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一)(转载)

“四书五经”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是因为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四书五经”的,陌生是因为现如今还了解“四书五经”的中国人已经所剩不多,算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略知皮毛的我决定从今天开始闲谈四书五经,不是为了给谁招魂呐喊,只是为了记忆,记忆中华民族曾经走过的点点滴滴与跨越的江河湖海。因此请将此系列文章当做泛黄的老相册欣赏,愿您在回忆往昔的同时也能开卷有益。今天我们讲述《大学》的第一部分,《大学》这本书的真正含义。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2:53:39 +0800 CST  
南宋著名理学家,《四书》的官刊定稿人时朱熹认为学习《四书》应当先从《大学》开始,以定其规模。既是说,朱熹认为《大学》如同人生地定着读书人未来的格局,不可不读。这便牵扯出人因何而读书的问题,为功名利禄还是一日三餐?但无论为什么求学目的都决定着读书人未来的格局。为功名利禄而读书的人至多官至将相,为一日三餐而读书人至多富甲一方。但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注定是不平凡的,因为他们的读书目的与众不同。王阳明为做圣贤而读书,认为人生第一等大便是读书做圣贤。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2:54:54 +0800 CST  
周总理为中华举崛起而读书,青春年华便远赴重洋追寻理想。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2:55:28 +0800 CST  
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位伟人都矢志不渝,终身践行着自己少时立下的读书志向。而《大学》便是阐述中国古代,确切的说是孔子诞生前华夏读书人志向的书籍,那时的华夏祖先为了‘明明德’,章明上天的德行而读书;为了‘亲民’,亲和教化,共筑大同而读书;为了‘止于至善’,社会和谐,天下无讼而读书。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2:56:10 +0800 CST  
千万不要认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空洞的口号,如果只是口号《大学》原文中也不会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中记载的这段话其实是《庄子》《孟子》《尚书》等先秦经典都阐述过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实施步骤,“齐家”“治国”“平天下”指作治平天下的王道作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指达成王道应具备的修身品德。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2:56:59 +0800 CST  
总的来说外王是能力作为,内圣是修身品德,内外兼修才可治平天下,才可施行“明明德”,宣扬上天的德行。否则小家小国都治理不好纷争不断,所宣扬的德行注定不会是能够治平天下,能使天下无讼无争的大道公理。因此古者认为“明明德”只能取法于生养万物的自然,通过推究事物的内在原理法则获得。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2:59:42 +0800 CST  
但非常可惜《大学》中“格物致知”的记载失佚,直至公元939年,“白云先生”陈抟游历峨眉山期间拜民间一位不知名的麻衣相者为师,才有幸重得“河图”“洛书”“太极”上古三图。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3:01:44 +0800 CST  
后来陈抟将上古三图传于弟子种放,种放传穆修、李之才,穆修传北宋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周敦颐依根据“太极”写出《太极图说》等作品,开宋明理学之先河。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3:04:33 +0800 CST  
李之才则传邵雍,天才绝伦的邵雍根据“河图”“洛书”写出《皇极经世》、《梅花书》等大作,重开上古象数玄门。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3:05:21 +0800 CST  
这才牵扯出王阳明与朱熹关于《大学》的两桩公案。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6 23:06:20 +0800 CST  
我猜测,早在孔子删述六经前古人取象自然的方法“格物致知”便已失佚,加之孔子早年对上古易学并不精通,所以史书记载孔子“晚年喜易”,应该是在人生的最后几年,至少是在六十三岁完全断绝了为官治世的念头才意识到上古伏羲易学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才开始韦编三绝,并感慨的说“加(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1:20:59 +0800 CST  
孔子说假如他五十岁就学习了易学,人生就不会有大的过错。我想说的应该就是孔子五十岁任鲁国大司寇后施行“堕三都”“杀少正卯”等一系列过激行为。总之孔子的经历应验了老子的劝告,人不栽跟头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或许是周游列国的失败是让孔子终与想明白了老子当年的劝告,意识到治世的根本在教(教育),这才开始关注上古易学。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1:25:14 +0800 CST  
正是因为“格物致知”注释的失佚,《大学》的不完整,所以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对“格物致知”乃至《大学》只字未提。因为孔子教学素来有四不说原则,既闻名天下的“子不语怪力论神”。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4:43:23 +0800 CST  
一,怪异之事不说,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古者认为面对未知应当心存敬畏,谨言慎行。何况孔子职业特殊,肩负着开蒙解惑重大的责任,更要对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如果将自己都不懂、不能的事情传授给学生,那就是误人子弟。先秦时期另外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也说:“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也”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尚的品德,不知道却装作知道则是一种病。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4:49:19 +0800 CST  
二,勇力之事不说,孔子坚信社会无法通过勇力征服,只能靠仁德教化。孟子也阐述过相同的观点:“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孔孟等圣贤均认为一时的卑躬屈膝不过是力不如人,唯有德行可以令人心悦诚服。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4:52:08 +0800 CST  
三,违乱之事不说,例如谋夺家产的恶事就不宜宣说,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为心思不纯的人开启奇思邪窍。老子也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请相信“恒使民无知无欲”绝非是愚民之策,而是自然而然的价值导向,古今中华无为之治的例子有很多,古有孙叔傲巧施无为改制矮车——春秋时期楚国有坐矮车的习俗,马大车小车速缓慢,楚庄王便想改造这种车子,当时的楚国令尹(国相)孙叔傲虽然赞同,却不赞同以政令的方式强制推行,而是建议抬高乡间门槛,使矮车无法通行,结果不出半年矮车便自然而然的在楚国消失。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盛赞此治为:“不教而民从其化”,这便是曾在汉初施行的无为之治。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4:56:28 +0800 CST  
四,鬼神之事不说。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世界观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孔子出于教学严谨的考虑对‘怪’‘力’‘乱’‘神’四类无法亲身检验的事情从不说不教(子不语怪力论神),因此在教学中孔子从来不提“盘古开天辟地”,中华古人的世界观。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5:13:25 +0800 CST  
孔子就这么一位可爱可敬的长者,抱定还乱世以太平的梦想周游列国,却处处被世人误解,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甚至这样评价《论语》与孔子:“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处的东西。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5:16:07 +0800 CST  
那么现今流行的《大学》出自何处?出自《礼记》,而《礼记》并非是孔子当年删定六经所作的那本《礼经》,而是西汉礼学家戴圣为《礼经》所作的注释。既是说,孔子整理的《礼经》同样失佚,只留下西汉礼学家戴圣为《礼经》做的读书笔记《礼记》。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5:37:25 +0800 CST  
@我也不想这个样子 2020-03-17 17:00:18
还有吗?求看!
-----------------------------
有,天天都在写,有时间就更新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7:45:57 +0800 CST  

楼主:梨花居士

字数:8883

发表时间:2020-03-17 06:53:3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21 23:21:22 +0800 CST

评论数: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