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020


1、 西腊神话和传说
(德)施瓦布著 楚图南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希腊文明,二是基督教文明,前者成就了人的性情的发展,后者给人的灵魂找到了皈依。这个观点很多人认同。其实人本身性情的健康发展和灵魂的皈依对于力争美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人的性情得到健康发展、真诚呵护,人才能够领略生命的魅力,否则生何可恋?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也只有灵魂有所归属,人才能够把自己从比如动物的纯自然属性中摆脱出来,有资格居于万物之灵的地位,否则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任何文明中健康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等,都只有向着这个一体两面的目标发展,才符合人在此世的目的。否则,就是愚蠢的、邪恶的。
神话虽然蒙昧而模糊,但蕴含着人最初的心性、智慧,记录着人之初的历史,任何一民族之文明之后的五花八门灿烂辉煌,其源头都在此民族最初的神话和传说中,可能之后会受到突发或外来因素之影响,但是最初的那种品性、本质几乎不可能发生改变,并在之后吸收的种种新元素中继续彰显存在。比如日本文化,被认为先后受到中国、西方文化的影响至深,但是细致了解下去,他们本民族的传统始终没有中断,至今在他们生活的细节之中,及对外来文化的运用模式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这是好的例子。不好的例子比如中国,七八十年来,一种不仅蔑视和戕害中国传统文明中优秀基因并且仇视全世界文明优秀传统的意识持续发威,导致了当下中国文明倒退、世情恶劣、病毒肆虐。
希腊神话的中的神是有七情六欲的,希腊神话中的人是有着担当和勇猛的,所有被人们传颂着的英雄,都兼具着人的健康情性和神的魄力和胸怀,这是人发展的理想。不难看出,西腊文明、西方文明就是从这里起步,虽然经历过种种挫折,但是这个方向始终未变。一种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给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许多崭新的更好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文艺复兴其实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对希腊文明中的优秀基因的重新认识和再利用,这本书可以是这种观点的有力佐证。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最为著名的最能够唤起人性复苏的伟大作品,统统能够在希腊神话与传说中找到鲜明呼应和最佳诠释。阅读的过程中,米开朗琪罗敲打出的俊伟人体、拉斐尔描绘出的多彩世界、达芬奇涂抹出的温柔面庞时不时跃然闪现在眼前。其实至今,许多西方文艺学术的主题、创作灵感都源于此,《王子复仇记》与阿伽门农的悲剧何其相似,《尤利西斯》《阿特拉斯耸耸肩》《星球大战》《权力的游戏》中有赫拉克勒斯、普罗米修斯、奥德赛、阿喀琉斯闪烁的身影。
爱恨情仇主导着人,探险、远征、回归、奋争是爱恨情仇的外化行动,它们里应外合塑造着人,这里面有着无限的魅力、无奈的局限,然而就是这种魅力和局限成就了和诠释了人的伟大。纵观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历次跃进无不来源于对人的充满无限魅力和局限的解放和发展,同样,历次劫难也无不来源于对这种魅力的戕害和对那种局限的阴险利用。
这是一本值得再读的书。虽然通过一些西方典籍的附注,也可以了解一些希腊神话和传说的信息,也可以发现希腊神话与传说对西方文明内容影响的线索,但以我此次阅读的感受来说,完整的了解希腊神话和传说所获得的强烈感受和体会,远远不是几条附注所能够比拟的。对西方文艺学术有兴趣的人,此书或曰此类书不可不读,此类书是进入西方文明世界的必备钥匙。楚图南的翻译也不错。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3-01 12:03:44 +0800 CST  
@ShandyTristram 2020-03-01 23:41:41
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总让人分不清,比如尤利西斯和奥德修斯是同一个故事吧?我的大致印象:男神们总是饱暖思淫欲,女神们总是嫉妒加报复。还有,这些神话故事很血腥,当然圣经也很暴力。
-----------------------------
罗马神话深受希腊神话影响,朱庇特就是宙斯,尤利西斯就是奥德赛,维纳斯就是阿佛洛狄忒。饱暖思淫欲比阳痿强,嫉妒、报复比绿茶婊强。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3-02 11:48:35 +0800 CST  

2、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选
中华书局



如今中文的写作当然都是白话文,白话词句一则来源于生活语言,但是也来源于传统古文,我们所使用的诸多字、词、语汇都脱胎于古文,所写出语句的结构、节奏、色彩、情感都还深受古文的影响,许多具体词句都包含着多个多层次蕴意,这些蕴意的产生都铭刻着历史的记忆和信息,如何在行文中恰当的嵌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这其中的历史记忆和信息了解多少,而这种记忆和信息就表现在历代的古文中。当下很多作家,包括一些名家,文字多不耐读,语言毫无美感,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继承中国文字在几千年的古文写作中所形成的美学传统和技艺,甚至对具体词句的理解产生偏差,造成表达不准确。这尤其在散文作家中表现最为突出,相对于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创作发挥空间其实是很小的,如果在语言上也不高明,就太过露怯了。
《古文观止》的选文还是遵循 “文以载道”的标准,虽然过于正统,但却很好的反应了中国主流文字、文学发展的脉络,呈现了中国写作传统的发展变化、优秀成果,对于中文读者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中文作者写作的启发是绝对必不可少的。
但是《古文观止》对于当代读者的意义却不止于此,因为选文的正统性,这部时间跨度将近两千年的文选其实也隐含了中国社会、政治、学术、伦理、道德在相应时段内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一部中国两千年来社会、政治、学术、伦理、道德的微观历史文丛,所以对这本书的阅读,所收获的何止于文学?此书在古代是一本基础教育参考书,但是如今应该成为当代中国人国民必读书目。
从司马公开始到北宋,是中国文章的辉煌期,之前的文章多数质胜于文,之后的文章文胜于质或竟无质无文,文风的变化与一国一民族的兴衰真真是互为表里。《报任安书》中冤、愤、忍、奋渗透于字字句句之中,任一稍有人生阅历、经历了一些坎坷的人,读了而不能为之感奋的话,也是白活了。其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还少了一个维度,就是司马迁把自身的人生感悟也融合了进去,缺了这一味,调和不出伟大的《史记》。《史记》也是一部“人”之书,从《报任安书》中足见端倪,“太史公曰”有识也有情有性。
前两天看到一个朗诵《阿房宫赋》的视频,声音浑厚、情绪饱满,只是表演性过强了些,不过已经很不错了。当时我自己读到“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时,不由想:这说的谁啊?!
韩愈文法严禁,但太过正经,总是端着一张面孔说话,不自在,《祭十二郎文》是难得真情胜过道义的文章;柳宗元有才气,他的山水文章对于之后中国文学的影响确实大大的,至今犹见,但是感觉这人可能属于遇事经常想不开型的,怨气太重;欧阳修不愧一代文宗,自己写得好,还挖掘出苏轼、曾巩、柳宗元,但是文章虽然华丽而过于流畅了些,我觉得写文章有时候行文不能太顺溜,王安石的好处是废话少,文字利落但并不干枯,最喜欢苏轼,有才气有识见,穿梭于虚实幽明天地间,潇洒豁达,但是此类文好看不好学,没有那个学识、才力做底子,必然流于轻浮,就像现在很多人写散文学周作人、汪曾祺,徒然把自己弄得装逼扯淡、鸡零狗碎。此书中收入司马迁、苏轼的文章最多,确实有道理。
《滕王阁序》虽然华彩四溢,但是现在读不免也就觉得年轻人太张狂。一般都认为江南人柔弱,其实不然,江南人硬起来一点儿也不含糊,满清入关,不费吹灰之力圈占江北,而征服长江以南整整用了十九年,大名鼎鼎的张煌言就是一块响当当的硬骨头,张溥这篇《五人墓碑记》乃是先声。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3-02 11:50:14 +0800 CST  
3、 伊利亚特
(古希腊)荷马著 罗念生、王焕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神的介入增加了一个叙述维度,豁然开阔了整个故事空间,奠定了这部史诗的基础。对神的膜拜其实就是对人的命定的无奈默认,然而可贵的是,在知道自身无法摆脱命定的情况下,人仍然选择了奋争,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人之伟大,就是命定之下人之前途的希望,为人在无穷神力的缝隙中获得了一个狭小的自尊的空间。
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都是自私的,拥有庞大力量的人的自私只能造成血流成河。这部史诗或者可以有另一个更加贴切的名字:阿喀琉斯的愤怒。他的第一次愤怒造成了希腊人的惨败,他的第二次愤怒给特洛伊人造成了悲哀。这种可怕的力量和无羁的行为对神、对人间都造成了冒犯,他的悲剧是必然的。不由想到了孙悟空,截止被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和阿喀琉斯是同一的,然而之后孙大圣却神奇的走上了自赎之路,这就是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区别。孙悟空复活了,中国文化中生命个体的尊严消亡了;阿喀琉斯死了,希腊文明中个体生命的尊严得到了赞扬和树立。
或许是那个简单的世界中人们单调的生活状态养成了人的耐心,所以故事的叙述在现在的人看来不免缓慢、琐碎甚至重复,然而这却也并不是完全不必要的,那种叙述方式其实蕴含着那个时代的人对世界的感触方式、交流方式,在这样的叙述中,人与自然最淳朴的关系得到展现,甚至可以从中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类文明与自然世界联系的细微之处。古代中国没有出现过这样磅礴的叙事,长篇小说的出现已经是另一个时代的事情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神早早在中国文化中退到了角落,而神的身上却偏偏蕴含着那么多自然的信息和力量,甚至人最淳朴的感情和智慧。神的过早退位限制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空间,仅仅局限于此世的视野是成就不了长河一般的叙述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是个省事的处理方式,把事情简化了,容易上手了,然而同时也撇除了很多养料,葬送了很多可能。我们就只能拥有《三国》《封神》《西游》打打杀杀的暴力、尔虞我诈的智谋,却无缘发现和欣赏人的价值的另一种呈现可能。
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提供一种开人心目的世界观,也总是能够揭示出人生命的本质,呈现出人的价值和可贵。勇猛与担当、力量与爱恨,是这部史诗的主题,也是人在此世的尊严。
这个版本据说直接译自古希腊文,所以一点儿也不奇怪缺乏我们现如今已经非常适应并已经把它作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所谓文采,有些地方甚至可说枯燥,但是这种枯燥可能是保存那种粗犷风格的方式之一,或许可以把语言加工得更赏心悦目一些,但真的那样,个人倒觉得可能会失去那种淳朴之美。
前几天看了皮特主演的《特洛伊》,战争场面拍得挺好,整片观赏效果颇强,但是主要情节、人物命运改得面目全非,推动故事发展的阿喀琉斯与女巫的情感发生与发展简直莫名其妙,阿伽门农竟被女巫刺死了,倒是省了在家里苦苦等着宰他的老婆和小弟的事,更可笑的是,阿喀琉斯竟然死于小贱男帕里斯之手!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3-03 12:23:27 +0800 CST  

4、 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撰
中华书局



很多人喜欢把此书和《聊斋志异》并提,其实二者的区别是巨大的。《聊斋志异》是纯粹的古典小说,是文学作品,此书虽然借用了小说的一些写法,但根本上还是笔记体,叙述手法单一、结构简单,更有不少纯粹是社会风土的记录、名物考证、学理阐述,作者的议论所占篇幅甚大,他写此书的目的真正如他学生所说是“义存劝戒”,虽然不少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都这么标榜自己的写作意图,但无疑在这本书里,是少见的名符其实。
《聊斋》是同情,关注的是人的天然情性,而此书是教化,更着重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去抑扬人物。《聊斋》中的狐鬼是各阶层活生生的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化身,此书中的狐鬼却许多满腹经纶、张口就是道德文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蒲、纪二位社会身份不同,所招来的狐鬼果然就不同啊!也是滑稽。二者在文学上的成就,根本没法比。
此书的独特价值有三:一是记录了许多当时社会的风土民情、习俗风物、学界动态,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二是有些记录涉及到纪晓岚的生平和家事,对于了解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颇具价值,以前有几部关于纪晓岚的电视剧挺火,主创人员应该是阅读参考过此书的吧;三是纪晓岚虽然说这本书是晚年消遣之作,但是叙述方式、关注重点、议论标准无疑还是士大夫阶层的旨趣,这对于了解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和心理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而他自己又是个学问广博、阅世深远的人,不少议论观点也确实颇有看头。
有人说纪晓岚晚年内心比较封闭,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仅从此书来看,晚年的他不仅是相信鬼神的,对于宋儒也不以为然,更让人奇怪的是,他还对一些明显荒唐莫名的奇谈怪论报认同态度。即便是在古代吧,这也不应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所应有的见识和态度吧,如此种种,几乎至少可以把晚年纪晓岚定位为是“一个失去了信仰的士大夫”或“一个背叛了知识分子立场的知识分子”。但是,这在当时又可能不只是他个人的状态,士大夫的主要人生信条来自于儒家,到清朝,儒学沦于末流,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已经退化为忠心为一家之奴的苟且,则此一阶层失去其信仰也实属必然,此书中几次提到当时被认为儒学宗师的戴东原也参与说鬼谈狐,恐怕也不能纯粹以偶然视之。每当看到此处,不由想到前段时间刚读过的《古文观止》中那些唐宋时期的雄文,作者们也多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但是他们文章中喷薄而出的那种勇猛担当、大气轩昂是如何令人神驰心醉,纪晓岚们夜读那些先辈们的篇章的时候,应该会面红耳热吧!
书中最后附了纪晓岚的长子纪汝佶的六段笔记,写的也是狐鬼,但纯粹是猎奇了。纪晓岚在为这六则笔记写的一小段序言中,把纪汝佶早逝的原因一部分归在了《聊斋志异》的头上,认为纪汝佶迷恋于《聊斋》,“竟沉沦不返,以讫于亡。”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然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最后附上这六则笔记其实也是他爱子、痛子的感情流露。他承认自己的才情不及留仙万一,但又说《聊斋》的文以假乱真、惑人耳目,这就是无理取闹了。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导致他产生了也写一写狐鬼、但却完全从另一角度写狐鬼的想法。有人把《荡寇志》称为“反《水浒》”,不妨也把《阅微草堂笔记》称为“反《聊斋》”。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3-05 11:44:25 +0800 CST  
@泼雷 2020-03-07 14:13:12
第四本,曾经许多人给我推荐这本《阅微草堂笔记》,一直没买,看完楼主介绍,有些兴趣。
-----------------------------
此书并不高明,但内容比较丰富,纪晓岚的评论也挺有趣,闲时读两段打发时间也好。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3-08 12:03:14 +0800 CST  
@卡夫卡李 2020-03-02 11:50:14
2、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选
中华书局

如今中文的写作当然都是白话文,白话词句一则来源于生活语言,但是也来源于传统古文,我们所使用的诸多字、词、语汇都脱胎于古文,所写出语句的结构、节奏、色彩、情感都还深受古文的影响,许多具体词句都包含着多个多层次蕴意,这些蕴意的产生都铭刻着历史的记忆和信息,如何在行文中恰当的嵌入,很大程度......
-----------------------------
@千秋悠客2017 2020-03-15 08:49:19
古文选本,贪其短小,我喜欢《古文观止》和《古文笔法百篇》,前者可能偏于“道”,后者可能偏于“术”。读《古文观止》可以看出古人的见识与性情,读之可以提振精气神;读《古文笔法百篇》可以了解一些古人文章作法,也许对写作技术上的帮助会大一些。
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古人把应用文写出了艺术品的质感,而今人把艺术文都弄成了应用文。
古代散文,拿现代的文体划分法,几乎都可以算到应用文这个范畴里面,而......
-----------------------------
文言文转到白话文写作,造成一些断裂,在许多作家那里都没有处理好继承的问题。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3-15 13:38:49 +0800 CST  
5、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著
中华书局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到30或40岁后,就不要读小说了,要读史书,因为小说是消遣之作。持这种观点的根本不会读书。文史哲向来不分家,读书作文到一定程度,不管主要兴趣精力在何领域,离了其他两个领域的投入,都只能浮于表面,并且那文学之美难道仅只有消遣功能吗?在中国来说,此说更不能立足。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历来优秀的小说对于历史的解读和反映都有很大价值。史书的撰写多因为史料的局限和作者本人立场认识的局限,叙述很少能够实事求是,纯粹以史书去认识历史,没有不偏颇的。文学作品更多从人的情性本身出发去认识和反应现实,反而使得虚构的文艺创作在本质上更加接近历史真实。尤其中国的史书往往是官修,中国的传统史书是政 治史、谋 略书,对于历史实际情况的反应更是片面狭隘。二十四史中能找到几行关于社会、文化、经济等历史面貌的叙述?要读懂、了解中国历史,而不在中国文学上下功夫,基本上不会有收获,认真读一遍《三国》《水浒》《红楼梦》《金瓶梅》等,再读上几首诗词,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可比啃几本居心叵测的史书强多了。陈寅恪遍览诗书,而其治史却很多采取“以诗证史”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个原因。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可说是“文学之史”的典型,《孽海花》主要着眼于国 家权 力中枢的叙述,此书注重地 方官 场的叙述,《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普通民众的视觉着眼于更广阔的社会图景,清末那段历史、那时的政 治经 济文化 民风基本囊括。
此书的语言并不出彩,也谈不上什么结构,拉拉杂杂写去,可以写一辈子,其真正价值就在于对当时现实的反应。《官场现形记》可说是清版《人民 的名 义》《人 民的名 义》中未涉及到的空白点,参以此书,稍加想象,即可补齐。鲁迅、胡适都认为作者刻薄夸张了些,其实我以一个当代读者的身份来说,对比最近几年披露的反腐案件信息,此书的夸张还不及呢。同样专 制制 度下的官 场,其腌臜、无耻、贪婪是一贯的,当下的官 员们不妨读读此书,肯定会从中找到共鸣并学到东西。此书最后一章把官场比之为畜生场,确实刻薄,然而动物为害纯靠蛮力,哪有这类额外又有了权力、脑力的人为害之深呢?如今禁书风盛,很担心照此趋势下去,此书也会成为禁书。
李宝嘉还是个报人,一生创作甚丰,这与那个时期报业蓬勃发展,对稿件的需求量大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的人们终于从禁锢之下露头渴望了解更多事实、信息有关,还与愤懑的民心渴望发泄有关。没有这个时代背景,也不会有那个小说创作的高潮期。梁启超倡导小说界GE命,可能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社会背景。小说中许多内容取材自热乎乎的当下,其实可以当成现在所谓的新闻、通讯、社会轶闻等去看待,很大程度上有揭露、监督、批判当下的作用,确实有着GE命的作用。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4-10 17:19:38 +0800 CST  
6、 老残游记
(清)刘鹗著
中华书局



刘鹗的才情文笔胜于李宝嘉,但在长篇小说的布局上,二者相当,刘纯从一个人的视觉叙述,在情感色彩和叙述节奏的连贯上略胜一筹,不过这种对比并不重要,在对现实的反省和人世的体会上,二者旗鼓相当共同优秀,其实这也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根本出发点。
刘鹗是个体制内人,但是老残却多江湖风范,这是体制内人的内心实在,这种矛盾紧张程度的大小是评判现实的一个标准。
老残是个奇妙的人物,身在江湖,却能够获得体制内人的赏识,并能够借体制内的力量,落实影响于现实。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极微,但是刘鹗这么写了,这应该是末世体制内有良心人的愿望,当下中国,此类人有吗?应该有吧。
刘鹗写作的抱负从他的自序及开篇中已然洞见,老残有点像《野叟曝言》中的文素臣,只是老残更现实,由此可说刘鹗比夏敬渠高明多了,夏更多是被自恋主导着。其实老残有点侠气,有点诸葛气,有点鬼谷子气,有点刘基气,修齐治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追求,只是这种追求自明以后就已经现实萎缩,之后中国知识分子逐步失去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同时中国文明跌向崖底直至腐臭,目前等着涅槃。
子平深山奇遇一段可称金庸小说中许多伎俩的滥觞,泰山逸云自述一段对人物内心刻画之细致巧妙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实在稀见,有意识流的意思,有对个体的深刻关注,堪称中国现代小说鼻祖。此作的叙述角度、呈现重点、创作意识已经预告了中国新文学的气象,鲁迅胡适对其之赞赏很可能建基于此。
可惜刘鹗并不以文学创作为追求,写作过于随意,否则不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之开山宗师呢。人生啊,谁说得清啊。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4-11 08:40:51 +0800 CST  
7、 奥德赛
(古希腊)荷马著 王焕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奥德赛》跟《伊利亚特》的区别是很大的,《奥德赛》着重于私人经历中个人身心状态的刻画,是聚焦的,刻画本身是细腻的,《伊利亚特》着重于一个庞大事件的群像刻画,是广角的,叙述是粗犷磅礴的;《奥德赛》的结构和叙述更有技巧性,曲折婉转、回环照应,《伊利亚特》是平铺直叙、一决而下;《伊利亚特》的世界是天与地、人与神、男与女、你与我,《奥德赛》的世界只是一个人的内心和内心的外在形象化,但一个人内心丰富而浩荡的内涵同样动人心魄。两作的区别如此之大,不怪很多人认为是出于不同人手笔,我虽没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考订,但从一个读者的直觉来判断,也基本认同这个观点。
当然,在对人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悲悯这方面,两者是共通的,或者换一种说法:两者共同建基在以人为本的古希腊文明之上,都是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的硕果。
不畏艰险随军出征,是一种功利的追求,是人面对世界的意义,历尽艰险回归家园,却是心灵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关爱。《伊利亚特》中的奥德修斯和《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完成了对一个人主要的两个方面的诠释。《荷马史诗》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把一个人在内心和在世界两条路径上的状态明确分别出并展现给懵懂的人看到了。每个人都同时在这两条路径上行走着,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侧重不同罢了。奥德修斯还在特洛伊城下浴血奋战的时候,其实内心中的他已经踏上了归程,而他在归程焦躁徘徊的时候,内心却还在时时被特洛伊所困扰。两个奥德修斯从未合一过,也从未分离过,——这就是人的真实境况。
近代以来的读者可能更会对《奥德赛》感兴趣,因为紧随一个人、贴近一个人内心的书写更有温度,更加真实,更加打动人。回归的奥德修斯更加私人化,也更加人性化。后世的个人史诗性作品举不胜举,着重于在私人小事件中挖掘人物内心的丰富和激荡的作品举不胜举,《奥德赛》当为不可超越的源头神作。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4-12 11:42:03 +0800 CST  
@夏雨辞 2020-04-12 19:56:48
写的很好,刘明
-----------------------------
谢读,问好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4-13 09:49:05 +0800 CST  
8、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著
中华书局



四大谴责小说总的篇幅也颇长,艺术水准不算上佳,叙述颇多冗长重复,一般读者不一定会有耐心全读,但是其总体风貌在中国文学史上却自有其光彩,不读也可惜,若只选一部读的话,我推荐这部。
相对于《官场现形记》,此书设计了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有头有尾,所涉及的社会面也更加广阔,政界商界文艺界家庭南方北方农村市镇均有表现,相比于《老残游记》,文笔更加质朴,表述也更加贴近现实,相比于《孽海花》,此书的故事人物更接地气。就“谴责”这个意义上说,此书应是最全面现实的,可算清末社会浮世绘,就艺术水准而言,也对得起四部小说的平均水准。据说此书有半自传的性质,行文中也确实可以感受到这点,这个因素的介入奠定了整部书质朴的气质,这种气质落实到一些生活细节场景的描述上,颇为感人。
苟才是此书重点关注的人物,开篇写他卑微时如何钻营,结尾写他富足时如何死亡,他可以强迫自己的寡儿媳嫁给上司做小老婆,其卑鄙无耻之极是对当时官场的最彻底谴责,他最终被自己的亲儿子和小舅子合谋毒死,其悲惨的结局也就可以视之为对当时官场的诅咒。苟才可称之为当时官场的底裤。作为小说主线的“我”,从少年蒙遭家难到事业有成再到突然落败,最终给整部书确定了虚无幻灭的主调,这是作者对那个时代精神本质的解读。苟才是这个解读的最佳注脚。
“死里逃生”、“九死一生”两个名字起的好,漫长的人生、诡谲的世事,乱世之中哪个不是“死里逃生”的一生、“九死一生”的一世?当下经济倒退、疫情猖獗、四面楚歌、昏官横行,吾辈亦可细细体会这两个词啦。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4-13 11:41:18 +0800 CST  
9、 白金的女体塑像
穆时英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这几篇小说的风格大大异于当时的时代氛围和文学主流,令人十分意外也惊喜,然而很可惜之后很少再出现此类作品。有说他向日本小说吸收挺多,确实可以明显感受到,文笔的唯美倾向、情感的私人化关注与私小说十分相似,再加上意识流的运用,使得他的写作在中国的小说世界中显得十分稀见。
《白金的女体塑像》中对细节的刻画和心理微妙变化的捕捉手术刀般精准、工笔画般细腻,这种写法在当时绝对是超前的,如今看来也令人惊叹,令人想起海明威、雷蒙德。
《父亲》《旧居》最接近私小说的风格,前者聚焦于人物生前最后一段时光的描摹,通过对人物落寞、孤独、无奈、留恋、凄伤的准确刻画,把亲情、把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表现得十分真切,对虚弱的父亲的痛惜其实是对生的感受。
《百日》《街景》是片段式的精妙的短篇,最深的层面上,所表现的是孤独,那种内心完全被周边环境彻底漠视的孤独,从中展现出作者的洞察和同情甚至让我想到了鲁迅。《本埠新闻栏编辑室里一札废稿上的故事》更多笔墨写的是环境,直接写到人物只有最后一小段,这个视觉与前面两篇恰好相反,是通过“环境的屏蔽”来反衬出人物的孤独和悲剧性。此三篇的批判性倒是很符合当时的潮流。
《空闲少佐》作为一篇反战小说,前面部分都还一般,并且从男女感情角度去表现这个主题有些轻浮,但是最后空闲的自杀颇具匠心,使得小说没有走向一个恶俗的结局,并且也一下子把对战争的谴责对所谓武士道的讽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PIERROT》充满讽刺性,潘鹤龄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了最先被他鄙弃的角色,这一圈完成了对整个社会的巡视和嘲讽。穆时英的写作据说从关注草根开始最终走向更接近于他本人生活状态的都市写作,这其中一定有着跟潘鹤龄同样的心理路程的变化和对时代的理解变化。第三部分开端对一个房间中布设的详细描述,——托尔斯泰的像、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普洱茶、香蕉皮、烟蒂、沙发、美国明星的照片,再加上闲谈人们的话题,——美国文化、唯物主义、现代主义、中国文坛,不妨可以视之为是对那个时代的素描式象征性展现。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展现出了太多的异彩和特质,令人不禁对那个时代的文学产生另一种联想。然而穆时英28岁过世,真是可惜。他在自序中比喻自己的人生好比在一条铁轨上奔逃,时时担心着被紧随其后的火车碾压,好似不祥的谶语。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4-14 11:07:47 +0800 CST  
10、 呼兰河传
萧红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萧红的文字是直接从生活里捞出来从田野里摘下来的,活生生的鲜灵灵的,再用她女性的细腻温婉进行了下拣选和连缀,这种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美学规范,是无法取代的,许多人模仿学习她,但是那种对土地生活的真切感受所需要的内心纯洁和性情敏感,却很少会有人具备的。
萧红的笔下,人物和环境是合一的,她用大量篇幅写环境,其实已经开始了对人物的勾画,等到人物出现时,只要一笔,前面已经排布出的信息便一下子激活,在人物身上获得第二次生命,与他或她碰撞发出火花了。但是当她写人时,那种角度和描述的方式也还自然遵循着环境刻画的笔法。她把草木当人写,把人物当草木写,众生平等。
萧红是极具原创性的,她在语言和文体上的探索创新在中国近代以来作家中极为稀见珍贵。同时代许多优秀作家、优秀作家都带着明显的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在原创性上都无法与萧红相比。31岁而亡,令人痛惜她的如花夭殇,也痛惜中国文学的巨大损失。对于萧红的发现和支持,也是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又一大贡献。
19 岁离开家乡,之后的10来年,萧红的生活颇多坎坷,她并没有争取到那个诱因她离家的目标。那个年龄段在爱情上的挫折几乎可以等同于在整个世界中的挫折,所以伤痕累累的萧红或许从未真正进入屡屡使她受挫的世界,所以她最辉煌的文字最深挚的情感永远向着她的家乡,那里才是她的寄托。如果她不是早逝,说不定还会回到她逃离过的地方吧?
此书收入《生死场》《呼兰河传》两作。《生死场》后面部分突然沾染上了革.命气息,与前面部分形成割裂,这是时代风气,也可能有着鲁迅的影响,但是仅凭前半部分之纯净、悲悯,已足以震撼人心;《呼兰河传》主角是城,人是城的一部分,但是因为成功安置了人的正确位置和找到了人的真正根基和背景,所有的人物也就都形象深刻了。《呼兰河传》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揭示,是对人与天地的悲悯,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杰作。
很长时间里面,萧红被埋没着,后来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她的价值理应获得再进一步的赞赏,许多对她的理解和模仿太过肤浅。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4-23 09:58:16 +0800 CST  
11、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著
华艺出版社



诚如自序中所说,这不是一本有着严格界限的著作,只是作者自身对于人对于生活对于学问文艺的观点和认知,所以不妨抱着比较悠闲的心态随便读读,有些论述未必严谨,大可不必计较,因为作者自身也没打算追求正确或准确。好在林语堂学识渊博,书中内容贯穿东西方文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诸领域,五彩纷呈,行文中展现出的思想和学识、文笔的灵动跳跃,也颇有看头了。
那个时代,像林语堂这样能够以平等平和的心态考察东西方文化的人还是很难得的,多数人看东西方文化,都比较主观、功利、甚至偏见。林语堂出身于牧师家庭,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这使得他面对西方文化伦理就比较从容,再看东方文化也就相对比较平和一些,不至于爱或恨之极深。他是一个难得的学贯中西并相对超脱于时代氛围限制的优秀学者、作家,当然这一点也同时成了他备受鲁迅等人诟病的原因。
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观点,无疑带着明显的传统士大夫旨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充满了诗意人情味。在中国备受外敌摧残的年代,敢这样表达观点,如果不是哗众取宠的话,也是需要点勇气的。在当时追求变革的国人看来,无疑他是代表着没落腐朽一派的。林语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过于美化了,他所谓的诗意人情味以人为本都无疑有着无原则固步自封科学不昌的另一面,他还忽略了一点,等级化严重的中国在文化伦理诸多领域是有着各种生态和表现的,他所欣赏的东西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全部,甚至许多地方是相反的,林语堂若把他在这书中对于中国文化的描述和赞美说给一般中国百姓听,可能人们还以为他说的是另一个理想国,而丝毫不会认出是自身所处的中国呢。陶渊明也好苏东坡也好梭罗也好,过于诗意化了,只能是一种类型的代表,怎能是整个文化的代表。
此书的目标读者是外国人,许多处的论述对于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国人来说,实在老生常谈无啥稀奇,多处还大段照抄古书,林先生也是够偷懒的。不过行文流畅,语调诙谐调侃,才情灵光四现,可读性颇强,写散文的人可以学学。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4-24 12:13:12 +0800 CST  
12、 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
张爱玲著
(网络TXT)



《倾城之恋》的开头令人有所期望,但是迅速堕入轻佻,风格气质与开篇几乎两截,两人情感发生发展结果的莫名其妙,战争对二人的情感发展应有转折性作用,作者是这样设计的,读者也是这么期待的,然而浮皮潦草匆匆而过。不过作者也意识到了,于是结尾给了一个生硬的解释。这篇作品的聪明之处在于撷取了几个比较吊胃口的因素,反叛传统、海外归来优质男、剩女爱情、战争、异地风光,颇有可看性。
《金锁记》人物的塑造颇具野心,整个叙述也是惊心动魄。傅雷很欣赏这部作品,并认为张爱玲是有天赋的作家,文字、想象、技巧都不成问题,但是也告诫她,这些毕竟只是技术只是小聪明,不能过分专注于此。
《红玫瑰与白玫瑰》创作意图与《金锁记》颇似,后者写一个女人一生的历史,前者写一个男人的感情史。此作对于男性情感历程的诠释还是很到位的,展现上也足够完善,但是还是没有躲开张爱玲卖弄小聪明的毛病,那些貌似聪明华丽的描写、叙述、想象恰恰破坏了整篇作品可能达到的大气局面。比如开篇广为传颂的那个句子,实在与后篇的气质不符,不如删掉。
《半生缘》我只读了三分之一,其实读到差不多五分之一的时候,我就想放弃了。整个写作毫无激情,毫无生气,所谓流畅,不过只是一个老作家的熟能生巧而已。我是在曼璐脑子里产生那个怪念头的时候放弃阅读的,太恶心了。此时的张爱玲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的想象和文字的新鲜感,也应该自己意识到了炫技般的华丽的无聊,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没有进入更高的境界,对此长篇,只有依靠狗血的情节完成写作。她的技术和格局是写不好长篇的。
诚如傅雷所担心的,张爱玲毕竟最终还是被她的小聪明所羁绊,被夏志清誉为“中国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的《金锁记》之后,张爱玲不幸后退了,她过于自恋、格局太小,自始至终一个小女人心态,浪费了她的天才,在她自得其乐的小圈子里消耗完了她华丽的小聪明之后,走向衰败。就像一个女人,如果只是寄希望于以她的美貌换取人生幸福,必定随着不可避免的人老珠黄被鄙弃到角落,能够走出一个相对幸福人生的女人永远是在美貌之外还有着智慧有着持家处世的能耐,这是最重要的,甚至她都可以不拥有美貌。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5-01 10:52:14 +0800 CST  
13、 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
茅盾著
(网络版本)



《林家铺子》堪称现实主义的典范,对现实的反映震撼人心,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叙述简劲有力,格调悲凉沉郁,整篇干脆利落,一气呵成。结尾处张寡妇的发疯虽然使得叙述突然离开了主线林家,似显跳脱,但恰是这个跳脱一下子拉开了故事的格局,深化了作品的意蕴,堪称神来之笔。当然,主题的传达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倾向性,不过把握上还十分克制,没有影响到艺术的表达。
《春蚕》的叙述自始至终聚焦于老通宝,人物形象在极短的篇幅内得以立稳,围绕着这个人物的现实环境也得到很好展现,人物命运的诠释顺理成章。但是整篇倾向性过于明显,不如《林家铺子》控制得好,破坏了整篇的艺术性。不过,整体来说,也还是一篇优秀的作品。
但是《秋收》《残冬》就已经不仅仅只是倾向性的问题了,彻底成了“革命宣传作品”,尤其是《残冬》,老通宝一死,失去了叙述主干,从头胡扯到尾。此时的茅盾已经不再是一个作家,只是一个革命宣传文字工作者。
夏志清评论茅盾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时说:有一段描写两个人情感变化的叙述十分精彩,但是那种绝妙的文字,之后在茅盾的作品中就再没出现过。《子夜》也未完成,但已经暗示出了一个宏大的布局,这展现出了作者高超的把控能力。但是时代的洪流把他塑造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可能更加杰出的文学家就此消失了。
49以后,中国的文学一向是现实主义当道,其美学范式的源流,可以在茅盾的作品中看得很分明,当然同样的,也像茅盾一样,时常的走偏了,有时候偏得太厉害,竟反转成了荒诞。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5-02 11:25:05 +0800 CST  
14、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著
(网络版本)



日记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撇除一切外象杂乱的干扰,直抵内里,当然前提是得有个内里,否则就里外不是人了。这篇小说是日记体小说的成功之作,通过内心独白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刻画,把一个年轻知识女性在情欲、自尊之间的挣扎表现得十分到位。许多人在评论这篇小说时,往往先给戴上个帽子说是反映了五四后年轻一代的彷徨、追求等等,其实不考虑这个时代背景,莎菲的这种状态也是具有很大普遍性的,当代女性还不是也经常会在情欲、金钱、自尊面前挣扎着?
莎菲在那个时代无疑是一种新女性,她的对情与欲的大胆追求,已经是很了不得了,最后还能毅然悬崖立马、避免堕落,更是难得。此作堪称是对独立女性的致敬之作,是一篇尊重、欣赏并为女性自身骄傲的真正的女性文学。从这点说,张爱玲虽然对女性的表现也有出彩处,但从未离开依附男权的框框,终是男性价值观下男性审美中的卖媚求宠,差得太远。
但是此作竟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前世,人的改变有时候真是令人惊诧,因此也可知在这样的改变过程中,人所经历的变形、扭曲、碾压给会她本身带来什么样的痛感。这是莎菲日记中的莎菲在决定南下时所绝对想不到的吧。
还读到丁玲写的《风雨中忆萧红》,但是大部分篇幅都是在写自己的人生感悟,还有一部分写到其他人,留给萧红的只有一小段,是借题发挥吗?还是有难言之隐呢?但是我读着,突然有所触动。网上一搜,果然发现张爱玲在香港读书时间与萧红在港时间有重合,张爱玲39-42年在港,萧红40——42年在港。不过同一时空中两者的境遇却天差地别,彼时的张爱玲只是个二十左右的学生妹,对未来充满遐想,而萧红却已历经沧桑,满心疮疤了;还不同的是,张爱玲住在半山富人区,萧红住在尖沙咀闹市公寓;再不同的是,萧红在那里走向她人生的终点,而彼时张爱玲的人生刚刚开始。当《呼兰河传》在《星岛日报》上连载时,作为文学青年的张爱玲应该是读过的吧,这是她们的一个交集吗?萧红离世后约半年,张爱玲离开香港,回到上海,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那两年的香港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篇章,它见证了一个杰出作家的离世、一部文学经典的诞生,它也见证了另一个杰出作家的即将登场。而风格迥异、人生经历迥异的这两位可能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最大的两位女作家。
我在电子地图上搜到萧红在港的住处,尖沙咀乐道,在弥敦道旁边,一端紧挨着九龙公园。我突然想起去年在香港跑马拉松,起点就在那附近,那天我到的早了点,本来出发前吃了东西的,突然又有了食欲,在一条小街上找到一家便利店,买了一个苹果、一枚纸杯蛋糕,站在路边吃了。那条小街应该就是乐道。吃完东西,我走出小街,在密集的人群外找到一处角落,脱下外套,露出短打,然后去寄包,然后排队上厕所,然后走向集合点,等一会,发令枪响,开跑。这算是我与萧红的一次接触吧。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5-03 12:45:45 +0800 CST  
15、 莫须有先生传
废名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DF)



此书收有《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后》《桃园》三作。
《莫须有先生传》明显模仿《堂吉诃德》,两下对比颇有意思,莫须有是落魄文人,吉诃德是神经武人,莫须有混迹于俗世多是委屈牢骚,吉诃德是睥睨人间肆意妄为,共同的是人与世之间的误解,笑话也就因此而出。当然跟《堂吉诃德》比,《莫须有先生传》只能算是游戏之作。此作还可以跟残雪的小说做一对比,都是一个半真半假的世界,一些半虚半实的人物,说些莫名其妙的乱语,区别在于《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掺入了更多诗性的古典的因素,残雪则向另一个方向掺入了更多晦暗的恶俗的因素。总的来说,此作语言还是挺有特色的,一些叙述也很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至少可以让人窥见一下传统在时代变局中所面临的尴尬,虽然是模仿,但是作者的学习和探索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后》语言和结构上与《莫须有先生传》明显不同,失去了前者语言上的特色,叙事也正经起来,莫须有先生也像变了个人,并且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变了,好像因为《莫须有先生传》比较受好评,于是借用了前作的名头写续篇,而实际上他想写的却完全是另一本书。作者只是借《莫须有先生坐飞机后》中的莫须有叙写他自己对社会、文化等等的看法,莫须有完全成了一个傀儡,完全失其风采。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干脆写杂文论文散文呢,何必跟小说过不去呢?我前两三章还是认真拜读的,后来就变成浏览,读到三分之一强,彻底放弃。
《桃园》中的短篇却都很精妙,有古典的诗意,叙述也很精到,很难得,不过读时有几处会让人想起芥川龙之介。
以这本书中所收作品看,废名很有灵气,富于学习探索精神,他的作品对于当时文坛无疑具有启发意义,但并不成熟。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5-07 12:04:38 +0800 CST  
16、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著 罗念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你看。这是关于悲剧的定义的最简短明了的说法。但是看了这本书,我突然认识到:其实所谓美丑善恶还是表象,真正更为深刻的悲剧不是对表象的处理,而是对生命本质的命定、无奈、无解的呈现,这种命定、无奈表现在人其实早就看到了悲哀的结局,却不能阻止自己不走过去,还表现在貌似坚强的生命其实极易被一些偶然、轻微的因素捉弄并因为生命本身的缺陷而毫无解决之道,由此而产生的哀叹和嘲讽是悲剧的两个基本面。希腊悲剧为什么魅力永存,就是因为它没有被表象的情欲善恶美丑所迷惑,抵达了内核。
《阿伽门农》三部曲是这一观点的最佳诠释,弑女、杀父、弑母、逃亡,一系列悲惨的事件只是起因于一个浪荡子轻率的诱拐行为,启动键一按,所有人身不由己并理由充分的开始了行动,根本无法阻止。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恐怖故事,其恐怖性不在于血腥、残忍,而在于它呈现出了命定对人的暴虐,在此暴虐前人的彻底无助足以令人对生命本身产生怀疑。这家人家的悲剧是整个人类的悲剧是一切生命的悲剧,或者说这种“悲剧”其实才是生命命运的本体。
或许会有人说《波斯人》中的赛克赛斯、《七将攻忒拜》中兄弟俩的命运是他们自找的,是他们自己对权力、欲望的追求毁灭了他们自己,但是岂不知,这种貌似自作孽的追求其源头仍然来自于生命本身的天然的躁动,只不过他们恰好具备了使得那种躁动落实的条件而已。是生命本身的缺陷引导着他们再一次呈现出了命定和无解。
造成普罗米修斯悲剧的是生命的另一种躁动,一种正面的建设性的躁动,这对人来说是一种安慰,是一种补偿。《普罗米修斯》让人看到了希望,而《阿伽门农》的深刻的痛彻是很少有人勇于直视的。但是支撑普罗米修斯苦熬下去的是他对宙斯命运的预知,是命运“悲剧”性的普遍性使他获得了安慰。是天地间的这种唯一公正拯救了成全了普罗米修斯,完善了他的悲剧。
《普罗米修斯》结构简单、情节简单、人物单一,主角从头到尾一动不动站在舞台上,只有台词,没有动作,但这部剧却是六部作品中给我最大震撼的。这种震撼来自人物本身的伟岸,或许对于这种人物来说,过多的描绘渲染反而可能使他的形象流于一般、庸俗,而使用如此简单的手法只就主要的伟大情感进行集中展现,反而能够体现出人物形象的独特性,达到震慑人心的作用。当然,作者高超的台词是使得这种手法获得成功的关键。阅读的过程中,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时时在脑中闪现,这两位的作品题材都来源于神话,并且都具有大气、明了的风格,这或许是处理这种题材的最佳表现手法。
《普罗米修斯》是一种昂扬深沉的力量,《阿伽门农》是一首痛彻心扉的哀歌,《波斯人》是嘲讽,《七将攻忒拜》是谴责,这都是我们与生自来逃不掉的命运的不同面相。
书中收录了大量关于这些作品及作者的评论、分析、介绍,十分有助于阅读理解,比读者自己去乱找一些不靠谱的参考资料好多了。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20-06-18 12:32:23 +0800 CST  

楼主:卡夫卡李

字数:29005

发表时间:2020-03-01 20:03:4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12:32:14 +0800 CST

评论数:1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