,他在沙漠中受了四十天的诱惑,也曾在十字架上哀号:"主啊!你为何遗弃我?"他是人,有身体,也能感受到痛苦。你不能说他不知苦痛之深,他是知道的。但是,而对这一切,他选择了爱和宽恕,那就是他为何成为天人之师的主因。

但是,本书所谈论的并非耶稣或任何人的特殊禀赋,而是每一个人想要找回心灵平安的一个必经过程。为此,旅途中的每位弟兄姊妹都提供了我们学习的机会。

宽恕的四大原则:

一、宽恕是要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惟有宽恕了自己,我们才能宽恕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宽恕。

二、宽恕原是无条件的,虽然我们往往在学习宽恕的过程中难免还会附加一些条件。

三、宽恕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对自己或别人所作的任何批判,都须不断地以宽恕来响应。

四、只要表达出宽恕的心意就已绰绰有余了,不管我们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都已经很好了。这份体谅使我们能怀着宽恕的心态来练习宽恕。

第一要诀:对自己的平安负责

当你对自己的平安负责时,便会了解你所有的想法或感觉都是出于你自己,虽然其他人好像会影响你的快乐或悲伤,但若因而认定别人应该对你的生活负起责任的信念,则只是看到表相而已,那是真实本体受到扭曲后所呈现出来的表相,也是《奇迹课程》书中所说的幻觉,而不是真正的实相。

不可否认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往外寻求满足的倾向,也有为自己的问题而责怪别人的倾向。往外寻求喜乐或宽恕,必会失望,因为这两者都不在自心之外。

若能向内找到喜乐,我的喜乐就不受囿限,既不依赖那些与我一起生活的人,也不依赖爱我的人,更不必等别人来喜欢我或公平待我。我的喜乐是一种很深的自信:"我知道现在的我,没有问题。"那是对自己生命本质的肯定,而这仅能来自于我自己。

同理,当我由内找到宽恕时,则生活中惟一必要的改变也会由内而生。我不必试着改变你,也不必改变生活的外在环境。宽恕自己就会带来释放,因为它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它说:"我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从中学习。我的过错不会把我打入地狱,我只是接受这一课,不再批判。"我生活中没有一种冲突是无法透过自我宽恕而带来平安的,别人的宽恕常是浮泛而表面的,自我的宽恕才能打入心底,使我当下就能为我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来。

适切地说,我们总共只有三种意识状态:一种是爱,它是永恒且无条件的。另一种是恐惧,它是短暂且有条件的。最后一种是宽恕,它是由恐惧的幻相迈向爱之实相的桥梁。由恐惧转向爱的意思是:当恐惧来临时,认清自己的恐惧,而后穿越过去;它的意思是:当批判产生时,认清自己的批判并设法化解它;它的意思是:当听到自己在呼求爱时,试着答复它的呼求。

人生的旅程,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本质都是孤独的。但是,它们都要我对生活的种种担起最后的责任,要我接纳我目前的现状。若非如此,我就无法真正与兄弟姐妹们和解,也无法与真神和解。

因此,宽恕过程的第一大步,可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自我接纳,接着是自我宽恕,然后是自我负责。它要我现在就收回生命的主权,完完全全地接受它的原貌,而不予以批判;分分秒秒地疼爱自己,因一切都出自于我。

第一招 承认恐惧

一旦承认了自己的恐惧、悲伤、痛苦、创伤、退缩、嫉妒、愤怒,和分裂感,我们便已踏上这趟宽恕之旅了,既不再为那些感觉辩护,也不谴责它们,只是允许自己察觉到它们的存在,下列的方式能帮助我们与那些感觉同在,而不逃避(否认它们),或是归咎于外在原因(投射它们)。

◎承认我们的感觉。

◎不为那些感觉辩解或自责。

◎接受感觉,并允许自己去感受它。

◎让感觉对我们诉说。

◎尊重感觉,把它当成一种内在的沟通。

◎对自己的感觉负责。如"我"感到生气、悲伤、受到伤害等。

◎不要求别人对我们的感受负责,自己始终与感受同在。

◎不把感受理性化。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感觉并不重要。

◎当与感受同在时,便不难觉察到自己此刻缺乏爱心,不论是对自己或别人。

◎允许这讯息渗入心内,与此感觉同在,直到它开始转变。

◎我们必须明白,每个负面感觉都是因为缺乏爱的缘故,而那个爱最终必须由内给出,这就是为何我们不该向外寻找,不该回避感觉,反而应进入感觉里。

我们要面对的事实是:我们渴望爱,却感受不到爱或被爱。所以,我们必须与那空虚在一起,也就是那啃噬着我们的欠缺感。与空虚在一起,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它的背后,学会由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它,只有在它那儿,才能找到我们自以为失去的爱。

爱的泉源不在表面,它在内心最深处,与我们的痛苦一样深。神圣的母亲隐身于黑暗的地窖里,我们必须走入地窖才能找到她,而且必须穿越我们的恐惧、愤怒和愧疚,才能感受到她无条件的爱。那正是我们下达之路,是我们旅程的一半。除非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恐惧和分裂感同在,否则我们便无法拥抱爱。我们必须确切地正视自己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

我们生气时却假装没有生气,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们却经常如此:

"我没有生气!" (否认)

"是你在生气!" (投射)

为何我如此难以向你或自己承认:我正在生气,或我此刻受恐惧侵袭?我认为只有自己才会有这种经验吗?我显然如此认为,而你也是。而且,我们显然都想让对方留下好印象,其实此时的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对方的抚慰。

若有一人鼓起勇气说:"呒!我此刻真的很害怕。"

另一人可能会接着说:"我也是。"

但是,我却以为对方会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笨蛋!都是你自找的麻烦。"

这就是为何我不敢说出自己感觉的原因。

所以,帮彼此摆脱"否认"的阴影,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幻觉就是建立在这种否认之上的,那是一个灌满流砂的基地,它肇始于一个简单的妄念,最后愈搞愈复杂。只要出现了一个攻击,一连串的攻击就会接踵而至,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攻击辩解成自卫,圣经中巴贝尔塔的建立就是以恐惧为前提的。

至此,我们都同意去感受自己的恐惧了,因为否认恐惧成了一切幻觉的温床,世上各种不平等的现象都是源自于我们心理上的这种否认。感受自己的恐惧并承认它,那是我们和众兄弟姊妹完全平等的时刻,也是我们全都纯洁无罪,全都有选择的自由,而且彼此相互依存的时刻。这个时刻不断降临我们身上。我们也了解,每个选择都是在爱和恐惧之间作抉择。但是,除非自己先承认恐惧的存在,否则我们无法开始接近自己的爱。

随着本书一步步前进时,你将会看到生活的水平已逐渐由恐惧而移向爱,即使在此地,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起点上,爱已经临在了。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移除了阻碍真爱来临的第一个障碍,那个障碍并不是恐惧,而是我们对恐惧的否认。

宽恕的第一招是允许自己害怕,和感受自己所有的感觉。若我们不敢体验它,就无法穿越自己的恐惧,那正是我们扛着十字架走上山岭的时刻,就像我们兄长耶稣曾做过的。去感受恐惧,我们方能穿越它,爱会在那儿呼唤着我们,有如晨曦中一个温柔的许诺。

第二招 了解自己渴望的是爱

我以为自己渴望的不过是更多的金钱,更多的性快感,更大的肯定,或更加健康,其实我真正渴望的只是爱。我以为只要证明你是错的,我就变对了,其实我真正渴望的是爱。我以为你若因所犯的罪过而受罚,我就会觉得好受些,但我真正渴望的其实是爱。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4:43:27 +0800 CST  
我的朋友,我真正渴望的不过是你的爱!我若对你的爱有信心,其他的事情都好谈,我好歹都会找到某个方式来接受它们并加以解决。追求完美的人们常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会懂得完美是不存在的。别人不是为了使我们快乐而来的,他们只是来帮助我们学习。在这依稀犹记的目标下,有一种爱的记忆将我们紧密结合在一起。

我们来此是为了爱和学习,而不是被强迫学习或去爱的,因此,让我们彼此自然地互动,一方出现时,另一方也会随之出现。生活未必会按照我所想要的方式进行,有时我要你取悦我,但你进入我的生活是为了唤醒我,你纯粹是来此帮我学习自我负责的。我们共舞的方式是,我不断要你给我想要的东西,但你却经常借故跳开。于是,我开始认为你不爱我了,并对你产生怨恨,我愤恨是因为我认为你故意不肯满足我的需求。

然而,你不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而来的,你只是帮我看到自己的需求,我才能学会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才是你来此世的目的。当你的目的完成时,我们双方都会因你而获得自由。

你知道吗?我以为我想要你满足我的需求,但那不是真的。其实我是希望你能满足你自己的需求,我要你快乐。你若离开我,我只想知道你并不是拒绝我,我只想知道,你是爱我的。一旦我知道了,就不会挡住你的去路。事实上,我将打开门,并为你祝福。

我不愿你为了我而老做违背你自己心愿的事,我也不愿活得有违自己的心愿。我知道我们全都有选择的自由,无论你作何种选择,我只想知道你仍爱着我。那是我内在小孩的需求,即使我逐渐老去,那个内在小孩不会因而消失。他的胃口只会愈来愈大,在我内心里更加横行霸道。他会索求他所需要的,不再羞于启口。他以前会玩些伎俩来控制和争取想要的东西,那是因为他未曾被聆听。现在,他知道我在听,所以他只要求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只想知道你爱我。"

当我陷入痛苦、混乱、受伤、悲伤时,我只想知道我仍被爱着。我只要知道这一点,痛苦就会开始减退,疏离感就会逐渐弥合。只要我知道自己是被爱的,情况就会有所转机。但是除非我先明白自己渴望的是爱,而且有勇气要求爱,否则我的生活不可能有任何转机。

我所有的感觉,不过是内心传递给自己的信息罢了,那信息便是:我不觉得爱自己,也不觉得爱别人。有时我过度膨胀自己,有时又不够开放。有时让自己被人踩,有时又去踩别人的脚趾。我不觉得被爱,也不觉得自己有爱心。这都是我应该看清的事实。看清之后,我必须作一选择:"我渴望的原是爱。"除非我此刻下此决心,否则我无法继续这趟宽恕之旅。

是的,感到痛苦,并没有关系。那只是在告诉我,我渴望爱。疏离、生气、嫉妒、罪恶、悲伤等感受,也不过是在告诉自己,我渴望的是爱。

奇妙的是,当我不再辩护或谴责自己的感觉时,它们就会带领我到那只能被爱填注的空虚之处,而爱总是先从自己的心内开始萌生。你的爱可能会适时加入,但我无法依赖你的爱。当我开始爱自己时,爱就会进来,而且当我开始爱你时,爱也会进来。

所以第二招帮助我认清我渴望的是爱,而且我能够给自己这份爱,这份认识便激活了下一个阶段。

第三招 收回投射

在第一招里,我学会与自己的感觉同在,但仍会认定那些感觉都是你挑起的,在第二招里,我懂得自己渴望的是爱,但仍惯于期待你来给予这一份爱。

我的旧模式要你对我的感觉负责,我的旧模式要你为我解决问题或帮你解决问题,我的旧模式会责怪你不够爱我,而那正是要你为我所需要的爱负责任的另一种手腕。所以,我的下一个心理动作是,知道我所渴望的爱不能靠你来给。你或许愿意给,或许不愿给,这是你的选择,我不能左右你。我若对你施加压力或让你感到内疚,企图藉此来控制你,那只会降低你真心爱我的可能性。

我若想要得到你的爱,就必须放你自由。即使得不到,我也必须心甘情愿地释放你。我必须愿意往心内寻找爱,而不是向外找。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去做时却很困难,因为我必须走入内心的黑洞,去寻找隐藏在那里的光明,我必须穿越所有陈旧创伤的阴森洞穴,去寻找在身内隐隐燃烧的"自我肯定"这一微光。

我原以为宽恕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明白了我渴望爱并要求爱,它就会以王子或公主之姿骑着白马来到我身旁。现在,我才明白,那也是一种幻觉。

相反地,它要求我当个煤矿工,穿上层层保护衣,弯着腰身,进入地底核心去寻找我假定拥有的光明。我无法确定那里是否真有光明,若有,我也无法确定自己必会找到它。只要有此保证,我就愿意一试。但如今那个保证飞出了窗外,我不敢确定自己是否还愿意去试。我以为往下挖疮疤的苦路已经结束了。拜托!放我一马吧!能不能跳过这一招直接进入下一招?

这种念头是不是很熟悉?

如果得不到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我就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要接受这个学说。旧约里的约伯(Job)也遇过同样的挑战,只是境况正好相反,当他感到终于成功地取悦了上主时,却被整得体无完肤。我们都有向外寻求肯定的倾向,一旦不能如愿或遇到新的挑战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一败涂地,或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当初竟会相信上天会拉我们一把。

若我要求爱,而你也爱我时,我就以为自己完成了灵性的功课,并感谢上主的祝福,让我在短短两招内完成了别人须修练十二招才能做完的功课。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宇宙的轮转并不是经常配合我们个人的时间表或欲望吧!我们仍有许多功课要做,因为外在环境不会一直如我们所愿。

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心内的真相,必须找到爱的源头,而非终点。所以,我们的欲求和计划有时会受阻,甚至被击得粉碎,我们所有的目标和对自己的看法都在我们眼前幻灭,我们只能如约伯一样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

主啊!你还要我做什么呢?

旧答案说:"我要你念十五遍圣母经,亲吻一百只大象的屁股,并捐款给宗教团体。"

现在,我们变聪明了,可能是太多像毛粘在我们的脸上了吧!继Jim Jones , Ragneesh, Jim Baker, Swami Rama,和Werner Erhard 等这类出了纰漏的宣道家之后,我们稍微敢去质疑外在的权威了。(嘿!我们不是反对那些权威,他们来此也是为了学习与我们一样的课程。)我们迟早会发现,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答案。但是,除非我们能看到这个事实,否则我们会继续被第三眼或第三脚骗得团团转。

因此,即使你不爱我,我仍在这里,那是我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使自杀也无法改变它,因为无论我身在何处,那就是我。存在的形式并不重要,形式是跟着内涵而来的。而且,只要我对实相仍有误解,就会引来一些事件,帮我修正这个错误的见解。

自由与摆脱身体是毫不相干的,自由意即放下虚幻不实之物。如果你在身体内无法自由,那么无论到哪里都自由不了,因为身体只是来去无常的表相而已。这就是我。让我的生命飞跃的惟一方法,就是接受我生命的现状,接受自己和你目前的现状,我的心灵就会从此开放,我的爱也会由此萌芽。

当我从你身上收回投射时,我了解到,我对你的喜欢或讨厌与我此生的学习毫无关系。若喜欢你,我会认为你是来陪我做伴的;若讨厌你,我会认为你是来折磨我的。那些想法其实毫无不同,只是一道光谱的不同两端而已。

一个举止会引发欲望,下一个举止又会带来恐惧,这两种情绪在我们一生中就像跷跷板一般不停地上下摆动。

因为欲望是因着你对特殊关系的信念而引燃的,不论哪一种欲望,都是出自"欠缺"的观念。我本身欠缺某物,所以我要你给。你看,那又是基于恐惧。如果欲望未获满足,我就会愤怒或难过,在恐惧的漩涡里抽不出身来。

我们喜欢把自己的渴望美化为灵性层面的事,才有"渴望上主"之说,其实这是说不通的。只要是欲望,就有执着,上主便没有存在的余地。上主只能降临于空虚之位,而不是壅塞之处。

火焰是从我们内心开始燃烧的,而我们与真神的关系也是源自心灵深处的孤寂和渴望。当我们明白自己无法从身外获得满足时,才有可能察觉到真神的存在。我迟早会懂得,你无法给予我根本没有的东西,而且你也无法取走我生命里不可欠缺之物。你所给我的任何东西都是幻相,而你从我身上取走的也都是幻相。

我有的,你也有;我没有的,你也没有,那是整个造化的神圣结构,建筑在全然平等的基础上。凡是有违这存在性平等的,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扭曲。除非能够识破隐藏在自己身后的种种幻觉,否则我们无法与神的计划和谐共存。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看到真相。

我们难以面对的事实(但迟早必须面对,故不如现在就去面对它),即是我们与任何人的关系都是兄弟姊妹的关系,不论我们称那人为耶稣,或是希特勒。

谴责希特勒的那一部分的我,也同样会谴责自己或兄弟姊妹的过错。不论我们是在找代罪羔羊,或是否认自己把黑暗带向光明,都表示我们已被幻相蒙蔽了。

把耶稣供奉得高高在上的那一部分的我,常会看到自己和别人一无是处。我相信正因耶稣已越过了他的恐惧,所以我不必穿越自己的恐惧。真是一派胡言!正因为他越过了他的恐惧,才能向我证实,我也有能力穿越自己的恐惧。

每当我们提升或贬低某人时,这种心态就是在制造不平等,而掩盖了真相。每当我们认为某人能为我们提供答案,或是相信别人正在妨碍我们发挥潜能时,我们就已掉入了幻境。它们都不是真的,那里永远只有你和我,而且我们全都平等,但是我们却不这么认为。任何违反平等的举动都是一种怪异而且有时相当阴险的舞步,但它迟早会把我们拉回来面对面,这正是我们目前的处境。

当我认清一切责任皆在我时,我才算练好第三招,此时我便成了世上通往爱的桥梁。惟有如此,我对爱的呼求才会得到响应。正因我向爱开放了,爱才能由我延伸出去;正因我延伸了爱,它才会重返我身上。

第四招 对自己负责

我爱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始对自己的生活现状负责。无论外在的处境如何,都只是内心的一种反射而已。

我若无法接纳生活现状,烦恼就会生起。有时我会排斥某些人和某些情境,有时则过于依赖某些人或某些环境。"排斥"和"依赖"两者都显示出自己尚未真正的接纳。

接纳自己的生活未必表示不必改变生活,它是一定会变的,这个改变有时是可预期的,有时则无法预期。当需要改变时,就会改变,但是我目前的挑战是在于接纳现状。感到痛苦吗?没关系,我就与痛苦在一起。感到悲伤吗?没关系,我就与悲伤在一起。


生活里没有"应该怎样才对",只有"当前的状态", 这样就够了。若觉得光这样似乎不够,或者太多了,那是由于我们旧有的看法在作祟。我们的信念不过是一种看的方式,而它们一向有待修正,因为我们一向都是透过渴望或恐惧去看事情的。

灵修最重要的就是让一切真实显现出来,既不诠释,也不美化,更不批判。这不让小我(ego)心脏病发作才怪。想象得出小我不批判、比较、诠释的情形吗?那么它还能做什么?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会。

目前我们需要练习的,就是看到小我在批判和诠释,却不加以抑止,因为一旦试图阻止小我的批判,你便已制造出另一种批判了。因此,我们只是接受小我做它该做的事,只要看住它即可,那不过是我们内在受伤的小孩正在哭求关心,他渴望爱,却不知如何要求爱,只会唠唠叼叼地抱怨着。没关系的,朋友!你听清楚了吗?活在小我里是没关系的,因为我们全都活在小我里!我们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处在欲望或恐惧之中(我们己说过,欲望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恐惧而已),我们全都如此,没甚么不好意思的。

认清自己当前的真相,我们才能成为生活的见证。见证就是活在当下,观看心灵之舞。除非我们让它尽情舞出自己,否则它是不会停止的。所以,"观"成了一种灵修,一种发自心灵深处悲悯自己和别人的修持。

你看,我们有甚么,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一切了,不必设法除去任何东西,也无需设法为它加料,只须与它同在,直到了解它为止。我们愈了解欲望和恐惧,就愈不受它们的控制,那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事,而是经由练习之后,它自然而然发生的。

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目标并非改变世界,甚至不是改变自己,而是改变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认知。我们的目标只是用爱的眼光代替恐惧的眼光去看而已。这是一种不同的观看方式,一种更客观的观看方式,一种不执着于肉眼所见的观看方式。那正是我们的修持,它与许多传统修持法是相通的。

所以,自我负责即是接受自己生活的现状,换言之,我不必浪费精力去改变生活的外在形式,也不再等待别人的鼓励,作为自己改变的动机。果真有所改变,它必然出自内心,来自于耐心且诚实地活在当下的结果。

面对负面处境的最佳方法,并非逃离它,而是正面穿越过去。它之所以显得如此负面,乃是因为我忘了自己和兄弟姊妹们的纯洁无罪。为何要因自己和别人的恐惧而坐立不安呢?

我看到的任何事物绝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我所看到的一切毫无意义。恐惧是我根据过去记忆所作的诠释而产生的,其实任何时刻都是全然完整且自由的一刻,就在这一刻中,我重新有了选择的机会。我究竟犯了多少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再把它们扛在身上,即使我以为自己还扛着它们。每一刻我都有选择的自由,都有对自己生活负责的自由。

让我怀着耐心和信心向前走。不论走上哪一条路,我必会找出它通往何处,即使闯入死巷,也不是一种损失。没有一条道路是最后的路,每条道路都会带来我们注定该学的人生课程。当所有的课程都学完了,就不再需要任何路,也不再需要任何形式了。

活在小我里,时时刻刻都在欲望或恐惧中造境,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关系。那就是我的现状,我对此负责。我不必改变任何事,只需察觉自己正在做的事就够了。

第二要诀:找回你我平等之处

找回"你我平等"的关键,即系于我们个人如何练习自我负责。只要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就不会把不适当的期待加在别人身上,或把不必要的重担揽到自己身上。

正如我练习自我负责时仍然常常犯错,同样的,在人际关系上我也难免犯错。我会在这件事上承担过多责任,在另一件事上却不够负责。在这件事上,我也许捞过了界;在另一件事上.却裹足不前。当你需要自己决定时,我却急着替你作决定;当我该自己决定时,却又让你来替我作决定,于是权责本应分明的那条界线,便因而模糊不清了,最后遂沦入心理学上"暴力"(abuse)以及"依存共生"(co-dependence )这两种下场。

我发现自己不断失去与别人平等的意识,我在此处被人捧,却在别处受人贬,不论哪一种待遇,都让我觉得不对劲。我渴望与大家平起平坐、面对面平等相待,但若要达此境地,惟一的方式便是对所发生的事负起责任来。

此刻,我感到被你伤害,但我了解你不是造成我受伤的主因,我的伤在你碰触到我这敏感地带以前早己存在。或许,我对你生气是因为你令我失望,但你并不是造成我失望的主因,而是我对你的期待构成了我被排斥的感受,而你正好路经我这一程。你像一面镜子般地出现,让我看清自己的期待是有问题的。我无法改变你已做或未做的事,但能改变我对你的期待。

我既然无法改变你,那么我惟一能做的只有接纳。我若不接纳你的真相,就会失去自己内心的平安。

耶稣说:"己所欲,施于人。"这是最根本的灵性修持,它和自我负责同样重要。只要你批判别人,你就干扰了自己内心的平安,因为你作的任何批判都会变成自我批判。你若接纳了别人,就等于祝福了自己,因为你所施予的必会重返自己身上。

重要的是,你该了解:任何想法都会返回原处。投射只是幻相,我憎恨你身上的某个特质,但那个憎恨仍留存于我内。我以为憎恨已跑到你身上了,然而惟有你接收下来,才会如此。你若根本没有察觉到我的憎恨,它就粘不住你。

任何想法都会返回原处。我无法面对你,那是因为我无法面对自己;我认为你应该受责备,那是因为我还没准备好面对自己的愧疚。

在生活中,我对别人的任何反应都是我的一面镜子。我在你身上看到自己无法接受的一面时,等于告诉我,那正是我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部分。凡是你无法满足我所期待的,无异于提醒我,那正是我必须给予自己的。

任何人际关系若非为我们订制了一个学习环境,就是订制了一个自我折磨的环境。我若能从你眼中看清自己,表示我确实有成长的愿心;而如果我所看到的全都是你的毛病,表示我已经拒绝了一个放下自我怀疑的机会。

我一向把你当成我无法成长的借口,但是这样并无法改变任何事情。无论我如何诿罪于你,我的成长终究是我自己的责任。你若笨到接受那根本不属于你的责任,不过显示出你也有必要去学习如何只为自己负责。婚姻关系中,不论谁强势,谁弱势,都有相同的人生课程,他们所演出的不过是同一场戏的正反角色而已。道家有一种说法:对立的两端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遥远。

所以,找回你我平等之处就等于在练习失去平等,失去平等就等于练习找回平等。不信的话,你不妨问自己:"若未曾失去,我怎么可能找回来呢?"如果没有失去的感觉,就没有什么东西可找。若有失去的感觉,那么它必定来自记忆里那从未失落的一刻,"如果不曾拥有,我怎么可能失去呢?"

平等是真实的,不平等才是假的,但是藉由不平等,我才能学习平等。当我真正了解平等时,就会明白它其实一直都存在着,我并未曾失去过它,我只是误以为失去而已。

"以为我已经失去了"以及"明白我从未真正失去", 涵括了宽恕的整个内涵,也就是从第一招"承认我在生气",到最后一招"对始终存在的内在平安敞开心灵"。当我了解到没有什么好宽恕的,我才会知道我终获宽恕了。《奇迹课程》说:"凡是真实的,不受任何威胁;凡是不真实的,根本就不存在。"

我从未失去自己的纯洁无罪,我的兄弟姊妹亦然,我们只是在一刹那,或是一、二天,甚且一辈子失去它似的。然而,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我们清醒过来,那个梦就被遗忘了。活在幻相里,不会使你变坏,只会延续你的痛苦。当你准备好时,你自然会放下那个痛苦。你一旦这么做了,那么你苦过两分钟或十年都不重要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

把这份理解应用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物质世界的种种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都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同样的,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所有喜怒哀乐也是我们自找的。或许我们还没准备好去看清这一切不过是一场不平等的梦魇。只要我们一生气,那就是我们的世界。

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着眼于某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而我们之所以认定它们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与信念老是在某些特定的人或境上绕不出来,更因为那些人或境都陷于同一个关系里,使我们更加肯定自己的观念是可靠的。其实,这样做,不过是招募了一堆新角色,使事情更戏剧化、复杂化而已。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我们都在编导自己的电影,而且我们在银幕上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潜在意识的反射。然而,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我们的电影并不是惟一的一部。在我们电影里出现的那些演员或技术人员也一样在编导他们自己的电影,我们也在他们的电影里扮演某个角色或摄影师。你可看过黑泽明(Akira Kurosawa)的电影"罗生门",它即曾以极其悲悯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这一观念。

我们之间虽无绝对的界线,但除非我们承认自己经验的有限,并尊重别人的经验,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合一的。我们不必同意彼此的意见,但务必彼此尊重。只要彼此相互尊重,我们是可能达成某种程度的协议。缺少了尊重,亦即缺少了"健康而合理的界线",那么协议就成了强迫性的了,而"被迫的协议"是多么讽刺的名词。

找出彼此的平等,就是承认观看事物的角度有很多种,而我们知道的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倾听别人,尊重他们的想法和经验,能帮助我们向更广大的实相开放,能使我们打开观念的牢狱,而自由地走向光天化日。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知识的有限,使我们得以迈向未知的世界,不论是踽踽独行,或是携手并进。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4:45:02 +0800 CST  
第五招 放下自我批判与内疚

有意无意之间,我常会打击自己,我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在攻击你,这不过是种幻相而已。当然,有时你也会掉进这个幻相,而予以反击,这就是世界的运作方式,然而,事实上,我无法攻击你,只可能攻击自己,因为我投射到你身上的每件事都会回到自己身上。思想本身是一个完美的回力棒,它总是返回投掷者的手中。

那绝对不是惩罚!很多人,甚至那些相信因果轮回的人,都不了解:没有人会因自身的罪而受罚的,他只是收回自己施放出去的东西而已,如此,他才能觉察它的存在。若他放出去愤怒,愤怒就会返回他身上,因为他必须对自己的愤怒负责,他必须收回自己放出的一切。惟有如此,才有释放它的机会。

这法则相当简单,我们不必为此而相互攻击,也不必说:"你又来这一套,混蛋!我知道你会遭到报应的。"我们不必代天行道,没有人要我们扮演神的角色。我只须了解;我们会继续犯错,直到我们学会自己的课程为止。我们会不断把各种正面与负面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除非我们愿意承认那些正负面特质原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将不断攻击别人,直到我们看清自己的攻击为止。

承认自己正在攻击别人,才能制止这个恶性循环,我说:"好吧,愤怒,我知道你属于我,我不必再假装下去,把你当成别人的问题。"这并不是说,我不再表现愤怒。若有愤怒,我有责任把它表现出来,但我必须明白那愤怒是我自己的愤怒,这样我就不必发泄出去,逮住一个内疚很深的人来接收我的愤怒,然后他再以某种沉默怨怼的方式丢回给我。

我对那个愤怒负责时,就会了解我攻击的对象是我自己,而不是你。而且,我不会迷失在自己的投射里,或至少在我负责的那一刻,我不会迷失了自己。目前,我们还不可能做到自始至终地负责,也不可能彻底负起全部的责任,有时我会攻击。有时则会承认自己在攻击。当我攻击你时,我感到内疚,因为我相信我有伤害你的能力。这个内疚会尾随着我,当你或其他人若正巧在此刻攻击我,我的内疚就会向你的攻击接招,这一切简直诡异得难以理解。

每当我攻击你时,自己便会感到很恶劣,那使我沦为下一个被攻击的目标。满怀愤怒的陌生人在我路过时,会嗅出一个可能的攻击对象出现了,连德国牧羊犬也能嗅到这个气味!

每攻击你一次,便加深自己一些内疚。不信的话,不妨阅读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这本小说的主角企图创造一个完美的罪行,他相信倘若他是为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而杀人,就不会觉得有罪,结果不然。他虽然脱罪了,未被逮捕,但因无法面对这罪恶感,最后不得不自首。那是我们全都必须做的:自首。只要我们攻击,就必须记住,我们正在定自己的罪。

别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了!我们知道攻击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所以让我们负起治愈别人和自己的责任,说:"兄弟,我做错了,我攻击你是因为我害怕。我以为自己有权利攻击你,但是我错了,原谅我,请帮我走回正轨。"当我将自己的攻击转变为爱的呼求时,我的兄弟姊妹们才会容许我接近他们,这是和解的表态。

我若承认自己的攻击并负起修正的责任时,自己的罪恶感就无从建立。我若一味为自己的攻击辩护并拒绝修正,内疚反而更深了。始终拒绝承认错误且不愿从错误中学习的人,一定会滋生出"慢性罪疚症",没有人会毫无理由地甘心成为别人拳打脚踢的沙包,然而,那个理由经常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可告人。

我对你的每个攻击,其实都是在攻击自己,那个攻击可能以一个非常微妙的批判形式出现。然而,它如果一再重复出现,就等于不断告诉我自己:我还不够好!自尊心不足的人通常就是喜欢批判别人的人,这绝非巧合。愈是批判别人,在潜意识里就愈会批判自己。

所有的投射都会返回原处,这就是内疚的运作法则。在某一层面上,它不愿意我们放下攻击。我们在攻击别人时,心灵深处多少都会觉得自己该对攻击负起一些责任。只要意识到这一责任,我们就开始治愈了。我们若还想把它藏在潜意识里,就会吸引某些事件,迫使我们不只意识到自己对别人的侵犯,而且意识到隐藏在它下面的自我憎恨。

内疚与责任感是互不兼容的,内疚抓着伤痛不放,不让它痊愈,责任感则是迈向治愈的第一步。若要放下自我批判和内疚,我们必须先对攻击别人之举负起责任,必须在投射发生之际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投射。只要意识到自己的攻击,我们便能看到隐藏在攻击背后的原因,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恐惧、自己的批判和自惭形秽的感觉, 我们还会看到自己心灵深处对爱的呼唤。



这正是关键所在,除非我们明白自己所有的黑暗不过是在呼求光明,所有的愤怒和伤害都是在呼求爱,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开始宽恕自己。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否则上述的觉察都成了自我打击。这种伤害是不可低估的!我们若把治愈的过程交给小我来处理,必会造成另一种伤害。惟有圣灵才配掌管我们治愈的过程,因为圣灵会一边肯定我们,一边鼓励我们修正错误并从中学习。

我不会因攻击你而成为邪恶的人,你也不会因攻击我而成为邪恶的人,我们之间的相互攻击都是来自双方内在自惭形秽的感觉,都是来自你我觉得不被人爱的感觉。认清这一点,就等于开始祈求恩典了,也就是开始试着以爱心的眼光来观看一切,即使我们仍处身在黑暗中。

只要我还以所犯的错误来折磨自己或你时,我们的治愈就无法开始。错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藉由错误来学习、成长和改变观念。只要我能看到这一点,我的人生功课就学得不错了,而你也是。从此,我才有了前进的踏板,并在这踏板上与人和解以及重建。也只有在这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开始治愈,宽恕所有的错误,并感激因错误所带来的种种觉醒。

记住,责任感不会来自小我,内疚才是。内疚会不断延续我们之间的隔阂,而使得伤口无法愈合,内疚会说:"无论我做什么,都无法弥补我所犯的错。"责任感则说:"既然是我划下这伤口的,我就能愈合它。"辨明两者的差异是很重要的。

许多新时代思潮被小我利用,沦为惩罚自己和别人的工具,而不是籍它来成长。许多生过重病的人很可能听过这类无聊的劝言:"你的病是你自己造成的,是你的愤怒带给你癌症,而且因为你仍执着于自己的愤怒,所以你无法痊愈。"这岂非典型的在玩罪恶感的把戏吗?那正是小我在播放"自我负责"的录音带,那是无法奏效的。

当圣灵来掌管责任感时,它使万事万物都活得心安理得,它让你安心活在癌症或任何困境当中,那些都成了你成长的机会。它不会以外在的标准来衡量进步或退步,它只会说:"在那儿,你仍能找到内心的平安。"

所谓治愈,不过是说,放下自我批判和对过去错误的愧疚。其间包含了负责与宽容,它帮我们释放了原本就不属我们的东西。这好比是在洗涤我们批判别人却还想自圆其说时粘在我们皮肤上的渣滓,它让我们整个灵魂都浸润在爱与接纳里。

如此,就会把我们带到第六招。

第六招 接纳自己以及待人如己

接纳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们一面说:接纳你的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一面又说:此时此刻的你没有问题。

其实,我们是说:接纳你阴暗的一面,并把它带入光明。你一带入光明,黑暗就消失了。然而,如果未消失的话,将会怎样呢?有时,我把黑暗带向光明,消失的却好像是光明,我被遗留在更深的黑暗里,我该怎么办呢?

那时,我只有一个简单的选择:或是打击自己,自认是失败者,然后怪罪神明和世界;或是接纳我现在的处境:"我此刻在黑暗里,好似看不见一丝光明。不过,没关系,这正是我目前的处境.不必美化它,也无需自责。"

这么做时,我立即变成了自己所寻找的那道光明。每一个自我接纳的表态,都揭露了内在的光明,而且照亮了我的道路。即使只照亮脚前两条路,也绰绰有余了。只要我接纳自己,下一步就会自动开启。

真神的大爱、恩典、引寻,无论你如何称呼它,都须借若你的自爱这个管道才能降临你身上。当你接纳自己的现状,就已打开了那个管道;当你接纳别人的现状时,也会发生同样的事。

通往平安之路一点都不困难,只要你愿意依照下列方法练习:

一、接纳自己的现状:

你没有问题,即使你正面临很多的困难、痛苦和烦恼。你不必作任何改变,不必增添什么,或消除什么,此处此刻的你是完美的,让这样的认知进入心中。你若真能如此,所有的批判就会自动销声匿迹。

二、接纳别人的现状:

他们也没有问题,不论他们有甚么习性或可靠与否。你不必改变他们,他们也不必改善自己来博取你的接纳。他们无需你的认可,而你也无需他们的认可。他们没有问题,而你也没有问题。没有谁对或谁错,你们都是并肩而立。当你接纳了别人,你的心灵就开放了。当你接纳了别人,你对自己也会更加慈悲。

三、接纳你目前的生活现状:

你不须改变生活的现状,每一情境本身都是完美无缺的,所有的人际关系本身也一样是完美无缺的,每一种人生课程都有助于你的成长,每一个外在障碍都在帮你深入爱的终极泉源。不必设法诠释你的生活,否则你会发现有所缺失,其实你没有失落任何东西。但是,不论是正面或反面的诠释,都是你这一生必须突破的幻境。接受你的生活现状,那么所有不尊重自己或别人的理念都会销声匿迹,因为它们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惟有放下批判,你才能进入自己在内心留下的空间,爱就会像潮水般涌入。现在,你不再孤单,你的伙伴已经来了。

圣经上说:"己所欲,施于人。"而不说:"融成一个人。"我们若只想拼凑成对,便错失了重点。我们不是要在"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救恩,而是"透过对方"而得救。

形体的结合不是关键,因为我们早已在圣灵中结合了。在以小我为主角的现实生活里,我们"状似"分离,而且也"状似"各具不同的人格和需求。我们若想在那一层面上合一,注定是要失败的。惟有等到那些差异消失,自然就结合在一起了。

"己所欲,施于人",它所强调的不过是我们这些分别的个体天经地义共享之物,即我们的平等性。尊重彼此的平等,我们才算建立起正确的人际关系,神圣性才可能透过我们而彰显出来。就像神学家Martin Buber所说:"真神不存在你内,或我内,而是在你我相遇之处。"找出"你我相遇之处",就是生命之舞,也是我们修持的核心。

每当我们与别人分享思想和感受时,其实是在帮助我们超越小我的世界,去发掘我们共通的愿望和需要。每当我们对别人敞开心灵时,其实是在积极地化解彼此分离的幻相。

接纳就是这么简单,但同时也是最难的一门学问。有了接纳,小我才会让路。有了接纳,阻挡爱的障碍就会消失。这就是接纳之路。凡是你无法接纳的,你会抗拒到底,这种对立便成了你的束缚。凡是被你接纳的,就会轻轻地进入你的心房。没有任何东西强迫得了你,也没有任何东西牵绊得住你。不论爱要你去哪里,你都会欣然上道的。

这必须一步一步来。每一刻,不是抗拒,就是执着。我们看着它来,看它挣扎,看到自己筋疲力尽,最后不得不放它走。我们让内心的挣扎舞完它自己的那一套,它一向如此。因之,我们会愈来愈有耐性,更加宽容,也更轻松,学会平心静气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这好像称不上甚么大成就,但它确实伟大。当没有任何事情阻挡平安莅临心中时,即使仅仅一刹那而已,我们都会感到浑身透出神性的光辉,不再有分别心与隔阂感。这就是接纳以后的心境。

请记住,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接纳了自己和弟兄姊妹们,必会重获内心的平安,而在同时,我们也无时无刻不面临挑战的。我们并不把接纳当成目标,只当成一种修练,因为就在修练当中,目标已经达到了。

第七招 乐意学习与分享

每当我胸有成竹地以为自己对一切已经了若指掌时,爱的渠道就中断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头脑里的大门关闭了,内心的大门也关上了,我说:"够了,我己经够多了。"

我的内在导师显然并不赞同我这种心态,因此,还有一门课程等着我虚心练习。如果我此刻感受不到全然的平安,那么我所懂的一切便毫无意义了。但我若内心平安了,就不会那么渴望知道答案。《奇迹课程》曾说:"我们所教的正是我们需要学的。"那是一个很重要的觉悟。当我站出来与你分享我的经验时,我只是在加深自己的学习而已。

籍由分享,我加深了自己的所学,并经由脉轮延伸出去。我把一个理性的知识应用在自己身上,而后送入心里。当你听到我内在的心声时,我知道对我是真实的东西,对你也一样是真实的。

藉由分享,我学会聆听。我看到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应用在自己身上,有些我仍感模糊不清的课程,透过你的善巧运用而逐渐明朗化。我明白,你是我的老师,正如我也是你的老师。

教与学是终身的事,即使我现正扮演老师的角色,我也同时在学;即使我现正扮演学生的角色,我也同时在教。我如何去学本身变成一种教导,而我如何教,也变成一种学习。你看,教与学就这样循环不断。我生命每一刻都可能从你的回馈中获益,即使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在批判我,我仍能享用百分之一的真话。

不仅老师必须把所学的应用在自己身上,表示对他们所教的一切负责,学生也必须对他们所学到的东西负责,毕竟没有人能不经你的允许而传授给你任何东西的。所以,我一直在学习,你也是,那是我们平起平坐的基础。

虽然我能藉由冥想、观照自己的念头和感受,及研读经典等方式独自修行,但有某个重要部分是我无法单独完成的。除非我身临其境,否则我无法克服投射这个问题。我需要投射到你身上,也需要你投射到我身上,我才能具体经验到这个投射现象。在我认清分裂状态原是一个幻相而拒绝接受之前,我必须先具体感受到我们之间有目共睹的距离与隔阂。

没有人能单独得救,它必须透过双方的互动,无论这种互动会带来多深的痛苦,

都有助于我们的学习与成长。我若孤立自己,我只是在拖延自己得救的时间而已,

我们迟早都会相遇,携手演出我们的那场好戏。

若没有互动,我们两个单独的个体永远无法了解造物主的爱。天地造化中若有一部分感到与另一部分分裂,这一事实就更加肯定了互动的需要。无论我们在哪里感到分裂,就需要在那里建立互动的桥梁。即使我们处心积虑地搞得两败俱伤,我们仍需要互动。问题是,我们常常放弃了,选择离婚,各自分道扬镳,心想:"唉!这问题是解决不了的。"然后设法寻找另一个人,再凑成对。我们不断想要与人结合,却不断失败,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功课。造物主并没有要求我们粘在一起,他只要求我们彼此尊重。


总而言之,我们不是为了"结合"而在一起的,而是为了证实我们早已心和心、灵和灵地结合为一了。只要我们一开始批判别人,强调彼此的差异,我们便已跳离了合一之境。然而,我们也可以借若接纳和祝福每个人的现状,而继续结合在一起。

我们愈常来到这共享的生命基地,也就是《奇迹课程》所谓的"神圣的救恩之圈",就愈容易了解这原是我们的家,也愈明白每个"小我之旅"不过是在绕圈子。这并不是说我们再也不会分道扬镳,但是,即使分离,我们仍然指望着相聚之日。

我们知道家在何处,也知道当我们准备好时,自然就会回家的。

第八招 做自己的主人

我必须在此澄清一下,做自己的主人,并不是替别人做主!而是不让别人替你做主!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包括你在内,而且每个人都要为他(她)所作的选择负责,别人如何能替你负责呢?

许多人试图穿越那泾渭分明的责任线,但是这样做只会蒙蔽了他们对真相的认知。不要再自找苦吃了!尊重这界线,你们才会彼此尊重。

首先,请了解,当你让别人替你作决定,或你替别人作决定时,便表示你没有为自己负责,那是一种依存共生症,对别人或自己都毫无益处。这样做,表面上,你好似占了一点便宜,然而,从此你便丧失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能聆听别人并从中学习是件了不起的事,因为与人分享隐私是你心灵成长的必要条件,你能从别人的回馈当中扩展自己的认知。但是,别人并不知道你真正的需要,连通灵人士都无法告诉你需要了解甚么,他们可能会提供一些重要的讯息,但也未必。无论哪种情形,最后还是得靠你自己来善用这些讯息,找到内心的平安。







要知道,别人若告诉你,你最需要甚么,这种知识有它的限度,而你能告诉别人的也有它的限度。你能给予别人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最大帮助,只是鼓励,其余的很少真正帮得上忙的。
要做自己的主人,你必须放下向外寻求答案的心态,必须放下这一生理当有所成就的念头。自主权直接来自具体的经验,它说:"我尊重自己的生活,并接受一切对我是真实之物,即使那对别人未必真实。"

内在的自主权和指挥别人是两回事。一旦你要别人顺从你的价值观与信念,你便削弱了那些价值观与信念在你生活里的力最。如果你还需要别人的赞同才能尊重自己的生活,表示你已遗忘了内在的自主权。

任何人都有权利,也有责任说:"这对我而言是真实的,因为它对我有用。"这种自我肯定相当重要,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生活与我完全相同,我的经验极其独特,而且理应如此接受它。

任何人若企图否定我这别具一格的经验,也就很容易否定了他(她)自己的经验。一个人是不可能透过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的。所以,我若把全部精力投注在否定和批判别人上面,就无法认出自己的内在向导与真相,再也找不到什么对我才是真实的,除非我开始懂得尊重别人的经验。相反地,我若投注过多精力于别人的经验而忽略了自己的经验,也一样无法听到自己的真理。所以,自主权必须由内而发,而且它的权限只到自己有形的身躯为止。

当我自行做主的欲望侵犯到别人为他自己作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时,我的自主权会加以自我克制。同理,当别人想要替我作决定时,它也一样会激发我自行决定的能力。我的自主权与你的自主权是平等且一致的。你若否认或僭越了你的自主权,自然会怂恿我去做同样的事。因此,你对自己经验的忠实程度,会无形地巩固了你和我纯洁无罪的生命本质。总而言之,自主权的行使过度或不足,都是我们这一生的学习课程,也是我们与别人共修的舞步。

因此,我们的目的绝不是结束跳舞,而是看着它跳,看它如何舞向生命的核心,这样才能旁观者清。只要我们能觉察出自己的"过度"和"不足",它自然就会调整过来。如此旁观,能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而不加以批判。

自主权是我们这一生所要面对最深奥的问题之一,我们之中没有人不是一边虚张声势,一边又作贱自己的。除非我们先看清那以小我为中心的自主权之虚伪,否则我们是无法得知生命真正的自主权的。这种自主权是奠基于单纯地接纳自己和别人,而小我的自主权则是因为自惭形秽而企图把内疚投射于别人身上的结果。

那些怀着虚妄的优越感的人,潜意识中经常隐含着自卑感,而那些经常引用别人力量或智能的人,潜意识中则隐含有某种优越感。奇怪的是,有优越感或自卑感的人都不敢为自己的信念挺身而出,他们各以不同的方式寻求别人的支持和认可。

我们必须觉察一个事实,不论表现得太强或太弱,对我们都不是好事。读过《易经》的人都不难接受这一观念。太强的人会吸引弱者而削弱了自己,太弱的人则会吸引强者而狐假虎威。每个人都想利用别人来平衡自己的欠缺,不幸的是,这种交换性的互动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蒙蔽了不少人眼目。

在我们集体进化过程里,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上述"平衡化"的过程浮现在意识的台面上,那就是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书籍讨论暴力现象和依存共生症。这些互动若一直隐藏在潜意识中,它所造成的伤害是难以衡量的。说出我们的伤痛才会有益健康,那是我们"接受"自己的经验并负起责任治愈自己的不二法门。

这一切不外乎"尊重"二字,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尊重(respect)的字根原是specere,意思是"观看",因此,尊重(Re-spect)的原意是"回头看,再看;或是以不同方式看"。由此可知,刚开始时,我们是"透过深色玻璃来看,然后才面对面观看"。换句话说,我们会先看走眼,然后才加以修正;我们会先犯错,然后才从错误中学习;我们会先侵犯到彼此,然后才学会宽恕。

这个过程会反复重演。我们先侵犯了平等法则,才会从中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正因我们觉察到自己的侵犯,此一觉察便能引导我们迈向平等之路。

所以,当谈到"做自己的主人"时,我们的意思是学会活出真正的你,并学会看到真正的别人。修持平等心,是要从不平等中学习,让我们接受这个过程,并透过它一起成长吧!

第三要诀: 信任自己的生命

我们的生活常把我们逼到自己的极限,然后就把我们丢在那里,而且告诉我们:你的生命决不受限于这界线内的一切。"

为了证实这一睿见,我们看到自己一直在和自订的每一道限制抟斗。每当我们采取一种立场(哪种立场都无所谓),我们已把一个实体分裂为二了,不论我们用甚么名称来表达:好与坏,男与女,高与低,我们已由一个整体营造出二元对立的状态了。每当我说"我",就产生了你,意谓着"非我";即使我说"我们",也意谓着"不是他们"。

不论我如何努力扩展自己的意识境界,仍会不断遇到令人难以接受的人事环境。在那里,我划下了一道线,圈出自己的势力范围。线的这边是可接受的,而另一边则无法接受,这就是我意识之旅的真面目。我的整个生命乃是一个不断划下界线再撤销界线的过程。我若能看出这一真相,便会学着对自己和别人放轻松一点,因为我知道那些界线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是我的想法认定它们是真的。一旦我改变自己的想法,那条界线就消失了。

我一直努力界定自己存在的定义,想活得更有条理一些。然而我愈努力,似乎愈糟糕,不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掌控自己的生活,我迟早都会面对这一现实的。而且,我迟早也会了解到,我此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自己的生活,而是与它携手合作。

说出自己的渴望,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只能选择生活给我的一切,不管那是不是我想要的。我常会认定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并非我想要的;事后,我才慢慢领悟,那正是我当时最需要的。慢慢的,我明白了一点:原来我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但是,我的生命力知道,它知道我的需求并把它吸引到我这儿来。我以前习惯把这生命力称为"命运"或"神",但始终未曾奏效,因为这样的指称已把它推到我生命之外了。其实不是的!它不在我外或我内,或许它既在我外,也在我内。当我划下界线时,它就隐藏到内心深处,避不露面,或是伸展到无限之外。它也可以小到无法辨认的地步,纵使你搜遍身心也无从找到它。

大脑有多重呢?生命力比那还轻。灵魂有多重呢?生命力甚至比它还轻!它轻到无法称磅,而且不受地心引力影响,然而,它的浩瀚无边,让整个宇宙都鞭长莫及!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8:16:05 +0800 CST  
当我正视真实的自己时,我看到无限的存在,无内也无外。我看到我与你原来毫无分别,与神无异。我们全都一样,都是生命力无始亦无终的运转!

当我活在自己的界线内时,每件芝麻小事似乎都很重要。当生命开始插手,并拭去那些界线时,我才了解,所有我曾视为重要的事其实毫无意义。每个生命起伏的波动都是一种净化,溶化了所有的执着,清扫了一切批判和评价。正如同我的朋友杰米在最近的一场聚会后所说的:"我是这样地喜悦,喜悦到无法填写评估表了。"

我生命的漩涡逐渐缓慢下来,形成一种优雅的舞步,多棒呀!我开始发现目前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问题,根本不须改变任何事。我无须改变人际关系、工作,或住所,才能使自己快乐。此时此刻的我已是快乐的。生命降临于我,我只是单纯而深刻地拥抱着它。

我不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事,那已不重要了,无论什么都好,因为我已把恐惧和批判置于身后。过去的阴影污染不了我的纯洁无罪,未来的期待也不会使我失去活出自己或让你活出自己的自由,因为我已了解,我现在没有问题,你现在也没有问题,生活本身本来就没有问题。那就是我的天堂与净土,也是我的生命本质,其余的只是尺寸和形状而已,那些外在的形式最后都将归于尘土。

非实质之物无法涵盖实质,界限无法涵盖无相的虚空,有限的心智无法涵盖天心。但是,天心却能涵容一切,它是永远空着的杯子,无论我们倒入多少美酒,它永不满溢。那是我们终将抵达的福乐极境,那是我们唇边的祷词,是我们相互敞开心灵时记起来的那首被遗忘的歌,它说:"欢迎,各位兄弟姊妹们,你们离开时的位置至今仍是空着,正等着你们回来,我们终于团圆了。"

第九招 接受人生课程

生活从未满足过我们的期待,否则,我就学不到任何东西了。我的期待注定会落空,如此,我才能迈向一个更深更广的生命实相。

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个人生课程,原是为了唤醒我,而不是惩罚我。只要我认为老天有意惩罚我,我就很难接受自己的课程,并从中学习。事实上,每个人生课题都是为了提升我。如果我还自恃有后台撑腰,它势必会拆掉我的台子,再鼓励我向前,它永远都是为了提升我的。

当然,我的人生课程和我对课程的诠释常是一百八十度相反的!在小我的领域里,是不可能了解那些课程的,因为人生课程常是带领我超越小我。如果我只想壮大小我的势力,上天便爱莫能助了。而我总想等到小我壮大到某一程度后,才愿意去信任生命之主,难怪我老是受挫!每当我自以为超越了旧观念的束缚时,我就被狠狠地踹回人间的斗争里。

学习人生课程,必须先对自己慈悲一点,因为要改变我对现实的认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若容易的话,我就不需要那课程来练习了。所以,我必须耐心地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不必急。大部分的课程都不会设定成功的标准,它们侧重的是认知上的改变,所以我无需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或改变世界,只须改变我对自己、别人和全世界的看法就够了。

如果我认为那些课程企图把我改变成另一个我,或是要求我给出我根本没有的东西,表示我已误解了那些课程。当恐惧来临时,它只要求我穿越过去。我若感到承受不了,它会要我把它放下。无论哪一种课程,对我都是最完美的搭配。它会按照我的能力要我做适度的调整,从不要求我去做超过我能力的事。

所以,信任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我愈信任自己的课程,就愈能与它们配合,学得也就愈好。对于未知的一切,我以欢迎来代替怀疑,看着它如何拓展我,在我心中开垦出一个让爱得以驻留的地方。

显然地,说得容易,做时难。在生活中,一旦遭遇痛苦,我全身会立刻自动紧绷起来,抗拒它,压制它,并且抱怨不已。我很少接受那个痛苦,并请教它所捎来的讯息。我有抗拒痛苦的本能,因为我相信痛苦在攻击我,所以我努力驱逐它。但是,那只会加深痛苦而已。透过经验,我慢慢懂得,解脱痛苦的方法绝非抗拒,而是接纳。

这是相当矛盾的说法,消除痛苦的惟一方法竟然是不再想尽办法摆脱它。只要我还有驱逐它的念头,它反而会坚持不走。其实,痛苦并不是一种惩罚,而是在传递某种讯息,它告诉我,出问题了,要我稍微调整一下,要我醒悟出新的观点。

同样地,每一课程都要我以新的方式敞开自己的心灵。旧的防卫机制必须完全放下,我再也不需要它来护卫我的生存,以前一点一点被恐惧侵占的地盘,也必须重返爱的怀抱。

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人要求我此刻完全开放。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算是与自己的课程配合了。那并不是说,我不会遭遇抗拒。事实上,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旧戏重演,但我的目标已非设法消除抗拒,而是注意它的来到与离去,如此,我才会慢慢了解自己的思想、感觉和信念究竟是如何影响我生活的。

我渐渐明白了,生活中发生何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所发生的事如何响应。由于我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还能左右的反应模式上,我赋予自己更大的能力,以创新方式去处理生活的各种挑战。我不再是外在恶势力的牺牲品,而是剧中的主角,以充满信任、希望和信心的态度,积极地影响事件的结果。的确,每当有事情干扰我内心的平安时,我明白自己已经一头栽进去了。只要我肯花点时间往内心看去,并向上提升,就会看到自己的周遭原是有意玉成我的一个有情世界。

生活中的种种绝非一成不变的,这与我们根深柢固的旧有想法正好相反,它们绝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每件事都在变动当中,包括我们的思想和感受在内。因此,如果我们真正想要了解生活中的经历,就必须与该情境共处一会儿。惟有花点时间去感受,我才可能做出适当的响应。

面对一个课程,最槽糕的方式便是立刻判定该课程的用意。我们需要以不批判、不诠译的心态,先与情境共处一会儿,去感觉它,生出某种觉受,观看它如何随我们的想法和感受的改变而起变化。这是一种聆听内心的过程。尤进·简德林博士(Eugene Gendelin)曾写过一本书《直观法》(Focusing ) (译注:可参考光启出版社的《内观自得》)提供一系列的技巧,帮助我们接通心灵深处的感受。无疑地,静坐冥想也是很有帮助的。

身处困境时,我们不必试图分析或理解它,这样做只会使问题胶着于它原来的层面,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必须潜入身体里面,沉淀自己。我们必须走出"理性之心",而进入"感性之心"。

惟有感性之心才能渗透整个情境,它不会只挑出其中一部分而漠视其他部分。它不会挑三拣四,因为这种挑拣只会加深冲突而已。感性之心会伸出触角,渗入每一个角落、正反两面,甚至所有矛盾之处。它把情境当成一个整体来了解,不加批判,只让每件事的全貌呈现于意识中。

让事情全盘呈现,能使我们的意识产生微妙的转变。在那个转变里,目的不再是"解决问题"或"在正反两极之间作一选择",而是改变自己原先认定两者无法共存的观点,把两极联系起来。这好比在意见不同的两人之间做协调,当两人都坚持己见时,第三者的出现经常是有必要的。此人,可能是仲裁者或心理治疗家,负责找出一个共通的立场,让双方都能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与需求。

调停者将议题从"誓不两立"转变成"同舟共济", 他帮双方建立起"我们"的共同意识,只有在"我们"的空间里,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的确,在"我们"的空间里,问题不再存在。问题的产生只是因为每一方都从小我的角度去看事情。

意识上的冲突也是同样的情形。若由酷爱冲突的小我观点出发,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惟有心灵的广大胸襟才包容得了所有的冲突矛盾。

与问题共处一会儿,意识就会开始改变,从"理性之心"转变成"感性之心",而且从两极化和彼此对立的意识心态迈向相互依存与相互包容。心灵的平安,人间的和平,以及大同世界,都只有一个原则,它们都要求我们转变自己的意向与焦点,以及意识和认知上的改变。

当我与自己的课程奋战时,它成了我的敌人。当我接纳它时,它成了我的朋友。我和自己的课程一直都在建立某种关系,而那个关系决定了我会抗拒还是会从中学习,向前迈进。不能让人亲尝学习成果的课程不能算是属灵的教诲,它最多只是一种教条而已。所有的课程都是要人敞开心胸、开放思想才能学会的,它们与教条式的观念和绝对的道德规范是两回事,因为它们都是可以感受到的经验。

所以,我们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实验室,我们理性和感性的经验就是教室,在那里,我们可以学习谴责,也可以学习祝福,学会排斥或学会接受,学会控制或学会释放。

第十招 认出一切都没有向题

《奇迹课程》要求我们"重新选择",意思是要我们改变自己的认知,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要我们认出自己的分别心,并选择以平等心相待。它要求我们承认自己的恐惧,并了解自己真正渴望的原来是爱。

如果我们仍无法改变认知,无法看到爱是我们真正的渴望,那么我们至少应有此觉察:我目前仍做不到。只要能觉察到就够好了,人生的课程就是为了扩展我们的觉察能力。只要我能觉察到自己还有选择的余地,那么即使自己目前还无法选择爱,也没关系。你能了解我的意思吗?

小我会说:"你这卑鄙无耻的小人,又把事情搞砸了,竟然忘记选择爱,我看你是没希望了。"

我们都听过这类声音,但它的背后还有一种声音:"没关系,不必担心,只要觉察到就好,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们知道,这就是圣灵的声音,因为他尊重我们,也尊重我们剧本里其他的角色。他不会牺牲别人来成全我们,也不会拖垮我们去提升别人。

他会说:"纵然你又批判了,他也为了自卫而攻击了你,你又反击回去,现在你们双方都懊恼不已,没关系的,只要你能觉察到所发生的一切就可以,没必要再去批判了。"

圣灵能够接受我不必永远都是对的。即使我做错事,他仍接纳我,即使我三番两次犯了同样的错,他还是接纳我。他对待我的兄弟姊妹们也是如此。他以一种标准来对待所有的人,即:"错误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宽恕也是。"

如果我们批判和谴责,这仅仅表示我们对所发生的事和发生的原因做了错误的诠释而己。

我们生活周遭所发生的每件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除去爱的绊脚石,消除那让我们感受不到内在平安的障碍。每个痛苦的挣扎,每个锥心的打击,也都只是唤醒我们的工具,提醒我们重新作个选择。每当我们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处罚或被人占了便宜而愤怒不已时,必须记住这点。其中必定有些可学习的事,有些可放下的事,有些值得感激的事。

爱怎可能成为一种攻击呢?若宇宙的基本状态是爱的境界,那么即使我们觉得受到攻击,爱还是存在着;即使在苦难当中,平安仍是可能的。

我们活着的每一刻都在要求我们表现一些宽恕之举。每当我们批判自己或别人时,每当我们感到害怕而攻击时,每当我们想要还击而压抑下来时,每当我们为自己的攻击或防御而辩护时,便是我们需要宽恕的时刻了。这是什么意思呢?

它是说:我明白了,无论我感觉如何,那只是我现在的感觉,我过去可能也有那种感觉,但那并不会把现在的感觉变得更真实。利用过去的感觉来为自己的愤怒辩护,只会加深愤怒而已,所以我必须放下过去,不把过去带到现在,也不把现在带到将来,只是接纳现在的样子,那就是宽恕。

这一点都不神秘,我只是让每件事呈现出它的现状。既不与它相斗,也不试着改变它,只是让它呈现自己的面目。我允许它与我共处,也允许自己与它同在。

我就像一位酿酒人,而我的经验是酒。我把它倒入"接纳"的桶内,让它自然发酵酝酿,只要时候到了,"接纳"就会成熟为"了解"。只要时候到了,我的经验就会变成活生生的真理,引导着我,也启发别人。这需要很大的耐性,我必须先认定酒是愈陈愈香的,若喝得太早,没能与它共处一段时间,那种经验既无法教给我任何东西,反而会强化了我过去的经验,而那些经验很可能与我目前的状况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

我需要认清,改变并非坏事,而是成熟的过程。我若不改变,就无法成熟。我若不与自己的经验共处,就无法从中学习。

只要我还企图保持原状,就难以从人生所提供给我的课程里获益,所以我必须心甘情愿地改变,但不可自满地认为自己知道应该由何处下手。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因为它来自未知之境,来自我无法掌控之处,来自我尚未觉察的心灵深处。它是透过我才能出现的,就在通过我之际,它转变了我。

认清一切都没有问题,就是对改变过程的全然信任,不论后果如何。换言之,我知道我的造物主深爱着我,伴我渡过所有的磨难。他不会干涉我的学习,因为那些课程不是他制定的。他仅是我的见证,就像我也是他的见证一样,彼此彼此,不分轩轾。

第十一招 看镜中人生

我们不论到哪里,只要一转身,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它有时会透过兄弟的脸孔回头凝视我们,当我们在风雨中冲锋陷阵,它有时又会在我们前面活蹦乱跳的。

我们的影子不会消失,它紧跟不舍相信鬼魂的人其实并不离谱,因为鬼魂不过就是那些阴影罢了。我们所恐惧的,常会被拟人化,其实那都是我们自己心里营造出来的,我们在自己身心之外所看到的一切,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现实而已。

只有在死亡状态,你的内在真相才不会投射为外在现实,因那是一个不再投射、无须互动的状态,因为整体中的各部分不再分裂了。但在我们眼前的世界里,有内与外、形象与倒影,又有思想之心和感觉之心的分别。感觉之心反映出思想之心,因为每个感觉只是某个思想的反射,它们彼此相随,且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我们整个心理状态是由思想与感觉错综交织而成的。每一种意识界都与其他意识界相互渗透而且彼此互动着,使得整个情境更加复杂,根本搞不清它们之间的脉络与关系。

然而,我们所能掌握的,乃是随时随地留意周遭的环境如何反映出我们的意识状态,或是我们思想与感觉的独特结构。因此,它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观看这面镜子确实令人心痛,但是假装镜子不存在反而更苦。

走入我们的生活,触动我们伤口的人,只是我们内在阴影的化身,他们并不具客观的意义。我们也经常以牙还牙,去揭对方的疮疤,我们之间的互动完全是主观的,而且是一个影子对另一个影子的关系。

只有等到其中一个清醒过来,并看出整个互动全都是他自己影子的游戏(他所恨的、无法接受的,或对自身的恐惧),这面镜子才会停止反射。这份觉察足以切断其中的纠结,而中止投射。这类互动若非早经双方同意(经常是无意识的),否则是不可能继续演下去的。

我们看镜子不是为了憎恨自己,而是去认清被自己内心压抑下去的批判,那些批判使我们无法在自己内或人际关系中感受到那一体完整性。因此,向下潜入内心的黑暗,是自愈的必要过程,若不向下潜入黑暗,我们便无法变成光明使者。

有趣的是,这种先潜入黑暗,而后升入光明之境,并非直线式地进行。它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之旅。首先,我面对一些以前否认过的恐惧,把它们带向光明,不久,另一种恐惧又浮现了。听起来很熟悉,对吗?每场胜利之后,接踵而至的常是下一个挑战。

用世界或小我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心灵成长,常会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因为从小我和世界的观点来看,我们全都是无药可救的失败者。步步高升的成就观念与一个计划又一个计划的思考模式,是难以洞察循环性人生过程的深奥的。惟有直觉、感性之心才可能了解对立和改变的意义。

整体来说,东方的传统较偏向感性之心。承袭《易经》、《道德经》 ,和其他灵性钜着的道家传统,提供我们最深的智能去认识变易的过程。对道家而言,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流动不息的能量,即使是观念,都需要纳入相反的一端,才能上彻天理,下达人寰,周而复始。生命对东方的心灵而言,有如钟摆,不断前后摆动着,而不是朝同一方向的直线式移动。

这个观点帮助我们了解到,心灵的成长并不是以我们领受多少课程,或学到多少东西来衡量,而是凭我们愿透过那交到我们手上的镜子去看的意愿有多强来衡量。《奇迹课程》说:只要有"一点点的愿心"就够了。因此,只要我愿意,我们就能全面且同步地迎向所有的课程。我们每敞开自己一次,就会尝到真正开放的滋味。

所以,任何一堂课都会打开而且加深我们的意识领域,都会扩展心智,超越观念的限制,都会提升心灵,不再受情绪左右。它把潜意识里的东西带进意识领域,治愈了过去的创伤,发掘了新的信心和信任。

一个成功会带来另一个挑战,一个失败则给我们重新选择的机会,其中绝无批判的意思。

主观的过程没有时间上的开始或结束,那是我们很难了解与接受的,但只要我们能够不断朝镜中看去,不再气馁也不绝望,就会有这种根本的觉醒。在看够镜内人生之后,我们就会培养出一套"星际幽默感"。从此,我们不再努力追求完美,或想在既定时空内汲汲赶完所有的工作;我们只是愈来愈能安于生活现状。只去处理眼前的事,不再忙着虐待自己或惩罚别人,这已经算是不小的挑战了。

至今,我们已经学乖了,知道每隔不久,难免都会出一次状况。也就是说,我们会完全忘记学过的一切,做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出的蠢事。所有最担心的事都可能发生,日子常被搞得天翻地覆,于是我们会感到羞愧或愤怒不已。然而,无论如何,我们还是熬过来了,甚至还能回头认出那真是一种恩赐。

至此,我们才真正明白整个旅程是一圈一圈地绕圈而行的。而且,我们也明白,表面上不论我们身在何处,或发生何事,我们都不会出事的。至此,我们可以迈向最后一步了,如今我们必已明白,那其实也是第一步。

第十二招 开放心灵

开放心灵,最容易的方法便是请求帮助,或帮助别人。你若遇到困难,就请求帮助,向朋友求助,向陌生人求助,或向上天求助。求,就对了。

若你不允许自己打开心门,它就无法开启。请求,表示你允许了,这等于邀请圣灵帮助你以不同的眼光看事情,也等于邀请你的兄弟姊妹以爱和接纳来滋润你的生命。

"求,就会为你开",你的真诚请求已经蒙受俯允了,虽然那答复可能不是依照你期待的形式出现。但只要你愿意去看,它就在那里,看的本身便能开启你的心而找到它。

你在寻找爱吗?你会找到它的。它若没有马上出现,就继续找下去。爱若没有符合你的期待,放掉这些期待。爱就在那里,只要你肯改变那些妨碍你察觉到爱的认知或观念,你就会找到它的。记住,你找的若不是爱,你就不会找到爱。所以,不要退缩。

你若想要开放自己的心灵,就去帮助别人吧!接近朋友或陌生人,都一样,让你的直觉引导你吧!在人生某个角落,有人正在祈求爱。也许他并未表现出来,只是默默地祈求着。你会知道那是谁。

给予无条件的爱,或一无所求地帮助别人,都一样会打开你的心,也会打开别人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握有救恩之钥,借着某种支持的表达,或一句鼓励的温柔话语,带给彼此救恩。或者把每个攻击都看成爱之祈求,由此而带给彼此救恩。

当我们接纳自己所有的矛盾、所有的责任和所有的挣扎时,我们的心便开启了。当我们接纳另一个人所有的试练与痛苦时,我们的心便开启了。当我们给予爱,就像对待一个伤心的孩子那么单纯时,我们的心便开启了。当我们内在受创的小孩开始求助时,我们给予他爱,我们的心便开启了。所以,开放心灵,一点都不玄奥,只要接纳,就可以达到,而关闭心灵也不玄奥,只要批判,也会达到的。

心有如灵性的肌腱,它能打开,也能关闭,运作愈频繁,它就愈强而有力。当你内心紧绷时,不要批判自己,绷紧过后,自然会再度开启的,你只须让它自然地运作。让痛苦来来去去,让每件事都穿透你。做个深呼吸,让空气自然进出,把自己当成是生命的信道。不要抗拒吸气,也不要憋气,只是让呼吸自然地进出,只是让生命随着它的起伏波动来来去去,不要执着任何一种状况,也不要害怕任何现象。

不论如何努力,你都无法改变生命的涨潮与退潮。不管你是紧抓不舍或是随缘放下,生命依然故我。当你紧抓不舍时,肌肉就会拉紧;当你随缘放下,肌肉开始松弛。你现在紧绷着吗?没关系,只要觉察到就好了。觉察本身就是一种解放。

要开放心灵,你就必须甘愿随着潮水的涨退而起伏,有时抽紧,有时放松,不要期待永远处在巅峰不会跌落谷底。要开放心灵,你就必须甘愿面对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一切。你不必"做"任何事,只须"存在",那就够了。你只须与自己同在,与别人同在,与生命之主同在,那就够了。

特技表演虽然引人注目,却不必要,你不必为了爱而跳火圈,你只须心甘情愿地接受,心甘情愿地给予就够了。爱由何处来,爱向何处去,不是由你决定的,只要它来时你让它进来,它走时你让它离开就行了。意识只是爱的一个信道,而不是它的源头。你愈变成爱的导体,就愈会了解它。爱是惟一的力量,爱之外的一切都只是爱的容器而已。爱是真实的,身心则只是它的导体而已,惟有当它完成这个目的,你才会看出它的真相。

认出身心本身的存在本质,只是一堆烦恼和恐惧、期待和批判而已,那只是短暂而且趋向自我毁灭的一段现象罢了。它出生、受苦,然后死亡,本身不具任何目的,它惟一的目的只是当爱的容器,即是爱的身体、爱的心智、爱的言语、爱的举动,爱只是悄悄地坐在那儿,或是随风而舞动。

当我们透过接纳自己和别人而开放自己时,才能慢慢看到这一境界。当我们请求帮助并给予帮助时,才会逐渐了解,我们的身心竟是那股强大得不可思议的能量之容器。这股能量无法被人操纵或控制,只能让人经验到。我们的心灵终会成熟到足以领悟这些观念的地步。那时,我们不靠阅读更多的书,或参加一连串的讲习会,只须把我们早已知道的事,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行了。

在最深处,这正是我们对心灵之旅许下诺言的时刻。在这以前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为此刻的交托与信服在做准备。这就是耶稣所说的"火之洗礼",也是我们灵性重生之际。

现在,对我们而言,每一天都变成是活生生的教诲,不再需要特别的老师和特别的书籍。每位兄弟姊妹都是老师,生活中的每个事件都是一部深奥经典的展现。当我们把灵修书籍都丢到火里烧毁时,朋友们也许会惊吓万分地说:"他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外表的空壳消失了,内在的核仁抽芽了,行动远比文字还更掷地有声。

只要我们能够单纯而安详地进入内心,迟早会达到这一境界的。那时,我们便明白了:说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说;做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做。而且,我们都知道,若不用爱的眼睛、嘴巴和容貌去观看、说话和行动,所有的信念都变得毫无意义。

这一境地,我们不只来过一次,而且来过很多次了。刚开始时,我们会感到很不自在,并急于缩回旧有的观念和目标那个安全地带。慢慢的,我们能够多停留一会儿,并且在此地喜悦地充电。不久以后,我们不再挣扎而开始怀念此地,当我们抵达此境时,就再也不愿离开了。

放心吧,家并不是我们从早到晚都得逗留的地方,我们会离开一下然后再回来,一次又一次地。家,是我们相聚之处,那儿无需多余的言语,也没有人会坐立不安。我的弟兄,我的姊妹,欢迎!你们来时,我竭诚欢迎,你们走时,我行礼恭送。

愿你们一切顺心,愿你们的生活洋溢着祝福。

第四要诀:铭记"生命是爱"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事件或境遇深深震撼着我们,痛击我们,硬把我们拉出自己的安乐窝,例如失去工作、亲友去世,或人际关系破裂。于是,我们深受打击,内心沮丧,意志消沉,感到自己完全失败了。

表面上看似负面的每个事件,首先会勾起我们的罪咎,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掉入情绪的黑洞里。在那里,我们毫无价值,天地无情,亲友也漠不关心,我们的生命既空虚又无意义。谁不曾有过这种经验?这种情境不只违反了我们的期待,它是有始以来存在性的悲哀,它是"失乐园,它是阴森的涕泣之苦,它是整个人类的集体创伤。

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所哀悼的乃是我们与生命根源之间原本亲密的关系,我们与生命之主的联结变得如此不堪一击。我们愈想过自己的日子,愈感到生命的疏离。只要我们的焦点还集中在状似空虚的表相上,生命就愈显得支离破碎。

我们在孤绝中哀号,以为没有人听到。其实,在这伤痕累累及难熬的沉寂中,生命之主不断向我们发言。我们已经被挖空了,准备聆听了,我们总算谦虚下来,准备求援了,我们在绝望中抱着希望。我们逐渐体会到那儿一定有东西,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8:25:18 +0800 CST  
你若从未有过这类经验,我无从为你描述。你若有过这种经历,但尚未感受到内在的悸动,经验过一道暖流,或在痛苦中听过希望之冀正飒飒作响,那么我也无法帮你的忙。这个地方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单独面对的,从这个地方出来的人,没有不改变的。在这曾是伤心之处,翅膀修补好了,旧创被洗净了,罪咎从它的无底杯里泄空了,黑夜已过了夜半,正等待黎明到来,封在心底的伤口已在皮肤表面渗出了点点血迹,一个身躯出现在空荡荡的十字架上了。

每一个人,无论是男是女,来到这世上,都不是来受苦的,而是来摆脱痛苦的。有些人认为只要否认,就不会感到痛苦,他们迟早会发现那是不可能的。指向欢乐之路必须穿过痛苦,那是人生旅途所提供的惟一助缘,人们在这条路上会出其不意地与它照面,而在开始时,人们甚至不知道那是一个助缘。

在痛苦里,我找到了宽恕;在痛苦里,我找到了神的爱。然而,除非我允许这一切发生,否则它不会来临。虽然这可能必须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惟有我开始求助,我才会看到解脱的希望。当我对那前所未见的存在敞开心灵时,我会感到它已融入我内了,我感到它稳住我的脚步,我觉得它与我同进退,步步引导我的人生旅途。

有些人从未认出这个助缘。他们必须学会给予自己的东西,若拒而不给,则别人也得不到;他们必须学会给予别人的东西,若拒而不给,则自己也得不到。他们转身面对着镜子,却认不出那个从镜中回望着自己的影像,他们不惜打破镜子,想用破碎的镜片,硬划出一条通往自由之路。

然而,自由并不是靠一双利爪夺取的,每个利爪都隐隐记得自己有过一对翅膀,那对翅膀正在我们心灵寂静的一角等候着展翅高飞的机会。每个灵魂都与生命之主有约。

在会晤的那一刹那,我们终于知道自己从未落单过,终于知道所有的痛苦、分离、罪咎及羞愧只是幻相而己,终于知道我们是被爱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被爱当中。不一会儿,我们也许又会滑落到那震撼的一刻之外,我们的生活再度庸俗乏味,我们的眼光变得狭窄,我们缩回自己的小天地,我们的注意力溃散,常常烦躁得坐立不安。于是,我们需要营造出一个新的危机,需要铤而走险,以便能再度摔回地面。

我们实在不必老玩这种痛苦游戏,但我们却喜欢这样。我们"小小的愿心"似乎已经离不开痛苦了。没有痛苦,我们就不会屈服;没有痛苦,我们就会忘记生活并非我们所能掌控的。没有锥心刺骨的痛,我们会相信自己是真正的老板,自以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显然,没有比这更离谱的想法了。那正是一切痛苦和烦恼所要教我们的功课,也是一切幻相要我们学的功课。我们好似掌控了一切,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自以为知道自己需要甚么,实际上并不知道。



我们努力追求的每件事,所看到的每件事,都充满了自己制造的虚幻。我们追寻圆满,但从未找到,因为它不在我们自身之外,也不属于小我的心境。它与追寻或追寻的游戏规则毫不相干,它毫不理会我们这虚幻世界的运作法则。

你开始明白了吗?每个失落,每个痛苦,都会把我们带到内在空虚之处,而那正是生命之主所在之地,他就在那里等着我们。我们一旦想填满那个空位,他就只好暂时隐退。任何的沉湎、期待,或信念体系都可能横梗在生命之主与我们的中间,占领那寂静之地。我们若想与他同在,必须空着双手,不带任何想法地前来,才可能听到他的声音,而且与他同住。时候一到,我们终会了解,这种境界不在外边,而是在心内;时候一到,我们终会领悟的。

这地方不是指禅房或教堂,而是被我们的意向圣化了的那一刹那。当我们允许它出现时,当我们愤怒而懂得求助时,它就开启了。当我们生活出了轨,被搅得天翻地覆,开始准备求助时,圣殿便出现了。

在我们情绪激荡而失去内心平安之刻,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必须把一切放下,才进得了那个圣殿。我们必须放下批判的念头、评论的冲动,或对眼前事物所下的定义;我们必须放下所有的认知,才进得去。

因为《奇迹课程》说过:"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义;一切的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我们自以为知道它是什么,其实并不知道。我们自以为知道自己是谁,其实并不知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必须赤裸裸地走入内心,空着双手且不带任何想法进入那片寂静。

活在"生命是爱"的意识里,意即领悟到我们完全无法凭自己去理解任何事情,也就是放下我们需要理解或掌控的本能,同时学会信任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虽然那是无法用肉眼见到的。我们生命中的每个遭遇都会带来一个无声的祝福,即使我仍无法感受得到。

当我受伤时,愿我记住天地有情,愿我不评断或批判,或自以为知道原因,愿我不再攻击或防卫、否认或辩护,愿我只记得生命是爱。那便是我所需要的一切,全都在那里了。

愿生活在幻境中的我,能找到这单纯的生命真相。其他的一切,在我所拥有的大爱之前,顿时黯然失色。在那渗透了你我和任何开放的心灵的大爱前,我的一切希望显得如此无足轻重。

在人间权力斗争的游戏里,愿我臣服于这单纯的真理,生命之主一视同仁地爱着你和我,你我之间怎会有优胜劣败之分呢?

在充满内咎的人生游戏里,愿我记住自己是纯洁无罪的,你也如此。无论我对你做了什么,或你对我做了什么,都已被宽恕了。真的,在造物主眼里,它从未存在过,那只是我们的幻梦游戏而己。

你认为造物主可能了解攻击、自杀、抢夺和虐待是怎么一回事吗?你认为爱之神会把人在绝望中的反扑举动当真吗?若是,那么他必会报复、降下大火,焚毁众生,处罚我们的罪过。这么一来,他就不再是爱之神了。真相马上变成相对的,暴力成了神的属性,也变成我们的天赋了。我们岂是愤怒之神的儿女?若是,我们在此涕泣之谷岂有得救的指望?若是,幻相便统治了一切。

你相信生命之主是怎样的,就会相信自己和你的弟兄姊妹也是怎样的,这一点必须了解透彻。你若把恶魔高举在上奉为神明,或是把它当作你的罪过与内咎而踩在脚下,那么,你这一生,不论遇到什么人,都会在他们的脸上看到邪恶。你究竟愿意与邪恶或是良善同行呢?那是你的选择,一种选择肯定了幻相,另一种则会揭开面纱,把你带入真相。

活在"生命是爱"的意识里,便会感到没有任何坏事会落在你身上,因为坏事怎么可能落在神的儿女身上呢?事实上,那是绝不可能的。有些事情看似坏事,但我并不知道它们真正的含意,也没有能力去判断它们,我是完全纯洁无罪与自由的,因为全知全能的那一位会引导我度过这一天、这一小时、这充满悲伤与泪水的一刻。

一旦坏事发生,我发现自己不是自责,就是怪罪别人,但我看到了,那是因为我的理性在充当向导,妄自评估那本来无所谓好或坏的事情。所以,我愿让事件呈现原状,既不否认,也不辩护,只是允许每件事呈现它的本来面目,然后说:"请显示我回家的路吧,我已失去内心的平安了。"

我的生命原是一首祈求平安及真相的祷词。在外表欠缺爱时,我毫不羞愧地呼求爱,因为爱是我渴望的,也是我真正需要的。我们是有福的一群,因为我们正慢慢地移向光明,走过黑暗地带,穿过自己的痛苦,越过自己的悲伤、愧咎和苦难。这就是我们穿越黑暗的旅途,我们怀着信心祈求,迎向第一道光明。爱人在呼叫心爱的人,那充满爱心的"渡者"必会现身。他一现身,便会将我们领到生命之主前,他是光明的使者,会亲自引导我们走出黑暗。

错误仍会存在,但最后都会引来宽恕。一切罪污终会在接纳和爱中洗净,这就是《奇迹课程》所谓的"一蹴即至的旅程"(Journey without distance),一个没有起点或终点的旅途。"爱不会谴责",它只会提醒我们,我们永是自由的,自由地学习和宽恕吧!

外在的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部。表相之下永远有一个慈悲的声音说:"这是我衷心喜悦的儿女。"每个表相之下都充满无条件的爱,它是维系宇宙的力量。这个爱使得花朵在春风中绽放,使得海浪不断拍打海岸。表相下面的神圣内涵会自动地向外延伸,有如呼吸一般,给我们气息,爱抚着我们,把我们交托给生命。

即使是一朵花,一片海洋,一个思想,我们都是彼此的一部分,现在直到永远,愿我们记住这一点。

永远铭记不忘。

愿平安与你同在。

无 条 件 的 爱

前 言

首先让我声明一下,我能透过你说出多深的话,端看你想掌控的意愿能够放下多少而定。任何人只要有心,我都可以透过他说话。

你所听到的,大多与早先存在你心里的东西有关。愿意听我的人仍然会受先入为主的偏见所左右,这是无可避免的;若要迎接我的来临,他必须先怀有与我沟通的愿心才行。我不会勉强任何人的,我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心甘情愿,这才表示你准备受教的时刻到了。

你愿我离你多近,我就离你多近,因为我本来就是你心里的一念。我的一切都来自那一念;同理,与我无关的一切则是来自另一类心念。这你只能从经验中慢慢体会了。

有些人自称是我透过他们说话,其实他们听到的是另一类声音。我的声音从不谴责,也不会让人畏惧,我只会祝福每一个人。我愿你们每一个人从此都能坚信不移:你们是无罪的,除了你们心里认定的罪咎以外。然而,这个想象出来的罪咎,是可以化解,而且也必须化解的。

我的教诲很简单,只是教人宽恕罪,因罪本身,并不是真的;惟有当你相信自己可能受到伤害时,罪才显得真实无比。因为你相信你是一具身体,身体一旦受到了伤害,你便相信自己已经受到了欺凌。

我了解你很难放下这种信念,但那正是我要教你的:你不是身体,身体有生有死,但你是不生不灭的。

你绝不是那个有限的念头,任何限制你的想法都是来自身体,因为它有生有灭。身体,不过是显示出你信念的蓝图。身体有清有浊,但它们都有一个开始,也都有一个结束,而且全都是受自己征召而来的。

我是个无限的一念,因为我可以延伸到无形无相的神性之内,没有任何一种形相能容纳得了我。在完美的宽恕下,我融入神性里。我没有内咎,也没有怨尤,我不相信自己会受到伤害,也不相信我有能力伤害别人,因为我确信每个人在神性之内都是平等的。

我知道你很难相信这一点,因为你触目所及,尽是不平等的现象。其实,这些不平等只是反映出你的投射罢了,它们全是你一心想要维系的虚妄之境。你不必继续支掌它们了,只要你能够把大爱普施于每一位弟兄身上,那些不平等的现象便不攻自破了。也惟有如此,你才能把天国带到人间。

不必为别人曾做的或没做的事而操心了,评断他们的想法或作为并非你的责任,你只需对自己的想法和作为负责就够了。只要你起心动念都能回归神圣自性,那么,无需任何只字片语,就足以影响别人。

爱心,只能来自于自我负责的心态。为了你自己和别人的缘故,尽力而为吧!其余的,上天自有安排。

你无须对别人的选择负责,他们也无须为你的选择负责。然而,你们不只是能够而且也必须在彼此身上学习,因为你的选择与你弟兄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同,你们所犯的,常是类似的错误。
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机会。谴责弟兄所犯的错误,就等于假装自己不曾犯任何过错。让我借用福音的话,再问你一次:"你们当中,谁有资格扔出第一块石头呢?"

把你的弟兄从你心里对他的批判中释放出来吧!释放他,等于爱他,因为你已经将他安置于爱所在之处了,在那儿,全然没有批判,全然以有评断。

悟道的关键,就在于照料自己的念头。因为不论你选择与我同行或背道而驰,我都在你的念头里。我是永恒不渝的,这点与你不同。我绝不会弃你不顾的,我永远在你身旁,只等着你前来指认。

你若想变得像我一样,就必须学习像我一样地去想。你若想要学会我的想法,就必须把你的每一个想法都交托给我,我会告诉你它对你是否真有帮助。无益的念头必须去除,那是修心最基本的要求。惟有轻唤我们回归真相的祝福心念,才具有保留的价值。

我的教导常常遭人扭曲,这类情感仍会继续下去,只因它威胁到所有的虚妄念头。那些妄念到了无路可退时,只好反过身来利用这一教诲,按照自己的需求而赋予新意。无须多久,它们就会把跟我的精神背道而驰的话硬套在我头上。

因此,你务必提高警觉,但无须敌视这种扭曲,也不必攻击或企图中伤它,因为这样反而会使它如虎添翼。只要你心里清楚明白,并且为了真相而拒绝虚妄,那就够了。

只需要一个虚妄的念头,便足以让那想出它来的心灵陷入绝境;也只需要一个真实的念头,便足以让天国重现人间。因此,明智地选择你的思维方向吧!当你无法确定如何去想的时候,把你进退失据的困境交托给我。这一交托,不像你在世上所学的那种交托,因为世界会利用你的交托,反过身来无情地控制你,我们能透过你的交托,温柔地将你从虚妄中释放出来,然后把你交还给你的真我,也就是你的圆满自性。

凡是与我同道的人都会加持你,教你珍惜自己,接纳自己的现状。与我背道而驰的人,则会在你身上找到一堆的不是,而设法修理你,还会要你依赖他们才能获救。不要接受那些谎言,好好学会分辨吧!世上没有任何人能给你答案,惟有信任我们自性的带领,才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关键问题

让自己吃尽苦头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就像所有的人生一样,老是自苦于"不够好,不配得"的感觉。你觉得自己犯下许多严重的错误,迟早会受到外在权威的惩罚,也许来自人,也许来自神,乃至于种种的因果报应。

"自我价值"的问题一旦未能化解,就会转变成你的存在困境。换句话说,你这一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来的。你选择了自己的父母,原本就是要把内咎激脱出来,你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你若为自己的问题而一味责怪他们,是无法帮你脱离困境的;眼前的际遇原是你们前生的约定,惟有深入觉察你内咎和恐惧的信念,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模式,才是真正的出路。

要求自己的配偶弥补你父母无法给予的那一份爱,也同样无济于事,那只会升高压力锅的温度而已。如果你发现自己选择的伴侣与你父母好像是同一个模子造出来的,不必感到惊讶,他正是你心理治愈不可或缺的因素。除了直接面对自己的创伤,此外别无他途。父母、配偶和儿女,都是来此帮你看到自己需要治愈之处,而你在他们生活中,无疑的,也担负着同样的功能。

想在有限的世界里寻找无限的爱,必定徒劳无功,因为大众的行为跟你一样出自愧咎,他们无法给予你认为应得的爱,而你也一样无法给他们。所以,你能做到的最好方法,是让彼此更加意识到自己确实需要爱,并且率先负起爱自己的责任。

你若不愿负起责任把爱带到自己的伤痛处,你就无法走出"攻击-防卫"、"愧咎-谴责"的恶性循环。然后,你的愤怒、伤痛、背叛等等感受,全都变得理直气壮,使人际冲突更加白热化,让你下意识里不得不相信自己是个"不值得爱而且也无能力爱人"的人。

你必须试着看清你僧恨自己到了何种程度。除非你能在自己的镜子里认出心里隐藏的信念,否则,你一定需要周遭的弟兄姐妹为你充当镜子,帮你反射出你信念中的自我形象究竟如何。这种练习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好,但这绝不是最短或最容易的回家之路。因为我们常会认为自己所看到的都是别人该修的功课。

若要跳出这个可怕的世俗心态,你就绝对不能继续再玩投射的游戏了。这类游戏只会把你下意识里的死亡倾向隐藏在谴责和道德判断的外衣下,然而,当你为了证明自己无辜而让弟兄去作代罪羔羊的一刻,你同时也加深了自己的罪恶感和恨自己不如人的心理,这确实是一大吊诡。

想要脱离这种相互谴责的恶性循环,惟有"停止谴责"一途。但是,你心里最好有若干的准备,因为当你想要走出这一循环时,你会发现自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物。那些不愿加入世间投射游戏的人,常是第一个受到攻击的。

承认自己的恐惧而不愿继续投射的人,必会威胁到世间的游戏规则;承认自己的凶恶念头,并且有心找出念头背后元凶之人,必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道德理念。人类社会里,必定有对错之分,做对的人应获奖赏,做错的人应受惩罚,一向都是如此。然而,我的教诲打破了这项基本假设,从最表层来看,它彻底挑战"做错就应受罚"的信念。当世人要求报复时,我必然挺身而出,永远为宽恕站岗。

从深层来讲,我的教导推翻了"人该为自己的错误而受惩罚"的观念。若有人做错,那是因为他的想法有问题。他若了解自己的想法虚幻不实,就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为了整个社会着想,我们应该这样帮助他。我们若惩罚他,只会增强他的虚妄观念,并加深他的愧咎而已。

你听过这种说法:"负负不得正",那正是我教导的重点。所有的错误必须以正确的方式修正,否则修正本身会沦为一种攻击,而与那虚妄的想法对立。若是一心想要打倒它,或与它争辩到底,其实只会强化它,并与它一起堕入暴力途径。而我的方式是非暴力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答案就已显示出来了。它带给受苦者的是爱,而不是攻击,它的方式与目的是一致的。

找出别人的错误,等于教人愧咎,更加巩固了"伤痛与苦难乃是天经地义"的人生信念。正确的做法,则是教人爱,发挥爱的力量,克服一切苦难。总而言之,找出别人的"错",绝不会是"对"的事;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你做得"对"的话,就不会去找别人的"错"了。一言以蔽之,你若想做得"对",必须直接从对的地方下手。

你不可能用"不爱"的方式去爱人。攻击"不对"的,不可能让你成为"对",错误只能加以化解,不能打击它,因为所有的错误都是源自恐惧,惟有先解除恐惧,错误才有办法修正过来。

爱,才是解除恐惧的惟一方法。你无须相信,只要一试便知。去爱那些让你担心害怕的人或境遇,你心里的恐惧就消失了。这是真的,并非因为爱能够化解恐惧的毒害,而是因为恐惧本身即是"缺乏爱",所以只要爱一来临,恐惧就无法立足了。

大多数人都很熟悉恐惧,却很少了解爱。你害怕上天、害怕神明、害怕彼此。但是,你为何感到害怕?因为你相信自己既不值得彼爱,而且也没有能力爱别人,这种心态或信念,才是真正需要修正之处。只要解除你对自己的这种错误信念,你生命中的所有负面因素,便会从此消失踪影。

我的朋友,你不是自己所想的那种人,你不是那些负面信念和行为的总和。那只是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而不是真实的你。你是上天之子,而我也是。上天的一切美善和真实就是你的美善和真实,接受这个事实吧!即使仅仅一刹那,都足以转变你的一生。同样地,也接受你弟兄的这个真相吧!即使只是短暂片刻,你们之间所有的冲突便会到此结束了。

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直接根据你的信念而形成的结果。你如果相信自己有罪,就会看到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有罪的世界终将受到惩罚,所以你也会受罚。"上天将会毁灭你,也将毁灭整个世界,他将施予报复。"我的朋友,这些全是你自己想出来的,那些亵渎的想法,荒谬到了极点,你却套在神的头上。庆幸的是,我了解这只是你打击自己的伎俩而已。

这一伎俩只能算是一种拖延战术,迟早,你会厌烦的。迟早,你会开始排斥那由愧疚衍生的一套观念,不论是各个击破,或是整体放下,你终会重整旗鼓,返回家门的。

我的朋友,我以喜悦且确信之心等待你那彻底诚实而负责的一刻到来。当你看到自己的美善,也如此看待你弟兄,知道你们毕竟无二无别时,你与生命根源的分裂便会逐渐消逝,神采奕奕地与我并立于天地之间。

那时,你便会明白上天对你的爱是无庸置疑的,他永远不会遗弃你,即使在你极度疯狂迷失、认定上天在惩罚你,甚至存心毁灭世界之际。那时,你便能体会心灵的创造力量,自会选择与他共同创造,再也不愿与他分开了。

修 练

修练这两个字,常易引起误解。你所修的其实都要离不了自己熟悉的那一套,而你最熟悉的莫过于内疚、恐惧和攻击这类把戏了,你当然不愿继续操练那些让你吃尽苦头的信念和行动。

那么,你该如何修呢?或许,你可以从简单的觉察开始。试着自己的愧咎、恐惧,和攻击。不去掩饰,也不否认,或投射到别人身上。当你觉察到它们时,仅需诚实面对就够了。

生气、愁苦时,不妨问自己:"我为何生气?我为何觉得需要保护自己?我在害怕什么?"不断追问下去,直到看到了生气和恐惧的真正源头。等你摆脱了情绪的困扰后,不妨再次反问自己:"我究竟在内疚什么?"

那个"疚"究竟是什么?就是你一生里所有的负面情绪,它们全都来自你潜意识里的"疚"与"愧"。惟有把它们牵引到意识层面,进入你的觉识,你才有化解它们的机会。

"不够好"和"不配得"的感觉,常常害你冥冥中怕受到报应,你若老认为自己不对劲,或做错了什么事,自然会害怕遭到惩罚。一旦害怕被罚,你就会设法保卫自己、抵制自己的假想敌。难怪一感到别人质疑你的价值时,你就准备扣扳机了。

内咎和报应的整出戏原本只在你的心里上演,一旦投射出去,你就把别人卷进来了,要别人跟你一起解决。然而这样做,只会提高赌金的筹码而己。你若觉察不到自己原是元凶,而强拉别人来共同解决,这一计谋通常不会得逞的。

最好的方法还是从觉察自己的想法开始。由之,你不但会发现,内咎原本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而且你还能看出,自我宽恕才是你修炼的首要之务。不宽恕自己,就无法化解内咎。所以,解脱的剧本也只能在你内心里如实开演。

你有罪或无罪,完全是你自己在心里认定的,跟多少人恶意对待你无关。谴责他们无济于事,你才是定自己罪刑的法官。只要你还会为自己的问题而怪罪别人,就等于拒绝宽恕你自己。

法官和陪审团都只存在于你的想法里。你既已定了自己的罪,现在也惟有靠你来解除它了。除非你解除自己的内咎,否则,你是不可能拾回自己清白本质的。这是宽恕的真谛,它与宽恕别人无关,却与宽恕你为自己所定的罪有关。

这才算是修练,而且在任何情境中都能够操练,你一生的经历都是你探索自我的领域。只要能觉察自己每一个想法和每一个感觉,不需多久,你就会找到那让你内咎和痛苦的根源了。

没有人逃避得了这门功课,它是觉悟的必修课程。你愈早了悟这一点,这一条路,你就能走得愈轻松。

弟 兄

你始终高估了弟兄在你生活里的重要性。一方面,你喜欢把所有的问题全怪在他头上,定他的罪,就像你曾经定我的罪一样。另一方面,你又会过于抬举他、崇拜他,就像你崇拜我一样。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8:29:26 +0800 CST  
长久以来,你一直很难以平等方式看待你的弟兄。我曾要求你爱邻如己,我给了你一个简单的原则去处理生活中的关系。不幸的是,你既不爱自己,故也难以去爱邻人。

学习爱你自己,和学习爱你的邻人是一体的两面;你不可能爱你的弟兄却恨自己,也不可能只爱自己却恨弟兄。你对弟兄的感受不过反映出你对自己的感受罢了。

正因如此,你与弟兄的互动适足以帮你看出你必须宽恕自己的地方。宽恕弟兄对你的冒犯,只有在帮他宽恕自己的前提下才真正有用。同样地,接受弟兄宽恕你对他的冒犯,也有助于你宽恕自己。

你如果很在意别人的宽恕,你才需要别人的宽恕,那你就会像大多数人一样,需要做一些事后的弥补动作。请求别人的宽恕,不过显示了你有心改变自己对那个事件的看法,这在整个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

然而,千万不要错把宽恕你的"权力"交在你弟兄手中,因为这等于把权力外放,而且放错了地方。请求弟兄的宽恕,他若拒绝,并不表示你永远得不到宽恕。事实上,宽恕永远都在你自己手中。那些不肯宽恕的人,只会使得自己享受不到宽恕的美果而已。

你若发现自己在谴责弟兄,你放心,你谴责的并不是他,你谴责的是你自己某些不肯承认的愧咎。看到你弟兄的弱点,并不会让你感到好受,它只会让你更加怀疑自己的价值。

攻击弟兄不会让你平反,也不会带给你救恩的,请看清这一点。你钉入弟兄手心的每根钉子都会将你反扣在十字架上。我就是最好的例子,除非你中止自己的攻击念头,否则在你的想法里,我会永远被钉在十字架上。在你解决以前,我们同在一条船上,都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

与弟兄互动时,你只有一种选择:或者视他为纯洁无罪,或者证明他有罪。这个选择会一次又一次地来临,每一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而在每个想法里,你若非囚禁你的弟兄,就是释放他。不论你选择如何对待他,那就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

你不可能把弟兄扯下来,自己还上得了天堂,你也不可能背着他去天堂。上天自会赐给每个人找回自己纯洁无罪的方法。你只招认出弟兄的真貌,一路祝福他就行了。他若寻求你的帮助,就高高兴兴地给,但切莫越俎代庖,替他去做他自己该做的事。

你有必要划一个适当的界限, 以免自己越过了界。不要让弟兄为你的平安和快乐负责,而你也无须为他的平安和快乐负责。他不是为拯救你而来,你也不是为拯救他而来的。

同时,将弟兄从你对他的每个怨尤中释放出来,不要用任何理由拒绝他所需要的爱。因为让他不快乐,不只侵犯了他,还会使你再次陷身于恐惧和内咎之中。

不要回避弟兄求助的呼吁,按照他的需要,让他待在你身旁奋斗吧!当他准备离开时,祝福他,并提供他旅途所需的食物和水就行了。别让他觉得亏欠你,但也别强迫他继续留在你身边。

你弟兄的自由象征着你自己的自由,因此,让他悠游自在地来来去去。当他来时,竭诚欢迎他;当他走时,祝他一路平安。你能做的只有这样,而且这样也就够了。用这种方式对待每位陌生人,你就会看到一个充满信任和慈悲的世界。

你愿怎样爱自己,就怎样爱你的邻人,把他看成和你一样重要。不必为他牺牲,也不要他为你牺牲,只是尽可能地帮助他,并在你需要时,安心地接受他的帮助。这种单纯而高贵的互助,充分表达出接纳与爱心的初衷,自自然然地流露出彼此的信任和相互的关怀。

超过这一界限,表示你做的过多了;少于这,就表示你做的还不大够。

诠 释

日常生活里,你往往根据自己的基本信念和随之滋生的情绪来诠释所发生的事情,例如:你的失望常会牵连出你自嫌不足的内疚阴影。其实,每当期待落空时,你只需把它当成一个改正的机会就行了。那个阴影不过是为你指出你尚未看到事件的全部真相,而你需要去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

修正本身毫无攻击之意,也不是一种惩罚。当你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或惩罚,这种想法全是出自内咎的驱使。若非内咎作祟,你不只会满怀感激地接受修正,更会心甘情愿地扩大自己的认知领域,接收新的资讯。

一切生活经验,只有一个目的,即是拓展你的觉知能力。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营造出来的。在意识层面,你也许无法控制你的际遇将会如何,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你一定会根据自己的信念来诠释所发生的一切。

接受你眼前的遭遇,并从中学习吧!惟有如此,你才能重获自由。当然,你也大可排斥自己的遭遇、拒绝从中学习。但是,这样的选择只会带给你痛苦。你现在可能还不明白这一点,但很快的,你就能领略其中的道理。

你也许会问:"接受自己的遭遇,并从中学习,果真能解除我的痛苦吗?"问的很好,你不但能解除痛苦,还会油然生出随顺天意之后的喜悦,因为当你欣然迎向自己的经验时,就表示你愿接受修正,于是,你的心念便自然而然和天命相通了。

生命,若非抗拒,就是臣服,人生种种的选择,最后只能归纳成这两种。抗拒,会导致痛苦;臣服,则带来容悦。抗拒,表示你决定独自行动;臣服,则是顺心与天道同行。

你若老是和别人的言行唱反调,怎么可能体验到生命的喜悦?惟有全心献身于真理实相的人,才可能体验到喜悦。真理从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它不断邀请我们参与其中。

真理之门永远敞开着,你无法关闭它,但却可以不进入其内。你可转身走开,但绝不能说:"我试着进入,但门却关着。"须知道,这扇门永远不会因你或任何人而关闭。你若觉得眼前这扇门关着,那只意味你在用恐惧的心来诠释你的经验。你认定它是关着的,事实不然;一旦你如此相信,便会使其他人也如此认定。你一向有颠倒真相的本事,按照自己的心境赋予每件事物意义,把是当成非,把错视为对,你的信念确实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

即使你存心扭曲真相,但这并不意味真理不再是真的,最多只表示你把人生真相隐藏得如此之好,以至于连你自己都看不到了。所以,你如何诠释你的经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你的期待受挫时,你愿意接受它为改正的机会,还是宁可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呢?你愿做某经历的受害者,还是学习者呢?你愿把自己的经历当成一种祝福,还是惩罚呢?你必须不断问自己这类的问题。

每个经验,其实都给了你一个拥抱真理和拒绝幻相的机会,从这角度来看,它们没有什么较好或较坏的差别。所有的经验,都具有同等效力,它们都是为你的神性催生而来的。所以,千万不要绝望,你永远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心态。不要听信别人的那一套。没有末日审判这一回事,惟一的审判,就是你透过我的眼光来看待你自己。

此刻,也许你仍然难以接受我的说法。也许你确信自己曾经带给别人不少痛苦,或别人曾经使你受过苦。即使你现在还在排斥我的说法,但绝不表示我会撤回我给你的这些礼物。你需要多久时间才肯清醒过来,又岂能影响得了我?当然,时间对我来说,从来不是个问题,对你也不是;你会有足够的时间犯错,然后再从错误中学会一些东西。

当每个人都学会了自己在世上该学的东西时,这个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你眼中好似永恒常存的物质宇宙就会化为虚无。你一旦清醒过来,它就不具任何目的了。这一刻,迟早会来到,无须着急,无须焦虑。

不必催赶生命之流,也不必痴想时光会倒回,那对你没有任何益处。此时此刻,天命正在你心里运作,而你必须学习信任它。

奇 迹

奇迹,就是天命跃动在你心灵和生活里的最佳证明。我们真的需要奇迹这个教学工具,就像二千多年以前耶稣时代一样,每一个奇迹,都验证了"爱大于恐惧"这个事实。

不要低估了恐惧所建构出来的世界,看看你的周遭正视一下自己的念头,哪个角落不是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下呢?我无意生你的气,只是教你面对现实,看看这些事件发生在你的世界中的样子。不妨全面检视一下你的念头,除非你能看清自己的想法是怎样被恐惧所笼罩,否则你根本无从进入爱的领域。

惟有诚实觉察出内心的恐惧,你才会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但请不要试图用积极的、爱的想法来取代负面、恐惧的想法,那样做只会加强内在的冲突而己。此时,你只需借助于觉知,觉察自己的恐惧,并去感受一下;当你全面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就能对自己说:"现在,我己准备好穿越自己的恐惧了,天父,请帮助我吧!"然后,诚心地接受你祈求来的助缘。我向你保证,你绝不会空手而返的。

就在你祈求天助之际,表示你承认有一个力量大于你的恐惧,也表示你甘愿与那个力量合作,去跨越生活里的恐惧和冲突。同时,你还需认清一事:当你祈求时,你是在祈求上天帮助你改变自己的想法。所以,请坚定地说:"天父,我愿意改变我对这事的看法,请帮我用爱的眼光来看此事,放下恐惧的眼光,让我能够用一种对自己、对别人都同样充满慈爱的眼光来看这一件事吧!"

我的弟兄,这才是有力的祈祷。试着在祈祷中安静片刻,安息在它的力量和平安里,聆听它答复你的每一句话,每个暗示,和每个行动。只有当你真的准备好接受时,你才可能看到奇迹。

如果想经验到奇迹,必须具备下列因素:

1 .你必须清楚自己确实需要它。

2 .你必须真心诚意地祈求。

3 .你必须心甘情愿地接受。

当上面三个因素都全部具足时,奇迹才会显现。

不幸的是,即使奇迹显现在你眼前,你也未必知道。何以如此呢?只因为你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它必须像什么样子才算奇迹。所以,即使奇迹发生在你身旁,你也极可能认不出来。

相逢却不相识的奇迹,对你又有何用呢?你若真心想要奇迹,小心,它大有可能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接纳它的来临,并允许它呈现本有的面貌吧!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何上天不直接赐给我所要的奇迹呢?"那是因为你所求的那类奇迹并不能将你从恐惧中释放出来。因此,那不但不是奇迹,反而还会让你的恐惧继续去营造类似的情境,让你一辈子都在痴心妄想那种奇迹前来拯救。

让上天用自己的方式来答复你的祈祷吧!不要替他指定你需要什么,他比你更清楚你真正的需要,相信他吧!把心打开,邀他进入你的生命里,诚心向他学习如何成为属灵的人。这样的意愿,便足以化解你所有的恐惧;这样的意愿,便足以让你悟入那本来圆满的自己。

善用现有的一切

你若想让生命更有意义,无须重新打造一个生命罗盘,只须环顾一下四周,就会看到许多足以让你发挥自我的途径。它们也许差强人意,有些还需要你去多方调适,但都没关系,学习适应本身即是一件好事,何况还会帮你进一步体会出,即便是同样的事情,也许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和做法。

你如果还在企求外在情境的完美,例如完美的工作、完美的人际关系等等,那你注定会挫折连连的。要知道,这个世界并无法在外在形式上满足你对完美的渴望,它只会提供你成长和改变的机会。只要你不执着于非要如何不可的样态来表现自己,你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了。

珍惜当前所有的一切外在条件吧!放下你先入为主的成见,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一刻;每一情境,都在挑战着你不同的东西。你若执着于某种特定的说法或作法,就会处处被时空束缚。这类执着会使你受制于过去,让你陷于虚妄的自我而难以脱身。你所经验到的每一个遭遇,都好似向你挑战:你是否甘心放下它?是否信任上天的带领?是否愿意解脱时空的束缚?

如果你不再执着于任何外在形式,就会易如反掌地解脱时空的束缚,因为你的焦点放在"现在"--那个永恒不灭的当下一刻。无论发生何事,你都全神贯注。然而,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全然活在自己的当下经验里?大多数的人,忙于评估经验,忙于找出问题,希望它看起来能如你期待的那个样子。换言之,你掉在自己的虚妄身分中,要"现在"听从"过去"的支配。

诚实地问一下自己:你是否仍在追寻一个安稳的、可以十足自我掌控的人生?那是你由衷的企盼吗?若是如此,那你最好要有心理准备,世界绝不会如你所愿的。世间万象,始终在变动着,没有

一事一物是不变的,也没有一事一物是可以预测的,充其量,它只能给你短暂的安全感。念头来来去去,人际关系分分合合,身体有生老病死,整个世界所能给你的,不过是无常、成长和变迁。

一切外在情境都不可能恒常持久;在本质上,所有有形有相之物都是无形无相的原初宇宙的变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受、无所不爱的本质,是不可能受制于任何形式的。因此,爱无法挑选它的被爱,或决定何时去爱。爱,时时刻刻都延伸到每个生命,它是无条件的,所以才能说,爱是"超越一切形相"的。

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你在世上就不可能经验到爱呢?当然不是!我只是说,爱的体验会随着你贯有的诠释或想要掌控它的程度而递减。一加上诠释,就等于是在无条件上设置条件。你一旦为爱设置了条件,你所经验到的便会停留在那些条件上,而不是爱的本身。你所得到的是它的外壳,而不是内涵。

爱,只能透过一颗开放的心来表达出去。开放的心并非一种心理技巧,而是超越所有观念界定的一种愿心。因此,形式即使改变了,心灵仍会一无所惧地迎向那个改变的内涵。

想要了解世上一切事物,你就必须学会超越表相,去透视背后那充满创造力的意旨。只要对焦于每个人言行背后的意旨,你便能清楚地看出他想要表达的初衷。你若只着眼于外在的表相,你看到的,不过是它对你所独具的特有意义而已。

"看透表相",不过是说"越过自己的偏见去看"。如果想看到弟兄的真相,你就必须超越你对他先入为主的评判;如果想认识他,你就必须亲近他,打开你的心,探问他的用心立意,那是你认识他的惟一方法。

当一个人的用意改变了,承载那意旨的情境也会跟着改变。只要你对自己和别人的用心立意足够敏感的话,就不难接受外在情境的改变。若想超越形式,你必须亲近他人,而非远离;与别人保持距离,绝不会带来超脱的心,只会适得其反,惟有让他人进入你心内,你才有能力释放他们。

慈悲和超脱是并肩前进的。你无法一边爱他、一边又想控制他。惟有给他最想要的,才算给你弟兄自由。你不给他自由,就等于没有给他爱。一个人会执着于外在表相,通常都是源自最深的不安全感;其中的意涵,必须等到你放下这一执着以后才可能了解,而这样的进化过程是势在必行的,它早己刻画在生命的蓝图里了。

你生命中的每一个遭遇,都为你提供了一个契机,以便建立更深的关系及更大的自由。当你爱的人愈来愈多,也爱得愈来愈深时,就自然不会粘着其中某个人不放。你不再贪恋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深深挚爱他们所加于你的爱。这种爱,超越了外在的身形,更超越了种种表相而升华为神圣的大爱。

当我要求你善用此刻所遭遇的一切情境时,我是在要求你变得柔软而具有接纳的心,在要求你着眼于他人心意所在的那一层面,在要求你放下自我掌控或妄下界定的习性,然后,去跟人们建立亲密关系。若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不再受限于外在情境,不再被它缠缚了,如此一来,你才能自由自在地发挥你的创造力。

这是我能给的最好忠告:活在当下,放下期待,并且不要执着于任何成果。既不抱怨此刻上天所赐的种种外境,也不赋予它任何额外的意义。圆满幸福不在你外,也不待外求。你若真要找寻真理,往内看去!一旦看清了自己的用心,你才不会错估他人的用心。

向神圣之境开放

除非你明白每个人都是善的,否则便无法在自己和别人身上找回美善。你经常这样分别、判断"这是好的,那是坏的",也照样如此评断自己和弟兄。要知道,这种心态是不会让你活得心安理得的。

你的弟兄没有好坏之分,你也没有善恶之别,你们双方都只有善,没有恶。你可能认为自己不够好,甚至认定自己一无是处,然而,这只是一个错误的信念而已。你若紧抓这个信念不放,不只会伺机折磨自己,也会找借口去修理别人的。

我说你只有善没有恶,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否表示你丝毫没有负面想法或行为吗?当然不是,否则你就不会活在眼前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正是你种种正面和负面想法及行为所营造出来的,它充满阴影,是个黑暗和光明混杂的世界。

其实,你经验到的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想法构成的,如果你能够清除心里的负面念头,便可以活在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里。那个世界只有善念,竞争或比较的念头无法立足。没有比较,就无须诠释,因而,也就没有失败、惩罚、牺牲、受苦等等相继而来的诸多困境。你能想象一个光明灿烂的无罪境界吗?这样的世界,你可能感到陌生,但相信我,它绝不比你眼前所在的世界更难创造。

只要你相信自己和弟兄只有善,没有恶,你就已经开始在创造这样的新世界了。正因你对"恶"心存恐惧,才会把"恶"弄假成真。所有负面的想法,其实都源自于恐惧,而"恶"的观念本身即属于那个恐惧之念。

除了上天赋予你的美善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本性呢?你若还怀疑自己不够好,只表示你仍活在恐惧中而已。就这样,你生命的美好不时受到怀疑和恐惧的偷袭。不妨自问一下,在一天当中,你对自己性善的肯定及对弟兄的肯定,曾受到怀疑和恐惧多少次的挑衅?

你一旦体会到自己是如何受制于怀疑和恐惧的操控,才有机会接纳它,它们也才可能与你的意识共舞:"握!是的!我知道我是善的,但……万一我并非善的,那怎么办呢?"这种互动在心里频频生起,反反覆覆地与自己对话。渐渐地,谴责的语调减弱了,当你不再害怕恐惧时,那声音便悄悄溜走了。

认清自己的美善,才能消除内心的冲突。然而,认清自己的美善后,还须推己及人,你才保得住它。因为,你一旦着眼于别人的不善,怀疑和恐惧便会重返你的心里。

所以,惟有神圣之境才能免于二元对立或任何的冲突。当你看到自己的美善,也能如此看待弟兄,知道你们不只相同,而且还是一体的时刻,你就已经向神圣之境开放了。神圣之境永远是天人共享的,它从不排斥任何人。

所有的排斥都是出自恐惧,所有的批判也是出自恐惧。惟有当你拒绝接受恶、只愿接受善时,才能从心里根除恐惧。上天的每一个造化都是美善的,他也许会受到伤害,也许会伤害别人,甚至把自己的痛苦怪罪于别人,最坏也不过如此,但他绝不是恶的。你的慈悲必须深入这一层面,世上没有不值得你宽恕的人,也没有不值得你爱的人。

你可以自订一些条件或找出一堆理由,但我不会受它们愚弄。我已把真相告诉你了,扭曲真相、丑化真相,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当你难以宽恕或难以爱某人时,坦白承认就好,切莫因为自己做不到而怪罪于他。当你害怕时,就直接说出这一感受,说出真相可以帮你维持心神的健康与清明。

惟有心怀恐惧的人,才会不断批判别人。你已经超越恐惧了吗?如果还没,不妨直接承认自己在害怕,这样,你既不会迁怒他人,而且还能逐渐看清恐惧如何扭曲了你的认知。承认恐惧,坦诚对待自己和别人吧!遇到冲突时,不妨坦诚招认:"我此刻感到害怕,而这会使我看不清事实的真相。"

放下你的批判吧!它们都是你看不到别人的美善而做出的无谓攻击。把那些批判交给我来处理,你只须承认:"我无法正确地看待这位弟兄,因为我批判了他。请帮我放下批判,并帮我看出他的行为究竟指出我哪些恐惧来。"

你对弟兄的每一个批判,十足透露了你嫌恶自己或排斥自己的那一部分。若非他指出你的痛处,你又岂会如此恨他?因此,任何为愤怒、恐惧、批判而辩护的企图,都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因为那纯粹是为掩饰自己的错误而指控别人的伎俩,既不诚实,也缺乏担当。

你明明知道如何中止对人的批判,但却宁愿为它不断辩护下去。为什么?只因你不肯承认自己的错,宁可受苦也不愿认错,宁可假装自己很完美,也不愿承认自己仍是人生的学徒而已。多么令人费解的傲慢呀!宁愿继续受苦,也还要坚持自己很完美的人,我如何牵起他的手一起前行呢,你若不愿接受我的帮助,我就无从帮助你。

犯些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它剥夺不了上天对你的爱和接纳,但你却坚信它会,这全是你自己凭空捏造出来的。做错事却仍坚持自己对,这才会让你失去爱,因为那样做,无异是在排拒一切"修正"的机会。

请试着了解这点:做错并不代表"坏",做对也不代表"好"。每个人在每一天里,有好有坏,几近百千次;我甚至可以告诉你,你这一生好好坏坏的次数,多如恒河沙数,根本难以计量。这个世界有如一所学校,你是来此学习的,而学习,意味着犯错之后知错能改,并不表示你永远都是对的。你若始终都是对的,那又何必来这所学校呢?

谦虚一点吧!我的朋友!你是为了学习而来的,接受这点,你才可能把握到这个人生课程。除非你承认错误,否则我无法帮你修正。只要你承认自己犯了错,修正与宽恕便会随之而来,那是我为你铺设的道路。

我的朋友,不必渴望成为完美的人!那绝不是适当的人生目标。一心想要完美的人,注定要受苦一生,倒不如直接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从中虚心学习,才是根本之计。

你一旦能够坦然接受真相,不再一心想要博取他人的肯定;一旦放下了虚妄的骄傲,你便能不费吹灰之力而自然完美了。

甘愿接受生命之主修正的人,他们的祈求是不会落空的。这绝非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好一点,而是因为他们会求助。你也无须批判那些尚未准备好去承认错误的人,你只须承认自己的错误,其余的,就交给上天吧!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8:35:24 +0800 CST  
你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生命的悲欢离合,但切忌将自己的经验硬套在别人身上,因为你并不了解别人需要什么。

请记住弟兄的美善,也记住自己的美善,这样,才能消除所有恐惧和批判的根源。承认自己的错误,接纳别人的错误,那是我对你惟一的要求。听起来很简单,不是吗?正因太简单了,你才会经常忘记。不必对自己失望,只要你一心一意渴望平安,它便非你莫属。只要你肯下此决心,天乡便已经在望了。

学 习 倾 听

对一切生活里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事物,你终日奔命,劳神役形,以至于无暇品尝那些经验的种种况味,甚至连自己的喜悦或痛苦,愤怒或悲伤,都几近麻木不仁,这实是一大遗憾。

你浪费太多时间向外寻求问题的解答,其实,你只需花些时间与自己共处,答案自然会浮现出来的。

学习与自己的经验共处,并非要你"搞清楚"问题的症结何在;与它同在,也不是要你去分析它,而只是要你承认自己根本搞不清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若不能与它共处,通常就会将它"理念化"而借机逃避。

你原本时时刻刻都能接收到讯息的,它会帮你的生命之舟转舵,让你回归正确航道。但你不肯花点儿时间"临在"并"倾听",自然就很难听到那些讯息。讽刺的是,当你最需要保持安静去倾听时,却往往惊惶失措地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起初,你或许还不明白,但不久你就发现,当你愈想搞清楚,问题就愈是"剪不断,理还乱"。总有一天,你会放弃惯有的运作方式,那时,你会开始反问:"为何我仍停滞在这个过渡期呢?我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生命重心呢?"到那时,你才会试着去聆听答案。

一般而言,当你身处冲突的航道时,通常会接到这类答覆:"放慢脚步,看看四周,或许你已经偏离了心目中真正想去的地方。"这个答案,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却足以帮你推向下一步。放慢脚步,看看四周,表示你已经开始自我修正了。

当你的生活一切顺畅无碍时,你通常不会想到自我修正的,非得等到波涛汹涌,你才可能暂停步伐,重新思考你的航道。这个适时的反省,很可能为你的生命带来钜大的转变。因为,当你处处碰壁,走投无路时,你惟一能去的地方,就是进入自己的心内。

我无意要你每天冥想两小时,我也没说定时的冥想毫无助益,我只是说,在生活的某些阶段,你需要安静下来,学习倾听。你若学会珍惜那些时刻,就不致做出日后让自己懊恼的事情。你愈懂得倾听内心的声音,就愈知道该如何与所遭遇的事件去"共处"。那么,你才能与生命共同携手前进,心甘情愿地参与生活,并充分体会自己的遭遇。

你若不肯花时间与自己的经验共处,便会感到自己就像是所有遭遇的受害者。这真是天大的自欺;在那当中,你把自己的遭遇当成必须克服而且能够操纵的事。你的经验若不符合你的期待,便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合理的惩罚。事实绝非如此,相反地,你所经验到的,不过是你想去操纵生活而带来的负面结果,仅仅如此而已。

你尚未对自己的遭遇敞开心胸,既没有与它建立持久的联系,也没有与它沟通,难怪你老是对生命感到爱恨交织。它若听你的话,你就爱它;它若违逆你的指挥,你就恨它。你的经验一向是这样"非黑即白",生活对你,若非全然的祝福,就是全然的惩罚。

其实,生活既非祝福你,也非惩罚你,它只是与你合作共事,促使你早日觉醒于自己的本来真相。生活是你的道师,它不断给你回馈、给你修正的机会,只是你不去听而已。

决心聆听,就表示你愿意接受生活为你的人生伙伴,表示你接受了"思想、行动和修正"这一套人生舞步,表示你已经把一切遭遇都视为学习过程中生动有趣的必修课程了。

无条件的爱

人间有些爱常是发自内疚和忧惧,你不知不觉地从那些人身上学到了有条件的爱,并奉他们为你学习的典范。这不是你的错,你只须觉察到这一事实即可。

从婴儿时期开始.你就以人们是否正面回应你来评断自己的价值,从那当中,你并学会向外建立自己的价值,这实在是个天大的错误,但却根深柢固地渗入了你每一个生命经验里。

你父母的经验与你的没有两样,你子女的经验与你的也毫无差异,你们都承受了类似的创伤,有待治愈。然而,你必须先清楚意识到自己所受到的伤害,才能释放从中滋生的种种情绪,而这是所有心怀伤痛的人学习把有条件的爱转换成无条件的爱的必经之路。

在疗愈过程中,首先,你必须无条件地爱自己,那是你不曾从亲生父母那里获得的礼物。经过疗愈,你"重生"了,好似再次被抚养长大一般,但这回可不是仰赖另一个权威,而是靠你内在的爱之源头。

要学会去爱一个心灵受创的人,你必须先扭转自己的信念,只因你一向相信自己的价值是建立在别人对你的看待上。如今,你慢慢训练自己,知道如何凭着自己当下的真相来自我评价,在那当中,全然不加任何条件。那是任何人都无法为你做的事,别人只能协助你、鼓励你,但没有人能教你如何爱自己,那是每个灵魂必须为自己做的工作。

每个灵魂进入肉体,都是为了解决"自我价值"这个问题而来的。然而,灵魂一进入肉身,它与生俱来的爱的能力就已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会把周遭的人一起牵连进去。

解除这些限制,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课题。灵魂在离开人世之际,若还认定自己的一生纯粹是个受害者的话,那它势必会再度被拉回人间,来试图扭转这一信念。反之,灵魂惟有觉悟出:它的价值,原本就不是建立在心智或经验之外的任何人或任何事上的文字颜色;惟有如此,它才能重返爱的源头,并从历尽沧桑的恶梦中觉醒过来。

所谓由恶梦中清醒过来,意味着你不再接受自己天生就不值得爱的那个幻觉。借由无条件地爱自己,你证明了爱的存在。而且,当你这样做时,你会吸引许多无条件爱你的人进入你生命里。

向身外寻求爱,注定会失败,因为你无法从别人身上得到你尚未给予自己的东西。你若吝于疼爱自己,必会吸引那些同样不爱你的人进入你生命里。

无条件的爱,这种经验必须从你的内心开始,而不是向别人索求来的。切莫将别人爱你与否视为你能否爱自己的先决条件,更别将你的信心放在爱的条件或它的外在形式上。因为所有那些,都是变化无常的,都是迁流不定的,只会随着每一时刻的遭遇,生灭起伏不已。

真爱不会改变,它的存在丝毫不受爱的外在形式所限。这个永恒不变、无所不在且无形无相的爱的源头,一直就在你内。你的信心只能放在这个源头上,因为这种爱经得起千锤百炼,远远超过你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它一旦深植你心,你就再也不会往身外寻找快乐了。

在你一生种种际遇里,人们来来去去,有些人对你很好,有些人则显然不够友善。但无论如何,你应先肯定爱的存在,同时也试着看出,那些缺乏爱的言行背后原是一个受伤的人在哭求帮助。因此,你会鼓励别人也像你一样,往内去寻找爱的源头,心中明白自己无法解决别人的问题,他们惟有自愿往心内去找,才可能扭转悲惨的遭遇。

能无条件地爱人的人,不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自由加以设限,也不会故意吝于爱人,因为那样只会失去自己的爱。爱,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求必应的,而且给予者永远知道要何时给,或给予何人。

爱的行动并不复杂,惟有当你有所保留时,爱才变得复杂起来,而这种爱,其实已经变质了。

爱自己的人,不会害怕孤独,因为孤独给人一个更深地爱自己以及接受自己的机会。如果他的爱人拒绝他,他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吗?他会自艾自怜从世界退缩,或焦切地四处寻找替代品吗?不会的,他只会继续在自己的每个遭遇、每个步伐中,依然吐纳着他的爱,延伸着他的爱。

能无条件地爱自己的人,他的爱是没有程度之分,也不会附带条件的。他不会特别偏爱某个人,他爱的是眼前的每一位,不会有"这位比那位更值得爱或更不值得爱"的问题。我的弟兄姊妹,此刻这种爱已经诞生于你内了,这才是我要给予你、并要你延伸给别人的爱。

这是显然易懂的事,你不可能误解我对你说的这些话。爱,只能存在于平等的关系中,只能存在于有心学习爱、且愿从内在价值来评定自己的人内。

爱不会勒索,不须讨价还价,也不会向恐惧让步。事实上,爱所在之处,恐俱与它的爪牙就无立足之地了。

我的朋友,不妨对自己诚实一点,你心目中的爱绝非我所描述的那种爱,我描述的爱必会震撼到你!为什么?因为真爱的经验势必推翻你在有限世界里的一切经验。一旦经验到真爱,你就再也不会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你会放下自己的独特感而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了。因着相互的信任,你们开始共同创造一个更为宽广、更为辽阔的生存现实,批判的心消失了,接纳的心滋生茁壮了。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好怕的!"诚实地想一想,你真的怕它,因为它是梦境的终结者,而在小我心目中,只有死亡一途才可能终结梦境。所以,请正视一下自己害怕真爱、害怕死亡、害怕毁灭这一事实。

我曾说过:"除非重生,否则你进不了天国。"我说的不是轮回,而是小我之死,以及那使你与众生分裂的所有信念之死,我说的是批判之心从此告终。

死去的不是你。死去的,是你心目中认定是你的那些表相,是你对自己及别人所作的种种批判;重生的,则是光明清静的本体,也就是在你我之内永恒不灭的自性。

我的弟兄姐妹,你的重生之日已经快到了,你却怕得要命!你是蒙骗不了我的,我看到你在颤抖,惟恐自己罪孽深重而遭到报应。不要否认你的害怕,否则我无从帮你。

会死的并不是你,你不是那一具身体,恐惧的念头也不代表你,那一切都注定会死,纵然不在此刻,也是迟早的事。你无法避免小我之死,以及身体之死,这两者并非同一回事。不要以为身体死了,小我也会随之而死,或是小我死了,身体也会随之而死。

直到你不再需要小我时,小我才会死,否则不论你到哪里,它都会如影随形的。你也可能永远抓着小我不放,但你不会这样做,因为那是地狱,你绝不想永远活在地狱里的。当你到了某一时刻,再也忍受不了那种苦时,就会开始祈求:"老天,救救我吧!我准备放手了。"我敢向你保证,每个人迟早都会面临这一刻的。

在那一刻来临以前,你惟一能做的,就是穿越你的恐惧。承认你的每一个恐惧,然后把它们交给我:"我真的害怕死亡……我害怕真爱……我害怕被上天遗弃。"让你的恐惧浮现,再交托出去。惟有如此,你的觉悟时刻才会加速来临。它会把你带入问题的核心,带到所有恐惧背后那个真正的恐惧那里。我向你担保,当你到了那个境地时,我一定会陪伴在你身旁的。

我亲爱的弟兄姐妹,我需要的只是你的信任。信任我吧!我们才能一起走出这片阴影。我无法保护你不受恐惧侵扰,但只要你肯伸出手来,我就能牵起你的手,平安地穿越过去。所以,放心吧!你的旅途终点有上天作担保,你迟早会来到我此刻所在的境界,那时,你才会确信不疑,你果真就是那个"爱"。在你内,它从未曾"生"过;在你内,它也从未"死"过,它一直与你一体不分,它才是你的真实身分。

开 启 心 门

你若想深入了解某个人或某种情境,必须先与自己同在,与别人同在,与眼前的情境同在。你若想活在当下,就不能自订行程,只要你对自己,对别人,或对外境怀有特定的期待,你便无法全神贯注于当下那一刻。你能够专注的深度如何,端赖你心灵开放的程度而定。它需要一颗完全不批判也不期待的心。

想拥有一颗开放的心灵,你还需慈悲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宽恕过去的种种。拥有开放的心灵,表示你能以平等心态接近别人,寻找双方共同的立足点,开启你与他人亲密交心的机会。

每当你开启或关闭自己的心灵时,通往爱的门也会随之开启或随之关闭。那道门一旦紧紧闭阖,你惟有耐心等待,满怀宽恕,否则,它是不会为你开启的。
我们不仅要感受得到爱的存在,也要感受得到它的不在。因为,当你觉得它不在时,才会把心定下来,试着学习倾听;当你感到自己与人分裂时,才可能看清,原来,自己暗地里已做了微妙的批判。

即使是如此,分裂或批判的经验,仍然能为爱打开一扇门。因为在理性上,它已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成见以及背后的理由;而在情绪上,它感受到了分裂的后果,那就是你的痛苦和对方的痛苦。

因此,你才有机会将批判转变为接纳,由分裂转变成灵犀相通;这一转变.成了疗愈的关键。你若无法转变心态,你的身心便会陷入一种紧绷的病态中(dis-ease)。

你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学习把这种紧绷病态(dis-ease)转变成轻松自如(ease),将闭塞转变成开放,将不信任转变成信任。将"防御"的姿态,转变成"接纳"的姿态,泰然地散发出你内在的平安气息;将"排斥"的想法和行动,转变成"包容"的想法和行动,自然地流露出你们彼此的融洽关系。

成为一位治疗师或奇迹工作者,表示你已然接受自己原本了无冲突、内咎、批判,或谴责的天赋能力。你一旦亲身接受这个能力,你的生活就会像我一样充满各种奇迹。

我一再向你承诺,你一定做得到的。你不仅可能痊愈,而且必定会痊愈。你们每个人都是治疗师,专事疗愈自以为受到的种种伤害和不公,你们每个人都能为奇迹的大能作证。疗愈自己,乃是你来此世的惟一目的。你愈早明白这一事实,对你就愈有助益。

请记住,真正的灵修一向是奠基于爱自己和接纳自己的能力。还没学会爱自己之前,切莫急于去爱人,只因为你根本是爱莫能助的。

生活中如果遇到频频刺痛你的人,也无须勉强自己去爱那个人,只要不迁怒、不归咎、不谴责,也不视他为仇敌就够了。仅仅承认他确实刺痛了你,然后安抚一下那受伤的感觉,这才是你真正该做的事。

当你独处时,试着提醒自己,那些感觉纯粹只是你的感觉而已,与那个人根本无关,你必须抛掉别人应该对你的感受负责的那类念头。

现在,与你的感觉同在一下,并告诉自己:"我的这些感觉,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认清,原来我正在对自己做出类似的批判。现在,我要试着接受每一个层面的我,我要学习把爱带给内心每一个受伤的部分。"

如此,你便进入了生命真正的转折点。现在,你已准备好要把爱带回自己的心中了。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项练习吧!对自己要有耐心。在你尚未学会把爱带回给自己以前,切莫急着去治愈你的弟兄姐妹和你周围的世界,那样做,不只徒劳无功,势必还会带来更多的挫折与自责。

慈悲地善待自己吧!每次小小的一步,从容地治愈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你每治愈一个批判的念头,或分裂的感觉,宇宙内每一颗心都会感受到的。因为,你的治愈不仅属于你,也是属于全人类的。

你的心一旦找回平安,世界的和平就不远了。你对别人的责任也仅仅如此,就是先找回自己心里的平安。

有些人会认为这种劝告太自私,或太不负责任。他们相信,必须先拯救世界才能找到幸福。这种认知,真是谬误至极。除非他们先找到自己的幸福,否则世界是永无宁日的。

你可能难以接受这一说法,但这是不折不扣的真理。除非你现在快乐,否则就永远找不到快乐。所以,如果你现在不快乐,就别指望将来可以找到快乐;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当下的这一刻,你的快乐就在这里。

一颗开放的心灵,能为爱开启一扇大门。纵使那扇门深锁着,也终会为你打开的。即使在你批判他人,或与人对立之际,爱依旧在你心里,不断地呼唤你。

我曾对你说过,无论你多少次拒绝圣地的邀请,只要你一敲门,这扇门必定会为你开启。我也说过:"只要你开口,必定会给你。"然而,你却不肯相信我的话。你始终认为,有人在天上时时刻刻计数着你的罪过,计算你累次的犹豫不决或抗拒不服。那不是真的,事实上,只有你自己在跟自己算账。

弟兄,请听我说:"别再算账了,也别再找借口,假装门被锁死了。此刻,我就站在入口处,请伸出你的手,来握紧我的,让我们一起打开门穿越过去吧!"

我是通往无条件之爱的大门。当你走过这扇门时,你自己也就成为那道门了。

停 止 奋 斗

发生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件事都是中性的,没有什么正面或负面之别。它究竟是正面或是负面,属于心灵层面或世俗层面,完全看你如何诠释。

不论你遭遇什么事情,都能把爱、接纳和宽恕等这些属灵特质带入你的经验,即使是绝症、强奸,或是自杀的极端处境,都可能因着你的爱心而带来转变。

你自认为了解生活里每一件事情的意义,其实,没有比这更荒谬的谎言了。你根本不明白任何事情的真实意义,因为你总是把自己认定的意义套在上面。

你若真想了解事情的意义,首要之务,你必须抛掉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只让它自然展现它的意义。全心去感受它,让它来告诉你,它为何会来到你的生命里。

你若想深入事件的真正意义,不妨问自己:"这件事会怎样加深我的慈悲心?我必须放下什么执着?"这一反问,会把你带到问题的核心,因为你甘愿把这一事件当成礼物,而非惩罚。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8:58:35 +0800 CST  


你若对某事坚持己意,牢抓不放,就很容易把它当成对自己或对某人的惩罚,因为你的恐惧在暗中作祟,不断谴责你和弟兄姐妹。一旦遇到这类状况,也无须大惊小怪,那只是必然的反应而已。

不必奢望一种毫无恐惧的生活。想要活得一无恐惧,乃是人间最可怕的梦想。你只须认清恐惧的存在,然后还能抬头挺胸穿越过去,那样就够了。也不必梦想一种绝不谴责自己或别人的生活,只需去正视那个遗责,怀着宽恕的心走过去,也就可以了。

你随时可作选择,但这并不表示只有你能作此选择。你只须面对选择,怀着觉知之心走过,能够那样,也就很好了。

你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能稳保你的救恩。事实上,你一切的所作所为,反而可能让你看不到始终存在的东西。救恩一直都在那里,而你早已获救了,无须从我这里、从弟兄,或从任何教堂、聚会所那儿去购买你的救恩。

就算你学会了宽恕,也未必买得到救恩,宽恕的练习只是帮你经验到从未失落过的救恩而已。学习把一切遭遇都看成人生的礼物,并不表示那样做能得到上天的奖赏,而是因为这种接纳提醒了你:此刻的你根本没有问题,而且从来没有问题。于是,你一有封闭自己或排斥别人的念头时,会变得十分警觉,因为你已经明白了,保有一颗柔软、接纳和开放的心,会让自己感到更好过一些。

整个灵修的关键就在这一刻,它跟你过去的想法或感觉毫无干系,灵修就在当下的这一刻,就在你眼前的情境里。你若老是在当前的情境里找碴,自然只会经验到黑暗和匮乏。但如果你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便会处处发现惊喜。

不必奋力走出黑暗,也不必刻意去进入喜悦。一切会自行转化的,你只需怀着转化的意愿,让这个愿心带着你走就行了。

你费尽心血、奋力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成功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你的自我形象过于狭隘,难以明白或感受到上主对你的爱。你认为自己一路走来,内在某处已然破损,或是失落了某些东西。但,那都不是真的。你未曾失落或破损任何东西,你完整的真相此刻仍安然无恙。

你们不少人都在探讨致富之道、成功之道,但你们的施为似乎并没有带来富裕或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你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何在。你们若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就不会一直感到生命中失落了某些东西,反而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恩不已。

事实上,每一个念头都有不断繁衍的能力,你的每一个想法,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不但会强化周遭环境的能量,也会不停地滋生繁殖。正因你是正、负念头的混合体,所以你的生活就自然反映出这两种特质。

然而,把焦点集中于正面想法,未必消除得了负面的念头。事实上,你愈执着于正面念头,负面的力量愈会随之增长,到头来,你终究无法回避这个两难之境。

因此,不妨丢开你的肯定语吧,它们只不过是障眼法。也别再设法改变你的负面想法,只须觉察到它们的存在,并注意随之而起的情绪,让觉知之心引导你走过,这样就好了。

你若老想干涉天律的运作,怎么可能学会依赖它的力量呢?你要明白,你是无法修补你自己的。你若试着修补自己,只会把自己内在的意识翻搅得更加支离破碎而已。

我告诉你的这些话好像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我曾说过:生命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你能给予它正面意义,也能给予它负面意义。我同时也说了,你赋予的意义极其有限。这两种说法,都一样真实不虚。

当你正视自己的念头时,你会觉察到某部分的你想要某种结果,而另一部分的你想要另一种结果。你觉得自己必须在这两者之间作一选择,因而带来许多压力与冲突。

在这种冲突中,你若勉强在两端之间去作选择,不仅无法消除冲突,反而会加深冲突。惟有同时接纳这两端,你才能走出冲突。简单地说,你必须同时接纳正面想法和负面想法,不必认定这个比另一个好。这就是真爱的表现。

爱,永远超越二元对立,它从不为某一边撑腰,它永远肯定两边都有它的涵意。

你认定自己必须在对错之间作个选择,其实,世间有谁敢断定是非对错?你一旦认为自己知道,就再也看不到真相了。

所以,切莫过于努力作选择,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不要抓紧一边,而排斥另一边。同时接受两边吧,否则你两边都无法得到。惟有保持中立,你才能掌握到生命的真相。

你老想用自己的看法来诠释自己的经历,表示你根本不想找出这个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而你的诠释永远摆脱不了匮乏或惩罚的阴影,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相。

你懂得我所说的话吗?就算你有某些部分确实需要修正(这绝非事实),你也不知该从何改起。你既然认为自己已经破损,怎么可能修补自己?你既然认为自己已经分裂,或陷入冲突,又何从恢复完整?惟有未分裂、未破损的,才可能带你回归整体。

弟兄,明白了吗?此时此刻,你没有问题,你的生活也没有问题。每件事都是理当如此。在此刻,在此地,你完全浸润于大爱之中。

你感到痛苦或冲突吗?没关系,那并不意味无人爱你。受苦的观念阻碍了爱的来临,而这个观念是你自己套在事件上的诠释。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得了爱,除了你的信念以外,而那正是你感到痛苦的真正原因。你之所以感到痛苦,只因你认定并感到自己被爱遗弃了。

你扭曲了事情的真相,把因果倒置了,一切都是你的恐惧在作祟。了解这一点,你才能看到事情背后的原因。提高你的觉察力吧!看清你的小我所演的这一出戏。

你可明白,你一切的遭遇都是自己的恐惧一手营造出来的;但不必为此呕气,只需接受眼前的一切,让它自行转变。保持一份中立的心态去看世界,你就会明白,它的存在只是提供你一个学习的工具而已。

我不想用各种理论来混淆你,但你必须看清自己的恐惧如何混淆了是非真相。它使你沦为世界的受害者,但那不是真的。一旦沦为受害者,你便永远不知道你的创造力或是你在爱里的真相了。

别再扮演受害者了,那是一场虚幻的游戏,一种镜中的人生,毫无真实可言。侵犯你的那个人,不过反映出你缺乏自我肯定的事实而已,是你在自己的镜子里造出了他的形相。挺起胸来,承认你对自己的嫌恶,并释放他吧!怀恨他,对你没有一点好处;惩罚他,更不会让你好受一些。

释放那些虐待你的人吧!为他们祈福,不要用报复的念头捆绑他们。用爱和鼓励的话语,温柔地释放他们。你很明白,在释放他们之际,同时也释放了自己。

不论我怎样解释宽恕的力量,除非你亲身经验,否则你永远不会知道这力量的伟大。愿意宽恕自己并不再用批判来约束别人的这股愿心,是你此生此世所能领受最伟大的力量。在它之上,就只有爱本身的力量了。若无掀开恐惧面纱的宽恕之举,爱的力量是无从展现的。

我的朋友,请鼓起勇气来。每宽恕一次,你就解除了你加诸于爱的一个限制。每宽恕一次,你心中的爱就更深地觉醒了一点,推恩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加。这是人生之旅的意义所在。安心地走吧!它必会把你带回家的。

心 胸 坦 荡

当你不再隐瞒,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痛干扰你的心识,也无须为谎言而自圆其说时,你的人际关系就不会塞满难以启齿的苦衷了。于是,你的生活会逐渐归于单纯而清明,因为你已无须隐瞒。

只要你勇于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和感觉,此刻的你,便能活得清澈透明。因为那样的行为,充分显示了你对弟兄姐妹的完全信任,也表示你不怕别人看出你脆弱的一面,你愿意活得透明。

如果你感到恐惧,就直截了当承认它,那样,恐惧和它底下的内疚就无所遁形了。你心里若还有谴责别人的念头,你可以否认它、隐瞒它,或将它投射到别人身上;但你也可以将它放到台面上,坦然面对它,给它一个治愈的机会。你若不想继续隐藏内在的批判,就坦诚招认吧!舍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途径可行。

忏悔的仪式,就像大部分的宗教仪式一样,容易慢慢流于形式。但归根结底而言,它无关乎你是否会得到对方的赦免,重要的是,它拒绝自欺下去,决心把恐惧和内疚带到意识层面;而听你忏悔的人也不是法官,只是一个见证而已,他不需穿长袍,也不必坐在权威的宝座上。任何人都可以为你见证,只要那人了解自己的角色,不批判或谴责,而是慈悲宁静地聆听。

没有人不会犯错的,有意无意之间,我们难免会侵犯到他人,那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期望自己永不得罪人,那才是痴人说梦,而只有那些不愿面对自己人性弱点的人,才会生出这种崇高却不切实际的愿望。更何况,无法拥抱自己人性的人,又怎么可能接受自己的神性呢?

漫漫一生中,你是一定会犯错的,因此,奉劝你好好感谢自己所犯的每一个错误。每个错误都是一项礼物,因为它带给你一个修正的机会。你该庆幸有机会让所有自欺的伎俩重见天日,并感谢它的邀请,让你能直抵内心黑暗之处,让光明意识去烛照那个不可告人的隐秘世界。

你若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就等于加入了它的阵线、让你不得不一再为它辩护下去,耗尽你的时间与精力。说真的,若不提高警觉,你这一生都会被它绑住而难以脱身。

何不干脆坦承自己的错误?这样,你就不必为了回避认错而浪费大好光阴。一旦承认自己有意隐瞒之事,过去的阴影就再也捆绑不了你了。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吧!你若瞧不起某个弟兄,干脆直接告诉他,再请他宽恕你。这样做,绝不是抬举他,而是防止自己陷入自我憎恨和绝望的无底深渊。惟有这帖药方,能够让你活得坦然无惧、诚实无欺、问心无愧。我的朋友,开始试服这一帖药吧!

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污浊,只因你缺乏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只因你老爱与弟兄姊妹玩伪装的游戏。你真的认为自己品德比他高尚,思想比他纯正吗?

这不过表示你的隐瞒技巧高人一等而已。这种自卫游戏,何等可悲!

试着信任自己的弟兄姐妹吧,你可知道,他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你比肩并行。他没有资格评断你,他若谴责你,就无异于谴责了他自己。

对自己诚实一点,对你的配偶、老板,甚至路上的陌生人讲实话吧!不必在乎别人怎么想你、怎么看你。你正在传达一项革命性的思想,你的坦诚告白,能够激励别人也同样慈悲地看待自己的错误。

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成为别人的灯塔,因为他已脱下黑暗的斗篷,让光明照射出去,因为他的心已然透明,由此,真理乃能畅行无阻。

他的弟兄姐妹可以立刻感受到这是一位可以信任的人,而伸出手来牵住他,这样的人,才堪称为"祭司"。他先宽恕了自己的罪,故能将宽恕推恩于人。他的权威不是从外而来,而是由内而生的。他无须人间的权威来任命,但来到他身边的人都会认出他,信任他,并托付给他。

我的朋友,试着面对真相吧!只要你与我之间,或你与弟兄之间还藏有秘密,你就摆脱不了痛苦。若想结束痛苦,你必须终止生活里的各种欺骗伎俩,而惟一的方法,就是对你自己、对我,和对弟兄坦白诚实。

你怕坦诚会让你失落什么?不就只是世界的污浊和混乱吗?你宁愿继续隐藏秘密,留在迷宫里?还是坦诚地告白,远离那黑暗的曲径?这一抉择,完全操之在你。

别再愚弄自己了,在黑暗隐秘的世界里,永无救恩。救恩,是真理在朗朗天日之下才能给出的礼物,任何羞愧与内疚的阴影,都会在光明中销声匿迹的。

鼓起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吧!如此,你才能宽恕它们,并从痛苦、斗争和欺骗里释放出来。信赖你的弟兄吧!这样,他们才可能信赖你。不要否认真理或抗拒不听,我已经用你所能了解最平浅的话来说了。其余的,就看你的造化了,因为除非你把真理运用在生活里,否则表示你根本就未曾接受过它。

每一个人都是上主慈悲之钻的一个切面,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这个独一无二的尊严。每一个切面的美,不只不会夺走另一切面的光彩,反而还增加了彼此的强度与广度。

如果晶钻的一个切面能够闪闪发光,那么所有的切面也一样能熠熠生辉,只因为,在我内的光明同样存在于你内。我所得到的上天之爱,绝不会比你多,弟兄姐妹,你必须由衷地接受这一真理,否则,再多的教诲或传道都显得空洞无比。

为此,我要你实地去练习。清除批判的渣滓吧,别让它挡住了你觉知的清明;排开竞争、忌妒和贪婪的障碍吧,别让它阻挠了爱在你心里的流动。接纳你的恐惧、惭愧、过错及怨尤吧!将所有不可告人的想法和幽黯感觉,全都带入意识的光明里。

世间没有一个错误是修正不了的,也没有一个过错是无法宽恕的,这就是我传给你的真理。我不仅用你能懂的话教了你,还为你做了生活示范。我的弟兄,我岂能降低我对你的期许?

消除匮乏之念

匮乏之念,来自于你认为自己不值得爱的看法。你若觉得自己不值得爱,这种匮乏感就会投射成外境。那时,你看到的杯子常是半空的一边,而不是半满的另一边。

如果你看到的总是半空的杯子,我敢保证,不出多久,你就会看到杯中空无一物了。匮乏是负面念头的产物,反之,富裕必然出自乐观积极的念头。

看到杯子是半满的人,不久就会看到它变得全满。当你知道自己值得人爱,自然会从爱的角度去诠释别人的言行举止,而不至于轻易受到伤害。纵然有人对你无礼,你也会认为他今天可能心情不佳,而不会有受辱的感觉。

自己值不值得爱或有没有价值,这类感觉会左右了你的人生观。每一种人生观都会投射出一种生活环境,然后又转过来为你的自我评价撑腰。

担心自己的资产,表示你仍活在过去,而匮乏所代表的,正是过去的创伤记忆,必然会投射到你的未来。

要终止匮乏之念,你必须宽恕过去。过去无论发生任何事,都已经不重要了,再也不能影响你现在的生活,只要你肯释放它。

你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吗?若是如此,那你必会把匮乏感投射到自己的生活里;惟有感到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才会遭到不公平的对待。

要终止匮乏之念,该从觉察这种被剥削的感觉开始。明白它是来自你内心深处没价值的感觉,明白你此刻根本感觉不到自己是值得爱的。

不必试着改变这想法,也不必复诵"我此刻是值得爱的"这类肯定语来扭转你的处境。只须觉察到:"我此刻感到自己不值得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觉得自己遭到冷落,我很害怕过去的不幸会再度发生。"

感受一下你的心如何绷得紧紧的,感受一下你如何冻结自己的感觉,然后问自己,每当你这样时,会比以前更有安全感吗?

面对外来的刺激,你可以把它看成正面,也可以看成负面的,一切端赖于你的选择。你若决心去看杯子半空的那一边,表示你已经选择当一个受害者了。

即便如此,也没有关系,你无须感到难为情,也不必因而紧张,更不须勉强自己,你只须警觉自己的选择,以及它带给你的感受。好好正视一下,再放下它,如此就行了。

"我看到自己所作的选择,并看出它使我非常不快乐。我不想要这种不快乐的感觉,所以我要作不同的选择。我决心去看杯子半满的那一边。"你若能心平气和地说出这些话,就能释放过去,释放伤痛。试试看,你会发现,它很有效的。

你一向努力去扮演受害者,还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因此,你必须经过相当时日的锻炼,才能克服这类心态。但不管如何,你真正需要做的,不过是正视自己存心要当受害者这个选择,并决心释放它,这样就够了。

富裕之念,意味着你此刻觉得自己被爱、而且也值得爱。或者,你现在可以潇洒地这样说,但片刻后,电话一响,有人告诉你,你损失了一大笔钱,或你妻子决心跟你分手,你还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吗?这一刻,你的杯子是半空,还是半满的?

只须认清心里所怀的恐惧念头,这大大有助于你的心灵转型。要知道,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是心灵成长的必要条件。

你无法勉强自己时刻都保持积极的想法,但你能设法认清自己的负面念头;而认清自己的负面想法,就是一种自爱的表现,会带给你无限的希望。它好似说:"我看见目前的情况,知道还有其他的途径,同时,我也知道自己可以另作选择。"

给自己另一个选择的余地,就等于给自己一个救赎的机会。宽恕过去,让它过去,就是为新的选择提供一个活动空间。无论你重复犯下多少次相同的错误,你永远都有一个崭新的机会来宽恕自己。

不宽恕,就不可能消除匮乏之念。若要宽恕,你必须先去觉察那事件对你伤害之深;先承认创伤的存在,才会迎来治愈的机会。

人之所以会想要隐藏创伤,一定别有用心,想把自己交给过去当人质。深度的创伤,在开始时,可能需要借用绷带来保护,但若要彻底治愈,就必须把创伤曝露于空气和阳光之中。换句话说,你必须把潜意识所隐藏的信念和假定带到意识的层面才行。

匮乏本身原是相当重要的生活道师。因为,外境种种欠缺的现象,适足以反映出你内心没有价值的感觉,而这些感觉,都必须浮现到你的意识层面。你所经验到的匮乏,并非上天的惩罚,它不过是告诉你,你有一个信念有待修正。

你有爱自己的能力,那个能力必须从你心中苏醒,你的灵性才会真正开始成长。惟有看清你是怎样不爱自己的,才有机会学到如何去爱自己;也惟有看清了你是怎样不爱别人的,才有可能看到你是怎样不爱自己的。

天天背诵一些不知所云的财神咒,并不会让你变得富裕,你必须先学会把爱带入那个创伤里才行。因为惟有爱,才能治愈所有的分裂及冲突,才能将你带回最初那无罪无咎的一体智慧。

你一旦看清了自己的真相,便会明白,没有人能剥夺你的爱,爱永远与你在一起。它虽然无形无相,但永远相随,须臾也未曾离开;它虽然是无限的,却任运自在地与周遭的有限世界互动。

无论何时何地,每当坏消息来临时,你不妨这样想:造物主岂会给我一份有瑕疵的礼物?不要被外表的包装蒙蔽了,只管放心地打开它。纵使你还不明白这份礼物的意义,静静地等候片时,造物主是不会给人一份有瑕疵的礼物的。

通常需要等到那礼物在生活里发挥效用时,你才会明白礼物的意义。这种经验,虽会令你倍感挫折,却是必经的过程。

上天的礼物并不是用来满足小我的期待的,它们的价值,属于更高的层面,它们会将你带回你的真实本性,开启今世的任务。有时,它们好像关了一扇门,你不明白为何如此,直到真正属于你的门开启之后,你才会恍然大悟,为什么当初会关上那扇错误的门。

你的心与天心原是创造的同工,请不要把富裕当作唯独是你自己的,或仅仅是他的责任;你需要他,而他也同样需要你。只要你愿意去正视自己的恐惧和无价值感,他就能帮你看到内在的神圣火花。

你若真想爱自己,自然会打通一条管道,把上天之爱引到你这儿来。开启你心中那扇富裕之门吧,你就会看到身边围绕着无数的爱之礼物。但是,请勿任意评断那些礼物的价值,因为它们的价值不是你能评估的;也不要限定它们应该呈现何种形式,因为你经常会被那些外在形式所误导。

感 恩 之 心

谈到富裕,就不能不谈谈感恩的心态。感恩的心,必是出干自己有价值的感觉,于那当中,自然会培养出富裕的经验。相反地,怨天尤人,或恩义浇薄的心态,则常是基于自己无价值的感觉,于那当中,也自然会滋生出匮乏的念头。不管是哪一种,它们都自成一个体系,一个相衍相生、互为因果的圆圈。

想要进入恩典的圈子,你必须爱自己,也爱别人;若想进入恐惧的圈子,你只须拒绝爱自己和爱别人。

当你处身在一个圆圈内,另一个圆圈会显得很不真实,这就是为何你经常感到好似活在两个水火不容的世界之缘故。

心存感激的人,不容易想起自己遭人剥削的经验;而心怀怨怼的人,则不容易感受到天地厚爱的经验。你想要住在哪一个世界呢?此刻,就完全看你的选择。

宁可扮演受害者,还是但愿忆起自己从未遭人恶意对待?每一分钟,你都在作这项选择。你若选择前者,便会怨恨你的遭遇,把它们当成一种惩罚。你若选择后者,便会接纳身边发生的一切,把它们当成一种寓意深长、隐而未显的祝福。

感恩,就是决心在万事万物中体会上天的爱,作此选择的人,不可能活得凄惨忧愁的。因为感恩的抉择必会带来快乐,正如忘恩的抉择会带来不幸,让人消沉。前者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风采,后者则流露出一种自暴自弃的人生姿态。

你决心如何去回馈生命,就会塑造出怎样的人生观。你若始终活在绝望中,表示你已经摒弃了上天恩赐的礼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上每个人的收成,全来自他当初播下的种子。若想改变明年的收成,那么他必须先改变自己现在的想法。

感恩的念头一起,你就不难看出,我这说法是何等单纯而真实。下回,当你怨嫌天赐的礼物时,不妨暂缓一下,放开心胸,试着以感恩之心接下那份礼物,然后注意一下,你对这份礼物的观感,以及你跟馈赠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如何的变化。

下回,当你准备批判或谴责别人时,也不妨暂缓一下,先让那个人进入你心里,祝福一下本来你想要责怪他的地方,放下批判,并为自己未曾批判而庆幸。当你把别人从你的偏见中释放出去之际,别忘了感受一下你心里的轻松自在。

我曾经要求过你:当有人打了你耳光,把另一边的脸颊也转给他。我的用意无他,是要你向弟兄证明他无法伤害到你。因为,他既然伤害不了你,就不会为自己的攻击感到内疚;没有罪恶感从中作祟,他便无须惩罚自己了。

要你把脸颊转给别人,并不是要弟兄再次打你,而是借之向他显示,那里根本就没有伤,让他知道,你已明白自己是不可能遭到伤害的。如此,你向他表达了你不愿当受害者的立场,因为在那一刻,你显示了自己的尊严,于是,你也同时肯定了他的尊严。

当你拒绝去当受害者或迫害者时,这个世界的暴力和罪恶便会到此告终,你便能轻而易举地踏出恐惧的圆圈,你一切的言行举止,都洋溢着恩典。相信吧!你们每个人迟早都会经验到这个境界的。

圆满的自性逐渐在你内复活。一如在我内那样。但是,你必须先放下所有无价值的感觉,所有匮乏的念头,所有的怨恨,以及所有的攻击或防卫的反应。换句话说,你必须学习把另一边的脸颊转给别人。

表面看起来,它们好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其实只有一个;恐惧只不过是缺乏爱,匮乏只不过是缺乏富裕,怨恨则是缺乏感恩,如此而已。

如果没有富裕在先的话,哪来匮乏的感觉?如果没有"存在"在先,"虚无"就毫无意义可言。

就如同捉迷藏的游戏,必须有人先躲起来,才能玩得下去。但是,躲的人是谁呢?是你?是我?还是造物主自己?其实,不论是谁在躲,都无大碍。轮到你时,你就躲起来,让你的弟兄来找你,随后再轮到我去找他。每个人都会轮到一次躲藏的机会,当然,到最后,每个人都会被找到的。

要知道,眼前这个二元分裂的世界原是来自一体的境界,最后仍会回归一体。原本结合的,分裂之后,自会再度合并。这些简单的舞曲,没什么好怕的。

我邀请你跟我共舞,你无需那么严肃拘谨,你们没有人是专业的舞者,但个个都有能力学会这些舞步。当你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只须简单地说声"抱歉"就可以了。你们原是一起学习的同班同学,怎么可能不犯一点点的过失。

放 下 执 着

擅于表达思想、实现理想的人,通常都懂得订立一个合情合理的目标,不会好高骛远,而保持相当的弹性,能适时因应周遭环境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动。

你若想了解什么叫做有弹性,不妨观察一下风中小草的舞动。纤纤草茎,如此细小脆弱,却有一股令人敬畏的耐力,只因它懂得随风摆动而不对抗。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9:11:26 +0800 CST  


当时机来临时,该发生的事情,自然就会水到渠成,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但若因缘尚未成熟,即使罄尽心力,也会徒劳无功的。若想随风舞动,还得对周遭环境足够敏感,知道何时该静止下来,何时应全力以赴。

知道何时前进,何时止步,需要一些人生经历与某种直觉。仅凭抽象思考,并无法获得正知正见,所需要的,还系乎你对自己情绪反应的敏感程度。

有人说,内在的现实决定了外在的现实;也有人说,外在的现实决定了内在。其实,两种说法都对。没有鸡蛋,怎会有鸡?反之亦然。因与果并非以先后次序的直线式来呈现,它们不但同时出现,而且还以循环的模式互相衍生。不只是"因"决定了"果", "果"也促成了"因"。

"鸡和蛋,谁先谁后",这类问题只能如此回答:两者都是,或都不是,因为鸡和鸡蛋是同步出现的。

所有二选一的问题,都必须如此答覆。本体境界是无法用二元思考来理解的,它同时包含了内在主观和外在客观两种现实,而且彼此相互消长,每一面都涵盖了它的反面。

本体境界,就是全然接纳,全然文托,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也就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浑然一体之境。

树木被强风连根拔起,扫入急流之中,这并不算什么悲剧,因为树木与河流两者,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跟本体境界这道洪流相对的,有一股对抗的因素,而所有的条件与限制都由此而生;一旦有所分别、比较和评断,自然的洪流便受阻了。

本体境界的答覆一向都是:"好!"带着一种自然的愉悦和热情,无所不包。因为它把每个人和每件事都视如己出,所以成了快乐的象征。

"对抗"则永远都说:"不!"于是,冲突和争斗接踵而至,因它对每一件事都采取对立的立场,自然成了不快乐的象征。

不去对抗,就不会不快乐。不快乐是由于永远都在对抗外境,不断地用自己的解释来表示赞同或反对。归根究底,不快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执着。

此刻,我并非要求你放下所有的执着。朋友,那太不实际了。我只要求你察觉到自己的执着、自己的观点、你赞同或反对背后的理由。我只要求你去正视自己怎样在"快乐"上面加了种种条件。

若想了解什么叫做无条件的快乐,你只须观察随风摆动的树木,那是最好的比喻。树木的根扎得很深,枝叶伸得很广;正因根部牢固,枝干才可能有弹性地随风摇摆,它同时显示出坚强和臣服两种特质。

尽量在生活里保持某种程度的弹性,活出小草的韧性,时时刻刻都抬头挺胸,同时把根部稳扎大地。你明白自己的需求,但满足它的方式却有赖于随顺人生的因缘,而非坚持以某种特殊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否则你会招致不必要的阻力。如果树木硬要与风对抗,便难逃根断枝裂的下场。

随风而动吧!生命有如一支舞曲,每一刹那的好好坏坏并不重要,都不过是一种连续的运转而已。

你的选择很简单,你究竟要跳舞或不跳?即使你决定不跳,你也无法离开那个舞池,人生的舞宴仍会继续在你身边进行。

人生的舞宴继续进行,而你恭逢盛会,这当中,蕴含着某种庄严在内。何不好好享受"活着" 的单纯思典?你若总想追寻更伟大的生命意义,势必会失望的。因为,除了舞动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存在。

所有的限制都在迎向那无限之境,只要你放得开来,活在当下,你就已经安憩于生命的怀抱里了。但是,你一起抗拒之心,就会陷入自己制造出的无谓混乱里。

人们无法逃避"处处受限"的人生现实,因为有限的人生现实,正是人类意识发展出来的。别再企图逃避你自己营造的世界了,好好接纳它们,就像树木迎向春风一样。你的尊严在于彻底发挥你的人性,接纳自己和别人的需求。慈悲,并不要求你断除自己的情绪感受,而是要你与它妥善调和。

有人说,世界是一个涕泣之谷,这实在是无稽之言。世界既非苦,也非乐,而是两者皆备。世界是情绪体与理性体的诞生之地,而肉体的生与死只是为思想及感受的意识提供一个运作的场合而已,到头来,这些意识都必须为它所造的一切负责。

想要否认这种"生"的奥妙,是荒谬的;但若向它歌功颂德,也同样荒谬。参与了这场"生之旅"盛会的人类,必定会同时经验到痛苦和喜悦。

这两者必须同时存在吗?当然!没有痛苦,母亲就无法将婴儿推出产道;没有新生命的喜悦,痛苦就毫无意义了。所以,请千万别说:"这是痛苦的世界。"或者说:"这是欢悦的世界。"别再为自己营造那些虚幻不实的经验了,也别再自行诠释它,否则,你只能领受到生命光谱中的一环,如此而已。

我在世上的经验,和你毫无差别,我并未征服痛苦,只是交付给它;我并未克服死亡,只是心甘情愿地迎上前去;我无意颂扬身体,但也不诅咒它;我不曾宣称这个世界是天堂或地狱,只是教你明白,这两个世界其实都是你自己造出来的。

我和你一样参与了生命之舞宴,学习了解,学习接纳,从有条件的爱,迈向无条件的爱。亲爱的弟兄姊妹,你们感受到的一切,我莫不亲身经历过。我明白每一个渴望和恐惧,因为我全都经历过;我的解脱,并非因为上天网开一面。

你看,我跳舞的本领未必比你好,我只是怀着参与及学习的意愿,而这也是我期待你的:怀着愿心加入,触动别人,也被人触动,尽情地感受,展开你的双臂迎向生命。你来到此世的目的无他,就是为了要与人互动共鸣的。

心灵一旦敞开,自然会注满爱,而不论施予或接受,它的能力从不受制于外在条件。施予之时,毫不期待回报,因为施予本身成了最好的礼物。它也能坦然接受爱,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更是为了让别人有机会一起领受到这份礼物。

心灵一旦敞开,你就不再受限于这个世界的法则了。于是,奇迹便发生了,并非透过什么特异功能,那只是爱的自然延伸罢了。

奇迹,绝非来自直线式的思考模式,你无从去预设或计划它,也没有人能够模仿施行奇迹或接受奇迹的技巧。奇迹会自动来到,只要你愿意敞开心灵,放下理性掌控的倾向。

天心是纯真无邪的,它全然的给予,毫无保留,只因你是它的一部分。它知道你不在它之外,故能坚定不移地爱你,疼惜你,如同父母照顾独生子一般。

它轻唤着你:"张开双手,接受那些礼物吧!"但因你不肯听从它的呼唤,变得愈加沮丧,完全听不见那神圣的呼声。低头回顾半生的遭遇,所看到的,尽是挫折,尽是问题,怎么可能感受到上天正以无条件的爱呵护着你?

无论你觉得上天离你有多远,其实,你们之间只有一念之隔而已。要知道,仅仅一念之别,当下这一刻就能成为你获得救恩的时刻。

亲爱的朋友,请记住这一点:就在这一刻,你若非聆听上天之音,就是纠缠在自己那无聊的心理剧之中;就在这一刻,你不是幸福快乐,就是忙着责怪周遭。何不进入自己的思想,好好自问一下:"这一刻,我是否感受得到上天对我无条件的爱?"

答案若是肯定的,你心里会感到那神圣临在的温暖;若是否定的,这一反问,也会帮你忆起那个临在,并将它带回你身边来。这个简单的练习一向很灵验,何不放胆一试,看看有何效果?

当你学会向当下此刻放开自己时,那神圣临在的意识就会深入你心中,你的人生目的便会跟着那一意识扩展开来,它会让你了解如何以最佳方式去帮助自己,帮助别人。

于是,许多事情就在你眼前发生了,外表看来好像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但不要妄下判断,也别再着眼于自己或别人的错误了,你只要学习随缘与交托,尽人事而听天命,安歇在那交托的能量里。这显示了你已把事情的发展和结果都交托给生命之主了。你明白,自己所献的礼物本身就够好了,"本色"一向就是够好的献礼。

如此一来,你再也不会伤害自己了,平安再度重返你心里。那时,你就会看清我的真相,而那也是你的自性重新诞生的一刻。我怀着无限喜悦和肯定等待这一刻的来临,因为那是真理重现的一刻。在这一刻,天人分裂之境结束了,所有的痛苦也到此告终。

神性的光辉

神并非抽象的观念,而是活生生的临在,它全然美善,全然付出,全然幸福,一体不分,而且是全然自由的。

我知道,这对你简直难以想象,但愿你能尽量展开心智,放下你为那无限的可能性设下的种种限制,因为神超越任何限制,他无形无相。正因无形无相,才可能存于万物之内,而万事万物也都能反映出他存在的踪影。

神本无阴阳之分,他既无躯体,故没有性别。他之所以常常被人称为"他",是因为跟我们的关系中,他具有阳性特质。我们好似子宫,怀着他的灵,孕育着它,且为它赋形。

虽然我们跟他的关系,有如新娘与新郎,但他并不限于阳性的形象。他既不是武士,也不是巫师,更不是救星。他不是白发苍苍的智慧老人,也不是优雅聪慧的窈窕女子。所有这些形象,都是我们把他人格化的结果。

神只是爱的临在,兼具阳性和阴性的正面特质。他孕育我们,保护我们,仁慈中带着刚毅与坚强。他具有长老的智慧,以及孩童的纯真;他有武士的雄力,以及年轻母亲的细腻敏锐。他具有这一切特质,而且远超于此,正因他超越人间的一切定义,我们加诸于他身上的种种概念,一点也限制不了他的。

他既是无限的存在,他的灵便能自由出入于我们的心智和生活里。我们的存在本质就是由这个神圣本体孕育出来的,那是我们的真相,虽然我们经常无法意识到它。

圣灵,也就是我们的神圣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在肉体出生之前及死亡之后,始终存在,不受我们的理性思辨或情绪起伏所影响。只要我们不再自我惩罚或是攻击别人,我们随时都能回归这个千古不易的爱之本体。

你内的神圣自性与众生的自性毫无差别,而自性只有一个,灵也只有一个。身体造成你与别人表面的隔离,但神圣的自性却能将你们重归一体。理性会使你们意见分歧,相互批判及攻击,但神圣自性却能将人心全都融入同一首协奏曲。

你若认同身体,或认同分裂的妄念,就会忘记你的自性,忘记自己的真相。你若认定自己与弟兄是分裂的,与神也是分裂的,自然就会发动批判或攻击。反之,你若能忆起自性,自然就会忆起你与所有人的神圣联系。一旦忆起了自己的真实面目,你就不可能攻击任何人了。

你必须对自己的神圣自性怀着欣赏与感恩的心,才可能认出造物主的荣耀。这与你的性别、种族、经济状况、国籍,或宗教信仰,全都无关,与你认为自己是谁,或别人认为你是谁,也毫不相干。

你内的神圣自性充满了爱,因此,你能爱人,也能被爱。当你与自性联系上时,就会明白你早已被上天接纳了,而且就是你目前的样子,无需做任何改善或修正。

你想找回你的自性吗?只要你肯放下自我评断和批判,放下你对弟兄姐妹的一切批评,你就会认出自己的神圣自性。

你愈知道如何安歇在这个境界里,就愈能活得轻松自如。这就是为何许多灵修传统都教人定时做冥想和祈祷的缘故。与神交流,能够安抚人的神经,对你的身体、情绪和心智健康都很重要。

我并非要求你每天冥想或祈祷一小时(虽然这样做也不坏),我只要你试着每小时想起你的神圣自性五分钟,或在十念之中至少有一念能够想起它来。这一念之觉,会使你不再轻易落入人生的连续剧里。也许前九个念头都不外乎折磨自己或纠正别人,但让第十个念头想起"一切都没事",让第十念触及那全然接纳、全然是爱的自性吧!

这就是安息日的由来,前六天你都浸在工作和斗争的激情里,但在第七天,你该忆起生命之主,因此把第七天定为安息日,给自己一个机会,回归自己的内心。

把安息日的智慧带入你的日常生活吧!这样,你才不会把自己或弟兄的真相遗忘太久。如果你能把这个记忆转化为一种修行法门,那么,每一天、每小时、每分每秒,必会带给你极大的转变。

当你吃饭时,他会坐在你桌旁;你跟弟兄说话时,他会提醒你某些可以鼓励对方的话语。而且,万一你忘了这一切,而对你的太太或先生大声吼叫时,他会拍拍你肩膀,幽你一默:"欢迎加入人生连续剧!"慢慢地,你也学会对自己笑一笑,不再对自编自道的剧本那么认真了。

这种练习不过是一场记忆的游戏,你一旦明白了这一点,灵修的意义就会全然改观。你会自行选择一种足以帮你忆起的形式,不管形式如何,都不再拘泥。幸运的是,你身边就有很多范例供你选择。只要有心去找,每个人都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的。

不要挑剔弟兄的选择,虽然你们的选择可能大相径庭。你该明白,只要能够帮他忆起自性,对你一定有所助益。根本无须争辩你们采取的形式差异,那些差异一点都不重要。

最令我难受的,就是看到你们尽为一些外表的差异作的无谓争辩。撇开那令你们分裂的言词和信念吧!你若想走上恩典的道路,就不能理会眼前的差异,而应尽量找出你与别人共享共通之处,把眼光全部集中在那个焦点上。

真理虽会以各种形态现身人间,但它永远只是一个单纯的真理,你必须学会从每一种形式、每一种情境中认出真理的存在。凡是希望活得平安的人,不论男女,迟早都须学会这门功夫。

你已经迈入一个新的纪元,于今,人们快要跨越文化与宗教的隔阂了,不同语言的民族也开始学习了解对方,人们愈来愈能容忍彼此的相异与多元性,愈来愈能接受"放诸四海皆准"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关键的时代,你们每一个人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为人间清除和平的障碍。

因此,我鼓励你回到内心,找出你完整且圆满的自性,惟有在那平安之地,你才可能欢庆并接纳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惟有在那平安之地,你才可能成为一位缔造和平的人。这就是我的教诲,千百万劫以来,不曾改变过。

另一种存在次元

你所经验的世界,并不是惟一存在的次元,宇宙中有无数的教室,每一间教室都有它的专修课程。

你目前所在的教室,专修的科目是"平等心"。你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众生平等"的课程。所谓的芸芸众生,不论贫富贵贱,才智愚庸,也不论是男是女,黑人白人,印度教徒或天主教徒,他们的存在价值,完全相同,完全平等。所有不平等的现象,全是后天形成的,应该彻底消除。

你们大多数人已经在这门功课上学习很久了,我不会告诉你们还需要学多久。在这学习过程里,你们千奇百怪地扭曲彼此灵性上的平等性。有些人过得一贫如洗,有些人坐拥数栋豪宅;有些人暴饮暴食,有些人饥不裹腹。你该知道,如果你们已经学成这门功课,世间就不可能出现这些扼杀平等性的乱象了。

所以,你来到此世,就是为了打破自己认为"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有价值"那种根深柢固的信念。然而,该当如何,才可能做到呢?首先,你必须深深体认这个平等关系的真义。如果你还会觉得自己优于或劣于他人,适足表示你其实并未接受灵性生命的平等实相。

其次,你必须接受身边所有人的平等性。所谓接受这一平等性,那是说:当你比别人多时,你会乐意拿出来与人分享;当你比别人少时,你也可以自在地接受或请求帮助。

你来到此世,也是为了学习尊重每个人都有自行裁决的权利。你如果热中为别人作决定,或习惯让别人为你作决定,都表示你还没准备好接受彼此的平等性。

那种越俎代庖的习性,好似给了你一种特权,要你的弟兄为你想作或不敢做的决定负责,这实在是一种荒唐的特权。你迟早会明白,在那当中,你只可能伤害或帮助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惟有等到你学会了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同时也给弟兄一样的抉择空间,你才可能找回你和弟兄的平等真相。

这些话说来简单,但如何去实际练习,影响深远,它能彻底转化你的世界,让你和所有弟兄姐妹从这所人间学园同时毕业。

当你离开肉体时,你还会继续在超形体的教室里学习,但那儿的学习进度快多了,因为在那儿,每个意念的创新力,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

在你的世界里,把念头转化为具体的结果,需要借助于时间。但在超形体的次元,这种转化过程是全自动化的。例如,当你一动念头:"我想去拜访一位朋友。"当下,你就出现在他的客厅里。这类旅程,既不必借助时间,也无须穿过空间。

有些人可能有过与超形体次元沟通的经验,那类沟通,显然有赖于念力。要跟不同存在次元的生命沟通,虽然万般不易,但并非不可能。只要不断练习,你超越有限时空的能力,便自然与日俱增。

在超形体的教室里,学习的速度确实加快不少,不少人也的确能够离开身体,轻易地操控自己的念头。于是,他们自信满满,以为回到物质世界之后,仍能发挥这种能力。但毕竟而言,能够在充满质碍的物质世界里发挥这能力之人,实在是千万之中,难有一二。

其中原因,不难明白。世间的科学告诉你,当你离开地球磁场时,你变成无重量,自然能做出连地球上的运动家都无法做到的特技;科学又告诉你,当你离开大气层后,老化的过程会缓慢下来。你一离开地球这个环境,地球种种自然法则的限制,势必会随之改变。

当你离开肉体时,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你的注意力会转向内在,身体的变化也会缓慢下来,你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那种情境,通常在梦里才可能经验到。可以说,梦境为另一次元的意识提供了一个贴切的比喻-惟有在遗忘肉体的梦里,意识才可能无限地扩展开来。

在梦里,你百无禁忌地创造出一个个现实,你可能杀人,也可能被杀;与各色人等交欢,历经各种险境又神奇脱身。无怪乎,很少人敢在清醒时做出梦里的行为。至于超形体次元的经验,则远比梦境更加戏剧化,更加具有无穷的创造潜力。

因此,地球这所学校,成了你的测试场所,测验你在超形体的生命教室里所学得的技巧,看看你能否应用于地球上。惟有证明你学会这门课程,你才能从地球学校毕业。惟其如此,许多生命体也知道这一点,才会迫不及待地设法投胎人间,证明他们已经学会这个课程。

但是,为何一回到人间,他们就壮志难伸呢?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地心引力的例子吧。在无地心引力的环境里,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地,一跳就十五尺高,甚至能在天空飞来飞去,但一旦回到地球,他最多只能跳到七尺或八尺高,更别妄想要飞上天了。

在物质世界的现实网下,这个课程变得非常艰难,首先,身体需要时间慢慢成长。从母亲的子宫开始,完全依赖她来存活;出生以后,这一身躯依旧脆弱无助,必须一步步地学习喂饱自己,学习走路、说话,应付四周的人。这种成长过程,可想而知,对一个刚由"一念就能成事"的超形体世界来的人,简直是一种折磨。慢慢的,意识逐渐萎缩,逐渐屈就那一具血肉之躯,逐渐封闭起原本充满创造力的潜能。

简而言之,意识已经被物质世界的现实网吞噬了,在饱受折磨后,根本记不起自己当初不受限制的存在状态,更无法记得自己本来不是一具身体。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少数特例,有些人进入人间的形体教室时,并未完全被身体钳制,仍保有对超形体次元的记忆。他们明白自己不必受制于身体,明白自己无需成为他人想法或行为的受害者,也明白自己能透过念力来创造现实。

这些人就是凤毛麟角的灵性道师,降生于形体世界,千方百计地帮助众生忆起自己超乎形体的生命真相。若非这些道师,地球的物质障碍,早就蒙蔽人类的集体意识,阻断心灵与真知的所有联系。人类历史曾经历过数次的黑暗,人们称它为"黑暗时期"。世间最近的一波黑暗期,是在二十世纪的前大半个世纪。

你目前这个形体教室,已经到了蜕变的门槛了。从技术上而言,你们已有能力毁灭这个物质世界,而且还不只是一次;就在此刻,地球所拥有的光明,也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倘若这是真的,你可能会问,为何这一世我没跟你们一起投胎人间?许多人仍期待我以人形再度降世。他们可能无法如愿以偿了,因为我在世间的工作即将完成,我现在若还以形体方式现身的话,只会延误你们即将发生的转变。

如今,你们大部分人已不难猜出,这将是如何的一种转变了:你们终将克服自己始终处于挨打位置的受害情结,接受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且不只创新自己的现实环境,还去帮助弟兄姐妹发挥创造力。大体而言,你们已准备好了,我在这里只是帮助你们顺利完成。即使不靠我,你们也会透过与其他灵性道师的沟通,慢慢化解痛苦的根源,逐渐觉醒于自己的神性的。

我需要你们每一个人帮我完成这个使命,惟有透过你,我的教诲才能随时彰显于人间,这就是为何我一再强调,我们不能再依靠语言的缘故了,那往往只会制造分歧。我们必须转化为爱和宽恕的鲜活见证。

透过你们个人或集体的意识,调入超形体次元的频率,那是地球转化过程的关键。我若再次现身于形体内,不过又重演一次十字架的悲剧罢了。凡是挑战现有想法的人,都会遭到诽谤、侮辱和迫害,而这类事情,你们早己司空见惯。若要避免悲剧重演,惟有觉醒过来。

如有弟兄反对你奉为圭臬的信念,请不要诅咒他,因为诅咒他,就等于诅咒我。你也不必崇拜他,即使他在你心目中是如何完美无缺。世间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每个人迟早都会犯错的。

你知道,包括我在内,我也曾背弃弟兄和我的造物主,责怪他们遗弃了我。因此,你不必对我另眼相看,也无须对任何弟兄另眼相看,在这门人生课程里,你们都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

高高兴兴地活出你们之间的平等真相吧,如此,你才可能跟我建立一个平等关系。当你能够平等地看待我时,我们之间的沟通必会更加顺畅。

就在你学会珍惜自己与弟兄姐妹的同时,你打开了通向我这里的那扇门。对我而言,每位弟兄姐妹都是至宝,都极为珍贵。我在迫害者和受害者双方的灵魂背后,看到他们同样在呼求爱,在渴望别人的接纳,而我怎么可能拒绝他们任何一人?当我要求你们做同样的事时,不要吃惊,因为你们都是我在这世上代我行动的手脚,代我发言的声音。

我的弟兄姐妹们,要有耐心,坚定不移。我们的工作,必须等到所有受害者和迫害者都从世上消失了,才算是完成;我们的旅程,必须等到我们都能领受上天的爱,并且将这份爱传给身边所有的人,才算是结束。势必是如此,必须等到你接纳了每个人的真相,使他能够感到平安,自在地放下恐惧及攻击的冲动为止。

所谓与我同行,表示你愿意同时成为神和人的仆役;而你的服务,就是向人显示他从未被上天遗弃过。当他觉得遭到父母、子女、爱侣和上天遗弃时,你用食物、饮料及劝慰来安抚他的痛苦,你接纳他,让他靠在你的肩头,甚至纵容他大哭一场。因为长久以来,你不是也一直觉得遭到遗弃而懊恼悲伤吗?

那是人类共通的经验。所以,只有慈悲,是你对弟兄最合理的交往方式,因为你们承受同样的苦,也将获得同样的释放。

当这个世界学会了平等的课程,地球的电磁场能量就会随之改变,世界将进入另一间光辉的教室。蜕变的种子早已播下了,你的工作,只是浇水灌溉而已。

"同意"的暴行

小我心目中的爱,通常建立在彼此看法的一致上,观念一旦分歧,小我的爱便荡然无存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认定他是某个人所做某件事的受害者,你会同意他吗?当然不会,即使他恳求你支持他的观感,你还是会说:"抱歉,朋友,我并不认为如此。"

反之,如果朋友提出某个颇具争议的意见,想争取你的支持时,你会拒绝吗?不会的,你若支持他,则会承担相当的风险,但你不会因为他的立场可议就不祝福他。

无庸我提醒你,致力于真理,本来就不是一件讨好的事情,当别人说"不"时,你常得说"是";或当别人说"是"时,你却必须说"不"。

说"不",也可能是一种爱的表现吗?大部分的人也许感到不可思议,其实,以爱的方式去说"不",并不是那么难的事。当你的小孩把手放在火炉上面,你立刻会坚定地说"不",只因你不愿他伤害到自己,但紧接着,你会伸出双臂搂住他,让他感受到你的爱。

有多少次,你的弟兄前来寻求支持时,他的手不也正放在炉火上?你无法支持这个行为,因为你知道那样做,反而会伤害他;相同的,你也不愿意朋友赞同你类似的行径。

朋友,就是敢自由表达同意或不同意的人;朋友,就是会对你说真话的人,即使他未必看清事情的全貌或真相,但他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正的朋友,会告诉你实情,然后尊重你的自由选择。这正是爱的表现,无论说"是"或"不",他都同样爱护你。他不会隐瞒自己的忠告,也不会强迫你接受他的意见。朋友,纯粹只想帮忙,他会怀着尊重的心态,对你说出真话。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9:14:39 +0800 CST  
但是,只有诚实是不够的,诚实和谦虚必须相辅相成。你可以谦虚地向弟兄说:"这是我的看法,可能对,也可能错。你自己觉得呢?最后的决定仍然在你。"谦虚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会剥夺别人自行裁决的权利和责任。

由于你还在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同,所以很难体会到爱的"无条件"。要知道,同意,正是小我关系所索求各种条件的底线,到最后,势必演成一种沆瀣一气的依存关系。它仿佛在说:"只要你的小我和我的小我都同意了,我就支持你。"

然而,两个小我互相同意时,你就必须当心了。因为小我的本质,就是要去跟另外的小我分裂、隔离和冲突的。所以,当两个小我都同意时,绝对是为了要联手对付另一个小我。这并不是真正的赞同,而是暂时的联盟。只要共同的敌人一垮,联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每个小我又会回到原先各自热中的把戏里。

想靠别人的同意来寻求爱,那是不智的,只会带给你失望;与其如此,还不如透过"不同意"来寻求爱,可能对你更有意义。我曾告诉过你:"爱你的敌人。"我说这话,绝非为了标新异,或存心要刁难你。相信我,我是语重心长的。

首先,你很容易爱你的朋友,因为朋友通常都会同意或支持你,爱他,并非难事。但如果是你的"对头",就不会轻易同意你,甚至处处找碴,他不但看到你的缺点,还会竭尽所能地把它们挖出来。如果你有任何盲点,放心,他也绝不会放过的。总之,你的敌人不会给你任何借口,或为你保留退路的,因此,他反而成了你最好的老师。

爱唱反调的对头,其实最能反映出你不喜欢自己的那些地方,他会帮你指出你想要隐藏恐惧和自卑的症结所在,只要你肯竖耳细听他对你的每项指控,就不难看清哪些地方有待修正。如此一来,拼命找碴的人,反而成了你真正的良师益友。

为何我说"爱"你的敌人?因为,你若不爱他,就不会珍惜他带给你的礼物。

每个人一生中,都免不了有盟友或仇敌角色的朋友。好的盟友,不怕反对你;而好的反对者,也往往就是你的最佳盟友。

在你学习爱你的敌人之际,足以显示你有面对自己黑暗面的愿心。那个敌人,充其量,不过是让你看到自己的一面镜子,直到你那张生气的脸孔逐渐露出笑容为止。

想要与敌人和平相处,你必须试着同时采用他们的以及你自己的眼光来看事情,缺一不可。如此,你才可能挣脱一己的褊狭,超越彼此的冲突,而生出慈悲心来。

记住,与人和平相处,并不表示你一定要认同他们的意见,但是你必须学会尊重他们。

小我的同意,永远不会带来和平,因为小我是不可能真正同意任何事的。和平只能来自爱和尊重,当爱现身时,你的对头仿佛变成勇于反对你的朋友。因此,你无须因为他看事情的角度与你不同而摈斥他,反而要更加仔细聆听他的每一句话。

你若能以聆听朋友的心态来聆听你的对头,表示那不是小我在听,而是你内的灵性在聆听他内的灵性。

人类的冲突只有一个起因,就是双方都想贬抑对方的人性尊严,看轻对方的价值。只要其中一方产生这种心态,那么,即使最简单的小事,都无法达成协议;如果双方能用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彼此相待,无论多困难的细节,都不难解决的。

奇迹源自于爱。凭着爱心激发出来的解决方案,其效益必然无远弗届;而爱的愿力,也就是平等相待的愿力,正是奇迹发生的必备要素。

想要从分歧意见达成共识,必须先聆听并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我的朋友,你的任务就是给每个人公平表达的机会。这种奠基于民主精神的理想,并非在唱高调,它必须在每天语默动静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地展现出来。

这一过程如果运转失灵,其理想也会随之腐化。过程若强而有力,即使表面看来,好像动辄得咎,或效果不彰,但民主的理想,永远指日可待。

一个社会若要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必须先建立爱和平等的关系,相反地,如果为了获得大众的支持,不惜打造出一种牺牲个人自由的 制度,使得整体无法从各别智慧中获益,这种制度,注定会失败。

勇于表达不同意见,的确需要勇气;想要维系一个足以接纳各种不同观点的平等环境,更需要相当的智慧和先见之明。迈向真理的路,一向就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更不会是一条权宜方便之路。

解决冲突最权宜方便之计,莫过于歼灭所有不认同你的人,那既不是发自爱心,也不在于了解,它一心只想消灭敌人。这类价值体系,在人类历史中,可说是由来已久了。

民主平等之路,对你们而言,可说是十足勇敢的新实验。它要求你聆听所有的声音,鼓励多元性,而且对个人的基本价值深具信心;它要求你去爱、尊重你的对手,甚至向他学习;它相信人类的心灵意识够深又够广,足以容纳所有不同的观点。的确,民主制度的成败,全看你们是否有能力接纳不同的考量,而且必要时,还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

主义者和正统教条派的主张,一向是利用人的恐惧心理,永远忙着制造敌人,然后再设法制服对方。他们认定宇宙万象中,只有一方是善的,另一方必定是邪魔外道。

他们奉行的二元世界观实在过度简化了。相形之下,我所传授的慈悲之路,对你们不啻是一大挑战,要你平等地去爱、去接纳所有的人,而且没有例外,因为惩罚一个人等于惩罚所有的人。这是条艰辛危殆的路,因为当你致力于众生平等时,现实世界必然会对你施压。你若真想展现平等的真相,每次面临挑战时,你必须全力以赴。

很多人假冒我的名义说话,硬把谴责、批判的想法挂在我的名下,还利用它们来为所有邪恶的行为辩护。所以,我必须再次声明,不要假冒我的名义来批判任何人,因为我绝不会加入任何一方来打击另一方的,我也绝不会要求你做这类的事情。我一心一意只要你回到心灵的平安深处,只要你与所有弟兄姐妹平安相处。就这么简单的教诲,你怎么可能一再误解而走偏呢?

你若真心聆听我说的话,就会明白,你无法利用我的观点来批判或攻击任何人。当你批判时,请往自己内心看,并自问:"我会用这种方式批判自己吗?"因为批判任何人,等于批判你自己;批判你自己,等于批判我;而我跟你原是一体不分的,你如何对待自己和朋友,就是如何对待我。我们是无法切割的命运共同体。

我的朋友,请明白,你若一味忙着寻求别人的同意或支持,是不可能找到爱的,爱远比别人的"同意"要深刻得多。你一旦学会去爱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就能找到那超越批判及恐惧的生命根源。在那源头,我们全都平等地结合在一起,与我们的指导灵共同自由地思想和行动。

即使你的选择与我的不同,我依然尊重你有选择的自由,因为我信任你,相信你会在救恩的计划中觉醒过来,而且我知道,你永远不会因犯错而阻断上主或我对你的爱。

罪 与 罚

倘若念头可以杀人,你们有多少人活得下来呢?容我提醒你,所有行动的种子,都存在你们的念头里。你若有"我简直无法忍受这个人"的想法,其实就已经侵犯到他了。

开始时,只是一个念头,不多久就转成了语言攻击,不论你是在众人面前公然诋毁,还是在暗地里伺机挑衅,都已构成了一种攻击。

很快地,口头攻击变成一种行动,你的话一旦激怒了对方,他也还以颜色,那你就更有借口迎头痛击,甚至置他于死地了。

整个社会都认为,惟有有形的攻击行动,才该受到谴责;而口头的攻击,虽然令人不快,却也在所难免;至于起心动念那一回事,我想,没有人会笨到要别人为他的想法负责的。

所以,自杀行为会让你震惊,但自杀的念头却无须大惊小怪,因为许多人都曾起过这类念头。你们会为强奸或性虐待的罪行而义愤填膺,但强奸或性虐待的念头义愤填膺不会让你们坐立不安。请牢牢记住,你对别人的想法,所说和所做的一切,不过反映出你对待自己的心态罢了;你对别人的负面观感,也不过显示出你自己的负面形象。喜欢搬弄是非或出口伤人的人,所反映的往往是自己愧咎和排斥的心态;肉体的暴行,则暗示此人有自我毁灭的倾向。

这种说法绝非危言耸听,惟有内心受伤的人才会攻击别人。容我问一下,你们有多少人没受过伤?有多少人不曾攻击过别人呢?你和强奸犯、自杀者之间的差别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我这样说,并不是故意让你难堪,而是想帮你早日觉悟到你对弟兄应负的责任而已。

你若能宽恕自己心中的报复念头,为何无法宽恕别人的报复行为呢?这个人只是把你的想法具体表现出来而已。我并非为他的报复行为辩护,我不会为任何攻击辩护,也不会鼓励你这样做。我只是问你,为何要把这位弟兄逐出你的心外?他可能比你还需要爱和宽恕,你怎么忍心拒绝他?

你弟兄的内心有很深的伤痛,他也许从小失去父亲,也许九岁就开始喝药,一直活在毫无保障的贫民区里。对这个罪犯内心里受伤的小孩,你难道没有一丝同情?

你若与他交换一下身分,你会活得比他更好吗?朋友,扪心自问一下!惟有如此,你才可能生出同情心来。即使你还无法接受这个人,应该也会同情他内在受过伤的小孩。

此刻我跟你讲,扣下扳机杀人的,并不是眼前这个人,而是那个小孩,是那个受尽打击而惊恐不安的小孩,是那个感受不到爱和接纳的小孩;是那个受伤的孩子在发动攻击,不是那个成人。

我的朋友,那个成人根本就不存在,只有那小孩活着,不要被他愤怒而鄙夷的成人脸孔所蒙蔽。在他冷酷无情的外表下,藏着极大的痛苦和自责;在他迷失而愤怒的面具下、活着一个认定自己不值得爱的小孩。

你若无法接纳这个成人心里的小孩,你怎么可能接纳你自己内心的小孩呢?他的恐惧与你的,并无多大差别。让我们先取下你道德优越感的面具,请出你内在的小孩,会见那人的内在小孩,你才可能生出爱和接纳的心,而那正是宽恕的源头。

在你们的社会里,罪犯好似一堆谁也不想碰的烫手山芋,你们不想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也不想去听他们的沧桑史,只想把他们囚禁起来,离你愈远愈好。你们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老人、精神病患和无家可归的游民等等。

我的朋友,你其实并不想负起爱弟兄的责任。但是,不爱他们,你就学不会如何爱自己、接纳自己。你的弟兄一向是你得救的关键,不管从前,还是未来,他永远都在扮演这个角色。

一个人会否认并压抑他自己无法面对的负面阴影,同样的,整个社会也会否认自己一向不愿意面对的问题,甚至把问题人物一个一个关起来。个人也好,社群也好,潜意识里都充满了各种难以启齿的伤痛;而正是那些深埋在伤口下的痛苦、内咎和恐惧,唆使一个人和整个社群发出攻击行为。

宽恕有如一盏探照灯,把光明带入个人和社会的黑暗隐秘角落,它好似针对你的内咎和恐惧说:"出来吧,让我看看你,我很想了解你。"它也针对罪犯说:"出来吧,见见因你罪行而受苦的人, 试着修复你们的关系,如此,才能开始治愈的疗程。"

承认内心有伤口,是迈向治愈的第一步。你若不愿面对创伤背后的恐惧,不管是个人的,或是群体的恐惧,治愈的疗程就无法开始。

面对长年压抑的痛苦,对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让社会去正视它所遗弃的边缘人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些都是我们逃避不了的责任。

除非你清楚意识到自己的伤痛,否则,大家都会一起陷在牢笼里,继续攻击下去。关在牢笼里的,不只是罪犯而已,每个人都活在各式各样自己打造的牢笼里。你若不把潜意识的东西带到觉知的层面,它就会以某种扭曲的面貌现身;同样的,你若不肯帮助罪犯去爱自己、接纳自己,他就会怀着同样的愤怒和报复心理再度进入社会,继续为非作歹。

建造更多的监狱,或派出更多的警察巡逻,并无法让街坊邻居更安全。那些措施反而会加速提高恐惧的分贝。你若想改善这一情势,必须把宽恕的工作带到监狱和街坊邻居中,聘请更多老师、辅道和社工人员,提供教育和职业训练的机会,激励他们的情绪与心智,让他们感受到某种连结与安全感。接纳他们,给他们希望,给他们爱。

这是和平使者的任务,也是真正的服务。接纳他们,就如接纳自己一样。请记住,你在给予别人之际,就等于给予你自己。没有人会付出爱而得不到爱,也没有人会给出礼物却收不到礼物的。

时候到了,别再惩罚你内在的罪人和社会的罪犯了。惩罚,只会引起更强烈的抗拒,那绝不是我们乐见的景象。我们必须设法降低那种排斥心态,必须时时觉察批判与攻击的念头,让内咎和恐惧一一现形。

复健的工作有待整合,先把黑暗带入光明中,把不可能转变成可能,如此,我们才能无所畏惧地面对它。我们必须从念头里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当下调整过来。念头若不先改变,是无法改变行动的。

把某些念头列为禁忌而设法回避,绝非根本之计。只要你敢正视心里隐藏的害人念头,就不需要把它们埋在潜意识里,然后假装它们根本不存在。



当人们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念头,或不知如何面对那些念头导致的结果,你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如何去面对、去承担,并且去负责。个人的力量和真正的自尊,往往来自于他明白自己有权决定,该如何想、如何说,和如何做。那些攻击别人的人,常认定自己毫无选择的余地。知道自己有选择余地的人,是不会轻易攻击别人的。

关键就在这里,帮他看到自己确有选择的余地,他就可能不再犯罪了。罪行,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惩罚;它的方式即是趁着意识蒙昧之际,伺机让根植于潜意识的内咎浮现出来。罪犯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还想借机惩罚自己,而社会成全了他的愿望,借着惩罚,更加深了他的罪咎。

社会若想走出这种恶性循环,惟一方法,就是放下放逐和惩罚的策略,改用治愈的方式。每个受苦的人都要有"自助而后天助"的认知,社会才能帮他正视自惭形秽的心态,协助他将负面的情绪和自我信念转变成正面的。

被你们社会摒弃的人与我那时代被摒弃的人并无不同,他们承担的,其实是众人的伤痛,他们勇敢地为你们不敢面对的痛苦作见证。社会应感激他们,因为他们是指路人,指出人类必须踏上的治愈之道。

力量与成就

顺应世界的自然法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还有其他非物质的法则也会左右你这一生的体验。

当我们与外在世界互动时,刺激了心智,使得思想更加活跃;但是,当心智往内反观自身时,思想活动就会缓慢下来,甚至完全静止,此时,"观者"与"所观"已合而为一了。

这种自我观察的练习,十分有用,它能打破主体和客体的隔阂,创造出一种崭新而密切的联系,把过去和未来转交给当下此刻,也就是永恒的"现在",那是一切创造潜能之所在。

这能力在潜能状态下,蕴含无比的势能,当它向外展现,形成某种力量,必须先克服四周的阻力,因而削减了它的力道。因此,任何能力,惟有在蓄势待发之际,最能保持它的强度。

当你开始行动时,也须遵循某一具体轨迹;想要中途转换轨道,绝非容易之事,尤其是箭已离弓之后。

所以,行动之前,需要前瞻的远见,也需要接收回馈的敏锐觉知。放下期待,仔细聆听,越过小我的知见,如此,你才能获得重要且有用的讯息。

早已概念化的心智,常期待每一项行动都能立即带来直线式的结果,但,结果很少是直线式的。因为前进的力量一遇到阻碍,就会改变路径;它时上时下,有时还拐弯抹角,常常逸出原先预设的轨道。

明知如此,你订立计划时,仍期待一个直线式的结果,难怪,你的期待常常会落空。

正因大部分的决定有失草率,你才需要一再重复类似的决定,再加上内疚的作祟,因而形成一种变本加厉的恶性循环。内疚,就像个磁场,让你每一项决定不断遭受怀疑,然后又不得不重新诠释。这个内疚会把所有的行动都带回原点,让你一再重复同样的选择、同样的行为模式,所不同的,只是场合改变了而已。

因此,你需要培养出前瞻的眼光以及预估结果的能力,才可能发出无怨无悔的行动。能预期计划中的阻碍,远比鲁莽行事来得稳妥。

这听起来好像是一种智力训练,其实不然,那是一种高度的直觉能力,需要真诚的聆听练习;而在尚未得到指点以前,切忌轻举妄动。草率行动,效益通常很差。有些人凭着冲动而贸然行事,有些人又过于瞻前顾后;两种极端,都不足以成事。

我若请你跟你某位朋友说一些事情,不妨注意一下你可能的反应方式。一提起这个朋友,你可能想起跟他交往的历史,然后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回答;你也可能坐下来,闭起双眼,想起这个人,向他说几句话,然后看他作何反应。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方式间,后者的效果通常会比前者更好。

你一生所需的讯息,都可以透过当下一问而获得。当然,要使用这种请教方式,你必须保持立场中立才行;任何私心或偏见,都可能误道或扭曲所收到的答覆。为了避免这种扭曲,在请教之前,你必须坚决地说:"我要把自己的私心和偏见都搁置一旁,只用开放的心来接受真实答履,不论它将以何种形式出现。"

因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因果循环关系,让你的人生课程延续不断,这些课程凸显出,你的愿望期待和你目前的现实状态之间,始终存有一个难以弥合的鸿沟。你不断想要逃避这一困境,始终未能成功;事实上,困境本身成了你学习的动力。

一直以来,你把生活的焦点放在身外的人事上,这很自然的,因为世界原本就建筑在这些形式与条件上。是,它无法给你真正想要的,只会反映出你不想要的。这样的世界里寻找幸福,希望终归渺茫。世界不可能带给你幸福的;你愈早体会出这一点,你的日子愈可能好过一点。

你若能诚实地反观自己这一生,不难看清,大部分时间,你不是在抗拒,就是在逃避某种情境。你愈想逃避的情境,它愈是阴魂不散。要知道,你不可能从"逃避"和"否认"里学到任何东西的。惟有面对它,为当前的处境与经验负起责任,你才能针对问题痛下针砭。迎向恐惧,永远是化解恐惧的第一步。

你以为这一生是为了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迹而来的,那种想法,不过是小我寻求肯定的欲望而已。今生今世,你来到此,并非为了大展鸿图,而是为了化解你对自己及对别人的错误想法和信念;毕竟而言,这事无人可以为你代劳,解铃还需系铃人。

化解错误,无须大动干戈,化解的过程就像寻常百姓的日子,毫无起眼之处。你不妨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问问自己,有多少目标是指向世上的成就?你不难看出,它们大都属于这一类的。然而,也无须为此惭愧,只须明白,原来自己的眼光一直是朝外的,而且,就算完成了所有的目标,自己也不会感到快乐的。

幸福只存在于当下,如果你现在快乐,就不会渴望其他的成就了。真的,如果你担心明天或五分钟后是否快乐,当下已错失了现有的幸福。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梦想,只会把你带离眼前的幸福。

你们当中不少人都身居服务大众的要职,但此刻却感受不到幸福,所以,我必须问你们:"你们愿意为了服务他人,付出多大代价呢?"自己处在苦恼与压力之际,你真的相信自己能带给别人幸福吗?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朋友,我只需再问你,为了此刻的幸福,你可愿意放弃那些"重要"的目标?你是否有勇气只活在当下,而不必知道它下一刻会把你带往何处去?

让自己全心全意活在当下吧!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决定,便能将你从内心与现实的混乱中解救出来。真理实相,确实具有如此奥妙的力量。

你是否愿意摆脱所有的冲突、痛苦、自我怀疑和批判?愿意的话,请先放下一切目标、烦恼和焦虑,只需清清明明地活出此时此刻的你。

觉醒的过程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的,觉悟的人也未必成为大师,因为他们无心打造一个光照寰宇的人间组织。事实上,那些人大多默默无闻地活在世上,只有少数几位门生认出他们的解脱自在和精神权威。

世人推崇的大师,所传授的教法,多半相当肤浅,有时还不免媚俗,因为这个世界只会赏识有形的成就及效益;而心灵的成就则是无形无相,非肉眼可察觉的,因此常显得曲高和寡,不为世人所知。

社会不会重视真正明心见性的人,虽然他可能是世间最有活力的人,但你不会在显赫的高位上看到他的。即使世人这般抬举他,他也不会希罕的,因为这类人没有参与世间权位游戏的兴趣。

对他而言,只有一个问题:"你现在活得平安幸福吗?"答案若"是",你已经在天堂了,无庸他人操心了。 若"否",他会追问:"为何不?"

你可能列出满满三十页不快乐的原因,但他只是单刀直入地追问:"有什么好不快乐的?"你慢慢会发现,你所列出的那一大串不快乐的原因,都无法答复他的问题,因为你其实现在就能选择幸福快乐,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得了你,除非你自甘觉溺于过去,不愿抽身而出,重新选择。

无论哪一种老师,惟一能为你做的,就是反问一声:"有什么好不快乐的?"他无法告诉你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因为做与不做,都在于你,那是你的责任。他惟一能做的,只是鼓励你此时此刻为自己的不快乐负起责任。

告诉你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的老师,都可能有违灵性的成熟。真有智慧的老师,只会提出一针见血的反问,很少给人直接的忠告。

不吝惜你的爱

给予别人所需要的爱,你心里的爱自然就随之加深;你若吝惜付出爱,那么,爱对你也会显得愈来愈疏远。

当弟兄以不当的行为博取你的关注时,常令你厌烦不已,恨不得一走了之,因为你知道你不可能满足他的需求。然而,你若转身离去,表示你不愿付出你的爱;而你不愿付出的爱,正是你所不愿给自己的爱。

弟兄想要的,不过是你的爱,只是不知如何求得而已,因为他早已迷失,不知道什么才是爱,所以才会向你索求金钱、性,或形形色色的替代品,甚至还会设法操控你,借之满足他的欲望。

你当然不希望受他玩弄,也不想过于迁就而让他得寸进尺;然而,毕竟来说,你也不愿完全拒绝他。那么,如何才是中庸之道呢?你可以怀着爱心对待他,给他真正想要的爱,而且毫不勉强地给出你所能给的,无须担心自己能否满足他的需求。

换句话说,让他知道,你愿意爱他,只是必须对他操控的企图说"不"而已。当你说"不"时,并没有将他逐出心外。你没有批判他,也不会弃离他,只是拒绝扮演受害者或迫害者的角色而已,你是用爱来回应他恐惧的心态。你的态度是:"不!朋友,我无法给你所要的东西,但我会找出一种双方都受惠的方式来协助你。我不会拒绝你,但也不愿贬低你的能力。你对爱的需求,就像我的需求一样重要,我一定尊重。"

这是相爱之人彼此应有的对话方式。他不会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而是:"我将找出一个有利于双方的方式协助你。"如此,爱人者与被爱者才可能平等相待,真诚表达出彼此的关爱。

明白这一点,对你很重要。因为很多人认为,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一种缺乏爱的行为。事实不然。不要让人一味予取予求,而压抑了自己,或忽略了自己。爱,是不需作任何牺牲的。

另有些人则认为,必须拒绝每一个人,才能充分保护自己。那样想,更是大谬不然。对每个人都说"不",只会让你害怕亲密关系。当你处处跟人保持距离,不论显现于行动上,还是隐藏在心里,都是一种极端恐惧的表征,那绝非是爱。

请反观一下自己,你一向是如何拒绝别人而保全自己的,或你是如何拒绝自己来保全别人的?这两种态度,同样否认了人际关系的尊严与亲密感。惟有知道尊重自己的本色而活出尊严的人,才可能建立亲密关系;也惟有知道尊重别人本色而仁慈相待的人,才有办法活出自己的潜能。如果你无法给出真实的自己,表示你无法去接受;如果你无法接受别人的真实面貌,表示你也不懂得去给予。

双方都不需要委曲求全,也不该接受对方的玩弄。当你觉得受到侵犯时,必须说"不",然后宽恕对方的无礼。然而,不要过于执着这个"不";这个"不",只是针对他的行为而已,并非表示你拒绝回应对方爱的呼求。先宽恕对方的侵犯,然后再心甘情愿地给予爱和协助。

试着静下心来,练习一下,把你对操控所说的"不",逐渐转变成对爱所说的"好";再将你对爱所说的"好", 逐渐转变为你对操控所说的"不"。仅仅以平等心态来尊重自己和别人,不要攻击,免得白己沦为受害者;也无须防卫,免得自己又变成攻击者。

用爱来取代你所有的怨尤。你若觉得受到攻击,就对攻击说"不",但不要反击回去。你一旦身不由己地回击的话,那么,不妨正视一下自己的反应,然后修正过来就行了。切勿把你的内疚延续成下一个攻击,如此,你当下便已把问题扭转过来了。

你给予愈多的爱,就会引来愈多的爱,因为你的爱会把你道入爱的磁场;你的付出也一样,会将你道入更形富裕的磁场。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9:20:54 +0800 CST  
你必须学会对别人所需要的爱说"好",你愈习惯这样做,他对你的态度就愈不受恐惧所驱使。你若想要消除暴力,首先,不能让那可怕的人更加害怕,而要设法把你的爱和协助传递给他。爱有拯救的力量,而恨只会诅咒。

除非你在现实生活里练习去爱,否则你很难明白爱的力量有多大。不要把敌人逐出你的心外,试着把他们接到心里来,那样,他们就无法与你为敌了。

每个人都需要爱,都渴望别人的接纳,给他这个,他就不会害怕了,给他这个,他就不会攻击你了。

时候到了,你该已明白:你舍不得给别人的东西,也会舍不得给自己,因为他和你不是两个分立的个体,惟有认清他的真实价值,你才能由衷肯定自己的价值。

爱 的 漫 步

当你的弟兄攻击你时,你明白,那是因为他感受不到你的爱。他若感受得到,就不会攻击你了,所以不必急着反击回去,只须设法提醒他,他一直是被爱的。
你若不愿实话实说,就不算是朋友。但这并不表示你的意见一定正确;能够说得诚实,和能够说得正确,并非同一回事。

你若足够诚实,必会把自己最好的那部分与人分享,这是人们对你所做的最大期许了。



下面这个简单的练习,散步时可以做,而且多多益善。

在心情欢畅的那一天,请走出家门,到社区去散一下步吧!一路上,如果看到悲伤或生气的人,请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提醒他,他是被爱的,给他一个微笑、一朵花、一个气球、一片三明治、一杯咖啡,甚至唱一首歌,或朗诵短诗给他听,并对他说:"这是特地送给你的,祝你今天过得愉快。"

在你心情沮丧的那一天,也去做同样的事。如此,不断地尝试,反复地练习,它会带给你惊人的成果。实在说,世上没有一件事,会比提醒别人和自己原是被爱的这一事实,更令人兴奋欢悦的了。

请记住,一个感受不到爱的人,是无法给予爱的。因此,你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去感受一下藏在心里的爱,并帮助别人也感受到它。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世界:每个人都明白自己惟一的责任,只是给予爱和接受爱。朋友,这个世界,就在你的身边。

在你的生命感到有所欠缺之处,那就是最需要爱的地方;当你感到某种不满足之际,那也往往是你吝惜不给别人爱和支持的时刻。

别再吝惜你的爱了,随缘施予,你就会领受到无限的爱,那原本即是上天恩赐的权利。

当你感到被爱之时,试试这个练习,看看有何结果;觉得被人冒犯时,也做一下练习,再体会它的结果是如何。

实验一下吧!蛮好玩的,别在乎练习的外在形式,只要你有心去做,机缘自会出现的。

外 境 之 幻

所有"客观"的现实,若非经过你主观的同意,根本无法存在。但我们若朝"同意"的内涵追究下去,就会发现,它有如一层一戳即破的薄膜,演盖在你所认定的世界上。在那层薄膜下面,其实,谁也不会同意谁的。

任何发生的事件,都有它的机缘与天意,只要你一介入其中,设法赋予它你一己认定的意义,天机就隐身而退了。只要你认为自己知道这事的意义,就再也无法真正了解它了。

若想了解一件事情,需要一颗充满感激和同情的心,你必须跟那个情境同步而且同理一会儿,它才会自动向你显示它的意义,那绝不是靠头脑想出来的。

理性通常会先作判断,再向外寻找一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由接受判断和反对判断的人所组成的。处在这样的世界里,怎么可能没有竞争、斗争和贪婪?

你也许不敢追问;没有判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的朋友,这才是惟一值得提出的问题。

但现在,你能提出这个问题吗?你能否自问一下:"如果不由我来评判自己的生活,不知我这一生会活得如何?"你必须把外在事件和你的评判分开来看,才可能明白此事。

若想了解事件的"真相",你必须放下你的判断,单纯地与它同在,才可能深入其中。这方法适用于任何日常事件。例如:你若刚被诊断出罹患癌症,那么,试着与癌症同在,然后再认清你自己对癌症的看法,不管结论是正面或负面的,那都是你自己的诠释。换言之,是你在决定它的意义。

不要自行决定某些事情的意义,让它来呈现自己吧!你只需与它同在,随之俯仰吐纳一番,释放你对它的成见,才有机会了解它的真相。不论你是否能够具体说出自己的感受,都无关紧要,时机一到,某种慧见自然会进入你心里。

事件的意义或目的,其实一直都埋藏在你心底,要找出那些意义,你必须往自己内心去看,你若一味向外探求,想从所谓的"客观"事件中找出它的意义来,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通常,你最先想到的,就是向别人请教,向专家求助,一个意见还不够,还要找第二个或第三个意见。

老实说,听了第三个意见之后,你是否觉得比第一个意见更清楚了呢?请教专家之后,真的让你茅塞顿开了吗?让你心情平安一点了吗?若是如此,你最好小心!因为用别人的诠释来取代你自己的,不但不能帮你理清真相,反而可能引你步入歧途。

若想深入问题的核心,你必须先清除自己所有的诠释,而单纯地深入其境。当朋友对你说:"我有答案。"不妨礼貌地辞谢他们,他们的答案,可能也跟你自己的评断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你只要承认:"我不知道这件事的意义,我愿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了解。这件事会发生在我的生活里,必有一个无上的智能在主导,而我愿意相信,它必会启示给我这事的意义。"

这是你所能做的最好响应,也是爱的响应,它能释放你和你身边的人,让你不再冲动地判断、解释,或急于将问题合理化。

这样说,并不是要你拒人于千里之外,相反地,你该邀请他们进入你的生命,让他们握住你的手,凝视他们的脸,感谢他们的关心,并让他们知道:"我这儿没事……我只需要更深地去面对某些问题而已。"

放下批判和诠释,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你若觉得困难重重,表示你已忘记怎么"活"(to be) ,才会把生命里原本最容易的事,变成一套极其复杂的修行功课。其实,你随处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法门,教你怎么"活"或"临在"(to be) ,然而,一落入方法,你就已经从"活"转变成"做"(to do)了。

奉劝你,放下所有的方法吧,它们全非必要,你只要停止批判、解释、推测和概念化,放下所有"非临在"的作为,自然活得生机盎然。然后,你才能从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事件中,看到天恩所在,那时,你将明白它的意义,并为此庆幸不已。

这个意义一旦呈现眼前,你就不会畏惧自己今生今世的任务。但你若还企图强迫生命绽放,催促它开花结果,它就无法启示原有的意义了。

所以,耐心一点,对自己宽容一点,你生命的喜悦和美丽就在当下,一切都唾手可得,你此生的任务也会在这一刻完全展现出来。

不要从经验之外寻找意义,只要信任事情的真相,与它坦然共处,如此就行了。这是我所能给你的最深教诲,因为,仅仅这样简单的练习,就足以粉碎所有遮蔽真理的障碍。

奇迹--有为之终,无为之始

你在有生之年,愈想有一番作为,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愈加强烈,因为死亡是一切"有为"的终点,你所有的想法,以及跟别人言行与情绪的互动,也不得不到此结束。死亡是个体生命的结束,身体及有限的心识,到此都一并告终。

然而,你一旦超越了形体的存在,所有起心动念、计划、梦想等心识活动都停止之后,反而更能扩展心灵活动,为什么?心的本质原本是无量无边的,不受时空限制,超越一切有形界限。你在世时,为了迁就个人或群体的有限时空,只能经验到心灵的一部分能力,还有其他心灵活动,是远远超越你的理解及觉知的。

死亡,结束了个体主观的心识活动,也结束了你所熟悉的沟通方式,因为你的沟通方式,一向都是局限在两个分立的心识之间进行的。这种沟通经验,其实非常虚幻不实,我们甚至可以说,那是一个无限境界的极其有限的呈现。凡是有过濒临死亡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这个知觉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真正的实相。在那个世界里,沟通是瞬间而全面的。换句话说,在那里,每个人都知道你在想什么,但这不会造成困扰,因为你也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那里不再有隐私的念头,任何有限的念头稍稍萌生,很快便会被比较自由的念头修正过来。由于思想界定了你的自我认同,思想一旦突破了,你的自我认同也会随之扩展开来的。

奇妙的是,此时此刻,你即已和无限的本体沟通了,无须刻意奋斗,或任何企图心。你的身体沐浴在光中,你的心有能力接收无条件的爱,而你的灵也有能力直接颖悟真理;只要你肯静下来,决心经验它,你就能够拥有这一切的。

一旦离开了身体,不管是否准备就绪,你都会经验到这一境界。你若抗拒这个经验,就会被导引到另一个有限的身体去,它会提供你另一种经验真理的成长过程。你若已准备好接受这无条件的爱,便会穿越每一个恐惧,以及你加在自己身上的每一道限制,而奔向那无惧又无限的一体境界。那一境界,就是你们所谓的天堂。

不论透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升天堂、断轮回、进入涅盘、解脱业力、超越六识心,它们都是同一回事,全都指向意识之旅的终点。每个人必将抵达此地,每个人终将圆满成就。

所有的灵修方法不过是为了帮你节省时间而已,它邀请你进入当下此刻,体验一下无条件的爱和无限的天恩;它邀请你停止造作,停止思想,停止计划和梦想;它邀请你在静默中与自己沟通;它邀请你把每位弟兄对你的想法和行为都当成一面镜子,反观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它将生命错综复杂的经纬线简化成一个想法,一个呼吸,一个行动。它还告诉你:每一件事,每一个关系,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你觉悟的工具。

抛开一切教条和空洞的仪式,你才能进入灵修经验的核心,进入敬天爱人的殿堂。每个灵修传统,其实都蕴含了这样的邀请。

真的,平安、喜悦和快乐的渴求深植在你们心里,而要满全这一渴求,你必须踏上灵修之路。至于你给它什么名称,或采取何种形式,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予之道,自会展现干你眼前;你给予什么,就会从别人那里收到什么。

灵修之道,有它单纯的美丽和神秘,虽然超乎你的想象,但你仍能直觉出下一步该踏向何处。

真正的灵修,绝非直线式成长的,它不像医生的处方那样明确:"只要这样做或那样做,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结果。"

无论你做什么,必须发自内心深处,因此,它必然是崭新、纯净而且真心;是又自然又随缘,既不勉强,也毫不做作。

你若还带着过去的残渣,怀有任何的恐惧,就无法真正去信任,奇迹便无从发生。任何"造作"、"拯救"或"疗愈"的行为,一旦消除了恐惧及冲动的阴影,本身就成了一个奇迹,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依旧可以在物质时空中散热发光,它的影响无远弗届。

为什么?因为它不经预演排练,因为它不是有限的心识活动,因为它自然又随缘,充满了信任。这类思言行为本身,即是活生生的祷词。因此,你无法预设,无法复制,也无法藉学习得来的,它是你与无限本体真实交流的结果。

觉醒的呼唤就深埋在你灵魂深处,它和别人心中的呼唤大不相同;你若听从别人的心声,就不可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呼唤。你一旦听到了,就会明白,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聆听这一呼唤。就这样,你已加入了他们的阵容;祝福他们,如同祝福自己一样;允许他们自由地踏出自己的路,这样,你也才能自由地踏上自己的路。

在那里,没有竞争,也没有贪婪,因为那是无所得也无所求的境界,那儿一切俱足,供你广施无限。每一个给出的礼物,不论是给你的,或给他人的,都蕴含了奇迹在内。

宽 恕 之 路

我选择了宽恕之路,惟有它能解开创伤的时间之锁;因为,如果没有时间,创伤就不可能存在。

放下过去,怨尤便无从生起了。很简单,不是吗?时间能使创伤显得很真实,连死亡也变得真实了,它使你生命里的沧桑显得真实无比。其实,时间世界里没有一事是真的。

你若能超越时间,哪怕仅仅一刹那(我保证你能做到),你就会明白得救或开悟是怎么一回事了。在超越时间的那一刻,你所说或所做的任何事,不再具任何意义;在那一刻,你不再执着任何东西,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也没有任何身分:在那一刻,言语道断,一体不分,只是纯然的临在。

在那一刻,你活出了全部的时间,只是不知道而已。这简直不可思议,你身在天堂,自己却浑然不觉!因为你虽在天堂,心里却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它的境界;因为天堂无法兼容你的小我、你的计谋、和你的梦想,也无法与任何权力斗争、人生课程,甚至你的宽恕过程共存。

天堂里不需要宽恕。你也许会问为什么,那是因为天堂里根本没有罪!能够活在当下的人,是不可能犯下罪行或生起妄念的。天堂演不出官兵抓强盗的连续剧,也演不出罪人终于得救的连续剧,因为天堂里没有一物需要修补。同样的,在这一刻,也没有一物需要修补,你只须记住这一点,就能跻身天国了。

你们认为,惟有"好人"才进得了天堂,但你们对"好"的定义却莫衷一是,难怪前往天堂的路线,被你们摆弄得如此复杂迂回。

连你们当中悟性较高的人,仍然相信:犯一点儿错无伤大雅,但罪恶则有待拯救。你们务必排除那套老旧的信念,别再认为我真的为你们的罪而牺牲了。我的朋友,别再相信那些胡言乱语了。

让我问你,为什么我要为你们的罪而死?那些罪又不是我犯下的。我猜你可能认为,我既是如此宽宏大纽,又是如此的"好",所以能够出污泥而不染,也能够无怨无悔地为你们牺牲。这样一来.问题全部解决了,对吗?

真的没问题了吗?如今,你们相信只有我能拯救你们。万一我救不了你们,你们会把我再度钉上十字架吗?或是干脆自行了断算了,这是你们想要证明一切都没问题的方式吗?

不是的,这不是我的意思。我所谓"一切没有问题", 并不是指将来没问题,也不是指你们只要有信心就没有问题,而是说,当下这一刻,没有问题,既不需要你们的修补,也不需要我来修补。

你若想了解这一真理,必须具体练习宽恕。只要你一想到某个人或某件事不对劲,先宽恕自己有这个念头;只要你一认为自己有错,也一样先宽恕自己有这个念头。不妨这样对自己说:"这看起来好像不对,但我懂什么呢?我也许该反省一下,这是否即是我不想面对的问题;正因为我不想去看,才会认定它有问题。"真心面对你所谴责的事情,那是消除内疚最快的方法。

凡是你认为有问题的人物或事情,恰恰显示了你认为自己有问题的地方。弟兄,那正是你的内疚藏身之处。好好正视它一下,否则你会被它控制一辈子的。

别再把幻相当真了,也别再为自己的批判辩护,那只会让你更加相信自己与别人是分裂的个体。勇敢一点,鼓起勇气来,看出困扰你的,不过是自己的内疚而已。正视一下困扰你的事情,然后宽恕自己竟然把它弄假成真。要知道,惟有自惭形秽的人,才会对这疯狂世界的事情如此认真。

在人生旅途上,你只需要宽恕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一向以来:你不只是法官,还兼陪审员,同时,你也是囚犯--你自认确实是这个三位一体的大坏蛋。

我的朋友,请放轻松一点,你对别人的恶言恶行,不过是一种自我惩罚而已,最后承担内疚的仍是你,不是他们。你愈感到内疚,就愈难以放过自己;你若还把这个内疚投射出去,转为攻击别人,只会加深你的内疚。此时,惟有练习宽恕,才能将你引出恐惧的迷宫。

好好宽恕自己吧,特别是,宽恕那个正在批判别人的你,如此,才可能宽恕那些被你判定为不好的事情。为了你自己和被你批判的人的缘故,不妨慈悲地看待你自己的批判吧!但也不要为你的批判辩护,以免又把幻相假戏真做了。

你若真能如此,恐惧、批判和期待在这一刻全被放下了,过去和未来都被带到现在,存在的只有当下这一刻以及你的慧心。

你看它时,心中若还有一丝恐惧,你只需诚实地面对这一恐惧;你看它时,心中如果还怀着批判,那么,就诚实地面对你的批判。只要你肯宽恕自己的恐惧和批判,它们就无法继续作祟下去,你也不会再隔着灰蒙蒙的玻璃观看,而能轻松自在地活在真相里。

宽恕是必经之路,因为它解开了咬住创伤不放的时间之锁;真的,如果没有时间,创伤便无处滋生了。

我的弟兄,你原是纯洁无罪的,却认定自己有罪。当你如此确信时,你就需要宽恕,它是解除你作茧自缚的惟一途径。

你误以为自己能伤害别人,别人也能伤害到你,这一想法,左右了你的世界。你降生到这里,就是为了处理你的信念所造成的后果。最后,你终将认清它们的虚幻不实而彻底解脱。

要知道,如果你们可能受伤,如果整体实相能够被痛苦或死亡所牵制或损毁,你的世界早就回天乏术了,你所有蒙昧错乱的想法也会一发不可收拾,延烧到永恒之境,那么,你的世界可说是暗无天日,万劫不复了。

我知道,有时它看起来,好像真的如此,事实不然;它现在不是真的,以前也不是真的,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也不是真的。我的弟兄,你的世界、生命和想法,从来没有离开过天堂之境,因为天堂就在此地,而且就在此刻。

你想看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因为所有的看法,都是出自你的决定。你若能对眼前之物不再赋予自己的意义,灵性之眼便会自然开启,你就会看到一个不受审判的纯洁世界,透出不可言喻的美。

世界的手铐脚镣即将松解,即将脱落,你能自由地升到闪亮的星群中,往下俯视着地球,如同我现在一样。你会充满悲心地说:"我曾在那儿待过。当我害怕时,我学会穿越自己的恐惧。那是一块圣洁之地,在那里,每个敌人最后都变成朋友,而每个朋友也都变成了弟兄和老师。那是圣地,死亡和分裂的梦境都结束了,我很荣幸参与这趟旅程,也很高兴我终于回家了。"

于是,你会豁然开朗,明白自己其实并不必走这趟救恩之旅,原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留在家里的。但是,如果没有这趟旅程,你就无法知道自己的纯洁无罪这个"天知、地知、我知、你却不知"的事实。

不曾从恩典之境殒落的天使,永远无法参与上天的造化,因为他缺少一种意识性的创造能力。若想透过意识来创造,你首先需要了解你的创造物;若想认识你的创造物,你必须加入他们的行列,亲自走一趟他们的旅程。

我的朋友,你已经走过这一遭了,可以回家了。你的旅程经由罪和死亡的洗礼,已经变得完美无瑕,焕然一新了。

何其美妙!撒旦已经获救,浪子已经回头了,天堂里的天使都在欢喜庆祝,而所有走过这趟旅程的人们,也都情不自禁流下喜悦的眼泪。

小 我 之 死

小我的本性酷爱分裂,一心想要征服别人;若没有分裂,便没有征服可言。世间每一个念头,若非制造分裂,就是拉近人心的距离。在那当中,每一个分裂的念头,不论是离间彼此的观念,或是离间人际的关系,都会蒙蔽你对一体境界的意识感;反之,能拉近不同观念,或弥合人际关系的念头,必然有助于你对一体境界的体会。

观念,就像思想者本身一样,很容易演变成敌对关系。你认为攻击别人的观念,不至于攻击到他本人;实际上,当你攻击别人的观念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这是一种人身攻击。

人们一向把自己的想法当作自己来认同,所以,你若想跟别人沟通,必须设法包容他们的观点,如此,当你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才容易被他们接受。人们惟有学会包容彼此的想法,不比高下,才可能和平共处。因此,即使在你无法苟同别人的观念之际,你仍能接受它,这只显示你对他的尊重与信任而已。

你最好着眼于自己与别人的相通之处,而非分歧点,彼此才有和平共处的可能。惟有看到相通之处,你才会尊重彼此的差异;你若只看到分歧之处,就会想尽办法去消弭那些差异,但这种企图,注定会失败的。因为,那些差异对双方而言,其实都有好处,只要懂得互相尊重,那些差异并不至于影响双方的亲密或友好关系。

永远要给对方表现差异的空间,这样,才能确保你们的亲密关系。你若觉得必须变得像他一样才会被他接受,或他也觉得必须变得像你一样才会被你接受,那就表示你们仍企图改变对方。允许差异的存在吧!接受你的现状,也接受他的现状,别再把差异当成问题,如此,你和他才可能活得安心自在。

不妨反省一下,你自己多么渴望改变别人来符合你的期待;也留意一下,别人又是多么想要改变你来符合他的期待。你看看,就是这种微妙的拉锯战,形成了小我的世界。

小我是宇宙中最缺乏安全感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它始终需要结党营私为自己壮胆。它对自己没有一点儿信心,自然缺乏包容别人的胸襟。它憎恨自己,所以也憎恨一切事物;它的自尊与自傲常是虚张声势的,你若把小我肢解开来,只会看到一个裸露在外的可怜伤口。

小我,就是你心里不知道自己可爱的那一部分,它既然不知道自己有爱,自然也给不出爱来。觉得自己不被爱而且不值得爱的人,怎么可能找得到爱?然而,这岂不就是放逐于人间每一个灵魂的哀泣么?。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9:25:57 +0800 CST  
我们必须教导小我看出它是有爱的,然而,这一课题会直接威胁到小我的存在,因为小我一旦认出自己的爱,就不再是小我了,它摇身一变,成了爱的化身。

至此,你终于明白了,为何大多数人并不真想开悟。觉悟的观念,对仍在睡梦中的人是可怕的,他会以为:我一旦觉醒,恐怕就不存在了。所以,对他而言,觉悟和死亡一样可怕;永恒无限的大我,必须等到无常而有限的小我死亡之后,才有机会现身。

死亡迟早会来临,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也许是身体的死亡,也许是心灵的觉醒--因为觉醒本身,就是"大死一番"。觉醒之后,死亡就变得无足轻重,也称不上是一种损失,只因你是否存留在这一具身躯内,都已经不重要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你都能活在当下。

死亡是学习活在当下的最好教材,你若希望加速觉醒,不妨试一试死亡。在死亡的过程中,你对所有事物的觉察与生前大不相同,你会意识到每一个呼吸,每一个细微差异,每一朵花,每一种爱的流露。

死亡有如一门觉醒的速成课程。但这并不表示每个死亡的人都会觉醒,只是说他们上过一堂死亡的课程而已。若能从这一门功课毕业,无论最后被送到哪里去,都会活得心安理得。即使再度回到肉体之中,也都无妨,如果能藉由肉体的存在而帮助别人,也不是一件坏事。往何处去,已不再重要,因为你已无须证明什么了,你的出现,纯粹是为了帮忙。

不再追逐无谓的名分与意义,那是你回家的必经的关卡。你愈不需要保护自己,就愈能帮得上忙;你帮助愈多的人,你的喜悦也就愈大。

我不会跟你说"死亡是很好玩的课程",对你而言,"死亡一点也不好玩",只因你心里多多少少依然执着某种存在的名分。

你在世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帮你学习信任自己,信任弟兄,信任上天而已。在觉醒的最后一刻,也就是你能全然交托之时,这三种交托便融合为真实的你了。

那一刻的经验是超乎言诠的,但我保证,你迟早会经验到的;而在你经验到那境界以前,世上的一切,对你好似一场不可理喻的闹剧。

天 恩 无 限

宽恕是上天赐你的永恒礼物,它不是突然从天而降,也不会被任意撤回,它一直都在那里。仅仅这一份礼,便足以将你由眼前的苦难中解救出来。

宽恕,是专为这世界而设的方便法门,但它却不属于这个世界,它来自生命的终极源头。因此,这份礼物不论"施"与"受"了多少次,它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宽恕,是充满罪咎观念的人间所引领盼望的最后答案。

但现在,你还无法体会这份礼物的珍贵神奇,妙用无边,因为,你还没有把它纳入生活每个层面,以及人生所有的际遇。若能做到这一点,你便会明白它无所不能;没有任何场合、任何情境,你无法接受或给予这一礼物的。

宽恕是惟一不求回报的礼物,也是惟一在施与受之际,不带给人罪恶感的礼物。

你现在可能还无法体会到,宽恕之门的背后所蕴藏的无穷之爱,因此,空谈无益,目前你只需诚实地活出自己,站在那扇门前面,轻轻敲叩,如此就够了。然后,耐心而坚定地等候吧!诚恳地面对每一个噬心的负面念头,然后慢慢放下。因为你心里明白,你的每一个念头,若非释放你,就是囚禁你,而你终会选择释放自己的这一条路的。

当平安来到你心中时,这道门便会自动开启,门后的帷幕一被掀起,你便能进入上天许诺的福地。但那一刻到临之前,安心地留在你目前所在之处,好好用心地练习。

上天赐给你这趟人生之旅一个礼物,也是惟一的礼物。他说:"孩子,记住,你随时可以改变心意,重做选择。"他并没有说:"孩子,不准离开我!"也没有警告我们:"孩子,你敢离开我的话,一定会吃尽苦头。"他只是说;"记住,你随时可以改变心意,重做选择。"

是的,你随时可以改变每一个怨恨或痛苦的想法,你甚至可以质问每一个不快乐的念头,并找出另一个让你感到喜悦自在的念头。

上天从不说:"我绝不允许我的孩子犯任何错误。"他只会说:"我相信你一定会迷途知返,而且我会给你一个能够引领你回家的礼物。"在他的眼里,你所有的错误根本不算什么。对他而言,你不过是个孩子,好奇地在自己的世界里探险,从不断尝试和失败的经验,学习管理这个世界的法则。

那些法则不是他所制订的,那是你在打造人生舞台时自己订立的游戏规则,只是你已忘了这一回事,也忘了连这能力都带着上天的祝福。他说:"孩子,请记住,不论这一旅程会把你带到何处,你随时可以改变心意,重做选择。"

就凭着上天单纯而圆满的大爱,把你自设的定局都变成暂时的施设,把你视为真实之物转化成虚幻之境。你造出了死亡的灰烬,他却从灰烬里造出不死的凤凰。对于你每个作茧自缚的念头,他仅有一个答复:"记住,孩子,你随时可以改变心意,重做选择。"

就像希腊古神普罗米修斯一样,你也想盗取众神的圣火。但他不曾为此惩罚你,也不会将你捆绑在岩石上,终身被秃鹰啄食。他说:"孩子,这圣火拿去吧!只是小心点,别烧到手了。而且记住,你随时可以改变心意,重做选择。"

他不仅没有谴责你的错误行为,甚至毫不在意。他知道,玩火的小孩一不小心便会烧到自己;但他更知道,小孩惟有学会如何照料火种,才能用它来温暖自己并照亮前程。

他知道,你"想要知道"的决心会让你陷入险境,从此,你会误以为自己的幸福完全取决于别人对待你的方式,你还会忘了你并不是一具脆弱的肉体,活在无情的人间。他知道,有朝一日,你甚至会忘记自己的源头,伊甸园对你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记忆,连它的存在与否都令人起疑。而且,他也知道,终有一天,你会为了自己所遭遇到的苦难而责怪他,忘了这是你自己当初"想要知道"而做出的选择。

这一切,他其实并不担心,因为,当初你义无反顾地准备踏上那分歧之路时,他曾说过:"孩子,请等一下,我们可能要好久以后才能重聚,请收下我给你的这份小礼物。无论你到哪里,请随身带着它,以便忆起我来。"

我们大多数人虽已不记得自己当时说"好"的许诺,然而,他的声音,也就是他的灵,始终陪伴着我们流落他乡,直到现在。

因此,当你感到孤独和失落时,当你忘记是你自己选择了这趟旅程时,请记住:"你随时可以改变心意。"而我在此只是为了帮你忆起此事。这不是我的礼物,而是上天给每一个人的恩赐。只因我已经从他那里接下这份礼物,才能转送给你;等你从我这里收到礼物后,请你再转送给其他弟兄。

宽恕乃是上天赐你的礼物,无论你在哪里,这份礼物始终伴随着你。当你遗忘时,他还会派遣许多使者,提醒你这份礼物。他们会继续叮咛你:"你若想保有这份礼物,就必须把它给出去。"

许多光明使者都带着这个简单的提示来到人间,让薪火相传,他们是宽恕的施主,爱的使者。即使在黑暗的世间,依旧记得光明之所在,因他们已经领受了宽恕的天恩,并试着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愿意接受的人。

但是,我得提醒你,千万别把焦点放在赠与的施主身上,我们并不重要,我们也不是礼物本身,我们只是帮人送礼而已,就像你一样。让我们记住这份礼物的真正来源,这样,我们才能无条件地给予和领受。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你日后也会跟着做,而且还将做得更多。你的得救,成了人类获救的先声。只要你能在弟兄身上看到他们的神圣自性,就能帮助他们看到你的自性。这样,真理之光将在许多人的心里开始点燃,晓明之星也会再度照耀在大地之上。

悟入真我自性的人、必会将历经人间沧桑的孩子拥入怀里,孩子们也将在大爱的光明中勇敢地站起来。流浪他乡的游子终于返回天堂福地了。当你读到这里,必已明白,这一切将会发生在你身上。鼓起勇气吧!我一直伴随在你身边。

让我们一起感谢这个充满爱的宽恕礼物,因着他对我们永恒不渝的信任,使我们找到回家之路。不论何处,我们都会记得他永远相随左右,为我们指点迷津。因着他,我们不再孤独,因着他,我们才有弟兄相伴,更感谢他所派遣的大智大慧者,照亮了我们的道路。

让我们以他之名庆祝这一段人生旅程,殷切祈愿世界早日解除"内疚"这惟一的苦因,那时,我们才能欣然领受天恩,那是在"施"与"受"之际,惟一不会产生内疚后遗症的礼物。感谢这份宽恕的礼物吧!我们将智能地用在生活每一个角落,为仍然陷于黑暗的灵魂带来光明。

祝 福 偈

只有一个上天之子,

那就是你。

由他那儿,你领受;

向他那儿,你施予。

当你凝视自己,

愿你忆起这一事实。

当恐惧侵入你的眼中,

只须如此提醒:

施者与受者,

爱者与被爱者,

并无你我之别,

两者同一无异。

你给出的,

与你领受的,

只是彼此的倒影

……而已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19 19:30:16 +0800 CST  
最近楼主喉咙发炎,咳嗽,教大家一些没有副作用的天然的消炎和咳化痰的食物
药店买了点蒲公英罗汉果一起泡水喝止咳化痰,餐餐吃包菜消炎,冬天可以吃鱼腥草消炎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20 12:08:18 +0800 CST  
病痛與苦難


T1 的問題: 今天的問題是關於病痛與苦難, 我的腰間很痛 讓我睡不著 連站立
都有問題. 我不禁要問為什麼 病痛 或 疾病 經常發生在人們身上? 我知道自
己本性善良, 為什麼還常常生病?
聖座達賴喇嘛曾說 生命的目的就是處在快樂中. 我深深同意這點, 有些哲學書
籍教導我們 病痛可以幫助我們成長, 我對於這種思想感到不舒服. 是否可能直
接跟高我溝通 問它到底要怎麼做它才會開心 不要給我這種折磨了!



我們是你所知的 Q’uo 原則, 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在
祂的名中 我們懷著喜樂服務.
我們很感謝你們形成一個尋求的圈子來歡迎我們的想法. 很高興藉此機會與你
們分享我們的想法.
我們只要求在聆聽這些想法之際 請充分地覺察到我們是你的弟兄姊妹, 而非權
威象徵. 因此 擷取你有共鳴的部分 放下其他的部分. 如此, 我們不致成為絆腳
石, 而是增加每一尋道者在覺醒過程中得以使用的資源.
今天你們詢問病痛與苦難的價值是什麼. 確實地, 兩者都與身體與這文化珍惜的
價值觀相反. 身體的本能 與 人類從小受的教育都建議舒適 安全無虞 的價值
觀. 在意識心(conscious mind)中 不會有任何計畫去邀請苦難 不管是肉體上、心
智上、情感上、或靈性上 都是如此.
很清楚地 T1 的意識心沒有一次曾經要求體驗過這樣的肉體苦痛.
要了解為什麼苦難存在 我們必須向後退幾步來看 暫時脫離苦痛的焦點 轉而注
視肉體苦痛升起的機制,,第三密度的目的是喚醒自我 找到真實 與 不斷深化的自我認同. 這目的牽涉到
幾個關於自我的關鍵概念.
其中一個概念是 改變的概念 靈魂進入此生的意圖 是去改變振動頻率 以及 自
我的振動力量. 也就是說, 自我渴望同時改變 自我看待幻象的方式 以及 自我
在恩臨各種催化劑*時的承受力. 第三密度實體的自然傾向, 不管是覺醒的 或沉
睡的, 是抗拒改變. 然而如果不擁抱改變 降生的目的即永遠無法達成.
(*譯註: 本文中 催化劑表示所有被我們感官察覺到的事件. 與化學中的催化劑較無直接關聯.)
另外一個概念 也跟達成第三密度的目標有關, 即是逐漸增加的 對於極性動態
局勢的洞察力. 什麼是正恩? 什麼是負恩? 許多從宇宙其他地方來到地球的
流浪者通常之前在第六密度非常努力工作 目的是在愛與智慧兩者取得精確的
平衡.
這意味著 能夠經歷極性並得以回應的機會是很珍貴的, 因為唯有藉由收集並篩
選催化劑 自我才開始能重新定義 愛與智慧兩個力量的準確平衡.這兩個概念工作在一起 創造出一連串的催化性事件 每一個實體都有責任處理
這些催化劑 使用處理過的催化劑來整合吸收新的學習, 最後催化劑成熟轉變為
經驗. 於是自我得以知道更多自我 以及自我內部的極性動態局勢.
關於極性的選擇 最常出現的情況是所謂的道德(ethical)抉擇, 第三密度幻象相當
地厚重 以致於人生的體驗有一些舞台劇的屬性 有時候人物只被粗略地描寫,
舞台相當簡陋 台詞寫得也很差. 在這個被深深彎曲的幻象中 人們有技巧地 或
笨拙地予以回應.
說了這些, 我們可以注視說的話: 活在快樂中. 但快樂不必須建立在任
何可見的催化劑上, 僅因為做自己即可在快樂的狀態. 對於那些假設快樂是有條
件的人們而言, 這是個具挑戰性的概念. 一個人必須處在安全 舒適的環境中才
會快樂. 無論如何, 我們認為使用這個字, 快樂, 更多的意涵是指永恆
的宇宙之心 也就是喜樂, 並不是因為有舒適的生活而快樂, 毋寧是發現自我內
在的平衡 找到自我的中心, 這樣的自我與自己和平相處 並能夠釋放所有恐懼.
T1 心裡質疑著為什麼必須有病痛與苦難 他的感覺絕對是正確的 並不一定需要
受苦受難. 然而 它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因為改變是無可避免的 而改變的過程幾
乎對於所有實體而言都是不舒服的.
Ra 曾說自我的能量首先是屬於心智的 於是催化劑先來到心智這裡 身體是催化
劑的第二接收器, 接收那些心智尚未平衡的催化劑. 當催化劑來到身體這裡定居
下來 成為各個扭曲點, 有時候會引起症狀 可以被視為病痛 或 受苦.
確實, 許多實體有心智上的困難,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認出催化劑的真相 或
無法充分地回應催化劑.
無論如何 這次的問題主要針對肉體的病痛 所以我們的焦點放在這部份.
舉例來說 這個器皿目前的催化劑是有太多東西要處理, 日常雜務 與工作義務
等等, 結果當這個器皿安頓下來 準備做冥想的時候發現腕部痠痛. ?什麼器皿在
這個部位體驗到疼痛? 因為有太多東西要處理 這個負擔從肩部移動到她的雙手,
表示她的雙手負載太多事情.
我們建議T1 檢查發生疼痛的身體部位, 太陽神經叢能量中心是表徵地球的能量
中心, 它是黃色光芒能量, 包涵了社會議題, 家庭關係, 婚姻與小孩, 工作, 社會
團體等等. 從這些項目開始揭露情感與恐懼糾纏, 這些糾纏扭曲了原本正常, 開
放的能量流動.這個主題有大量的微妙細節 我們不認為有個簡單的答案 可以讓一個人免於病
痛與苦難. 我們寧願建議的是 去體會自我不會被任何人生的細節所束縛; 一個
人來到世上是為了學習 經驗, 及改變. 在體會的過程中 將帶來很大的力量
與能力.
當一個人越了解自己, 自我-知識逐漸在質與量兩方恩增加, 自我開始能辨別出
扭曲的型態. 知曉哪些對於催化劑的反應是笨拙的, 於是一個實體可能介入扭曲
的過程, 去除或至少減輕一些扭曲 使得催化劑順利地被吸收轉變成經驗.
有許多時候 造成扭曲的原因是一些關於自我的負恩意見. 有些時候自我將催化
劑解釋為自己被遺棄了; 有些時候一個實體將催化劑解釋為自己不夠好. 不管是
哪一種負恩的自我觀感, 這類的觀感奪去自我的和平, 天份, 與魔法. 如果一個
實體不能愉快地自我相處, 如果一個實體不感覺自己做得好, 這種態度將阻礙實
體準確判定催化劑的本質, 因為所有負恩的觀感會將恐懼的網緊縛著靈魂, 在這
張網中的靈魂不能呼吸 不能表達自我的自由與準確度. 自我唯有處在愛的氣氛
中才能開始清楚地看清自我.
移除恐懼並不意味著自我的舉止完全圓滿, 而是意味著每當自我觀察到自我犯
錯了, 則去愛, 榮耀, 接受, 寬恕那個錯誤. 同樣的, 當自我展現德行與表現優異,也以同等的歡喜鼓勵自己.
回到極性的想法, 重要的是去愛自我負恩的部分, 自我陰影的部分, 如同愛意識
陽光的部分. 一的人最想要與世界分享的是陽光的那部分. 但若一個實體不只能
分享正恩的部分 也能夠以平靜, 和平, 寬恕, 接納的心與世界分享他對負恩部
分的觀察; 這個實體是蒙福的. 這樣做不意味著該實體擁抱黑暗 變成懶鬼、傲慢者、忌妒與憎恨者.而是自我遭逢這些情緒時 自我
能勇敢不眨眼地恩對, 不被判斷所困擾 而維持和平與安閒的心境. 害怕自我的
黑暗恩等於是邀請更多器皿所謂的吸血鬼[從事心靈攻擊的實體]來到生命當中.
一個經歷負恩情緒的實體很容易捲入向下的惡性循環. 當自我-判斷, 自我-鄙視
的情緒升起 外在的共識實境逐漸提供更多的鏡子 顯現出更多恐懼感覺的影像,
於是 該實體更加考慮自己是個失敗; 變得更願意活在恐懼中, 於是將自己關閉
在和諧, 合一, 開放的流動 之外. 最終苦難發生.無論如何 關於釋放恐懼 即使是最小的改善 都有很大的益處. 當一個實體觀察
到之前未發現的恐懼, 它就開始觀察到那些增加恐懼的關鍵元素. 一旦這些潛在
的負恩催化劑被找出來, 自我開始能夠切斷造成恐懼的催化劑. 這是個微細且長
時間的過程. 這種覺醒是十分有益的 且得來不易.
有些方法可以提高一個實體工作催化劑能力, 可預期地 我們認為可以從靜默開
始. 進入靜默對於屬地(earth-bound)的實體是不自然的決定.
訓練自我進入靜默需要極大的釋放, 釋放智能心智的內容. 我們衷心地建議每日
冥想, 因為這種訓練就好比肉體運動可以強化肌肉一般.
進入靜默之後 進一步的精練方式是器皿所稱的平衡冥想[1], 推薦在每日結束之
前進行, 或許在一個人準備休息之前, 自我在想像中 回想今日的遭遇 記得每個
感覺的強度與內容, 不管是負恩或正恩的; 然後想像相反的事件發生, 體驗反恩
的感覺.這是個持續進行的過程 並不會停止. 沒有一個點可以讓一個人說 "我懂了 我
完成了尋求過程. 我是個悟道且至福的生命, 已經完全覺醒 來到了第四密度."
不是這樣的, 第三密度的學習不會停止 直到肉體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所以主題變成 一個人希望如何雕塑或創造自己這一生的故事, T1 目前正經驗產
生恐懼的催化劑, T1 要如何回應呢? 答案就在這個靈性覺醒且十分誠摯的尋道
者的學習過程中. 我們不會為T1 解開這個謎題, 但我們希望方才分享的想法 能夠提供許多思考點.
記住 每一個實體都的確是愛自身. 那不收縮的愛 不恐懼的愛 趕走恐懼的愛.
如果一個實體能體驗到自我為愛的生命, 他會更有技巧地體驗自身為有力量,
魔法, 和平, 蒙福的個人. 一個人觀察為真理的東西就會變成他的真理, 因此,
要極度嚴格地選擇什麼可以被接受為真理.
一個人可以保護自我 或者移動到無懼的狀態, 釋放保護 擁抱學習. 這似乎會增
加痛苦, 事實上 它可以有效地減低生活的痛苦.
我們建議 一個人尋求去擁抱那不被了解的事物 請求理解 但不強求; 寬恕並接
納自我, 在每一個新的早晨 無懼地向前行.
每一個實體的痛苦都是獨特的, 並不是所有實體都承受肉體的病痛, 但我們向
T1 保證 所有來到世上的生命對於負恩催化劑或病痛都不陌生.我們請求你不將它看成是種懲罰 而是豐富自我土壤的肥料, 允許土壤長出更美
好的花朵與果實, 產生更好的收穫. 我們祝福每一個美麗盛開的靈魂都逐漸覺察
自己的創造者-自我(creator-self), 逐漸地願意放下恐懼以及觀察到的自我限制
好擁抱起初思維(original Thought), 也就是造物者、理則(Logos)、創造性的愛.
此刻 我們感覺回答到這裡已經足夠了, 也歡迎更進一步的問題. 現在 我們感謝
這個器皿 以及在座的各位成員, 還有 T1. 我們擁抱每一位 在太一無限造物者
的愛與光中圍繞你們. 我們離開這個群體, 我們是你所知的Q'uo.


附錄: 平衡冥想的原始出處
[1] (摘自 一的法則, 第二卷, 第四十二場集會)
發問者: 我將做個聲明 並要求你評論它的正確程度: 我假設平衡的實體不會被
正恩或負恩的情緒所左右 不管在它可能遭遇的任何情況下. 藉由在任何情況下
都保持毫無感情, 該平衡的實體可以清晰地分辨適當及必須的回應 且在各個情
況下都與一的法則和諧. 這樣說正確嗎?
RA: 我是Ra, 關於我們討論過的平衡 這是不正確的應用.
(平衡的)練習首先體驗感覺 然後有意識地在存有中發現其對立恩的感覺 這個
練習的目的並不是在正恩與負恩感覺中平順地流動 同時保持毫不動搖. 毋寧說
保持毫不動搖才是目的. 這是一個較為簡單的結果 但需要許多練習, 容我們如
此說.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20 14:08:52 +0800 CST  
【大角星人】把爱注入每一种情境


“There really is only one question that you ever need to ask yourself in any situation you find yourself in: ‘What is the most loving thing I could do or say? What is the most loving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 That is your personal quest in this life. It is to become the love that you innately are. It is to be Love Incarnate.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做或说的最爱的事情是什么?’对这种情况,最有爱心的反应是什么?“这是你在今生的个人追求。它将成为你与生俱来的爱。它是爱的化身。

​Anything that you do can be an expression of love. You can make washing the dishes an expression of love. You can make an email to a business colleague an expression of love. And it does not have to be overt. You do not have to gush and use all sorts of terms of endearment in order to fill something with love as you do it, as you say it, as you write it.

​你所做的任何事都可以是爱的表达。你可以把洗碗当作一种爱的表达。你可以给同事发一封电子邮件,表达你的爱。也不一定要公开。你不需要滔滔不绝,用各种各样的爱意来填满你所做的爱,正如你所说的,当你写它的时候。

​We want you to understand that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for you than to love. There is no higher aspiration for yourselves. You have desires for your life, and that is very good. It is very good to be striving towards something, always. And as you do, make every step that you take towards that desired outcome a loving step, a loving gesture. Make your journeys in life about how you can infuse love into each step.

​我们希望你们明白,没有什么比爱更好的了。对自己没有更高的期望。你对你的生活有渴望,这是非常好的。总是为某事而奋斗是很好的。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把你朝着理想结果迈出的每一步都变成一个充满爱的步骤,一个充满爱的姿态。让你的旅程在生活中如何注入爱的每一步。

​Start small. Start with something easy, something you do anyway, and you usually put no thought, no conscious vibration into, such as brushing your teeth. How can you make brushing your teeth an act of love? It is quite easy, in fact. You can love your teeth. You can love your toothbrush. You can love the taste of mint in your mouth as you brush away. You can love yourself for taking care of yourself in this way, and you can do so, lovingly.

​从小开始。从一些简单的事情开始,做一些你无论如何都要做的事情,你通常不思考,没有意识的振动,比如刷牙。你怎么能把刷牙变成一种爱的行为?事实上,这很容易。你可以爱你的牙齿。你可以喜欢你的牙刷。当你刷牙的时候,你可以喜欢嘴里的薄荷味。你可以因为这样照顾自己而爱你自己,你也可以这样做,充满爱意。

​We give you this message as an act of Love.”

​我们把这条信息作为爱的一种行为给予你。
楼主 wo178696658  发布于 2018-05-20 20:41:36 +0800 CST  

楼主:wo178696658

字数:1309

发表时间:2018-04-22 02:49: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24 09:24:22 +0800 CST

评论数:3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