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莫名其妙被删了贴,山人不服,卷土重来!

真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真相。请授我祖先青铜之剑,去寻找昨日辉煌,开辟未来之门!

我因为一次鬼使神差的骑车事故伤了颈椎,造成脊髓伤害,使颈部以下动作不灵,在漫长的恢复期中,大部分时间只能坐在电脑前勉强敲敲键盘动动鼠标,脑子倒还好用,于是尝试写网络小说。想写的是玄幻题材,偏重仙侠。可自己毕竟是理工男,文笔粗陋也还罢了,想象力还不足,只好去搜罗素材。素材圣典自然是《山海经》,里面记载有大量上古异兽嘛!结果小说写不长,山海经倒是看得颇有所得。神奇的上古世界在脑子里越来越变得清晰,我逐渐相信山海经是真实的上古地理历史记录,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小说常写不下去,大概是因为我的脑子不喜欢杜撰虚构,倒是喜欢引经据典、追根溯源的探秘。在网上读了种种关于《山海经》的帖子,里面对《山海经》的解读在我看来都不怎么靠谱,虽然令人脑洞大开,毕竟有些牵强附会,有一些几近于胡说八道。究其原因是《山海经》流传下来只有文字而无原图,所叙又离奇古怪匪夷所思,后人便有了漫无边际的想象与推测,离谱点也不足为奇。一番思索后,我有了大胆想法,那就是再绘《山海经》述图——山海图。我的目的也很明确,既为所写的小说找着些依据,亦能以我方式解读《山海经》,还原上古奇书的真相,发掘它的价值,焕发它的光华,也算是我一无用人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也许《山海经》考古、《山海经》探矿、《山海经》医药动植物学、《山海经》旅游会因此而兴起呢?哲人说过,人要有梦想。再绘山海图,得有整体思维,我谓之大局观,要所有推断符合经中描述,而不是拿只言片语做文章。许多《山海经》解读者都走入了误区,只关注经中局部文字,断章取义的自圆其说,其论点难于推而广之解释其余。看着《山海经》,我有一个印象,它的文字精炼,叙述严谨,山川地理的方位与物产说明的非常写实详尽,断不会是异想天开的胡编乱造。我又有些疑惑,有如此详尽的文字说明,完全可依照其复原山海图,更确切的说是再绘山海图,因为原图早已佚失谈不上复原。为何我之前无人行得此事?我再想,大概世人视《山海经》为荒诞不经之书,还是不要深究的好。山海经哪里荒诞不经、经不起推敲了?再绘山海图很难吗?我看不见得。下面请诸君跟随我去一步步解读《山海经》,再绘山海图。只因我身体行动力低,只能粗略的完成解读和绘图,但我会提出分析方法和要点,你若依照它们去践行的话,一定会得出自己想要的收获。你也一定会和我一样为之震惊,从而陷入迷思——华夏先人究竟是如何完成勘测大地的壮举?匪夷所思的手段是来自哪里?神奇事物的真相又是什么?难道真有段人神共存的历史?神去了哪里?我们又来自哪里,将去向何方?

首先要了解下《山海经》是什么书,以下是我摘录网上亦是我认为靠谱的资料,包含重要信息供后面解读: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顾颉刚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

古代中国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马昌仪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
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资料看毕。补充一点,我认为《山经》虽非述图,却乃是解图,它提供了明确的地理和资源信息,有了它山海图才具备了了不起的藏宝图价值,而《海经》述图纯是说人文历史。那么解读开始。先看《山海经》之目录。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08:42:08 +0800 CST  
山经:

南山经 西山经 北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海经:

海外南经 海外西经 海外北经 海外东经
海内南经 海内西经 海内北经 海内东经
大荒东经 大荒南经 大荒西经 大荒北经 海内经

许多人认为解读了南山经便可顺理成章的解读整部《山海经》,因为南山经既为经首,一定是山川定位的基础。此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南山经是山海经中最不易解读的,亦不甚重要,实在不必钻它的牛角尖。一则南方地貌显得琐碎难于一目了然,二则先民活动中心并非南方。如资料所说,《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并无特殊意义。《山海经》涉及地域辽阔,内容广博,当是众人的智慧结晶。大荒经的顺序是东、南、西、北,该因大荒经、海内经(非海内四经)的写经人可能是出自东夷,尊崇东方神系——此神系仅见于大荒经和海内经。

我前面说过要有大局观。不管怎么说,不知从何下手时,先拿南山经开个头吧。咱们看起首这段文字: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略去此山详细说明,以后会有细说,下同)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又东三百里柢山。……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
又东三百曰基山。……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南山经接下来又说了两个山系并做了总结,:
……(略)
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略)
……(略)
凡南次三山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略)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凡十山” ,“凡十七山”,“凡一十四山”,加起来是四十一山,最后总结是“大小凡四十山”,可见“凡十山”该是“凡九山”,我说的不错。该是《山海经》流传中自作聪明者做了改动,此类错误随着解读展开还会有所发现。鹊山、南次二山、南次三山是南山经所列全部山系。
绘出南山经山系大致分布走向图如下(初绘):


看着是三条横向排列的山系,南次二山靠西一头有个折,华夏地域版图里有这样的山列吗?别急,线索还太少,我说过,要有大局观,细节先不管,咱们先将其他山经山系分布走向图亦大致绘出来。

西山经山系大致分布走向图如下(初绘):



西次三经勺子形山系可见两处断点,一处在乐游之山后,一处在泑山后,都是“水行”之地,沿途还有一段流沙,丰富的山系特征足以令人激动。更让人激动的是山系的内容,此山系真可谓神之家园,显而易见的便有“曰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 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曰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 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曰符惕之山……神江疑居之”“ 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 曰騩山……神耆童居之” “曰天山……有神焉……实为帝江也”“ 曰泑山,神蓐收居之”,还有的就不一一列举了。里面有个熟悉的名字“天山”,它是一座山,并非今天的天山山脉。再看别的山经,除了中山经里提到有神熏池、神武罗、神泰逢,神天愚、神骄虫、神■围、神计蒙、神涉■、神耕父,再不见有任何具名的神,而中山经之所以有具名的神,当是因为其中有座山“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帝当是指众神的帝,我谓之天帝。帝之平圃、帝之下都、帝之密都,那是什么所在!顺便说一下,平圃是空中花园的意思。帝之下都昆仑之丘更是了不得的所在,《西山经》《海内西经》《大荒西经》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海内西经》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昆仑之丘和昆仑之虚说的是一回事。《西山经》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嚯嚯,想想吧,昆仑之丘曾经如此辉煌,它会在现实世界的哪个地方,如今还能不能找到遗迹?一时间热血上涌,头好热……想远了,咱们冷静下,捺住激动,别急,昆仑之丘哪有那么容易找到。要有大局观,方能事半功倍。扯回思绪,再看西山经首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名字“华山”,不同于看似孑然出现的“天山”,它有更具体的描述,提到了太华之山、小华之山。我们知道,今天的旅游胜地华山又名太华山,旁边便是少华山,那么太华山、少华山是不是经中所说的太华之山、小华之山呢?如果是,那么咱们就能确定山海经中“里”的长度,随之一切都可迎刃而解。我正是由此入手,一步步推理印证,山海图亦一点点露出样貌,其山川地貌与今之地图无不契合,令笔者也叹为观止。这里暂且不提,回头再详细说。着眼大局,咱们还得先绘出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众山系的分布走向图。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08:48:27 +0800 CST  
顺序并不重要,咱们跳过北山经、东山经,先说中山经。《中山经》是《山海经》第五卷,共21000字,占全书的2/3; 详细描述了十二列山系,山系均不长皆有大名,划分座山更为精细,内有许多名字为我们熟知,说明中山经涵盖区域是华夏先民聚居活动的中心。若说西山首经华山山系为我们提供了确定“里”长的线索,中山经里则该比比皆是。但中山经众山系琐碎复杂之形也看得我头昏眼花,我想着到最后再推它们的座山分布。

中山经山系大致的分布走向图(初绘):





可以看到有重名的山系,薄山和荆山都是两组山系,其中道理以后自知。亦有座山名字似曾别的山经见过,可能是山系细分的结果,暂不理会。值得留意的是萯山,“凡萯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山系虽不大,却不容小视。其中敖岸之山,神熏池居之,青要之山是帝之密都,【鬼申】武罗司之,和山,吉神泰逢司之。啰嗦一遍,众神拱卫的帝没有具体名号,身份极为神秘,我谓之天帝。说说《山海经》中的帝,具名号的有黄帝、炎帝、白帝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丹朱、帝舜。还有帝俊,其名唯一见于《山海经》大荒经、海内经。其实帝俊便是帝喾,两种称谓而已,东夷人称之为帝俊,他们将帝俊高度神化,竟脱离了中原文化里的帝喾。考察帝俊事与帝喾事有重合,最明显的例证在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而周人祖先后稷是帝喾的嫡长子,史书里说的明白。我们来摆摆谱吧,史书是这么说的,炎帝败给了黄帝,将天下盟主之位让出,等于黄帝是炎帝接班人,白帝少昊是黄帝长子,是黄帝接班人,帝颛顼是少昊侄子,是帝少昊接班人,帝喾是少昊的孙子是帝颛顼接班人,帝尧是帝喾的儿子,他接替了同父异母兄长帝挚的帝位,帝挚是被废的,尧还有两同父异母兄弟,一个是弃又被称作后稷,是周王室祖先,一个是契乃商王室祖先,丹朱是帝尧长子,帝尧看不顺眼他,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让丹朱做了三年帝再取而代之,后来舜又将帝位禅让给了禹,禹是帝颛顼孙子,舜也是帝颛顼后人,辈分比禹低很多,身份是个庶人,按理是轮不到他做帝的。禅让不是说马上就让位,而是让其摄政,接班要等自己干不动时,尧禅位于舜也是如此,不免耐人寻味。后世有两种看法,主流的大家都知道,非主流的像《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有“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韩非子•说难》有“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我心想,人不见得总是英明,该退则退,恋栈不去,也怨不得别人逼你走。有意思的是大禹,经中不称帝禹,后世也不怎么称,但他的确做过帝,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岂非暗指禹是帝,此句话大有深意。有意思的还有丹朱,我们以为的不肖子,《山海经》中尊为帝丹朱,提及总与帝舜并列,可见在写书人眼中,他亦是个杰出人物,不比舜逊色多少。经中提到上述华夏众帝,皆是具名,述其事迹也并不超出常理,且怀有敬意,有亲近之情。即使被高度神化的帝俊,究起来也不过是生了许多子嗣,广交朋友,又派了羿去民间行侠仗义,并无神怪之举。而黄帝那样的人,杀蚩尤还得请神帮忙才行。但提到不具名的帝,给人感觉则大不一样,完全是个神祗,其手段足以使先人生畏。后世穿凿附会,竟将其事迹强加在华夏众帝身上,并添油加醋,美其名曰神话。我想问,你有什么证据吗?《山海经》中,不具名的帝之事迹主要有“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山加鹞去鸟】崖。”、“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后世说前三事是黄帝干的,要不便是帝颛顼,或者是帝喾,实在可笑!那对付的可都是神!杀不死的刑天还被说是炎帝部下,根据何来?你干嘛不说是禹干的,他可是实实在在杀过一个神(后面会提)。说后一事是帝尧要不便是舜干的,尧舜(舜那时摄政)只是将鲧流放了好不好,治水向来是用筑坝的法子,治水不利也没理由杀鲧。倒是偷了帝的东西用了,那东西帝又不想给,才是杀人动机。以我看,尧舜流放鲧乃不得已,是为了给帝一个交待。帝还是将鲧杀了,但帝将鲧的魂灵(记忆思想)给了他儿子禹,鲧可以说是复生了,“鲧复生禹”。帝有这个本事,能使人成神,黄帝、少昊死后都成了神(后面会提)。再有,是帝“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尧舜只不过秉承帝的意志,让禹接鲧的班去治水,但帝的目的很明确,“定九州”,这与帝有关系吗?有的,以后便会明白,《山海经》是因此而生。息壤是什么东西,后世有说是能不断生长的土,有说是庄稼地。要我说,息是凝固的意思,只有用能凝固的土壤筑坝才不会被冲垮,想想现代用什么筑坝,我就不说了。水泥?那可是你说的。我想,息壤是有凝固功效的粉末,它应该比水泥神奇的多也珍贵的多,否则帝不会那么生气,非要杀鲧不可。“不待帝命”,说明帝亦有治水念头,但不能用息壤,那纯属浪费。帝说,就让禹去干吧,我会教他怎么做,亦会派神手帮忙。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08:52:43 +0800 CST  
说远了,惭愧,都是为了补白。思绪扯回来,咱们将目光转向《北山经》。北山经山系大致的分布走向图绘出了后,着实令我兴奋。图形非常明朗,其中太行山系悠长而曲折多变的走向、熟悉的座山名称,提供了最好的比对线索,是时候调出地形图了。很可惜,网上一时找不到免费又适合的资源供比对,我只能用替代图凑合着看了。观察北山经山系大致的分布走向图,和中国山脉图、中国地形图做个比对:

(以后我知道,最初的分布走向图虽然画的很辛苦,却是不甚靠谱的,后头基本用不上,然而它们帮我建立了对山海经山系的初步印象,是推理之始,实在是功不可没。)




既然《山海经》是汉字写的,里面说的山大概很大部分逃不出中国境内的山脉,经文所述又有明显的走向性质,经文中的山系一定会与某些山脉有重合部分。我们在图上能看到东西向的比较明显的山脉是昆仑山脉、秦岭、大巴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阴山山脉,西山经山系应当便包含在其中。南山经亦是东西向描述,但我们看到南部的山形比较混乱,可确定的是东西向的南岭应该含在南山经山系中。南北向的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北山经和东山经都是南北向描述,考虑到后面提到的中山经山系形状复杂、长度较短,又有明确沿袭下来的地名,应当便是说处在中原地区的诸山如泰山、嵩山、大别山、黄山、庐山,且不管偏东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北山经便应当包含贺兰山、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脉。这便是我的第一感觉。我们再看太行山脉的形状。



看出来了吧,再以长度估算,经中的太行山系便是太行山脉延伸到了燕山山脉再扎入东北平原。先人应该是闷着头往北走,太行山系末段实际是说大兴安岭山脉,另两个山系越过阴山山脉往北,直达贝加尔湖附近(初步印象是如此,其实有误)。再看东山经。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09:01:38 +0800 CST  
东山经山系大致的分布走向图(初绘,水行处留空):



比对加估算,东山经山系包含了小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朝鲜半岛太白山脉,俄罗斯境内锡霍特山脉,并延伸直达外兴安岭。我猜华夏先人被雪线所阻,终于停下了脚步。


看到白色雪线了吧,所以中国地形图已经不够用了,得是亚洲地形图。回顾一下,西山经山系包含秦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北山经包含贺兰山、吕梁山、太行山脉,中山经众山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山经山系藏在南部茫茫群山中。好了,山经的大局观已经建立,该回头细说华山,确定“里”长了,昆仑之丘还在等着我。

别急,先看一段资料:

周、秦、两汉里的长度:周代里的长度在计算井田面积时常常提到。《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亩,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然而,仅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还是无法求得一里的具体长度。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1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

《中国里的长度演变考》杨生民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1

《山海经》既是先秦著作,文字表达又成熟且有提到“文王”,当是周代或春秋战国人氏整理前人留下的资料所作,“里”便应该是用周里,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咱们就用83%来换算吧,验证《山海经》的里长是不是周里。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09:08:30 +0800 CST  
附一张相关地域水系参考图:


附经中记录河流线索:

松果之山——囗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
石脆之山——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
英山——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
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羊俞]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时山——逐水出焉,北海(当为流)注于渭。
南山——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大时之山——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
臯涂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
黄山——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騩山——錞于西海;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

没有详细的地形图,更没有等高线图(那是军事机密),卫星图上找山川和河流毕竟费劲,粗略的参考图也能有所帮助。咱们的首要目标是推算出西山经华山山系的确切地理分布,看看《山海经》是不是靠谱的书,要是,咱们才有动力往下走。先绘出更科学的山系分布走向图,标明测距以更好的比对卫星图,看不清楚亦可以结合政区图看哪些是适宜人走的路线。从测量的需要出发,先人一定不会选择翻山,而是绕山而行,尽量走平地,这点很关键。





推理过程中能够触摸到先人的思想。大量人口聚居的平原地域划分山界更细,这很合理。



我们还能发现上古至今哪些河流位置有了微小位移,会是地震使然吗?




总体上看便是下面的西山经华山山系定位图。


没有等高线图和立体的地形图用来比对真的让人抓狂,卫星图上一些地方完全看不出是高山还是平地,只有不断寻找参考图来推理判断。好在经中给出的测距十分给力,我严格按数据去推,结合水系信息,最终推出的结果令人满意并得出一种有趣的印象——先人定方向比较笼统,测量距离很认真,其山界测距与地图测距高度吻合,在复杂地形的山间也尽量测直线距,不得不然的折线测距也同样匹配地图。我从中得到启示,理解了先人的思维特点,那就是简单实用。勘测山系以起始的大致方向(东、南、西、北)为定向,只要是在山系一侧下沿山系走向而行,走向无明显偏折,便不需要修改方向表达,而“西南”则是指西向一段再折向南,避免了方向判定上的混乱,因为现实中的方向感是很难把握的,只要盯着一侧的山系,保证测距正确,其记录就能为后人做简明的指导。当身处广袤大地,迷失方向,茫然困惑之时,那岂不是最好的指南。只是看懵了今天用指南针的现代人,其实揣着《山海经》实际走走就明白了。再说说先人是如何测量大地的,这也是我推理过程中得到的启示。先人大概在平时的写写画画和观察中,悟到了几何上的等比原理和定向上的三点一线原理,脑洞大开,想到去测量大地,实践之后果然可行,推而广之,运用得非常灵活高妙。不要怀疑先人的智慧,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已和现代人很接近了,三皇五帝时代有几个聪明人一点也不奇怪。毫无疑问,得是一群人从事山界的测距,还有一群人入山勘探物产,而这样的人有好几拨,一大批,否则无法完成上千万平方公里分布山系的勘测活动,其简直是伟大的行为艺术。下图是我猜想的勘测场景(我身体太残,画不成,只好凑合意思PS一幅图):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0:55:32 +0800 CST  
没有什么比探秘更有趣了。我注意到,记数的先人还卖弄了下小聪明,英山的五十二里尾数不太完美,于是在南山弄了个四百八里(不是四百八十里,四百里长度上八实在有点多余而无害),两者相加便是整十之数,大概那人有完美强迫症。再看山系总长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和山距相加三千四十五里不相等,差了四十八里,为何?这里显现了其完美主义者的风格,中间的数可以玩下完美,总数得反映真实,那就更加完美了。将天帝之山段的折线距变成直线距(目前不清楚是怎么重测的),减去正好约四十里,又减去南山部分多加的八里,修正便得二千九百五十七里。这脑子!问题又来了,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直线测距,而且对准分界点,必定要先确定末端,知道它是界点。人的视力在地面上能观察分辨物体的距离很有限,超过四公里就几乎完全看不清了,不要说眼前地形上还有许多遮挡,哪里便能先知道要对准的方向,难道是占卜得来,那也未必精确到如此地步。若是随随便便定向,也不会有如此完美长距的直线,就算是事先知道观测点,先派人在观测点点了狼烟做方向指示,那也只能在先人已知的区域里做得到,对于无人的未知之地呢?走不走得通、好不好走都是个问题。即便远端亦有人定居,如何能先通知到他们配合测量?总不可能先走一遍,回头再排排队,得浪费多少人力,我不认为折腾一回人们还有心情继续下去。对比政区图可见,长距离的界点处几乎都成为今天的人口聚居地,很可能是当初为测量大地需要而长期留守的人繁衍而来。他们必定得到通知,要守在原地,点起狼烟,或以别的方式为远方的人指明方向,而通知总不会是靠飞鸽传书吧,那还得先训练鸽子,照样折腾不起。有一种解释或许说得通,在天上有东西帮助下面的人,那东西能看得很远,很清楚大地的样子,知道界点所在,具有智慧,能传递指令,那它会是什么?不会是神吧……。

淡定。说点别的,聊聊华山山系里面的物种。植物且不说,因为我不了解。我相信今天去对应的山里找,应该都找得到经中说的植物,因为植物生存力强,不大容易灭绝。单说下动物,有自然形态的,亦有非自然形态的。钱来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样子虽奇但不违背常理,属自然形态,而太华之山“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显然是非自然形态,大大违背常理,仿佛不是地球生物。然而考察“曰竹山……有兽下,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豪彘”,我们猜得到,说的是豪猪或叫箭猪,“曰[羊俞]次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该说的是长臂猿,豪猪和长臂猿今天的秦岭中都还能见到,“曰黄山……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这就不用说了,分明是红嘴绿鹦哥。既然它们都是至今真实存在的,其它列举的物种也大有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并非妄言。以先人测距的严谨性看,当不会凭空捏造一个物种,也不是看花了眼。有时我们犯迷糊可能是在理解先人的语言表达上,比如“曰臯涂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玃如说的该是驯鹿,“马足人手而四角”, 驯鹿腿粗壮如马腿,鹿蹄大而阔,是鹿类中最大的,中央裂线很深,就像人手,而鹿角分杈极有特点,看着就像是四角;数斯说的该是渔鸥,有着蹼足,整体感似人足。从渭河平原一路走来的先人在青海湖旁看到驯鹿和渔鸥,那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不奇怪。但肥【虫遗】是什么,殊不可解。亦有鸟叫肥遗的,“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模样倒是挺正常。北山经中亦有肥遗,“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又不正常了。以我看来,六足四翼的肥【虫遗】非原生物种,而是……以后再说吧(到了山海篇再回看就很容易理解)。

附图比照:



可以看到,它们和经中描述还是很有几分神似的。有兴趣的还可以去找别的例子,非自然形态的就别深究了,它们今天已经不存在了。我很想在山海经经文中找到关于大熊猫的描述,可是找不到,历代古书里也无记录,可见国宝一直在深山里藏的很好,直到近现代才被人发现,生存的智慧啊!

再说说华山山系里面提到的矿产,铜、铁、赤金、苍玉、水玉、银、白玉、黄金,还挺丰富,描述渭河这头多铜,青海湖那头多黄金,也符合今天的地理知识。问题是,先人为何勘探又如何勘探,还勘出我们今天都还不知道的矿产所在——所以我说,《山海经》太有价值了,里面全是宝藏啊!新石器时代的先人,就算已进入青铜时代吧,又怎会冶铁?不会冶铁又为何要勘探铁矿?勘探矿产尤其是金属矿,完全是专业人士才能干的技术性非常高的活儿,那不是测量下距离、试吃下动植物以了解有无神奇功效能比的。矿产是埋在地下、藏在石里的,没有专门的工具别想开采,那工具又从何而来?若不为开采又探了作甚 ?莫非《山海经》是铁器时代的人伪托先人而作,可如此大规模的勘测行动史籍为何未见记载?再说铁器时代充斥着分裂与纷争,怎可能在上千万平方公里地域里进行一场无阻碍的跨界资源勘测!由此推断,勘测行动只能发生在尚无国界的时代,而勘探矿产的另有能手,是来自神的一方。勘测行动也是来自神的授意,主要目的是为探矿,探矿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地方需要矿产以供冶炼呢?“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不用我解释了吧……又不淡定了。

冷静,冷静才好继续。先搞清西次二经山系、西次四经山系,再去关注西山经最长的西次三经神之山系,关于它要说的太多,不妨待后。

西次二经山系分布走向数据图:


泰冒之山 —— 浴(当为洛)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数历之山 —— 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
高山 —— 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
龙首之山 —— 苕水出焉,东流注于泾水。
鸟危之山 —— 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皇人之山 —— 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西次二经山系总长记为四千一百四十里。(约1718公里)


山系头尾大概确定,由河流线索分析得知山系头起渭河北岸东端,尾至祁连山脉末端。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1:08:47 +0800 CST  
座山分布如下:








总体上看便是下面的西次二经山系定位图。


此山系提到的动植物皆以名称一笔带过,有描写的寥寥可数,也就“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彩纹,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曰鹿台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曰小次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曰莱山……其鸟多罗罗,是食人”,可说是比较乏味,也没有多神奇。说明此勘测队伍的头儿是个不大有趣的人,也许是兢兢业业执行“神”给的任务,他的指挥下,所有人精力都花在探矿上了,没好好去考察动植物。“见则有兵”“ 见则大兵”“是食人”就很反映当时情况,见面就打架,还用考察?不惹恼鸟儿,它会来啄你?记载的矿物倒是极丰富,尤其是黄金和银,也可能是见到黄金和银,也不想其它了。唉,无趣,真无趣。不过倒是给了今天的人寻找金银的乐趣——嘘,知道就行了,别嚷嚷。“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而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糈:毛采。”怎么理解这段话呢?我们看到山界定得都比较主观,有的短有的长,座山环境亦大有差别,尤其相距百里甚至千里的,神不大可能是指居在山中的神,因为他们形象太统一了,居然就能出在截然不同的地域?合理的分析是,神是随队出征的,定下一山界,便留下一些人和一位神驻守,管控座山,其余的继续前进,直到神手和人手用尽。正因为有神的加入,先人才有勇气和信心干成这空前绝后的壮举。还可推知,这支队伍中途神手用尽,又补充了一拨神,前后两拨神的形象是不同的。这段描述神的形象和奉神的仪式规范很详细,也说明了这队人对神的敬畏达到了一定高度,少了些个人趣味就不足为怪了。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1:14:52 +0800 CST  
它还是伟大的长征,但不是西山经里最长最伟大的。那当属神之山系——西次三经,可也是西山经中最难解的。咱们先看西次四经吧,它给出的河流线索很明晰,座山定位却令人纠结。因为这队人走的不是山下而是山上,确切说,在黄土高原上。开始还是北向,中途又折向了西,依托更高的山形,完全是信马由缰的走,随心所欲的定界。我怀疑他们是临时起意、最后一队出发勘测的。别人都轰轰烈烈上路了,我们也想建功立业,帝啊,给个指示吧。啊?没有合适的路线,那我们往还没人去的地儿随便走走好了。您也派下几个神使帮忙吧,啊?神手不足,看着办吧?嗬,神很了不起吗?他们好吃懒做,还不得靠人!沿河岸沟沟壑壑太多,我们上山吧,山上挺好走的,我们毫不畏惧!西次四经山系走向分布数据如下:


阴山 —— 阴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劳山 —— 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罢父之山 —— 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中山 —— 区水出焉,而江(应为东)流注于河。
鸟山 —— 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上申之山 —— 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诸次之山 —— 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号山 —— 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盂山 —— 生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白於之山 —— 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生水。
申首之山 —— 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
泾谷之山 —— 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
刚山 —— 刚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应为河)。
刚山之尾 —— 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英鞮之山 —— 靼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
邽山 —— 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
鸟鼠同穴之山 —— 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
崦嵫之山 —— 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

附更具信息量的地形与水系参考图。









“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应为“西南三百里,曰中曲之山”,该是个折线。(此为我初时犯错,后来尊重原文,改回去了,不影响整体,体现了我的思想历程)


总体上看便是下面的西次四经山系定位图。

可以看到其线路是多么的诡谲。但是这是一支没神使陪伴的人类队伍,充满了激情和趣味,其考察都是人类喜好的事物——神奇的动植物还有玉石及金,对前者有精彩的描写,我最喜欢的是“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很像是西方神话中的独角兽。对玉石及金多次提到,概因它们可做很好的装饰品,金当指暴露的自然金,玉也是在河里的子玉多,金玉便常一块儿出现了。当然表面工夫还是要做给神看的,铜铁矿也提到一两处。但这队人骨子里对神是不大感冒的。“曰崦嵫之山……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 孰湖的形象,明显是个神,却说他是兽,语气中有戏谑的味道,你不就能举举人吗?大概人们和孰湖起了小冲突,也可能是玩的挺嗨,孰湖不知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蛇尾卷了人一上一下的,也没拿人怎么着。总结词“凡西次四经自阴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里。其神祠礼,皆用一白鸡祈,糈以稻米,白菅为席。”对神的形象只字未提,大异其他山系经文。原因很简单,你不在队里,我哪知道?能行个仪式表示敬意已经很给面子了。呵呵,我挺喜欢这队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途经地域有大规模的动物白化现象,“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曰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鸟多白雉白翟。”“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西次二经的“曰泰冒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也在此地域。这队人里该不会有探矿的积极份子,没神在嘛,那么在盂山发现的铁矿铜矿就该是开采中的,不需勘探,一看便知。白化动物不见于其它地域,会不会与此地域进行中的矿物开采有关呢?也难怪神没兴趣参加这一队。我由此想,黄土高原的开发该是始于远古时代吧,矿产资源丰富,土质又太好挖了嘛。后世一再效仿先人,过度开发,才使得水土渐渐流失严重,植被日趋减少,动物被迫迁移,生存环境变得恶劣。照理说以其温带气候、丰富河流和深厚土壌,黄土高原不该是今天这样。你说我脑洞大开?那就是吧。顺便一说,湖北神农架一带常出现有白化动物,我想那都是后来迁移过去的物种后裔。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我们来看神之山系吧!经文太精彩,我就直接引用西次三经全文,与诸君同享,并整体的进行分析,推出山系座山分布。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2:25:38 +0800 CST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遥去辶】之泽,西望帝之捕兽之丘,东望【虫焉】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色。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为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山加鹞去鸟】崖。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了有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囟此】,槐鬼离仑居之,鹰鸇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是多怪鸟兽。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是多白玉,其中多【鱼骨】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豹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文,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譌火。
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枬,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风云之所出也。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彳因】,是食有。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一日而三尾,名曰囗,其音如囗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余鸟】,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
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瘗,糈用稷米。

精彩,实在是《山海经》里最精彩的一段文字,栩栩如生的描绘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神国画面。神各居其山,各司其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我们看看几个大神的分工,陆吾坐镇国都,“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主对内;英招司国之仓库,“徇于四海”,主对外;长乘“是天之九德也”,主奖励;西王母,“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主惩罚。岂不是个简单高效的国之体制?神的能力很大,数量却不多,因此先人并没有描述什么盛大的场景,唯一可见的是在高山上远望得来的印象,“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但先人很难进入国都一窥究竟,因为其外围便“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神国里异物相当多,我更关注的是华夏先祖的事迹,黄帝、白帝少昊、耆童,他们相继来到神国,献出魂灵,留下为神,而后稷藏身于大泽,很有意思。当然还有帝的事……不说了,自个儿揣测吧,我还得干正事。

所得线索,只知山系起首崇吾之山在黄河以南,泚水、泑水、泑泽、丹水、稷泽、观水、淫水、丘时之水、河水、赤水、泛天之水、洋水、丑涂之水、墨水、桃水、洵水、黑水、浊浴之水、番泽,皆不明所指,座山名倒是有几分眼熟,也只个别字而已。“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似是个地理突破口。另西向去的山脉在黄河之南的,除了秦岭,就是大巴山脉了,当然不可能过长江,不然就不是“在河之南”,后面我们会知道,这个河是指渭河,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那河也并非黄河,积石之山与禹所导积石山是两个概念。但崇吾之山若在大巴山脉,怎未见熟悉的河流名,至少该提华山经出现过的汉水。崇吾之山也肯定不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上,那应是中山经所在。但西次三经山系很长,全长换算约2799公里,东端延伸至华北平原或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很有可能。然而用两平原上的座山试推西次三经均推不下去。我还记得,西次三经山系是勺子形的(观已推山系,似乎不成依据),而且有两处水行点,还有许多泽、流沙。看下地形参考图,渐渐看出点什么了。难道会是……再以山系分段长度试推,好像是可行的,紧张啊!


我们已经知道西山经其它山系都是以渭河平原上的座山为首,那么西次三经山系也有可能如此,那么,崇吾之山会在哪里?我恍然大悟,是因为图上一个标示“太白山”撞入眼球,证明一张好的参考图有多么重要。试推很顺利,可以确定,崇吾之山便是太白山。“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其泽乃是若尔盖湿地(远古时比现在更大),红军长征也过过一小段,谓之草地(松潘草地)。稷泽、流沙该是藏地景观,《山海经》中泽有时指湖泽,有时指沼泽。槐江之山即是玛卿岗日,它的西南方向不远,昆仑之丘静静注视着我,我亦深深看着它——巴颜喀拉山。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2:28:42 +0800 CST  
西次三经山系走向分布数据图如下:

相关水系线索:

长沙之山 —— 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
不周之山 —— 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峚山 —— 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
泰器之山 —— 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
槐江之山 —— 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
昆仑之丘 —— 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
乐游之山 —— 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
轩辕之丘 —— 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
积石之山 —— 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
阴山 —— 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番泽。
天山 —— 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






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中部偏南,是庞大的昆仑山脉南支的一部分,走向为西北——东南,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崃山。旧称巴颜喀喇山,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青色的山"。巴颜喀拉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巴颜喀拉山脉是青海省境内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主峰位于玛多县西南、巴颜喀拉山口西北,藏语名为勒那冬日,海拔5266米。黄河发源于山脉西段海拔5202米的雅拉达泽山以东的约古宗列盆地。山地海拔多在5000米以下,约古宗列盆地及黄河源区的海拔在4500米左右。山势和缓,山前遍布大小沼泽和湖泊,其中著名者为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这里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北麓的约古宗列渠是黄河源头所在,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摘自网上

经文中河水、赤水、洋水、墨水我没怎么理会,因为我对地理懵里懵懂,直到后面的海经推解差不多了,我回过头看山经,才了然大悟,我说过,大局观很重要,不必急着钻牛角尖。对山经经文的深入理解是在海经之后,其座山定位却是推解海经所必须。

昆仑之丘即巴颜喀拉山(不是巴颜喀拉山脉),主峰勒那冬日,其图上折点即今玛多县。

远古时代,这里是帝之下都。岁月流逝,今日已很难觅见帝和神或是我们的先祖遗下的痕迹了吧。我会想象,也许在那冰雪之下,土壤深处,还留有神秘的遗物,但面对圣山——仅仅是看着它的图片,我已不再想唤醒沉睡的神灵,就让它安息吧!也许在某一时刻,神秘的遗物无意中露出来,我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给它应有的尊重。悠悠苍天,此何物哉!为了不错过神秘的遗物,咱们看一段海内西经对昆仑之虚的描写。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

它们真的存在过吗?每个人心中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只是想说,《山海经》记录的地理是实实在在的,别认为先人只是走马观花,如果细心的考证经中对水系的描述就会发现,每条河流的源头和去向都十分清楚准确无误。我看着今天的地图一一对应着先人的描述,细思极恐。举一例子,西次四经里的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对比地图可见,确确实实,泾水是出自此山腹地,在远离山界的另一头绵绵长长流向渭河,但若不在高空中观察,很难想象先人就能明白,此出山的水便是流向渭的泾水,难不成进山勘探的人顺着水漂流近千里至渭再绕回来汇报?还是那句话,经得起折腾吗。我曾经猜测,那队人里没有神的加入,但不见得没有一些神的手段。一切皆有可能,也许他们捉了个会飞的神呢,呵呵。不管怎样,我们知道了,在久远的年代,青藏高原上住着一群神,它们自成国度,有帝之下都(上都在哪儿?),有帝之平圃,在中原地区还有帝之密都。而那时青藏高原的气候是远比现在温暖的,藏地也十分美丽富饶,可谓“万物无不有焉”。神国内部似乎在进行一项大工程,帝之平圃 “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了有多采黄金银。”,仿佛在储集物资,帝之下都“其光熊熊,其气魂魂”,仿佛在冶炼和制造,其防卫森严,“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而神国外部,有神使加入了华夏先人勘测大地的远征。我以为,山海经不仅是地理书,也是历史书。它描述了一段史前遗留文明与初生华夏文明相会交往的历史,到讲海经时再细说。昆仑之丘,还是把它留在想象中吧,咱们先完成西次三经之旅。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2:40:02 +0800 CST  




我们看到了远征完美的收尾。“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百周里约为42公里,也恰恰有条百里长的河沿所画方向流过像翅膀伸出的座山。看着卫星图,泑山、翼望之山,多么形象啊,我想起了不周之山,那山可不是残缺的模样嘛。还有长留之山,先人一定在那里停留了很久。要不要再向前呢,前方是穿越大山的路,过去是另一个地界,空中的家伙说,那里平坦无山,那还怎么行进呢,没有山就没了方向。况且,这座山的神是我们的祖先白帝少昊,他成神了,招待我们很殷勤,我们真不想再走了。什么?大神黄帝还在前方,那我们一定得去拜会,赶快上路吧!还好,我们依然可以沿着山走,果然另有惊喜。天啊,成神的黄帝怎么是这个样子,他一定是得罪了天帝,才不能与我们说话,但他懂我们的歌舞,太感动了,呜呜。“曰天山……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帝鸿氏是黄帝的另一称谓。白帝少昊是黄帝的长子,种种就先不说了,反正黄帝氏族的帝位一直传到了尧,尧把帝位禅让给舜(史书言其亦是黄帝后嗣,沦为庶人),亦有说舜是谋夺了尧之子丹朱的帝位,要我说呢,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后来舜南巡忽然死了,死前指定的接班人是禹,也算是禅让吧。禹亦是黄帝后代,呵呵,以后的夏商周王室,刨根问祖,都和黄帝沾亲带故。有兴趣的人可以读读《史记》《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当然还有《山海经》,那都是靠谱的书。见过了老祖宗黄帝,先人心满意足了,再见到奇特的弯钩状地形,那是个启示,该回头了,结束这次远征吧,此生无憾矣!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帝江可能的模样,摘自网上,做了些修改,以符合我所想。


上为总体的西次三经山系定位图,真是一次辉煌而值得回味的远征。关于西王母,哦,不说了,留到后面吧。山经中我主要说地理,杂以历史,海经中主要说历史,杂以地理。顺带一提,西次四经中的孰湖所在崦嵫之山很靠近神之山系,那一队人很可能见到了实为神的孰湖,心虚止步了。没有神使的引导,他们不敢再深入神的地界。他们胆大妄为,但也知道进退,比起深入神国的一队人,他们的远征同样值得回味。西山经末总结:“右西经之山,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我按分段经文结语加算为七十八山,一万七千五百二十一里。留此存照。山经之旅我们还任重道远,就用一张西山经山系总概括图结束西山经之旅吧。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2:48:41 +0800 CST  
西山经山系可说的还很多,但从大局出发,我们还是收回思绪,节省精力投入下面的北山经山系推解。北山首经、北次二经给出的线索并不明朗,一时难于下手。但太行山脉无疑含在北次三经山系中,“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太行之山、王屋之山在一个山系里出现一定不是巧合。观初绘的山系大致走向图(虽不再靠谱,大形状还能看出一二),该是在华北平原一侧进行的测距。此山系起点看着是今之中条山,就拿它先试试吧。但,此山系相当长,为山经之最长,达万二千三百五十里,约5125公里,记有四十六山。我狠狠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好吧,向先人致敬!

北次三经山系走向分布数据图:

相关的水系线索:

龙侯之山 ——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咸山 ——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
天池之山 ——渑水出焉,潜于其下。
阳山 ——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王屋之山 ——氵联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泰泽。
平山 ——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
京山 ——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虫尾之山 ——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
彭毗之山 ——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
小侯之山 ——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
泰头之山 ——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
谒戾之山 ——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
沮洳之山 ——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神囷之山 ——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发鸠之山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少山 ——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
锡山 ——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
景山 ——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绣山 ——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松山 ——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敦与之山 ——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
柘山 ——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维龙之山 ——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敞铁之水出焉,而北于大泽。
白马之山 ——木马之水了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
空桑之山 ——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泰戏之山 ——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石山 ——濩濩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童戎之山 ——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高是之山 ——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陆山 ——姜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沂山 ——般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燕山 ——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饶山 ——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伦山 ——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碣石之山 ——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錞于毋逢之山 ——浴水出焉。

我们看到前段有河,中段无河,后段又有河,前后的河显然不会都指的同一条河,前的河是指黄河,后的河该是指今之黑龙江,别名阿穆尔河。不用想太多,找到起点,往下推就是了。开头推得很顺利,然后就思维凌乱推不下去。经文中有一小段令人匪夷所思,东北向和北向是合理的,南向和东南向则完全不合理!思来想去,我只有认为是作书的人整理前人资料有误,该是漏掉了什么,又或者后世校书的人不懂装懂将经文擅改,才使我掉入坑里,差点儿出不来。要知道作书、校书的年代,字大都还是写在用细绳串起来的竹简上,一旦绳断竹简散落,复原时弄错几处也是有可能的。好在错处不多,我依着推西山经山系的经验在该处做了调整,才得以进行下去,并有了满意结果。由此我发现了先人的小秘密,原来……啊,哈哈,我了解了。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5:13:41 +0800 CST  







先推到这儿,歇口气。山系再往后进入东北平原后,卫星图上看的地形很不明朗,要找到合适的参考图看清哪是山哪是地,才能正确推理座山山界。先说说山系已推的部分,能看到主线上有个小分支,从王屋之山穿谷入了山中腹地,那对应的便是我起先不解的文字描述,“又南三百里,曰景山。”、“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它们本应该有文字说明是支线的,不知怎的没有。写经的人居然不觉其中有古怪,当然他不可能像我一样,有卫星地图做参考,但从文字上总能想到不大合理。也许其参照的原始资料就是如此,那就有趣了。我猜想,大概进山勘探的人跑回来说,他们遇见了山民,山民说山中有大片谷地,还有湖泽,哎呀景色美的不行,不看真是可惜,沿着河谷进山也很容易!那外面测量的人被说动了心,便也要去看看,职业习惯,自然也是要顺路测量一下的,记录则不用那么严谨,那不在计划中嘛。所以我们看到,南向的进山段测距是多折线,而山腹里面的定向竟然用东南,纯粹是为了区别山外的测距记录。这段记录无疑是多余的,对山系的完美走向来说,但工作成果焉能不珍惜,好歹得保留下来,再说这几天游山玩水也得有劳动记录不是,不然混不过去。可又不能被上面的人发觉,那是计划外的测量行动,说好听是能者多劳,说不好听是不务正业、浪费精力、拖延进度。因此记录里少了敏感的文字,掩盖了这次行动。先人大概是想:漏了些字而已,至少我们是诚实的,不会篡改记录;也许细心看记录的人会起疑心,但上面的人想必是不会复查的,只要神使不说;神使心中有数,当然不会说,它们和我们玩得很好,至于同行之人嘛,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彼此心照不宣,待上面的人问起再说,不问不说。上面的人是谁?应该是勘测总负责人竖亥,在他之上是帝,是禹,“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此句话耐人寻味,帝和禹是不是同一个人?应该是,又似乎另有所指。我的看法,帝亦是指天帝,是神使的指派者,而天帝与禹有约定,神在禹治水过程里给予很大帮助,治水成功后,禹便得为神族做一件事,那便是使人勘测大地,而神亦会加入,禹也有此宏愿,二者一拍即合。为什么我说帝亦是说天帝呢,首先帝若是禹,就没必要重复,那和解释地名不同。也不大可能是帝舜,舜还没能耐指挥禹干这么件事。禹是受命于尧在外治水,一直也不怎么和舜打交道。后来舜做了帝,以禹的性格,以及他黄帝贵族的身份,更不要说父亲鲧的死多少和舜有点关系,他想对舜避而远之。但舜不许他辞职,当初可是舜推荐的禹,禹作为罪人之子,还得努力干活(见《史记》)。禹只得兢兢业业治水,干好了才能洗刷耻辱,其它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勘测大地如此大事,史书竟无记载,以后世对舜的尊崇,若命令出自他,断不可能不提,同样道理命令也不可能是出自帝尧,尧舜禹都不大可能不吝民力勘测九州以外的地域。禹在什么时候做的这件事呢?出于治水的需要,那时该有小规模实践,中山经的资料应该能弄出七成,其他山经资料能有个两三成,由此定下了九州版图。而大规模的远征勘测该是他登上帝位以后,那时天下归心,他完全有能力使天下之人力,在治水过程中他已声名远扬,四海咸服,才不会为难他派出远征勘测的人。禹登帝时已很老了,但他顽强活着,用在位的余生干成了这件大事,并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使华夏彻底告别部落联盟,步入文明时代,实在是了不起,我想他从神那里收益良多。禹的功业可谓是登峰造极了,但后世的人对他的赞颂低于尧舜,提起他不爱称他为帝,而是大禹、禹王。为何?我想原因很简单,他命该如此,好人轮不到他做,人民对他又敬又怕,怕的成分还居多。你想想,治水这么件苦差事,放在原始时代,还旷日持久,人都是想过舒心日子的,谁还能坚持把它干下去还得干好,没点自虐的倾向跟严格的律令,根本成功不了嘛,其领导人是个什么角色可想而知!举个例子,“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原文出自《国语•鲁语下》,办个酬神仪式嘛,人家迟到你就把人杀了,还要羞辱人家,神都没你狠!这还不算狠,《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相柳的样貌,无疑是个神,禹连神都敢杀!还用帝台来镇压神灵。禹对自己也狠,史记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可见其性格两大特点,隐忍和不讲情面。这样的人使人不由畏惧,他杀你一定有理,而你死是罪有应得!《吕氏春秋•知分》载:“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俯首低尾而逝。”此事亦载于《竹书纪年》。瞧瞧,龙都畏罪自杀了,但“逝”乃离去的意思,并非死掉,黄龙吓唬不着禹,拖着尾巴怏怏而去是真的。总之一句话,竖亥即便看出了记录里的破绽,那也是不敢报给禹的。我想竖亥是看出来了,我这么不专业的人都看得出,他的决定是,将错就错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得给那支太随性的队伍一点教训,他们不是爱乱跑吗,那就让他们跑远点,帝也很配合的给竖亥又送来一大批神使。于是北次三经勘测队伍的悲情命运开始了,他们是群热爱生活的人,华北平原一马平川,太行险峻难以深入,干活是相对轻松,可也枯燥乏味啊,有机会进山领略大自然神奇,干嘛不呢?他们的记录亦不乏精彩,活儿干得很好。若他们是开春就从起点出发的话,走的快的话到达海边也应该入秋了,北方的秋风很冷。他们走的够远了,已经到了天涯海角,是该回家了。可是新的一拨神使来了,带来了上面的命令,还得继续走下去。看看他们起的山名,谒戾之山,一些人的怨气要爆发又被其他人遏制住,沮洳之山,负面情绪已经蔓延到整个队伍。我猜想他们在沮洳之山停下了,实在不想走了,冰冷的风也不允许继续前行,这里地形不错,物产也丰富,队伍驻扎下来准备过冬吧,待来春再开拔。沮洳之山在今天的名字叫医巫闾山,是个古老的名字,不知始于何时,我想是先人在此地驻扎后重起的名,他们在闾状的山谷里,一定不少用巫术医治心灵创伤。什么良药都比不过亲人的到来。竖亥又派了许多人手来,伴随着一批神使,一是来慰问队伍,二是准备开辟东山经山系勘测,真是老谋深算啊!趁着他们冬闲,我再说一个发现,今天的王屋山是经中的马成之山,经中的王屋之山是太行顶峰所在。由此我又有了新的感悟。《山海经》中的座山与河流起名该是文献中最早的,后世往往会依其记录为一些座山与河流命名,然而理解经文有误,又爱断章取义,其实是搞错了方位。此现象很普遍,像今天的龙首山、白于山,和西山经中的龙首之山、白于之山方位上均有偏差,后面要说的虖沱和北次二经管涔之山更是错认的离谱。但世人们不关心这些,不就是个名儿嘛,叫着方便就行,能有什么对错可言。于是约定俗成,张冠李戴的名称沿用至今,使得读《山海经》的人对照今名陷入迷惘,以为《山海经》胡编乱造。唉,愧对先人啊!倒是有了愚公移山的美文,咱们再拜读一回。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汤问》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5:24:15 +0800 CST  
王屋山由河北跑去了山西,你怎么看,反正我无语了。回过神来,一个美好的冬天过去了,医巫闾山下聚结的先人队伍已经十分壮大。我网上查了一下,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按《周礼•职方》称:“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与古华夏民族的“医、巫文化崇拜有关”。相传舜时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医巫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我想该是禹封才对,卒定九州可都是禹干的。唉,禹的功劳太大了,又不比舜可亲,还是分些功劳给舜吧。周时封医巫闾山为五岳五镇之一。自隋开始,此山便成为“北镇”的“五大镇山”,从而声名鹊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李世民征东也进庙拜过,张三丰在此山道观学道,辽金众王葬于此山山谷,可谓是东北名山之首。网上说其得名甚早,已不可考。我想说,它最早是叫沮洳之山。



顺便说一下,《山海经》中说的“无草木”是说草木相对稀疏,有许多岩石裸露,并非真的无草木。医巫闾山便是这么个样子,但其地理环境是很优越的。先人们在冬季里打渔狩猎颇有斩获, 东北那地儿不有句俗话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养得他们是膘肥体壮,个个精神饱满,春天既来,那便摩拳擦掌整装待发。竖亥将他们重新划分队伍,一路继续沿原山系北向而行,去完成北次三经山系勘测,而另几路去往东,他们的勘测成果将写入东山经,而且竖亥意识到季节变冷带来的不利,叫他们先赶路去遥远的目的地,再从目的地南下进行勘测。跟随前一队的脚步,我们也开始上路吧。

先上地形参考图,很遗憾,只有我国境内的,境外的,小伙伴们自个儿想办法吧。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8:12:30 +0800 CST  







先暂停吧,怕后面要说的太多,分着讲。诸君也已经看到了,卫星图是多么难辨认地形,得对照参考图来敲定山界。忘了介绍,我寻得了一个好网站,http://www.onegreen.net地图窝,里面的参考图我还比较满意。东北平原土层很厚,大兴安岭有着舒缓的坡度,山与地连成一体,我要如何定界?不用愁,先人都帮我想好了,在等高度上,沿山边而行,参考图上等高线标的清楚,我不费什么脑筋,拿测距匹配数据,轻松敲定山界,当然要付诸页面对于我一个重残的人还是挺费力气的。先人靠目测能保持测量在一个高度上,也是挺牛的。 走啊走啊,先人到了空桑之山,前方地形明显抬升,一旁是从四方高处泻下的河流汇聚而成的宽阔水域,先人叫它虖沱(虖沱在今天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以北,而非山西的滹沱河,同样的,虖沱之源泰戏之山在大兴安岭,山西的滹沱河之源泰戏山亦是张冠李戴,但我们就不必追究了)。先人勇气满满,毫不犹豫的上到高地进行勘测,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我以为他们会跨过今天的国境线到达外兴安岭,但我想错了,他们很守规矩的盯着自己左侧的山,没去渡黑龙江踏上俄罗斯,也没顺水道去外蒙古。我刚有些小小失望,就不由自主的瞠大了双眼,张口结舌。“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没有河岸,只能山行,那还怎么能测出直线距?而水行又是如何测距?河流还在山间拐了好几个弯,而的确是给出了界点间的直线距,还相当的准确。我想过种种方法,后来一想那都纯属折腾,那可是208公里的直线距啊,中间全是山地,实在是匪夷所思。我百思不得其解,猜想也许是神发挥作用了,该是在高空中测的,可高空中又如何测?能测得准吗?还有,你不觉得周里更适合测量吗?大自然山川河流的分界用周里测出的距离实在是完美,整十整百的,我换算成公里是为了电脑测距,我声明绝无作弊,不信你可一一的验。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先人如何测出的“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而我知道,周里是更合理的计量单位,如同农历是更合理的历法,但是我们不得不习惯公里和公历,就像我们必须适应张冠李戴的地名。长叹一声,我们继续前行吧。
等等,我不由得回头审视。之前我低估了先人测距的能力,也许是不想考虑神的因素吧,西次四经做了一次方向修改,将“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改成了“西南三百里,曰中曲之山”,现在看来,毫无必要,改回来吧。我说过,他们有可能捉了个会飞的神。


一样很契合地形吧。所以我说,周里很神奇,谁创造的?无疑,在夏之前它就存在了,神也在用它,或许它是个很奇妙的常数,好比圆周率。

不好意思,插了这么一段,再把思想拽回来。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8:18:56 +0800 CST  




看不清河流的请看参考图对位。另要说的是,先人实际已经向南走,又转向西,但依然记的是北行,河流流向也记是往东,原因我已说过了。再说他们亦有自己的记录风格。


到此北次三经山系推完了。我们看到,先人在今天的呼伦湖畔一座独山旁停住了脚步,他们叫它錞于毋逢之山,怎么理解呢?錞是一种古代军乐器,铜制,形如圆筒,上大下小,常和鼓配合使用。先人到了这里,算是圆满完成任务,大拨人见此地美丽宜居,选择留下生活,小拨人还是想念家乡亲人,一定要回去,我想神能帮助他们一步到家,走到最后也没剩多少人嘛,两拨人面临着分别。山高路远,此一别,我们就再也不能相见,我的兄弟姐妹,我的亲爱的朋友,我们曾一起挽手走过高山大河,共同经历过千难万险(此刻我心意相通,涕泪满面,真是写不下去)什么也不说了,让我们奏响錞乐,来一场美好雄壮的告别仪式吧!錞于毋逢之山、雁门之山、帝都之山今天都是没有名字的,也许有,但我查不到。我该庆幸先人没怎么出国界,我才能省心的推理,你们也能方便的去先人去过的地方看看。先人把呼伦湖与连接它的河流称做泰泽,也包括了呼伦湖的姊妹湖贝尔湖,因为先人只提了雁门之山,没说山脚下的大湖。先人起名还是很形象的,雁门之山当中一条河流泻下,将山变作大雁展翅状,但整体看最像展翅形却是在我们面前的卫星图上,换句话,是在高空中俯瞰。我们已经不吃惊了,对吧,但更可能是先人看到许多大雁在山头上飞来飞去,湖边草甸是很好的栖息地嘛。方圆百里的帝都之山不知因何得名,但西向有个幽都之山,虽不在山系中,但两山座落位置耐人寻味,那会是帝的又一都所在吗?我还不知道。我想说个前面忘了说的,“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说精卫是女娃所化,应该是先人美好的幻想。女娃并不具备成神的条件,而且精卫也不是神,只是一只不停到西山找木石再衔回东海岛上筑巢的海鸟。这说明灵魂不灭的观念在当时深入人心,也再次证明这一队人有多么热爱生活。他们会随性去旅游,也敢于记录突发的奇想,留在美丽的呼伦湖畔和回家与亲人团聚都是合理的,錞于毋逢,就让我们相忘于江湖吧。

(美丽的呼伦湖畔)

总体的西次三经山系走向分布图。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我们看到有三拨神使,此征程之漫长,堪称卓绝。细数一下,主线上刚好是四十四山,分驻四十四神,景山是阳山和天池之山的另侧,不需再计入,支线上便只算两山,合计四十六山,算加长为一万二千三百四十里,还差了记录十里,我想你们也想到了,錞于毋逢之山北向长十里。还有个疑点,支线上山段间的折线距尚可解释为不大用心,为什么主线上归山、龙侯之山、咸山、泰头之山、发鸠之山、少山段亦是折线距,我们知道,他们完全有能力测直线距,尤其是后两山,有什么理由不测直线距呢?但他们偏偏用的折线距。我想了想,又测了测直线距,再审视地形,明白了。先人不想自找麻烦去算直线距(折线已经是优化的了),也不想过多的借助神力。他们留下的是一份真实的记录。还能说什么呢?《山海经》饱含先人心血。最后要说的是,北次三经中的矿产描述无外乎金玉铜铁,倒以玉居多,还表现出对美丽石头的兴趣。北次三经中对神奇生物的描述,我将放在下面的北次二经的解读里提,自然也是有我道理的。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18:25:33 +0800 CST  
再说北次二经山系。经文的起始部分线索还算明晰,提到了汾水为主要河流,可判断吕梁山脉包含在山系中,但卫星图上显示的对应段地貌很复杂,爬山似不可避免。而山系形状到后面在卫星图上也是难以辨认,少不了要对照地形参考图。先认个错吧——原先我以为北海是指贝加尔湖,那是惯性思维弄的,现在了解了先人的思维逻辑,再详细推理座山,方知北次二经里的北海说的是今天蒙古国境内的河伦-托列依湖。河伦-托列依湖离呼伦湖不到两百公里,面积比呼伦湖要小很多,而呼伦湖在北次三经记录者眼中仅仅被视为泰泽的一部分。我们要原谅这一队先人的眼界不够大,他们一直在内陆跋涉,没有见过像河伦-托列依湖那样的大泽,更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但他们同样值得尊敬。他们的记录亦可圈可点。


“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首句的理解至关重要,几乎所有的白话文都译成“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座山,坐落在黄河的东岸,山的首端枕着汾水,这座山叫管涔山。山上没有树木却到处是茂密的花草,山下盛产玉石。汾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黄河。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很严重。问题出在“汾水出焉”,焉明明是语气助词,居然译成了代词,代指管涔之山,管涔之山于是稀里糊涂成了汾水的发源地(今天的管涔山)。不行吗?绝对不行,若管涔之山是汾水的发源地,而汾水是从北向南流,那后面往北去的几座山如何还能出水流注于汾!白话文应该是“汾水出现了啊”, 管涔之山恰恰在汾水的最末段——汾水和黄河的交汇处。焉从来都是做助词用。往下再列水系信息:

少阳山 ——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
县雍之山 ——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
狐岐之山 ——胜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汾水。
白沙山 ——鲔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
狂山 ——狂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浮水。
诸余之山 ——诸余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旄水。
敦头之山 ——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印泽。
北嚣之山 ——涔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泽。
梁渠之山 ——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
湖灌之山 ——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敦题之山 ——是錞于北海。

“是錞于北海”,我不仅又要感叹,后世为《山海经》弄出了多少谬误啊!“錞”生生在字典里多了个意思“靠近”,我居然还信了!我不知道錞具体是什么样子,没见到它的图片,但如今想怎么都不至于引申出“靠近”的意思。好在我留意了“曰錞于毋逢之山”,推想它的意义,之前西山首经中的“曰騩山,是錞于西海”带来的疑惑(还没提过)也就烟消云散了。那不是说騩山靠近西海,因为在它之前的黄山、翠山就在西海边上,都没说“錞于西海”,而独独是山系末端的騩山“錞于西海”。学过文言文的不难理解,“錞于西海”,那是说在西海边吹响胜利的号角——我认为錞就是号角!还应该是特大号的号角(西藏喇嘛吹的那种)。“是錞于北海”亦是同理,说白了就是在北海边举行欢庆仪式,庆贺完成远征!


地形参考图主要是内蒙的地形图,外蒙的亦有(看不清勿怪,自己去找图)。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20:53:35 +0800 CST  
从黄河口往汾河方向开始推吧。





比例尺放大了再看,不然百度的卫星图显示的不连贯(跨国了)。

“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瘗;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伴随这一队的神使是蛇身人面,令我想起了伏羲女娲,他俩史传的形象也是蛇身人面 ,会是神族吗?

我们看到北次二经中的梁渠之山便是北次三经中的碣石之山,还提到了雁门,“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 雁门便是北次三经中的雁门之山,是心有灵犀吗?还是别的可能。我以为,次序上应该是北次二经队伍早于北次三经队伍到达那片区域,要不北次二经的队伍十之八九会遇上北次三经留下的人,一谈之下,也就不会再“錞于北海”了。而北次三经的队伍未免太……他们连东海都不正经记录,只在说精卫时顺口一提,他们中大部分人此前一定是生活在海边,所以才见惯不怪,所以才非要入一下内陆的山长长见识,也所以要留在呼伦湖畔,那自然条件不比海边好太多了,还很像在海边生活,可说是人间天堂啊!啊啊……淡定。北次二经队伍没过呼伦湖和贝尔湖,不是他们不知道,“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海便是贝尔湖,亦可指呼伦湖,其水系相通,而湖灌之水绝流不到河伦-托列依湖,即所谓的北海。说明他们知道那边有海,我想是神使透露的,但他们没有那么多好奇,他们并不习惯在海边生活,完成任务最重要,神使怎么说,他们便怎么做。他们的记录中规中矩,在北山经里显得一般,但细思又大有玄机。首先是他们跨越山地的直线测距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白沙山段、尔是之山段,那都只能是在空中才能测直线距,我只能归于神迹。而前半段行程并没看见任何异样的生物,走到敦头之山,进入大兴安岭地界,奇怪的生物开始出现了,“其中多?孛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还属于自然形态,再到 钅句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明显是非自然形态,说是妖怪亦不过分,又似乎有神的特征,很难想象它是个什么样,后世说它便是饕餮,又不知是何依据。再到北嚣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囗冒?,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曷。”也还算自然形态吧,乌鸦大小的鸟是不大可能生个人面的,因此该是类似猫头鹰那样的面相,像是人面。再到梁渠之山“其兽多居暨,其状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 嚣的模样又显然是非自然形态,而且和狍鸮给人的印象是一致的——残。回头说下北次三经里的神奇生物,在大兴安岭段之前,自然形态和非自然形态的,都没有给人以残的印象,不但不残,有的还异常富有生命力,列举如下,归山“有兽焉,其状如囗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军,善还,其名自詨。有鸟焉,其状台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囗,是善惊,其鸣自詨。”龙侯之山“其中多人鱼,其状如?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说的是大鲵即娃娃鱼。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其名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天池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说的是鼯鼠。阳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尾,其颈[B142],其状如句瞿,其名曰领胡,其鸣自詨,食之已狂。有鸟焉,其状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名曰象蛇,其名自詨。”“有<?臽>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景山“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 ”小侯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 ],食之不灂。 ”轩辕之山“有鸟焉,其状如枭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吧,它们身上的部件都只有多而没有少。 而进到大兴安岭段后,泰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东々,其鸣自詨。”乾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鸣自詨。”伦山“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九。” 川是排泄的意思,可理解为肛门在尾巴上。其描写的神奇生物都给人以残的印象,怪异多于神奇。也许是我多心了?可为什么残的印象只出现在大兴安岭段?先存个疑问吧。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21:05:11 +0800 CST  
再回头说北次二经,随后先人告别大兴安岭,又不再见到神奇生物——说生物主要指动物,北山经里鲜有对神奇植物的描述,而北次二经里几乎就没有提到什么植物,一路经过座山都是“无草木”(我说过,那是草木稀疏的意思,是文言文的句式,白话文即是山上没有草一般的树木,想想草的模样)。然而在此后的末段旅程竟然破天荒提到三种树,湖灌之山“有木器厂焉,其叶如柳而赤理。”啥意思?原文就是如此,怎么理解呢。字典解释:厂者,山石之厓岩。木器,我想是指木就像被雕刻过的器物。白话文便是:有像被雕刻过的木在崖上啊,它的叶子像柳,它的纹理发红。联系地域所处,不难理解,说的应该是胡杨。它很具观赏性,但还不算神奇。神奇的景象突然出现了,在其之后。“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那是个什么景象?好像一时还不能理解,好吧,咱们认真分析一下。查资料,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又有说是七尺的,尺的长度又有多种说法,朝代不同定义不同,总以周尺为最短,短至今天的19.9厘米,保守起见,我总是取短,那么一仞最短为139.3厘米,即1.39米(以周而论,一仞该取八尺,我取了七尺),“其高百仞”,那就是高百三十多米,约40层楼的高度,有这么高的树吗?有的,现今世界上最高的树为澳洲杏仁桉,其“普遍高达百余米,树干直插云霄,最高达156米,相当于50层的高楼,要比2幢上海国际饭店还要高。这种树基部周围长达30米,树干笔直,向上则明显变细,枝和叶密集生在树的顶端。叶子生得很奇怪,一般的叶是表面朝天,而它是侧面朝天,象挂在树枝上一样,与阳光的投射方向平行。这种古怪的长相是为了适应气候干燥、阳光强烈的环境,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水分过分蒸发。”(摘录自网上),如此看来,“其树皆无枝”,也是靠谱的印象,树是如此高,而枝叶密集生于顶端,看着就像是无枝。若真无枝又何来叶,若无叶便不是树而成杆了,我想先人还是分得清杆和树的。三桑会不会说的就是澳洲杏仁桉呢?那是澳洲才有的,但也许在远古的亚洲也有呢?再说,百仞怕也只是印象,并非实指。西山经中说太华之山“其高五千仞”,若实算岂不六千多米高,而华山高度实为海拔两千多米。但华山太高了,难以目测出个相对正确的高度很正常,三桑的高度总不至于估的太离谱,我想百米左右总是有的。“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三又会不会是说数量呢?三桑便应该解做三棵像是桑的树(我不敢说先人认出那一定是桑树,但应有像桑树的特征,若说桑树一眼能辨的特征该是桑葚,杏仁桉该不会有……),纵观全经,三桑也不像是某种树名。我们就说那是三棵百米高的立柱般的桑树吧,那是多么壮观而又奇异的景象!“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百果树是一种树吗?是的话那是生各种果子还是生很多果子?一时也解答不清。但是有旁证。看一段海外北经: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
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久、视肉。
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青鸟、视肉、杨柳、甘【木且】、甘华,百果所生。有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说的就是洹山及其周边景象。务隅之山会不会是洹山?我认为很有可能,帝颛顼葬在那儿有点煞风景,但是很有面子,因为洹山在北次三经中有另一个名字,幽都之山。若此地为帝的幽都(字典里,幽有三种意思:隐藏,不公开的;沉浸而安闲;迷信的人指阴间。好像都能用),那么一切奇异景象都显得合理了。你会说,难道不可以是帝颛顼的幽都吗?随你想吧,我也不反对。按《山海经》的说法,帝颛顼实际葬在了今天的外蒙境内,外蒙原先就是我们的,唉……去那儿不大容易了。帝颛顼为何要葬在遥远的北地,他的活动中心不是在中原大地吗?要说叶落归根,那应该是在蜀地,也归不到北地啊!谁说帝颛顼的活动中心就一定在中原大地?是有确凿的史料证据还是考古证据?颛顼是出生在蜀地,但他的封地应是在北方。华夏祭祀中的五方天帝里,他是北方天帝。五方天帝为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南方天帝炎帝神农、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北方天帝颛顼高阳、中央天帝黄帝轩辕,他们当然不是真的天帝,但人们相信他们死后成神,辅佐昊天上帝(即真的天帝)统治五方。为什么是五方,不是四方更合理吗?五方反映出的是真实性,少昊原是在东方为一方之主的,所以叫少昊(伏羲是太昊),黄帝传位于他,他觉得做帝太辛苦,于是逃跑去西方悠哉游哉了,颛顼才得以登上帝位。再看《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丘鸟】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说的和海外北经是一回事,更证实了洹山就是附禺之山,即务隅之山,也是幽都之山。而不光帝颛顼,帝喾(帝俊)亦在北地留迹,“丘南帝俊竹林在焉”,我想那是他少年时候在竹林玩耍。史称,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号高辛氏。可想而知,该是到了帝喾,中原地区才重新成为华夏的统治中心。不往远扯了,大家看经中对附禺之山(务隅之山)及其周边的描写,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吧,是有那么一点昆仑之虚的味道。所以我以为北次三经队伍称之为幽都之山,乃是他们见多识广(很可能他们就是东夷人,出自东海边,他们熟悉神族,原因以后再说),晓得那是天帝的幽都,而帝都之山,那该是帝颛顼的都城所在。呼,太好了,帝都之山还在内蒙古,小伙伴们还可以去那看看。再说说颛顼。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8-29 22:43:17 +0800 CST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字数:1097796

发表时间:2017-08-29 16:42:0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3 11:10:48 +0800 CST

评论数:19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