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群雄之传奇赵国

战国群雄之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北方之赵国了,赵国的兴衰感觉有点像后来的华夏王朝,创业者出身并不高贵,但创业者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待人宽厚,善于团结、延揽人才,勇于进取,最终上天眷顾,得道多助,取得天下,但子孙后代总是昏庸不堪,忠奸不明,致使大好河山落于强者之手。创业艰难,守成不易,人性的弱点总是难以克服。
据史记 赵世家记载,赵氏的先人和秦人是同一个祖先。传到中衍,他给殷帝(商朝皇帝)太戊赶车。他的后代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取名恶来,侍奉纣王,后被周人杀死,他的后代就是秦人。恶来的弟弟名叫季胜,他的后代就是赵人。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19 11:34:41 +0800 CST  
周幽王,就是那位烽火戏诸侯的,被犬戎杀死,周发生大的动乱,叔带预先逃出,实有先见之明。
从叔带往下,赵氏宗族越来越兴旺,几代后又出了一个赵衰(音cui)。从赵衰开始,赵氏家族在晋国地位得到大大提升,因为他历经磨难辅佐的晋国公子重耳于流亡十九年后最终继位成为著名的晋文公。
在这里,有段小故事。一开始,赵衰在选择侍奉哪一位公子时,进行了占卜。当时,国君晋献公有好几位公子,如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等,到底跟随那一位公子才吉利,到底跟随那一位公子才算是跟对了,这对一个在下位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战国时期,各国皇权之位竞争异常激烈,跟错了人,影响升迁到还是小事,脑袋搬家,全家被杀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作为一个在下位的人,或说一个平头百姓,不像皇亲国戚那样,生来荣华富贵,在下位的人必须要奋斗,才可能获取富贵。而现在机会摆在面前,如果能选对了主人,跟随其左右,攀龙附凤可指,命运足以改变。
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即为《周易》。据说古代圣人伏羲创立了八卦,而另一位圣人周文王在被商纣王拘禁时进而将八卦理论进行了很大的发展(文王拘而演周易)。古代知识分子、王公大臣莫不学习周易这门卜筮学问,作为指导人生的法宝,秦始皇焚书坑儒,因周易为卜筮之书特地保存。
古代用周易占卜事例颇多,在各类史书中均有记载,儒学宗师孔子老先生即为占卜大家。《宋史 辛弃疾列传》中记载了辛弃疾、党怀英学成后占卜仕途的事情,当时两人皆在金国统治下的地域,辛弃疾得《离为火》卦,离为火,方位为南方,党怀英得《坎为水》卦,坎为水,方位为北方(后天八卦图规定,乾卦属金,位在西北,兑卦属金,位在西方,离卦属火,位在南方,震卦属木,位在东方,巽卦属木,位在东南,坎卦属水,位在北方,艮卦属土,位在东北,坤卦属土,位在西南)。故党怀英选择留在北方(金朝统治区域),辛弃疾选择到南方(宋朝统治区域),后党怀英、辛弃疾都成为历史上著名人物。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19 15:03:20 +0800 CST  
赵衰先是选择国君晋献公,不吉利,选择太子申生,不吉利,又选择公子夷吾,还是不吉利,选择公子重耳,大吉。于是投到重耳门下,侍奉重耳。后来晋国发生动乱,国君的几位公子被逼死的死,逃的逃,(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到外国),赵衰等保护、追随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终于在强大的秦国帮助下返回晋国,即位,后世称为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霸。(重耳逃亡时43岁,回国即位时已是62岁的老人了),论功劳,赵衰最大,故得以主持国政。
赵衰受到重用,不仅仅是辅佐重耳功劳最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有一个千古难觅的识大体、顾大局、富有远见卓识的原配妻子。
事情是这样的:重耳逃亡到少数民族部落翟时,翟部落有一次打仗俘获了一个部落的两个美丽的姐妹,姐姐后来嫁给了重耳,妹妹嫁给了赵衰,妹妹后来生了个儿子,叫赵盾,而赵衰在晋国的元配妻子已生了三个儿子赵同、赵括、赵婴齐。赵衰回到晋国以后,在晋国的原配妻子坚决要求把他在翟娶的妻子迎接回来,并且让翟妻的儿子赵盾做正宗继承人(嫡出),而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居下位侍奉他(庶出)。这样做的原因不说大家也很清楚,这样就跟晋文公拉上了亲戚关系,赵盾由于有母亲这层关系,就成了皇亲国戚,当然对其是非常有利的,而将其选为赵家的带头人,对赵氏家族当然就大大的有利。
赵氏的兴盛难道是偶然吗?不但带头人、领头羊贤明,就连妻子也是万里难觅的贤内助,真是令人啧啧兴叹。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19 22:23:23 +0800 CST  
赵衰原配妻子的做法同几百年前周部落周太王古公亶父意欲传位于小儿子季历(周文王姬昌的父亲)的做法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排行老大老二的泰伯、仲雍没有即位,而排行老幺的季历即位了呢。《史记 吴太伯世家》中司马迁先生的说法是“季历贤,而有圣子昌”,意思是季历贤能,并且有一个绝顶聪明的儿子姬昌,所以老大王想舍弃老大老二不用,欲将王位传给老三季历,以后自然就传到了圣孙姬昌身上,当然这样做就破坏了规矩,而泰伯、仲雍体会到老父亲的用心和难处,所以兄弟俩就逃离了自己的部落,这样自然就给弟弟季历空出了位子。
千百年来,这种看法占了主流。但我觉得,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季历的妻子娘家势力很大,周部落的发展壮大需要借助季历妻子娘家的势力。季历妻子名太任,是商朝末期贵族挚任氏的女儿,周部落号称小邦周,势力不大,如今小儿子与当朝权贵高官攀了亲,这对于周这个小部落来讲是个大大的利好,如果小儿子成了部落的首领,则由于有老丈人家的势力,必然对部落有很大的好处,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大儿子泰伯、二儿子仲雍虽然也贤能,但都没有老三强大外援的优势。
为什么说泰伯、仲雍也很贤能呢?从《史记 吴太伯世家》中来看,兄弟俩逃到南方以后,因为贤能,虽然是外来户,都被当地人推为首领。其实即使没有这件事,从主动让出位子不让老父亲为难,也足以证明这是一对贤昆仲。(周部落三个儿子都很贤能,就像赵氏家族代代都出贤能之人,这是老天让这样的家族兴盛啊)
这样的事例放在今天也是很多很多,许多青年才俊如果能得一权贵赏识,成为其乘龙快婿,则飞黄腾达荣华富贵指日可许。即使在我们这个小地方,教育局长、校长的女婿人们都戏称驸马,人情世故,古今一也。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0 19:34:29 +0800 CST  
现在再回到赵氏家族的故事。赵衰在重耳回国即位后,适时提出尊王攘夷的国策,抢在势头之猛的秦国之前实施这一行动。二年春,秦军河上,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二年(前635)的春天,秦国军队驻扎在黄河边,将要护送周王回京。赵衰说:“要想成为霸主,不如护送周王回京、尊敬周王。周、晋同一个姓,晋国不抢先护送周王回京,而落在秦国后边,就无法在天下发号施令。今天尊敬周王是晋称霸的资本。”三月甲辰日,晋国就派兵到了阳樊,包围了温,护送周襄王到了周都。四月,晋杀死了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周襄王把河内、阳樊地赐给了晋国。
这一国策为晋国称霸、扩充实力建立了政治上的基础,后世很多枭雄都从中受到启发,如三国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给自己所有的政治行动、军事行动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自己掌握了主动权。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2 11:12:15 +0800 CST  
赵衰去世后,儿子赵盾继续主持国政。前621年,晋文公之子晋襄公逝世。太子夷皋还年幼。晋国人因为十几年前由于君主的废立遭受了长时间的动乱,就想着立年纪稍长些的君王,晋文公重耳即位时不就62岁了吗,你看,干得多好呀,所谓老成谋国是也。于是赵盾说:“立襄公的弟弟雍吧。雍温和善良年纪大,先君(晋文公)又喜受他,而且他亲近秦国,秦本来是友好邻国。立善良的人国家就稳固,侍奉年长的人国家就顺利,侍奉先君喜欢的人就孝顺,与旧日的朋友结交就安定。”大家基本同意。
然而这时候又出了变故了。去世的晋襄公的王后缪嬴日夜怀抱太子到朝廷号叫哭泣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继承人有什么罪?你们丢弃嫡子却到外边找君主,打算把太子放在什么位置上?”缪嬴出了朝廷,就抱着太子跑到赵盾的住所,磕头说:“先君把这个孩子嘱托给您,曾说过‘这孩子成了材,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不成材,我就怨恨你’。现在先君去世了,话还响在耳边,您却废掉他,怎么行?”赵盾和各位大臣都害怕缪嬴,又怕被缪嬴杀掉,于是背弃了迎接的雍,而立了太子夷皋,这就是灵公。
在这件事上,赵盾到底没坚持住,这件事也为赵盾后来差点被杀、乃至于赵氏家族被灭族都有直接间接的关系。赵盾政治手段说到底还是软了一些。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2 11:33:34 +0800 CST  
前607年,小娃子晋灵公长成人了,骄纵奢侈,搜刮民脂民膏用彩画装饰宫墙(侈,厚敛以彫墙)。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人们吓得躲避不及,少年皇帝反而高兴地哈哈大笑。(唉,整个一周幽王、殷纣王也)厨师没把熊掌煮烂,晋灵公大怒,竟杀死厨师,让宫里的妇女抬着厨师的尸体扔出去。赵盾、随会看到了前去多次劝告,晋灵公根本不听;后来,他们又看见死人的手,于是又前去劝告。随会先去劝,灵公不听。晋灵公对他们是又讨厌又担心,竟让大力士鉏麑(chú,除,ní,尼)刺杀赵盾。赵盾内室的门敞开着,鉏麑看见赵盾的住处极其简朴,是一个为国尽忠廉洁爱民的大臣,便不忍心下手,退出来叹息道:“杀死忠臣(有罪),违背君王的命令(有罪),这罪都是一样的。”说完,头撞树身亡。
为勇士鉏麑大大的点赞,赳赳武夫或杀人无数,或粗鲁无文,但在孔武伟岸的外表下仍有一颗为正义献身的心!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2 14:48:55 +0800 CST  
如果说勇士鉏麑以身殉国,上报君主之令,下报忠臣赵盾之情,死的有些悲壮,甚至有些迂腐外,下面这个勇士可就是真正的大侠了,他与金庸先生笔下的大侠萧峰令狐冲等人相比毫不逊色!
当初,赵盾常在首山打猎,曾看到桑树下有个饿极了的人。这个人叫示(qí,其)眯明。赵盾给了他一些食物,他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完,示眯明回答:“我已经在宫中三年了(不能够回家),不知母亲是否还在人间,愿把剩下的一半留给母亲。”赵盾认为他很孝敬,大受感动,就又给他一些饭、肉。不久,示眯明做了晋君的厨师。但赵盾不知道示眯明做晋君厨师一事。九月,晋灵公宴请赵盾,埋伏好士兵准备杀死他,示眯明知道后,恐怕赵盾酒醉起不来身,于是上前劝说赵盾:“君王赏赐您酒,只喝三杯就可以了。”想让赵盾赶在前面离开免于遭难。赵盾已经离去了,灵公埋伏的士兵还未集合好就先放出一条叫敖的大型恶狗想咬死赵盾,没想到看起来瘦瘦弱弱的示眯明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术高手,示眯明上前只一刀就杀了这个畜生,赵盾惊诧之余,说:“抛弃人,使用狗,虽然凶猛有什么用呢!”可是,赵盾并不知道示眯明是在暗中保护他。示眯明劝赵盾快走,一会儿,灵公指挥埋伏的士兵追赶赵盾,示眯明冲出来拦住灵公的士兵,与他们格杀,真个是一人拼命,万夫莫当,士兵虽多,却不是示眯明的对手,士兵们始终不能冲过去,赵盾终于逃脱。示眯明度量赵盾已经逃远,便虚晃一刀,自己也飞快逃走。赵盾后来又见到示眯明时,问他为什么救自己,示眯明笑着说:“大人您忘了吗?我就是桑树下那个饿汉呀。”赵盾询问他的姓名,他没有告诉。示眯明因此隐遁而去。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2 15:21:19 +0800 CST  
赵盾于是得以逃脱,但还没有越出晋国国境。乙丑日,赵盾的弟弟赵穿将军在桃园杀死灵公迎回了赵盾。赵盾一向尊贵,忠君爱国,廉洁奉公,仁义爱人,善于团结同志,素得民心。灵公年纪不大,国政一直由大臣主要是赵衰控制,晋灵公又奢移暴虐,晋国百姓人心不归向他,所以杀死他比较容易,也没有引起动乱。(注:春秋战国时期国君的废立很平常,有权势的大臣杀死当朝国君,拥立先君的兄、弟或儿子即位,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林立众多,各国竞争激烈,生产力低下,生存的矛盾很大,国民希望推出贤能的国君以保证国家的生存稳定发展;同时各国间吞并的矛盾日益加剧,国民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被他国吞并,所以有不少国君临终时选拔自己的弟弟即位,而不是要自己年幼的儿子继位,所谓老成谋国;同时,国家要发展图强,必须要重用人才,所以大臣的权利也较大。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生存压力决定的,而到了汉以后,大一统形成,皇权统治得到加强,国家面临的国内国际矛盾已不复存在,所以国君都会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传给自己的兄弟了,废立的事情也很少发生,形势使然)
赵盾又恢复了先前的地位,继续控制国政。晋国的太史(负责记录国家历史的官员)董狐写道:“赵盾杀死了自己的国君。”在朝廷会议上将此事汇报给众位官员,负责主持国政的首席大臣赵盾辩解说:“杀国君的是赵穿,我既没有指使他,也没有参加他的行动,此事与我无干,我没罪。”太史董狐说:“你是正卿(国家的首席执政大臣),你逃跑了但没有辞去你的职务(你仍然有执政的责任),你逃跑了但没有逃出晋国国境(仍然在你的履职范围),杀死国君是犯上作乱,你回来作为首席执政大臣也没有追究拘捕杀死作乱的人,作为首席执政大臣你包庇罪犯,你不是同谋是什么,杀死君主的人不是你是谁呢?”赵盾听后默默无言。
后来孔子听到这件事说:“董狐是古代优秀的史官,据法直书毫不隐瞒。宣子(赵盾)是优秀的大夫(官员),为遵守法制甘愿承受坏名声,可惜呀,如果赵盾逃出国境,也就免除罪名了。”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3 10:05:52 +0800 CST  
纠错,应为:灵公年纪不大,国政一直由大臣特别是赵盾控制(此时赵衰早已去世)。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3 10:08:09 +0800 CST  
赵盾因其忠君爱国廉洁奉公,感动了刺客,逃过一次刺杀;因其心存善念,仁义爱人,受到被其救助的曾受其一饭之恩的示眯明的舍命卫护,又逃过一劫。真是吉人天相,好人上天必将眷顾。
但作为国家重臣,首席执政者,在选择皇位继承人上,却犹豫不决,违背初衷,为保全自己,错误的选择不合适的人选,致使国家动荡,自己也几乎命丧黄泉,在大义上还是有亏的。错误的选择灵公而放弃初衷——晋襄公之弟雍,在这个事件上,赵盾应负主要责任,难辞其咎。
自己险被杀掉,赵氏家族几被灭族,难道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吗?难道上天爱之切,而责之严吗?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3 14:53:06 +0800 CST  
杀死景公后,赵盾派赵穿迎来襄公的弟弟黑臀,让他即位,这就是晋成公。成公是晋文公重耳的小儿子,他的母亲是周王室女子。
晋成公即位六年后死去,其子晋景公即位。
晋景公时,赵盾去世,其子赵朔承袭爵位,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为夫人。晋景公三年,赵氏家族的大难终于来到,赵氏将面临灭顶之灾。
说来很神奇,这个巨大的灾难好像有一个预兆。在这之前,赵盾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境很恶,赵盾梦见老祖宗叔带(赵氏家族在晋国的第一代)扶着腰痛哭,非常悲伤;不一会又笑起来,还拍着手唱歌。赵盾很惊恐,于是占卜,结果是龟甲上烧出的裂纹中断,可后边又好了(兆绝而后好)。从叔带先哭后笑,兆先绝而后好,应该是先大悲后大喜的意思。赵盾不放心,找来国家专门从事占卜的官员(太史)一个叫援的进行占卜,援占卜的的结果是:此梦甚恶,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可也是由于您的过错。到您孙子那一代,赵氏家族将更加衰落。
梦境马上就要应验了。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3 15:27:59 +0800 CST  
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意欲诛杀赵氏家族。屠岸贾者,娃娃皇帝晋灵公之宠臣也,(晋灵公暴虐奢侈,屠岸贾得宠,佞臣也。)到景公的时候他就做了司寇(掌管司法检察之职),将要发难为晋灵公报仇,就想利用翻案的办法,追究杀晋灵公的有关人员,罗织罪名以便牵连出赵盾,同时遍告所有的将领说:“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贼之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么能惩治罪人呢?请各位诛杀他们。”受过赵氏先人赵衰厚恩的大臣韩厥说:“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在外地,我们的先君(晋成公)认为他无罪,所以没有杀他,这个事情当时已经有了结论。如今各位将要诛杀他的后人,这不是先君(晋成公)的意愿而是随意滥杀,随意滥杀就是作乱。这么大的事应该先要报告给国君(晋景公),为臣的有大事却不让国君知道,这是目无君主。”屠岸贾不听。韩厥就告知赵朔赶快逃跑。赵朔不肯逃跑,他说:“您一定能不使赵氏的香火断绝,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恨了。”韩厥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谎称有病不出门。屠岸贾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3 17:15:47 +0800 CST  
赵氏灭族事件史称下宫之难。司马迁先生的《史记 赵世家》如上记载。而另一部著名史书《左传》对此事的记录与此大有不同。据《左传》记载:下宫之难的起因是,晋国的赵婴(赵盾的同父异母兄弟)和赵庄姬(赵朔之妻,晋成公之姐,晋景公之姑姑)私通,于是赵同、赵括(均为赵盾同父异母兄弟)把赵婴放逐到齐国。赵婴说:“有我在,所以栾氏不敢作乱。我逃亡,两位兄长恐怕就有忧患了。而且人们各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赦免我又有什么坏处?”(注:看来赵婴齐已经觉察到赵氏宗族的危险了)赵同、赵括不听。而始作俑者赵庄姬为了赵婴逃亡的缘故,向晋景公诬陷说:“原(赵同)、屏(赵括)将要作乱。栾氏、郤氏可作证。”六月,于是晋国讨伐赵同、赵括,赵氏家族被灭。
我觉得下宫之难的起因上,赵婴齐与赵庄姬的私通、以及赵庄姬因情夫被驱逐而进行的诬告固然都是很大的原因,但不足以引起灭族之难,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赵氏家族势力的壮大对晋王室已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引起了其他公卿家族势力的严重嫉妒,如栾氏、郤氏。屠岸贾的肆意妄为背后应该有晋景公的支持,但表面上晋景公装作不知情,这是晋景公的老辣之处(晋文公、晋襄公之后晋景公较有作为)。剿灭赵氏成了晋景公、屠岸贾、栾氏、郤氏等公卿势力的共同的心愿了,赵氏大难临头又不加防备故遭受灭顶之灾。
另外,赵朔之妻赵庄姬的诬告也有一定疑问,因为赵氏家族一旦被灭,她自己可保无虞,因其为当朝国君的姑姑,但她生的子女必须要被杀掉,所以此事非同小可。
无论当时是个什么情况,赵氏家族的男男女女除了不在国内的全部被杀了,而赵庄姬逃到王宫内躲了起来,幸运的是她此时已身怀六甲,且很快就要生了。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4 16:14:38 +0800 CST  
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去搜查。夫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声音。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一定要再来搜查,怎么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很难啊。”公孙杵臼说:“赵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婴儿背着,给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对将军们说:“我程婴没出息,不能扶养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将军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将军们不答应,立刻杀了杵臼和孤儿。将军们以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很高兴。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终于和他一起隐藏到深山里。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4 16:17:49 +0800 CST  
这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以赵衰、赵盾两代当朝权贵的贤德,虽然位置很高,但一心为国、仁德爱人、廉洁奉公、屈己待人,必然有很多人受过他们的恩惠,很多人感念他们的恩德,刺客不忍下手反而自杀,受一饭之恩的示眯明以死相报,出现程婴、公孙杵臼这样的侠义之士也就不奇怪了。
婴儿藏在夫人裤子里竟然没哭,也是很奇怪的呀,看来上天还是垂青赵氏。(赵朔夫人是国君的姑姑,屠岸贾即使胆子再大,也是不敢搜公主的身的)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4 16:30:12 +0800 CST  
韩厥,号韩献子,晋国六卿之一,是三家分晋的韩国的始祖。早年韩厥遭受家庭变故,孤依无靠,被赵衰收留,此时,韩厥在朝中已有一定势力,故报答当年赵衰收养之恩。若无韩厥则赵氏危矣。(赵衰赵成子,赵盾赵宣子,父子两代贤人虽为高官但积善积德,最终善有善报,挽救了家族,后人不可不察尔。)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5 09:18:05 +0800 CST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是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景公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便说:“大业的后代子孙中如今已在晋国断绝香火的,不就是赵氏吗?从中衍传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鸟嘴,来到人世辅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辅佐的几位周天子,都有美好的德行。再往下到厉王、幽王时昏庸无道,叔带就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们世代都建立了功业,从未断绝过香火。如今只有君主您灭了赵氏宗族,晋国人都为他们悲哀,所以在占卜时就显示出来了。希望您考虑考虑吧!”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厥就把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众多随从迫使将军们同赵氏孤儿见面。赵氏孤儿名叫赵武。将军们不得已,只好说:“当初下宫那次事变,是屠岸贾策动的,他假传君命,并且向群臣发令,不然的话,谁敢发动变乱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们这些大臣本来就要请赵氏的后代了。如今您有这个命令,正是群臣的心愿啊!”当时就让赵武、程婴一一拜谢各位将军,将军们又反过来与程婴、赵武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属赵氏的封地赐给赵武。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5 09:20:34 +0800 CST  
到赵武行了冠礼,已是成人了,程婴就拜别了各位大夫,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的事变,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代。如今赵武已经承袭祖业,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宣子(赵盾)和公孙杵臼。”赵武啼哭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程婴说:“不行。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给他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祭祀,世代不绝。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5 09:57:46 +0800 CST  
赵武(文子)举行了加冠典礼后,去拜见国家的五大家族势力(卿)的栾武子(栾书),武子说:“好啊!(表示对年轻人赵武能求上进,虚心学习表示赞赏)以前我作你父亲庄子(赵盾)的副手,他外表很美,但华而不实,请你努力讲求实效吧!”

赵文子去见中行宣子,宣子说:“好啊!可惜我老了。”

去见范文子,文子说:“现在你可要警惕啦,贤明的人受到宠爱而更加警戒,智慧不足的人因为得宠而骄傲起来。所以振兴事业的君王奖赏那些敢于进谏的臣子,而贪图享乐的君王却惩罚他们。我听说古时候的君王,在建立了德政之后,又能听取百姓的意见,于是叫瞎眼乐师在朝廷上诵读前代的箴言,在位的百官献诗讽谏,使自己不受蒙蔽,在市场上采听商旅的传言,在歌谣中辨别吉凶,在朝廷上考察百官职事,在道路上询问毁誉,有邪曲不正的地方就纠正过来,这一切就是警惕戒备的全部方法了。先王最痛恨的就是骄傲。”
(范文子之言真是金玉良言呀)
去见郤驹伯,驹伯说:“好啊!但是壮年人不如老年人的地方多得很哪。”

去见韩献子,献子说:“要谨慎警诫啊,这就叫做成人。成人的关键在一开始就要亲近善人。一开始就亲近善人,善人再推荐善人,那么,不善的人就没法到自己身边了。一开始就亲近不善的人,不善的人又引进不善的人,那么,善人也就没法到自己身边了。这就好像草木的生长一样,各以其类聚在一起。人戴上冠冕,就如同宫室有了墙屋,只是去除污秽、保持清洁罢了,其他还有什么可增益的呢?”
(韩献子(韩厥)之言真金玉良言呀)
去见智武子,武子说:“你好好努力吧!作为赵成子、宣子的后代,老大了还在大夫,这不是耻辱吗(赵衰、赵盾为大臣之首,而今你的地位太低了)!成子的文才,宣子的忠心,难道可以忘记吗!成子通晓前代的典章,用来辅佐文公,精通法令而终于执政,这能说不是文吗!宣子在襄公、灵公时尽心谏诤,由于强谏而被灵公所憎恨,还是冒死进谏,这能说不是忠吗!你好好努力吧,有宣子的忠心,同时加上成子的文才,事奉君王就一定能成功。”
(智武子之言真金玉良言矣)
去见苦成叔子郤犨,叔子说:“年少而当官的人很多,我怎么安排你呢。”

去见温季子郤至,季子说:“你比不上别人,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

赵文子去见张老,把各位卿大夫的话告诉了他。张孟说:“好呀,听从栾伯的话,可以使自己不断进步;听范叔的教诲,可以恢宏自己的德行;听韩子的告诫,有助于你成就事业。条件都具备了,能否做到就要看你自己的志向了。至于三郤的话,是使人丧气的言论,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智子的话说得对呀,是先人的恩泽庇护、滋润着你啊。”
赵武继为赵氏宗主后,由于十几年前父辈全被杀害,家族几近灭族,所以暂时家族势力非常弱,如何尽快振兴家族,年轻人做着孜孜努力。他不但要尽心尽力的为国家做事,博取国君的首肯、喜欢,还要做的是在其他五卿面前表现的低调、谦恭,赵氏家族势力现在还非常脆弱,还远不足以和其他家族势力抗衡,因此才有了赵武谦恭的拜访其他五位大臣的举动。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4-25 14:46:47 +0800 CST  

楼主:让历史照亮未来

字数:55608

发表时间:2019-04-19 19:34:4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1 16:16:48 +0800 CST

评论数:1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