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日记本——2019开帖篇

一直想着能找个地方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过往。不是为了博得安慰或同情。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而幸福却大抵都是相同的。所以别人也没有义务为我排忧解难。
之所以决定在这里开帖:
一是之前很少上天涯,不知道还有着一个这样的地方。
二是我写的这些东西,发其它版块貌似不合规矩。
三是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监督自己本就不坚定的心。希望诸位多多包涵。
最近的生活很平淡,如水,偶尔加上点盐。
那就在2019的第一天开始记录吧。希望能尽量坚持得久一些。



楼主 茗羁  发布于 2018-12-31 05:03:46 +0800 CST  
开年就说兵器貌似不太应景。可是没办法,今天就谈到这个问题了。不过重点只谈了刀。
目前来说,名气最大的和制作工艺最厉害的刀还是要数倭寇。武士刀的传承来自中国的唐刀。唐刀是中国经历过了几千年的社会变革才演化而来,自然不会差。加上工业革命后,倭寇的冶炼技术又师承欧美,技艺当然是精益求精。
刀的最初作用是人类的生活工具之一种,用来劈砍和切割。发展成兵器使用已经是青铜时期了。中国最早的刀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安徽出土的石刀。刀主要是单兵作战使用(包括现在的军刀)。所以,其实在古代两军交战时使用最广泛的还是枪。这个也可以从欧洲的标枪看出来。
战争中之所以主要用枪(这里的战争中是指已经交战,而不是交战初期可以用箭矢),一是因为长,正所谓长一寸,要你命。二是因为成本相对较低(做个枪头就行了),可以大规模装备。除非战斗中后期阵型打乱,混战时才用刀剑斧等兵器。
从大众使用频率来看,抛开那些传说中的名刀和独一无二的个人佩刀外,除了唐刀就是绣春刀了。这两种刀基本上是唐朝和宋朝的官方标配。除了这些,中国还有藏刀,蒙古刀(一叫圆月弯刀),苗刀。这几种刀与中原刀有着很大的区别。文化上来说,这几种刀都有着各自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外型上来说,藏刀与蒙古刀有几分相似,他们主要的战场是在马上,所以对刀的设计就有了一些弧度。这样方便收回。苗刀重,主要是双手握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苗地多山林,需要足够的力量劈砍。
欧洲人古代对刀的态度还停留于生活工具之上,欧洲人在战争中主用标枪,佩重剑盾牌,用配刀杀人完全是顺便的事儿(欧洲人的佩刀主要是用于切割实物)。
古代人之所以推崇剑,说剑乃兵中君子。在我看来完全是扯淡。说白点就是剑相对娇小,轻便。不过是便于携带罢了。普通人谁愿意挂着把又重又厚的刀到处跑呀。
大家都知道,剑双刃,易攻难守。刀一刃,有刀背,攻防兼备。中国文化里自古以来就有剑走偏锋一说,这也符合中国士人喜欢智斗的风格。刀走中正之路,代表义气和豪迈。
楼主 茗羁  发布于 2019-01-01 01:46:38 +0800 CST  
刚才去天涯诗会发了个元旦的帖子,过节自然就联系到了酒。于是今天就来谈谈关于酒的东西吧。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这是晋人江统对酒的出处做的解释。据史可查,中国最早的酒是出现在洛阳。杜康造酒是在一个叫空桑涧的地方。说是这杜康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感,想着把剩饭装在枯掉的桑树干里面。结果忘记拿出来了,巧合的是在天气,气候,温度,湿度等等都很合适的时候,剩饭发酵了,等杜康想起这茬的时候,剩饭已经变成了酒。于是杜康便成了酒的代名词。
至于我的看法则有些出处。人类世界最早的酒肯定是果子发酵后自然形成的。母系氏族的时候,人们采摘大量的野果集中存放,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野果自然发酵后变成了果子酒。这是属于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而杜康的粮食酒要想形成,必须满足很多条件。首先是酒曲子。众所周知,粮食酒没有酒曲子是不可能酿成的。另外,在上古时代温饱都很难解决,古人是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粮食来造酒,除非温饱已经解决了。所以那时候的酒都是很珍贵的。
中国的酒一共经历了四个时期。最初的酒就是自然发酵的果子酒。第二个时期就是杜康时期。这两个时期的酒从技艺上来说区别不大。唯一的区别是原料不同,一个是野果,一个是粮食(黑秫)。第三个事情便是现在还有的黄酒。最后一个时期就是宋朝发明的蒸馏酒。直到现在也是用的这个技术。
前三个时期的酒可不是现在的酒那样晶莹剔透,色泽明亮的。那时候的人喝酒是带着酒糟一起。我们看现在出土的那些青铜饮具,在饮口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支起的耳朵,作用就是为了放一个过滤酒糟的滤器。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人喝酒时要用宽大的袖子挡住,就是不想别人看到自己喝酒时那不雅的样子。
潮州话说喝酒叫“呷酒”,而这个“呷酒”的“呷”与青铜器中用来剩酒的“斝”是同样的意思。我没有去研究过这两个字之间是否有渊源,但是这种巧合让我很意外也很惊讶。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从器皿到握杯,碰杯,祝酒辞,敬酒顺序都有讲究。器皿最开始的时候是陶器(酒出现的第一二期),后来是青铜器到金银器,瓷器。最惊艳的当数琉璃盏(水晶),装上葡萄酒在灯光的摇曳下简直就是美幻绝伦。现在很多人都推崇国外的洋酒,殊不知中国千年前就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说到酒肯定要提中国的几个地方。第一个就是江浙一带,因为这里是中国黄酒的发源地。黄酒中最著名的就是花雕酒。气候原因,那时的江浙一带很冷,经常下雨。现代人所谓的江南烟雨,梅雨水乡就是代指江浙。于是江浙人喝酒时喜欢温酒。
话说回来,古时之人喝酒都是要温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能很好的证明。冷酒下凉菜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中国人心中,冷酒属阴,需要通过加热(阳气)来综合,如此一来就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现在的人很多有湿气,主要原因就是喜欢喝冻啤酒。酒本来就属阴了,再一冻,肯定对身体有伤害。现在的很多白酒不需要温了,是因为随着酿酒技术的提高,酒的度数高了,自然就把阴阳综合了。
现在很多人把花雕酒直接认为是古时候的女儿红。其实这个认知在有些地方是行不通的。古时的女儿红大家都知道是指弄瓦之喜的人家在孩子出生那天把酒埋藏在地下,等到女儿二八年华出嫁时再取出来作为喜宴之酒。其酒龄最少十五六年。而花雕则不同了。花雕酒大多数都是酒家酿成的酒即刻便拿出来销售,其年份不一。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是有些家庭的孩子还未到出嫁便中途夭折,于是女儿红变成了花凋(雕)酒(这是属于一些比较悲伤的故事)。花雕酒的由来本就是孩子父母为了吉庆,在孩子出生那天请匠人在装酒的容器雕刻上代表吉祥如意的图案,为博得好意头。
至于喝酒的规矩中国就更多了,简直是不胜枚举。包括握杯的规矩。与长辈,平辈,晚辈之间如何碰杯,如何说祝酒辞等等。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俗话说:酒饮微醺,花赏半开。话言三分,人观七成。这的确是至理名言。酒喝多了伤身,花开完了无趣,话说过多伤人,人看得太透没有朋友。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珍贵的为人处世之道。
楼主 茗羁  发布于 2019-01-02 03:29:14 +0800 CST  
闲来说吃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当先,而后有色香,型乃最次之。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说放眼世界而观绝对是傲视群雄。与国外饮食相比,单单是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中的随便一流派都可以独领风骚。

我是蜀人,自然钟爱川菜。什么盐煎肉、回锅肉、鱼香肉丝、夫妻肺片、麻辣牛肉等等全是鄙人最爱。当然,这些也是川菜精髓之一部分。所以我时常愤懑“十全老人”创造的“满汉全席”居然只收录了川菜里很不起眼的一个水煮白菜。可能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时过境迁到了现在,以川菜为原型的各种变化之菜系居然霸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不过说起这个水煮白菜,那可真不是随随便便就做出来的。当然,不光是川菜,中国的任何菜系都是有讲究的。首先就是选料,接着是刀工,再后是烹饪方法,最后就是装盘。传说真正的水煮白菜需得用三年以上的正在下蛋期的健康老母鸡一只加上猪大骨一斤熬汤,三碗水文火煮成一碗。汤成乳白色,顺勺流下能成丝。补充一句,熬汤的水必须是山泉水、深井水或者雪水。接下来再挑选上等白菜一颗洗净。上等白菜则是要求刚入冬时被第一场雪覆盖过的且菜根无斑点和杂色,菜根要求饱满、润泽且晶莹剔透,切开菜梆后有汁流出,菜叶乳白呈翠绿,叶纹自然顺畅。

看看,光是做这个菜的流程所花费的时间就可以做普通一桌菜了。更不晓说找材料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其对白菜的要求之高可以说是恐怖。现在经常听到人说“白菜价”,我就感到可笑,他们不懂我也不能怪,毕竟不知者无罪。

中国人事事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和欲善其功,必先利其器。没有好材料技艺再高也做不出惊艳的作品。也正是我们中国人这种对食物精益求精的态度才会使中华餐饮文化在世界之列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不挑食,但我挑嘴。材料不论贵贱多寡,只要味道合意我都来者不拒,可一旦味不入蕾,则浅尝辄止了。夫人也因为此经常挤兑说我是现代孔乙己。其实我与她一般——同样是吃货一枚,我不过是宁缺毋滥罢了。对于她来说只要是新鲜的、熟的、有味的、看起来娇艳欲滴的就是好吃的。她哪里知道食物也是有品级划分的。

食者,料鲜不过初品,料鲜又色正者为中品,料鲜、色正、味匀者为上品,若前三种都达到,再有型美、意象便是极品了。盖当今食坛,中品者比比皆是,上品者亦不少,而达到极品者可就凤毛麟角了。

吃东西也讲缘分。有时寻遍一座城找不得一家称心如意的食店,有时无意之间一个回眸却见到自己最喜爱的食品,关键是还色香味俱全。前几天夫人突然想吃某家小面,去到方知已歇业另迁,结果只能在附近随便找了点东西草草入肚。类似此种铩羽而归的境况乃所谓“可遇而不可求”是也。

吃东西还讲心情。有情饮水饱,无意山珍廉。开怀大笑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打开了心胸露出来的笑容才是发自内心的举动。古时采茶女须得处子之身,采茶前还得沐浴斋戒,采茶中要心情舒畅。不然采回来的茶叶苦涩难咽。吃东西也是同理,心情舒畅人的味蕾就更敏感,会触碰到更多的细微之处。对食物质感的感受就会更真实,食材好坏入口即知。

纵观中国饮食,川菜麻辣,湘菜香辣,鲁菜多卤,粤菜多鲜,闽菜咸甜,苏菜重甜,徽菜爱酱,浙菜清鲜。选材,工序,刀工,摆盘各有特色。但能一以贯之者,少矣。
楼主 茗羁  发布于 2019-01-03 02:41:41 +0800 CST  
闲来说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嫖这个话题在解放以前其实并不像现在这样受到大众鄙视与不屑。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青楼无疑一直都是官宦子弟,富家公子最流连忘返的温柔乡。
现代人之所以对嫖这个字噤若寒蝉,不过是新中国明令禁止属于违法行为。官家规定百姓自然不敢造次。另一个是新时代来临,人们需要学习新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国人的道德观和家庭观都有所进步,便对黄之事敬而远之。
说到嫖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物——管仲。这哥们儿实在是太厉害了。有安邦济世之才,吕望周公之谋。属于传说中的麒麟大才,得之可得天下。对于此人的记录,《东周》和《史记》可是一点不吝啬赞美的词藻。人家是辅佐齐王第一个称霸天下的牛人,光这一点就足以名垂青史。
管仲的另一个壮举就是把青楼合法化。这样的国家政策一出来,对于古时候的男人来说,反响肯定是一片万岁之声。这既稳定了社会环境,又减少了刑事犯罪,还可以给国家带来创收。完全是一举多得的战略性政策。传说因为这事儿,青楼把其奉为祖师。以至于后来的朝代都心照不宣的传承了这个战略手段。青楼发展到后期还分成了官窑和民窑,可想而知古代的嫖之风气是多么盛行。
古代嫖的受众体主要是以女人为主(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爱好的顾客,比如娈童,断背,SM等。但这些都是少数一部分)。其从事这个行业的女人大多数都是家境贫寒而导致身不由己。但是,这些女子虽然身份卑微,可这类人的本事却是连许多读书人都自愧不如。其在琴、棋、诗、画、书,吹、拉、弹、唱、舞等专业技能方面更是达到炉火纯青,已臻化境的地步。
最著名的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在余怀的《板桥杂记》中,分别录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主要的六人。后来,有老司机又加入了柳如是和陈圆圆,故而合称为八艳。这几人当时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举国皆知。
中国很多文人的杂记里之所以有这些趣味记载,意味很明显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过青楼头牌,花魁之由来,亦是模仿了士子科举排名的制度。科考之中士子主要考才能(看题作文)和口才(殿试答辩),这需要一定的运气(有时候主考官的喜好或帝王的一句话就能决定排名先后)。
而要想夺得花魁殊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其考试内容比那些士子难度就大了不少。除了上面的十样基本技能,还有口才学,心理学,酒文化素养,临场发挥,容貌等。说白点,要修炼成花魁,那就得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人间尤物。都说现在的女博士后是第三类人,在古代花魁面前,简直不堪一提。唐朝有“一日看尽长安花”之炫耀,其中的“花”就是指青楼名角儿(花魁)。
古代的嫖可不是现在的嫖能同日而语。那时的汴京处处歌谢婷台,烟花巷柳。秦淮河两岸红灯高悬。处处是猜拳,行令,对联,出迷之声。男人没点墨水根本不好意思进青楼。附庸风雅也是由此而来。
嫖字从女从票,票亦声。“票”意为“掠过”、“轻拂”。“女”和“票”联合起来表示“男人与女人萍水相逢,相处短暂”。本义:男人与娼妓短暂地“相好”。也泛指女人与男妓短暂地“相好”。现在很多男人在介绍自己女朋友的时候喜欢称为女票,言下之意其实就是与嫖差不多的意思。不过是从名分上来说没有嫖敏感而已。区别在于一个是一次议价而付,一个是估价而付罢了。
楼主 茗羁  发布于 2019-01-04 04:22:07 +0800 CST  
闲说赌
中国的赌文化也是可圈可点。周朝的时候主要是赌御射——驾车与射箭技能,后来加入牌九,长牌,扑克,色子和麻将等。不得不佩服中国人在玩乐方面的智慧。
扑克虽是舶来品,却是在我们中国人的手上才变得多彩多样。斗地主,斗牛,升级,金花,跑得快等等,扑克在中国人手里简直是妙笔生花。哪像国外,玩扑克主要是什么21点,德州扑克,梭哈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玩法。在中国主要靠运气赌的是色子,牌九,斗牛和炸金花,靠技术的是升级,跑得快和斗地主(这些都是在不作弊的前提下)。
大多数人对扑克牌的起源,统一认知是由法国塔罗牌(算命的一种工具)演变而来。美国人发明了一种叫“鬼牌”(JOKER)的纸牌。不过都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统一了——也就是现在的54张,四个花色的扑克牌。
扑克牌分四种花色,分别是黑桃、红桃、方角、梅花。四种花色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称呼。法国人称“矛、心、方形、丁香叶”,德国人称“叶、心、铃、橡树果”,意大利人称为“剑、硬币、棍、酒杯”。
中国传统纸牌(长牌)的由来,那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周朝时,传说年幼的周成王在宫庭中与弟弟叔虞就曾常玩一种“削桐叶为圭”的游戏。那时尚未发明纸张,故以树叶替代。
还有传说汉朝大将军韩信为了使士兵减少乡愁,在军中发明了一种供娱乐用的纸牌,因其只有树叶大小,故称之为叶子戏。上自文人学士,下至平民百姓,均乐此不疲。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纸牌,每副有40张,分4类。牌上图案,品目甚多,有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后来由于地域差异,各地的长牌都有了各自的发展和规则,便成为了地域性的赌博工具。
骰子被称为中国博具之祖。在很多赌博场合中都会用到(牌九,麻将)。其在战国齐墓有出现,所以骰子的历史最少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牌九,麻将相对来说就出现得比较晚了——宋朝。这样看来,为什么很多人对宋朝情有独钟就一目了然了。大家都知道李清照词写得好,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她麻将也打得不错(据说从未尝一败)。
赌博运气是一部分,但关键还是在于技巧和心理术的运用。战争就是最大的赌博,赌注干系国家兴亡。民间私赌最多一条命,与他人干系不大。
赌无疑是最无法预料的,吃喝嫖抽至少还可以预估。赌完全是比风云还莫测。所以中国人常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楼主 茗羁  发布于 2019-01-05 10:33:05 +0800 CST  

楼主:茗羁

字数:5840

发表时间:2018-12-31 13:03:4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06 20:39:02 +0800 CST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