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的毛泽东(谈高、粟、彭、刘、林、周、蒋之平生)(每日更新)

一篇小序



很多人说起历史,总是想当然的把后人观点强加给前人,或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历史人物,并以此为基点进行无聊的谩骂或说教。对于合自己口味的人,竭尽吹捧之能事,搞盲目崇拜;除了自己崇拜之人,就一盖诋毁。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上不解。因为不解,所以误解。为此,本人试图站在草根阶层上描述一下对英烈们的个人看法。

首先澄清一下,这并不是毛泽东的个人传记。而是一群人的简传而成。
本文写了一群人,写了伟大的将军和政治家,写了将军的经典战例和战术风格,写了政治家的治国策略和治国理想,以及他们之间纠缠不清的恩怨。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有杰出人物固有的杰出素质,同时兼具杰出人物挥之不去的缺憾。
套用刘少奇的名言,就是优点讲够,缺点讲透。

第一个故事属于高岗,他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建国之后各种复杂关系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高岗事件。高岗是个实干型人才,打仗搞经济都是好手。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干了很多大事,却又迅速坠落。所以如此,不是高岗无能,而是对立面那些人太有才了。
用一个字评价高岗,那就是,诨。

四年之后,出现另一次运动,受害人是刘伯承和粟裕。二人是第二篇的主要人物。
他们都算军事天才。这两个人好像是镜子两半,军事理论方面,刘伯承得天独厚;军事实践,粟裕罕有匹敌。建国之后,二人命运惊人相似,早早挨批,早早靠边站,却又批而不倒,安然度过文革,却又生前没有彻底平反。古往今来,很难找到一位将军兼备刘伯承的理论素养加上粟裕的军事实践,或许那样完美的军人以后也不回存在。
评价:刘伯承,痛;粟裕,奇。

彭德怀的故事在第三篇。他的人相对简单,但他的故事相当复杂。从创建红三军团到百团大战到解放西北到抗美援朝到庐山风云,膨大将军身上有太多故事。评价彭德怀:实。
之后的篇章属于刘少奇。刘少奇身上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刘少奇之后是林彪。
在刘少奇和林彪之间另外穿插了一个篇章——十年文革。
文革是一幕大戏,世界史上最为独特的戏剧。这种戏剧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属于有且仅有的品种。
一文一武,刘少奇和林彪,皆为奇才,身居文革首尾两端。文革起于刘少奇终于林彪。刘少奇被批倒,意味着文革不可避免。林彪葬身大漠,标志着文革这幕大戏已经唱不下去了。
刘少奇,伤;林彪,怪。

第七个篇章的主人公是周恩来。周恩来那个字,叫做——和。

周恩来之后才是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有双重性格,政治家和诗人。某些时候政治家主导诗人;另一些时候则反过来,诗人主导政治家。按照这个标准,毛泽东的人生阶段有两个,以五三年为届点。
五三年之前的毛泽东大体上是政治家主导诗人的阶段,一手抓军事,一手抓政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成绩也是明显的,主导所向无敌的战场,从红军创业阶段到,到抗日阶段的潜伏,到赢得国共争霸的建国之战,再到赢得抗美援朝的立国之战。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伟大而辉煌的胜利。这一时段的毛泽东,用政治家的手腕把诗人的想象融合到实战中。
五三年之后的毛泽东买入了另一个层次,他开始搞建设,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政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缺点也是明显的,从大跃进到文革,缺点足够多。这个阶段的毛泽东,已经被诗人占据了,用诗人的想象去搞政治运动。

该如何评价毛泽东呢,一个字,难。这个难,并非指评价毛泽东一生困难,而是毛泽东的一辈子太难。也许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没有人比毛泽东面对更多的难题。

大致内容就是这样了。当然,作为毛泽东到主要对手,也少不了蒋介石先生以及追随者到戏份。这些后面再慢慢说,在次就不累述里。
文章中每一位英烈都有波澜壮阔到一生,要短暂评价太难。本人能做到也就是站在草根阶层上谈一谈自己到看法,鉴于水平问题,还望各位高人们多多海涵。



PS:文章中并非所有观点都是本人原创,有部分来自网络上的朋友。在此先行感谢。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啦先。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0 22:17:00 +0800 CST  
高岗篇

引子(高岗和毛泽东最后一面)
高岗这个人
斗争背景——权力从新分配
高岗的资本
高岗在行动
毛泽东的转变
由高岗开启的潘多拉魔盒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0 22:34:46 +0800 CST  
引子(高岗和毛泽东最后一面)


夜,中南海菊香书屋,两个男人交谈着重大问题。一个长者脸上挂着宽厚和蔼却深不可测的微笑,另一个男人竭力通过沉静的表情掩饰内心焦虑。

宽厚的长者,毛泽东;另一位是高岗。他们已经有二十年到战斗情谊了。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对高岗有救命之恩,欣赏高岗,提拔高岗;作为回报,高岗对毛泽东忠心耿耿,从不让毛泽东失望。二人关系可以说是伯乐和千里马到关系,非同一般。

高岗高调进京以来,就住在离毛泽东不远之处,两人已经多次见面,多次交谈,多次讨论国家前途和走向,多次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今夜,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轮交谈。

这一次见面,高岗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多次从容应对,不再那般侃侃而谈。他的前途也不再光明,四周乌云密布,已经是山雨欲来之势。如果领袖大人不再力挺,休说国家领导人,立刻就会坠入深渊。

今夜,高岗渴望重新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于是二人之间来了一次非常有趣到谈话。

毛泽东问他半夜深更跑过来有何事。高岗说点私事想要向主席说一说。

毛泽东说:“上次刚刚说过一次,又有什么急事要说。是天塌了还是地陷了?”

高岗小心翼翼到说:“主席,我想向主席汇报几点想法,我想了很久,感到这个问题只能向主席谈,也只有主席有权威来解决。”


“啥子问题这么严重?你敞开说嘛,顾虑什么,天大的事你说出来嘛。”
高岗轻轻试探:“最近有人要整人。”

“要整谁?”毛泽东很清楚一切,但他不愿意卷入,因此反问。

“他们要整饶。我总感到不对头。我这是冒着风险向主席反映,请明鉴。”高岗快要崩溃了,哀求说:“当年主席救过我一命,主席您可是了解我的。”

“没得关系嘛,天塌不了。”这样到时候,毛泽东总是表现出宽厚一面。然而这是一句模棱两可到话,说了等于没说。高岗也没敢多问,带着心中到“忐忑”离开了。

高岗看着毛泽东,这个一直以来他最为重要到依靠。他以为他理解毛泽东,其实他错了,他并不了解眼前的领袖。毫无疑问,高岗纵然有这样那样到弱点,但有一点肯定不会错,即对毛泽东到忠心。如果需要高岗可以为了毛泽东赴汤蹈火。毛泽东本人也知道这一点。高岗以为凭借这层关系,毛泽东会再次保他过关,就像在延安就他一命时那般。

然而高岗并不了解毛泽东。纵观毛泽东到一生,除了井冈山时代起落,毛泽东永远站在多数人一边。他会静静到观察双方在拳台上较量,最后自己充当裁判。

这一次,毛泽东做了相反的一个选择,判定高岗违规。

从心理感情上看,毛泽东不愿意抛弃高岗,但还是抛弃了高岗同志。

有人能逼迫毛泽东做违心到选择么?没有。没有人可以在意志力上和毛泽东较量,没有人能逼他违背自己到意愿。真正能逼迫毛泽东到那种玩意叫局势。

强人所以强,是因为强人皆有强大的意志,是因为强人懂得顺应局势。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毛泽东抛弃了高岗,是局势抛弃了高岗。

此后,毛泽东批判了高岗,自己离开北京,把孤立无助到高岗留给高岗的敌人们。高岗就此沦为猎物。

当毛泽东再次得到高岗到消息,是自杀未遂;再次得到消息,是高岗如愿自杀。伟人再也见不到那个聪明能干且忠心耿耿的高岗了,最多只能看看高岗到墓碑下长出到野草。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0 22:38:39 +0800 CST  
高岗这个人

大背头、满脸麻子,干事雷厉风行、粗中有细,镜框背后的双眼炯炯有神。放在现在看,这幅派头略微古板落伍,像某个企业创始人。在半个世纪之前,这样形体应该说很“潮”了。这个当年很时髦的先生,并非明星富豪之类的人气之星,他是曾经活跃于共和国最高舞台之上的风云人物。

——高岗,这位李自成老乡,和李自成一样在将要迈上巅峰的最后关头失败了,但纵观其一生,仍然算是一位成功人士,比绝大多数人都要成功。

高岗这辈子可分两个阶段,成功的阶段和失败阶段。成功阶段又可以分成两段“西北王”阶段和“东北王”阶段。

任何一个“王”字头衔足以让人骄傲了,何况两个兼得!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嘛!

在高岗成功之前,不过是一届贫农,既没关系也没门路,丝毫看不出高岗发迹的征兆。然而真正的成功者,基本上不靠关系或门路,而是另外两个词:实力和运气。

实力还需要说么?从一无所有到西北根据地第三号人物,是红色革命史上一段标准的励志情节。那个时代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年头,不像现在这样,有一个好的出身就可以吃香喝辣。那个时代想要成为人上人,必须吃完苦中苦。

喝西北风(吃苦耐劳精神),时不时面对敌人寒光闪闪的刺刀(勇气),听听无聊的子弹声(应变能力),胆子不够大早破了,腿不够快早挂了。——这些都是实力的基本要素,高岗同志都具备。

历史证明,想成功,光靠实力还不够的,还要接受运气眷顾。

运气啥玩意?运气不是个玩意。但是任何一个想要走向成功之人都离不了这个不是玩意的东西。在你需要金钱的时候,运气可以帮助你中五百万。落难时,运气可以给你送来一个贵人。对不同人,运气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对高岗同志而言,所谓运气,就是高岗躲过了敌人的屠刀和自家队伍里的小人。许多同志被马克思召唤了,高岗被运气保留下来。

特别是西北一号刘志丹和二号谢子长两位老同志去马克思那里报道之后,被运气保留下来的高岗,从三号一跃成老大,被毛泽东看成陕北台柱,委以重任。
两万五千里长征之余,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终于找到了落脚点——延安。他们将在这里喘气休整,然后龙飞九天,这是后话。所以说,西北根据地既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因此西北根据地的头头就处在一个很玄妙的位置上。

刘志丹和谢子长先后挂了,第三号人物高岗成了代表。延安整风之后,高岗就成了西北根据地的正确代表。这是运气,人生少不了运气。如果刘志丹同志不死,高岗怎么代表陕北?看看粟裕同志,那么大的能力干了那么多事,仍然得喊陈毅一声领导。

在运气和实力双重作用下,出现这样的局面:三十二岁的高岗成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三十六岁的高岗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成了“西北王”。
说实话,此时的“西北王”虽然看起来很拉风,其实名不副实。首先在领导眼皮底下,官再大也就是摆设,就像现在去北京一样,都是小官。更闹心的是,当时的西北并不安全,党国和小日本无时无刻不注视着延安,闹得中共领导人好不烦恼。“西北王”也不好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争霸。东北成为双方争夺对象。高岗和林彪一起去东北。当时东北老大是彭真,但彭真不会打仗。东北需要打仗,打仗要指望林彪。因此林彪成了东北老大。高岗和林彪本无关系,但是在主要问题上和林彪步调一致。

高干看到了林彪能打仗,又深得毛的信任,前途无量啊,就去和林彪套近乎。
林彪在打仗方面是大师级,但不喜欢管琐事,需要也该办事能力强的家伙搞后勤。这样高岗同志一跃成为东北第三号人物,两人打得火热。

此时,运气又帮助高岗一把。辽沈战役结束,战争需要下,一号林彪和二号罗荣桓入关去搞平津战役,高岗又成了老大。

当是时也,党政军完全落到高岗一人身上。若打大东北,背靠苏联,东接朝鲜,就由高岗他一人说了算,可谓要吃糖有糖吃,要蜜喝有蜜喝,想玩女人就有女人玩,简直太爽了。当时全国六大区,只有高岗一人一手抓全部。
东北王,名副其实。

建国之初,毛泽东当选为国家主席,高岗成为六大副主席之一,另外五个分别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超过了任何一位将帅,可见高某人当年势头之猛烈。

随后抗美援朝解释,高岗成为总后勤部长,迎来人生巅峰。老彭曾说,打赢抗美援朝,两人最给力,洪大麻子和高大麻子。洪大麻子是猛人洪学智,高大麻子就是后勤总长高岗。

至此,高岗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进入尾声。猛虎离开森山是一出悲剧,同理,高岗离开东北也是悲剧的开端。

身为东北王的高岗还是一个能干事的人。离开东北的高岗则卷入权利斗争的漩涡。

权利是一杯毒药,高岗义无反顾的喝下去。

战争结束,国家安定,也是权利的开始。偌大一个国家,需要有人管理不是,谁取得最终领导权,那是需要争一争的。战争期间只有军队和党,党内军内各有一批高人。党内的刘少奇、彭真、陈云、邓小平等人均具有超一流的政治才能。军内的彭德怀林彪等人更是建立奇功,战争年代出尽风头。究竟哪一方胜利?

莫急,好戏才开始。

高岗此时比较尴尬,之前在东北虽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离开东北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高岗更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一个跃进。

一般情况下,人有雄心是好事,但有时候却相反。高岗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往哪跃?

往哪跃呢?最高峰那一个当然是毛主席,他是越不上去的。在他和毛之间,就那么几个人。确切说就两个人,周恩来和刘少奇。于是他把矛头对准了周恩来和刘少奇两个人。对于刘和周两个人,当年那个年头,即使是毛也不敢轻易下手,高岗就动手了。你可以说他不自量力,他那么干有资本的。

在说高岗资本之前,按照写故事原则,要先交代一下背景。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0 22:40:21 +0800 CST  
斗争背景——权力从新分配

一九五三年,新中国经历了最为辉煌的时刻——抗美援朝胜利,一八四零年以来,共和国首次赢得世界尊重。这一战奠定了新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当时缔造共和国的精英们正值春秋鼎盛之际,信心满满踏上新的征程。

他们以为道摆在他们前面的是光辉而伟大的道路。但是他们没有看见,光辉伟大的背后是艰辛而血腥的迂回,迂回于悬崖绝壁之上。在这无尽的迂回中,这些曾经在战火中走出来的汉子,几乎所有人都备受折磨。

精英们没有认出前途艰难,因为他们都是人,并非神,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随后风起云涌,那些曾经为了共同理想团结合作的英烈们,开始了同志之间的较量,你死我活,腥风血雨数十年。

高岗事件说白了就是毛泽东利用高岗牵制刘少奇和周恩来而已。只是高岗同志政治火候差了一点,以为毛泽东要换人,才拼命往上拱,最后酿成悲剧。

建国之初,毛泽东对刘少奇和周恩来不满。

中共中央从延安搬到北京,摊子大了,管事多了,权利构架还是延安时代。在延安,毛刘是一个联合体,毛泽东第一,管战略方向;刘少奇第二,管理日常事务;政府由周恩来管。

延安时代到中央政府,主要业务是管各路诸侯战争情况,毛泽东可以放弃延安那些琐事。现在到了北京,还是这样就不行了。新建立的任命政府还是虚的,实事还是周恩来到政务院搞,党务刘少奇搞,毛泽东比较闲。抗美援朝初期,毛泽东还能就战争走向拿大方向,等到战局日趋平衡,毛泽东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国内里。然而毛泽东惊奇的发现,刘少奇同志有干不完的事,周恩来同志也有干不完的事,而自己自己这个中国共产党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却没多少事干。刘周门前车水马龙,而自家却门可罗雀,仿佛又回到井冈山后期那年月。为啥?难道被架空了?难道建设社会主义不需要我?一系列问号进入毛泽东脑海。

不就是斗争么,好吧,我应了,然你们知道谁才是这个新国家的真正主人。毛泽东决定再一次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只不过这次奋斗对象不再是蒋介石,不再是美帝国主义,而是昔日左膀右臂,刘少奇和周恩来。

当然,伟大领袖是光明利落的,若非必要,不能亲自蹚浑水,这样的斗争只要寻找一个代理人就可以了。找谁呢?支持者虽多,能玩政治的却不多,有威望、有实力陪刘少奇玩政治的更难找了。六大副主席之中,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属于党外人士,没法用;朱德年岁以高,只剩下以高高岗了,对就是高岗。

高岗此人创建过革命根据地,有过战功,能搞经济,对自己忠心耿耿,可以放心使用,牵制刘周,是个很好的人选。于是就有了五马进京的好戏。把各路诸侯调入京城,一方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进京之后的各路诸侯又能分割刘少奇和周恩来手中那过多的权利,一箭多雕!高啊!

毛泽东的用人或者说斗争艺术再一次得到完美发挥。

高岗进京了,斗争开始了。斗争的题目——谁当人民公仆。

战争胜利了,大家共聚一堂,考虑下一步建设问题。所谓建设,按照官方说法就是给国家服务,也就是给人民当仆人。大家不要笑,给人民当仆人有啥好当的?而且明明都是大官,哪像人民仆人?先回答后面一个问题,新中国,所有官员都是人民仆人,不信啊?不信哪个官员敢说老子是人民爷爷,立马就要滚蛋,不论他是谁。当然咯,现在这些人民公仆不靠谱,第一代领导人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他们都是靠为人民服务起家的。

至于这人民仆人有啥好当的?说实话,乍一看确实没啥好当的。那么为啥大家都要去当呢,那是因为仆人们之间有地位高低。虽然都是仆人,省长就比市长拉风不是。何况大家要争的还是二把手三把手的位置!

当然,大家都是文明人,不会说这个人民公仆必须由我来当,你去一边玩去。
大家就开始争论:咱们这社会主义应该怎么搞?

以刘少奇和周恩来为代表的一批人就说了,咱们一步一步来,不要那么着急,咱等到时机成熟了在建设社会主义。

领袖毛泽东虽是一个现实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且从来都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这三重身份让他对这个一步步来并不是很满意,打算快一点,咱搞革命不就是为了社会主义么?现在天下有了,为啥不能快一点?就应该快一点。先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再解决问题也不迟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先进入社会主义再说。

毛泽东的这种不满情绪触动了一大批人,高岗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高岗同志到划分:当年党内有两个系统,即苏区党和白区党。所谓苏区党,就是身在根据地,拿枪战争那批人;所谓白区党,就是在敌占区搞地下活动那些人,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刘少奇成为白区党领袖,后面是彭真、薄一波、安子文这些人。周恩苏区白区都干过,属于综合派。

天下是由苏区那帮人用枪杆子打下来的,苏区党属于打天下团队。但是这个打天下的团队多半都是在贫寒山沟沟里打仗,在白山黑水里,一手啃馒头一手扛枪,对城市基本上不了解,让他们去管理天下似乎有点强人所难。而白区系统不同,长期在城市从事地下党工作,对城市生活啊、官僚机构呀、管理技巧呀都有一定了解,管理起来比较顺手。不了解也不行啊,要不然怎么搞地下工作,早被抓很多次了。

说白了,当官也是个技术活。能打仗未必能当官,反过来也一样,能当官未必能打仗。

在白区搞过工作人中,除了刘少奇和周恩来之外,当时安子文管人事调动,薄一波管财政,都在要害部门。那帮打天下的人自然不服气:凭啥老子打的天下交给你们来管。

领袖毛泽东一旦流露不满情绪,这个打天下团队就会闻声而得。

实事求是讲,要协调苏区和白区之前的这些分歧几乎是不可能的。刘少奇从实际情况出发,说咱们国家现在很穷,没条件搞社会主义。在苏区相关人士看来就不一样:穷怎了?天下还不是打下?在动员农民搞革命的时候,不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有饭大家吃、搞平等么?

毛泽东的理想就是公平,大家平分土地,把公平推向极端,提出所谓“农村社会主义”。刘少奇极其有预见性的预见到“所谓农村社会主义”行不通。毛批判刘少奇右倾。

然而这是一场不对等的较量,正是因为此时刘少奇和毛泽东还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刘少奇才得以保全。十年之后,刘少奇实力大增,反而输到一无所有,从精神到肉体。这场较量中,高岗代替毛泽东挑战刘少奇。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毛泽东为了刘少奇拿下高岗,可以说相当有趣。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0 22:42:20 +0800 CST  
作者:哇咔咔123 回复日期:2011-12-30 22:46:48  回复

切,你说你草根就是草根啦?证明拿来
我还说你是文革时期的既得利益者呢


朋友,感谢你关注,其实我也希望我是文革记得利用者,呵呵。
本人八零后,祖上八代和官场没有任何关系,信不信由你啦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08:54:00 +0800 CST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我一定尽力更新的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13:56:24 +0800 CST  
高岗的资本

西北王也好,东北王也罢,当年没有领袖毛泽东的信任啥都不是。高岗资本中,最大的一项就是拥有毛泽东的信任。

就在毛泽东在批评刘少奇右倾的时候、批评周恩来乱搞新税制的时候,高岗在东北干得很不错,红红火火的,和领袖思想步调都合拍。对此毛泽东深感欣慰,毛泽东号召大家“向高岗同志学习”。

正因为主席信任,当年五大高人(高岗、邓小平、李富春、习仲勋、饶漱石)高调进京就有——五马进京,一马当马的说法。一马当先的高岗,进京之后任计划委员会主席。这个头衔现在听起来不怎么响亮,但是在当时可是红火一时的。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管很宽,有“经济内阁”之称,委员有陈云、董必武、彭德怀、邓小平、林彪、饶漱石、习仲勋、李先念等重量级人物,搞得周恩来只剩下外交部——只管外交部,能把周恩来逼到这个份上到人也没几个吧。

此时的高主席成了一颗大树,隐隐有了和周恩来刘少奇鼎足而立的态势。到这个时候,毛泽东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了。此时的高岗已经成功牵制了刘少奇和周恩来。如果高岗对政治、对毛泽东知道再多点,就应该罢手,静下心好好干活。那样的话,中国政坛又将是另外一个走势。

毛泽东当时有多器重高岗?根据《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记载如下:
高岗到北京以后,几乎天天与毛泽东见面,颇多交谈。毛泽东对他说过许多“私房话”,把一些绝密的事交给他做,其中不少与刘少奇有关。高岗在反省时说到一些这类“私房话”的内容,如:进城以后,刘少奇没有做什么工作,对毛泽东帮助不大;少奇过去只搞过白区工作,没有建设根据地的经验;少奇没有搞过军队,军队不听他的,不能掌握全局;少奇要架空他毛泽东,许多事情不让他知道,擅自以中央的名义发表讲话、发文件。1953年3月间,高岗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因为刘少奇、杨尚昆等人不经过他就擅发中央文件的“破坏纪律”行为而大发雷霆,深为震惊。
毛泽东说他讨嫌迎送外宾和接递国书之类的事情,他不想当国家主席,只当党的主席,以便专心研究共产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问题。他想让少奇当国家主席,搞荣誉职务,说少奇喜欢那一套(指迎送国宾和接递国书等事务)。
最为火爆的信息:1953年春夏之交,毛泽东给高岗一个绝密任务:命他亲自去查阅东北的敌伪档案,了解20年代刘少奇在奉天(沈阳)被捕后的表现。
毛泽东将如此绝密和重要的事情交给高岗,足以说明他对高岗之信任非同一般。
高岗把查敌挡的事交给张秀山去办,后来给毛泽东送交了一份报告。以后他再未提过此事。时隔14年后,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叛徒”,难道是偶然的吗?

PS:《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的作者赵家梁(1920—2007年),1952年任高岗秘书,1954年任高岗管教组组长,直至高岗自杀身亡。赵家良本是组织上派遣的管教、监视高岗的,后来转变为高岗的同情者、“高饶事件”的怀疑者。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13:57:33 +0800 CST  
高岗的第二项资本——来自军方的支持

和刘少奇一样,高岗崛起于延安整风运动。当时,中共中央设有四个中央局,即:北方局,书记为杨尚昆;南方局,书记为 周恩来;华中局,书记为刘少奇;西北局,书记为高岗。此时高岗在党内的地位,已经是相当显赫了。
在那之后两人却走了不同的路。刘少奇总结了毛泽东思想,一直在党内稳步上升。而高岗的实力转向军方,具体说就是在东北和林彪合作,以及在朝鲜战争和彭德怀合作期间捞取的政治资本。

和军内巨头的关系,特别是和林彪与彭德怀的关系密切,四野时代,和林彪关系配合很好,二人齐心协力,把来自白区的彭真挤下去。抗美援朝时代,高岗给了彭德怀最大限度的支持。有了彭德怀和林彪的支持,高岗底气很足。整个国家都是军人打下来的嘛。战争年代,谁得到军方支持,意味着谁将赢得权力。当时的彭德怀和林彪代表了军方绝大部分势力。

高岗搞串联的那会,彭德怀和林彪都是支持高岗的。只是后来毛的态度转变之后,林彪被迫转变态度。林彪转变态度,高岗认栽。

在毛泽东没有转变态度之前,高岗一直在做美梦。

高岗美梦:此后偌大一个国家,就有我来搞了,想想就觉得高兴啊,就可以像在东北那样吃蜜吃糖搞女人来,哈哈哈。

应该说这是项资本很牛叉的,让高岗显得与众不同。所以高岗很自信。

自信过火意味着自负,以至于同时对刘少奇和周恩来两人同时开火。同时打倒刘少奇和周恩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二人和领袖毛泽东到了水火不容之地步。当时的刘少奇和周恩来,虽然管的事多点,对毛泽东还是毕恭毕敬的,毛一批判立马检讨,还是深刻检讨。所以说高岗的自负相当要命,要自己的命。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14:02:44 +0800 CST  
高岗第三项资本——盟友饶漱石

饶漱石是什么样的人,是个有才能到人,文武全才。和亲密盟友,来自北方泥土里到人才高岗不同,饶漱石是另外一种人才。

一九零三年,饶漱石生于江西临川一位小知识分子家中,上过大学,留学国外,属于党内少有的高等知识分子。高级知识分子到饶漱石同志投身革命运动,搞了一系列到工作,担任一系列职务,取得一系列荣誉。

四一年,经过蒋介石一系列精心策划,新四军主力基本被消灭在皖南山区。刘少奇奉命收拾新四军烂摊子,饶漱石帮了刘少奇很大忙。刘少奇很满意,离开新四军之后,把权力交给了饶漱石。

刘少奇和饶漱石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他们都不是贫农,接受过不错的教育,都到苏联进修过,在白区高过地下党,都曾经被逮捕过,都很有才。刘少奇欣赏饶漱石,提拔饶漱石都有充足的理由。正是刘少奇帮助下,饶漱石得以在新四军中攫取更大权力。

整个解放战争中,陈毅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山东军部,和战役负责人粟裕在一起到时间不足一年,而且军事意见和粟裕常常不一致。相比之下,饶漱石作为粟裕到直系领导,和粟裕非常合拍。粟裕一系列精彩战役,背后都有饶漱石身影。当时人称华东野战军为饶粟大军。伟大到淮海战役中,饶漱石是粟裕第一个支持者,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饶漱石和粟裕共同指挥。这段时间里,饶漱石的才华得到最大程度释放。

从这段经历中,似乎是刘少奇帮助了饶漱石。对此饶漱石非但不感恩,还恨得咬牙切齿,还跟高岗走到一起,决心跟刘少奇作对,为何?因为从始至终,饶漱石对刘少奇都不感冒。从始至终,刘少奇都是饶漱石的领导,从始至终饶漱石都在试图摆脱刘少奇的影子。

二人恩怨可以追溯到地下党时代,话说当年,饶漱石流苏回国搞革命,代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当时刘少奇也在东北,并当选为中共六大中央委员,是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热门人。饶漱石当然想去掉“代”字,成为正牌省委书记。刘少奇是他的最大威胁。果然,最后刘少奇正式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取代了饶漱石。

后来饶漱石到上海做工会工作,担任一系列职务。此时,刘少奇已经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和党团书记,又是饶漱石的顶头上司。饶漱石更不爽了:“刘少奇就是跟我过不去,我搞青年运动,他要掺乎;我改搞工会运动,他又来牵头。”

饶漱石不爽的理由如下:比家境、比学历都不必刘少奇差,凭啥你刘少奇一直压在我头顶上,就因为大几岁吗?

为了对付刘少奇,饶漱石特意向整人专家康生同志打小报告:“刘少奇是个可疑分子。1929年8月10日,满洲省委组织奉天纱厂工人举行罢工,由于混入奸细,满洲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刘少奇等省委负责人也被拘留。但他入狱不到两个月就被释放,其他同志却莫名其妙地遭到处决。当时,很多同志都怀疑刘少奇同敌人做了一笔交易。当然,这有待查证。”三十年后,刘少奇被打倒,罪名就是叛徒内奸。

皖南事变,饶漱石认为应该轮到自己当老大了,结果中央又派刘少奇重整新四军,结果刘少奇又成了饶漱石“领导”,饶漱石当然很生气,曰:“我这一辈子算倒了血霉了,总也摆脱不了刘少奇的阴影。”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去调查,饶漱石再次搞了刘少奇的状,说刘少奇不敢打仗,怕死,生活腐化,打老婆等等,总之刘少奇是小人。

等到刘少奇调回中央,又强调新四军应该以陈毅为核心。饶漱石气得直跺脚。当然后来饶漱石凭借自己的能耐在新四军中干出一番事业。可是五马进京中,饶漱石虽然任组织部长,仍然是刘少奇的部下。了解这一段故事,就能知晓饶漱石为啥不跟随“白区党正确代表”刘少奇,而选择和高岗一起推倒刘少奇了。因为在饶漱石眼中,刘少奇根本就代表不了白区党,至少代表不了他饶漱石。

高岗选择饶漱石一起干,完全是找对人了。有了同样白区出身、实力强劲的饶漱石同志的鼎力支持,高岗可以说如虎添翼。二人本想大展宏图,没想到中途折翼,一同跌入深渊。高岗自杀了,倒也干脆,活着的饶漱石就苦了,先是告饶死亡联盟,接着牵扯到潘汉年的案子里,好不容易把牢底坐穿,出狱碰到文化大革命,终于死在狱中。

只从五马进京,有才的饶漱石再也没机会发挥自己到才华,一代英才竟然在牢狱中消磨掉时光,可悲不!?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14:07:02 +0800 CST  
作者:天岳散人 回复日期:2011-12-31 09:00:21  回复

马上得天下可以,马上能治天下吗?纵观老毛在49年后之所为如同脱缰之野马,治国如同在搞游击战,把好好一个局面弄得要死不得活,所以说58年他全退下来不搞终身制,那么他今天的名声就好太多了

——————————————————————
先生说得对,应该说58年还是晚了一点,那时候反右倾已经返了,大跃进已经起来了,打饥荒即将到来。
站在现在立场上看,如果在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那会,多制定一些法律,把各行业规范一下,那么毛泽东的成就将更大。这是后人看法。只不过当时的毛泽东很难看到这一点。
对比一下毛泽东和乔治华盛顿,二人在中美两国地位相似。但是毛泽东面临的困难更大一些。华盛顿缔造美国之后就完成了自身使命。因为当时的美国民众经历过欧洲近代思想和科学洗礼。当时的中国民众在这方面就差很多。正是这种差距,造成了后来一系列后果。这个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说一说的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14:19:04 +0800 CST  
作者:天岳散人 回复日期:2011-12-31 14:25:25  回复

五马进京,一马当先,高岗本是优良股。就是得意得太过头了,太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论到斗争和整人老毛可是宗师级别,伴君如伴虎都来不及,怎么能往老虎头上去拔毛,这不是找死吗。

__________________
然也
毛当时只是用高来牵制刘周,高误解了毛的意图,以为毛想用自己取代他们,才有了后来那些看似不合时宜之举动。
个人认为,54年局势还是很不错的,54年的毛,还是一心想把建设搞好的。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14:44:47 +0800 CST  
作者:钢甲熊虱 回复日期:2011-12-31 12:57:12  回复

@天岳散人 2011-12-31 09:00:21
马上得天下可以,马上能治天下吗?纵观老毛在49年后之所为如同脱缰之野马,治国如同在搞游击战,把好好一个局面弄得要死不得活,所以说58年他全退下来不搞终身制,那么他今天的名声就好太多了
-----------------------------
@钢甲熊虱 2011-12-31 10:46:16
很多记载说过老毛建国不久就想退居二线了,但是各种原因使其没能退下来。具体什么原因,我们可能谁都说不清楚。
不过,孙中山退得够早,结果呢?军阀割据了……
老毛借鉴孙中山,有何不可?
-----------------------------
@天岳散人 2011-12-31 11:02:14
退居二线可不是裸退,那是在垂帘听政。孙中山那是乱世的做法,老毛当时天下基本安定,情况不同
-----------------------------
@钢甲熊虱 2011-12-31 11:23:31
建国初期,天下并不安定啊,国内外都是不安定的。局势可比老孙时期麻烦啊。
其实,作为平民思维,也可以解释老毛为何退不下来。很多中国人总是希望有个神仙来庇护自己,所以无论办什么事都不动脑子,只要去求神拜神就可以了。可惜,从来就没有过这个神。
有一些伟人,大概是光辉太大了吧,就会被人们当成活着的神来供奉。任何事都去找这个“真神”。
诚然,老毛早早退下来,自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不会有任何...........
-----------------------------
@薰衣草的愤怒 2011-12-31 12:18:56
的确,问题不在毛身上,而在民族文化上。
-----------------------------
老毛似乎也看到这点了,于是教人们敢于“与天斗、与地斗”,不信龙王、不信玉皇。他试图改变人们的某些文化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都是明理之人,谢谢你们,给了我继续的动力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19:33:04 +0800 CST  
高岗在行动——阴谋部分


高岗同志要天战刘少奇和周恩来,但不会直接说现在你二老到一旁歇歇,这个位置由我高岗来搞,他不会那样。那是小孩子到游戏。政治游戏要更为高明。高岗同志见了刘少奇或周恩来,依然微笑和蔼的祝对方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说到底政治斗争是一种理智而隐忍的游戏。要玩这种游戏需要极大到耐心和巧妙到智慧。讲究无声无息之中搬掉敌人。这种游戏到最高境界是把敌人卖了还要敌人数数钱。

其实高岗的动作分两部分,阴阳两手,也就是阴谋和阳谋。

阴的一手就是背后拉人,拉一些大人物,具体说就是计划委员会的那些人。
该拉哪些人,高岗心里有本帐。当时全国六大局,把这些大局的头头拉过来,就能形成地方包围中央之势,胜算更大。

东北局,高岗本人,自己当然要帮助自己。

华东局,饶漱石,高岗到主要盟友。饶漱石决定跟着高刚同志走。

中南局林彪和西北局彭德怀,二人跟高岗的关系远比和刘少奇亲密,战友上台当然好办事嘛,而且高大麻子还算痛快人,没那么多弯弯绕,支持或默认就是了。对于二位政治水平不怎么样的军人来讲,如此选择无可厚非。他们二位对刘少奇一向不怎么感冒,就算不支持高岗也不会支持刘少奇。

华北嘛,是刘少奇、薄一波的根据地,打不进去,干脆放弃算了。

就剩下西南了。西南局,邓小平。

只要再把邓小平给拉过来,那么离胜利又近一步。按照高岗同志苏区党和白区党到分法,邓小平是标准到苏区党,拉过来应该没有问题的。所以高高兴兴到找邓小平了。好梦重来最易醒。当高岗梦想搞定邓小平的时候,也就是梦碎之时。

高岗这一路拉人,拉到陈云和邓小平那里碰了钉子。

陈邓二人都是有政治头脑的人,政治敏感性上远远胜过林彪和彭德怀,这也正是二人能够躲过那一波波斗争,最后终于在毛泽东离开之后主导中国政坛的原因。

高岗先后拜访了陈云邓小平二人。

高岗和陈云是老战友,在延安就相识,抗战结束后一起去东北,关系不错。对于陈云,高岗自认为还是很有把握的。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栽在陈云那里。

高岗跑过去跟陈云聊了聊天,大概意思,我们联手压制刘少奇,他根本不行,伟大领袖已经不要他了,咱们好好合作等等。具体情况现在还不清楚,据高岗夫人说,陈云背叛了高岗;据陈云说,是高岗封官许愿什么的。

随后邓陈二公直接去了领袖那里揭发了高岗的行为,高岗命运就此转变。

应该说陈邓二人都是成熟的政治家。所谓成熟的政治家,就是鸭子煮熟了再吃。你高岗画饼充饥,哄哄林彪彭德怀那些政治脑袋比较欠缺的军人就可以了,不要关公门前耍大刀,班门弄斧啊。要玩也玩点高明的。

这是阴的一手。这一手就是高岗现在的主要罪证:破坏党纪国法。当年打倒高岗到可不止这些罪名,这些罪名并不足以致命,也不足以让高岗自杀。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22:35:50 +0800 CST  
高岗在行动——阳谋。


所谓阴谋,就是背后小动作,见不得光。

所谓阳谋,就是光明正大的手段。所谓光明正大,也就是放胆进攻,仍然是内部争权夺利,也就是内斗。

暗地里拉人只是积蓄力量,力量储备差不多了就能进攻了。进攻也需要突破口,高岗的突破口就是薄一波和安子文。

高岗希望通过打击薄一波和安子文达到供倒刘少奇和周恩来的目的。高岗认为,薄一波和安子文就是刘周的软肋所在。因为他们确实各有各的问题。对高岗来讲,他们是个机会。当然咯,机会也意味着陷阱。机会和陷阱,往往就在一瞬间。高岗放胆进攻薄一波和安子文,最后却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22:42:13 +0800 CST  
批薄射刘

薄一波,长寿翁,生于一九零八年,卒于二零零七年,享年九十九岁。薄老非但长寿,而且命硬,白色恐怖时代数次被捕入狱且完好无损,建国后官至副总理。

薄一波,山西人,善理财,建国后身居财政部长,刘少奇忠实的追随者。

财政部长干嘛到呢,通俗一点说就是管钱的。要管钱怎么收或怎么花。偌大一个国家,很多地方要收钱,收了钱怎么花,都需要财政部长操心摆平的,出了问题吃不了兜子走。薄一波恰好长新税制问题上兜子走了一回。

所谓税制,就是收钱,收谁到钱,钱怎么收。所谓新税制,就是把旧税改一改。就税制偏向保护国有企业。经过三年的发展,国有企业已经壮大,此时的私有企业面临困难,和一系列私人老板会谈之后,周恩来和薄一波决定改变这个状况,决定平等收税,保护私人企业。这事用现在眼观来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刚刚建立,是要消灭私有制的,现在要保护私有制肯定很难。

这样大问题本来应该由大家讨论,最后由最高领袖拍板的。偏偏这次干得很仓促,仓促制定政策,仓促实施,许多高层人物通过人民日报才知晓。其他人也就算了,身为国家主席和党主席的毛泽东不知道,很生气。毛泽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首先上周恩来反复解释道歉,然后是薄一波挨批。

这么好到机会,高岗同志自然不会放过,就和亲密战友饶漱石一道狠批薄部长,并且给薄一波送上一顶霸气十足的帽子——财霸。然而财霸这帽子看起来很可恶,应经不适应新时代的斗争。毕竟都解放了,不比解放前都财主,财霸——这顶帽子已经老土过时了,明显杀伤力不足,和 “篡党夺权”“里通外国”之类的高级货根本就不能比。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22:43:38 +0800 CST  
讨安伐刘


高岗的胃口是很大的,仅仅一个薄一波上不够到,还需要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安子文。

安子文,生于一九零九,卒于一九八零年。

高岗活动年代,安子文职称是中组部副部长,部长恰好就是饶漱石。安子文卷入高岗事件,是因为一份神秘的八大政治局名单。这个名单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有财政部的薄一波,而没有威震天下的林彪。高岗抓住这一点向安子文进攻。

前面说了,薄一波也是个牛人,在白区干了很多事,建国后任财政部长。但是和林彪比起来,吨位还差了很多。林彪是谁啊,在打天下到年代,林彪可是影响局势的决定性筹码之一。虽然解放战争后期,林彪身体不咋样,作为四大野战军战功规模最大到四野旗帜,毛泽东心腹爱将,进入政治局总不过分吧。

把薄一波放在政治局之外,薄一波还是财政部长,还能继续正常工作。把林彪给漏了,就算林彪自己不吭声,四野下面那群人能服气?政治嘛,讲的就是平衡和稀泥。不能和稀泥的政治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从当时局势来看,安子文这份八大政治局名单不但没能平衡各方面势力,反而惹出乱子。

安子文这份名单怎么出炉的呢,有一种可能,就是安子文头脑发热,私下搞了这样一份名单给毛泽东。这种可能性不大。安子文只是组织部副部长,如果自己私下搞名单,按照程序,应该让正部长饶漱石知晓。饶并不知晓。除了精神不正常找不到其他解释。

那就是背后有人授意了。当时政治局中,恰在毛泽东和高岗之间的实权派只有两个人,刘少奇和周恩来。周恩来已经被新税制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检讨呢,可没空再搞啥政治局名单。那就剩一个人了,刘少奇。

刘少奇最有可能。

为啥是刘少奇?理由太多了。高岗,以及支持高岗的那些人认定是刘少奇的主意。

高岗准备抓住这事做文章,到处散布这份名单,某种程度上,高岗成功了。这一招不仅换来了林彪到支持,同时惹得打天下的那群人大怒,纷纷批判薄一波。有些人说话比高岗还激烈。比如谭震林说主席有大权旁落的危险,白区党要夺主席的权,现在情况很危险。

批薄会议期间,林彪在西山养病,大家由高岗领衔一块去看望林彪,阵势浩大。啥意思呢?无非向刘少奇示威:你那名单上不是有薄无林吗,我们偏支持林彪。重工业部长王鹤寿在西山上讲,林总看问题就是准,他讲:现在有白区党人篡夺中央权力的危险。谭震林也讲,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司令部,一个是以白区党为首的司令部,两个司令部的斗争,主席有被架空的危险。诸如此类到讲话表示会议斗争气氛非常紧张。

当年薄一波也好,安子文也罢,中央还是小官,不值得高岗耗费如此力气。

高岗同志所以如此卖力,希望通过抨击薄一波继和安子文把战火引到刘少奇身上。只要把战火烧到刘少奇身上,就有可能把刘少奇烧掉。

看看这两手,哪像搞政治斗争,简直在敌后和敌人作战。有了攻击对象之后,到后方放手发动群众搞策应,然后军队侧面迂回进攻,一举拿下。还是军人那一套,而且不择手段到连累领袖,不遭殃才怪了。

都啥年代了,都和平建设了,还搞这一手。

所以这个美好愿望始终没达成。非但没烧到刘少奇,把自己给烧了。因为伟大领袖毛泽东要对他自己到忠实粉丝高岗动手了。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22:53:40 +0800 CST  

当年高岗同志的胃口是很大的,仅仅一个薄一波上不够到,还需要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安子文。

安子文,生于一九零九,卒于一九八零年。

高岗活动年代,安子文职称是中组部副部长,部长恰好就是饶漱石。安子文卷入高岗事件,是因为一份神秘的八大政治局名单。这个名单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有财政部的薄一波,而没有威震天下的林彪。高岗抓住这一点向安子文进攻。

前面说了,薄一波也是个牛人,在白区干了很多事,建国后任财政部长。但是和林彪比起来,吨位还差了很多。林彪是谁啊,在打天下到年代,林彪可是影响局势的决定性筹码之一。虽然解放战争后期,林彪身体不咋样,作为四大野战军战功规模最大到四野旗帜,毛泽东心腹爱将,进入政治局总不过分吧。

把薄一波放在政治局之外,薄一波还是财政部长,还能继续正常工作。把林彪给漏了,就算林彪自己不吭声,四野下面那群人能服气?政治嘛,讲的就是平衡和稀泥。不能和稀泥的政治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从当时局势来看,安子文这份八大政治局名单不但没能平衡各方面势力,反而惹出乱子。

安子文这份名单怎么出炉的呢,有一种可能,就是安子文头脑发热,私下搞了这样一份名单给毛泽东。这种可能性不大。安子文只是组织部副部长,如果自己私下搞名单,按照程序,应该让正部长饶漱石知晓。饶并不知晓。除了精神不正常找不到其他解释。

那就是背后有人授意了。当时政治局中,恰在毛泽东和高岗之间的实权派只有两个人,刘少奇和周恩来。周恩来已经被新税制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检讨呢,可没空再搞啥政治局名单。那就剩一个人了,刘少奇。刘少奇最有可能。

理由太多了。高岗,以及支持高岗的那些人认定是刘少奇的主意。

高岗准备抓住这事做文章,到处散布这份名单,某种程度上,高岗成功了。这一招不仅换来了林彪到支持,同时惹得打天下的那群人大怒,纷纷批判薄一波。有些人说话比高岗还激烈。比如谭震林说主席有大权旁落的危险,白区党要夺主席的权,现在情况很危险。

批薄会议期间,林彪在西山养病,大家由高岗领衔一块去看望林彪,阵势浩大。啥意思呢?无非向刘少奇示威:你那名单上不是有薄无林吗,我们偏支持林彪。重工业部长王鹤寿在西山上讲,林总看问题就是准,他讲:现在有白区党人篡夺中央权力的危险。谭震林也讲,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司令部,一个是以白区党为首的司令部,两个司令部的斗争,主席有被架空的危险。诸如此类到讲话表示会议斗争气氛非常紧张。

当年薄一波也好,安子文也罢,中央还是小官,不值得高岗耗费如此力气。

高岗同志所以如此卖力,希望通过抨击薄一波继和安子文把战火引到刘少奇身上。只要把战火烧到刘少奇身上,就有可能把刘少奇烧掉。

看看这两手,哪像搞政治斗争,简直在敌后和敌人作战。有了攻击对象之后,到后方放手发动群众搞策应,然后军队侧面迂回进攻,一举拿下。还是军人那一套,而且不择手段到连累领袖,不遭殃才怪了。

都啥年代了,都和平建设了,还搞这一手。

所以这个美好愿望始终没达成。非但没烧到刘少奇,把自己给烧了。因为伟大领袖毛泽东要对他自己到忠实粉丝高岗动手了。




PS;非常感谢各位看管回帖,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请你们在多给点动力吧!
呵呵呵……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1-12-31 22:58:47 +0800 CST  
毛泽东的转变

毛泽东对高岗动手,原因很简单,高岗出轨了,超出了毛泽东划定的界限。

毛泽东器重高岗、提拔高岗是为了牵制刘少奇和周恩来,目的已经达到了。高岗已经拿到很多权利,他的计划委员会能管的事比周恩来还多。按照毛泽东的设想,高岗应该收敛一下,好好干活了。干出成绩再说。毕竟要从伟大领袖手里要东西,首先要证明你自己的实力,用你自己的实力去争,而不是要领袖白送。周恩来和刘少奇也是久经考验的,也是通过自己实力挣来的,不是领袖给的。

进京后的高岗相当于得到一个机会,得到一个和刘少奇和周恩来差不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好好干活公平竞争,谁干得好谁上。没有成绩就想从领袖那里要权利,你当毛泽东是谁,是拿着糖果的街头大妈啊!

如果高岗就此埋头苦干,干出成绩真的取代刘少奇也不一定。可是高岗的斗争水平还停留在军事战争阶段,以为可以一鼓作气拿下,以为毛泽东的目标仅仅是拿下刘少奇和周恩来,却不知道毛泽东的真正目的是让三个人相互制约,好好帮助自己搞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给过高岗机会,很多时候轻轻点过高岗,高岗依然是牛脾气,依然硬干。比方说在安子文拟定的政治局名单上,毛泽东应该知道是咋回事,却没有追查。高岗依然咬住不放。非但咬住不放,借休假之际到处散布,从北京到杭州到广州,以便煽动军队干部对白区干部的怨恨。散布到广州叶剑英那里,叶剑英连忙跑到北京问毛泽东是怎么回事。毛泽东惊讶反问,你咋知道?

那份名单是毛泽东亲自给高岗看的,连朱德都不知道,属于绝密。高岗这么一路散布,相当于把领袖天机给泄露出来。要知道最高领袖那是永远公平公正白璧无瑕的,高岗这么干实际往领袖身上泼泥水。好啊,高岗,你胆子未免太大了一点。

高岗这么干,除了表明其政治上不成熟之外,只能有一个结果,找死。

非但如此,当高岗再次面见毛泽东。毛泽东询问名单扩散的事,高岗也不敢承认错误,而是推脱责任。这态度和刘少奇周恩来形成鲜明对比。不管是刘少奇还是周恩来,只要毛泽东一有意见,二人立马检讨,自我批评,态度好到不能再好。这不,周恩来还在为新税制问题不停检讨呢。这个高岗,还没有上位就如此,有朝一日大权独揽,会比刘周更好?

直到此时,高岗仍然不知道收敛,本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继续自己的“批薄射刘”和“讨安伐刘”的伟大事业。这一次他终于装上了南墙,只是已经没有回头机会了。

毛泽东先把揭发了高岗的邓小平和陈云搬回来替薄一波解围,随即亲自出马。毛说:“我现在感觉,北京城里有两个司令部:一个司令部就是我们这些人的,包括少奇、恩来、老总、陈云、小平等人在内的这个司令部刮阳风、烧阳火;第二个司令部呢,就是那么几个人组织的,就叫地下司令部,也刮一种风,烧一种火,叫刮阴风,烧阴火。这两个司令部现在是颐年堂门可罗雀,东交民巷车水马龙。我在北京,还没死,饶漱石有事不找我,找其他人,有事不请示中央,请示有的人,什么圈圈、摊摊的,什么自首叛变的,乱了阵脚,唯恐天下不乱,唯恐乱的不彻底,想乱中夺权,想浑水摸鱼。”

领袖改变立场,高岗知道自己完了,为了挽回局势,写信求见毛泽东。毛泽东不见他,还把他写的信给其他同志传阅一下,以示自己和高岗从来没有关系。
有人还想把事情往林彪身上扯。毛泽东制止了。

毛终究没有动彭德怀和林彪。彭德怀刚刚从打完朝鲜战争,威望正隆,这时候拿下来恐怕不是时机。至于林彪,呵呵,毛泽东会为了刘少奇等人把林彪拿下?别扯了。

毛泽东为啥在高岗这事上反戈一击?五年之后,在庐山对彭德怀同样反戈一击。个中原因就一个,刘少奇。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2-01-01 09:48:06 +0800 CST  
由高岗开启的潘多拉魔盒


高岗案件,应该是新中国历史上最铁的铁案之一,除了林彪和江青,估计没有其他案件比高岗案更铁了。高岗真的就十恶不赦么,在我看来,比起大跃进时代把各自管辖区内的同胞饿死一大堆的各位封疆大吏,高岗还是一个好同志,至少没有伤害百姓。

在翻案风盛行的时代,高岗的案子没能翻,很大原因在主政者身上。在毛泽东时代,是不可能翻案的。毛泽东时代的案子,基本上没有彻底翻案的。即使毛泽东说过要给贺龙翻案,也没彻底翻。高岗的案子是毛泽东亲手定下的,当然更不会翻。

那个年代,毛泽东手下人才济济,只是很多人都是偏科,要么能打仗不能治国,要么能治国不能打仗。也找不到几个能在文韬武略方面胜过高岗之人。即使高岗死了,毛泽东仍然怀念高岗,直到十年之后还在念叨说高岗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搞死的。然而毛泽东依然亲手定下高岗案——反党搞分裂。为什么?恨。

毛泽东痛恨高岗不理解自己,痛恨他的自杀。高岗自杀在当时震动很大。高岗是立过大功的人。很多人的记忆中,高岗还是那个威风凛凛的东北王,还是那个一马当先的牛人,怎么一转眼就自杀了?很奇怪呀。毛泽东为了维护中央的光辉形象,当然不能说高岗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在跟刘少奇斗争中失败了、由于斗争很激烈、承受不了压力自杀了,只能说高岗同志是坏人,想要分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想要出卖咱们可爱的祖国。

然而高岗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不管啥样罪名都无所谓了。毛泽东定罪高岗并不是要对死去的高岗怎么样,而是为了敲打其他那些活着的人——老实点,不要学高岗,不然的话就是死了也要遗臭万年。所以后来的彭德怀等人,都保证,不论发生什么事坚决不自杀。这个保证一方面起到自我保护之作用。退一万步讲,万一给人害了,也不至于落到高岗那般地步。所以毛泽东对高岗很纠结,一方面念叨高岗的才能,有必须亲手把他钉在耻辱柱上。

后来第二代核心时代,连李井泉、吴芝圃都给平反了,就是不给高岗平反。个中原因吗,只能用私人恩怨来解释了。高岗搞阴谋的事,就是邓和陈向毛揭发的。批判高岗,邓也出了大力气。所以他不平。凡是邓参与的案件,一律难以平反,后来的刘伯承和粟裕案件,也有邓的参与,二人均未能生前彻底平反。也许这就是所谓政治斗争吧。邓小平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的魄力和胸怀都没话说,但是在政治斗争中,依然不能免俗。

虽然高岗事件和后来庐山事件以及其后的历次斗争没法比。然而高岗事件堪称潘多拉魔盒,开启建国之后党内斗争之先河,影响极为恶劣。

所谓党内斗争,也就是内斗。

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内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庞大的市场。从皇帝消灭蚩尤到今天大大小小的企业,内斗似乎无处不在。

毛泽东缔造的中国共产党在很多方面抛开了传统,然而在内斗这一块,依然把那“光辉”传统继承下来,而且有越演越烈。也许“内斗”本身就是一个怪胎,连毛泽东也无法消除吧。毛泽东本意让高岗和刘少奇与周恩来形成一个铁三角。在这个铁三角中,高岗代表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用另一种方式提供补充。大家一道好好干活,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没想到一番苦心演变成一场内部消耗战。

更为可怕的是,高岗这出戏一上映,彻底点燃了斗争火苗。党内巨头和军内巨头为了国家行政理念开始你死我活的较量,直到数十年之后,大家各自尘归尘土归土方才罢休。

高岗死后四年,反教条。期间伴随了反右倾和大跃进。
又一年,庐山事件。
接下来三年,是大饥荒,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三年。
大饥荒刚过,七千人大会上毛刘对抗。
接下来便是文革序幕——四清。
然后是文革。
这一连串的折腾,真想象不到,除了中国还有那个国家受得了。
唉,可怜的祖国。





ps:列位看官新年快乐呵!
祝各位新的一年事业有成,合家欢乐,幸福安康!
非常感谢各位忙里偷闲看这篇文章。
楼主 虚声  发布于 2012-01-01 19:49:00 +0800 CST  

楼主:虚声

字数:58419

发表时间:2011-12-31 06: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2 20:11:01 +0800 CST

评论数:1427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